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八章 常用中药与方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虫夏草
补肾壮阳(肾阳亏虚)
补肺止嗽(肺虚久咳)
续断
1、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血脉不利之腰膝酸软 2、疗伤续折:跌打损伤,筋骨肿痛 3、止血安胎:崩漏经多,胎漏下血
补益剂
一、补气方剂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为补气的基本方 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4、炙用补益中气,生用清热解毒的药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5、生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制用补肝肾、益精血、 乌须发、强筋骨的药是 A当归 B何首乌 C 熟地 D 阿胶
6、具有补血、活血,具有调经的药是
A当归 B何首乌 C 熟地 D 阿胶
7、具有补血、止血作用的药是 A当归 B何首乌 C 熟地 D 阿胶
二 止血药
三七(田七、 滇七)
散瘀止血(出血有瘀滞) 消肿定痛(跌打损伤、胸 痹、瘀痛)
西洋参、三七、 人参是人参属三 大名贵药材 止血之神药:上、中、 下出血皆效 云南白药:三七、 麝香、草乌等
研末冲服
常用理血中成药
1、活血化瘀类:血府逐瘀丸 冠心苏合丸 复方丹参片 2、活血调经类:当归调经丸 益母草流浸膏 3、活血消癥类:桂枝茯苓丸 4、通经下乳类:下乳涌泉散 5、疗伤止痛类:跌打丸 三七片 三七伤药片
加桃仁、红花为桃红四物汤; 加阿胶、艾叶为胶艾汤;
归脾汤
组成:人参 白术 黄芪 当归 甘草 茯神 远志 酸枣 木香 龙眼肉 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临床用于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三、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不足 加五味子,为七味都气丸 加知母、黄柏,为知柏地黄丸 加枸杞、菊花,为杞菊地黄丸 加麦冬、五味子,为麦味地黄丸 临床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四、补阳方剂 金匮肾气丸
组成:肉桂 附子 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哮喘、甲减等
补气的基本方是 补血的基本方是 补阴的基本方是 补阳的基本方是
四君子汤 四物汤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常用补益中成药
1、补气类:四君子丸 补中益气丸 参苓白术丸 2、补血类:四物丸 鸡血藤膏 阿胶补血膏 3、气血双补类:十全大补丸 八珍丸 4、补阴类:六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养阴清肺膏
利水渗湿(水肿痰饮) 健脾安神(脾虚心悸)
利水用茯苓皮;安神用茯神;健脾渗湿用白茯苓 药食两用;明清对茯苓抗衰老十分推崇 美容;茯苓酥、茯苓饼、茯苓酒
车前子
利尿通淋(湿热下注)
清肝明目(肝经风热)
清肺祛痰(肺热痰多) 渗湿止泻(暑湿泄泻) 包煎
(三)祛风湿药:风寒湿痹,可汤、酒、丸散、膏剂 独活
分类:
肝血虚
心血虚
当归
1、补血调经:血虚诸证 2、活血止痛:瘀血作痛 3、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
与人参、鹿茸 齐名,中药三 宝
阿胶
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 1、补血止血:血虚;出血 不思饮食、呕吐泄泻慎 用 2、滋阴润燥:肺燥咳嗽 3、安胎(血虚胎动不安) 阿胶膏、阿胶口服液、阿 胶补血口服液
何首乌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生首乌:解毒;润肠通便
白首乌、赤首乌之新鲜藤茎 浆液点凃,治疗寻常型疣赘
三、补阴药
定义:补益阴液,用于阴虚证。 分类:
肝肾阴虚 肺阴虚
胃阴虚
麦冬
1、滋阴润肺:肺燥干咳 2、清心除烦:热伤心阴 3、益胃生津:胃阴不足,肠燥便秘
枸杞子
1、益精补肾:肝肾阴虚,虚劳精亏 2、养肝明目:肝肾亏虚,目昏不明
甘草
‚诸药中甘草为君, 治七十二种乳石毒, 1、益气补中(心气虚、脾虚诸证) 解一千二百草木毒, 调和众药有功,故有 2、润肺止咳(各种咳嗽) ‘国老’之号。‛ 3、泻火解毒(痈肿疮毒;药物或食物中毒;咽喉肿痛) 4、缓急止痛(筋脉拘急) 5、调和药性 生用解毒;
国老
炙用补虚
二、补血药
定义:以补血为主要作用,用于血虚证。
排脓消痈(肺痈)
引药上行
川贝母(热痰)
清热化痰(外感、燥热咳 痰黄稠) 清热散结(痈疽疮疡)
3~10g,研末冲服
其他化痰药介绍
1、竹茹、天竺黄:善于清热化痰 2、瓜蒌:善于清热痰,兼宽胸理气、润肠通便 3、胖大海:善清肺热,用于咽喉疼痛,兼润肠 通便 4、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
(二)止咳平喘药 用于咳嗽气喘
其他固涩药及方剂
1、肉豆蔻:涩肠止泻,用于脾肾虚寒所致五更泄 2、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出汗、崩漏下 血等证 四神丸:脾肾阳虚之泄泻证(五更泄)
常用固涩中成药
1、固表止汗类 2、涩肠止泻类 3、涩精止遗类 4、收涩止带类
玉屏风散 四神丸 金锁固精丸 千金止带丸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及方剂
(一)芳香化湿药:湿浊内阻,脾阳被困
藿香
叶及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 有浓郁的香味,为芳香油原料。 或者烹饪材料, 此外,还可用作园林或庭院栽植美化环境。 化湿(湿浊中阻)
解暑(外寒内湿)
止呕(湿浊呕吐) 不宜久煎
(三)利水渗湿药:小便不利、水肿等
菌核 “云苓”
茯苓
‚药食两用‛、 ‚抗衰老‛, 做糕点、美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涩肠止泻药
涩精缩尿药 固崩止带药
2、适应证:自汗、盗汗、久泻、久痢、久病咳喘、遗精、遗尿等 3、注意事项:表邪未解、内有实邪,不宜使用
五味子
1、收敛固涩:久咳自汗 2、生津止渴:津少口渴 3、涩精止泻:精滑不固 久泻不止
乌梅
1、涩肠止泻:久泻久痢 2、敛肺止咳:久咳不止 3、生津止渴:虚热口渴 4、安蛔止痛:蛔厥腹痛
8、具有滋补肝肾之阴、养肝明目的药是 A麦冬 B枸杞子 C 女贞子 D 旱莲草
9、具有滋补肺胃之阴的药是
A麦冬
B枸杞子
C 女贞子
D 旱莲草
10、具有补肾壮阳、补肺止嗽作用的药是
A冬虫夏草
B杜仲
C 巴戟天
D 鹿茸
11、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 参苓白术散 D 归脾汤
12、治疗中气下陷表现为内脏脱垂的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 参苓白术散 D 归脾汤
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 临床用于慢性肠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等属脾胃气虚者
2、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升麻 柴胡 当归 陈皮
功用:补中益气,举陷升阳
主治:脾胃气虚证 中气下陷证:内脏脱垂
临床用于内脏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子宫脱垂等属气 虚下陷者
3、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 茯苓 白术 扁豆 莲子 山药 砂仁 薏苡仁 桔梗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泄泻
临床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
二、补血方剂 1、四物汤
组成: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功用: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兼血滞证 是补血和调经的基本方,
加党参、黄芪为圣愈汤;
四、补阳药 定义:以补阳为主,治疗阳虚证的药物 适应症:肾阳虚
杜仲
1、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 2、补肾安胎: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凡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 凡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凡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然 杜仲色紫而燥,质绵而韧,气温而补,补肝肾诚为要药。‛
第八章 常用中药与方剂
泻下、温里、理气重点复习
1、具有上温心阳、中温脾阳、下温肾阳的药是
A干姜
B肉桂
C 附子
D 小茴香
2、具有泻下通便、活血化瘀的药是
A大黄
B芒硝
C 番泻叶
D 巴豆
3、善于理脾胃气滞,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药是
A陈皮
B青皮
C 香附
D 檀香
4、善于疏肝理气,为‚调经要药‛是
A陈皮
含义 具祛痰功效,治疗咯痰不畅的药物,称为祛痰药; 具有止咳平喘功效,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称为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止咳平喘药
分类
(一)化痰药:热痰、寒痰、燥痰、湿痰
半夏(寒痰、湿痰)
温化寒痰(寒饮伏肺) 燥湿化痰(湿痰伏肺) 降逆止呕(痰饮犯胃) 消痞散结(痰气郁结)
桔梗
祛痰止咳(寒热均可) 宣肺利咽(风热所致之 肿痛、声音嘶哑)
理血药重点复习
1、被称为‚头痛之要药‛的是 A川芎 B丹参 C 桃仁 D 红花
2、既能止血又能活血,被称为‚止血之神药‛的是
A三七
B丹参
C 桃仁
D 大蓟
七 补益药与补益剂
定义:补益气血阴阳,治疗虚证的药物。 分类: 气虚---补气药 血虚---补血药
阴虚---补阴药
阳虚---补阳药
内有实邪或气盛体壮者忌用。文火久煎。
化痰止咳平喘药重点复习
1、具有清热化痰,清热散结的药是 A半夏 B桔梗 C 川贝母 D 瓜蒌
2、能温化寒痰、燥湿化痰的药是
A半夏
B贝母
C 桔梗
D 瓜蒌
十、祛湿药与祛湿剂
定义:以化湿健脾、通利水道、解除痹痛为治疗作用的药物 适应症:内湿、外湿 分类:芳香化湿、利水渗湿、祛风湿
注意:祛湿药多为温燥之品,易耗伤阴津。
13、具有补血调经,为调经的基本方是 A四物汤 B归脾汤 C 四君子汤 D 补中益气汤
14、补益肾阴,治疗肾阴不足的代表方是 A六味地黄丸 B生脉散 C 金匮肾气丸 D 归脾汤
15、补益肾阳,治疗肾阳不足的代表方是 A六味地黄丸 B生脉散 C 金匮肾气丸 D 归脾汤
八、固涩药与固涩剂
1、定义:凡以收敛固涩,治疗各种滑脱证候为主的药物 2、分类: 收敛止汗药
黄芪
1、补气升阳,益气固表(脾肺气虚;气虚自汗) 2、托毒生肌(气虚痈疖脓成不溃) 3、利水消肿(气虚水肿,消蛋白尿) 4、益气活血(气虚血瘀中风)
白术
1、健脾益气(脾虚诸证) 2、燥湿利水(脾虚水停) 3、固表止汗(气虚自汗) 4、益气安胎(脾虚胎动不安)
燥湿利水生用;补气健脾炒用;止泻炒黑
薯蓣 山药
B青皮
C 香附
D 檀香
六 理血药与理血剂
定义:能调理血分,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 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物
适应症:用于血虚、血瘀、出血、血热 分类:活血化瘀药、止血药
一、活血祛瘀药(血瘀证)
川芎
‚头痛必用川芎‛ 活血行气(月经不调、产后腹 痛、跌打损伤) 祛风止痛(头痛)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 如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 华佗再造丸(川芎、冰片、吴茱萸)
5、补阳类: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
6、阴阳并补类:五子衍宗丸
补益药以及补益方剂重点复习
1、具有大补元气,被称为‚补虚第一要药‛的是
1、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2、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气活血的药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3、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同时补益肺脾肾三脏 的药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1、补脾益肺(脾肺虚弱) “惟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 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 能止大便,且又为寻常之 3、益气养阴(消渴病口渴多饮) 物,以之作粥,少加砂糖 调和,小儿必喜食之,愚 药食兼宜 以此方治小儿多矣,甚勿 以为寻常服食之物而忽之 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 也。‛ 现代善治糖尿病 2、固肾益精(肾虚遗精)
丹参
活血调经(月经不调)
祛瘀止痛(心腹刺痛)
养血安神(热病伤阴) 凉血消肿(疮疡痈肿)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
其他活血化瘀药介绍
1、桃仁、红花:均能活血化瘀,桃仁尚润肠通便 2、乳香、没药:消肿生肌,外用治疗跌打损伤 3、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用于血瘀痛经、产后腹痛 4、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用于癥瘕积聚
祛风胜湿
(风寒湿痹之要药,尤适用于下 部风湿) 散寒止痛 (表寒夹湿之头痛如裹、身重)
古代被视为‚康乐吉祥之物‛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转筋要药‛
一、补气药 定义:以补气为主要作用,用于气虚证。
分类
脾气虚
肺气虚
人参(千草之灵、 百药之长、百 草王) 1、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气虚欲脱,脉微欲绝) 补虚第一要药 2、补脾益肺(脾肺气虚) 人参滥用也害人 3、益气生津(热病伤阴) 用之不当,不异砒霜 4、安神益智(血不养神) 导致高血压、失眠
单煎
紫菀
款冬花
祛痰止咳
(寒饮咳嗽) 润肺下气
(咳嗽喘息)
其他止咳平喘药介绍
1、苦杏仁:各种咳喘均可;尚润肠通便 2、桑白皮:清泻肺热;利水消肿 3、苏子:降气化痰、润肠通便。
二陈汤
组成: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咳嗽
用于慢支、肺气肿、妊娠呕吐等
常用化痰中成药
1、燥湿化痰类(湿痰):二陈丸 2、温化寒痰类(寒痰):小青龙冲剂(糖浆) 3、清热化痰类(热痰):急支糖浆 4、润燥化痰类(燥痰):养阴清肺膏 5、止咳平喘类(咳喘):川贝枇杷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