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临床试验数据处理流程

临床试验数据处理流程

临床试验数据处理流程
一、数据收集
1.设定数据收集计划
(1)确定收集数据的时间点和方法
2.收集临床试验数据
(1)记录患者信息、治疗方案、观察结果等
二、数据录入
1.设定数据录入规范
(1)确定数据录入格式和要求
2.录入数据
(1)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电子表格或数据库
三、数据清洗
1.核对数据准确性
(1)检查数据是否完整和准确
2.处理缺失数据
(1)填补缺失数据或进行合理处理
四、数据分析
1.制定分析方案
(1)确定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2.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分析数据关联性、统计指标等
五、结果解读
1.解读数据分析结果
(1)分析数据背后的医学意义
2.撰写数据报告
(1)撰写临床试验数据报告
六、数据存档
1.存储数据
(1)将数据存档备份
2.归档文件
(1)确保数据文件整理有序并归档。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组:李学章李超杨春梅张雪2015年3月29日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人员在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离不开数据,存在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怎样测、读数据、应该记录几位数?另一个是怎样评价分析结果?一、有效数字及其位数1、有效数字:分析测定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估计的不准确数字。

例如:0.2374g 12.35mL2、“零”的作用:定位作用和作为有效数字。

3、“零”的意义:①“零”在具体数字前,只起定位作用,不作有效数字。

例如:0.3378g、0.0326g。

②“零”在具体数字中间或后面,都作有效数字。

例如:1.2057g、1.33200g③以“零”结尾的正整数,其有效数字不确定。

例如:1200(2、3或4位)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一次修约到底,四舍六入五成双。

即①所谓“四舍”:当尾数≤4时,舍去尾数;例如:12.354→12.35(保留4位)②所谓“六入”:当尾数≥6时,向左进一位;例如:3.6787→3.679(保留4位)③所谓“五成双”:当尾数等于5时,5后有具体数就进1;5后没有数时看单双,若保留下来的未位数是奇数,则进位,若保留下来的未位数是偶数,则将5舍去。

总之,应保留偶数。

例如:将下列数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

0.205→0.200.315→0.320.325→0.323.148→3.17.3976→7.474.51→75例如:将11.4565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应一次修约为11,而不能进行多次修约,把11.4565→11.456(一次修约)→11.46(二次修约)→11.5(三次修约)→12(四次修约),得出错误的结果。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1、加减法运算法则:几个有效数字相加或相减,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准。

例如:23.36+5.120+3.05843=23.36+5.12+3.06=31.5421.25-3.206=21.25-3.21=18.042、乘除法运算法则:几个有效数字相乘或相除,其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字为准。

工程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工程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工程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一、前言在工程实验中,数据分析与处理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本文将重点讨论工程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分析数据,提取有用信息。

二、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数据预处理至关重要。

数据预处理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转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理、数据编码、数据缺失值处理、数据归一化等。

2.1 数据清理数据清理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除无关数据、填补错漏数据、转换格式等操作,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清理可以采用编程软件如MATLAB等进行自动化处理,也可以采用手动方法进行处理。

2.2 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并保证其可被识别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编码方法包括二进制编码、BCD码等。

2.3 数据缺失值处理数据缺失值处理是指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发现某些数据值缺失或不完整,需要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填补。

数据缺失值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简单平均法、回归分析、插值法等。

2.4 数据归一化数据归一化是指将不同量纲的数据转化为具有相同量纲的数据,以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数据归一化包括线性归一化、标准归一化等。

三、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3.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把大量的随机数据按某种特定规律加以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科学方法。

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3.2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发掘其中隐藏的模式与规律,以发掘有用的信息。

数据挖掘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3.3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分支,它旨在让计算机通过学习数据和经验,来自我学习并提高性能。

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

四、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以便于理解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饼图、雷达图等。

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
1
一、 数据修约
根据测量、计算的目的和要求,要对
数据进行数值修约,数值修约内容包括三
个部分,即修约间隔、有效位数、取舍规
则.
2
一、 数据修约

在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前,按照一
定的规则确定一致的位数,然后舍去某 些数字后面多余的尾数的过程被称为数 字修约,指导数字修约的具体规则被称 为数字修约规则。
用的零)的个数。
20
有效位数
• 例 1: 35000,若有两个无效零,则为三位有效 位数,应写为350x102,若有三个无效零,则
为两位有效位数,应写为35x103
例 2: 3 .2 ,0 .32,0 .032,0 .0032均为两位 有效位数;0.0320为三位有效位数。 例 3: 12.490为五位有效位数;10.00为四位有 效位数。
6

1、修 约 间 隔
• 例如:
• 分度值为0.2℃、0.5℃的液体玻璃温度 计;分度值为0.02mm、0.05mm卡尺; 2×10n、5×10n的指针式仪表、天平等。
7
1间隔的修约方法
• 1)当拟舍弃数字(有效数字后)小于5时则舍
弃,如3.749,保留一位小数,要修约为3.7;
• 2)当拟舍弃数字大于5时则向前位进1,如
16
以0.5修约间隔修约实例
• 5间隔的修约中相邻两修约数的末位非0即5, 在0→5间隔中,其平均值必然是25(×10n,n 为正或负整数);5→0间隔中,其平均值必然
是75(×10n)。
• 因此,更简捷的方法是:欲修约数末两位 为75时取间隔的大值,如上例86.75,取87.0; 若欲修约数末两位为25,则取间隔中的小值, 如625(修约间隔为5)修约为620。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任务6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再仔细查找一下))一、试验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1.概念(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称为个体。

(2)样本:总体的一部分。

样本所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容量。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称为抽样。

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相同,这样的抽样称为随机抽样,所获得的样本称为随机样本。

2.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位置最有用的统计特征量,经常用样本的算术平均值来代表总体的平均水平。

总体的算术平均值用μ表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则用表示。

如果n个样本数据为x1、x2、…、xn,那么,样本的算术平均值为:x̅=1n(x1+x2+⋯+x n)=1n∑x ini=13.加权平均值若对同一物理量用不同的方法或对同一物理量用不同的人去测定,测定的数据可能会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权重必须给予考虑,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计算。

表达方法:W=W1x2+W2x2+⋯+W n x n W1+W2+⋯+W n4.中位数在一组数据x1、x2、…、xn中,按其大小次序排序,以排在正中间的一个数表示总体的平均水平,称之为中位数,或称中值。

n为奇数时,正中间的数只有一个;n为偶数时,正中间的数有两个,则取这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即:x̅={x n+1212(x n2+x n2+1)5.极差在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记作R:R=X max−X min6.标准偏差标准偏差有时也称标准离差、标准差或称均方差,它是衡量样本数据波动性(离散程度)的指标。

在质量检验中,总体的标准偏差σ一般不易求得。

样本的标准偏差S按下式计算:s=√(x1−x̅)2+(x2−x̅)2+⋯+(x n−x̅)2n−1=√∑(x i−x̅)2ni=1n−17.变异系数标准偏差是反映样本数据的绝对波动状况,当测量较大的量值时,绝对误差一般较大;而测量较小的量值时,绝对误差一般较小,因此,用相对波动的大小,即变异系数更能反映样本数据的波动性。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摘要引入比对试验的定义,结合两个实验室进行的一组比对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并阐述三者关系。

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明确提出,实验室必须定期开展比对试验。

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如: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等,但如何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以下笔者结合实验室A和B两个实验室200年进行的比对试验中的拉力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最基本的方法,即格鲁布斯(G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

1 数据来源情况1.1 试样在实验室的半成品仓库采取正交方法取样,样品为01. 15 mm制绳用钢丝。

在同一盘上截取20段长度为lm试样,按顺序编号,单号在实验室A测试,双号在实验室B测试。

1.2 试验方法及设备试验方法见GB/T 228-1987,实验室A : LJ-500(编号450);实验室B : LJ-1 000(编号2)。

1.3 测试条件两实验室选择有经验的试验员,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复核,确认无误后记录。

对断钳口的试样进行重试。

试验时两实验室环境温度(28 T )、拉伸速度(50 mm/min )、钳口距离(150 mm)相同。

1.4 试验数据测试得出的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见表to表1 实验室A,B试验数据2 数据处理的方法步骤2.1 基本统计处理对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极差、标准偏差等,结果见表2。

试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试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 实验数据记录在电路实验中,实验数据主要来源于测量仪器和设备的读数,因此,对于指针式仪表和数字式仪表的读数要根据具体仪器和设备而定。

对于使用指针式仪表测量时,直接读取的指针式仪表的指示值一般不是被测量的测量值,而是要经过换算才可得到所需的测量结果,尤其是在具有多量程的指针式仪表中,更应该注意不同量程下每个标度尺分格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指针式仪表的指示值称为直接读数,简称读数,是指示式仪表指针所指出的标尺值,通常用格数表示。

但是,要准确读取测量值的大小,还需要确定指针式仪表的标度尺每分格所代表的被测量的大小,即要确定分格常数,其计算公式为:分格常数=仪表量程/仪表满刻度格数可以看出,对于统一仪表,选择的量程不同则分格常数也不同。

被测量的测量值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出:测量值=读数(格)×分格常数应注意,测量值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读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一致。

对于使用数字式仪表测量时,通常可以直接读出被测量的量值,读出值即可作为测量结果予以记录而无须再经换算。

需要指出的是,对数字式仪表而言,若测量时量程选择不当,则会丢失有效数字,因此,应合理地选择数字式仪表的量程。

实际测量时一般是使被测量值小于但接近于所选择的量程,而不可以选择过大的量程。

在实验数据读取时,当实验条件和测试仪器设备确定的情况下,不论采用指针式仪表还是采用数字式仪表,都应当尽可能获得较多的有效数字位数,以便在处理数据和误差分析中获得更多的信息,给出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二、 测量数据的处理进行实验时,通常有两个目的,一是欲知某个基本电路或整个电路系统的工作状态,及电路的运行情况;二是了解电路或整个系统的特性,亦当某些条件(如输入频率、幅度、负载、时间等)改变时,系统会出现什么反应。

不管是哪种目的,首先都需要获取足够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才能做出结论。

因此,实验时仅获得一些测量数据还远达不到实验目的,还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业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其强度、耐久性以及其他物理机械性质的测试和分析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正确的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混凝土试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试件的准备混凝土试件的准备是混凝土试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试件应按照规范要求制备,制备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水灰比、配合比、搅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应注意试件的尺寸、标记和编号等信息的记录。

试件制备完毕后,应在规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养护。

2.试验数据的收集试验数据的收集应在试件养护完毕后进行,试验数据的收集包括试件的尺寸、质量、强度等指标的测试,同时应记录试验数据的时间、地点、试验人员等信息。

试验数据的收集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数据处理是混凝土试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质的指标,判断试件的质量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试验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计算等步骤。

三、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1.试验数据的整理试验数据的整理是指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分类、汇总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计算。

试验数据的整理主要包括试件编号、试验时间、试件尺寸、试件质量、试验结果等信息的记录。

试验数据的整理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试验数据的分析试验数据的分析是指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以确定试件的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质的指标。

试验数据的分析主要包括试件的平均强度、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的计算。

试验数据的分析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试验数据的计算试验数据的计算是指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质的指标计算。

试验数据的计算主要包括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的计算。

试验数据的计算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试验数据的处理

试验数据的处理

数据统计操作步骤(3)
(6)绘制直方图
数据统计方法(2)-分析控制图法
• 控制图又称管理图,是于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 • 控制图的基本形式:
控制图一般有三条线: (1)上面的一条线为控制上限,用符号UCL表示; (2)中间的一条叫中心线,用符号CL表示; (3)下面的一条叫控制下限,用符号LCL表示。
相关图的基本类型
(a)正相关 (d)弱负相关
(b)弱正相关 负相关 (e)不相关 非线性相关
(c) (f)
建立在相关图基础上的回归方法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若有n对X、Y值适合方程
时,用最小二乘法可求直线式中常数b(截
距)和m(斜率)。即用下列方程求得:
感谢下 载
,按每个区间内数值重复出现的次数作为这个区间的频数。
数据统计操作步骤(1)
(1)收集数据:样本容量不小于50个 (2)数据分析与整理:找出Xmax、Xmin,计算极
差R (3)确定组数与组距:通常先定组数,后定组距。
组数用B表示,应根据收集数据的总数而定。 当数据量为50以下时,B取5至7;
数据量为50至100时,B取6至10; 数据量为100至250时,B取7至12; 数据量为250以上时,B取10至20。 组距用h表示,其计算公式为:h=R/B
标准差
n
(Xi X )2
S i1 n 1
X 算术平均值; Xi 测定值;
变异系数
• 极差R和标准偏差S都只能反映数据波动的绝对大小,在很多情况下,用标准差来衡量 离散程度是不合理的,必须用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来表示离散程度。
S Cv X
数据统计方法(1)-频数分布直方图法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是一种系统的处理方法,旨在评估并分析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1. 数据清洗: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修正缺失数据。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数据模型和算法等技术进行数据清洗。

2. 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适合分析的格式,例如数据表格或矩阵。

整理过程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合并、分组和重塑等操作。

3.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方差等统计指标。

描述性统计可以帮助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基本特征。

4. 探索性数据分析:通过绘制图表、做出可视化展示,探索试验数据的特征和关系。

常用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5. 假设检验和显著性分析:根据已有的假设,使用统计推断的方法判断实验数据的显著性。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6. 相关性分析:分析试验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一个变量如何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7. 回归分析:建立和评估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

8. 实验设计和优化:根据试验目标和限制条件,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使得试验结果可以得到有效的解释和应用。

优化方法可以使用因子设计、响应曲面分析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和实施要根据试验目标、数据类型和问题背景等因素进行决定。

项目二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项目二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A
B
C
方案一、直方图法
方案二、控制图法
方案三、相关图法
方案一、直方图法
频数的统计方法的两种:一是以单个数值进行统计,即某个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就是它的频数;二是按区间数值进行统计,即是在已收集的数据中按照一定划分范围把整个数值分成若区间,按每个区间内数值重复出现的次数作为这个区间的频数。在质量控制中,一般多采用第二种方法,也就是按区间进行频数统计。
有效数字位数
三位
三、质量数据的修约规则
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面的第一位数字等于5,而后面的数字并非全部为0时,则进1,即所留下的末位数字加l。
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面的第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留下的数字不变。
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面的第一位数字大于5时,则进1,即所留下的末位数字加1。
0
情境四、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分布
二 数据的分布特征
一 数据的统计特征
一、数据的统计特征
统计数据的规律性
统计数据的差异性
算术平均值
中位数
变异系数
标准偏差
极差
工程质量数据的统计特征量
一、算术平均值
二、中位数
(n为奇数)
(n为偶数)
三、极差
四、标准偏差五ຫໍສະໝຸດ 变异系数二、数据的分布特征
1、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概率分布,而且是其他概率分布的基础。
Y = a+ bX
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求得:
1
2
3
任何两个变量x、y的若干组试验数据,都可以按上述方法配置一条回归直线,假如两变量x、y之间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那么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就毫无实际意义。因此,需要引入一个数量指标来衡量其相关程度,这个指标就是相关系数,用r表示:

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

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
计算结果为452.3㎜。若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取 452.34 ㎜。
2、乘、除运算 在进行乘除运算时,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 数为准,其余数的有效数字均比它多保留一位。运 算结果(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与运算 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相同。若计算结 果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有效数字可多取一位。 [例]150.6㎜,151.12㎜,150.623㎜相乘,其中有 效位数最少的数字是四位,所以演算时应保留五位 ,按下式相乘,得 150.6×151.12×150.62=3427911.177㎜3 计算结果保留五位有效位数,应取3.4279×106㎜3 。
二、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分布
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质量管理的一条原则是: 一切用数据说话。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就是将收集 的工程质量数据进行整理,经过统计分析,找出规 律,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分析影响质量的 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使工程质量处 于受控状态。
质量数据的特征值具有二重性,即数据的波动 性与统计规律性。正常的条件下,质量数据在 平均值附近波动,一般呈现正态分布。
统计推断就是运用质量统计方法在生产过程中 (工序活动中)或一批产品中,通过对样本的 检测和整理,从中获得样本质量数据信息,以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对总体的质量 状况作出分析和判断。
1.质量数据的分类 根据质量数据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计量值数
据和计数值数据。
2.质量数据的收集
1)全数检验
统计分析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直接在现场施工过程工序质量
检验中的应用,受到客观条件的某些限制,但在进
场材料的抽样检验、试块试件的检测试验等方面,
仍然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人们应用数理统计原理
创立的分层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排列图法、

试验数据的处理

试验数据的处理

进舍规则(1)
(1)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 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例1:将12.1498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1; 例2:将12.1498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得12。 (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 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 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1: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102。 例2:将1268修约成三位有效位数,得127×10。 例3:将10.502修约到个数位,得11。
进舍规则(3)
(4)负数修约时,先将它的绝对值按上述规定进 行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面加上负号。 例1: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十”数位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355 -36×10 -325 -32×10 例2:将下列数字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 拟修约数值 修约值 -365 -36×10 -0.0365 -0.036
不允许连续修约(1)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 结果,而不得多次按上述规则连续修约。 例如:修约15.4546,修约间隔为1 正确的做法: 15.4546→15 不正确的做法: 15.4546→15.455→15.46→15.5→16
不允许连续修约(2)
在具体实施中,有时测试与计算部门先将获得数值 按指定的修约位数多一位或几位报出,而后由其他 部门判定。为避免产生连续修约的错误,应按下述 步骤进行。 报出数值最右的非零数字为5时,应在数值后面加 “(+)”或“(-)”或不加符号,以分别表明已进行 过舍,进或未舍未进。 例如: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经修约舍弃成 为16.50;16.50(-)表示实际值小于16.50,经修 约进一成为16.50。
R = X max − X min X max − 数据中的最大值; X min − 数据中的最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常用统计量
一. 极差R
又称为变异幅,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同最小值 之差。 R xmax xmin 它表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离散程度。
二. 和、平均值
和指数据的总和, 常用T表 x i 为观察值。 示: T x , 平均值是表示平均水平的定量指标,
n i 1 i
x

1 n
N
E(x) 表示了 {xi } 的集聚中心位置。 标准差 表示确定了分布曲线的胖瘦。 越小, {xi } 分布的越窄,说明测定时误差小的占 优势,测定值对真值的离散程度小、精度高。
(1) 的大小决定于测定条件。尽管N次等精度测定的误差 的大小和正负都不同,但它们的 是相同的,单次测定的 质量都可用一个 来评定。 (2)标准差计算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已知真差 b 测量中不存在系统误差 c 测量次数尽量多,最好是 N
2.3.1 出现“坏值”时先做以下处理
(1)检查测量过程中是否读错、记错、写 错,如肯定无误,则应从某瞬变原因方面 查找(如电压突变等),原因找到后即可 去掉坏值。 (2)如条件允许,可在误差大处加大测量 次数,借以发现大误差的原因。 (3)用已知的统计学判据,确认“坏值” 的存在。
2.3.2 剔除坏值的莱依塔判据
S T ( xi x )
i 1
四.自由度与平均偏差平方和(方 差)、标准差
• 自由度f就是平均偏差平方和中独立平方的数据个 数。 • 存在目标值 x0 时 , f n • 不存在目标值 x0 时, f n 1 1 n VT ( xi x0 ) 2 • 存在目标值时,总的方差: n i 1 • 不存在目标值时,总的方差: 1 n 2
3. 随机变量x、y的协方差
x,y 分别为随机变量,则它们的协方差为
Cov( x, y ) E{( x x )( y y )}
x, y相互独立时,Cov(x,y)=0
4. 相关系数
两随机变量的相关程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
Cov( x, y ) ( x, y ) ( x ) ( y )
对试验指标可能有影响的原因或因素称 为试验因素,简称因素,有时称为因子, 它是试验中重点考察的内容。用大写字母 表示,如:因素A,因素B。 用是否可控,把因素分为
水 平可以比较并且可以人为选择的因素。如:压力、催化剂的 各类、电阻值、电容值等。
可控因素(如温度、压力、切削速度、走刀量等)
不可控因素(如:刀具的振动、磨损等)
N
2.2.2 随机量的表示
1. 数学期望值 E{x}或<x> (1)一阶矩 (p(x)为概率密度函数)

E{x} x
(2)二阶矩

xp( x )d x
2 x p( x )dx
E{x 2 } x 2
(3)n 阶矩
n n

E{x } x
按因素的作用,可以分为:
标示因素:指外界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等)、
产品的使用条件(如:电压、频率、转速等)等。它不 能人为的选择和控制。
区组因素:为了减少试验误差而确定的因素,如:加
工某零件时,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原料批次、不同 班次、不同机床等。
信号因素:可人为调整并影响目标值的因素。如:在
x
i 1
n
i
三. 偏差与偏差平方和
1 . x1 , x2 ,...xn 为观测值 (1)与目标值的偏差: x1-x0, x2-x0,…xn-x0 (2)与平均值 x 的偏差: x1 x, x2 x,...xn x 2. 表征数据的分散程度时,采用偏差平方和, 常用S表示。 n 2 S ( x x ) i 0 存在目标值时: i 1 n 不存在目标值时: 2
2.4.2 系统误差的发现
一 实验对比法 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对比,若具有相 同的误差,则可以认为存在系统误差。 高精度的仪器的测量结果同一般仪器的结果相对比, 若有误差,则认为一般仪器存在系统误差。 二 剩余误差观察法 计算均值 x 和各剩余误差 Si , (Si xi x, i 1,2,n) , 做出 Si 图,并观察大致趋势,以便判断是否存在系 统误差。
某量的真值为u,测量值xi,其中包含有系统误差和 随机误差,即: xi u i i
ˆ 0.0225 Rmax R14 0.05 x 40.413 ˆ Rmax 3
所以,剩余的23个数据无异常。 (5)结论 原测量的24个数据中,X21是坏值应当除去,其余数据均有效。
2.3.3 剔除坏值的其它判据
其它判据主要有: 概率积分判据 肖维涅判据 格拉布斯判据 等 由于课时有限,这些不详细介绍,有 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实验数据处理与曲 线拟合》石振东、刘国庆编 哈尔滨船舶工 程学院出版社
2.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
2.1.1 常用术语
一. 质量特性值 表现质量特性的数据称为质量特性值,简 称为特性值。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
1. 计量特性值:用连续变化的变量表示的特性 值(即浮点数)。 2. 计数特性值:用离散变量表示的特性值(即 整型数) 。 3. 0、1数据:实际上是布尔数,如“真”与 “假”、“合格”与“不合格”。
VT ( x x) n 1
i 1 i
标准差 又称为均方差或根方差,也是 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特征值。 存在目标值 x0时, 1 n ( x x ) 2
n
i 1
i
0
不存在目标值时,
1 n 2 ( x x ) i n 1 i 1
2.2 随机变量及随机误差
二. 试验指标
在试验设计中,根据试验目的而选定的用来判 断试验结果的特性值称为试验指标。
试验指标分为二种:
数量指标(定量):可用数量来表示,如重量、
强度、合格率等。
非数量指标(定性):难以用数量来表示,如
光泽、味道、手感等。 试验指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应尽量选取计数计 量特性值作为试验指标。
三. 试验因素
切削加工时,改变切削速度V可以影响加工质量,切 削速度就是信号因素。
误差因素:影响试验结果或产品质量的内外干扰、随机
干扰的总和。
四. 因素水平 不同的因素状态和条件(大 小)可引起试验指标的变化。 因素变化的状态和条件叫做水 平或级位。
选择水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水平宜选取三水平(因为三水平因素的试验 结果分析的效因图分布多呈二次函数曲线,而 二次函数曲线有利于观察试验结果的趋势 ) •水平取等间隔原则 • 所选水平应具体(水平具体是指水平应该是可 以直接控制的,并且水平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 试验指标的变化。 )

x
n
p( x )dx
2. 随机变量x的方差 x的真差平方的期望值称为方差,记为 Var(x)或 2 D(x),则: Var( x) E{( x E ( x)) } ( x x )2 ( x)dx x服从正态分布时, ( x) Var( x) ( x )称为 x的标准误差。 方差越大,说明x在其期望值符近的波动越大,分 布越不集中,故越不精确。
标准差意义的说明
实际做法是:
a 选定一标准件或检定过的仪表,真值就算已知了。 b 测量条件要非常严格、稳定,以便消除系统误差 c 测量次数尽量多。
3 标准误差的估计-贝塞尔公式
由最小二乘原理,算术平均值 x 是测量的最佳估计 值: ˆ B表示, 标准差的估计值用
1 ˆB { ( xi x ) } N 1 i 1
2.4 系统误差的测定方法与技巧
系统误差的数值往往远大于随机 误差,数据里必须对系统误差及时发 现并做适当处理,否则一定会歪曲测 定结果。
2.4.1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系统误差分为两种:
(1)大小及符号固定不变,称为系统常差 (2)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称为系统变差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1)仪器、设备、实验装备的不完备, 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2)试验方案、试验方法、试验原理不 完善、不正确。
1 2 N
i xi X
i
是测量的真差,是一个随机变量。
1 最小二乘法
在多组等精度、误差不同且相互独立的测量中, 其最可信赖值是当测量值的“剩余误差平方和”为 最小时所求得的值。 设最可信赖值为 X 0,剩余误差平方和为:
必须满足: 可以求得:
Q i 1 ( xi X 0 ) 2
2.2.1 常用术语
1. 频率与概率 在既定条件下进行N次试验,而事件A发生的 次数为 N A ,则,事件A的频率为 N A / N 。 N趋于 无穷大时的频率即为概率, 记为p(A) 即: 2. 总体与样本 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n个用来研究的个体称为 样本。
( N A / N ) p( A)
第二章 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的目的通常是要以最小的代价 从一系列的方案(工艺、配方)中选出最 佳方案,方案效果要通过试验结果来表 现,试验结果只能从实际测得的数据得 到反映。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的数据 往往不一致,常常具有随机变化成份。 要得到可以真正反映试验结果的信息, 必须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
例1 对某合金导线的电阻值进行了24次测量,结果如下 表所示,试用伊莱达准则判断结果中有无异常数据。
解: (1)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x和
1 N 1 24 x xi xi 40.41 N i 1 24 i 1
ˆ 1 N ( xi x ) 2 0.0321 N 1 i 1

(2)求数据的最大残差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见,第21次测量值的残差最大, (3)比较 ˆ 3 * 0.0321 0.096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