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与医院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5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领域最为重要的核心制度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
该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等内容。
首先,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组织,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该部门或组织应当有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其次,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医疗服务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
这些规范和流程应当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医疗工作流程、医疗质量监管措施等内容,确保医疗服务得以规范、科学进行。
最后,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内外部的评估和审核,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医疗质量评估应当以患者为中心,主要包括医疗过程质量、医疗结果质量和满意度等指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安全的基础。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监测与预警、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等内容。
首先,建立医疗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对医疗安全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监测,及时掌握医疗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
其次,实施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
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降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最后,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规定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理程序。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查阅权限
CHAPTER
06
持续改进与培训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培训计划
制定医疗质量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和培训方式。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确定培训师资,包括院内专家、学科带头人等。
针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
处理方式
改进措施
调查分析
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和改进措施等信息。
不良事件记录与存档
记录内容
将不良事件记录整理成档案,并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存档和保管。
存档方式
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详细描述
该制度规定了当遇到危重患者时,应及时启动抢救程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同时,应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抢救方案。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此外,医院还应建立危重患者抢救登记制度,对抢救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医疗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定期综合检查。
对医疗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改进措施。
向科室和医务人员反馈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定期检查与评估
THANKSFOR
制度范围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等。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百度
摘要: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概念、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认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引言医疗安全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是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概念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强制性的规章制度。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2.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3. 医疗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制度;4. 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制度;5. 医疗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度;6. 医疗纠纷处理与投诉管理制度。
三、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权益: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能够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权益。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有助于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3. 预防医疗事故: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医疗风险,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4. 促进医院管理规范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有助于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四、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主要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责任;(2)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3)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4)加强药品、器械、耗材等医疗用品的质量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2.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安全责任;(2)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制定应急预案;(3)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4)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范本(3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范本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现代医疗体系的核心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首先,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需要制定质量管理手册,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团队,制定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严格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疗安全委员会,制定医疗安全管理的政策和程序。
通过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调查,推广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建立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此外,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行定期评估。
同时,要建立健全医疗事件和医疗差错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对医疗事件和医疗差错的调查和处理。
最后,要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科技支持。
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科研,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以及加强科技支持。
通过这些核心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范本(2)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一个科学、客观、全面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医疗机构、医生、护士等的综合能力和质量水平,评估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医疗错误率、医疗纠纷率等。
2. 医疗事故报告和教训总结机制: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教训总结的机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后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同时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对于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必须高度重视。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本文将从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核心制度的目的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安全和高质量。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医院能够有效地管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同时,核心制度的建立还能够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二、核心制度的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医疗质量目标、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医疗质量监控等。
医院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指标,通过监测和评估医疗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2. 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方面,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医疗安全责任体系、制定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等。
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疗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可控。
3. 医患沟通和信息披露医患沟通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需要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之间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交流。
同时,医院还需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患者公开医院的相关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医院的信任度。
三、核心制度的实施过程1. 制定与修订医院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草案。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应对医院发展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2. 培训与宣传医院应该组织培训,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制度要求和流程。
同时,医院还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制度宣传,增加员工对核心制度的认同和遵从程度。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四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任何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应该重视的核心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范本,以供参考。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方针和目标1.1 客观公正、全方位保障患者权益;1.2 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3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1.4 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2.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2.1 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2.2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2.3 各临床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2.4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级负责人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3.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3.1 制定和执行医疗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3.2 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3.3 建立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3.4 开展临床质量管理和医疗巡查;3.5 开展医疗意外事件调查和处理;3.6 建立医疗错误报告和处理机制;3.7 定期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培训;3.8 改进医疗服务环境和设施设备;3.9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4.质量管理的评估和监督4.1 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体系;4.2 开展医疗质量监督和考核;4.3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管理评估;4.4 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4.5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
5.持续改进和创新5.1 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和体系;5.2 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对照和比较;5.3 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5.4 推进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方针和目标1.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2 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1.3 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培训;1.4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2.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2.1 设立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2.2 设立医疗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3 各临床科室设立医疗安全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4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级负责人要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2023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管理制度资讯时代日新月异,医疗,管理制度,核心,质量,平安相关内容及其相关写作格式也越来越被关注,以下是我整理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核心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如对您有所关心您可保藏必用。
篇1: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核心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核心制度一、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一)凡来我院就诊的病人,首诊医师必需准时赐予诊断和治疗。
(二)首诊医师要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并作好规范的病史记录。
诊断不明确的应首先请本科上级医师会诊。
(三)涉及两科或两科以上疑难病例,由首诊医师书写病历,并邀请有关医师共同协商处理。
如不能取得全都看法,由科主任协商解决,必要时报告医务科协调解决。
(四)涉及两科或两科以上的危重抢救病例,由首诊科室负责组织枪救,被邀科室的医师必需随喊随到,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
(五)对收住院的病人,不得因无床或专业处理困难等缘由拒收病人。
(六)首诊科室和医师应敬重门诊和急诊科收住病人的调配,病人收治有不当之处,应在诊治后提出看法。
若平诊病人收错科别或专业组,马上与相关科室联系,收入应收科室,不能让病人自行去他科,病例由应收科室书写。
(七)若遇烧伤、车祸和其它意外损害大批伤病员时,由首诊医师负责通知医务科,请示院领导进行有效的组织支配,指挥抢救工作。
(八)限于技术和设备缘由,对不能解决的危重、紧急伤病员,要赐予紧急处理,待联系好转院单位后再转院,确保路上平安,并报请医务科帮助解决。
二、查房制度(一)总要求:1.查房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医疗问题,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水平,查房时间必需得到充分保证,不能以任何借口冲挤查房时间。
2.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前,由住院医师指导实习医师预备资料,报告病史,并提出主要需解决的问题。
3.主任查房,主治医师查房时应作必要的病情分析,并对诊疗方案下达指示。
4.上级医师的查房看法和打算,由下级医师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5.对危重病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应随时进行观看,了解病情变化,必要时请示主任作必要处理。
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内部最重要的核心制度之一、其目的是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符合标准和规范,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具体的内容包括:1.编制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职责,确保质量控制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执行。
2.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明确医疗服务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保证医疗服务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建立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4.建立医疗意外和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核心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和落实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执行。
2.建立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
3.开展各类危险、高危和特殊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
4.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患者权益保障制度患者权益保障制度是医院对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维护的核心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患者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个人隐私的保密性,严禁泄露和滥用。
2.建立患者知情同意制度,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
3.建立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4.确保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权利,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四、医疗经济管理制度医疗经济管理制度是医院内部核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医院的经济利益,提高经济效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医疗费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防止过度收费和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1.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明确的医疗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每个管理层和从业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履行职责。
该制度应涵盖安全目标设定、责任分工、安全管理考核等内容。
2. 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该制度应包括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周期等要求。
3. 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
该制度应明确评估方法、评估频次和结果应用等要求。
4. 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及时、准确地报告医疗安全事件,并及时处理和反馈。
该制度应包括事件报告的内容、报告途径、处理流程和结果反馈等要求。
5. 安全通报和警示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通报和警示制度,及时向从业人员传达医疗安全通报和警示信息,以提醒和引导从业人员关注和防范医疗安全风险。
该制度应明确通报和警示的渠道、内容和时效等要求。
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审核和监督制度,对医疗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审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该制度应涵盖审核和监督的方法、周期和结果应用等要求。
7. 医疗救治风险防控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救治风险防控制度,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规范医疗救治工作流程,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该制度应明确风险防控策略、方法和流程要求。
8. 药品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
该制度应涵盖药品来源、存储、配送、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9.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和规范使用。
该制度应包括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维护、管理和报废处理等要求。
10. 院感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范文(5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安全的保障,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本文从医疗机构管理、医生行为约束、患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探讨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二、医疗机构管理制度1. 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1)制定严格的医疗机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2)建立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监督等环节,确保医疗质量的可控和可评估性;(3)加强医疗机构的人员管理,严格把关医疗人员的准入和轮岗制度,确保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
2. 建立健全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1)制定医疗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规避;(2)加强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对责任人进行追责;(3)开展医疗纠纷的调解机制和仲裁机构,妥善解决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纠纷。
三、医生行为约束制度1. 强化医生执业管理(1)建立医生执业注册制度,对医生的资质和专业水平进行评估和认证;(2)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监督,加强对医患关系的宣传和引导。
2. 加强医生行为规范(1)建立医生行为规范制度,明确医生的职业行为要求,禁止医生涉及违法和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2)加强医生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医生的不当行为及时进行纪律处分,确保医生行为符合职业要求。
四、患者权益保障制度1. 加强患者知情权保障(1)建立患者知情权教育制度,加强患者对诊疗过程和医疗风险的了解;(2)完善患者知情权的法律框架,明确患者的知情权和医生的信息披露义务。
2. 建立患者投诉和反馈渠道(1)建立患者投诉和反馈机制,为患者提供公正、及时的投诉和反馈渠道;(2)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投诉和反馈处理,确保患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 加强患者隐私保护(1)制定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和医生对患者隐私的保密义务;(2)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管理,防止患者隐私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医疗安全与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与医疗核心制度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是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疗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还关系到医疗行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因此,医疗安全是医疗行业的一个核心问题,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
另一方面,医疗核心制度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保障医疗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分别对医疗安全与医疗核心制度进行探讨。
一、医疗安全1.1 医疗安全的概念医疗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应用先进技术、正确按照操作规程、严谨管理等手段,保障患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种医疗服务质量。
1.2 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医疗安全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且涉及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行业的声誉、医疗企业的利益以及社会和科技进步等多个方面。
因此,医疗安全是医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3 医疗安全存在的问题当前,医疗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患者满意率不高、医疗纠纷频发等现象依然存在。
出现这些问题,与医疗行业中仍然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有关。
1.4 提高医疗安全的措施提高医疗安全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加强监管等。
二、医疗核心制度2.1 医疗核心制度的概念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医疗行业中的基本制度,在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保障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2.2 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医疗核心制度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度,才能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因此,医疗核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进医疗行业的发展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3 医疗核心制度存在的问题当前,医疗核心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2.4 完善医疗核心制度的措施完善医疗核心制度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以及医务人员、医院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医院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医院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所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
下面将介绍医院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一、临床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制订和实施临床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测和预防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医患关系中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
四、医疗操作规程制度:医院建立医疗操作规程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准确性。
五、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建立药品管理制度,严格管理药品的采购、配送、使用和库存,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六、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和安全。
七、医疗信息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信息管理制度,规范医疗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八、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九、职业道德管理制度:医院建立职业道德管理制度,督促医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医疗职业形象。
十、医疗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
十一、患者预约管理制度:医院建立患者预约管理制度,加强对患者预约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提高就诊效率和医患满意度。
十二、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费用管理制度,规范和公正地处理医疗费用的收取和结算,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
十三、病案管理制度:医院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加强对病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保护患者隐私和病历的安全。
十四、医疗质控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质控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医疗质控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十五、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医院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确保医患安全和护理质量。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三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一个国家医疗体系的核心制度。
作为医疗服务的消费者,人们希望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希望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因此,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至关重要。
一、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的综合评价。
它包括医疗技术质量、医疗经济性和医疗服务质量等内容。
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医疗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医疗技术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医疗技术质量评估、医疗技术质量监控和医疗技术质量改进等环节。
医疗技术质量评估可以根据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指标对医疗技术进行评价。
医疗技术质量监控可以通过建立医疗技术质量数据库和建立医疗技术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等手段对医疗技术质量进行监控。
医疗技术质量改进可以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医疗技术的质量。
2.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建立的管理体系。
它包括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和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等环节。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记录审核和医疗服务质量评估等手段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可以通过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系统等手段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可以通过对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对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医疗经济性管理体系医疗经济性管理体系是确保医疗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医疗费用评估、医疗费用监控和医疗费用改进等环节。
医疗费用评估可以通过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
医疗费用监控可以通过建立医疗费用监控系统和建立医疗费用监控指标体系等手段对医疗费用进行监控。
医疗费用改进可以通过对医疗费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医疗经济性。
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医疗安全是指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保障患者不受到伤害的重要内容。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1)鼓励全院员工积极参与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改进工作。
(2)定期收集改进建议,对合理化建议予以采纳并实施。
2.创新发展
(1)探索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支持医疗质量和安全相关的科研工作,推动医院持续发展。
十六、跨学科合作与多专业协同
1.跨学科合作
(1)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
(1)组织新员工参加系统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确保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2)开展临床技能培训,提高新员工的临床操作能力。
2.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1)定期组织在职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前沿动态。
八、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
(2)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各项医疗质量和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特殊岗位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考核评价
(1)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考核指标,对科室和个人进行定期考核。
(2)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督促。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三篇)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医疗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各国都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
以下是医疗安全的十三项核心制度:1. 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
2.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质量评估等。
3. 医疗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包括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的执业注册、培训和考核。
4.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设备的选购、验收、维修和使用规范等。
5. 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配送、存储和使用规范等。
6. 护理管理制度: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质控和护理文化建设等。
7. 医患沟通制度:包括医患双方的信息沟通和合作,以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机制等。
8. 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包括医疗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等。
9. 医疗信息管理制度:包括患者信息的保密和合理使用,以及电子病历的建立和使用规范等。
10. 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制度:包括医学伦理的培训和宣传,医生和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等。
11. 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12. 医疗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包括医疗机构的质量认证、评审和评价等。
13. 医疗安全教育和宣传制度:包括医患双方对医疗安全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这些核心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也能够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二)医疗安全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确保患者获得适宜、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核心制度。
下面将介绍医疗安全的十三项核心制度。
一、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安全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培养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医疗安全的良好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包括建立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安全周知和宣传材料等。
医疗安全及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及核心制度一、医疗安全政策1. 患者至上原则:确保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首要任务。
2.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 预防为主:通过预防措施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医疗安全目标1. 零医疗事故: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培训,努力实现零医疗事故。
2. 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改进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定期评估医疗质量,确保持续改进。
三、核心制度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定期医疗质量检查。
-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 医疗质量反馈和改进机制。
2.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确认流程。
- 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
- 患者隐私保护措施。
3.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风险评估。
- 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 风险管理培训和教育。
4. 医疗伦理和法律制度- 医疗伦理规范。
- 医疗法律法规遵守。
- 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5. 医疗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定期医疗人员培训计划。
- 医疗人员考核和认证。
- 医疗人员职业发展路径。
6. 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维护和校准。
- 药品管理规范。
- 医疗设备和药品使用安全。
7. 医疗信息管理制度- 医疗信息记录和保管。
- 医疗信息安全和保密。
- 医疗信息共享和交流。
四、执行与监督1. 制度执行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执行责任。
2.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3. 监督和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五、持续改进机制1. 收集反馈:鼓励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反馈。
2. 问题解决:及时解决医疗安全问题。
3. 改进措施:根据反馈和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六、附录1. 相关法律法规清单。
2. 医疗质量评估标准。
3.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表格。
4. 医疗人员培训计划模板。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医疗安全及核心制度的框架示例,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文(3篇)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的建议: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委员会;-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包括定期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设立医疗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发布医疗质量报告;2.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设立医疗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委员会;- 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和分析体系,对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学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提供医疗安全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3.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指标体系:- 设定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关键指标,如手术并发症率、院内感染率等;- 建立数据收集和报告机制,定期公布指标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设立改进目标,推动医疗单位不断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4.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反馈机制:- 鼓励患者提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设立投诉处理机构,及时解决患者投诉和矛盾;- 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纳入考核范围;5.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培养,强调患者至上的理念;- 建立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机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宣传活动,向患者和社会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这只是一个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本的建议,具体的制度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范文(2)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制度之一。
医疗质量指的是医疗服务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科学、规范、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医院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声誉。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包括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等内容。
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医院需合理规划、落实到位,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可控可靠。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目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医疗工作,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
2.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人员配备。
(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等。
(3)医疗质量监测评估:建立医疗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医疗质量风险管理:建立医疗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
(5)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开展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1)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医院各部门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主体,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2)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培训,提高医疗技能和服务水平。
(3)强化信息采集和分析:建立医疗质量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及时掌握医疗质量情况。
(4)持续改进:通过持续改进医院医疗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对医院的声誉和经济利益也会造成损害。
建立健全的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控医疗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核心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而建立的制度体系,包括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职责分工、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规定与规范。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维护医疗秩序而建立的。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1. 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水平。
2. 确保患者安全,保障患者权益。
医疗机构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
3. 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维护医疗秩序,还可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许多方面,而其中核心制度是制度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部分,是整个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中枢和支柱。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之一,涵盖了医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医疗质量评估是医疗机构评估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可以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2)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置制度医疗事故是医疗工作中难免发生的,建立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置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降低医疗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安全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是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另一个核心方面,包括对医疗环境、器械设备、药品使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1)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是医院安全管理的基础,包括对医院环境、设备设施、人员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2)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病人安全是医疗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建立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和保护,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医院安全核心制度
一、引言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职责。
医院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医院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规范医院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院安全稳定运行。
2. 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发生。
3.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
4. 促进医院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三、制度内容1. 医院安全管理组织体系(1)成立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2)设立医院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各科室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医务人员对首次接诊的患者负有全面、系统的诊疗责任。
(2)查对制度: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确保患者用药、检查、治疗等信息的准确无误。
(3)危急值报告制度:对危急值报告,医务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医师和医院安全管理部门。
(4)病历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必须按规定书写病历,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及时。
(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确保手术安全。
(6)输血安全制度: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规定分类收集、运送、处置医疗废物,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
(8)药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储存、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9)传染病防治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规,防止院内感染和传播。
3. 医院安全培训与教育(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对医务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医院安全检查与评估(1)定期对医院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危通知书
• 目前诊断 • 病情危重情况 • 患方签名 • 患方一份 病历中一份 送医务
科一份 • 注明“以上病情已知情,并向
其他家属转达”
7 手术分级制度
手术分级制度
一、手术分级
• 依据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 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5 病例讨论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 讨论
死亡病例 讨论
术前病例 讨论
出院病例 讨论
临床病例 讨论
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
• 危重病例入院3天、普通病例入院5天未 明确诊断或疗效不佳者,均应进行疑难 病例讨论。
• 凡遇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 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 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房每周1-2次,
•内容: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 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 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 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 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 工作。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 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 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熟练掌 握或主持三级手术。
手术分级制度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 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 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 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 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可补记,但应注明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 病情突变需要抢救的危重患 者,经治医师应及时告知上 级医师,上级医师应及时诊 视患者,指导抢救工作。遇 到疑难问题,要及时组织会 诊。
2. 一切急救物品、器材及药品 必须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3. 抢救患者时可下达口头医嘱, 要求药 名、剂量、给药途径准确、 清楚。护 士复述执行。
存在问题
• 不能按规定及时查房(术后病人)
• 查房记录缺乏对病情的诊断、鉴别诊断的分析, 体现不出上级医师技术水平
• 一级医师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书写各项记录 (没有其他人查房记录)
• 有的虽然有上级医师查房标记但缺乏具体内容, 比如一个术后的病人主治医师查房:病情稳定,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第2天主任查房:病情稳 定,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抢救工 作应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 情同意权和选择权。
存在问题
• 抢救记录缺乏动态记录包括措施不详细 (具体用药、液体不详)
• 记录要求:
• 病情变化 • 抢救起止时间 • 具体动态的抢救措施包括用药计量、方法及
效果 • 参加抢救人员的技术职称及姓名 • 由亲自参加抢救人员书写
{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与医院核心制度
前言
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 用来衡量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医院规章制度不但建立和维 持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 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提升医 院科学管理,防范医疗差错,
医疗核心制度的内容
• 2005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院管 理年活动”,提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 心制度包括14项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
• 手术医师 麻醉师 手术室 (巡回)护士
• 麻醉实施前 手术开始前 病 人离室前
• 病人身份 手术部位 手术方 式
• 麻醉及手术风险
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
•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患者死后一周内 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 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周进行;
• 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 必要时请医疗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 深圳市儿童医院当事医生因严重违规被取 消处方权,并被停职,后自动离院。
1 首诊负责制
【例一】男,59岁。因胃癌住 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出院后10 天因上腹部疼痛三次来院找当 时手术医师复诊,后因大量出 血再次住院,次日病情加重。
《首诊负责制度》第四条对患有复杂、疑难 疾病的患者,首诊医师处理若有困难,应请示 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例二】男,52岁。因*肿瘤、*积 水住院。术后ICU监护,术后第9 天病情突然变化
《三级医师查房管理细则》住 院医师严密监测住院病人病情 变化,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 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主治医 师参加本组危重病人抢救和会
危险信号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编 《应急医
疗团队临床指南》,在如下生命 体征变化
外伤、抢救病人直接进入手术室,出手 术室后直接进入ICU或他科治疗,其首次 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抢救记录、抢救 医嘱等均由首诊或手术医师完成。
首诊负责制
病人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 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 诊断与处理。
首诊负责制
• 若属危重抢救病人,首诊医师必须 及时抢救病人,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坚决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病人。 • 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 本科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并同意。
时,建议值班医务人员及时告病 危且二、
三线医师必须迅速到现场参加抢 救。
• 心率<40次/分或者>130次/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副主任 以上医师
三级医师
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 •内容: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先重点巡视 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 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 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 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 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 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 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 首诊负责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分级护理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 会诊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 术前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 查对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 交接班制度、 技术准入制度、 • 手术分级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 深圳一名1岁零9个月的男童,2007年 7月4日下午被一根直径约两厘米的金属管 从肛门插入身体。家长从下午3时30分开 始,到深圳市儿童医院等5家大医院求助, 辗转约8小时后,男童重新被送回深圳市儿 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次日离开人世。
手术分级制度
二、手术医师分 级
(三)副主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 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 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四)主任医师
手术分级制度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 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 持一级手术。
• 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 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 级手术。
• 主任医师查房,住院医师记录不及时缺少对病 史及体征的补充,对诊断的修正、分析、治疗 意见记录不详细。
3 分级护理制度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
特级护理
•由监护护士或特护人员专人护理。 •病情依据:
a.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b.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患者 c.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d.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及精神障碍者 e.入住各类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 讨论目的:(1)是分析死亡原因,(2) 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 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由科主任、上级 医师签字确认后纳入病历。
病例讨论
6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例四】因“腹痛10小时、孕 35周”急诊入院,诊断酮症酸 中毒后转科,床边B超示宫内 胎儿死亡,36小时后患者出现 呼吸、心跳骤停
会诊制度
院内会诊
• 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处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 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 时医务科要派人参加。
院间会诊
• 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 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确定会诊时间。应 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会诊。 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 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 进行书面会诊,现已能开展远程会诊。
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 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硕 士学位、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
手术分级制度
二、手术医师分 级
(二)主治医师
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 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 士学位、并曾从事主治医师岗位 工作2年以内者。
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 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 士学位、并曾从事主治医师岗位
首诊负责制
• 复合伤或涉及多科室的危重病人抢 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 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所有的有关科室 须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协同抢救, 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各科室分别 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
首诊负责制
• 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 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 首诊医师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在病人 稳定之前不得转院,因医院病床、设备和技 术条件所限,须由二线医师亲自察看病情, 决定是否可以转院,对需要转院而病情允许 转院的病人,须由责任医师(必要时由医疗管 理部门或总值班)先与接收医院,对病情记录、 途中注意事项、护送等均须作好交代和妥善 安排。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 进行。 •内容:主治医生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 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 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 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 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 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 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 转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