SPSS处理对应分析

合集下载

对应分析的spss操作

对应分析的spss操作

对图形的分析
• 在第一个维度中取值较低的为:金色、蓝色、红色。取值居中的 为:棕色,取值较高的:深色、黑色。在第一维度中从左至右的 趋势:颜色在慢慢加深,故第一维度的可能解释:颜色的深浅。 • 第二维度中取值较低的有:发金色、发黑色,取值较高的有发棕 色,眼棕色。第二维度方向上,难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维 度没有任何解释也是可以接受的) • 在对应分析的空间里,散点的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发现聚在一起 不能明确分开的迹象。
对应分析SPSS操作
对应分析(一):简单对应分析
• 案例1:
• 研究者收集了苏格兰北部Caithness郡5387名小学生眼睛与头发颜色的数据, 见下表,期中眼睛有深、棕、蓝、浅四种颜色,头发有金、红、棕、深、黑 五种颜色。研究者希望知道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间存在何种关联,即某种头发 颜色的人的眼睛更倾向于何种颜色?
>避免错误的解释
• 错误的解释:金色头发的儿童中蓝色、浅色眼镜者居多
• 正确的解释:相对于平均水平而言,金色头发的儿童中蓝色、浅 色眼睛的比例要高一些,也就是高于其他颜色头发的儿 童。
对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 分析目的:重在观察行、列变量间的联系
• 数据类型:无序分类较佳,如果均为有序分类,且变量较多时, 采用多维偏好分析更合适
对图形的分析
• 两变量之间的关联如何考虑: • 第四象限中:发深色、眼深色、发黑色在相同方向上并在大致相 同的区域,说明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都偏离原点较远,说明 关联性较强 • 原点上方:发棕色、眼棕色距离较近,偏离原点较远,且两个散 点距离比较近,说明两者间是有关联的。 • 在左下方,可看到发金色、眼蓝色、眼浅色离原点比较远,彼此 之间距离比较近,说明这些特征之间之间是有关联的。 • 发红色与眼浅色较靠近,但是发红色与原点比较近,又因为原点 的周围是没有倾向性的区域,因而不作解释(易出错)。

SPSS软件中对应分析

SPSS软件中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当A 与B 的取值较少时,把所得的数据放在一张列联表中,就可以很直观的对A 与B 之间及它们的各种取值之间的相关性作出判断,当ij P 较大时,则说明属性变量A 的第i 状态与B 的第j 状态之间有较强的依赖关系.但是,当A 或者B 的取值比较多时,就很难正确的作出判断,此时就需要利用降维的思想简化列联表的结构.几个基本定义:我们此处讨论因素A 有n 个水平,因素B 有p 个水平。

行剖面:当变量A 的取值固定为i 时(i=1,2,…,n ),变量B 的各个状态相对出现的概率情况,即:可以方便的把第i 行表示成在p 维欧氏空间中的一个点,其坐标为:),,,(..2.1i ip i i i i rip p p p p p p = ,i=1,2,… , n ,实际上,该坐标可以看成p 维超平面121=+++p x x x 上的点。

记n 个行剖面的集合为n(r)。

由于列联表行与列的地位是对等的,由上面行剖面的定义方法,可以很容易的定义列剖面。

列剖面:),,,(..2.1j njj j j j cjp p p p p p p = ,j=1,2,… , p,实际上,该坐标可以看成n 维超平面121=+++n x x x 上的点。

记p 个列剖面的集合为p(c)。

定义了行剖面和列剖面之后,我们看到属性变量A 的各个取值情况可以用p 维空间的n 个点来表示,而B 的不同取值情况可以用n 维空间上的p 个点来表示。

而对应分析就是利用降维思想,把A 的各个状态表现在一张二维图上,又把B 的各个状态表现在一张二维图上,且通过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两张二维图的坐标有着相同的含义,即可以把A 的各个取值与B 的各个取值同时在一张二维图上表示出来。

距离:通过行剖面与列剖面的定义,A 的不同取值可以利用P 维空间中的不同点表示,各个点的坐标分别为ri P (i=1,2,…,n )。

而B的不同取值可以用n 维空间中的不同点表示,各个点的坐标分别为cj P (j=1,2,…,p )。

SPSS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SPSS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SPSS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统计分析软件,它提供了多种功能和方法来帮助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是SPSS中两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数据的维度缩减和模式识别,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1.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因子分析是一种用于理解数据结构、推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定数据中的潜在因素的统计方法。

这一方法旨在将大量变量缩减为较少的维度,并发现潜在的(或不可观察的)因子。

这些因子通常用于解释数据中的共变异。

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可行性检验、提取因子、旋转因子和解释因子。

以下是这些步骤的详细说明:-数据准备: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合适性。

选择合适的变量,将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进行筛选或删除缺失数据。

- 可行性检验:使用Kaiser-Meyer-Olkin(KMO)测度和Bartlett's球数检验来评估因子分析的适用性。

若KMO值大于0.6且Bartlett's球数检验具有统计显著性,则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提取因子:使用主成分分析或最大似然法等方法,将数据转化为较少的维度。

确定提取的因子数量和数据的维度。

- 旋转因子:使用方差旋转方法(如Varimax)或最大似然法等,使得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具有更好的解释性。

-解释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解释因子的含义并建立因子模型。

2.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探索分析观察数据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在分类数据分析中非常有用。

这一方法可以绘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图,帮助研究者理解变量之间的关联模式和因素。

在SPSS中,进行对应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准备、计算表格、计算相关系数、计算标准化残差、选择模型和解释结果。

SPSS数据的对应分析

SPSS数据的对应分析
➢ 例如:分析顾客职业与购买汽车的品牌之间的关系,研究不 同客户群对汽车的喜爱偏好。(该问题中顾客职业和汽车品 牌均是定类的品质型变量)
2023/5/3
如何研究品质型
2 zf
变量间的关系?
1 交叉列联表
描述属性变量(定类或定序尺度变量)的各种状态或 是相关关系。
2023/5/3
例:研讨患肺癌与吸烟是否有关?
是否吸烟
是否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患肺癌
患肺癌
60
3
63
未患肺癌
32
11
43
合计
92
14
106
3 zf
通过列 联表的 卡方检 验进一 步探究 列联表 中变量 间的联 系。
问题在于:当属性变量A和B的状态较多时,很难透过列 联表作出直观地揭示出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变量各分类 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 首先,由于变量的分类值较多使得交叉列联表行列数剧增,列联表 庞大,不易于对列联表的直观观察。更主要的是,由于列联表的单 元格数较多,极不易于揭示列联表中行列变量之间的联系。
➢ 首先,编制两品质型变量的交叉列联表,将交叉列联表 中的每个数据单元看成两变量在相应类别上的对应点;
➢ 然后,对应分析将变量及变量之间的联系同时反映在一 张二维或三维的散点图上,并使联系密切的类别点较集 中,联系疏远的类别点较分散;
➢ 最后,通过观察对应分布图就能直观地把握变量类别之 间的联系.
2023/5/3
➢ 其次,在变量分类值较多但样本量却不足够大时,生产的交叉列联 表中会出现数据“稀疏”现象,不易于卡方检验等分析方法的运用。
2023/5/3
4
zf
怎么办?
怎样简化列联表的结构? 利用降维的思想。如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但 因子分析的缺陷是在于无法同时进行R型因子 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使用SPSS软件对一组数据进行对应分析,以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关程度。

2. 数据收集与处理在本实验中,我们收集了一组包含两个变量的数据。

变量A表示一个人的年龄,变量B表示他们的学习成绩。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这些数据,并将其导入SPSS软件进行后续的分析。

3. 数据分析步骤1:导入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

在SPSS的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导入数据”,选择正确的数据文件并进行导入。

步骤2:变量选择在数据导入后,我们需要选择我们要分析的变量。

在SPSS的变量视图中,选择变量A和变量B,并将它们移到分析视图中。

步骤3:描述性统计在开始对应分析之前,我们可以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在SPSS的菜单栏中选择“分析”->“描述统计”->“描述性统计”。

选择变量A和变量B,并点击“确定”按钮,SPSS将生成包含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的报告。

步骤4:对应分析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对应分析。

在SPSS的菜单栏中选择“分析”->“相关”->“对应分析”。

选择变量A和变量B,并点击“确定”按钮,SPSS将生成对应分析的结果报告。

步骤5:结果解释对应分析的结果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变量A和变量B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变量A和变量B之间的关系是否显著,以及相关性的方向和强度。

4. 结论通过对应分析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相关系数为正数,表明变量A的增加与变量B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

3.相关系数的数值较高,说明变量A和变量B之间的相关性较强。

这些结论对我们理解变量A和变量B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5. 结束语SPS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第九章对应分析SPSS

第九章对应分析SPSS

p p
i.


p ij
j1 n

p
. p
p
n
j1
. j
1 1
. j

p
i1
. j
p
i1
i.
p p p ip i1 i2 , ,..., p p p i. i. i.

p
p
ij
j1
p i.
1
p p i1 i2 , ,..., i=1,2,…,n p pi. i. pi.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主要内容
对应分析的统计思想
对应分析的方法原理
对应分析的计算程序
对应分析的案例讲解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通过 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 量间的联系。
对应分析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 的差异,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两个变量的联系做在一个图里表示出来。 对应分析由法国统计学家Beozecri于1970年提出
1 -.468 -.231 -.173 .622 2.538 2.179
2 .264 .092 .006 -.526 1.405 .361
Contribution Of Point to Inertia of Dim ens ion Of Dim ens ion to Inertia of Poin Inertia 1 2 1 2 Total .004 .041 .046 .917 .083 1.000 .007 .078 .043 .957 .043 1.000 .003 .032 .000 1.000 .000 1.000 .022 .211 .527 .830 .170 1.000 .031 .330 .354 .919 .081 1.000 .027 .308 .030 .992 .008 1.000 .095 1.000 1.000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统计分析软件,常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分析。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使用SPSS进行对应分析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 实验设计本实验使用了一份调查问卷作为数据收集工具,共有100名受试者参与。

问卷涵盖了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和对某个产品的评价。

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等。

对产品的评价包括价格、质量和外观等几个方面。

3.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在线平台分发给受试者。

收集到的数据以Excel表格的形式保存,并进行了一些预处理工作,包括数据清洗和缺失值处理等。

4. 数据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SPSS软件进行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在SPSS中,我们可以使用对应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

5. 结果分析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5.1 性别与产品评价的对应分析结果我们首先进行了性别与产品评价之间的对应分析。

结果显示,在性别维度上,男性对产品的价格评价较高,而女性对产品的外观评价较高。

这可能与受试者的性别特征和对产品的不同需求有关。

5.2 年龄与产品评价的对应分析结果其次,我们进行了年龄与产品评价之间的对应分析。

结果显示,在年龄维度上,年龄较大的受试者对产品的质量评价较高,而年龄较小的受试者对产品的价格评价较高。

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段受试者对产品的关注点有关。

5.3 教育程度与产品评价的对应分析结果最后,我们进行了教育程度与产品评价之间的对应分析。

结果显示,在教育程度维度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试者对产品的外观评价较高,而受过低等教育的受试者对产品的价格评价较高。

这可能与受试者的教育背景和对产品的不同认知有关。

6. 结论和讨论通过对SPSS对应分析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对产品评价有一定影响。

第11章 SPSS对应分析

第11章 SPSS对应分析

如果对每组变量选择前两列因子载荷,则两组变量就可画出两因 子载荷的散点图。

由于这两个图所表示的载荷可以配对,于是就可以把这两个因子 载荷的两个散点图画到同一张图中,并以此来直观地显示各行变
量和各列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应分析

由于列联表数据形式和一般的连续变量的数据形式类似, 所以也可以用对应分析的数学方法来研究行变量各个水 平和列变量各个水平之间的关系;
所提到的惯量,为每一行/列到其重心的加权距离的平方。
SPSS的实现

打开ChMath.sav数据,其形式和本章开始的列联表有 些不同。其中ch列代表汉字使用的三个水平;而math 列代表数学成绩的四个水平;第一列count实际上是ch 和math两个变量各个水平组合的出现数目,也就是列联 表中间的数目。
前面的特征值问题可以写成
1 2
1 2
1 2
1 2
r u Z ' Zu
2 2
r v ZZ ' v
两个特征值问题有同样的非零特征值. 如U是Z’Z的特征向量, 则ZU是ZZ’的特征向 量.
Z’Z的特征根为l1≥l2≥…≥lp; Z’Z相应的特征 向量为u1,u2…,up. ZZ’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v1,v2…,vn.对最大的m个特征值得因子载荷阵
所有的检验都很显著,看来两个变量的确不独立。
对应分析

但是如何用象因子分析的载荷图那样的直观方法来展示 这两个变量各个水平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对应分析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方法。

对应分析方法被普遍认为是探索性数据分析的内容,因
此,读者只要能够会用数据画出描述性的点图,并能够
因子分析对变量和对样品要分别对待. 对应分 析把变量和样本同时反映到相同坐标轴(因子 轴)的一张图形上. 数学上, 令A=[aij]为n×p矩阵, x=[xi] 为n-(列) 向量, y=[yj] 为p-(列)向量. 那么(r,x,y)称为对 应分析问题C0(A)的解, 如果

毕业论文SPSS对应分析怎么做?案例解析详解

毕业论文SPSS对应分析怎么做?案例解析详解

对应分析1、作用对应分析,又称为 R-Q 型因子分析,适用于有多个类别的分类变量,可以揭示同一个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与卡方检验不同的是,对应分析不单单展示了不同分组的差异性,也能通过 2 维、3 维的方式展示其在空间的关系。

2、输入输出描述输入:至少两项或以上的定类变量。

输出:两个定类变量里面不同分组的空间关系与差异性。

3、案例示例案例:检验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的距离。

4、案例数据对应分析案例数据算法至少两项或以上的定类变量,案例数据为品牌和收入水平两个定类变量,定类变量即为离散变量。

5、案例操作Step1:新建分析;Step2:上传数据;Step3:选择对应数据打开后进行预览,确认无误后点击开始分析;Step4:选择【对应分析】;Step5:查看对应的数据数据格式,【对应分析】要求特征序列为类变量,且至少有两项;Step6:点击【开始分析】,完成全部操作。

6、输出结果分析输出结果 1:卡方交叉列联表图表说明:上表为交叉列联表,展示了交叉对应表的结果,包括卡方值、显著性P等。

根据卡方显著性(P < 0.05),若呈现显著性,则目标字段(Y)与控制字段(X)有着差异关系,否则不适合做对应分析。

结果分析:交叉列联的结果显示,以变量收入为分组项,显著性输出结果 2:因子分析表图表说明:上表为因子分析表,可以分析字段提取的维度的贡献率。

维度的累计贡献率越高,表示可解释的效度与信度效果越好,一般认为累计贡献率高于 80%时,模型表现较为优秀;奇异值:即惯量的平方根,相当于相关分析里的相关系数;主惯量:即常说的特征根,用于说明对应分析的各个维度,能够解释列联表的两个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结果分析:惯量分析表结果显示,当维度达到 2 个的时候,累计贡献率达到 1.0,模型的表现非常优秀。

输出结果 3:维度分析表图表说明:上表为因子维度得分表,即为各个类别项在各维度上的坐标具体值,其代表各点在空间中的距离和位置可反映点之间的关系情况,用于画类别点的联合图,即可直观看出各个类别的距离。

对应分析的spss操作课堂

对应分析的spss操作课堂
14
>避免错误的解释
? 错误的解释:金色头发的儿童中蓝色、浅色眼镜者居多 ? 正确的解释色眼睛的比例要高一些,也就是高于其他颜色头发的儿 童。
15
对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 分析目的:重在观察行、列变量间的联系 ? 数据类型:无序分类较佳,如果均为有序分类,且变量较多时,
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 南、青海、西藏数据)当年的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状况,具体有如 下6个指标:road(年末实有道路长度)、 area(年末实有道路面 积)、bridge(城市桥梁数)、 under(城市下水道长度)、 water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lamp(城市路灯数)。现希望考察各省 (市)城市设施水平的建设情况差异,特别是各地区在这些指标 上分别存在着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
采用多维偏好分析更合适 ? 样本量:对极端值敏感,分析时有必要去除频数过少的单元格
(对于小样本不推荐使用) ? 变量间关联:不能将对应分析作为筛选相关变量的方法,变量纳
入前最好先做卡方检验
16
? 案例2(基于均数的对应分析): ? 本数据来自《 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见文件 mean.sav 。共记录
同的区域,说明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都偏离原点较远,说明 关联性较强 ? 原点上方:发棕色、眼棕色距离较近,偏离原点较远,且两个散 点距离比较近,说明两者间是有关联的。 ? 在左下方,可看到发金色、眼蓝色、眼浅色离原点比较远,彼此 之间距离比较近,说明这些特征之间之间是有关联的。 ? 发红色与眼浅色较靠近,但是发红色与原点比较近,又因为原点 的周围是没有倾向性的区域,因而不作解释(易出错)。
最高维数为:总体样本量—1
8
由表中的卡方值(1240.39)和p值(小于0.05)知行列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 关性。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原始交叉表中最多可以提取三个维度,因为第一维度与 第二个维度已经可以解释99.6% 的信息了,而第三个维度只携带0.4%的信息, 所以第三个维度可以忽略,只考察前两个维度的信息。

对应分析spss例析

对应分析spss例析

对应分析spss例析在现实研究中,研究人员很多情况下所关心的除行和列本身变量之间关系外,更想了解行列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R和Q型分析合二为一;对应分析应运而生。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型因子分析,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

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主要应用在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地质研究以及计算机工程等领域中。

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视觉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它能够将几组看不出任何联系的数据,通过视觉上可以接受的定位图展现出来。

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

它最大特点是能把众多的样品和众多的变量同时作到同一张图解上,将样品的大类及其属性在图上直观而又明了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性。

另外,它还省去了因子选择和因子轴旋转等复杂的数学运算及中间过程,可以从因子载荷图上对样品进行直观的分类,而且能够指示分类的主要参数(主因子)以及分类的依据,是一种直观、简单、方便的多元统计方法。

对应分析法整个处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表格和关联图。

对应分析法中的表格是一个二维的表格,由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代表事物的一个属性,依次排开。

列则代表不同的事物本身,它由样本集合构成,排列顺序并没有特别的要求。

在关联图上,各个样本都浓缩为一个点集合,而样本的属性变量在图上同样也是以点集合的形式显示出来。

例:在对218名受访人员进行收入水平和品牌选择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得到如下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对应分析。

SPSS需要的数据格式如下DATA ---- weight casesAnalyze----→data reduction--→correspondence analysisModel对话框中Dimensions in solution 2,解的维度;即将样本和指标在二维空间中对应的进行分类。

对应分析、联合分析SPSS

对应分析、联合分析SPSS

对应分析、联合分析SPSS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目的用SPSS软件实现对应分析、联合分析及其应用。

2、内容及要求用SPSS自带数据GSS93 subset.sav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利用SPSS对GSS93 subset.sav数据进行对应分析,依次点选分析→降维→对应分析,进入对应分析对话框,做如下图所示的设置,得到所需要的结论。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表5-1 对应表R's Highest Degree Father's Highest DegreeLT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Junior College Bachelor Graduate 有效边际dimensio n0Less than HS 156 27 1 6 3 193 High school 308 248 11 43 22 632 Junior college 29 34 2 7 3 75 Bachelor 45 79 8 47 27 206 Graduate 25 37 3 18 16 99 有效边际563 425 25 121 71 1205 表5-1对应表(Correspondence T able)是由原始数据按Degree 与Padeg分类的列联表,可以看到观测总数n=1205而不是原始数据观测个数1500,这是因为原始数据中有295条记录有缺失。

表5-2 行简要表和表5-3 列简要表为在统计量(Statistics)对话框中选择行轮廓表(Row profiles)和列轮廓表(Column profiles)交由程序运行的结果。

表5-4摘要表(Summary)给出了总惯量(Inertia)、卡方值(Chi Square)及每一维度(公共因子)所解释的总惯量的百分比(Proportion of Inertia)的信息。

SPSS软件中对应分析

SPSS软件中对应分析

SPSS软件中对应分析对应分析当A 与B 的取值较少时,把所得的数据放在⼀张列联表中,就可以很直观的对A 与B 之间及它们的各种取值之间的相关性作出判断,当ij P 较⼤时,则说明属性变量A 的第i 状态与B 的第j 状态之间有较强的依赖关系.但是,当A 或者B 的取值⽐较多时,就很难正确的作出判断,此时就需要利⽤降维的思想简化列联表的结构.⼏个基本定义:我们此处讨论因素A 有n 个⽔平,因素B 有p 个⽔平。

⾏剖⾯:当变量A 的取值固定为i 时(i=1,2,…,n ),变量B 的各个状态相对出现的概率情况,即:可以⽅便的把第i ⾏表⽰成在p 维欧⽒空间中的⼀个点,其坐标为:),,,(..2.1i ip i i i i rip p p p p p p = ,i=1,2,… , n ,实际上,该坐标可以看成p 维超平⾯121=+++p x x x 上的点。

记n 个⾏剖⾯的集合为n(r)。

由于列联表⾏与列的地位是对等的,由上⾯⾏剖⾯的定义⽅法,可以很容易的定义列剖⾯。

列剖⾯:),,,(..2.1j njj j j j cjp p p p p p p = ,j=1,2,… , p,实际上,该坐标可以看成n 维超平⾯121=+++n x x x 上的点。

记p 个列剖⾯的集合为p(c)。

定义了⾏剖⾯和列剖⾯之后,我们看到属性变量A 的各个取值情况可以⽤p 维空间的n 个点来表⽰,⽽B 的不同取值情况可以⽤n 维空间上的p 个点来表⽰。

⽽对应分析就是利⽤降维思想,把A 的各个状态表现在⼀张⼆维图上,⼜把B 的各个状态表现在⼀张⼆维图上,且通过后⾯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两张⼆维图的坐标有着相同的含义,即可以把A 的各个取值与B 的各个取值同时在⼀张⼆维图上表⽰出来。

距离:通过⾏剖⾯与列剖⾯的定义,A 的不同取值可以利⽤P 维空间中的不同点表⽰,各个点的坐标分别为ri P (i=1,2,…,n )。

⽽B的不同取值可以⽤n 维空间中的不同点表⽰,各个点的坐标分别为cj P (j=1,2,…,p )。

SPSS处理对应分析

SPSS处理对应分析

SPSS处理对应分析实验⼋:对应分析⼀.实验⽬的1)掌握对应分析⽅法在SPSS 软件中的实现; 2)熟悉对应分析的⽤途和操作⽅法;⼆.实验要求某⽣产纯⽔的企业为其产品命名,决定对选定的备选名称⽅案进⾏品牌测试,采⽤问卷调查的⽅式对消费者进⾏名称联想调查,以便最终确定产品品牌名称。

调查数据表如下雪糕纯⽔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保健饮料空调洗⾐机⽟泉5050855109341120雪源4421106895292812期望2151364130214664波澜1483713637113365天⼭绿5088471251353913美纯20605374342208品牌名称产品名称是通过对应分析说明选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实验内容1. 试验步骤:(1)数据录⼊。

打开SPSS 数据编辑器,建⽴“对应分析.sav ”⽂件。

在变量视窗中录⼊3个变量,⽤A 表⽰“品牌”,⽤B 表⽰“产品”,⽤C 表⽰“频数”,对A 变量和B 变量输⼊对应的标签和值,C 变量输⼊对应的标签。

然后在数据视图中将数据对应录⼊,其相关操作及变量视图的效果如下图⼀所⽰:【图⼀】(2)进⾏对应分析。

依次点击“数据→加权个案→描述”再将“频数”导⼊“频率变量”,如下图⼆所⽰:【图⼆】依次点击“分析-数据降维→点击对应分析→将pp(品牌名称)导⼊⾏→定义全距→最⼩值为1,最⼤值为6→将cpmc(产品名称)导⼊列→定义全距→最⼩值为1,最⼤值为7→点击更新→点击继续”,如下图三所⽰:【图三】依次点击“模型→选择距离度量中的卡⽅→继续”如下图四所⽰:【图四】依次点击“统计量→选择⾏轮廓表,列轮廓表,对应表,⾏点概览,列点概览→点击继续”,如下图五所⽰:【图五】依次点击“图→选择散点图中的⾏点,列点→选择线图中的已转换的⾏类别,已转换的列类别→继续”,如下图六所⽰:【图六】2.试验结果输出,如下表⼀:【表⼀】3.实验分析1) “对应表”是产品名称与品牌名称的交叉列联表,表中的数据为相应的频数,有效边际是相应的合计数据。

SPSS处理对应分析

SPSS处理对应分析

SPSS处理对应分析SPS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其中,对应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对应分析是根据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来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

它适用于有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对应分析的原理是通过计算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卡方值,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卡方值越大,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就越强。

在SPSS中进行对应分析,首先需要导入要进行分析的数据。

在导入数据后,点击“数据”菜单,选择“描述性统计”-“交叉表”,然后将需要分析的两个分类变量选择到右边的框中。

点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卡方”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进行计算。

对应分析的结果将显示在分析窗口的下方。

结果包括两个变量之间的卡方值、自由度、卡方值显著性等信息。

卡方值越大,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显著。

通过卡方值的显著性,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对应分析还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SPSS 中,可以选择绘制分组柱状图、堆积柱状图、饼图等图表,来直观地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对应分析的应用领域广泛,例如市场调查、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

通过对应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持。

总之,SPSS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对应分析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通过对应分析,可以研究不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通过计算卡方值来判断其显著性。

对应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来展示,直观地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应分析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持。

Spss“对应分析”探讨不同顾客对不…

Spss“对应分析”探讨不同顾客对不…

之前我们使用IBM的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做了许多与商业有关的探讨,今天我们介绍另外一种分析软件——Spss。

Spss的全称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即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软件。

今天我们将通过Spss的对应分析,探讨不同的顾客群体对不同的品牌是否有偏爱。

闲话少说,直接进入正题!首先导入数据源,我们得到一份关于自杀的数据,其数据结构如下:左侧第一列是自杀的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品牌;第一行代表着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自杀者,即顾客;其余部分即选择不同自杀方式(品牌)的自杀者(顾客)的人数。

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M15和M30等的含义,M代表男性,后面的数字代表年龄;F代表女性,后面的数字也代表年龄。

我们将这个数据导入Spss(过程略),因为我们要探讨“品牌”和“顾客”间的关系,显然,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描述统计”—“交叉表分析”来对两个维度做个交叉表,或许能从交叉表中发现若干“知识”。

那么,我们就需要两列数据,而不是上图中的数据结构,因此,我们的第一步,是将数据结构“重组”,得到我们需要的两列数据,然后再做交叉表分析!打开“数据”—“重组”,界面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重组数据结构的方法,第一种是将一行重组为多列;第二种是一列重组为多行;第三种是多列重组为多行。

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法,将一行重组为多列;点击下一步。

系统问题我希望重组为多少变量,显然,我只想重组为一个变量,故选择第一个选项,点击下一步;在这个界面中,我们要重组的变量属于目标变量,由于我的数据已经转换,故左侧中没有M15、M30等变量,事实上应该将我们要转换的变量导入到目标变量中,其余默认,点击下一步,完成。

这样我们就把多个变量(M15、M30.。

)转变为了一个变量,我们对其重新命名为“Sexage”。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具有合适数据结构的数据,如下: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两个变量“Method”和“Sexage”进行交叉表分析了。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SPSS对应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对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一组数据进行了对应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实验设计:我们的实验设计是基于一个假设:消费者的年龄与其购买的产品类型之间存在关联。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收集了一组消费者的数据,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购买的产品类型。

我们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对应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果。

数据收集和处理:我们随机选择了200名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询问了他们的年龄和购买的产品类型。

在数据收集后,我们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处理。

首先,我们创建了两个变量:年龄和产品类型。

然后,我们使用对应分析功能进行了计算。

结果分析:通过对应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年龄与产品类型之间确实存在关联。

具体而言,我们观察到年龄较小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儿童玩具,而年龄较大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家居用品。

这一结果与我们的假设相符合。

进一步分析还显示了其他有趣的关联。

例如,我们发现中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电子产品,而青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时尚服装。

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消费者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讨论和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年龄与其购买的产品类型之间存在关联。

这一发现对于市场营销和产品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购买偏好,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和推广计划,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对应分析只能显示变量之间的关联,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和数据,以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

总结:本次实验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对应分析,研究了消费者的年龄与其购买的产品类型之间的关联。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对市场营销和产品定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对应分析只是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需要结合其他数据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SPSS多重对应分析方法

SPSS多重对应分析方法

第二讲 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前面的一篇博文介绍了对应分析方法的解读技巧,不少读者看了后非常想知道如何操作多重对应分析。

其实多重对应分析在超过两个以上定类变量时有时候非常有效,当然首先我们要理解并思考,如果只有三个或有限的几个变量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变换和交互表变量重组可以转换成两个定类变量,这时候就可以用简单对应分析了。

对应分析对数据的格式要求:•对应分析数据的典型格式是列联表或交叉频数表。

•常表示不同背景的消费者对若干产品或产品的属性的选择频率。

•背景变量或属性变量可以并列使用或单独使用。

两个变量间——简单对应分析。

多个变量间——多元对应分析。

现在,我们还是来看看如何操作多重对应分析并如何解读对应图;我们假定有个汽车数据集,包括:来源国(1-美国、2-欧洲、3-日本),尺寸(1-大型、2-中型、3-小型),类型(1-家庭、2-运动、3-工作),拥有(1-自有、2-租赁)性别(1-男、2-女),收入来源(1-1份工资来源、2-2份工资来源),婚姻状况(1-已婚、2-已婚有孩子、3-单身、4-单身有孩子);从数据集看,我们有7个定类变量,如果组合成简单的交叉表是困难的事情,此时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是恰当的分析方法。

下面我还是采用SPSS18.0,现在叫PASW Statistics 18.0来操作!注意:不同版本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有一些不同,但大家基本上可以看出了,高版本只能是更好,但选择会复杂和不同!在进行多重对应分析之前,研究者应该能够记住各个变量大致有多少类别,个别变量如果变量取值太偏或异常值出现,都会影响对应分析的结果和对应图分析!在SPSS分析菜单下选择降维(Data Redaction-数据消减)后选择最优尺度算法,该选项下,根据数据集和数据测量尺度不同有三种不同的高级定类分析算法,主要包括:多重对应分析、分类(非线性)主成分分析、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注意:随着版本的增高,研究人员在统计分析时就要各位主要变量的测量尺度,并且最好在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前,明确定义好测量尺度;当然也要做好Lable工作!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选择变量和条件了!大家可以把要分析的变量都放到分析变量内,补充变量的含义是如果有哪个变量你并不想作为对应分析的变量,而只是作为附属变量表现在对应图上可以加入!这一点其实在简单对应分析也有这种定义。

SPSS课程 13对应分析

SPSS课程 13对应分析

u11 1 u F 21 1 u c1 1
u12 2 u22 2 uc 2 2
u1m m u2 m m ucm m
其中, 因子载荷是列变量的某分类在某个因子上的 载荷,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对行变量实施分类的降维 (1) 将 P 矩阵的 r 行看作 r 个变量, 计算 r 个变量的协 方差矩阵 B。可以证明,第 i 个变量与第 j 个变量的协方差
z1i , z2i , z3i , , zri (i 1, 2,3,, c)
其中, zij
pij
c ik k 1 r kj k 1
(i 1,2,, r ; j 1, 2,3,, c) 。同理,各个
p p
数据点的坐标也是一个相对数据。 于是, 如果某两个数据点相距较近, 则表明列变量的相应两个类别在行变量所有类别上的频数分布差异 均不明显;反之,则差异明显。 第三步,行变量和列变量的分类降维处理 通过第二步能够将两变量的各个类别看作是多维空间上的点, 并 通过点与点间距离的测度分析类别间的联系。在变量的类别较多时, 数据点所在空间维数必然较高。 由于高维空间比较抽象, 且高维空间 中的数据点很难直观地表示出来,因此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便是降维。 对应分析采用类似因子分析的方式分别对行变量类别和列变量类别 实施降维。具体做法是: 对列变量实施分类的降维 (1) 将 P 矩阵的 c 列看作 c 个变量, 计算 c 个变量的协 方差矩阵 A。可以证明,第 i 个变量与第 j 个变量的协方差
SPSS 中的对应操作 菜单
Analyze—Data Reduction—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efine Range

SPSS数据分析—对应分析

SPSS数据分析—对应分析

卡方检验只能对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进行检验,如果分类变量有多个水平的话,则无法衡量每个水平间的联系。

对此,虽然可以使用逻辑回归进行建模,但是如果分类变量的水平非常多,就需要分别设定哑变量,这样对于操作和解释都非常繁琐。

而对应分析则是专门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它特别擅长对两个分类变量的多个水平之间的对应性进行分析。

常用于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品牌形象及满意度研究。

对应分析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直观的图形方式,展现分类变量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水平越多,效果越好。

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由于只是运用数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当中没有涉及假设检验,因此本质上也只是一种描述性、探索性统计方法,但是由于结果直观易懂,也在某些研究领域经常使用,它的使用前提是,变量间各水平要存在联系,这点可以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判断。

对应分析可以分为简单对应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前者只是涉及两个变量,一般是列联表形式;而后者则针对多个分类变量。

SPSS把对应分析认为是一种降维技术,因此放在了降维过程中。

一、简单对应分析分析—降维—对应分析我们想分析头发颜色和眼睛颜色之间的关系,特收集了这两个变量,头发颜色有五个水平,眼睛颜色有四个水平,数据组成形式如下,注意频数要进行加权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分析,由于是频数数据,因此需要做条形图以上的对应分析是针对单元格为频数的资料进行的,但有时候,我们收集来的数据资料并不是频数资料,而是均值、总和等,如下面的数据形式,单元格中为均值,此时需要使用基于均值的对应分析之后的结果解释和基于频数的对应分析一致。

==================================================二、多重对应分析分析—降维—最优尺度对于多个变量间的对应分析,需要使用最优尺度变换过程,看一个例子该数据有7个变量,都属于无序多分类或二分类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对应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对应分析方法在SPSS 软件中的实现; 2) 熟悉对应分析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二.实验要求某生产纯水的企业为其产品命名,决定对选定的备选名称方案进行品牌测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名称联想调查,以便最终确定产品品牌名称。

调查数据表如下雪糕纯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保健饮料空调洗衣机玉泉5050855109341120雪源4421106895292812期望2151364130214664波澜1483713637113365天山绿5088471251353913美纯20605374342208品牌名称 产品名称是通过对应分析说明选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实验内容1. 试验步骤:(1)数据录入。

打开SPSS 数据编辑器,建立“对应分析.sav ”文件。

在变量视窗中录入3个变量,用A 表示“品牌”,用B 表示“产品”,用C 表示“频数”,对A 变量和B 变量输入对应的标签和值,C 变量输入对应的标签。

然后在数据视图中将数据对应录入,其相关操作及变量视图的效果如下图一所示:【图一】(2)进行对应分析。

依次点击“数据→加权个案→描述”再将“频数”导入“频率变量”,如下图二所示:【图二】依次点击“分析-数据降维→点击对应分析→将pp (品牌名称)导入行→定义全距→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6→将cpmc (产品名称)导入列→定义全距→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7→点击更新→点击继续”,如下图三所示:【图三】依次点击“模型→选择距离度量中的卡方→继续”如下图四所示:【图四】依次点击“统计量→选择行轮廓表,列轮廓表,对应表,行点概览,列点概览→点击继续”,如下图五所示:【图五】依次点击“图→选择散点图中的行点,列点→选择线图中的已转换的行类别,已转换的列类别→继续”,如下图六所示:【图六】2.试验结果输出,如下表一:【表一】3.实验分析1)“对应表”是产品名称与品牌名称的交叉列联表,表中的数据为相应的频数,有效边际是相应的合计数据。

可以看到,在调查的4223名消费者中,大多数消费者以玉泉,雪源,美纯品牌命名,大多数消费者命名的产品是雪糕,纯水,保健饮料。

尽管通过对应表发现消费者命名产品的倾向,但没有揭示出以哪种品牌命名哪种产品的规律;2)“行简要表”是“对应表”的补充,是用对应表中相应位置的数据除以每一行的有效边际,如50/789=0.063 ,显示了各频数在各行方向上的百分比,较对应表更直观清晰。

可以看到,消费者命名“雪糕,纯水,保健饮料”分别占总消费者的“14.1%,34.2%,13.7%”,命名“纯水”的比例最高,命名“碳酸饮料”的比例最低,仅为7.4%;3)“列简要表”也是“对应表”的补充,是用“对应表”中相应位置的数据除以每一列的有效边际,如50/597=0.084 。

显示了各频数在列向上的百分比,较对应表更直观清晰。

可以看到,消费者以玉泉,雪源品牌命名的比例最高,占到18.6%,以天山绿品牌命名的比例最低,仅为11.8%;4)若将“对应表”中的数据看为一个矩阵A ,则“摘要”中的惯量为AA ’的特征值i λ,奇异值为对应特征值开根所得的结果,即i λ。

“惯量”是度量行列关系的强度。

惯量比例中的“解释”为各特征值所占特征值总和的百分比,即方差贡献率51/i ii λλ=∑。

在“摘要”中,由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可知,提取的特征根个数为1},min{-c r ,这里,由于品牌名称有6个水平(r =6),产品名称有7种(7=c ),因此提惯量,也即特征值。

其中第一个特征根的值最大,意味着它解释各别差异的能力最强,地位最重要,其他特征根的重要性依次下降,特征根的总和为 1.108;第四、第五列是对交叉列联表作卡方检验的卡方观测值(4679.050)和相应的小p 值(0.000),由于小05.0000.0<=p ,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行变量和列变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第六列是各个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第一个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为0.412,方差贡献率是最高的;第七列是各特征根的累计方差贡献率,由于前两个特征根就已经解释了各类别差异的74.0%,因此最终提取2个因子是可行的,信息丢失少;5) “概述行点”表显示了行变量各分类降维的情况,表中的“质量”表示行变量占各变量总和的百分比,“维中的得分”为各变量在各公共因子上的得分。

第二列是行变量各类别的百分比;第三、第四列是行变量各类别在第1、第2个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它们将成为分布图中的数据点的坐标;第五列为各特征根;第六、第七列是行变量各分类对第1、第2个因子值差异的影响程度;波澜这个品牌对第1个因子值的差异影响最大(45.5%),雪源这个品牌对第2个因子值的差异影响最大(61.4%),第八、第九、第十列是第1、第2因子对行变量各分类差异的解释程度。

玉泉这个品牌第1个因子解释了53.2%的差异,第2个因子解释了43.1%的差异,两因子共解释了96.3的差异。

天山绿品牌的信息丢失较为严重;6)“维数1转换的品牌名称类别图”是品牌在第1个因子上的载荷图,由图可知“美纯”类的载荷最高;7)“维数2转换的品牌名称类别图”是品牌在第2个因子上的载荷图,由图可知“雪源”类的载荷最高;8)“维数1转换的产品名称类别图”是品牌在第1个因子上的载荷图,由图可知“纯水类的载荷最高;9)“维数2转换的产品名称类别图”是品牌在第2个因子上的载荷图,由图可知“雪糕”类的载荷最高;10)“品牌名称的行点”是品牌在第1、第2因子上载荷的散点图,借助该图可分析品牌各类间的差异性;可以看出,这些类别可以分别自成一类;11)“产品名称的列点”是品牌在第1、第2因子上载荷的散点图,借助该图可分析产品各类间的差异性;可以看出,雪糕,纯水可分别自成一类,其他产品可粗略看成一类;12)“行和列点图”是产品名称与品牌名称的对应分布图,借助该图可分析产品名称与品牌名称各类间的倾向性。

可以看出,雪源品牌偏向于给雪糕命名,天山绿品牌偏向于给碳酸饮料命名,波澜品牌倾向于给洗衣机命名,期望品牌偏向于给空调命名,美纯、玉泉品牌倾向于给纯水命名,其余品牌类别对产品的选择差异不十分显著。

最终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对应的产品分别为:雪源 <——> 雪糕;天山绿<——> 毛毯;玉泉<——> 纯水;美纯<——> 纯水;期望<——> 空调;波澜<——> 洗衣机;符号<——>表示这种关系是相互的。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情况由于本次试验较为简单,因此基本不存在问题,现对对应分析做简单总结如下:(1)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型因子分析,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

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2)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

首先编制两变量的交叉列联表,将交叉列联表中的每个数据单元看成两变量在相应类别上的对应点;然后,对应分析将变量及变量之间的联系同时反映在一张二维或三维的散点图;最后,通过观察对应分布图就能直接地把握变量之间的类别联系;(3)它最大特点:是能把众多的样品和众多的变量同时作到同一张图解上,将样品的大类及其属性在图上直观而又明了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性。

另外,它还省去了因子选择和因子轴旋转等复杂的数学运算及中间过程,可以从因子载荷图上对样品进行直观的分类,而且能够指示分类的主要参数(主因子)以及分类的依据,是一种直观、简单、方便的多元统计方法。

(4)对应分析法整个处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表格和关联图。

对应分析法中的表格是一个二维的表格,由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代表事物的一个属性,依次排开。

列则代表不同的事物本身,它由样本集合构成,排列顺序并没有特别的要求。

在关联图上,各个样本都浓缩为一个点集合,而样本的属性变量在图上同样也是以点集合的形式显示出来。

(5)对应分析的关键问题是:第一,如何将多个类别点表示在低维空间中,以易于直接观察;第二,如何确定各类别点的坐标,以易于鉴别类别间联系的强弱;为解决以上问题,对应分析采用与因子分析类似的方法降低维数,采用与多维尺度分析类似的方法绘制图形。

多元统实验总结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给出某上市公司4项指标的数据,试对综合赢利能力做分析。

再或者某生产纯水的企业为其产品命名,决定对选定的备选名称方案进行品牌测试,请利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名称联想调查的数据来确定产品品牌名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着和经济的蒸蒸日上,这类问题多不胜数,着实令一些商家头痛,这时多元统计分析便派上了很大的用途。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主成份分析,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做相应处理,然后求出其综合指标的排名即可。

第二个问题是对应分析,我们只需要将这些数据通过统计软件分析,便可得到名字和产品的对应关系。

米斯拉曾说“数学是人类思考中最高的成就”,这点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总体上来看,本学期的多元统计实习课程共有八节,分别做了:多元数据的相关性,多元方差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问题,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

通过这八次的实习,使我对多元统计有了初步的认识,消除了对满课本的矩阵、向量的恐惧,多元统计在我脑中不再是空无的理论框架,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的进步可以概括以下几点:1.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学之则用之,我想这应该是每一门课是否是成功开设的主要衡量因素,多元统计是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包括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实习使我对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使我看到了它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对spss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去年的《数理统计》课程中我首次接触到该软件,当时只是一个入门性的学习,但通过这一学期的实习,使我对该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管是从最基本的输入数据到最后的操作与结果分析。

3.学会了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特别是后面的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使我对其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

以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区别为例,在课本上我们只知道两者的关系是互逆的,只知道主成分分析是对原有多个指标的综合,尽量用综合的几个新指标代替原来的多个指标所有信息,而因子分析是将一个可测量的随机向量分解成两个不可测量的或没有进行测量的随机向量。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只是对这些概念性的描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甚至是强行加入记忆的,到底它们有什么区别,怎样在实际生活中体现的,遇到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通过第六次与第七次的实习就将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