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

1、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遊記》2、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據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寫成《水滸傳》,該書是中國曆第一部用白話語言寫成的章回小說,它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歌頌了農民的起義鬥爭。
3、《裝在套子裏的人》的作者是19世紀後期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劇作家契訶夫。
他是一位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與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的短篇小說還有《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等。
對於可憐的人,可憐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劇性。
他最擅長於在平靜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質,因此被稱為“日常生活的現實主義”。
他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鷗》、《櫻桃園》等。
《裝在套子裏的人》中主人公別裏科夫反對一切新生事物,扼殺自由與進步,是沙皇*制度的維護者,成為“套中人”的代名詞。
4、沈從文(1902-1988),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人,苗族。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陶淵明(367-427)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時代)大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4、初唐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滕王閣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他在南下探親時,路過南昌滕王閣,在席間賦詩並寫下此篇序。
是一篇駢體文。
7、莊子(西元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存《莊子》一書由莊子和他的門人及後學寫成,全書現存33篇,又名《南華經》。
莊子的文章富於想像,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劉熙載《藝概·文概》評其“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知识1.对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彷徨于斗牛之间。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唱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安逸。
李商隐《马嵬》:“这天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光阴。
2.谈谈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域。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域。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以外。
(《过秦论》)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域。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表:(长江以外的)江南地域(从中原看来,这些地域在长江以外)(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3.孔子及其弟子在谈到自然现象时,多用来比喻人事。
谈谈下边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
(1)子曰:“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把推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居此中而众星拱卫。
先人以为北极星在整个天体的中心地点。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论语·子罕》)叹息日夜不断流去的河水,惋惜光阴的易逝。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以水比况聪理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人。
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语文人教必修五文学常识

语文人教必修五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达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囚绿记》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苏教版xx-07-17 18:27 |⑴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归去来兮辞》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
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
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
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345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之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版)

2011年 辛卯年
2012年 壬辰年
编辑课件
22
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 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 为1662—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 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 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 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 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 元盛世”。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 也》)
明确: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 人。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明 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
游记》
编辑课件
34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
元宵、元夕、元夜。
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
灯为戏,所以又称灯
节。宋欧阳修《生查
子·元夕》:“去年
元夜时,花市灯如
编辑课件
35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
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
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
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
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
编辑课件
7
分野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 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 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 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 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 的分野。
编辑课件
9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 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供大家学习参考!1、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2、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水浒传》,该书是中国历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章回小说,它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了农民的起义斗争。
3、《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契诃夫。
他是一位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短篇小说还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
对于可怜的人,可怜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剧性。
他最擅长于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
他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鸥》、《樱桃园》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成为“套中人”的代名词。
4、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时代)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4、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此篇序。
是一篇骈体文。
7、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存《庄子》一书由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写成,全书现存33篇,又名《南华经》。
人教版语文必修5文化常识

必修5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选自逯钦立《陶渊明集》。
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于东晋义熙元年辞去彭泽令。
这篇赋是其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2、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长吏,指职位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5《滕王阁序》王勃1、原题作《滕王阁诗序》,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无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得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2、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初唐四杰(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之一。
3、星分翼轸: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4、襟三江而带五湖: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
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
5、台隍枕夷夏之交:夷,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
夏,古代汉族自称夏,这里指中原地区。
6、十旬休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7、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8、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
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9、宣室:汉未央官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0、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
11、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1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
《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意思是一定完成使命)。
语文必修五文化常识小结

语文必修五文化常识小结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作品,除了要学习大量的文言现象外,还应当适当掌握一些文化常识。
一、姓名和称谓1、直称姓名(1)自称姓名或名。
如臣密言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4、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5、称官名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6、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家君指自己的父亲。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家叔指自己的叔叔7、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8、特殊称谓(1)林冲的棉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浑家谦称自己妻子(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慈父称自己的父亲9、年龄的称谓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人教版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必修1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五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共包含了15个单元,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和文化主题。
作为高中学生,在学习本教材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点,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以此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及文学理论知识的介绍和解释。
在必修五中,有关的文学常识主要包括:1. 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文化和艺术重新兴起的时期,欧洲的文艺复兴对现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是一种主张美的独立性和优越性的思想体系,其贡献在于探索了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文学: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现代主义,它强调感官体验和人类经验,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二、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必修五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单元。
其中的作品涵盖了从《诗经》到唐宋八大家的诗文,下面是该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由305篇不同风格、体裁的古诗组成。
要重点掌握其中的《关雎》《蒹葭》和《卫风》等重要篇目。
2. 唐宋八大家:唐代史籍学家韩愈、经学家柳宗元、诗人杜甫和白居易、元曲作家关汉卿和白朴,宋代的诗人苏轼和辛弃疾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三、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必修五中的重点,它包括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不同语言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1.《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通过对中国现实的直接描写和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刻批判,展示了一个充满阴暗面的社会形态。
2. 余华的作品《活着》:余华的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对家人和自己命运的抗争,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可贵和生命的珍贵。
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部分是必修五中的难点。
在这个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规则和理解能力,以便于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1.文言文基本功: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了基本词汇的掌握、语法规律的理解、文言文特有的修辞语言和句式等方面的技能。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古代文化常识(4)

【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 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 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 瑞灾异,常常改元。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 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 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 自称姓名或名。 (2) 用于介绍或作传。 (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庙号】
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 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 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 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 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5.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即 谥号加上母家姓。
如:武姜 文嬴 敬嬴
男子姓氏的情况
1.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 如:郑捷
2.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 如:屈原 解狐
3.以所居的地名为氏。
如:百里孟明视
东门襄仲
4.以官名为氏。 如:司马牛 司徒帽
5.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
如:孔丘
庄辛
【称字】
基本称谓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 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 长,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
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 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 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梳理探究,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探求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了解古代文化所体现的和谐美与人情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古代文化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立足现代社会,探求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创意教学中我将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在预习中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古诗文来理解这些文化常识。
我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根据教材中设计的有关思考和练习题,分组搜集整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四个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找出学过的古诗文中涉及这四个方面古代文化常识的语句。
课堂上,全班进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立足现代社会,引导学生关心我们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复兴和发展。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
通过人人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互相激发促进。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古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
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应适当掌握一些文化常识。
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古代文化常识的大观园,去看看那里的别样风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97黑体字内容,初步感知中学语文课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二)合作交流与探究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对古代文化常识这座大观园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就是仔细赏玩的时刻了。
1.天文地理天文学是古代一门相当成熟且普及的科学。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人的作息时间表画在天上,可谓“人人皆知天文”。
当然,古代天文学系统地学习很是不易,但了解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我们以后阅读古文大有裨益。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选修)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选修)01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作家作品_《水浒》__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_发生_、 _发展__至__失败___的过程。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课文节选自原书第十回,原来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主人公是__林冲___,原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2、①生难字注音:仓廒(áo )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髭须(zī)央浼(měi )朔风(shuò)搠倒(shuò)迤逦(yǐlǐ)庇佑(bìyòu)②多音字辨析:反省(xǐng )提防(dī)模样(mú)干事(gàn)赍发(jī)省事(shěng )提高(tí)模型(mó)干涸(gān)赏赉(lài)③形似字辨析:陪(奉陪)眷(眷恋)瑕(白璧微瑕)漱(洗漱)赔(赔偿)券(入场券)暇(应接不暇)嗽(咳嗽)沽(沽名钓誉)啜(啜泣)缀(点缀)撼(震撼)玷(玷污)诂(训诂)掇(拾掇)辍(辍学)憾(遗憾)拈(拈轻怕重)④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我因恶了高太尉恶wù:冒犯、触怒。
(今义:讨厌;憎恨。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但:只要。
(今义:转折连词。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下饭:菜蔬、菜肴。
(今义:就着菜把主食吃下。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
不合:不该迤逦不想来到沧州。
迤逦:颠沛流离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权:姑且又得林冲主张陪话。
主张陪话:出头作主,为他说话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
将出:拿出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
讲了礼:相互致礼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生事:设计制造事端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
不尴尬:不正派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消耗:消息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
自来:从来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人教版语文必修5文学常识

1、《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
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
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也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情节。
3、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4、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5、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6、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
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
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
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9.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
后土:古代指地,土神。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指天地。
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亦作“后土皇天”。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地理
1.二十八宿:古人划分的恒星集群。
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具体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分野: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
3.银河:又叫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星河。
4.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五湖: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
6.三秦:现在的陕西省一带。
7.三吴:吴兴郡、吴郡、会稽郡。
8.三楚:西楚、东楚、南楚。
(二)纪年纪时
9.古人纪年: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
干支纪年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得一种纪年方法。
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明清两代)的方法。
1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1.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古人纪月:序数纪月和特殊称谓纪月。
每季用孟、仲、季区分。
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标识日期。
13.古人纪时:时段纪时(八时段、十时段、十二时段、十五时段、十六时段等不同尺度)。
特定称谓纪时:夜半、鸡鸣、昧旦、平旦、平明、日出、食时(朝食、蚤食)、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昃、夕食、日入)、黄昏、人定。
干支纪时(南北朝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
子时:夜晚11点—1点,依次相推,每两小时一个时辰。
五更报夜:黄昏——甲夜——一更 19-21 人定——乙夜——二更 21-23
夜半——丙夜——三更 23-1 鸡鸣——丁夜——四更 1-3
平日——戊夜——五更 3-5
14.古代重要的节日:除夕(元日)、元宵(上元)、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
(三)姓名字号
15.名:古代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16.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标志着成人。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释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有的字与名相近相成,也有的相反相成。
17.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别称、别字、别号。
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18.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贵族及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品德来定的,带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常见的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照临四方曰明、杀戮无辜曰厉、早孤短折曰哀、年中早夭曰悼。
19.外号:也叫绰号,多是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
20.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四)礼仪制度
21.《周易》把礼仪分为五类:
吉礼:有关祭祀的,包括祭祀自然、神、祖先。
凶礼:有关丧葬的,包括凭吊各种天灾人祸。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包括所有的军事行动规范。
宾礼:有关外交活动的,包括朝、聘、会、盟等国事活动。
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等。
22.座次: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23.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
前者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24.趋:从长者尊者前面走过,要小步快走,以示敬意,叫“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