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音韵学基本知识教育课件
《韵镜》、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人黄公绍 《古今韵会》、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清 人李元《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 浊、次浊四类。 每类包括的声母如下: 全清:帮非端知精照见影 心审 次清:滂敷透彻清穿溪晓 全浊:并奉定澄从床群匣 邪禅 次浊:明微泥娘疑喻 来日
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无名氏的《四声等子》 分为五类,将全浊声母分为全浊和半清半浊, 半清半浊指浊擦音邪、禅。
的概念。 1、韵头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韵头共有i[i]、u[u]、ü[y]3 个。根据多数音韵学家的研究,单纯的韵头在中 古时期只有i、u两个,今天的ü[y]韵头在中古还没 有。 2、开口呼与合口呼
如: 都类:都丁多当得德东 古类:古公过各格兼姑佳乖 居类:居举九俱纪几规吉诡
需要指出的是,声类与声母不完全相同,一 个声类有时是一个声母,有时是一个声母的条件 变体。 具体情形将于第三章《广韵》的声类和声母中介 绍。
二、关于声母的分析 1、对声母发音部位的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声母分为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 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全浊,指的是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次浊,指的是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有的 书将浊擦音归入次浊)。 课堂练习: 1、按七音分类写出三十六字母 2、音韵学的全清、次清指什么。
第二节 音韵学对汉语韵母的分析
一、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 音韵学家提出了“韵头”和“开口呼”“合口呼”
五音、七音、九音对三十六字母的具体分法见 图1:
2、对声母发音方法的分析 音韵学对声母发音方法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方面: (1)从形成阻碍的方式和气流状况的角度对声 母进行分析
最早从成阻方式和气流状况的角度对声母进行 研究的学者是明末清初的方以智。他在《通雅》
《音韵学》课件第1章第3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一.漢代 二.魏晉南北朝 三.隋代 四.唐代 五.宋代 六.元代 七.明代 八.清代 九.近代 十.現代 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
陳第的古音學 關於《毛詩古音考·自序》: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 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一.漢代 二.魏晉南北朝 三.隋代 四.唐代 五.宋代 六.元代 七.明代 八.清代 九.近代 十.現代 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
圖引自《中國大百 科全書·語言文字》
2.羅常培、李方桂、王力等人的音韻研究(二) 王力:
(右,正接受 中國大百科 全書聘書。)
圖引自《中國大百 科全書·語言文字》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一.漢代 二.魏晉南北朝 三.隋代 四.唐代 五.宋代 六.元代 七.明代 八.清代 九.近代 十.現代 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
章炳麟、黃侃的古音研究 圖引自《中國大百
關於章黃學派:
科全書·語言文字》
章炳麟
著作:《國故論衡》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一.漢代 二.魏晉南北朝 三.隋代 四.唐代 五.宋代 六.元代 七.明代 八.清代 九.近代 十.現代 十一.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和音韻學的門類
2.羅常培、李方桂、王力等人的音韻研究(一) 羅常培:
2.現代漢語中,調類爲陰平的聲調,調值 是多少? 答案:視具體方言而定,比如北京話 是55,西安話是21,開封話是214。
附:第一章討論(二)
結論:
1.古代漢語聲調向現代漢語各方言聲調的 演變過程中,調類的演變可能相同,調 值的演變可能不同。
2.因此,在現代漢語各方言中,調類相同, 調值不一定相同;調值相同,調類不一 定相同。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卖马”、“埋没”。
f [f]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
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 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经过口腔, 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风范”、 “分发”。
z [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
d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 音。例如“大胆”、“歹毒”。
t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n [n]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哪能”、“难弄”。 l [l]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劳累”、“罗列”。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汉语的语音单位
汉语的语音单位主要有:
(一) 音素。音素是按照音质的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
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与音高、音长和音强没有关系。它又是最
小的单位,不能再加分析。
(二) 音节。音节是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
音片断。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三) 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
3、卷舌单元音韵母
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 舌元音。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同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 音节。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发音时舌头位于舌面央中不圆唇元 音[ ]的位置,同时舌尖翘起,带有卷舌色 彩。
音韵学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五、音韵学是训沽学的工具
《吕氏春秋· 重言》
•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 之。日:“与仲父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其 故何也?”管仲日:“国必有圣人也。”……少 顷,东郭牙至。管仲日:“此必是已。”乃令宾 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管子日:“子邪?言伐 莒者。”对日:“然。”管仲日:“我不言伐莒, 子何故言伐莒?”对日:“臣闻君子善谋,小人 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日:“我不言伐莒, 子何以意之?”对日:“臣闻君子有三色。艴然 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之在 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此兵革之色也。 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 莒也。 • 《荀子· 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 • 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人 的研究,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因为方言就是历史上某一阶段的官话即 普通话在某一地区的保留。 幕--北京[mù]
梅县
j、q、x 普通话
• 原来普通话的j、q、x来自于古音的两个声母系统,一是g、k、 h,一是z、c、s当他们和开口呼和合口呼相拼时还是g、k、h, z、c、s,当他们和齐齿呼和撮口呼时就变成了j、q、x。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术条件。
反切的文献出处
唐· 陆德明“然 “是应动时 古人音书(即 “孙叔言 已有反语, 为字注音)止 (孙炎)创 为誉况之说 则记于汉末 《尔雅音 (即直音法), 也。” 义》,是汉 孙炎始为反语, 末人独知反 魏朝以降渐 繁。” 语。” · 音辞篇》《经典释文 《颜氏家训 · 条例》《国故论衡· 音理篇》
我国最早一部韵书 是三国魏人李登的 《声类》。其次晋 吕静《韵集》。但 这两部书已失传, 现存最早一部韵书, 隋代陆法言的《切 韵》:把同音字编 在一起,按四声分 韵排列,供作诗押 韵选字用的.
音韵学课件
第一讲音韵学·绪论一导语/引言语言=语音+语汇+语法中国传统语言学= 文字+ 音韵+ 训诂音韵学,质言之,即中国传统语音学章太炎《国语学草创·序》有言: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
二什么是音韵学(一)音、韵→音韵《说文解字·音部》:音,声也。
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
从言含一。
凡音之属皆从音。
於今切。
《说文解字·音部》新附字:韻,和也。
从音員声。
…古用均。
音+韵→音韵两字连言,词汇化,指称中国古代语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情。
(二)音韵学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1、音韵学的发展①古代典籍中对汉字读音的描摹:▪急言、缓言、急气、缓气、长言、▪短言、闭口、横口▪声同、声近、读若、读如②汉末至魏晋时期,反切的创制和音韵蜂出局面的形成:▪三国魏人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沈约的《四声谱》③汉魏六朝时期“音义”类著作的勃兴④中古音的代表韵书——《切韵》,《唐韵》,《大宋重修广韵》(36字母/等韵学的兴起)⑤反映近代口语语音系统的韵书——周德清的《中原音韵》⑥汉语古音学的历史发展——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叶音”说兴衰的历史轨迹:魏晋六朝的“协韵”——唐人继之——朱熹的“叶音”说)2、传统音韵学与现代音韵学▪传统音韵学主要有三个分支,即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
▪汉语的现代音韵学,是在继承传统音韵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三、本课程内容的具体分布汉语音韵学的基本范畴及其概念•汉字的字音和汉语的音韵结构+国际音标IPA •反切•有关声母方面的概念•有关韵母方面的概念•有关声调方面的概念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切韵》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广韵》的版本和编排体例•展示《广韵》音系的等韵图•《广韵》的声韵系统•中古音系与现代普通话读音的比较•《广韵》反切的今音变读上古音研究概略•“协韵”说与上古音研究的开端•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上古的语音系统•上古音知识的运用《广韵》以后的韵书与近代音研究•后出《广韵》系韵书与平水韵、词韵•《中原音韵》音系与反映近代音的韵书+ 近体诗格律四、音韵学之功用(见《音韵学概论》概括为六点。
音韵学常识教案精品PPT课件
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 中同属上声“马”韵。
白居易的五律《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 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 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 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 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 称为等韵学。如《韵镜》、《七音略》等)
近古音时期—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
韵》为代表。
现代音时期—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语音系统。
4、傳統音韻學的分类:
分為三個部分,即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
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
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 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 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 力工具。
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帮助我们解 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源词等。
4、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
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 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 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 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 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 上研究。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研究音韵学,可以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 更加规范;异读词审音:缔(di 、ti)二音,《广 韵》属霁韵,与‘弟’同,故读(di); 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匣母, 齐齿呼,应读细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 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古代汉语音韵PPT课件
.
36
四、《广韵》的韵母系统
1、《广韵》一共有206个韵。
为什么中古会有这么多韵呢?
这206韵包括声调的不同。
这206韵不是同时同地的一种语言的韵母 系统,而是兼有南北古今方言的韵母系统。
2、十六摄
等韵学家们把206韵归并为16个大类,叫做 十六摄。
.
3
1.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 合规律。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3.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4.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5.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 6.小 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2021/3/11
.
9
宋三十六字母
.
10
三、韵母的基本概念
1、韵和韵母 韵不包括韵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而韵 母还要区别韵头。韵母相同,韵一定相同; 韵相同,韵母不一定相同。韵的概念比韵母 的概念大。
2、韵部和韵目 韵部指韵腹、韵尾相同的音节。韵书中把所 有相同韵的字汇集在一 起,构成一个韵类。 从各个韵部中取一个代表字作为标目,这个 代表字就叫韵目。
▪ 上字取声母定清浊;下字取韵调定开合
▪ 例:顿,都困切;礼,卢启切;乌,哀都切
.
23
第二节 中古音
本节学习掌握内容: ▪ 一、《广韵》的性质和体例 ▪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 三、《广韵》的韵母系统 ▪ 四、《广韵》的声调
.
24
▪ 研究古代音韵多从中古音入手,这是因为 ,除中古音自身有其承上启下的性质外, 这个时期有一部声、韵、调体系完整的《 广韵》。凭借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 ,都是较为方便的。
汉语音韵学基础(人大课件)
第二节 《广韵》的体例 广韵》 《广韵》是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而编排 广韵》 的一部韵书,共二六韵,所收字数为26194 的一部韵书,共二六韵,所收字数为26194 个。平声分五十七韵,上声分五十五韵,去 声分六十韵,入声分三十四韵。按平、上、 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又分“ 去、入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又分“上”与 “下”,所以分为五卷。
第一章 音 韵 学
第一节 什么叫音韵学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各个时期的声、 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中 国一门传统的学问,是汉语语言学的一部 分。所以,音韵学又可称做历史语音学。
第二节 音韵学的功用 首先,掌握了汉语音韵学直接有助于汉语词汇学、 汉语语法学和汉语方言学的研究。 其次,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必然为普通语音学 提供新的资料。 再次,学习音韵学,有助于研究古文字学,有助于 整理古典文献。 最后,学习古典文学,特别是韵体文学,也少不了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现在我们采用王力先生的主张,订古韵 为十一类三十部,它们是:(一)1.之部 为十一类三十部,它们是:(一)1.之部 2. 职部 3.蒸部(二)4.幽部 5.觉部 6.冬部 3.蒸部(二)4.幽部 5.觉部 6.冬部 (三)7.宵部 8.药部(四)9.侯部 10.屋部 (三)7.宵部 8.药部(四)9.侯部 10.屋部 11.东部(五)12.鱼部 13.铎部 14.阳部(六) 11.东部(五)12.鱼部 13.铎部 14.阳部(六) 15.支部 16.锡部 17.耕部(七)18.歌部 19.月部 15.支部 16.锡部 17.耕部(七)18.歌部 19.月部 20.元部(八)21.脂部 22.质部 23.真部(九) 20.元部(八)21.脂部 22.质部 23.真部(九) 24.微部 25.物部 26.文部(十) 27.缉部 28.侵部 24.微部 25.物部 26.文部(十) 27.缉部 28.侵部 (十一) 29.叶部 30.谈部 29.叶部 30.谈部
《音韵学》课件第1章第2
①西安話陰平讀21,陽平讀24,上聲讀53, 去聲讀55,因此:
西安話:我
53
是 西
55
21
安
21
人 。
24
②開封話陰平和上聲的調值正好和普通話相 反,因此:
開封話:媽
214
,我 要 騎 馬
55
!
且聼下回分解!
特點:
①聲帶不顫動或顫動, ②靠發音器官 對氣流形成的阻礙發聲, ③構成阻礙的 部位的肌肉比其他部位緊張, ④發出的 聲音不響亮。
區分:
①發音部位, ②發音方法。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脣音
舌尖音
雙脣 6.輔音(二)
不送氣
脣齒
前
中
後
舌 葉 音
舌面音
喉
前
中
後
音
p 輔音表 清 送 氣 p 不送氣 塞 b 濁 送 氣 b 不送氣 p 清 送 氣 周殿福發音 f p 塞 不送氣 f b 1984年9月 擦 濁 送 氣 v b 鼻 濁 v M 邊 濁
1.音節(一)
漢語音節結構⑴:
音質
音高
結構:輔音 + 元音 + 輔音 + 聲調
可以沒有 必須有
批 例:賓 pin55 pi55
因 in55
衣 i55
1.音節(二)
漢語音節結構⑵: 可以是複元音
結構:輔音 + 元音 + 輔音 + 聲調
只能是單輔音
衣 鴨 i55 i55 批 賓 pin55 pi55
分化 保留
4.聲調(五)
古今聲調的變化⑵
調值的變化:
中古
北京
音韵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古书的读音
❖ 一、古书读音原那么 ❖ 二、古音通假 ❖ 三、破读 ❖ 四、特读 ❖ 国名:燕、龟兹、大宛、月氏、康居 ❖ 族名:吐谷浑、 荤粥、先零、吐藩、 ❖ 地名:东阿、冤句、阿房宫、阳夏、铅山、番禺 ❖ 人名:傅说、莫邪、伍员、曹大家 ❖ 姓氏:乐、仇、任、种、|解、万俟、尉迟
近代音
❖ 近代音是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代周德清的 <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中原音韵>分19个韵 部,21个声母,46个韵母.
❖ 中古到近代汉语声母系统有很大变化:其一 全浊声母清化;其二,轻唇音从重唇音中分化出 来;其三,知、庄、章三组合并未一组;其四, 影、以、云合并归为一格零声母。
❖ 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个韵部,46 个韵母:一是入声韵消逝,并入阴声韵;二是韵 母大幅归并。
❖ 3、读假设、读如 ❖ 4、反切 :东,德红切。 ❖ 三、根本概念 ❖ 1、声母三十六字母.doc ❖ 2、字母 ❖ 3、韵母 ❖ 4、韵摄 ❖ 5、韵部
古今语音的异同
❖ 6、韵 ❖ 7、韵目 ❖ 8、韵类 ❖ 9、阴声韵 ❖ 10、阳声韵 ❖ 11、入声韵 ❖ 五、古今腔调的变化 ❖ 1、平分阴阳 ❖ 2、浊上变去 ❖ 3、入派四声
❖
中古音
❖ 中古音是指六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以< 切韵>为代表。中古音是研讨汉语语音史 的根底。<切韵>在唐宋两代经过多次修订, 书名也有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宋陈彭 年等修订而成的<广韵>。<广韵>与<切韵> 在分韵上略有差别,但是音系根本上是一 样的,由于切韵本来曾经看不到了,所以 如今研讨中古音实践上主要根据的是<广 韵>。三十六字母.doc
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共1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③传统三十六字母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㈠、声、声纽、纽这一组术语指声母。
“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塞音:[p][ph][t][th][k][kh]塞擦音:[ts][tsh][tʂ][tʂh][tɕ][tɕh]擦音:[f][s][x][ʂ]鼻音:[m][n][ŋ]边音:[l]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不送气:[p][t][k][ts] [tʂ][tɕ]送气:[ph][th][kh] [tsh][tʂh][tɕh]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清音:[p][t][k][ph][th][kh]浊音:[m][n][l][ʐ]⑴清、浊指清音、浊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
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
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①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b、z、d、j、f、s、x和sh。
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标准都属于全清。
②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一音韵基础知识课件
半齿音两类。
清 浊:传统音韵学依据声带颤动与否对声母进
行的分类。不颤动者为清音,反之为浊音。 全清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 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学习交流PPT
14
五音、七音
唇音
【五音】
舌音
音韵学家 依据发音部位 划分的声母类 别。包括 —
学习交流PPT
11
• 3.聲類:對同類反切上字的稱呼。
• 古人創製反切,同一個聲母使用了多個反切上字, 後人根據反切上字研究當時有多少聲母,用一定 的方法將那些代表同一聲母的反切上字歸納在一 起,總共看有多少類,其中每一類就叫做一個聲 類。
• 例如“多、德、丁、都、當、冬”這組反切上字 就是同一聲類,名爲“都”類,此類代表的聲母 是[t]。
2
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 一、和聲母有關的概念
• (一)字母、声、纽、声纽、音纽、聲類
• 1.字母:簡稱“母”。古代沒有象拼音字母這樣的標 音工具,對於聲母的表示,人們採用的方法是用 漢字去代替,被選漢字就叫“字母”。一個字母自身 的聲母就是該字母代表的聲母。
• 創製字母的人傳說是唐末一個叫守溫的和尚,他 翻譯佛經時受到梵文字母“悉曇”的啓發,而對當時 漢字的聲母進行了歸納。
音韵基础知识
学习交流PPT
1
一、基本内容
• 语音(今)——音韵/声韵(古)
• 音韵学/声韵学——研究语音的学问
• 传统语言学:(1)音韵学
•
(2)文字学
•
(3)训诂学
• 汉语音韵学——就是研究汉语各历史时期的语音 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 语音系统:A、声母系统
音韵学课件 第2讲 音韵学的理论基础1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 雅各布·格里木
• 波特 • 施莱赫尔 • “青年语法学派”
历史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 历史语言学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有共同来 源的语言(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和同一 语言的不同方言),在基本词汇和语法 构造方面总是多少保存着一些共同特点, 并且通过语音对应规律表现出来。所以 它的任务是确定亲属语言或方言有共同 来源的成分,重建它们在某个共同历史 阶段上的原始形式,以此来说明亲属语 言或方言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讲 音韵学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语音学 三、音位学 四、音系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C格里木定律和维尔纳定律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C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历史比较语言学又叫“比较语法”,是一 门采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 系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中国
汉语方言差异大、研究少。 少数民族众多,等待调查研究。
二、语音学
C发音部位图 C元音部位图 C元音表 C辅音表
三、音位学
C音位的定义 C音位学的内容
音位的定义
音位是一定语言或一定方言中能够区别 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有三个方面:
1。音位是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2。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
拟测共同母语的原始形式
第四,拟测和重建共同母语的原始形式。例如: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最早通过研究汉语的方言 拟测《广韵》的音值。也有学者通过汉语和 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比较,重建原始汉藏语 的语音形式。
通过汉语各方言的历史比较拟测汉语古音或者 通过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比较拟测原 始汉语的语音,都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 和方法在汉语音韵学研究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上古音
❖ 一、“叶音说”及其错误 ❖ 二、上古韵部 ❖ 顾炎武:十部 ❖ 段玉裁:十七部 ❖ 江永:十三部 ❖ 戴震:二十五部 ❖ 孔广森:十八部 ❖ 江有诰:二十一部 ❖ 章炳麟:二十三部 ❖ 黄侃:二十八部 ❖ 王力:二十九部和三十部.5Fra bibliotek上古音
❖ 三、上古声母三十六字母.doc ❖ 1、重轻唇不分(古无轻唇音) ❖ 钱大昕:“凡轻唇者,古皆读为重唇。” ❖ 2、舌上舌头不分(古无舌上音) ❖ 钱大昕:“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与
.
9
近代音
❖ 声调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
❖ 1、平分阴阳:按声母的轻浊来分,清音(全清、 次清)变阴平,浊音(全浊、次浊)变阳平。
❖ 2、浊上变去: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到现代普通话 里全变成去声字。
❖ 3、入派四声:古代入声字,到普通话中已转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了。全浊声母变阳平, 次浊声母变为去声,清声母字变到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的都有。
古今语音的异同
❖ 为什么要学习一些古音知识
❖ 1、古韵和今韵的不同
❖ 2、古今声母的不同
❖ 3、古今声调的变化
❖ 陈第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 转移,亦势所必至。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老子)
.
1
古今语音的异同
❖ 一、古音的历史分期
.
8
近代音
❖ 近代音是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代周德清的 《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中原音韵》分19个 韵部,21个声母,46个韵母.
❖ 中古到近代汉语声母系统有很大变化:其一 全浊声母清化;其二,轻唇音从重唇音中分化出 来;其三,知、庄、章三组合并未一组;其四, 影、以、云合并归为一格零声母。
❖ 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个韵部,46 个韵母:一是入声韵消失,并入阴声韵;二是韵 母大幅归并。
❖
.
7
中古音
❖ 中古音是指六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以 《切韵》为代表。中古音是研究汉语语音 史的基础。《切韵》在唐宋两代经过多次 修订,书名也有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北 宋陈彭年等修订而成的《广韵》。《广韵》 与《切韵》在分韵上略有差异,但是音系 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切韵原本已经看不 到了,所以现在研究中古音实际上主要依 据的是《广韵》。三十六字母.doc
古今语音的异同
❖ 3、读若、读如 ❖ 4、反切 :东,德红切。 ❖ 三、基本概念 ❖ 1、声母三十六字母.doc ❖ 2、字母 ❖ 3、韵母 ❖ 4、韵摄 ❖ 5、韵部
.
3
古今语音的异同
❖ 6、韵 ❖ 7、韵目 ❖ 8、韵类 ❖ 9、阴声韵 ❖ 10、阳声韵 ❖ 11、入声韵 ❖ 五、古今声调的变化 ❖ 1、平分阴阳 ❖ 2、浊上变去 ❖ 3、入派四声
❖ 上古音(先秦两汉)
《诗经》
❖ 中古音(六朝到唐宋时代) 《广韵》
❖ 近代音(元明清时代) 《中原音韵》
❖ 现代音
普通话
❖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 1、譬况 :《淮南子》“蛟龙水居”,高诱注“蛟 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 2、直音:《汉书》“单父人吕公善沛令”注“单 音善,父音甫”。
.
2
端透定无异。” ❖ 3、“娘、日”归“泥” ❖ 章太炎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
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
6
上古音
❖ 4、喻三归匣母,喻四归定 ❖ 曾运乾:喻三归匣母,喻四归定母。 ❖ 5、照二归精 ❖ 黄侃: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一部分归齿头音“精清
从心邪”,一部分归舌头音“端透定”。 ❖ 四、上古的声调 ❖ 段玉裁:古无去声 ❖ 江有诰:古有四声 ❖ 黄侃:古有平、入二声 ❖ 王力:古有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四声
.
10
古书的读音
❖ 一、古书读音原则 ❖ 二、古音通假 ❖ 三、破读 ❖ 四、特读 ❖ 国名:燕、龟兹、大宛、月氏、康居 ❖ 族名:吐谷浑、 荤粥、先零、吐藩、 ❖ 地名:东阿、冤句、阿房宫、阳夏、铅山、番禺 ❖ 人名:傅说、莫邪、伍员、曹大家 ❖ 姓氏:乐、仇、任、种、|解、万俟、尉迟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