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北师大版教案标题: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北师大版)教案目标:1. 理解整式的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掌握整式的乘法的基本技巧。
3. 能够应用整式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整式的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整式的乘法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整式的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教材《数学》(适用于相应年级)。
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黑板上的题目,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整式的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讲解整式的乘法的基本技巧,包括同底数幂相乘、不同底数幂相乘等。
2. 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说明每种情况下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示范演练(15分钟)1. 在黑板上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2. 强调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道综合应用题。
2.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整式乘法的技巧。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整式的乘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七、总结反思(5分钟)1. 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式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反思和讨论。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整式乘法的掌握程度。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示范演练、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整式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反思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整式乘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4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如:学习态度、参与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鼓励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关注同伴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律,分享解题心得。
3.问题解决:鼓励学生提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整式乘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整式乘法的定义,即两个整式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整式。
2.整式乘法的法则:让学生归纳整式乘法的法则,包括系数相乘、字母相乘、指数相加等。
2.整式乘法的法则:讲解整式乘法的法则,包括系数相乘、字母相乘、指数相加等,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3.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包括:确定结果的系数、展开字母、合并同类项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几个整式乘法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3.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包括:确定结果的系数、展开字母、合并同类项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2.能够熟练地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发展运算能力.3.经历探索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的过程,通过类比学习,利用乘法的运算律将问题转化,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4.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难点:能够熟练地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教师活动:出示课件提出计算面积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的长方形面积.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思路,充分交流后,选代表回答并适当的讲解,教师汇总并补充.如图1是一个长和宽分别为m,n的长方形纸片,如果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a,b,所得的长方形(图2)的面积可以怎样表示呢?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预设:方法一:如果把它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则它的长为(m+a),宽为(n+b).它的面积可表示为:(m+a)(n+b)方法二:如果把它看成四个小长方形,则它的面积可表示为:mn+mb+an+ab方法三:如果把它看成上下两个大长方形,则它的面积可表示为:n(m+a)+b(m+a)方法四:如果把它看成左右两个大长方形,则它的面积可表示为:m(n+b)+a(n+b)追问1:四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预设答案:四个式子都表示扩大后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所以它们是相等的.即:(m+a)(n+b)=n(m+a)+b(m+a)=m(n+b)+a(n+b)=mn+mb+an+ab【思考】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这里可以适当提醒学生,可以先把(n+b)或(m+a)看成一个整体(单项式),这时,运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得到:(m+a)(n+b)=m(n+b)+a(n+b)或(m+a)(n+b)=n(m+a)+b(m+a)然后再一次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得到:(m+a)(n+b)=m(n+b)+a(n+b)=mn+mb+an+ab (m+a)(n+b)=n(m+a)+b(m+a)=mn+mb+an+ab 【议一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上面的问题的?预设答案:【讨论】你能类比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归纳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吗?小组讨论,两人一组,充分交流后,举手发言,教师汇总并补充.【归纳】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 (2x+y)(x-y)=2x·x-2x·y+y·x-y·y=2x2-2xy+xy- y2=2x2-xy-y2总结: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相乘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必须做到不重不漏;(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仍得多项式,在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多项式的项数之积;(3)相乘后,若有同类项应该合并.总结时,可结合下方例子进行说明: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4.1 整式的乘法【教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时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算、推理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会用数学的思维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使学生初步理解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增强学习信心.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学习难点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相关计算.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教师简述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出课本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工作103 s可进行多少次运算?解:103×1015=1018设计意图:通过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问题1:对于上一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应如何列式?学生动笔列式,大部分学生可以列出.追问:其中1015中“10”“15”“1015”分别叫做什么?“101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问题2:1015×103等于多少?学生小组讨论,展示计算过程.1015×103=(10× (10)⏟15个10×(10×10×10)=10×10×…×10⏟18个10=1018.追问1: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23×22.学生快速计算,展示结果.解:23×22=2×2×2×2×2=25追问2: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各算式的左右两边底数、指数的关系,猜一猜:a m·a n 的结果(m,n都是正整数)师生根据乘方的意义共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教师把结论板书在黑板上: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追问3: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小组合作,验证结论,并点名展示.a m·a n·a p=a m+n+p(m,n,p都是正整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幂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结果.再观察、比较得到等号左右两边底数、指数的关系.通过猜想、验证,抽象概括出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能力,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明白算法和算理.适当拓展,为发展学生思维助力.典例精讲例1计算:(1)x2·x5;(2)a·a6.解:(1)x2·x5=x2+5=x7.(2)a·a6=a1+6=a7.教师总结点拨:不要忽略指数是“1”的因式,如a·a6≠a0+6.例2计算:(1)(b+2)3(b+2)4(b+2);(2)-x6·(-x)10.解:(1)原式=(b+2)3+4+1=(b+2)8.(2)原式=-x6+10=-x16.小组合作完成,并选小组代表上台板演.教师讲解,并让学生理解:底数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通常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来运算.把不同底数幂转化为同底数幂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例3已知:a m=4,a m+n=20,求a n的值.解:a m+n=a m·a n(逆运算)=4×a n=20,所以a n=5.师生共同解答,并总结:当幂的指数是和的形式时,可以逆运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将幂指数和转化为同底数幂相乘,然后把幂作为一个整体,带入变形后的幂的运算式中求解.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板书过程并着重让学生说明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底数是多少,指数是多少,引导学生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通过计算,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的同时,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将同底数幂的乘法转化为指数相加运算的思想.巩固训练1.x3·x2的运算结果是(C)A.x2B.x3C.x5D.x62.若a n-2·a n+1=a11,则n=6.3.计算:(1)x n·x n+1;(2)(x+y)3·(x+y)4.解:(1)原式=x n+n+1=x2n+1.(2)原式=(x+y)3+4=(x+y)7.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1题(1)(2)和第2题(1).2.作业.教学反思14.1.2幂的乘方课时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法则并运用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运算、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2.类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学习幂的乘方的法则,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体验数学的化归思想.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理解幂的乘方性质.学习难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及灵活应用.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问题1: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问题2:请口答下列各题:(1)33×35;(2)y2·y;(3)a m·a2.设计意图:通过点名学生回答,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通过口算,既检验了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也为学习本节课知识打下基础.探究新知问题3:请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1)(32)3=32×32×32=3(6).(2)(a2)3=a2·a2·a2=a(6).(3)(a m)3=a m·a m·a m=a(3m)(m是正整数).追问1:(a m)3底数是a,底数是什么形式?追问2:观察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根据规律猜想幂的乘法法则.学生口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得到(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教师讲述:规律的正确性需要严谨的证明,如何把特殊一般化,常用的方法是用字母去表示数.追问3:试着证明你的猜想.设计意图:问题3引导学生根据幂的意义,将幂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追问1、2让通过观察底数、指数的变化,猜想幂的乘方法则.追问3让学生类比问题3计算,并小组内交流.通过问题推进探索规律,让学生自主构建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符号意识.典例精讲例1计算:(1)(103)5;(2)(a2)4;(3)(a m)2;(4)-(x4)3.解:(1)原式=103×5=1015.(2)原式=a2×4=a8.(3)原式=a m·2=a2m.(4)原式=-x4×3=-x12.例2计算:(1)[(x+y)2]2;(2)[(-x)4]3.解:(1)原式=(x+y)2×3=(x+y)6.(2)原式=(-x)4×3=(-x)12.设计意图:运用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一定不要将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混淆.在幂的乘方中,底数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在运算时,注意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同时注意“负号”.将底数由单项式变式为多项式,在思考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感悟整体思想.巩固训练1.计算:(1)(x4)3·x6;(2)(y4)2+(y2)3·y2.解:(1)原式=x4×3·x6=x12·x6=x18.(2)原式=y4×2+y2×3+2=y8+y8=2y8.教师点拨:与幂的乘方有关的混合运算中,一般先算幂的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已知10m=3,10n=2,求下列各式的值.(1)103m;(2)102n;(3)103m+2n.解:(1)原式=(10m)3=33=27.(2)原式=(10n)2=22=4.(3)原式=103m×102n=27×4=108.3.已知2x+5y-3=0,求4x·32y的值.解:∵2x+5y-3=0,∴2x+5y=3.∴4x·32y=(22)x·(25)y=22x·25y=22x+5y=23=8.教师点拨:此类题的关键是逆用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将所求值的式子正确变形,然后代入已知条件求值即可.4.比较3500,4400,5300的大小.解:3500=35×100=(35)100=2431004400=44×100=(44)100=2561005300=53×100=(53)100=125100∵256100>243100>125100,∴4400>3500>5300.教师点拨:比较底数大于1的幂的大小的方法有两种:1.底数相同,指数越大,幂就越大;2.指数相同,底数越大,幂就越大.设计意图:使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加深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堂小结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1题(3)(4)(6)第2题(4).2.作业.教学反思14.1.3积的乘方课时目标1.利用几何图形,探索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语言、符号表达能力,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2.能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3.通过探究学习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学习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积的乘方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你能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来吗?教师总结,课件展示.设计意图:学生口答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知识储备,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新知问题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a,求该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记录:有学生列式(2a)2,有学生列式2a×2a.追问1:根据正方形面积的意义,判断(2a)2与2a×2a的数量关系.学生回答:(2a)2=2a×2a.问题2:2a×2a=2×2×a×a依据(乘法交换律)=22×a2依据(乘法结合律)=4a2.所以(2a)2=4a2.师生共同探索,用几何图形验证上面等式.(2a)2=4a2.猜想:(3×4)2和32×42相等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3×4)2=32×42.追问2:观察(2a)2和(3×4)2,它们底数分别是什么?学生口答:2a和3×4.追问3:接着观察(2a)2=4a2,(3×4)2=32×42,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口述规律.追问4:你能用符号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教师板书在黑板上:(ab)n=a n b n(n是正整数).追问5:你能将上述发现的规律推导出来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证明,并小组交流,教师板书证明过程.(ab)n=(ab)·(ab)…(ab)=a·a…a·b·b…b=a n b n.设计意图: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预设得到两种不同的形式.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判断每一步的依据,使学生明白算理.通过两个例子,学生初步获得结论,用符号概括出所发现的规律.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学生探索类似知识提供了研究方法.典例精讲例1计算:(1)(3x)2;(2)(-2b)5;(3)(-2xy)4;(4)(3a2)n.解:(1)原式=32x2=9x2.(2)原式=(-2)5b5=-32b5.(3)原式=(-2)4x4y4=16x4y4.(4)原式=3n(a2)n=3n a2n.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1)23×53;(2)(0.125)2 023×82 024.解:(1)原式=(2×5)3=103=1 000.(2)原式=(0.125)2 023×82 023×8=(0.125×8)2 023×8=8.教师点拨:逆用积的乘方公式a n·b n=(ab)n,要灵活运用,对于不符合公式的形式,要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公式的形式.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解答,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知识点,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用学生熟悉的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简便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形成简便运算意识,有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巩固训练1.计算(-x2y)2的结果是(A)A.x4y2B.-x4y2C.x2y2D.-x2y2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C)A.x·x2=x2B.(xy)2=xy2C.(x2)3=x6D.x2+x2=x43.计算:(1)2(x3)2·x3-(3x3)3+(-5x)2·x7;(2)(3xy2)2+(-4xy3)·(-xy).解:(1)原式=2x6·x3-27x9+25x2·x7=2x9-27x9+25x9=0.(2)原式=9x2y4+4x2y4=13x2y4.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n是正整数).注意点:(1)注意防止符号上的错误;(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3)积的乘方法则也可以逆用.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1题(5)第2题(2)(3).2.作业.教学反思14.1.4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课时目标1.理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算理,会进行简单的运算.2.经历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和转化思想.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精神.学习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灵活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教师讲述:同学们,在七年级我们学习了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式的乘法.整式包含单项式和多项式,什么是单项式?出示课件展示:回答问题-2xy的系数是-2,次数是2.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单项式的概念,指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为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做好知识储备.探究新知问题1: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105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是5×102秒,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如何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3×105)×(5×102)km.追问1:怎样计算(3×105)×(5×102)呢?计算过程中运用哪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师生活动:学生计算结束后,教师黑板书写计算过程:(3×105)×(5×102)=(3×5)×105+2=15×107=1.5×108 km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追问2: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ac5·bc2,类比上面的运算方法计算这个式子.学生独立计算,选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计算过程:ac5·bc2=(a·b)·(c5·c2)=abc5+2=abc7.追问3:这是什么运算?如何进行运算?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这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两个单项式如何相乘,使学生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最后得出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典例精讲例1 计算:(1)(-5a 2b )(-3a ); (2)(2x )3(-5xy 2).解:(1)原式=[(-5)×(-3)](a 2·a )b =15a 3b.(2)原式=8x 3·(-5xy 2)=[8×(-5)](x 3·x )y 2=-40x 4y 2.例2 计算:(1)-2a 3bc ·(-ab 2)·(-ab 2)2;(2) -9x 2y ·(a -b )3·13xy 2·(b -a )2. 解:(1)原式=-2a 3bc ·(-ab 2)·a 2b 4=2a 6b 7c.(2)原式=-9x 2y ·13xy 2·(a -b )3·(a -b )2=-3x 3y 3(a -b )5. 设计意图:本着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运算类型,由单一到综合.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法则及三点注意.通过教师点评使学生掌握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巩固训练1.计算3a 2·2a 3的结果是( B )A.5a 5B.6a 5C.5a 6D.6a 62.若(a m b n )·(a 2b )=a 5b 3,则m +n =( D )A.8B.7C.6D.53.已知-2x 3m +1y 2n 与7x n -6y -3-m 的积与x 4y 是同类项,求m 2+n 的值.解:∵-2x 3m +1y 2n 与7x n -6y -3-m 的积与x 4y 是同类项,∴{2n -3-m =1,3m +1+n -6=4.解得{n =3,m =2.∴m 2+n =7.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4页习题14.1第3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时目标1.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简单计算.2.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体会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思想,感受运算法则和相应的几何模型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3.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学习难点整式乘法法则的推导与应用.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回顾计算.(1)(-2ac)2(-3ab2c);(2)(-12)×(12-23+16).解:(1)-12a3b2c3.(2)0.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两个计算题.第一题复习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第二题复习了乘法分配律.这两个知识点是研究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基础,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准备.探究新知问题:为了扩大绿地的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p米,宽b米的长方形绿地,向两边分别加宽a米和c米,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的绿地的面积?分四人小组,与同伴交流,寻求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适时点拨启发.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分小组展示不同方法.教师记录并总结:1.把它看成三个小长方形,扩大后绿地的面积为pa+pb+pc.2.把它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则面积为p(a+b+c).追问1:p (a +b +c )和pa +pb +pc 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学生观察可知p (a +b +c )=pa +pb +pc ,因为它们都表示的是同一个量:扩大后长方形绿地的面积.追问2: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证明这个等式吗?学生回答:由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推出结论p (a +b +c )=pa +pb +pc.追问3:观察等式左边是什么与什么相乘?学生回答:单项式和多项式.追问4:你能总结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代数式的呈现中,找到规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设计意图:用几何图形的面积验证了两个整式相等,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类比前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验证,即乘法分配律来验证.两种方法是学习本章知识的主要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观察、总结规律,探究法则,总结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严谨性.典例精讲例1 计算:(1)(-4x 2)(3x +1); (2)(23ab 2-2ab)·12ab. 解:(1)原式=(-4x 2)·(3x )+(-4x 2)×1=(-4×3)(x 2·x )+(-4x 2)=-12x 3-4x 2.(2)原式=23ab 2·12ab +(-2ab )·12ab =13a 2b 3-a 2b 2. 教师点拨: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前面的符号.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结果是一个多项式,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例2先化简,再求值:3a(2a2-4a+3)-2a2(3a+4),其中a=-2.解:3a(2a2-4a+3)-2a2(3a+4)=6a3-12a2+9a-6a3-8a2=-20a2+9a.当a=-2时,原式=-20×(-2)2+9×(-2)=-20×4-9×2=-98.教师点拨:在整式乘法的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按运算法则进行化简,然后代入求值,特别注意的是代入“负数”要用括号括起来.例3如果(-3x)2(x2-2nx+2)的展开式中不含x3项,求n的值.解:(-3x)2(x2-2nx+2)=9x2(x2-2nx+2)=9x4-18nx3+18x2∵展开式中不含x3项,∴n=0.教师总结点拨:注意当要求多项式中不含有哪一项时,则表示这一项的系数为0.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适当增加题目类型,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巩固训练1.如果(x+a)x-2(x+a)的结果中不含x项,那么a的值为(A)A.2B.-2C.0.5D.-0.52.计算:(1)4(a-b+1)=4a-4b+4;(2)3x(2x-y2)=6x2-3xy2;(3)(2x-5y+6z)(-3x)=-6x2+15xy-18xz;(4)(-2a2)2(-a-2b+c)=-4a5-8a4b+4a4c.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小结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实质上是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3.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应注意(1)“不漏乘”;(2)注意“符号”.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进一步巩固强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5页习题14.1第4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3课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时目标1.理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能够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发展运算、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2.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用数学的思维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应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理解及运用.学习难点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注意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中“漏项”“符号”的问题.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请口算下列练习中的(1)、(2):(1)3x(x+y)=3x2+3xy.(2)(a+c)c=ac+bc.(3)(a+n)(m+b)=am+nm+ab+nb.比较(3)与(1)、(2)在形式上有何不同?设计意图:学生口算(1)、(2),复习了单项式乘多项式.通过与(3)式比较发现式子形式不同,引导学生从对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认识过渡到对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探究新知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并标上字母.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求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同伴交流,表示出它的面积为(m+b)(n+a).问题1:请同学们将纸板上的长方形沿中间的竖线剪开,分成两部分,如图.剪开之后,分别求一下这两部分的面积,再求一下它们的和.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究,求出第一块的面积为m(n+a),第二块的面积为b(n+a),它们的和为m(n+a)+b(n+a).组织学生继续沿着横的线段剪开,将图形分成四部分,如图,求这四块长方形的面积.求出S1=mn;S2=nb;S3=am;S4=ab,它们的和为S=mn+nb+am+ab.追问:依据上面的操作求得的图形面积,那么(m+b)(n+a)应该等于什么?解:(m+b)(n+a)=m(n+a)+b(n+a)=mn+nb+am+ab.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发现,因为以上三次计算是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进行的计算,那么,每次的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所以(m+b)(n+a)=m(n+a)+b(n+a)=mn+nb+am+ab.问题2:你能类比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叙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师生共同归纳: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字母呈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几何图形探究代数公式,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为学生设置了思考与探索空间;通过归纳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转化、类比和整体的数学思想.典例精讲例1计算:(1)(3x+1)(x+2);(2)(x-8y)(x-y);(3)(x+y)(x2-xy+y2).解:(1)原式=3x·x+2·3x+1·x+1×2=3x2+6x+x+2=3x2+7x+2.(2)原式=x·x-xy-8xy+8y2=x2-9xy+8y2.(3)原式=x·x2-x·xy+xy2+x2y-xy2+y·y2=x3-x2y+xy2+x2y-xy2+y3=x3+y3.例2已知ax2+bx+1(a≠0)与3x-2的积不含x2项,也不含x项,求系数a,b的值.解:(ax2+bx+1)(3x-2)=3ax3-2ax2+3bx2-2bx+3x-2=3ax3+(-2a+3b)x2+(-2b+3)x-2.∵积不含x2的项,也不含x的项,∴{-2a +3b =0,-2b +3=0.∴{a =94,b =32.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使教材呈现的知识慢慢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训练1.计算(x -1)(x -2)的结果为( D )A.x 2+3x -2B.x 2-3x -2C.x 2+3x +2D.x 2-3x +2 2.计算:(1)(x -3y )(x +7y ); (2)(2x +5y )(3x -2y ). 解:(1)原式=x 2-3xy +7xy -21y 2=x 2+4xy -21y 2. (2)原式=6x 2+15xy -4xy -10y 2=6x 2+11xy -10y 2.3.化简求值:(4x +3y )(4x -3y )+(2x +y )(3x -5y ),其中x =1,y =-2. 解:原式=16x 2-12xy +12xy -9y 2+6x 2-10xy +3xy -5y 2=22x 2-7xy -14y 2. 把x =1,y =-2代入,得22×12-7×1×(-2)-14×(-2)2=-20.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 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 积相加 .2.(a +b )(m +n )= am +an +bm +bn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实际上是转化为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的运算.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8分钟.1.教材第105页习题14.1第5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4课时同底数幂的除法课时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2.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理解零指数幂.3.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学习难点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过程.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回顾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公式内容及推导套路,引出课题,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结果,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如何解决两个整式相除的问题?方法一:除法意义或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方法二:乘除互逆.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迹可寻,运用套路,体会数学公式学习的一般方法步骤.一个问题既可自然引出课题,又可继续探索公式推导的方法.探究新知问题1:我们如何计算a m÷a 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的逆运算解决问题.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也就是求一个数,使它与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学生完成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a m-n·a n=a(m-n)+n=a m,∴a m÷a n=a m-n.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问题2:底数a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不能是什么样的数?根据多位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中,相同底数可以是不为0的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问题3:根据除法的意义和问题1的内容,探讨a0=?师生共同解答,并总结:同底数幂相除,如果被除式的指数等于除式的指数,例如a m÷a m,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所得的商为1.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来计算,又有a m÷a m=a m-m=a0.于是规定a0=1(a≠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根据以往学习的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典例精讲 例 计算:(1)x 8÷x 2; (2)(ab )5÷(ab )2. 解:(1)原式=x 8-2=x 6. (2)原式=(ab )5-2=(ab )3=a 3b 3.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通过教师点评使学生掌握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巩固训练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D )A.(-a )6÷a 2=a 3B.(-a )3÷(-a )2=aC.a 8÷a 2=a 4D.(-a )2÷a 2=1 2.计算:(1)(mn )7÷(mn )5; (2)(12)3÷(12). 解:(1)原式=(mn )7-5=(mn )2. (2)原式=(12)3−1=(12)2=14.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设计意图:小结新课内容,及时梳理,使学生对前后的知识有所串联,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得到同化,并且内化成自身的数学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课堂8分钟.。
八年级上册 14.1.4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整式的除法课件 1
2.计算 2x3÷x2 的结果是( B ).
A.x
B.2x
C.2x5
D.2x6
3.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 这个单项式 ,再
把所得的商相加 .
4.(x2+xy)÷x= x+y .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例 1】 计算:9a5b3c÷(-6a4b).
9a5b3c÷(-6a4b)=[9÷(-6)]·a5-4·b3-1·c=-32ab2c.
(a+b)(a-b)+(4ab3-8a2b2)÷4ab=a2-b2+b2-2ab=a2-2ab. 当 a=2,b=1 时,原式=22-2×2×1=4-4=0.
关闭
答案
第3课时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 相减.用式子表示为:am÷an= am-n (a≠0,m,n 都是正整数,并且 m>n). 2.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 1 ,即 a0=1(a≠0).
1.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 商的因式 ;对于只在
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 商的一个因式 .
(2)(36a4b3-24a3b2+6a2b)÷6a2b
=36a4b3÷6a2b-24a3b2÷6a2b+6a2b÷6a2b
=6a2b2-4ab+1.
关闭
答案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6x6)÷(3x3)=2x2 B.(8x8)÷(4x2)=2x6 C.(3xy)2÷(3x)=y D.(x2y2)÷(xy)2=xy
B
关闭
答案
2.计算(2x)3÷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8x2
B.6x2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4章14.1.4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4 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会应用法则计算.2.会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整式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件的表达能力.2.体会知识间逻辑关系、类比探究在研究除法问题时的价值,体会转化思想在整式除法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法则、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3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整式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练习本、钢笔或圆珠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木星的质量约是1.9×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是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出示课件2)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0×1024)÷(5.98×1021)倍.想一想:上面的式子该如何计算?(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教师问1:请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4)(1)25×23;(2)x6×x4;(3)2m×2n.学生回答:(1)28;(2)x10;(3)2m+n.教师问2:本题是直接利用什么乘法法则计算的?学生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教师问3:思考下面的题该如何计算?(1)( )( )×23=28 (2)x6·( )( )=x10(3)( )( )×2n=2m+n学生回答:可以把乘法法则反过来利用.教师问4:反过来就我们今天要学的同底数幂的除法,能不能先试着写成除法形式?学生讨论后解答:(1)28÷23=?;(2)x10÷x6=?;(3)2m+n÷2n=?教师问5:你是如何计算的呢?学生回答:本题逆向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教师问6:能不能试着完成下列各题:计算:(1)28÷23;(2)x10÷x6;(3)2 m+n÷2n学生回答:(1) 28÷23=25;(2) x10÷x6=x4;(3) 2 m+n÷2n =2m教师问7:观察下面的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出示课件5)(1)28÷23=25=28-3;(2) x10÷x6=x4=x10-6;(3) 2 m+n÷2n =2m =2m-n学生回答: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教师总结: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教师问8:以上法则能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总结:a m÷a n=a m-n.教师问9:对指数有何要求吗?学生回答:m,n都是正整数,且m>n.教师总结:a m ÷a n=a m–n(m,n都是正整数,且m>n)教师问10:如何验证其正确性呢?学生回答:验证:因为a m–n·a n=a m–n+n=a m,所以a m ÷a n=a m–n.教师问11:对于除法运算,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呢?学生回答:对于除法运算应要求除数(或分母)不为零,所以底数不能为零.即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教师问12:计算:a m÷a m学生计算a m÷a m时,可能会出现1或a0两个答案.教师顺势归纳:从除法的意义可知商为1,另一方面,如果依照同底数幂的除法计算,得a0.所以规定:a0=1(a≠0).教师问13:为什么规定a0=1(a≠0)时要说明a≠0呢?学生回答:因为当a=0时,分母或除数为0,式子无意义.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同底数幂的除法一般地,我们有a m÷a n=a m–n(a ≠0,m,n都是正整数,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规定:a0=1(a ≠0)这就是说,除0以外任何数的0次幂都等于1.例1:计算:(出示课件7)(1)x8÷x2; (2) (ab)5÷(ab)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x8 ÷x2=x8–2=x6;(2) (ab)5÷(ab)2=(ab)5–2=(ab)3=a3b3.总结点拨:计算同底数幂的除法时,先判断底数是否相同或变形相同,若底数为多项式,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再根据法则计算.例2:已知a m=12,a n=2,a=3,求a m–n–1的值.(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a m=12,a n=2,a=3,∴a m–n–1=a m÷a n÷a=12÷2÷3=2.总结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对a m–n–1进行变形,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2.复习旧知,探究单项式除以多项式的法则教师问14:计算:4a2x3·3ab2学生回答:4a2x3·3ab2=12a3b2x3教师问15:计算:12a3b2x3÷ 3ab2学生讨论回答:(出示课件11)解法1:12a3b2x3÷ 3ab2相当于求( )·3ab2=12a3b2x3.由(1)可知括号里应填4a2x3.解法2:原式=4a2x3· 3ab2÷ 3ab2=4a2x3.理解:上面的商式4a2x3的系数4=12 ÷3;a的指数2=3–1,b的指数0=2–2,而b0=1,x的指数3=3–0.教师问15:类比上述研究过程计算以下两题.(1)-2x3÷(-x);(2)8m2n2÷2m2n.学生回答:(1)2x2 ;(2)4n教师问16:通过计算,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和同底数的幂分别相除.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得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例3:计算:(出示课件13)(1)28x4y2÷7x3y;(2)–5a5b3c ÷15a4b.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8 ÷7)x4–3y2–1=4xy;(2)原式=(–5÷15)a5–4b3–1c=- 1ab2c.3总结点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要按照法则逐项进行,不得漏项,并且要注意符号的变化.3.师生互动,学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教师问17:一幅长方形油画的长为(a+b),宽为m,求它的面积.(出示课件16)学生回答:面积为(a+b)m=ma+mb.教师问18:若已知油画的面积为(ma+mb),宽为m,如何求它的长?学生回答:长为(ma+mb)÷m.教师问19:如何计算(am+bm) ÷m?(出示课件17)学生讨论后回答:计算(am+bm) ÷m就相当于求( ) ·m=am+bm,教师问20:()填什么呢?学生回答:a+b教师问21:am ÷m+bm ÷m=?学生回答:a+b教师问22:观察上边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am+bm) ÷m=am ÷m+bm ÷m教师问23:计算下列各式:(1)(ax+bx)÷x; (2)(a2+ab)÷a;(3)(4x2y+2xy2)÷2xy.学生回答:(1) a+b; (2) a+b;(3) 2x+y.教师问24: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教师问25:它们的项数之间有什么发现吗?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自己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观察,总结出计算的一般方法和结果的项数特征:商式与被除式的项数相同.教师问26:你能归纳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吗?(出示课件18)学生归纳,教师点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教师问27:你能把这句话写成公式的形式吗?学生回答:(am+bm)÷m=am÷m+bm÷m.关键:应用法则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例4:计算:(12a3–6a2+3a) ÷3a. (出示课件1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2a3–6a2+3a) ÷3a=12a3÷3a+(–6a2) ÷3a+3a÷3a=4a2+(–2a)+1=4a2–2a+1.总结点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实质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来解决.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符号问题.例5:先化简,后求值:[2x(x2y–xy2)+xy(xy–x2)]÷x2y,其中x=2015,y=2014.(出示课件2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原式=[2x3y–2x2y2+x2y2–x3y]÷x2y,=x–y.把x=2015,y=2014代入上式,得原式=x–y=2015–2014=1.(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4-2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3.14)0没有意义B.任何数的0次幂都等于1C.(8×106)÷(2×109)=4×103D.若(x+4)0=1,则x≠–42.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A.(–12a5b)÷(–3ab)=4a4B.9x m y n–1÷3x m–2y n–3=3x2y2C. 4a2b3÷2ab=2ab2D.x(x–y)2÷(y–x)=x(x–y)3.已知28a3b m÷28a n b2=b2,那么m,n的取值为( )A.m=4,n=3 B.m=4,n=1C.m=1,n=3 D.m=2,n=3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a2+2a,若一边长为a,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_____.5. 已知一多项式与单项式–7x5y4 的积为21x5y7–28x6y5,则这个多项式是______.6.计算:(1)6a3÷2a2;(2)24a2b3÷3ab;(3)–21a2b3c÷3ab; (4)(14m3–7m2+14m)÷7m.7. 先化简,再求值:(x+y)(x–y)–(4x3y–8xy3)÷2xy,其中x=1,y=–3.8. (1)若32•92x+1÷27x+1=81,求x的值;(2)已知5x=36,5y=2,求5x–2y的值;(3)已知2x–5y–4=0,求4x÷32y的值.参考答案:1.D2.D3.A4.a+25. –3y3+4xy6. 解:(1) 6a3÷2a2=(6÷2)(a3÷a2)=3a.(2) 24a2b3÷3ab=(24÷3)a2–1b3–1=8ab2.(3)–21a2b3c÷3ab=(–21÷3)a2–1b3–1c= –7ab2c;(4)(14m3–7m2+14m)÷7m=14m3÷7m-7m2÷7m+14m÷7m= 2m2–m+2.7. 解:原式=x2–y2–2x2+4y2=–x2+3y2.当x=1,y=–3时,原式=–12+3×(–3)2=–1+27=26.8. 解:(1)32•34x+2÷33x+3=81,即3x+1=34,解得x=3;(2)52y=(5y)2=4,5x–2y=5x÷52y=36÷4=9.(3)∵2x–5y–4=0,移项,得2x–5y=4.4x÷32y=22x÷25y=22x–5y=24=16.(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a0=1(a≠0)(am+bm)÷m=am÷m+bm÷m.(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4.2)的相关内容。
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含多个课时)
⼋年级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含多个课时)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运⽤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些实际问题.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点正确理解和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复习a n的意义:a n表⽰n个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乘⽅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出⽰投影⽚)提出问题:(出⽰投影⽚)问题:⼀种电⼦计算机每秒可进⾏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作103秒可进⾏多少次运算?[师]能否⽤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运算次数=运算速度×⼯作时间,所以计算机⼯作103秒可进⾏的运算次数为:1015×103.[师]1015×103如何计算呢?[⽣]根据乘⽅的意义可知1015×103=(10×10×…×10)15个10×(10×10×10)=(10×10×…×10)18个10=1018.[师]很好,通过观察⼤家可以发现1015、103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15,103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探究新知1.做⼀做计算下列各式:(1)25×22;(2)a3·a2;(3)5m·5n.(m,n都是正整数)你发现了什么?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能⽤⾃⼰的语⾔描述.[师]根据乘⽅的意义,同学们可以独⽴解决上述问题.[⽣](1)25×22=(2×2×2×2×2)×(2×2)=27=25+2.因为25表⽰5个2相乘,22表⽰2个2相乘,根据乘⽅的意义,同样道理可得a3·a2=(a·a·a)(a·a)=a5=a3+2.5m·5n=(5×5·…·5) (m个5)×(5×5·…·5) (n个5)=5m+n.[⽣]我们可以发现下列规律:a m·a n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为什么?(1)这三个式⼦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2)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2.议⼀议(出⽰投影⽚)[师⽣共析]a m·a n表⽰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幂的意义和乘法结合律可得:a m·a n=(a×a·…·a)m个a·(a×a·…·a)n个a=a·a·…·a(m+n)个a=a m+n于是有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语⾔来描述此法则即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师]请同学们⽤⾃⼰的语⾔解释“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道理,深刻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 m表⽰m个a相乘,a n表⽰n个a相乘,a m·a n表⽰m个a相乘再乘以n个a相乘,也就是说有(m+n)个a相乘,根据乘⽅的意义可得a m·a n=a m+n.[师]也就是说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要降⼀级运算,变为相加.3.例题讲解出⽰投影⽚[例1]计算:(1)x2·x5; (2)a·a6;(3)2×24×23; (4)x m·x3m+1.[例2]计算a m·a n·a p后,能找到什么规律?[师]我们先来看例1,是不是可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呢?[⽣1](1),(2),(4)可以直接⽤“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法则.[⽣2](3)也可以,先算两个同底数幂相乘,将其结果再与第三个幂相乘,仍是同底数幂相乘,再⽤法则运算就可以了.(2)解:a·a6=a1·a6=a1+6=a7;(3)解:2×24×23=21+4·23=25·23=25+3=28;(4)解:x m·x3m+1=x m+(3m+1)=x4m+1.[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例2.受(3)的启发,能⾃⼰解决吗?与同伴交流⼀下解题⽅法.解法⼀:a m·a n·a p=(a m·a n)·a p=a m+n·a p=a m+n+p;解法⼆::a m·a n·a p=a m·(a n·a p)=a m·a n+p=a m+n+p;解法三:a m·a n·a p=(a·a…a)m个a·(a·a…a)n个a·(a·a…a)p个a=a m+n+p归纳:解法⼀与解法⼆都直接应⽤了运算法则,同时还运⽤了乘法的结合律;解法三是直接应⽤乘⽅的意义.三种解法得出了同⼀结果.我们需要这种开拓思维的创新精神.[⽣]那我们就可以推断,不管是多少个幂相乘,只要是同底数幂相乘,就⼀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师]是的,能不能⽤符号表⽰出来呢?[⽣]am1·am2·am3·…am n=am1+m2+m3+…m n.[师]⿎励学⽣.那么例1中的第(3)题我们就可以直接应⽤法则运算了.2×24×23=21+4+3=28.三、随堂练习1.m14可以写成()A.m7+m7B.m7·m7C.m2·m7D.m·m142.若x m=2,x n=5,则x m+n的值为()A.7 B.10 C.25D.523.计算:-22×(-2)2=________;(-x)(-x2)(-x3)(-x4)=________.4.计算:(1)(-3)2×(-3)5;(2)106·105·10;(3)x2·(-x)5;(4)(a+b)2·(a+b)6.四、课堂⼩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谈⼀下有何新的收获和体会呢?[⽣]在探索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时,进⼀步体会了幂的意义,了解了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应⽤这个性质时,我觉得应注意两点:⼀是必须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才能运⽤这个性质;⼆是运⽤这个性质计算时⼀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m,n是正整数).五、课后作业教材第96页练习.体思想.14.1.2幂的乘⽅1.知道幂的乘⽅的意义.2.会进⾏幂的乘⽅计算.重点会进⾏幂的乘⽅的运算.难点幂的乘⽅法则的总结及运⽤.⼀、复习引⼊(1)叙述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字母表⽰:a m·a n=a m+n(m,n是正整数)(2)计算:①a2·a5·a n;②a4·a4·a4.⼆、⾃主探究1.思考:根据乘⽅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32)3=32×32×32=3();(2)(a2)3=a2·a2·a2=a();(3)(a m)3=a m·a m·a m=a().(m是正整数)2.⼩组讨论对正整数n,你认识(a m)n等于什么?能对你的猜想给出验证过程吗?幂的乘⽅(a m)n=a m·a m·a m…a m n个a m=am+m+m+…m, (n个m))=a mn字母表⽰:(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语⾔叙述:幂的乘⽅,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注意:幂的乘⽅不能和同底数幂的乘法相混淆,例如不能把(a5)2的结果错误地写成a7,也不能把a5·a2的计算结果写成a10.三、巩固练习1.下列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A.(x3)2=x5B.(x3)2=x6C.(x n+1)2=x2n+1D.x3·x2=x6(3)(a m)2; (4)-(x4)3.四、归纳⼩结幂的乘⽅的意义:(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7页练习.运⽤类⽐⽅法,得到了幂的乘⽅法则.这样的设计起点低,学⽣学起来更⾃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类⽐是⼀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法,值得引起注意.14.1.3积的乘⽅1.经历探索积的乘⽅和运算法则的过程,进⼀步体会幂的意义.2.理解积的乘⽅运算法则,能解决⼀些实际问题.重点积的乘⽅运算法则及其应⽤.难点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问题导⼊[师]提出的问题:若已知⼀个正⽅体的棱长为1.1×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它的体积应是V=(1.1×103)3cm3.[师]这个结果是幂的乘⽅形式吗?[⽣]不是,底数是1.1与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我认为应是积的乘⽅才有道理.[师]积的乘⽅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个运算法则?⽤前两节课的探究经验,请同学们⾃⼰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探索新知⽼师列出⾃学提纲,引导学⽣⾃主探究、讨论、尝试、归纳.(出⽰投影⽚)1.填空,看看运算过程⽤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1)(ab)2=(ab)·(ab)=(a·a)·(b·b)=a()b();(2)(ab)3=________=________=a()b();(3)(ab)n=________=________=a()b().(n是正整数)2.把你发现的规律先⽤⽂字语⾔表述,再⽤符号语⾔表达.3.解决前⾯提到的正⽅体体积计算问题.5.完成教材第97页例3.学⽣探究的经过:1.(1)(ab)2=(ab)·(ab)=(a·a)·(b·b)=a2b2,其中第①步是⽤乘⽅的意义;第②步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③步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样的⽅法可以算出(2),(3)题;(2)(ab)3=(ab)·(ab)·(ab)=(a·a·a)·(b·b·b)=a3b3;(3)(ab)n=(ab)·(ab)·…·(ab) n个ab=a·a·…·a n个a ·b·b·…·b n个b=a n b n.2.积的乘⽅的结果是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再把所得的幂相乘,也就是说积的乘⽅等于幂的乘积.⽤符号语⾔叙述便是:(ab)n=a n·b n.(n是正整数)3.正⽅体的V=(1.1×103)3它不是最简形式,根据发现的规律可作如下运算:V=(1.1×103)3=1.13×(103)3=1.13×103×3=1.13×109=1.331×109(cm3).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积的乘⽅的运算法则:(ab)n=a n·b n.(n为正整数)积的乘⽅,等于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再考虑如下问题:(abc)n如何计算?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规律?3个以上的因式呢?学⽣讨论后得出结论: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也具有这⼀性质,即(abc)n=a n·b n·c n.(n为正整数)4.积的乘⽅法则可以进⾏逆运算.即a n·b n=(ab)n.(n为正整数)分析这个等式:左边是幂的乘积,⽽且幂指数相同,右边是积的乘⽅,且指数与左边指数相等,那么可以总结为:同指数幂相乘,底数相乘,指数不变.看来这也是降级运算了,即将幂的乘积转化为底数的乘法运算.对于a n·b n=(a·b)n(n为正整数)的证明如下:a n·b n=(a×a×…×a) n个a(b×b×…×b)n个b——幂的意义=(ab)(ab)(ab)(ab)…(ab)n个(a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b)n——乘⽅的意义5.[例3](1)(2a)3=23·a3=8a3;(2)(-5b)3=(-5)3·b3=-125b3;(3)(xy2)2=x2·(y2)2=x2·y2×2=x2·y4=x2y4;(4)(-2x3)4=(-2)4·(x3)4=16·x3×4=16x12.(学⽣活动时,⽼师深⼊到学⽣中,发现问题,及时启发引导,使各个层⾯的学⽣都能学有所获)[师]通过⾃⼰的努⼒,发现了积的乘⽅的运算法则,并能做简单的应⽤.可以作如下归纳总结:(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也是具有这⼀性质.如(abc)n=a n·b n·c n;(n为正整数)(3)积的乘⽅法则也可以逆⽤.即a n·b n=(ab)n,a n·b n·c n=(abc)n.(n为正整数)三、随堂练习1.教材第98页练习.(由学⽣板演或⼝答)四、课堂⼩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2)在应⽤积的运算性质计算时,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五、布置作业(1)(-2xy)3;(2)(5x3y)2;(3)[(x+y)2]3;(4)(0.5am3n4)2.本节课属于典型的公式法则课,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为本的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教案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能力、空间想象与抽象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强调分配律的重要性,如(a+b) * c = a*c + b*c,确保学生能够将这个原理应用到多项式乘法中。
(3)通过实际例题,如计算(x^2 + 3x + 2) * (x + 1),让学生掌握如何从简单的乘法步骤过渡到复杂的整式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
-核心难点:多项式乘法中的项与项之间的正确配对与合并。
-难点内容:
-理解和掌握如何将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
-在多项式乘法过程中,避免漏乘或重复计算。
-处理含有多项式的乘法中的符号问题。
举例解释:
(1)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将多项式(a+b+c)与(d+e)相乘时,正确配对每一项,即a*d, a*e, b*d, b*e, c*d, c*e,并确保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被考虑到。
首先,同学们在理解多项式乘法法则时,普遍存在对分配律掌握不够熟练的现象。在讲解例题时,我尽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每一项是如何相乘的,但仍有部分同学在具体操作时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增加一些关于分配律的小练习,帮助同学们巩固这一概念。
其次,在教学难点部分,如何正确配对和合并多项式的项,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容易漏掉某些项或者重复计算。为了帮助同学们克服这一困难,我尝试通过举例和对比分析,引导他们找出规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这部分内容,采用更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个难点。
数学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法(3)》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识(2分钟)
【生】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二、创设情境,感知新知(5分钟)
【师】 1.问题:为了扩大绿地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a
米,宽m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b米,加宽n米,求扩地以后的面
积是多少?
2.分析: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绿地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
有什么关系?
3.得出结果:方法一:这块花园现在长米,宽米,
因而面积为
方法二:这块花园现在是由小块组成,它们的面
积分别为:、、、,
故这块绿地的面积为.
所以有=
三、学生动手,推导结论(5分钟)。
14.1.4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1.4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
2.理解整式乘法的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整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生:教材、练习册、笔、纸。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提问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整式的定义和加法法则。
引入整式的乘法1.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整式的乘法。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以下两个整式相乘的例子:–(2x+3)(4x−5)–(a+b)(c−d)2.教师解释示例并演示计算步骤。
强调乘法运算时,需要将每个项都与另一个整式的每个项进行相乘,并保留结果。
计算整式的乘法1.教师: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计算以下整式的乘法:–(3x+2)(2x−4)–(a−b)(c+d)2.学生独立计算,并与邻座同学交流讨论。
小组合作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练习题。
练习题中包含了多个整式的乘法计算题目。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并互相矫正和评价答案。
整理归纳1.教师: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整式的乘法方法,你们觉得有什么规律或要点需要注意的地方?2.学生回答并教师加以总结和补充。
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整式的乘法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写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答案。
总结与作业布置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复习和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并能够用整式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互相学习和帮助。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 (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巩固新知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3.14)0没有意义B.任何数的0次幂都等于1C.(8×106)÷(2×109)=4×103D.若(x+4)0=1,则x≠-42.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A.(-12a5b)÷(-3ab)=4a4B.9x m y n-1÷3x m-2y n-3=3x2y2C.4a2b3÷2ab=2ab2D.x(x-y)2÷(y-x)=x(x-y)3.已知28a3b m÷28a n b2=b2,那么m,n的取值为()A.m=4,n=3B.m=4,n=1C.m=1,n=3D.m=2,n=3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a2+2a,若它的宽为a,则它的长为_________.5.已知一多项式与单项式-7x5y4的积为21x5y7-28x6y5,则这个多项式是_________.6.计算:(1)6a3÷2a2;(2)24a2b3÷3ab;(3)-21a2b3c÷3ab;(4)(14m3-7m2+14m)÷7m.7.先化简,再求值:(x+y)(x-y)-(4x3y-8xy3)÷2xy,其中x=1,y=-3.拓展提升:8.(1)若32·92x+1÷27x+1=81,求x的值;(2)已知5x=36,5y=2,求5x-2y的值;(3)已知2x-5y-4=0,求4x÷32y的值.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整式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底数_____,指数____1._____相除;2.同底数的幂______;3.只在被除式里的因式照搬作为商的一个因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积的乘方教案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3积的乘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积的乘方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直尺、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若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学生思考后列式:V=(2×103)3(cm3)教师提出问题:底数是2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它是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积的乘方的法则教师问1: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题目计算:(1)x2·x5;(2)y2n·y n+1;(3)(x4)3;(4)(a2)3·a5.学生回答:(1)x7;(2)y3n+1;(3)x12;(4)a11.教师问2: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a m+n (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教师问3:地球半径约为6.4×103km,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4πr3,你知道3地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吗?(出示课件4)学生独立思考问题3并口答:体积应是V=4π(6.4×103)3km3.3教师问4: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底数是6.4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不是幂的乘方.教师讲解:如何运算呢?本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教师问4:计算:(3×4)2和32×42,看一下他们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回答:它们的结果相等,即(3×4)2=32×42教师问5:下列两题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7)(1)(ab)2;(2)(ab)3学生回答:底数为两个因式相乘,积的形式.教师问6:你猜想一下它们的结果是多少呢?学生回答:(ab)2=a2b2,则(ab)3=a3b3,教师问7:你能证明上边的猜想吗?(出示课件8)学生讨论并回答:(ab)2=(ab)·(ab)(乘方的意义)=(aa)·(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2b2(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同理:(ab)3=(ab)·(ab)·(ab)(乘方的意义)=(aaa)·(b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3b3(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教师问8: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ab)n=?(出示课件9)学生猜想:(ab)n=a n b n.教师问9: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验证你的猜想吗?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因此可得:(ab)n=a n b n(n为正整数).教师总结:得到结论:(出示课件10)积的乘方:(ab)n=a n·b n(n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教师问10:前面提出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V=(2×103)3它不是最简形式,根据发现的规律如何计算呢?学生解答:可作如下运算:V=(2×103)3=23×(103)3=23×103×3=8×109cm3.教师问1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等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bc)n=a n·b n·c n(n为正整数);教师讲解: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一个”因式乘方的积,防止有的因式漏掉乘方出现错误;教师问12:积的乘方的法则:(ab)n=a n·b n(n是正整数),把等式的左右两边一换可以得到:a n·b n=(ab)n(n为正整数).这样成立吗?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积的乘方法则可以进行逆运算.即:a n·b n=(ab)n(n为正整数).总结点拨:分析这个等式:左边是幂的乘积,而且幂指数相同,右边是积的乘方,且指数与左边指数相等,那么可以总结为:同指数幂相乘,底数相乘,指数不变.例1:计算:(出示课件11)(1)(2a)3;(2)(–5b)3;(3)(xy2)2;(4)(–2x3)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3a3=8a3;(2)原式=(–5)3b3=–125b3;(3)原式=x2(y2)2=x2y4;(4)原式=(–2)4(x3)4=16x12.总结点拨: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注意每个因式都要乘方,尤其是字母的系数不要漏乘方.例2计算:(出示课件14)(1)–4xy2·(xy2)2·(–2x2)3;(2)(–a3b6)2+(–a2b4)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4xy2·x2y4·(–8x6)=[–4×(–8)]x1+2+6y2+4=32x9y6;(2)原式=a6b12+(–a6b12)=[1+(–1)]a6b12=0总结点拨:涉及积的乘方的混合运算,一般先算积的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然后合并同类项.例3:如何简便计算(0.04)2022×[(–5)2022]2?(出示课件1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法一:(0.04)2022×[(–5)2022]2=(0.22)2022×54044=(0.2)4044×54044=(0.2×5)4044=14044=1解法二:(0.04)2022×[(–5)2022]2=(0.04)2022×(25)2022=(0.04×25)2022=12022=1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①逆用积的乘方公式a n·b n=(ab)n,要灵活运用,对于不符合公式的形式,要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公式的形式.②一般转化为底数乘积是一个正整数,再进行幂的计算较简便.(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0-24)1.计算(–x2y)2的结果是()A.x4y2B.–x4y2C.x2y2D.–x2y2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x2=x2B.(xy)2=xy2C.(x2)3=x6D.x2+x2=x43.计算:(1)82024×0.1252023=________;(2)(-3)2023×(-13)2022________;(3)(0.04)2023×[(–5)2023]2=________.4.判断:(1)(ab2)3=ab6()(2)(3xy)3=9x3y3() (3)(–2a2)2=–4a4()(4)–(–ab2)2=a2b4() 5.计算:(1)(ab)8;(2)(2m)3;(3)(–xy)5;(4)(5ab2)3;(5)(2×102)2;(6)(–3×103)3.6.计算:(1)2(x3)2·x3–(3x3)3+(5x)2·x7;(2)(3xy2)2+(–4xy3)·(–xy);(3)(–2x3)3·(x2)2.7.如果(a n•b m•b)3=a9b15,求m,n的值.参考答案:1.A2.C3.(1)8;(2)-3;(3)14.(1)×(2)×(3)×(4)×5.解:(1)原式=a8b8;(2)原式=23·m3=8m3;(3)原式=(–x)5·y5=–x5y5;(4)原式=53·a3·(b2)3=125a3b6;(5)原式=22×(102)2=4×104;(6)原式=(–3)3×(103)3=–27×109=–2.7×1010.6.(1)解:原式=2x6·x3–27x9+25x2·x7=2x9–27x9+25x9=0;(2)解:原式=9x2y4+4x2y4=13x2y4;(3)解:原式=–8x9·x4=–8x13.7.解:∵(a n•b m•b)3=a9b15,∴(a n)3•(b m)3•b3=a9b15,∴a3n•b3m•b3=a9b15,∴a3n•b3m+3=a9b15,∴3n=9,3m+3=15.∴n=3,m=4.(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注意点:(1)注意防止符号上的错误;(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3)积的乘方法则也可以逆用.(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4.1.4)98页到99页的相关内容。
整式的乘法 第3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该正方形的面积与图1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差是一个常数.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6.如图,在长为3a+2,宽为2b-1的长方形铁片上,挖去长为2a+4,宽为b的小长
方形铁片,求剩余部分的面积.
解:剩余部分的面积为(3a+2)(2b-1)-b(2a+4)=6ab-3a+4b-2-
2ab-4b=4ab-3a-2.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逐点练
知识点三
能力提升练
素养拓展练
(x+p)(x+q)=x2+(p+q)x+pq
=7a2-6ab-22b2.
(5)(2x-1)(3x2+2x+1).
解:原式=6x3+4x2+2x-3x2-2x-1
=6x3+x2-1.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逐点练
能力提升练
素养拓展练
4.先化简,再求值:(3x+1)(2x-3)-(6x-5)(x-4),其中x=-2.
解:原式=6x2-9x+2x-3-6x2+24x+5x-20
下一页
基础逐点练
能力提升练
素养拓展练
14.小明与小乐两人共同计算(2x+a)(3x+b),小明抄错为(2x-a)(3x+
b),得到的结果为6x2-13x+6;小乐抄错为(2x+a)(x+b),得到的结果
为2x2-x-6.
(1)式子中a,b的值各是多少?
解:(1)∵(2x-a)(3x+b)=6x2+(2b-3a)x-ab=6x2-13x+6,
6
15
.
13.已知(x+3)(x2+ax+b)的积中不含有x的二次项和一次项(a,b为常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教案
14.1整式的乘法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1.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2.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区别.【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课堂演练】计算:(1)(x4)3(2)a·a5(3)x7·x9(x2)3【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幂的运算法则.【教师活动】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2a3)4=(2a3)·(2a3)·(2a3)·(2a3)(乘方的含义)=(2·2·2·2)·(a3·a3·a3·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4·a12(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16a12【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4,说出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ab )4=(ab )·(ab )·(ab )·(ab )(乘方的含义)=(aaaa )·(bbbb )(交换律、结合律)=a 4·b 4(乘方的含义)【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规律?(2)如果设n 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 ,即:(ab )n ,其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出(ab )n =a n b 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 )n ==a n b n【教师活动】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abc )n ,【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 )n =a n b n c n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计算:(1)(2b )3;(2)(2×a 3)2;(3)(-a )3;(4)(-3x )4.【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学生活动】踊跃抢答.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98练习.【探研时空】计算下列各式:(1)(-)2·(-)3; (2)(a -b )3·(a -b )4; (3)(-a 5)5; (4)(-2xy )4;(5)(3a 2)n ; (6)(xy 3n )2-[(2x )2] 3;(7)(x 4)6-(x 3)8; (8)-p ·(-p )4;(9)(t m )2·t ; (10)(a 2)3·(a 3)2.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本节课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开端等于成功一半”.1.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n 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2.在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3.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4.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48习题14.1第1、2题.板书设计()()()()()n n n ab ab ab aaa a b b b b 个个个3535。
14.1.4整式的乘法(三)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1.4 整式的乘法(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代数式的运算》的第1节《整式的乘法(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多项式提供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2.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包括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3.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和例题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2.通过练习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2.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方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板书工具;3.教学素材:习题、例题、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新课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3. 教师授课讲解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包括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 例题演示通过设计合适的例题,演示整式的乘法运算过程。
5.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习题,提高合作能力。
7. 案例探究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8.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总结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9.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复习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4.1.4 整式的乘法(三)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同底数相乘,指数相加;–不同底数相乘,保持底数,指数相加。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与多项式相乘,结果相加。
14.1.4第3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当 = 时, − + = ( ) .
∴ 这个盒子的体积为 ×= ( ) .
9. 欢欢与乐乐两人一起计算 ( + )( + ) .欢欢抄错为 ( − )( + ) ,得到的
结果为 − + ;乐乐抄错为 ( + )( + ) ,得到的结果为 − − .
定要合并同类项.
(1) (−+)(−+) ;
原式 = − − + = − + ;
(2) (+)( + +) .
原式 = + + + + += + + + .
变式 先化简,再求值: (+) − (−)(−) ,其中 = − .
解:原式 = + + − + −= + .
把 = − 代入,原式 = +=× (−)+= − .
例2 梯形的上底长为 ( + ) ,下底长为 ( − ) ,高为 ( + ) .求梯
形的面积.
【点拨】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然后依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
(1) 式子中 , 的值分别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可知, ( − )( + ) = + ( − ) − = − + ,
可得 − = − .①
又 ∵ ( + )( + ) = − − ,
即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整式的乘法(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展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过程.
也可以这样考虑: 当X=m+n时, (a+b)X=?
由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a+b)X=aX+bX 于是,当X=m+n时,(a+b)X=(a+b)(m+n)
=a(m+n)+b(m+n) 即(a+b)(m+n)=am+an+bm+bn
=am+an+bm+bn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内容.
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
(1)(x+2y)(5a+3b);(2)(2x-3)(x+4);
(3)(x+y)2;(4)(x+y)(x2-xy+y2)解:(1)(x+2y)(5a+3b)
=x·5a+x·3b+2y·5a+2y·3b
=5ax+3bx+10ay+6by;
(2)(2x-3)(x+4)
=2x2+8x-3x-12
=2x2+5x-12
(3)(x+y)2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具体应用,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提供严格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训练.
=(x+y)(x+y)
=x2+xy+xy+y2
=x2+2xy+y2;
(4)(x+y)(x2-xy+y2)
=x3-x2y+xy2+x2y-xy2+y3
=x3+y3
例题2:计算以下各题:
(1)(a+3)·(b+5);
(2)(3x-y) (2x+3y);
(3)(a-b)(a+b);
(4)(a-b)(a2+ab+b2)
解:(1) (a+3)·(b+5)
=ab+5a+3b+15;
(2) (3x-y) (2x+3y)
=6x2+9xy-2xy-3y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6x2+7xy-3y2(合并同类项)
(3)(a-b)(a+b)
=a2+ab-ab-b2
= a2-b2
(4)(a-b)(a2+ab+b2)
=a3+a2b+ab2-a2b-ab2-b3
= a3 -b3
例题3:
先化简,再求值:
(2a-3)(3a+1)-6a(a-4)其中a=2/17
解:(2a-3)(3a+1)-6a(a-4)
=6a2+2a-9a-3-6a2+24a
③(a+b)(c+d)=ac+ad+bc+bd;( )
④(a-b)(c-d)=ac+ad+bc-ad( )
(5)长方形的长是(2a+1),宽是(a+b),求长方形的面积
(6)先化简,再求值:
(2a-3)(3a+1)-6a(a-4)其中a=2/17
参考答案:
(1)a2- b2
(2)a2+2ab+b2
(3)a3+b3
(4)错误,错误,正确,错误
(5)S=(2a+1)(a+b)=2 a2+2ab+a+b
(6)(2a-3)(3a+1)-6a(a-4)
=6a2+2a-9a-3-6a2+24a
=17a-3
当a=2/17时,原式=17×2/17-3=-1
六、作业由学生
根据自己学
习能力,恰
当选做,既
面向全体学
生,又满足
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要.
板书设计:
15.1.4整式的乘法(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
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