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报告(2013)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定稿版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定稿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6e57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e.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定稿版实验名称:齿轮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齿轮传动原理及其应用;2.掌握齿轮的绘制方法;3.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不同齿数的齿轮通过啮合而实现轴的运动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根据齿轮的不同形状和结构,齿轮传动分为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直齿轮是最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
当两个直齿轮啮合时,它们的齿数之比等于它们的转速之比,即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等于齿数比。
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直齿轮传动,通过制作不同齿轮的齿数,观察齿轮的传动效果,验证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齿轮传动实验装置;2.直齿轮(不同齿数);3.传动带。
四、实验步骤:1.通过齿轮的绘制方法,绘制出实验中使用的两个直齿轮的草图;2.安装齿轮传动实验装置,将绘制好的齿轮与实验装置相连;3.启动实验装置,观察并记录传动过程中两个齿轮的运动情况;4.测量不同齿轮的齿数,并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5.分析实验现象与计算结果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绘制的齿轮草图如下表所示:齿轮编号齿数齿轮1 10齿轮2 202.在实验装置运行时,观察到齿轮1以较大的速度旋转,而齿轮2以较小的速度旋转。
这表明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2:1,符合公式:传动比=齿数2/齿数13.测量齿轮1和齿轮2的齿数分别为10和20,代入计算公式,得到传动比为20/10=24.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验证了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与齿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传动能够有效地改变转速,实现机械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齿轮传动在机械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传动系统、工业生产线等。
掌握齿轮传动的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和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4f725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8.png)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第一篇: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机械原理学习报告第5章齿轮系及其设计1.定轴齿轮系及其传动比一对齿轮的传动比 i12=w1w2=z2z1 w:齿轮角速度z:齿数w1wkn1nk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成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成积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一般公式 i1k===一对相啮合的齿轮的首、末轮的转向关系与齿轮的类型有关。
2.周转齿轮系及其传动比两个周转齿轮的转化后的传动比i=H13w1wHH3=w1-wHw3-wH=-z3z1 的传动比周转齿轮系中任意两齿轮iH1k1、k=w1HHwk=w1-wHwk-wH=±z2•z3•⋅⋅⋅•zkz1•z2'•⋅⋅⋅•zk-1'在周转齿轮系中,如果有一个中心轮固定,该齿轮系自由度为1,称为行星齿轮系;如果两个中心轮均不固定,该齿轮系自由度为2,称其为差动齿轮系。
3.复合齿轮系及其传动比在计算复合齿轮系及其传动比时,关键是先拆分出周转齿轮系,剩下的几何轴线不动而互相啮合的齿轮便组成了定轴齿轮系。
计算传动比的基本过程:(1)拆分齿轮系;(2)分别列出传动比计算公式;(3)联立解方程式。
4.齿轮系的应用1.在体积较小及质量较小的条件下,实现大功率传动。
2.获得较大的传动比3.实现运动的合成4.实现运动的分解5.实现变速传动6.实现换向传动 5.行星轮系设计1.传动比条件:z3=(i1H-1)z2.同心条件:z=z3-z12=z1(i1H-2)23.装配条件:对于装有多个行星轮的轮系,要求在转臂上的所有行星轮能严格均匀地装入两中心轮之间。
个数为k,则γ=z1+z3 k4.邻接条件z<z1sinπk-2ha*1-sinπk6.新型行星传动1.渐开线少齿差行行星传动:两轮齿数差越小,传动比就越大。
2.摆线针轮行星传动3.谐波齿轮传动4.活齿传动第6章其他常用机构 1.间歇运动机构1.槽轮机构几何关系:2ϕo=π-2ϕo=π-12⎛2π⎫⎪⎝z⎭z为槽轮的槽数,应大于或等于3运动系数:τ=2ϕo12πK=K(z-2)2z运动系数大于零,小于12.棘轮机构(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4.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圆柱形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蜗杆形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2.广义机构1.电磁机构1)电磁传动机构a.电磁回转机构b.电锤机构c.电磁气动传动机构2)变频调速器3)继电器机构a.线圈式快速动作继电器机构b.凸轮式火灾报警信号发生机构c.杠杆式温度继电器机构4)振动机构电磁振动机构、音叉振动机构、超声波机构5)微位移机构6)光电机构光电动机、光化学回转活塞式行星马达7)液、气动机构3.具有其他功能的机构1.组合机构:齿轮-凸轮机构、齿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2.机构的组合 1.机构串联式组合:构件固接式串联、轨迹点串联2.机构的并联式组合3.机构的混接式组合4.螺旋机构:单螺旋副机构、双螺旋机构5.万向联轴节1.单万向联轴节传动比i31=w3w1=cosα1-sinαcosϕ01222.双万向联轴节传动比恒为1时:α1=α3ϕ1=ϕ3w1=w3tanθM=-cosα1tanϕ1,tanθM=-cosα3tanϕ3第7章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功能原理方案设计、运动规律设计、运动方案设计、运动简图设计2.执行机构运动规律设计3.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4.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第8章机构创新设计1.机构选型基本原则:满足工艺运动和运动要求、结构简单传动链短、原动机的选择有利于简化结构和改善运动质量、机构有尽可能好的动力性能、加工制造方便经济成本低、机器操作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机械效率2.机构构型的创新设计1.基于组成原理的创新设计平面机构中高副低代2.机构构型的变异创新设计机构的倒置、扩展、局部改变、移植模仿3.基于功能分析的机构设计 4.机构设计方案的评价第9章机构系统的动力学设计 1.平面机构的平衡设计22+mBlB=JS 1.质量代换法mA+mB=m mAlA-mBlB=0 mAlA2.完全平衡用质量代换法求出各构件上的平衡质量3.部分平衡2.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系统运动方程Medϕ=d 3.机构系统的动力学设计不均匀系数δ=⎛12⎫Jew⎪⎝2⎭ Feds=d mev2⎪⎝2⎭⎛1⎫(wmax-wmin)wm2δN为系统所做的功Nmax=Jwm转动惯量JF=900Nmaxπn[δ]22m 飞轮的转动惯量JF22m⎛D1+D2⎫m22 ⎪==D1+D2 ⎪2⎝4⎭8()初定飞轮的尺寸后,应校验飞轮的最大圆周速度,若此圆周速度大于安全极限速度,则必须修改飞轮的结构尺寸。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结构的分析及运动简图测绘(二)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结构的分析及运动简图测绘(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dc62e40975f46527d3e154.png)
实验名称实验四机械结构的分析及运动简图测绘(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S401 组号同组人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掌握从实际机构中测绘其运动简图的技能。
2.巩固机械结构的分析原理及自由度计算方法。
3.加深理解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验证曲柄存在的条件。
二、仪器设备
1.设备:唧筒、手摇抽气机、内燃机模型
2.工具:卷尺 0-3m;
游标卡尺 0-150mm,精度0.02mm;
游标卡尺 0-300mm,精度0.02mm;
三、实验原理简要
1.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
2.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长度比例尺及投影面怎样选择?
长度比例尺: =
投影面的选择方法:
四、实验过程和步骤
画图,格式如下:
序号.机构名称
长度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
是否有确定的运动:
机构运动简图: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继续画图,格式同上
六、实验结论分析与讨论:
请用红色水笔标注出本次实验中的机构运动简图所缺失的尺寸,并按顺序编号。
总计缺失的尺寸数目是个。
1。
机械原理实习报告
![机械原理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8fe4de1eb91a37f0115c85.png)
实习报告正文1 问题分析1.1 中式生产线原理输送机就是包装生产线的一种,针对于这种机械设备来说,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敞开的溜梢,作为煤炭、矿石或物料等.组成刮板链.作为牵引构件•当机头传动电动机启动后,经液力偶合器、减速器、主动链轮而带动机头轴上的链轮旋转.使链条循环运行带动物料沿着输送方向移动,直至到机头部卸战。
刮板链无级闭合循环运行.完成物料的输送。
电动机与液力偶合器联合运行的特点:①改善刮板输送机泊动性能。
使电动机轻载启动,启动电流小,启动时间缩短:改善了笼型电动机的启动性能.可充分利用电动机过载能力,在重载下平稳启动•②具有良好的过载保护性能。
刮板输送机过载时,部分工作液体进入辅助室,使电动机不过载。
当刮板输送机被卡住或持续过载时,蜗轮被堵转或转速很低,泵轮与蜗轮间的滑差达到或接近最大值,工作液体受内摩擦力作用而温度升高,达到易熔合金保护塞的熔点(120〜丨40"C)时,合金塞熔化,工作液体喷出,液力偶合器不再传递能量和力矩,刮板输送机停止运转.电动机空转,从而保护电动机和其他工作部件。
③能减缓传动系统的冲击霡动.液力偶合器为非刚性传动,能吸收震动,减少冲击,使工作机构平稳运行,提髙设备的使用寿命。
能使多电动机驱动时负载分配趋于均衡。
由于型号相同的电动机其机械特性也有差异,因此会使负载分配不均匀,采用液力偶合器后.电动机特性曲线被电动机一液力偶合器联合软输出特性曲线取代,使电动机负载差值下降,改善了负载分配不均状况。
再通过调节各偶合器的充液量,可使负载分配趋于均衡。
1.2 化学原理生产处理对食品的影响如今社会经济在发展,食品加工技术也在发展!食品的加工从传统的方法到现在的新技术,影响着食品的工艺和我们消费者的健康。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难免会添加一些辅助用料以达到不同的加工目的。
当在加工过程中,有了添加剂的使用,能使食品在保鲜上,在风味上,在外观上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
但其中的一些做法也会影响我们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转化成N-亚硝基化合物。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d6e280e53a580216fcfec8.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机械设计教研室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回答问题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2.根据连架杆是否能整周转动,平面铰链四杆机可分为、、。
3.在平面四杆机构中,由主动件的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移动的机构有、。
4.凸轮机构是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5.凸轮机构按其从动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6.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可分为、、。
7.凸轮机构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可分为、。
8.在平面齿轮机构中,传递两平行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9.在平面齿轮机构中,由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10.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递两相交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是。
传动两交错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11. 根据轮系在传动中各个齿轮的轴线在空间的位置是否固定,可将轮系分为、、。
12.轮系的功用有、、、、、、。
13.常用的间歇机构有、、、。
六、进行了这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后,你有何收获、体会和建议?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注:上面所画的机构运动简图中,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应在图中指明。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三、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齿轮几何尺寸计算20m mm =,20α= ,8z =,1a h *=,0.25c *=,变位系数10.5x =,20.5x =-四、回答问题1.记录得到的标准齿轮齿廓和正、负变位齿轮齿廓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2.通过实验,你观察到的根切现象发生在基圆之内还是在基圆之外?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根切?3.比较同一齿条刀具加工出的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的以下参数尺寸:a f ab s s p h h r r m 、、、、、、、、 ,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为什么?五、附齿廓范成图插齿原理演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回答问题1.范成法加工齿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用插齿法加工齿轮有哪些优缺点?3.插齿演示机的传动中采用了哪些机构?作用如何?。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c52de5551810a6f52486de.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日期:现代机械设计教研室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报告一、平面连杆机构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2.根据连架杆是否能整周转动,平面铰链四杆机可分为、、。
3.在平面四杆机构中,由主动件的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移动的机构有、。
二、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是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按其从动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3.凸轮机构按凸轮外形可分为、、、。
4.凸轮机构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可分为、。
三、齿轮机构1.在平面齿轮机构中,传递两平行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2.在平面齿轮机构中,由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3.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递两相交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4.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动两交错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四、轮系1.你所观察到的轮系的功用有哪些?五、间歇运动机构1.常用的间歇机构、、、。
2.能实现由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回转的间歇机构有哪几类?六、进行了这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后,你有何收获、体会和建议?机构运动简图实验报告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要求1.用圆规和三角板,按选定的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在机构运动简图上,用箭头标示原动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各构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各运动副,并列表说明构件的运动学尺寸。
3.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μ=机构名称l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μ=机构名称l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及测量20m mm =,20α=,8z =,1a h *=,0.25c *=,正变位系数10.5x =,20.5x =-项 目 公 式计算结果标 准 正变位 负变位 分度圆直径d d mz =齿顶圆直径d a *2()a a d d h x m =++齿根圆直径d f **2()f a d d h c x m =-+-基圆直径d b cos b d d α=齿条刀移距 X=xm是否发生根切四、思考题1.记录得到的标准轮齿廓和正、负变位齿轮齿廓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2.通过实验,你观察到的根切现象发生在基圆之内还是在基圆之外?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根切?3.比较同一齿条刀具加工出的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的以下参数尺寸:a f ab s s p h h h r r m 、、、、、、、、、 ,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为什么?五、附齿廓范成图插齿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回答问题1.范成法加工齿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用插齿法加工齿轮有哪些优缺点?3.插齿演示机的传动中采用了哪些机构?作用如何?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三、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被测齿轮编号2 4 z 跨齿数k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k W ' 1k W +'d a (mm) d f (mm)m (mm)αh a * c*。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习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习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ef3f91f61fb7360b4c6589.png)
3)虚约束: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六、体会与建议
体会:此次实验使我们对齿轮齿廓的形成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了解了产生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对我来说结合《机械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齿轮这一章有了感性的认识。
附图:范成齿形图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齿轮传动类型为:
其主要特征:实际中心距 标准中心距
啮合角 标准压力角
四、问答题
1、在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为什么要对跨测齿数 提出要求?
答:在测量公法线时,必须首先确定跨齿数K,当齿数Z一定时,如果跨齿数太多,卡尺的卡爪就可能与齿轮顶部的棱角接触,如果跨齿数太少,卡爪就可能与齿根部的非渐开线接触,其测量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公法线,为了使卡尺的卡爪与分度圆的渐开线齿廓接触。
p=p‘=πm
4、若加工负变位齿轮,其齿廓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负变位齿轮;X<0其分度圆齿厚比标准齿轮小,变位齿轮的齿形随变位系数的改变而变化较大,实际上其分度圆压力角仍等于刀具节线压力角,即等于刀具的齿形角α,其基圆半径不变,因此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均应为同一基圆所产生的同一条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同一渐开线的不同段而已。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bab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7.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答案实验一,杠杆原理。
本实验旨在验证杠杆原理,通过测量不同力臂和力的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计算力矩的大小来验证杠杆原理。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木制的杠杆,上面有两个固定的滑块,分别位于杠杆的两端。
我们在滑块上分别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并通过移动滑块的位置来调整力臂的长度。
然后,我们使用一个测力计来测量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力臂较长时,需要施加较小的力才能使杠杆达到平衡。
而当力臂较短时,则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平衡。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力矩的计算公式,M = F d,其中M表示力矩,F表示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d表示力臂的长度。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原理,即力矩的大小与力臂的长度成反比。
这也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实验二,轮轴原理。
本实验旨在验证轮轴原理,通过测量不同半径的轮轴上所施加的力和输出力的大小,以及计算力矩的大小来验证轮轴原理。
我们准备了两个不同半径的轮轴,分别在轴上施加相同大小的力,并测量输出的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轮轴原理的计算公式,F1 d1 = F2 d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施加在轮轴上的力和输出的力的大小,d1和d2分别表示轮轴的半径。
实验结果表明,当轮轴半径较大时,输出的力较小;而当轮轴半径较小时,输出的力较大。
这与轮轴原理的预期结果一致,即输出力与轮轴半径成反比。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轮轴原理,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轮轴原理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结论。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原理和轮轴原理,并得出了它们的计算公式。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也为我们今后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机械原理的实验报告到此结束。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8a35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f.png)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原理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的一种,它依靠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准确,传动平稳,噪声小,传动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齿轮模型2. 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等)3. 设计软件(如CAD软件)4. 实验报告模板4. 实验步骤4.1 齿轮模型的观察与分析观察齿轮模型的结构,了解齿轮的组成部分,包括齿顶、齿谷、齿廓等。
分析齿轮的工作原理,理解齿轮啮合的过程。
4.2 齿轮参数的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齿轮模型进行测量,获取齿轮的主要参数,如齿数、模数、齿宽、齿顶圆直径等。
4.3 齿轮设计软件的操作利用设计软件,根据测量得到的齿轮参数,进行齿轮的设计。
主要包括齿形、齿廓、齿轮的3D模型等。
4.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根据设计软件生成的齿轮3D模型,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传动比、齿轮的材料选择、齿轮的强度校核等。
4.5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齿轮传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齿轮的啮合性能、齿轮的承载能力等。
4.6 实验报告的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此处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设计软件的结果进行分析)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了解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齿轮传动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齿轮传动实验教程[M]. 北京: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2015.附录(此处为学生附上实验数据、设计软件的截图等)。
机械原理参观实验报告(3篇)
![机械原理参观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15b1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5.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分析技巧。
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组织了一次机械原理参观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增强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2. 了解不同类型机械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参观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械传动系统参观- 观察并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分析传动比、效率等参数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2. 机械运动机构参观- 观察并了解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等机械运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受力情况及运动副的约束条件。
3. 机械设计参观- 观察并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强度校核等。
- 分析机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机械加工参观- 观察并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 分析不同加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加工精度。
四、实验过程1. 机械传动系统参观- 参观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械传动系统,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识到传动比、效率等参数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2. 机械运动机构参观- 参观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等机械运动机构,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掌握了机构的运动规律、受力情况及运动副的约束条件。
3. 机械设计参观- 参观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了解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强度校核等环节。
-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机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机械加工参观- 参观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了解了车削、铣削、磨削等加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加工精度。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7dec2810661ed9ad51f377.png)
前言一、实验课目的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
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9月1日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配合课堂教学及课程进度,为学生展示大量丰富的实际机械、机构模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及创新设计实例,使学生对实际机械系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免费下载】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免费下载】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276ee3240c844769eaee76.png)
通过德国慧鱼工业模型模拟工程实际背景的机械设备,了解自动生产流水线的结 构、运行模式与操纵大型机械设备技能,掌握综合运用光电传感技术、可编程控制器 (PLC)的控制原理与编程方法,培养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 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 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 线等功能。
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机械原理小实验报告(3篇)
![机械原理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6f9b0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b.png)
第1篇实验名称:机械原理小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机械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箱2. 螺旋千斤顶3. 压力传感器4. 磁力计5. 万能试验机6. 螺纹连接件7. 测量工具(尺子、游标卡尺等)三、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结构设计的学科。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箱中的机械结构,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箱中的螺旋千斤顶,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测量螺旋千斤顶的螺距和螺纹升角,记录数据。
3.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螺旋千斤顶的输出力,记录数据。
4. 分析螺旋千斤顶的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关系。
5. 观察磁力计在实验中的表现,分析磁力对机械结构的影响。
6. 使用万能试验机对螺纹连接件进行拉伸实验,观察其断裂情况。
7. 分析螺纹连接件的受力情况,总结螺纹连接的特点。
五、实验数据1. 螺旋千斤顶螺距:L = 10mm2. 螺纹升角:α = 30°3. 螺旋千斤顶输出力:F = 500N4. 磁力计测量值:m = 0.1T5. 螺纹连接件断裂载荷:F = 2000N六、数据计算和处理1. 计算螺旋千斤顶的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关系:F = L F_输入sin(α)F = 10 500 sin(30°) = 250N2. 分析螺纹连接件的受力情况:螺纹连接件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达到断裂载荷时,连接件发生断裂。
这说明螺纹连接件的强度取决于其材料、尺寸和加工质量。
七、实验结论1. 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其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磁力对机械结构有影响,需要考虑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 螺纹连接件在受力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强度,但需要注意其断裂载荷。
八、实验误差分析1. 实验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导致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1a8b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e.png)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自动步行车学生创新实验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e411aff63968011ca30091e0.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机械原理实验——齿轮传动机构一.实验目的1.掌握齿轮的相关几何参数的定义及其意义。
2.了解齿轮传动的构成,认识其组成原件。
3.掌握齿轮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4.掌握齿轮的相关几何参数的计算。
5.训练动手能力,培养综合设计的能力。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 试验台机架 12 主动轴带轮 13 电机轴带轮 14 主轴 25 端盖 36 卡环 2三.实验原理(一)齿轮参数(二)传动比计算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传动比大小:i12=ω1/ω2 =Z2/Z1转向外啮合转向相反取“-”号内啮合转向相同取“+”号对于圆柱齿轮传动,从动轮与主动轮的转向关系可直接在传动比公式中表示即:i12=±z2/z1其中"+"号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同,用于内啮合;"-"号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反,用于外啮合;对于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由于主从动轮运动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不能用"±"号法确定,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只能用画箭头法确定。
对于齿轮齿条传动,若ω1表示齿轮1角速度,d1表示齿轮1分度圆直径,v2表示齿条的移动速度,存在以下关系:V2=d1ω1/2定轴齿轮系传动比,在数值上等于组成该定轴齿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的连乘积,也等于首末轮之间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设定轴齿轮系首轮为1轮、末轮为K轮,定轴齿轮系传动比公式为:i=n1/nk=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i1k=(-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式中:"1"表示首轮,"K"表示末轮,m表示轮系中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当m为奇数时传动比为负,表示首末轮转向相反;当m为偶数时传动比为负,表示首末轮转向相同。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e8686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0.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一、实验原理1、观察几种典型机构及运动,了解其特点。
2、掌握依据实物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即通过查看抽象图形(运动简图)想象出实物机器的运动关系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简要了解各种泵体和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机构。
2、从JG C—A型模型中任选两种,从JG C—B型模型中任选一种,进行机构分析、尺寸测量,绘制简图。
3、在机构运动简图上进行自由度的计算。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JG C—A型、JGC—B型机构简图测绘模型。
3、直尺、纸、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自备)。
四、模拟实物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指反映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单图形,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间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撒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来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性。
2、测绘方法1)分析运动情况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器或模型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搞清楚。
为此先应确定出其原动件和从动件,再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然后按照运动的传递路线把原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各构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清楚,尤其应注意有微小运动的构件,分清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联接次序和运动副数目、种类等。
2)选择投影面投影面的选择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运动情况正确地表达出来为原则。
一般应先确定机构原动件的位置,原则是选择机构中的每一构件均能清楚地表达出来的最佳位置(避免构件间的交叉和重叠),然后将机构投影到与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
必要时可就机器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不过应尽量减少投影面。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在确定了原动件和投影面以后,就可以测量机构的运动尺寸了,按着一定的比例尺画出各构件和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79fcf3ddccda38376bafeb.png)
答:法线切于基圆,基圆切线必为两侧齿廓的法线。
3、在测量齿根圆直径 时,对奇数齿和偶数齿的齿轮在测量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当被测齿轮齿数为偶数时,可用卡尺直接测得齿顶圆直径da及齿根圆直径df;
如果为奇数时,则应先测量出轮轴孔直径d,然后再测量孔到齿顶的距离ha和轴孔到齿根的距离hf。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活动构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
机构自由度数
原动件数
四、
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答:它能准确的表达机构运动特征以及机构中的活动构件,运动低副,高副的个数,还能以此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2、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各会产生什么结果?
2)局部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是局部自由度应当合并不计,可减少高副元素接触处的磨损。
3)虚约束: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示意图
五、体会与建议(或实验曲线)
三、测试和计算结果
测量数据
齿轮编号
齿数
跨齿数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合肥工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f7d7c8f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f.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原理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机械原理课程中基本机构的类型、运动特征与应用。
(2)认识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构件的形态。
二、实验设备
机械原理陈列柜10个。
三、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中各个机构的运动,结合图片与文字注释,认知机械原理课程中将要讲述的常用的平面、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齿轮系、间歇运动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的类型与运动情况,以便对机构、机器、运动副、构件有初步直观的认识。
通过听声控解说,了解它们的组成与应用。
四、实验心得
这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学院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20 —20 学年上/ 下学期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机械认知实验
一、实验设备: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记录
1、所观察到的陈列柜名称及内容
2、用简图符号将所观察到的常见运动副类型表示出来。
三、思考填空题:
1、观察实物模型和机构,认识到机器是由或
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因此掌握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有利于研究任何机器的特性。
2、在机械原理中,运动副是以的直接接触形式的可动联接及运动特征来命名的。
如:高副、、转动副、等。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原理
五、测绘方法与步骤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一) 机构运动简图
(二) 机构结构分析
将机构分解为原动件、机架、杆组,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原动件用箭头标出。
五、完成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表达哪些内容?
2.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各会产生什么后果?
3.在本次实验中是否遇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等情况,在机构自由度计算中你是如何处理的?
实验三齿轮参数测定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将测量与计算结果填入下表(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思考题
①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那些?
②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卡尺的量爪若在渐开线齿廓的不同位置相切,对所测量的公法线长度有无影响?为什么?
实验四齿轮范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根据齿轮参数计算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各部分的尺寸,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然后以标准齿轮为准,比较正变位和负变位齿轮尺寸变化情况。
2.附上所描绘的齿廓图纸,在图上标出各个圆的半径,并用彩笔描出齿廓曲线的根切段。
齿
廓
图
纸
粘
贴
处
七、思考题
1、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
2、渐开线齿廊的根切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避免? 在图形上如何判断齿廓是否根切?
3、在同一个实验仪上,你画出的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齿廓曲线是不是同一条渐开线? 为什么?
实验五平面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七、思考题
1.设计机构方案时,需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2.在拼接机构时,为何需确保各个构件在互相平行的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