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有趣的水》。

具体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二章《水的特性》,第三节《水的流动》。

2. 详细内容: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等特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流动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流动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容器、水管、漏斗、彩纸、画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水、容器、水管、漏斗、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洗手池等,引导幼儿关注水在日常生活中的流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讲解水的流动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流动情况。

(2)让幼儿尝试用彩纸、画笔描绘水的流动过程。

4. 分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水的流动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并分享各自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流动性(2)水的无固定形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洗手池等,记录水的流动情况。

(2)用彩纸、画笔描绘水的流动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流动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

(2)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分组讨论与分享的引导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探索水的神奇世界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2.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3.帮助幼儿理解水的三态(液体、固体、气体)及其属性。

4.引导幼儿体验水的各种有趣特性。

三、活动准备材料:
1.水杯、水盆、滤纸、冰块、玻璃杯、吸管、铅笔、空瓶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步:观察水的三态
1.准备一些冰块和水杯,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冰块和水的不同之处。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冰块是固体而水是液体?
第二步:探究水的气体态
1.将玻璃杯里倒入热水,然后马上盖上盘子,让幼儿观察盘子内部的变
化。

2.观察到盘子上有水滴凝结,引导幼儿认识水蒸气。

第三步:水的吸力实验
1.在水盆里倒入水,放入一根滤纸条和吸管,观察水的上升情况。

2.让幼儿思考,水是如何“爬”上滤纸条的?
第四步:水的变形与空气
1.给幼儿几个空瓶子和一些吸管,让他们用吸管吹入瓶子中。

2.观察瓶子内部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瓶子内的空气对水有何影响?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有趣的水科学活动,幼儿们对水的三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
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对科学充满好奇和热爱,不断探索世界的奥秘。

以上就是本次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的教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特性,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实验、表达等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学会观察、实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色素、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小鱼缸,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在水中游动的情景,让幼儿说出小鱼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动。

2. 讲解与探索(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组织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态变化,如倒水、滴水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有色素的杯子,倒入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水的颜色变化,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实验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颜色变化:加入色素后水变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用水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索、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家庭用水调查,了解家里的用水情况,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为保护水资源献计献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学会观察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杯子、颜料、滴管、沙子、石子、树叶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水龙头。

(2)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与水相关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状态等。

(2)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溶解等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水特性的认识。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水宝宝》,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水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重要性:生命之源、生活必需(3)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用水的地方,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1)洗手、喝水、洗衣服、浇花等。

(2)使用节水型水龙头、及时关闭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有趣的水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水是什么,水的性质和特点。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水的观察和实验。

3.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珍惜水的意识。

4.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水滴、自来水、河流、雨滴等。

2.实物:水、杯子、塑料瓶等。

3.实验工具:水管、漏斗、吸管、塑料袋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一张图片,让幼儿发言,说一说图片上的东西。

然后提问:“你们最喜欢什么东西?”引导幼儿说出“水”。

2.探究水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a.带幼儿观察实物水,并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问:“水是什么样的?”“水是液体还是固体?”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流动性、透明性和无色性等特点。

b.引导幼儿感受水的温度。

教师可以倒一些水在盘子中,然后让幼儿用手指轻触,感受水的温度。

3.进行简单的水观察实验(30分钟)a.实验一:水和油的实验。

1)教师倒一些水和油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

2)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两者的不同,发现油浮在水上。

3)解释原因:油比水轻,所以油会漂浮在水面上。

b.实验二:水和土的实验。

1)教师在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倒入相同量的水和土。

2)观察和比较两者的不同,发现水能渗透进土壤中。

3)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水能渗透进土壤中?c.实验三:水能流动的实验。

1)教师准备一个长形容器和一张纸。

2)将纸卷成筒状,一端放在容器内,另一端伸到容器外,使纸的一端贴近地面。

3)倒一些水在纸的一端上,观察水能流动到容器外的现象。

4)引导幼儿发现:水会顺着纸的缝隙流动。

4.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可以出以下问题,让幼儿回答:a.水是液体还是固体?b.水有什么特点和性质?c.油能溶于水中吗?d.为什么水能渗透进土壤中?e.水能顺着纸的缝隙流动吗?5.反思(10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引导幼儿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并提醒幼儿保护水资源,珍惜水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选取教材中《有趣的水》章节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性质、水的用途、节约用水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并能够描述水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水的用途的认知,知道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性质,并能用语言描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毛巾、水龙头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滴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透明容器,里面装满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提问:“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味道?”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介绍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喝、洗、浇花等。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滴管向水中加入色素,观察水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用一句话描述水的性质。

(3)小组合作,用画笔和水在画纸上创作,体验水的流动性。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喝、洗、浇花等(3)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用废水浇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水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水的理解,创作一幅关于水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提高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性质,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容器、杯子、滴管、色卡、水泵、水龙头、教学PPT 等。

学具:每组一套容器、色卡、滴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水泵和一个水龙头,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操作,观察水泵和水龙头流出水的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教师展示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的特点。

(3)教师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色卡、容器和滴管,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水的性质和用途。

4.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小窍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说出水的三个性质。

(2)请你说出水的三个用途。

(3)请你想出一个节约用水的小窍门。

2. 答案:(1)水的三个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三个用途:饮用、洗涤、灌溉(3)节约用水小窍门: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一节。

通过对水的认识,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性质和用途的讲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杯、色素、滴管、小石子、小船、水龙头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小刷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小船,让幼儿观察小船在水中的变化,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小船会浮在水面上。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2)水的用途:讲解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节约用水:让幼儿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如水的流动、混合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色素滴入水中的变化,探讨为什么水会变色。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3)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节约用水的宣传画。

2. 答案示例:画中可包含水龙头、水滴等元素,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让幼儿对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参观自来水厂、开展节水竞赛等,进一步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由浅入深:从水的直观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入手,逐步引导幼儿探讨水的更深层次特性(如流动、混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2. 学会珍惜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重点:观察水的性质,了解水的用途,学会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冰块、热水、吹风机、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小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冰块、水、热水三态变化,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变化过程。

2. 讲解水的性质(10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透明、无色无味等性质。

(2)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洗手、喝水、洗菜等,让幼儿明白水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流动、透明、无色无味(2)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3)节约用水:洗手、喝水、洗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想想如何节约用水。

(2)画一幅关于水的画,描述画中的水。

2. 答案:(1)关紧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

(2)画中的水可以是小河、湖泊、雨滴等,描述水的性质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是否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进行拓展延伸,如:1. 带领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的来源和保护。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有趣的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水的认识”,详细内容为水的特点、水的用途、水的形态变化;第二章“和水做游戏”,详细内容为水的浮力实验、水的过滤实验、制作小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用途及形态变化,培养幼儿对水的认知能力。

2. 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感受水的浮力、过滤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浮力实验、水的过滤实验。

2. 教学重点:水的特点、用途、形态变化;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容器、浮力实验材料、过滤实验材料、小船制作材料。

2. 学具:水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邀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水的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水是什么颜色?水有什么作用?水有哪些形态?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水的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流动。

(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3)水的形态变化: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 实验活动(15分钟)(1)浮力实验:让幼儿将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2)过滤实验:让幼儿将混浊的水通过过滤,观察过滤后的水变清澈。

4. 制作小船(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小船的方法,然后指导幼儿动手制作。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让幼儿用水彩笔描绘水的形态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水的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流动2.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3. 水的形态变化: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4. 浮力实验:观察不同物品的浮沉现象5. 过滤实验:观察过滤后的水变清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水的形态变化。

2. 答案: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描绘水的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

难点:让幼儿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水、杯子、碗、勺子、滴管、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水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讨论水的用途。

3. 实验一:水的溶解性实验材料:糖、盐、水、杯子实验步骤:1. 教师将糖和盐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

2. 教师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水,观察糖和盐是否能溶解。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二:水的过滤实验材料:泥土、水、杯子、滤纸、滴管实验步骤:1. 教师将泥土放入一个杯子中,加入水,搅拌均匀。

2. 教师将混合物倒入另一个放有滤纸的杯子中,观察滤纸对泥土的过滤作用。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 实验三:水的浮力实验材料:石头、塑料球、水、杯子实验步骤:1. 教师将石头和塑料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

2. 教师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水,观察石头和塑料球是否能浮在水面上。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认识到水的特性和用途。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观察幼儿对水的认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收集幼儿实验报告,评估幼儿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本次主题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水的特性和用途。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水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水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水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水”的主题展开,包括水的特性、水的用途、水的循环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水的特性、用途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杯子、滴管、放大镜、小石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盆子,里面装有水,让学生观察水的外观,闻一闻、尝一尝,引导学生说出水的特性。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节水标语,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5. 水的循环过程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节约用水:洗手时关水、洗澡缩短时间等水的循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节水标语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意义:提醒大家从自己做起,珍惜水资源。

2.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的三个节水方法。

答案示例:洗手时关水、洗澡缩短时间、用洗菜水浇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特性、用途和循环过程,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参加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理解水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性质,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海绵、小鱼缸、水泵、水车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玻璃杯、色素、滴管、海绵、小鱼缸、水泵、水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邀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水。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向一杯水中滴入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水会变色?水有哪些性质?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与水有关的物品,如海绵、小鱼缸、水泵、水车等,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这些物品与水有什么关系?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具有溶解性(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如关紧水龙头、用洗脸水冲厕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课后,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优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3.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体会到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水杯、图片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透明容器,装入水,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颜色的?”(2)请幼儿用手触摸水,感受水的特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喝水、洗手、洗衣服等。

(2)引导幼儿讨论水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没有水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滴管向水中滴入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2)请幼儿分组进行实践,记录观察结果。

4. 交流分享(5分钟)(1)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5. 情景模拟(5分钟)(1)教师创设一个节约用水的情景,如洗手时关闭水龙头。

(2)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践节约用水。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反思如何更好地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作用:喝水、洗手、洗衣服等(3)节约用水:洗手时关闭水龙头,合理使用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用水情况,记录自己节约用水的方法。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交流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15篇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15篇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15篇大班教案有趣的水15篇大班教案有趣的水1活动目的:1.理解生活中油和水会别离的科学现象,感知什么是乳化现象。

2.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别离的现象,对科学探究活动感兴趣。

3.乐意并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筷子假设干、记录纸、笔、毛巾,洗衣粉。

活动过程:一、出示实物,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儿有一杯水,一杯花生油,假如我们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你们猜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出示记录纸,根据幼儿猜测进展集体记录)。

二、幼儿进展第一次分组实验。

老师介绍记录方法,提出操作要求并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油和水的变化情况。

师:“瞧,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们都准备一小杯水和一小杯花生油、一个干净的小杯子,等下老师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去试一试,看一看油和水倒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并把它们记录在纸上,记得在操作的时候动作要轻轻的,要保持桌子和地板的干净好吗?三、老师根据幼儿操作结果进展小结。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说说你们是怎么操作的,当油和水倒在一起时你发现了什么机密?幼儿答复。

老师小结: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油和水是分开的,而且油总是在上面,水总是在下面。

四、进一步感知乳化现象。

1.师:“假如我们的手不小心沾到油和水,要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胆答复,并从中引出洗衣粉。

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洗衣粉,等下请小朋友往装有水和油的杯子参加一些洗衣粉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想象吧。

”2.老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进展操作。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油和水放入洗衣粉之后变成了乳白色象牛奶一样交融在一起。

4.小结:这叫做乳化现象。

洗衣粉把原来不交融的水和油交融在一起,在生活中我们就利用洗衣粉洗干净的乳化作用来清洗油污的衣服、碗和盘子。

五、活动完毕。

师:今天我们进展了这么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懂得了这么多科学原理,老师希望小朋友晚上回去之后能把今天所学的本领告诉爸爸妈妈。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2活动目的:1、让幼儿认识水的根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1) 归纳法:从条件值较小的数开始,找出其中规律,或找出其中的递推数量关系,归纳出一般情况下的数量关系.(2) 整体法:解决计数问题时,有时要“化整为零”,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反而要从整体上来考虑,从全局、从整体来研究问题,反而有利于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3) 对应法:将难以计数的数量与某种可计量的事物联系起来,只要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这两种事物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事实上插入法和插板法都是对应法的一种表现形式.(4) 递推法:对于某些难以发现其一般情形的计数问题,可以找出其相邻数之间的递归关系,有了这一递归关系就可以利用前面的数求出后面未知的数,这种方法称为递推法.【例 1】 一条直线分一个平面为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分这个平面为四部分.问5条直线最多分这个平面为多少部分?【巩固】 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部分?平面上100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部分?【例 2】 平面上10个两两相交的圆最多能将平面分割成多少个区域?例题精讲知识框架计数方法与技巧【巩固】10个三角形最多将平面分成几个部分?【例 3】一个长方形把平面分成两部分,那么3个长方形最多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巩固】在平面上画5个圆和1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例4】一个正方形的内部有1996个点,以正方形的4个顶点和内部的1996个点为顶点,将它剪成一些三角形.问: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三角形?如果沿上述这些点中某两点之间所连的线段剪开算作一刀,那么共需剪多少刀?【巩固】在三角形ABC内有100个点,以三角形的顶点和这100点为顶点,可把三角形剖分成多少个小三角形?【例 5】在8×8的黑白相间染色的国际象棋棋盘中,以网格线为边的、恰包含两个白色小方格与一个黑色小方格的长方形共有多少个?【巩固】用一张如图所示的纸片盖住66方格表中的四个小方格,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置方法?【例 6】有多少个四位数,满足个位上的数字比千位数字大,千位数字比百位大,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巩固】三位数中,百位数比十位数大,十位数比个位数大的数有多少个?【例 7】学学和思思一起洗5个互不相同的碗(顺序固定),思思洗好的碗一个一个往上摞,学学再从最上面一个一个地拿走放入碗柜摞成一摞,思思一边洗,学学一边拿,那么学学摞好的碗一共有种不同的摞法.【巩固】学学和思思一起洗4个互不相同的碗(顺序固定),思思洗好的碗一个一个往上摞,学学再从最上面一个一个地拿走放入碗柜摞成一摞,思思一边洗,学学一边拿,问学学摞好的碗一共有种不同的摞法。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5篇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5篇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5篇大班有趣的水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利用幼儿喜爱水,对水的新奇心,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育幼儿观测、比较、归纳的技能。

2、让幼儿感受水中发觉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3、培育幼儿勇猛、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欢乐,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活动预备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

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

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过程1、感觉游戏。

鼓舞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

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

援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由于水透亮、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由于水会流淌等等;鼓舞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觉,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

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幼儿反复对比试验,相互争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惶失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趣的水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脸盆6个、玩水工具若干、玻璃杯若干、糖若干、奶、录音机、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幼儿自由玩水,体验水的玩法。

谈话活动-------水可以怎么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