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德育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这部分知识点属于难点,但是并非重点,根据各大省份以及各类有关教师招聘的考试,都属于偏僻的考点知识点,相对较小,其次在考察题型上而言,主要考察客观题知识点,单选、多选、判断题,从考场性质而言,多为识记性考点,也会存在理解性考点,但是相对较少,以下是对本章节知识详解: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力量。
一、认知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即“知”的问题。)
1.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2.主要主张: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3.特征: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二、体谅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即“情”的问题。)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 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Eg:引导学生与同班和临班的同学友好相处,使得学生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Eg:教师引导学生过马路时搀扶老年人,公交车上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多去关心照顾班级里比自己小的学生等。
(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Eg:“同学们可以尝试扮演列车长/售票员/家长等”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刻,说说我们内心的体验和感想。”
(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
Eg:教师日常主动关心帮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询问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学生犯错时能进行容错教育。
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其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
(2)证明规则。其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做出贡献的人。
(3)付诸行动。其宗旨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3.体谅模式的优点
(1)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对特定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
(2)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3)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4)提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为教师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师指南。
三、社会学习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即“行”的问题。)
1.代表人物:班杜拉
2.主要主张
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强调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
3.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社会学习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儿童道德行为、道德判断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同样也可通过社会学习加以改变。综合运用榜样替代性奖励可以改变或提高道德判断。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该理论强调:道德教育的人格特征,即关心人格的整体性,而不是简单的某种行为反应;教学中的德育意义,例如师生互动的道德因素、教师的人格形象等;潜在课程的作用,尤其是校园文化的熏陶。
补充:按照课程呈现的形式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程(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根本区分点在于计划性和预期性。显性课程具有计划性、预期性,在显性课程当中学习的较多是学术性的知识,而隐性课程中学习的往往是非学术性的知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如师生关系、校风、班风等。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儿童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内部成长和自发的发现过程,而且是由社会示范的呈现和社会实践、训练来实现的。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主张德育应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认识付诸行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四、价值澄清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即“知”的问题。)
1.代表人物:拉斯、哈明
2.主要主张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选择时人们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把其公诸于众,这对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是有意义的。
3.价值澄清的完整过程
价值澄清的完整过程可划分为选择、赞赏和行动三个阶段,具体又分为七个步骤:
(1)完全自由地选择;˗
(2)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
(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
(4)做出喜欢的选择并对选择感到满意;˗
(5)乐于向别人公布自己的选择;˗
(6)根据做出的选择行事;
(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