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下 物理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实验名称:电磁感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探究线圈匀速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的变化规律。

3.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实验器材1.直流电源2.电磁铁3.铜线圈4.导线5.电流表6.磁铁三、实验原理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就是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磁场强度以及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有关。

四、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电磁铁和铜线圈的两端。

2.将电磁铁和铜线圈的一个端口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3.将另一个端口连接到电流表,读取电流的数值。

4.将线圈放在磁铁的磁场中,使线圈匀速在磁场中运动。

5.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电流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实验表明,当线圈匀速运动时,电流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当线圈进入磁场时,电流的大小逐渐增加;当线圈完全进入磁场后,电流保持稳定;当线圈离开磁场时,电流的大小逐渐减小。

此外,电流的大小还与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有关。

六、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当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磁力线会切割线圈,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由于电磁铁和铜线圈形成了闭合电路,所以感应电动势会驱动电流在线圈中流动。

当线圈进入磁场或离开磁场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改变,导致电流的变化。

当线圈处于稳态运动时,感应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达到平衡,所以电流保持稳定。

七、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可能来自于电流表的示数误差、电磁铁和铜线圈的质量、线圈运动的速度等因素。

此外,磁场的均匀性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减小误差,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测量电流,选择质量较好的电磁铁和铜线圈,并控制线圈运动的速度。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电流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是由于感应电动势的作用所致。

本实验不仅增加了对电磁感应原理的了解,而且培养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一」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实验报告册》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报告册》八年级物理(下册)

一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日期:年月日小组成员:名师有话我们已经探究过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那么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又如何呢?是否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呢?探究准备一、探究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适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实验原理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

三、实验器材及其使用电压表1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4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读数:①看清量程;②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V分度值为0.5A,0~3V分度值为0.1V);③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呢?猜想一: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都相等。

猜想二: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与总电压相等。

二、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三、进行试验,记录数据实验步骤①检查实验器材。

②连接实物图,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

③用电压表测AB间的电压。

④用同样的方法测BC、AC间的电压。

⑤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⑥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观察记录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

四、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五、交流与合作实验数据和结论与其他小组相比较,结果(填“不同”、“完全相同”、“基本一致”)。

如果不同,请分析原因:。

最终正确结论是:。

六、疑惑讨论1.在选择实验器材时,为什么要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呢?2.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选择电压表的量程?3.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探究拓展一、提出问题: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我们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来做实验,这样可以得到探究结论。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学习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1.物理实验箱2.直流电源3.电磁铁4.杠杆实验装置5.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6.弹簧测量装置7.测量尺、千分尺8.计时器9.摆线物体(线、环、球)三、实验一:测量金属杆的线膨胀系数1.实验目的:测量金属杆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

2.实验原理:物体的线膨胀系数是指单位长度的物体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增加的长度。

根据线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长度。

3.实验步骤:(1)将金属杆固定在实验架上,使其水平悬空。

(2)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通过加热器加热杆子,并记录热源的温度。

(4)当杆子的长度平稳时,快速记录下杆子的长度。

(5)记录加热杆到平衡长度所需的时间。

4.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和计算所得的结果,可以得到金属杆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

五、实验二:研究光线通过凸透镜的现象实验步骤:(1)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凸透镜,并调整好透镜的位置。

(2)找一根直尺垂直放置在透镜右侧,使直尺从透镜上方或下方穿过透镜,并调整好直尺的位置。

(3)瞄准直尺一段距离处,用眼睛观察透镜,看是否能看到直尺的像。

(4)记录实验结果,并用光学公式计算透镜的焦距。

六、实验三: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1)使用弹簧测量装置,将物体悬挂起来。

(2)调整弹簧测量装置,使它平衡。

(3)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

(4)根据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

七、实验四:研究摆线物体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步骤:(1)将摆线物体悬挂在固定架上。

(2)调整摆线物体的摆长。

(3)用计时器测量摆线的周期。

(4)记录数据,并分析摆长和周期的关系。

八、实验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物理现象和规律。

我们了解了线膨胀系数和温度的关系,学会了计算透镜的焦距,掌握了使用弹簧测量装置测量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还研究了摆线物体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日期:(填写实验日期)
教师姓名:(填写教师姓名)
实验室名称:(填写实验室名称)
实验目的:(简要描述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列举实验所使用的器材)
实验原理:(简要描述实验所基于的物理原理)
实验步骤:
1.(描述实验的第一个步骤)
2.(描述实验的第二个步骤)
3.(描述实验的第三个步骤)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操作和观测结果,清晰、详细地记录实验结果。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实验数据。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可以从实验原理出发,分析实验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关系等。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总结实验的目的、原理、结果以及所达到的实验目标。


实验评价:
(对实验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
和建议。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2.(继续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延伸:
(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或者扩展实验;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


参考资料:
(列举实验报告所参考的相关书籍、文献或者网站等资料。


备注:(如有需要,可在此处添加其他相关内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级分组实验报告(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级分组实验报告(全)

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同组人姓名: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同组人姓名: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数据记录:图象:物理量1 2 3 4 5质量m/kg 0.05 0.1 0.15 0.20.25重力G/N 0.5 1 1.5 2 2.5G/m 10 10 10 10 10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G=mg 。

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同组人姓名: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平衡。

实验器材:长木板(两端有滑轮)、小车(两端有挂钩)、钩码、细线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2、按图组装器材,3、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4、两端挂上相同数量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原理: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装置: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同组人姓名: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1、检查并组装器材,2、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3、多次重复试验步骤2.4、整理器材。

时,摩擦力=拉力实验装置:实验结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拉力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同组人姓名: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实验名称: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木板、木块(带挂钩)、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毛巾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2、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即摩擦力),3、将1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为F2,4、将2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为F3,5、在木板上铺上棉布,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为F4,6、在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为F5,7、整理器材。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 5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篇二: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班级姓名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 = 10 。

2.记录数据:物距u的大小成像情况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8、22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 0~20 mm,刻度尺的分度值 1 mm,零刻线是否磨损否。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本次实验报告单将详细记录八年级物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关于力、光、电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一:力的作用实验目的:探究力的作用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木板和一本厚重的书。

2. 将木板放在桌子上,将书放在木板上。

3. 用手推动木板,观察书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当我们用手推动木板时,书也会随之运动。

当我们用力推动木板时,书的运动速度加快;当我们用力减小或停止推动木板时,书的运动也会减缓或停止。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我们施加力时,物体会加速运动;当我们减小或停止施加力时,物体的运动也会减缓或停止。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方式。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黑暗的房间和一个小孔。

2. 将小孔放在房间的一面墙上。

3. 在小孔的对面放置一个白纸。

实验结果:当我们在黑暗的房间中通过小孔照射光线时,我们可以在对面的白纸上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

这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光线从一个点发出,沿直线传播到达其他地方。

实验三:电路的搭建实验目的:学习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流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池、导线和一个灯泡。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实验结果:当我们将电路搭建完成后,灯泡会亮起。

这说明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流是由正极到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当电路完整连接时,电流就会流动,使灯泡亮起。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物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力的作用、光的传播和电路的搭建。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光的折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实验材料:玻璃棱镜、直尺、激光笔、白纸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棱镜放在一块白纸上,使得激光笔的光线照射到玻璃棱镜的一面上。

2. 观察激光笔的光线在玻璃棱镜内的折射现象,并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3. 尝试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棱镜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正弦定律。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正弦定律来描述。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正弦定律在光学中的应用。

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在实验中,由于测量的角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玻璃棱镜的表面可能存在微小的不平整,这些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改进实验方法: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角仪器来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同时在实验中尽量避免触碰玻璃棱镜的表面,以减小表面不
平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光学定律,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拉力与伸长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和伸长之间的关系。

2.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方法。

实验器材:1.弹簧测力计2.弹簧3.木块4.弹簧夹5.测量尺子实验步骤:1.将弹簧夹固定在实验台上。

2.将一端固定在弹簧夹上,并将另一端连接到弹簧测力计。

3.测量未施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L1)。

4.按照实验要求逐渐增加拉力,并记录每次增加的拉力值(F)与伸长的长度(ΔL)。

5.测量在每次拉力增加后的弹簧长度(L2)。

实验结果:拉力(F)(N),原始长度(L1)(cm),伸长的长度(ΔL)(cm),弹簧长度(L2)(cm)----------------,--------------------,----------------------,--------------------0,10,0,102,10,0.5,10.54,10,1,116,10,1.5,11.58,10,2,1210,10,2.5,12.5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观察到拉力(F)与伸长的长度(ΔL)呈线性关系。

随着拉力的增大,伸长的长度也相应增加。

可以利用拉力(F)和伸长的长度(ΔL)的关系来研究其它对象的拉伸性质。

实验结论:拉力与伸长之间呈线性关系,当施加的拉力增加时,弹簧会相应地伸长。

利用弹簧的伸长与施加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等相关物理量。

实验误差与改进:1.在测量时,由于弹簧夹的涩紧程度会影响弹簧的初始长度,导致测量结果有一定误差。

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器具来减小这一误差。

2.在每次拉力增加后的弹簧长度测量中,由于弹簧的动态行为,弹簧长度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

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减小这一误差。

3.弹簧本身的材质和质量也会对伸长的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使用不同材质和质量的弹簧进行对比实验,以确定伸长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验通过测量拉力与伸长的关系,使学生对拉力和伸长的物理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八年级已整理)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八年级已整理)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班级:姓名: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要素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将一张白纸对折,展开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竖在在纸上折线们直,且玻璃板与纸面垂直。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入在玻璃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______. 3.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全。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并注意观察蜡烛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6.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并把测量和观察到的现象填表。

记录数据表格:物到平面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第一次第二次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像。

注意事项:1.平面镜用玻璃板替代。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玻璃板与白纸一定垂直。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支蜡烛一定大小相等。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题:1.平面镜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玻璃板为什么不能用厚玻璃板?2.凸面镜使平行先束_________,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生探究实验实验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P7【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人:【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实验步骤】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3N、5N等处,感受一下1N、3N、5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500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察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评估与交流】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实验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P10【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人:【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4、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学习重点和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或假设】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照图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

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坐标纸 【分析和论证】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 ,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3、质量是50 g 的鸡蛋,重是多少牛?4、根据自己的质量,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实验三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P20【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人:【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难点:二力平衡的知识的应用课前预习(限时10分钟)【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20—p22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一、引言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八年级物理实验的内容、步骤、结果和结论,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实验1:平衡与力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平衡与力的关系,了解小车如何保持平衡。

2. 实验材料小车、绳子、砝码、水平面。

3. 实验步骤(1) 将小车放在水平面上,观察其是否平衡。

(2) 向小车上方悬挂一根绳子,并将一砝码系于其下端。

(3) 不断调整砝码的质量,观察小车的平衡情况。

4. 实验结果与结论我们观察到,在小车平衡时,小车上的砝码的质量与悬挂点的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砝码质量增加时,我们需要将悬挂点向小车重心的方向调整以保持平衡。

这表明平衡是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

三、实验2:光的反射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光在镜面上的反射现象,以及探究入射角、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材料光源、镜子、直尺。

3. 实验步骤(1) 将光源置于实验台上。

(2) 设置一个反射镜,在一定角度下,观察入射光和反射光的方向。

(3) 使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数据。

(4) 改变入射角度,重复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4. 实验结果与结论我们观察到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始终等于180度。

这表明光在镜面上的反射服从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四、实验3:电路中的电流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及其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材料导线、电池、电阻、安培计。

3.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导线、电阻与电池正确连接组成简单电路。

(2) 在不同位置测量电流,并记录数据。

(3) 改变电阻大小,重复实验操作。

4. 实验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是均匀的,电流大小与电阻呈反比关系,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实验,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台面上,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示数稳定。

3. 读取天平的示数,记录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容器和水平器测量物体的体积,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容器放在平稳的台面上,调整容器使其水平。

2. 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记录注水前的水平。

3.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注水后的水平。

4. 用水平器测量水的高度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尺子或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在平稳的台面上。

2. 用尺子或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确保测量工具与物体接触紧密且垂直。

3. 读取尺子或游标卡尺的示数,记录物体的长度。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天平、容器和水平器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高度差,进而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 分别用天平、容器和水平器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高度差。

2. 计算物体的密度,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3. 通过实验得到的密度与已知物体的密度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弹簧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挂在固定的支架上,使其保持竖直。

2. 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方,并等待示数稳定。

3.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物体的重力。

4. 将物体下移一定距离并释放,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弹性系数。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学习到了测量物体质量、体积、长度、密度和弹性系数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仪器的使用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物理实验报告册八年级彭原初中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2)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5)五、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6)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7)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八、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9)九、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1)十、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 (12)十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4)十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5)十三、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16)十四、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关 (18)十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9)十六、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0)十七、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1)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学习测量特殊长度、学习测量时间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铅笔、机械停表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长度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3、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4、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1、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测量对象长度cm 宽度cm课本作业本2、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1、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测量方法?二、测量同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20米,2s =30米。

【最新文档】教科版八年级下 实验报告单-优秀word范文 (7页)

【最新文档】教科版八年级下 实验报告单-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教科版八年级下实验报告单玉兴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201X年春季学期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 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 四、压力的作用效果....................................5 五、液体内部的压强 (6)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7 七、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8 八、杠杆的平衡条件.......................................9 九、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和构造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弹簧测力计都由、指针、、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及其内部构造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使用方法(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指针是否与平板之间有摩擦?
3.感受:
用手拉测力计,使指针分别指在1N、3N、5N,感受一下1N、3N、5N的力的大小。

4.测量:
(1)把笔袋挂在挂钩上,提起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2)把笔袋挂在挂钩上,在桌面上水平拖动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3)拉断一根头发,所需要的力,F=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1)如果所测量的力的大小超出测力计的量程,会
(2)如果没有认清分度值,会
(3)如果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或下方就进行测量,会使测量值或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正确绘制数据图像,根据实验数据和图像总结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勾码一盒。

1.看勾码盒上的标注,每个勾码的质量是 kg。

2.逐次增挂钩码个数,测出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四个钩码五个钩码六个钩码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
3.在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描点并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4.分析数据和图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用g表示)。


力与质量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
5.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平衡。

实验器材:长木板(两端有滑轮)一个,小车一个(两端有挂钩),钩码一盒,细绳两段。

1.小车保持平衡状态,是指小车处于状态或状态。

2.按右图所示装好器材
3. 两端挂上数量不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4.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5.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把实验条件和观察到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6.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这时物体就处于 状态或 状态。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四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及其关系。

实验器材: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钩码一盒,毛巾一块,弹簧测力计一个。

1.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 、 。

2.测量滑
动摩擦力的大
小时,必须要水
平拉动木块,使
木块做匀速直
线运动,这样做
的目的是: 。

3.按如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探究,并且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根据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两个。

当 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当 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5.本实验的原理是
本实验的方法是 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二力的情况 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五、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其关系。

实验器材:压力小桌一个,海绵一块,钩码一盒。

1. 照图甲那样,只将小桌正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

填记录表格。

2. 照图乙那样,在小桌上加放一盒钩码,再次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

填记录表格。

3.照图丙那样,将小桌翻过来,加放一盒钩码,再次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

填记录表格。

4.比较三次
现象,可得结论:
一定
时, 。

一定时, 。

5.在比较三次实验结果时,要注意第一次与第 次比较,第二次与第 次比较,这样比较,体现了 研究方法。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六、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实验器材: 大烧杯、水、弹簧测力计、铝块、细线、抹布
1.校正弹簧测力计。

实验次数 受力面积 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 1 S 脚 G 桌 明显 2
S 脚 G 桌+G 码 非常明显 3 S 面 G 桌+G 码 不明显
甲乙
2. 照图甲那样,测出铝块的重。

记录。

此时铝块受到个力的作用,分别是。

3.照图乙那样,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记录。

此时铝块受到
个力的作用,分别是
4.求出铝块所受的浮力。

记录。

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七、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理清实验思路。

通过探究,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定量关系。

实验器材: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一套。

A B C D E
1.检查校正测力计,照图A那样,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2.照图B那样,在溢水杯中加满水。

3.照图C那样,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4.照图D那样,把物体慢慢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并记录。

5.算出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并记录。

6.照
图E
那样,
测出
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并记录。

7.算出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桶重/N 物体重/N 物体在水中
时测力计示
数/N 物体受到的
浮力/N
桶和排开的
水总重/N
排开的水重
/N
铝块重G/N 铝块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N 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N
结论:
如何求?用公式表示为。

讨论:G
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