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参考(完整版)教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参考(完整版)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3.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效劳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教学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五张第|一张:复习练习(记作投影片§3.3.1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4.1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3.3.1 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3.1 D )第五张:实验(记作投影片§3.3.1 E )木条或细硬纸条数根.●教学过程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全等三角形.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出示投影片§3.3.1 A )如图图:△ABC≌△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生]图中相等的边是:AB=DE、BC=EF、AC=DF.相等的角是:∠A=∠D、∠B=∠E、∠C=∠F.[师]很好.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生]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三角形纸片全等.[师]噢,这位同学他利用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来作图.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Ⅱ.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3.1 B ).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 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5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 cm、6 cm.[师]只给一个条件,怎么样呢?想一想.[生]不能.[师]对,只给定一条边时(如图的实线)图由图可知: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只给定一个角时夹角(如图中的实线).图由画图可知:这三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只给出一个条件....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时,不能保证接下来我们探索:给出两个条件时,所画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大家动手画: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厘米.[生甲]我们画出的三角形几乎都不一样,如图.图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师]好,那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50°时,所画的三角形又如何呢?[生乙]我画的三角形和他们画的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如图.图这两个三角形不能重合,即不全等.[师]很好.如果给定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 cm、6 cm ,那么所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生丙]也不全等.如图5-103.图[师]很好,我们通过画图、观察、比较知道,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那给出三个条件时,又怎样呢?大家来议一议(出示投影片§3.3.1 C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生丁]有四种可能.即: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师]对,下面我们来逐一探索(出示投影片§3.3.1 D )做一做:(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 ,60° ,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 cm、5 cm和7 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生甲]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能画出这个三角形,但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时,有的能完全重合,有的不重合,所以它们不一定重合.如图.图[师]通过比较得知:给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得到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给出三角形的三条边又如何呢?[生乙]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 cm ,5 cm和7 cm ,我能画出这个三角形.与同伴们进行比较可知:这样的所有三角形都是全等的.如图.图[生丙]我画的三角形也和别人画的全等.由此可知:三角形的三边,那么画出的所有三角形都全等.[师]是吗?我们来验证: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分别等于8 cm、6 cm、10 cm.画出图形后与同伴的进行比较.[生丁]我画出的三角形与其他人的全等.[师]是吗?大家来重叠一下.[生齐声]都能够重合.[师]好,由此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画三角形,那么画出的所有三角形全等 (电脑演示重合过程 ).这样就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 "边边边〞或 "SSS 〞 如图.图⎪⎩⎪⎨⎧=−→−==EF BC DF AC DE AB △ABC ≌△DEF . 注意:三边对应相等是前提条件 ,三角形全等是结论.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出示投影片§3.3.1 E )取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 ,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 ,你所得到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师]做实验时 ,可用细纸条代替木条.实验后分组讨论.[生]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框架是固定的 ,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 ,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师]很好 ,看屏幕 (演示图 ).图图 (1 )是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框架 ,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 ,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很有用的.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 ,它就稳固和稳定.图(2 )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它不具有稳定性.大家想一想,如何才能使图(2 )的框架不能活动?[生]在相对的顶点上钉一根木条,使它变为两个三角形框架即可.[师]对,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去建筑.就是用到了它的稳定性.同学们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吗?[生]能.如:大桥钢架、索道支架、输电线支架等等.[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练习以熟悉掌握本节内容.Ⅲ.课堂练习(一)课本习题3.6 1、21.准备几根硬纸条(1 )取出三根硬纸条钉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拉动其中两边,使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发生变化吗?(2 )取出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拉动其中两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了吗?钉成一个五边形,又会怎么样?(3 )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解:(1 )三角形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2 )四边形,五边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3 )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五边形不具有稳定性.2.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解:不一定全等.如图.图Rt△ABC与Rt△A′B′C′不全等.(二)看课本然后小结.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探索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还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图−→−⎪⎭⎪⎬⎫===DF AC EF BC DE AB △ABC ≌△DEF . Ⅴ.课后作业(一 )课本习题3.6 3 (二 )1.预习内容 2.预习提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什么 ? Ⅵ.活动与探究图一个六边形钢架ABCDEF .由6条钢管连接而成 (如下列图 ) ,为使这一钢架稳固 ,请你用三条钢管连接使它不能活动 ,你能找出几种方法 ?过程:让学生思考、探索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结果: (1 )可从这六个顶点中的任意一个作对角线 ,把这个六边形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如图(1 )为其中的一种.(2 )也可以把这个六边形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如图(2 ).图●板书设计§3.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二、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课堂练习四、课时小结五、课后作业以下为赠送内容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成功不是只有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人假设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假设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的时候不去斗牛,这没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的时候还去斗牛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决无快乐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 -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 - -那就是成长之路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只要我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我失败了,我也能拍着胸膛说:"我问心无愧 ."用今天的泪播种,收获明天的微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那么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凑合凑合,自己负责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无悔!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相信自己能突破重围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假设不给自己设限,那么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公众号:惟微小筑相信自己我能行!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 爱拼才会赢努力拼搏,青春无悔!。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AC=AD(已知), AB=AE(已知), BC=ED(已证),
所以△ABC≌△AED(SSS).
=× × =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已知: 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 , AB = DE , AC = DF ,BE = CF .
试说明: (1)△ABC ≌ △DEF;
(2)∠A=∠D.
解: (1)因为BE = CF,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如图, C是BF的中点,AB =DC,AC=DF.试说明:△ABC ≌ △DCF.
解:因为C是BF中点,
所以BC=CF.
在△ABC 和△DCF中, AB = DC, (已知) AC = DF, (已知) BC = CF, (已证) 所以 △ABC ≌ △DCF
(SSS).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利用三角形全等说明线段或角相等
D是BC的中点
探究新知
指明范 围
摆齐根 据
解:因为D 是BC中点, 所以BD =DC. 在△ABD 与△ACD 中,
准备条件
AB =AC (已知)
BD =CD (已证)
B
AD =AD (公共边)
所以 △ABD ≌ △ACD ( SSS ).
A C
D 写出结论
探究新知
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条件要先证好; ②指明范围: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③摆齐根据: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④写出结论:写出全等结论.
例 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如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 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______性. 解稳析定:门框钉上斜拉的木条构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分小组画图,学生们可以进行分工合作,可 以让部分学生画两边相等,部分学生画两角相等,另一 部分画一角相等,一边相等。然后在一起互相交流,看 每种情况是否全等,画完之后,教师找每组学生代表回 答。)
生 14:在△ABC 和△AB′C′中,其中∠B=∠B′, ∠C=∠C′,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如图 3)
师:我们画三角形需要确定它的两个顶点,我们如 何才能确定△A′B′C′的顶点呢?
生 20:我们先画一条边 B′C′,使 B′C′=BC, 就可以确定两个顶点。
师:点 A′和 B′的距离为多少?,点 A′和 C′的 距离为多少?
生 21:A′B′=AB 师:我们怎样做能使 A′B′=AB。 生 22:以 B′为圆心,以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 师:对同样的道理,我们以 C′为圆心,AC 的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就 A′,教师演示作图过程,并要 求学生说出三个主要的步骤。 (投影出示)任意画一个△ABC,然后画 △A′B′C′,使 A′B′=AB,B′C′=BC,A′C′= AC。 学生画完图后,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剪下来,放在另 一个上面,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与小组中其他同 学交流意见,教师收集学生作品,并展示学生代表的作 品。 生 23:在△ABC 和△A′B′C′,且 A′B′=AB, B′C′=BC,A′C′=AC,如下图:我将其中一个剪下 来,放在另一个上面,发现它们是完全重合的,所以这
教学过程
生 3:画全等三角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师:问得好!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呢?这就是
我们这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课题)
点评 1:通过投影出示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让学
生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学创造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
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边边边》课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边边边》课件

6.填写小红在下列思考中需要补充的条件: (1)在△ABC和△ADC中(如图①),因为AB=AD,____ BC =____ DC,AC= AC,所以△ABC≌△ADC(SSS); (2)在△ABC和△DCB中(如图②),因为____ AB =____ DC ,AC=DB,BC= CB,所以△ABC≌△DCB(SSS);
∠BAD=∠1,∠ABD=∠2.因为∠BAD+∠ABD+∠ADB=180°, ∠3+∠ADB =180 °,所以∠3=∠BAD+∠ABD. 所以∠3=∠1+ ∠2.
17.(导学号:54584059)如图,在△ABC中,AC=BC,D是AB上的 一点,AE⊥CD于点E,BF⊥CD于点F,若CE=BF,AE=EF+BF.试
判断AC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C⊥BC. 理由如下:因为 CE=BF,AE=EF+BF,CF=CE+ AC=CB,
EF , 所 以 AE = CF. 在 △ACE 和 △CBF 中 , AE=CF, 所 以 CE=BF,
△ACE≌△CBF(SSS) .所以 ∠CAE = ∠BCF. 在 Rt △ ACE 中 , 因为 ∠CAE+∠ACE=90°,所以∠ACE+∠BCF=90°.所以∠ACB=90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
第四章 三角形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1课时 边边边
知识点1:利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1.如图,在△ABC中,AB=AC,EB=EC,则直接由“SSS”可以 判定( B ) A.△ABD≌△ACD B.△ABE≌△ACE C.△BDE≌△CDE D.以上答案均不对
2.如图,AB=DC,AC=DB,且AC与BD交于点O,在原图形的基 础上,若要利用“SSS”说明△AOB≌△DOC,还需添加的条件是A ( A.OA=OD B.∠A=∠D C.AB∥CD D.∠B=∠C )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吗?
3 0
学 生 3我们 小组 选择 一个角 一条边 . :
教师 : 一一 告诉 学生 需 要 的条 件 具体 是 多 少 , (
中学数 学杂 志
21 0 0年第 8期 教 师 : 个小组 先 说一下 你们 的结 论 ? 哪
要求 按条 件 画 图) . 学生 : 各 自根 据 自己 的条件 画 图 . ( ) 教师 : 完后 , 画 小组 内先进 行 观察 、 比较 , 再与 老
教具 准 备 : 自制三 角形模 型 . 学 生 座位设 计 : 全班 5 人 , 2 每组 4 , 人 共分 1 小 3

看 几个 条件 能保证 两个 三角形 全等 .
教 学方 法 : 导 一 探究 式 , 引 小组 合作 交流 .
教 学过 程 :

二 、 索过 程 探
( )做 一做 1
学生 8 ( :情绪 兴奋 )我 们 小组 画 的三 角形 都 全
等, 和老 师 的也全 等 .
师手 中的三角 形进行 比较 , 能得 出什 么结论 ? 你 学生 4: 们 小 组 画 的 图有 的 全 等 , 的不 全 我 有
等.
教师 : 其他 小组 还有 其他 的结论 吗 ? 学生 :全体 学 生一致 同意 学生 8的意见 ) (
舞 £届§09 毽
y(x 2 4 一9 y )=xy ( +3 ) 2 Z 2 y ( 一3 ) y
中学 数学杂
2 1 第 8期 0 0年
点 评 这 儿 的 两 个小 题都 是分 解 因式 的综 合
师 : 否将 上述两 种不 同方法 作一个 比较 ? 能 生 1 : 一种方 法是先 用 平 方差 公式 之 逆再 提 6第 取公 因式 , 第二种 方 法 是先 提 取 公 因式 再 用 平 方差 公式 .相对来 说先 提取公 因式 后更 易于用 平方差 公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参考课件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参考课件1
有一些长度适当的木条,用钉子把它们分别 钉成三角形和四边形,并拉动它们。
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四边 形的形状会改变。 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 状和大小就确定,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 三角形的稳定性。
1.如何பைடு நூலகம்断老师在一张纸上画的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A E
B
C
F
G
量一量
AB= 4CM
EF=4CM
BC=6CM
AC= 5.4CM ∴ ABC ≌
FG=6CM
EG=5.4CM
∵ AB=EF,BC=FG,AC=EG EFG
2、填空题:
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 明理由。 A
D
解: △ABC≌△DCB 理由如下: AB = CD
用刻度尺和圆规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 条边长分别是2cm,3cm,4cm。
画法: 1. 画线段AB=2cm.
2. 分别以A,B为圆心,3cm,4cm长为 半径 画两条圆弧,交于点C. 3. 连结CA,AB.
与同伴比一比,发现什么?
有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记做“边边边”或“SSS”
做一做
第三章 三角形
3.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个全等三角形具有怎样的性质?
A E
B
C
F
G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 两个三角形需满足几个条件才能证明它们全等?
一个条件
(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两个条件
(1) 三角形的一个角 ,一条边对应相等 (2)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说课稿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说课稿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说课稿的说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的今天的学习服务,又要为学生明天的学习奠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把学生的起点作为教师的起点,把传授知识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每一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的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一、设置问题,引导思维。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既能揭示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设置了一个个的问题,把知识串联起来,以引导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及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完成了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究,训练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不能把知识的结果强加给学生,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特点。

尤其在难点的突破过程中,一方面体会分类讨论方法,确定探究的方向,另一方面设计学生动手画图、剪切等活动,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三、合作交流,激活思维。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交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两次组织学生分组学习,相互交流,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思维更活。

5、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汇报我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前后联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要素和性质、全等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它与前面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及后面将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ASA”、“AAS”、“SAS”)判别方法作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核心内容,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时)》课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时)》课件
(2)给每个学生发一个△ABC, 根据前面的作法, 作出一个 △A′B′C′, 使AB=A′B′、AC=A′C′、BC=B′C′. 将△A′B′C′剪下 ,观察两个三角形能否重合.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SSS”)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探究三: 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解决问题
【思路点拨】利用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FC, 可得BC=FE, 再得△ABC≌△DEF, 最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探究三: 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解决问题
练习 如图, AB=AD, CB=CD, ∠B=30° , ∠BAD=48°, 则
一条边和一个角相等、两个角相等、两条边相等 操作: (1)让学生画一个一边长为3cm,一个角为30°的三角形,画好 后剪下来看与同桌的三角形能否重合? (2)让学生画一个两个角分别为30°和50°的三角形,画好后剪 下来看与同桌的三角形能否重合? (3)让学生画一个两边分别为3cm和5cm的三角形, 画好后剪下 来看与同桌的三角形能否重合.
例5 如图, 已知∠AOB, 利用直尺和圆规作∠A′O′B′=∠AOB,
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出来的∠A′O′B′和∠AOB是相等的?
【解题过程】 作法: 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点C.D. 2.作任一射线O′A′, 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作弧交O A′于点C′. 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 交于D′. 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
∴△ABD≌△ACD (SSS).
【思路点拨】 中点的性质和公共边, 注意 证全等三角形的规范书写.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1.3 第1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一) 课件 2023—2024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 第1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一) 课件 2023—2024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全等三角形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1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SAS(一)
素养目标
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
2.能熟练运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能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解决
问题.
◎难点:能熟练运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讨论”和“交流”部分的内容,思考判定两个
三角形全等需要的条件.
思考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任意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班
同学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能全等吗?如何剪一个直角三角形,使
全班同学剪得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预习导学
答: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一个条件的两个直
角三角形不全等,有两条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合作探究
证明:∵AD=BE,∴AD+BD=BE+BD,即AB=
DE.∵AC∥DF,∴∠A=∠EDF,
=,
在△ABC和△DEF中, ∠=∠,
=,
∴△ABC≌△DEF(SAS).
合作探究
变式演练
如图,点E,F在BC上,AB=CD,BE=CF,
∠B=∠C,AF与DE交于点O.求证:△ABF≌△DCE.
预习导学
归纳总结
两边及其
等.(可以简写成“ 边角边
夹角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或“

SAS ”)

预习导学
·导学建议·
设计这个活动,实则是引导学生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
研究方法.要求学生会利用基本条件作图(即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
三角形),并通过比较所作三角形是否能重合的实践,归纳总结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
我们都知道,数学不仅仅可以用文字描述,还拥有独特的 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那这个定理的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又是 怎样描述的呢?
综合观察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 你发现了什么?源自学以致用DA
B
C
观察格式,有几点我们需要注意的? 同桌相互批改一下,给你的同桌提些建议。
例2、已知:AC、BD相交于一点O,且AB=DC、AC=DB, 那么∠A=∠D吗?为什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一课时)
初中数学 杨雪
课标要求


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可以运用 这个判定定理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并 掌握证明格式;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 其原理并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思维目标:在探索中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在验 证中加强举反例证明的能力;能通过实际操作 归纳出数学结论。 情感目标:在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探 索、归纳的乐趣;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给定两角
3、给定一边一角
结论: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索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呢?有几种情况? 全等么? 1、三个角 2、三条边
同桌合作,画后互相验证是否全等。
3、两角一边
4、两边一角
和周围的同学比对一下,全等么?
结论: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可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感受生 活、拓 宽知识
总结反 思、提 炼规律
想一想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那反过来,怎样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一课时-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一课时-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30°
50
2cm 4cm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的三角形也都不能保 证一定全等.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 A′ B′=AB , B′C′=BC,C′A′ =CA.把画好的△A′B′C′ 剪下来,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画一个△A′B′C′ ,使A′B′=AB,A′C′=AC,B′C′=BC : (1)画B′C′=BC; (2 )分别以点B′,C′ 为圆心,线段AB,AC 长为半径 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 ( 3 )连接线段A′B′,A′C′.
本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知识点 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 1. 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
①只给一条边:
②只给一个角:
60°
60°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 画的三角形都不能保 证一定全等.
60°
2. 给出两个条件: ①一边一内角:
30°
30°
30°
②两内角:
30° 50°
知识点
例3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AD,CB=CD. 试说明:∠B=∠D.
导引: 在图中没有三角形,只有
连接AC,将∠B 和∠D 分
别放在两个三角形中, 通过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来说明∠B 和∠D 相等.
知识点
解:如图,连接AC,在△ABC 和△ADC 中, 因为AB=AD,CB=CD,AC=AC, 所以△ABC ≌△ADC (SSS). 所以∠B=∠D.
知识点
总结
在本例中,有两组相等线段,可作辅助线构造有公共边 的两个三角形,利用“SSS”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1 如图,AB=DE,AC=DF,BC=EF,则∠D 等于( D )

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SAS

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SAS
(苏 教 版 )
§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一课时)
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重要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已知△ABC≌ △DEF, △ABC的周长 为10cm,AB=3cm,BC=4cm,则: DE= 3 cm,EF= 4 cm ,DF= 3 cm.
(两个角对应相等) 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两个三角形,需要有多少组边或 角对应相等时,才一定会全等呢?
//
//
(两条边对应相等) 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B C D
A
注:这个角一定要是这两边所夹的角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研究下面的两个三角形:
\\
\\
\
\
有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大家一起做下面的实验:
1、画∠MAN=45O; 2、在AM上截取AB=8cm; 在AN上截取AC=6cm; 3、连接BC。 比较所得的△ABC,与 周围同学所画的比较一下, 它们全等吗? A C\
45O ′
N
B M
B
C
D
∠BAC=∠DAC
AC=AC
∴△ABC≌ △ADC(SAS)
1、如图:AB=AC,AD=AE,△ABE和△ACD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B D A E C
在这个图形中你还能得到哪些相等 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
使用几何拼接条探究三个元素相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1.用绿色、蓝色、橙色拼条为边长作2个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比较,它们能重合吗?2.用红色、蓝色、黄色拼条为边长作2个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比较,它们能重合吗?
三角相等:
三边相等:
基本事实一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一可简记为“边边边”或“SSS”.
拓展提升
1.如图,已知AB=AE,AD=AC,BC=ED,BC,DE交于点O.求证:∠BAD=∠EAC.
证明:在△BAC和△EAD中,AB=AE,AC=AD,BC=ED.∴△BAC≌△EAD(SSS).∴∠BAC=∠EAD.∴∠BAC-∠DAC=∠EAD-∠DAC,即∠BAD=∠EAC.
归纳小结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探究一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边边边
通过作图探究一个元素相等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条边相等:
一个角相等:
探究二
通过几何拼接条探究两个元素相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两条边相等:
两个角相等:
一边一角相等:
探究三
探究四
知识点2 三角形的稳定性
用拼接条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并拉动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而四边形的会改变.
三角形所具有的这一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应用四边形不稳定性的例子.
随堂练习
1.已知:如图,AB=EF,AC=ED,BF=CD.求证:∠A=∠E.
证明:∵BF=CD,∴BF+FC=CD+FC∴BC=FD∵AB=EF,AC=ED∴△ABC≌△EFD(SSS)∴∠A=∠E.

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11-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案(第1课时) 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11-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案(第1课时) 鲁教版五四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并初步学会运用,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思想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和能力。

知识链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已知:△ABC≌△DEF,你能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吗?探究新知:1、小明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与同伴交流你的画法?利用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来作图,需要知道六个条件。

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引出课题)板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2、探索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在学生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①、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 cm.②、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50°.③、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 cm、6 cm.结论: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小组二:解决问题②,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50°,画的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结论:这两个三角形不能重合,即不全等.小组三:解决问题③、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 cm、6 cm,所画出的三角形也不全等.师述:我们通过画图、观察、比较知道,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那么给出三个条件时,又怎样呢?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我们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多媒体展示)做一做:(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 cm 、5 cm 和7 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对于问题(1)鼓励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列举出反例即可,多媒体演示下图:对于问题(2)先引导学生交流画法,多媒体演示画法,然后鼓励学生去画,并将所画的三角形剪切与同伴的是否重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教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教案

课题第11章图形的全等课时分配本课(章节)需 5 课时本节课为第 1 课时为本学期总第课时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懂得三角形全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理解“边角边”公理,学会用它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推理、应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数学品质与数学素养培养目标:让学生学会大胆探索、善于归纳、应用、培养学生个性,优化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边角边”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全等三角形,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

要想画出一个与下图全等的三角形,你准备怎么做?新课讲解:同学们会说这需要量一下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和内角的度数,那么请问:你准备量哪几条边长,哪几个内角的度数?能尽量少吗?学生回答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若有答不全的,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B CA我们一起来分析: 只知道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能保证画出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吗?知道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两条边或两个角或一条边和一个角)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ABC 全等吗?我们来试一次。

量得△ABC 中,BC=3cm ,∠B=50°,画画看。

还是不行,当然如果我们只知道△ABC 中其它两个条件,例如只知道两个角的度数,也还是不能保证作出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

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试试。

如果知道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有四种可能: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 做一做:在△ABC 中,已知∠A=70°,∠B=50°,∠C=60°,你能画出一个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吗?(不能,因此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在△ABC 中,已知AB=2.8cm ,∠A=70°,AC=2.5cm ,你能画出一个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吗?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三角形
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大姚县民族中学赵子权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等,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全等条件中的“边边边”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活动,通过拼图、折纸等方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并能应用这一条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外显的具体教学目标,本课内容从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空间与图形”的总体目标:“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过程,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情境引入、合作学习、课内链接、课堂小结、问题解决、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动手操作(前一个双休日布置。

课堂上要用到的三角形、四边形等模型,在课堂上现场制作有一定的困难,且时间也较长,所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

学生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以4人活动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每小组制作完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四个模型
材料:若干小木条(或硬纸板),钉子(大头钉)
活动目的: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对于三角形形状的固定有初步的认识,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逐步树立推理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际教学效果:实际教学时,在学生探索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后,再讨论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时,拿出此模型。

学生拿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虽然制作有些粗糙,但有亲手制作的模型,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效果要明显优于教学模型,尤其是对比可以动来动去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来说,学生在摆弄之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出只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出示幻灯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相等的边和角,复习全等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明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条件能否尽可能的少?是需要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还是更多的条件?
活动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的和三角形全等相关的一些性质和概念。

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方式,在条件由少到多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投入思考,开篇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
一、做一做.
1. 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二、议一议.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三、做一做.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问题的提出从条件的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步步深入、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际教学效果:对于只给出一个条件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只需学生想象此时的情况即可,无需实际画出三角形。

当给出两个条件时,学生也不难得出结论,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去画一画,感受反例的作用。

这时学生发现两个条件都不能使结论成立,那么三个条件呢?引出议一议。

由于三个条件的组合较多,所以,先让学生组合一下条件。

组合时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不重不漏。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思想。

讨论出结果后,本节课只研究三个角和三条边的情况,也就是第二个做一做。

对于已知三个内角的情况,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举出反例。

而对于已知三边的研究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在作图方面没有太深的基础,所以这里的作图,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等。

每人完成后,先小组比较,然后全班比较,根据它们都重合的特点,使学生承认“边边边”的条件。

(这里有的学生可能在作图上有困难,如果出现困难,可以用小木条、细纸条等摆一摆。


第四环节课内链接
活动内容:
1.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2. 已知:如图AB=CD,AD=BC,E,F是BD上两点,且AE=CF, DE=BF, 那么图中共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说明理由.
D
3. 已知:如图AB=CD,AD=BC.则∠A 与∠C 相等吗?为什么?
活动目的:巩固练习,对课上的探索结论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例1的设计是使学生练习使用举反例这一解题方法,对于这类可以猜想出结论是否定答案的题,可以提示学生尽量去选择身边常见的较为简单的例子作为反例,例如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板。

学生善于发现、找到这些简单的例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用举反例的方法。

通过例2,例3主要是让学生练习去应用本节课学习的利用三边判定全等的方法。

并在例3中给出完整的答案,指导学生答题要规范。

实际教学效果: 例1较为简单,一般的学生都能想到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不全等,一部分学生可以举出较简单的例子;例题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法先得出结论,然后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出口答;例3较为复杂,对于一般学生很难马上想到,这时,教师可以给出较为详尽的分析,帮学生屡清思路,并板演解题过程。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探索方法的,应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活动目的: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相关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实际教学效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反思回顾,启发学生从知识技能、数学方法、情感态度进行总结,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然后老师点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第六环节 问题解决
活动内容:仪器ABCD 可以用来平分一
个角,其中AB=AD ,BC=DC ,将仪器上的点A 与
∠PRQ 的顶点R 重合,调整AB 和AD ,使它
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PRQ
的D
平分线。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活动目的: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实际教学效果: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

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属于知识性的,可以巩固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方法;选作题有一定难度,且结合实际情况,有些学生不方便上网的,可以不做这一部分的习题。

1.必做题
(1) P183:6;
(2)一个四边形的门框,为使其牢固,请用木条加固,你能找出几种方法?最少用几根木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