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与写字策略 教育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与写字策略

摘要:朗读与写字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措施。教师要重视小学生朗读能力与写字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写字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朗读与写字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措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小学生朗读与写字的练习,注重朗读能力与写字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读与写的良好习惯,为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朗读与写字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朗读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角色扮演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小组竞赛读、接龙式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本,理解其意,掌握词汇,积淀文化素养,使其明理善行。朗读一定要防止“走过场”、“摆样子”,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一

个小学生都学会朗读呢?

(一)教师应了解朗读的作用。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说法。可以说离开“读”,语文阅读教学便寸步难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朗读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指导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使其受到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读的过程也是学生表达的过程,通过朗读,学生自然学会表达的技巧,掌握表达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充满感情地多读几遍,促进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是有利于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水平,朗读正是普通话学习与提高的最好途径。同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丰富其语言和句式。

(二)教师应明确朗读的要求。

正确、流利,使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钻研《课标》,明确小学各学段朗读的要求,使朗读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朗读的实效性。

(三)教师应注意积累朗读的方法,加强训练。

1.要读准。

;在朗读时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既要读准,又要读清楚

既要读音正确,又要洪亮、富有情感。特别是在初读时,要坚持使用普通话,把字音读准,断句正确,句子读完整,切实避免唱读。因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建立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的训练,并使之落到实处。学生初读课文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上多下工夫。要抓好学生的预习和新课的第一课时。新课预习时应明确要求:朗读时,应按照字音(拼音正确读法)去读,直到读熟、读顺课文。同时要圈出生字,找出重要词语,标出自然段,收集相关资料等。读的时候要动笔“批注”,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

养成学习批注的习惯,从而掌握对字、词、句的积累方法。在第一课时朗读,要求每个学生逐段地过关,必要时教师范读,甚至是领读,以免造成“夹生饭”。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该领读时教师必须领读。在朗读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

多听听他们的朗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其读正确、读通顺。

2.要读熟。

读熟就是读得流畅、熟练。它是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要做到读得流畅、熟练,就要充分发挥眼睛感官的作用,扩大阅读视角,即在眼观这个词的同时,要迅速移动眼光,看准下一个词,把几个词组联系起来朗读。要读出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断句准确,抑扬顿挫分明,语气恰当。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多读、多练,使每个学生读得流畅、熟练。.

3.要读出感情。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有感情地读,并读出感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读出感情并非易事,它是在读准、读熟的前提下,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的语音、语速、语调彼此协调,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充分体现学生的内心感受,反映学生的真实情感与态度,抒发读者对文本的积极情感,从而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借助理解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保证读的速度的同时,要留有动笔的机会,并给予大脑足够的思考余地,把读出的体会与思考的问题,记录下来:如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某一词、某一句、某一段、某一种表现手法,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的体会写在文本的相应部位,或练习册上,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才更有效。当学生想读好,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指导正确处理重音、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和节奏,从而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朗读仍然是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牢记“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读为目的,不言而喻,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提高。当然,学会阅读是一个“潜滋暗长”的漫长过程,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一堂堂朗读课的积淀。.

二、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成了人们办公、交往和联系的重要工具,用笔写字越来越被人们看淡,导致现在国人汉字书写水平急剧下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小学生的写字水平,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树立良好的写字榜样。

“身正令行”,教师本身有一手好字才能折服学生。平时的课堂板书、批语,我都十分注意,严谨书写每一笔一画,展示给学生家长面前是一个个端正规范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老师写一写,感受老师书写时运笔的力度、速度与轻重缓急,这样不仅能代替繁琐抽象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感受,更能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心生亲切感和敬佩之情。巡视过程中发现书写姿态好、字迹规范的学生,及时点名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时刻培养学生的书写意识。

要想让学生写出规范、正确、美观的汉字,教师必须从课堂抓起,时时、处处注意渗透“提笔即是练字”的书写意识。同时,更需要各学科老师的积极配合。

1.重视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

写字课一周一课时,若只依靠书法教师和书法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则远远不够。各科任课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时刻监督、纠正他们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使他们认识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