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歌
名词解释台阁体
1.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2.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童心说
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

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
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

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

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评价前后七子的功过。

所谓前七子,指的是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

后七子指的是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

他们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认为文学越古越好,前后七子的作品重在拟古,艺术上没有太多特色,但对纠正台阁体的文风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际创作中,他们也写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2、谈谈归有光的散文的特点。

归有光把生活琐事引进“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因而写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

当然,他写得最成功的还是那些描写家庭琐事的作品,这类散文感情真挚,描写生动,在明代散文中别具一格,虽然归有光不能以重大题材来反映明代现实,但在复古派把持文坛的混浊气氛中,他却能以清新和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保持了散文健康的生命,因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杰出的地位。

3、竟陵派的得失。

竟陵派是稍后于公安派的文学流派。

以钟惺、谭元春为首。

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名。

他们提倡学古人的精神,积储文学底蕴,这与单纯在形式上蹈袭古风有很大区别,客观上对纠正拟古流弊有积极意义。

再者敏锐看到公安派末流俚俗肤浅的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具有一定的胆识。

但他们偏执地将“幽情单绪”、“孤行静寄”的境界当作文学的全部内蕴,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之路,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宋元明清是五个重要的时期。

每个时
期都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代表性的作品。

唐代文学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
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登鹳雀楼》等。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等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和政治
腐败的愤怒,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以词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
《声声慢·采桑子》等。

宋代的文人墨客追求唯美和琼瑶的情感,
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多变的音韵著称。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主要以戏剧为主,代表作品有《西江月·记王十朋友》、《脂粉梅·马丹阳》等。

元代的戏剧形式多样,包括元杂剧、
元曲等。

这些作品以艳丽的舞台效果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观众。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等。

明代的小说以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为特点,它们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以古文和散文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石头记》等。

清代的文学作品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变迁。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明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明代诗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登临怀古名作。 描绘长烟落日的大江壮景,颂扬南京的江山 形胜,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充溢着对国家统 一、民生安定的喜悦。
诗中境界开阔,气势宏伟,感慨深沉,声 韵铿锵,句式参差,直有李白七言歌行惊风 泣雨、波卷澜翻之势。
三、台阁体与茶陵派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
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 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杜环小传》 《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 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 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 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 初著名诗文家。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买柑者言》是传 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 辣,语言犀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 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 著名。
“启天才高逸,实据名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 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 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 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 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 总目大全集提要》 )
高启诗歌创作: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 不运用自如。
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 重臣而得名。“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 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 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 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
2、于谦 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
人,其《石灰吟》《咏煤炭》借物言志,清 新刚劲,质朴无华,明白如话。
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论学上篇》)。
“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 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 序》)。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金瓶梅》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金瓶梅》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金瓶梅》试述《金瓶梅》的社会意义《金瓶梅》是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它的主要社会意义有:一.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1.小说内容中所反映的在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中,金钱对政治的侵蚀甚至是决定的作用,这两点,正是明代后期“好货”和“好色”两种社会思潮的畸形反映。

如中心人物西门庆是一个也官也商的恶霸豪富,他勾结官府、鱼肉乡民。

谋害武大郎,迎娶潘金莲,事发后,只稍稍加以打点便安然无事。

2.由于金钱的力量,使得封建的门第和礼教在金钱的冲击下瓦解。

如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夫,其母竟在挂着“节义堂”匾额的屋子里与西门庆通奸,贵族妇女也投向了市井流氓的怀抱。

3.封建社会强大的惯力,使新兴商人缺乏商业方面的开拓和进取精神。

如西门庆不是把自己的资本升值,而是主要用在贿赂官府,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势力和用于荒淫无度的生活消费。

二.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西门庆家族的女性群,她们一方面受到社会新思潮的冲击,表现出对传统道德而后名节的淡漠,而对情欲、物欲和肉欲则充满了渴望。

她们的存在和追求不无合理性和进步意义。

由于封建道德伦理的根深蒂固,更由于她们活动空间的狭小,这些合理性和进步意义被局限与自己所能活动的范围内,而对她们来说,家族中最大的追求就是得到丈夫的宠爱。

三.世态炎凉的丑剧小说通过西门庆家族的兴衰,深刻地暴露了当时世情的虚伪、冷酷和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本质。

《金瓶梅》是以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为主要线索的,其中西门庆生子和加官是他兴盛的顶点,当时他家门庭若市,等到他人亡势孤,世情的冷酷便立即显示出来。

局限性:关于“性爱”的描写试述《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属于世情小说,它是对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它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一.小说描绘了生活中最平常的人、境、事,使全书渗透着“俗”的色彩。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朝 名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朝 名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名词解释:1、茶陵派:明代成化至弘治年间,台阁体创作逐渐趋向衰退,李东阳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文坛,形成一大诗派,因为他是茶陵人,故后世称“茶陵派”。

理论主张:强调宗法杜甫。

重视诗法和声调。

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钅戈、邵宝、鲁铎。

李东阳以台阁忠臣身份在文坛有很高声望,他有着“轶宋窥唐”的主张。

2、台阁体:是指以明初(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特征:内容贫乏,题材是“颂圣德、歌太平”,多为应制、题赠、酬应。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既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又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并缺乏艺术创作的热情。

3、唐宋派:与前后七子对抗的一个流派。

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

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故称为唐宋派。

理论主张:复古。

他们推崇唐宋的韩柳欧曾,唐宋散文,与七子不同。

“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4、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以袁宏道影响最为突出。

因三袁世居湖北公安,故称“公安派”。

文学主张: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5、竟陵派:明代万历年间继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因为二人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

文学主张:他们的主张与竟陵派相比,有同有异。

6、三言二拍: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150万言。

“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二拍”: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临川四梦:“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

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

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8、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三国演义》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一.《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二.作者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1.巧于构思,如“空城计”一段作者将其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

2.采用传说,作者大胆采用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等。

3.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

4.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中改到张飞头上,以免有损于刘备的“仁君”形象,并突出张飞的爽直鲁莽性格。

5.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几个字,而《三国演义》中对此进行了精心构撰,先是先声夺人,进而又写刘备在三次寻访是一再误认,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模板。

《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1.单一性。

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是某一道德质量的典范。

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

2.稳定性。

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

如曹操从幼年到老年死去几十年时间里,其奸诈狠毒的性格就没有多少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明代文学一、填空:1、明代?四大奇书?是、、和。

2、《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

3、《三国志演义》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4、《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或叫《》。

5、《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有回,编者是。

6、明初诗坛上被称为?袁白燕?的诗人是。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语出自的《》一文。

8、?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和。

9、明代戏曲主要有和两大类组成。

10、朱权除了创作杂剧外,还作有兼戏曲史和曲谱为一体的著作《》。

11、徐渭的《四声猿》包括《》、《》、《》和《》四个杂剧剧本。

12、《西游记》中最成功的篇章是,最成功的形象是。

13、《西游记》是一部经过民间长期流传,最后由编定的一部长篇小说。

14、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代渐趋定型。

15、作为文学作品,猪八戒首次出现实在元末明初人所作的杂剧《》中。

16、在神怪小说中,除《西游记》外,影响最大的是《》。

17、《》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长篇小说。

署名为??。

18、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

19、?三言?即、和的合称,编撰者是。

20、公安派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

21、冯梦龙除了编撰?三言?外,还编辑了两部明代民歌专集《》和《》。

二、单项选择:1、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三国志演义》B、《列国志传》C、《唐书志传通俗演义》D、《隋唐演义》2、《三国志演义》名播四海,最早传入的国家市()。

A、英国B、朝鲜C、日本D、法国3、《三国志演义》的结构是宏伟而严谨的,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A、蜀汉的兴衰B、吴蜀的矛盾斗争C、蜀魏的矛盾斗争D、吴蜀魏的矛盾斗争4、《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是()。

A、宣扬封建正统观念B、宣扬仁政,反对暴君C、歌颂统一,反对分裂。

5、按照作品内容的主要特点来分类,《水浒传》属于()一类。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侠义公案小说6、杂剧《杜甫游春》的作者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古代文人主要以诗歌和骈文为主要形式。

《诗经》是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它由300多首民歌组成。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以抒发痛苦和思念为主题。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诞生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如乐府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琴谱诗。

乐府诗是一种流行的民间诗歌,描述了战争、恋爱和社会问题。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琴谱诗是以琴谱形式写成的诗歌,通过琴曲传达情感和思想。

3.唐代文学:唐朝文学素有“盛唐”之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坊间流传的古代诗人有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杜甫是“诗圣”之称,他的诗歌着重抒发社会不公和个人苦难。

李白则以其豪迈的风格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

白居易则以写人、风景和感情为主题,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以散文和词为主要形式。

宋代散文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思想内容的深度。

陈亮、苏轼、欧阳修都是杰出的散文家。

宋代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短小精练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

李清照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作描绘了她个人的苦闷和对逝去的青春的思念。

5.元代文学:元代文学以戏剧为主要形式,被称为“元曲”。

元曲包括才子佳人、历史剧和民间故事,在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实甫和关汉卿是元代最重要的戏剧作家,他们的作品被后世奉为经典。

6.明代文学: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小说成为大众文学的代表。

《水浒传》描绘了宋朝波澜壮阔的江湖故事,《西游记》则揭示了佛教的传世神话,《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家族的家族矛盾和妇女悲惨命运的巨著。

杨慎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晋朝文化与风俗的文学杰作。

7.清代文学:清代文学以纯文学为主,以小说和戏曲为代表。

小说《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府的衰败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六编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六编复习资料

13、夏完淳诗歌创作特点:1)直抒胸臆。

2)不事雕琢。

3)风格慷慨悲壮。

4)格调高亢雄壮。

5)善于将忧伤国事的情怀于少年英气融为一体。

14、明代重要散曲作家:王磐、陈铎、冯惟敏、薛论道。

15、明代民歌在形式上包括民间流行的俗曲和民间谣谚两种,其内容以情歌为主。

16、明代民歌的艺术特点:l)善于使用生动的口语。

2)清新活泼。

3)善于使用新鲜的比喻。

4)善于使用新鲜的想象。

二、名词解释1、“‘三杨’和台阁体”:1)明代永乐至天顺年间,文坛上是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的天下。

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均为台阁重臣,他们的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丽,所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

由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使得这种文风在社会上风摩一时。

2、李东阳和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形成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其诗风仍然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但李东阳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

他还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

他的诗歌以拟古乐府较为人知,均有社会意义和真情实感。

因此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和实践,迈出了冲破台阁体束缚的第一步,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3、前七子:1)“前七子”是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桢卿等人的文学群体。

2)他们的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门径。

4、后七子:1)“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2)从总体上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5、童心说:李贽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经典:01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工程

经典:01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工程
▪ 后七子多为新晋进士,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且皆有志于文学, 先后中试、同部任职的经历恰好促成了相互间的结识与交往。他 们相互唱和、商讨,形成了古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律诗宗盛 唐的总体文学趋向。
12
二、郎署与台阁:后七子与严嵩之间的“风雅权”之争
▪ 嘉靖七子迈入仕途时,正值严嵩大权独揽。这群年轻气盛的新任 郎署官员无法接受严嵩试图主导文坛的企图和阴险毒辣的政治作 风。
4
二、明中叶政治生态与李梦阳的“国士”风采、诗学谱系
▪ 宣德以后,阁权日重。在朝纲不振、“奸臣”和权阉时常作 祟的明代中后期,士大夫阶层对权臣或阉党的抗争也就是对 皇权的抗争,所显示的是一种匡救时俗的壮怀。
▪ 李梦阳在建立诗学谱系时,上溯杜甫,亦意在确立以表达人 文关怀为宗旨的诗风,是因为他忧国伤时,敢于直面社会问 题。这显然是针对茶陵派而来的。
6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 雅俗文化的消长
一、商业活动的缓慢增长与俗文学的滥觞
▪ 明代初年,朱元璋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业活动 严加控制,目的是改变城市市民的奢靡生活方式。对戏曲演 出也严加管理,凡与教化无关的戏曲演出均在禁止之列。
▪ 天顺、成化年间,两京和江浙地区出现了城市经济初步繁荣 的局面,广州、武汉、芜湖等城市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市民数量迅速增长。小说、戏曲的创作、刊印、演出在这种 背景下逐渐增加。
5
三、明代后期的党争与文学创作
▪ 如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年间严嵩集团与反严嵩 集团之争、万历以降的东林党与阉党之争,都从整体上对文 坛格局产生了影响。明代中叶以后的不少作品,甚至就是当 时党争的产物或直接写当代党争的。
▪ 这些作品站在正义和公理一方,指斥强权,鞭挞邪恶,表现 出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名词解释拟话本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题目。

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

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入话。

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头回。

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

故事主体。

6.篇尾。

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

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

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

主要表现的思想有: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二拍《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明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明代诗文

? 唐宋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嘉 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 人。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 (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唐宋派还 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 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 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唐宋派中散文成就 最高的当推归有光。但他们受道学影响,把 道看成是文的源泉,认为道盛则文盛。这种 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了他们文学主 张的影响力。
明代诗文
第十讲
? 台阁体: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文学流 派。代表人物为杨士奇、杨荣、杨溥, 号称“三杨”。 “三杨”历事成祖、仁 宗、宣宗、英宗四朝,都是当时的台阁 重臣,故他们的诗文有“台阁体”之称。 其诗歌内容多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应制”和应酬之作,饱含富贵福泽之 气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 声”
?“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 竟不得死”。
?跣而濯,宛如昨,罗鞋四钩闲不 着。棠梨花下踏黄泥,行踪不到 栖鸳阁。
?元稹的《离思五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 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 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 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其文 学主张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掀 起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前七子的文学 主张和创作实践都有现实意义,但由于 过分强调复古,文学的创造性显得不足, 给文坛带来新的流弊。
?《南词叙录》一书,是第一部研究 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明清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明清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明清部分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一把钥匙,它将我们带入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袁行霈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对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梳理,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明代和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了各自独特的特点。

在明代,由于明朝的开放政策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学创作呈现出了多样而丰富的面貌。

明代文学作品主要体现了优秀的散文创作和戏曲艺术,尤其是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作品的问世,使明代文学达到了巅峰。

同时,明代文人还注重个人感悟和抒发情感的表达,散文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体,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和词人。

而到了清代,文学风格逐渐趋于克制和纯朴。

清代文学作品以诗词创作为主导,吸收了元代的散曲元素,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推广。

清代文学追求简练、明察、自然和清新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清新文学风格。

著名的清代文学家如纪晓岚、袁枚、郑燮等都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清代文学作品也深受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文化政策的影响,以及孔庙、科举等儒家文化的重要地位。

袁行霈作为古代文学史研究的专家,对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他详细研究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变革和发展,并将其贡献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袁行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揭示了明清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总之,袁行霈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参考。

明代和清代文学特点的梳理,以及袁行霈对明清文学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明清文学特点和袁行霈研究的回顾,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学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将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袁行霈明清部分的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合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
1、五代十国时期:《梦溪笔谈》、《谭嗣同传》、《新五代史》
2、宋代:《苏轼集》、《辞赋》、《文选》、《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西游记》、《水浒传》
3、元代:《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唐诗三百首》
4、明代:《三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
5、清代:《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古诗三百首》
二、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1、宋代文学:儒家文学、道家文学、佛家文学、玄学文学、新乐府文学、诗词文学
2、元代文学:元曲文学、诗词文学
3、明代文学:小说文学、诗词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4、清代文学:小说文学、诗词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抒情文

三、中国古代文学名家
1、宋代:苏轼、辛弃疾、欧阳修、范仲淹、柳宗元、苏洵、陆游、苏辙、范宽、王安石
2、元代:关汉卿、施耐庵、罗贯中、褚亮、马致远
3、明代:文征明、曹雪芹、吴承恩、郑振铎、符藻
4、清代:纪昀、梁启超、林语堂、鲁迅、郭沫若、茅盾。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明代文学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二、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著的,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6.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四、论述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第二章《水浒传》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二、填空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2、宋元之际画家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回、回、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是。

三、简答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四、论述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3、台阁体4、茶陵派5、八股文二、填空1、“吴中四杰”是指、、和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2、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

3.明初文名最著的作家是,最擅长创作散文。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后推、胡友信。

三、简答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鉴赏。

2、概述《卖柑者言》的讽喻特色。

3、分析八股文对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何景明: “前七子”领袖,提倡复古
与李一致,言论偏激:
《杂言十首》说:“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 宋无诗”。
《与李空同论诗书》说:“近诗以盛唐为尚。 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
在学古途径、方法上,何不像李那样“尺寸 古法”,而主张“领会神情”、“不仿形迹”, 提出学古要“舍筏登岸”,“不相因袭,而相发 明”,从而达到“自创一堂室,一户镛,成一家 之言”的目的。(《与李空同论诗书》)
李梦阳诗文创作:总体成就不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梦阳“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 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 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 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 并重,未免怵于盛名。”
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歌》, 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散文《游 庐山记》《梅先生墓志铭》,或写景状物,或刻 画商人,清新生动,是较好之作。
第一章 明代诗文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初
著名诗文家。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卖柑者言》是传世 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 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语言 犀利。
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18章,195篇,写 于元末。《狙公》章较为著名。
长篇神话诗《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遭遇, 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想象丰富,风格雄浑, 颇具浪漫色彩。
• (二)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 传统文学观念向来视诗、文等雅文学为正宗, 而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为鄙野、淫邪。
• 承平日久,帝王对小说、戏曲兴趣越来越浓, 朝臣、文人也开始喜好。
• 从前期李梦阳到后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 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称《西厢》 《水浒》:“古今之至文”(《童心说》)。
2、于谦 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
其《石灰吟》《咏煤炭》借物言志,清新刚劲, 质朴无华,明白如话。
3、茶陵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
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 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 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 “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第七编 明代文学
(1368—1644)
绪论
• 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国277年。 可以嘉靖为界分前后两期。
• 一、明代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 (一)商业经济繁荣与城市文化的形成,使文 学日趋市民化、商业化、通俗化。
• 明初 “重农抑商”,影响了城市繁荣。 • 明中叶工商势力活跃,市民阶层迅速扩大。 • 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 • 文学商品化,带来晚明文坛的污秽浊流。
• (二)新兴的王学左派肯定人欲、张扬个性, 使 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增强,诗文领域出现袁宏道的“性 灵说”,小说、戏曲出现《金瓶梅》、“三言”、 “二拍”《牡丹亭》等写时俗、写物欲、写性爱的作 品。
• (1) 明初思想文化界死气沉沉。
• (2) 中叶后,心学和禅宗强调“本心”: 王阳明说:“此心纯是天理”。
“真诗乃在民间” “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 也”,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
集自序》)
②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
《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 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 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 盛唐,非是者弗道。”
李梦阳说:“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模临古帖, 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 门户邪?”(《再与何氏书》)
• 二、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 (一)明Leabharlann 文学分期• 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
• (1) 明前期:文学名作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 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 《三国》、《水浒》 问世。
• (2)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和 《四声猿》、汤显祖和《临川四梦》、吴承恩和 《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和《金瓶梅》、冯梦龙 和《三言》、凌濛初和“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 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李东阳著有《怀麓堂诗话》一卷。
三、前七子的复古诗文
1、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
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 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 思、王廷相。
2、李梦阳: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是:
①不满宋人“理语”,推崇民歌“真情”:他 认为 “宋人主理,作理语”,宋“无诗” (《缶音序》) “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 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 (《论学上篇》)。
• 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 称《水浒》《金瓶梅》是“逸典”(《觞政》)。
• 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 “捷且深”。
• 明代俗文学的繁荣:
• 首先是小说勃兴:以《三国》《水浒》《西 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短篇以 “三言”“二拍”为代表。
• 其次是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问 世;“四大声腔”的昆山、弋阳腔火爆。汤显祖、 沈璟等剧作家和曲论家,传奇剧《牡丹亭》、杂 剧 《四声猿》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
3、高启 长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入明任翰
林院编修。性情疏放,39岁被朱元璋腰斩。有 《青丘高季迪诗文集》。
高启“诗才雄富”,“为一代巨擘” (《四 库全书总目·凫藻集提要》)。与杨基、张羽、 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二、台阁体与茶陵派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
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三杨” (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 “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 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 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
“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传习录》 上)禅宗大师认为:“率性之谓道,率情之谓 倒”(《紫柏老人集·法语》)。
• (3) 明后期思想家、文学家纷纷不顾天理、 张扬世俗情欲:
• 李贽:“人必有私”(《藏书》卷2)
• 汤显祖:“世总为情”(《汤显祖诗文集》卷
34)
• 袁宏道:真乐乃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 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