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布尼亚病毒 (2)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六例临床分析

210003,China Email:wghongxia@sina.con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报道了一些以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而救治无效死亡。
早些年曾经认为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所致人粒细胞 无形体病…,后在一些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 J,所致疾病 现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院近年来收治 了6例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提高对该疾病I临床特征的认 识,现将其l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h动态心电图(hoher)提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
mm
36次,伴低血压(76—96/46~60
0.133
Hg)(1
mm Hg:
kPa),无心慌、胸闷主诉,无面色苍白、四肢厥 冷、末梢紫绀、皮肤花纹、少尿或无尿等循环衰竭表 现;心脏彩超提示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 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该患者既往无明确
体;腹泻3例,为黄色稀水便或糊状便,2~10渺d,其
中1例有时解柏油样便;腹胀2例;便秘l例;头痛 1例;无尿1例。4例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 中3例有明确蜱虫叮咬史。并发肺炎3例,其中 1例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曲霉感染。抽搐、意识 障碍1例,且口腔见血性分泌物。频发房性早搏
l例。窦性心动过缓l例(心率50~60 7『欠./min),
docl0047.doc.
中,3例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另3例虽无蜱虫叮咬
及类似患者密切接触史,但均常年在丘陵地区居住、
(收稿日期:2012-06.16)
(本文编辑:金建华)
万方数据
Engl J H,et a1.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N
高中生物 第一章 走近细胞章综合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走近细胞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最大的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B.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其生活不需要依赖活细胞D.高等植物的个体水平以下包括组成个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答案】B【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次序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最大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A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项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以活细胞为宿主,所以其生活需要依赖活细胞,C项错误;高等植物的个体水平以下包括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没有系统,D项错误。
2.“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
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答案】D【解析】艾滋病病毒(HIV)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也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病毒在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
3.下列不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②蓝藻③支原体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人口腔上皮细胞⑦噬菌体A.①②④⑤B.④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③⑥⑦【答案】D【解析】③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⑥人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⑦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项正确。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生命活动较人体的任意细胞简单D.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答案】A【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并没有提到通过细胞分裂方式产生;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一个细胞是一个生命个体,能完成摄食、排泄、增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所以其生命活动比人体的任意细胞要复杂;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不包括癌变。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 毒属的裂谷热病毒
Uukuniemi 病毒的氨基酸同源 性约为 30%。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 不耐酸、易被热、乙醚、
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 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传染源
➢被感染动物:牛、羊、狗、猪、鸡、鼠类 ,患者也是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蜱虫叮咬 ➢牛虻 ➢蚊、白蛉及牛虱尚不能排除传播本病可能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认识蜱虫
认识蜱虫
认识蜱虫
➢ 蜱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成虫背面有盾板(硬 壳),称为硬蜱,没有盾板叫软蜱。
➢ 目前中国已知蜱虫种类110多种和亚种,分属硬蜱科9属和软蜱科2属 。可以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在所有可 以传播疾病的媒介中蜱虫仅次于蚊子。
。 ➢ 成虫必须吸食第三个宿主,吸饱血的雌虫产下一堆虫卵后死亡。 ➢ 生命周期1~3年,多数时间在自然环境生存,吸附宿主吸血只有几天
时间。
蜱虫吸血特点
➢ 蜱虫吸血很慢,需要吸附在宿主身上数天,直到吸饱血为止。 ➢ 吸血行为并不持续,绝大多数发生在吸血最后的12~24小时,此时体
重增加80~120倍。
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 病毒(SFTSV)”(与其他白 蛉病毒相比:S片段相对 保守,氨基酸同源性最高 仅有41%左右,NS片段变 异最大,氨基酸同源性仅 11%;L和M片段氨基酸同 源性21-36%)
➢白蛉病毒属分三大组:一组对人类致病的 ,如立夫特山谷热病毒(Rift Vally Fever Virus)等;另一组对人类不致病,如乌库病 毒(Uukuniemi virus);而SFTSV则为第三组
Hale Waihona Puke 媒介 蚊、 蠓蜱白蛉
2022届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B.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C.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该学说认为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可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是后来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B错误;C、细胞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正确;D、细胞学说并未将生物划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说明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C.多细胞生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具有统一性D.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说明生物界在组成成分上具有统一性答案:C解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A、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 正确;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二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B正确;C、高等植物是多细胞生物,高等植物具有组织、器官和个体等结构层次,但没有系统这个层次,C错误;D、病毒和细胞生物都有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说明生物界在组成成分上具有统一性,D正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试题及答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4题)1、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指南(2010版)》印发的时间?(A)A:2010年9月29日B:2011年9月29日C:2011年8月29日D:2010年8月29日2、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现于哪一年?(A)A:2010年B:2011年C:2009年D:2012年3、下列哪一地区尚没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D)A:滨州B:莱芜C:日照D:聊城4、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病毒属于哪一类病毒?(A)A: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B: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C: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D: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属5、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血清学、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工作,应当在哪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B)A: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B: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实验室C:生物安全Ⅲ级实验室D:生物安全Ⅳ级实验室E:以上都可以6、新型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正式命名是哪一年?(B)A:2010年B:2011年C:2009年D:2012年7、发现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应该及时采集下列哪种标本?(B)A:咽拭子标本B:血清标本C:粪便标本D:尿液标本8、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氨基酸同源性约为多少?(A)A:30%B:40%C:50%D:60%9、下列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A:单股正链RNA病毒B:单股负链RNA病毒C:双链DNA病毒D:单链DNA病毒10、下列哪一项处理措施不能灭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B)A:紫外线照射B:65℃加热20minC:75%乙醇5minD:含10%有效氯的氯消毒剂5min11、据推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潜伏期可能为下列哪一项?(A)A:可能为1~2周B:可能为2~3周C:可能为3~4周D:可能为1~2月1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发于哪一个季节?(B)A:多发于冬、春季B:多发于春、夏季C:多发于秋、冬季D:多发于春、秋季1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D)A:平原B:山区C:丘陵D:B+C14、哪些人群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易感人群?(D)A:儿童B:青壮年C:老年人D:以上都是15、外出时,下列哪一项不是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C)A:避免在草地长时间坐卧B: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C:穿长袖深色衣服D:不穿凉鞋16、对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多少天的医学观察?(C)A:7天B:10天C:14天D:21天17、根据《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2012版)》规定,各地发现该类疾病后个案调查率应达到什么要求?(C)A:80%B:90%C:100%D:70%18、根据《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2012版)》规定,各地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于多长时间上报个案调查数据库?(C)A:每个季度上报一次B:每周上报一次C:每月上报一次D:每半年上报一次19、根据《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2012版)》规定,各地上送疑似病例血清标本时同时还要上送哪些标本或表格?(D)A:同时上送该病例血块标本B:送检登记表C:个案调查表D:以上都是2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季节高峰?(B)A:3~5月份B:5~7月份C:3~7月份D:5~11月份21、下列哪一项关于蜱的描述是不正确的?(C)A:蜱分为硬蜱科和软蜱科。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新型布尼亚病毒是从蜱虫中毒者体内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病毒。
一、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经接触该病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及体征:持续性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伴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
部分病情危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分别降至1.0×109/L和30×109/L以下,血小板在发病的第9-19天下降至最低,随后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病程第7-10天,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
三、治疗方法(一)常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病毒唑0.5g,2次/天),加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或地塞米松)。
(二)对症、支持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发热时予以物理及药物降温、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肝功能受损者予以护肝治疗;血小板低于20×109/L,伴明显出血者输血小板悬液及止血治疗。
四、预防措施(一)蜱虫主要栖息在丘陵或山区,应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
如一定要进入此类地区,应当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者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针织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二)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松软部位。
万一发现被蜱虫叮咬,应该及时去医院取出蜱虫(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用镊子将蜱虫取出;若蜱虫尚未完全进入体内,先热敷或用烟头烫炙蜱虫尾部后再取出蜱虫),不要自行拿取。
(三)野外驻训归来后,要随时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被蜱虫叮咬后发热等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后送体系医院就医。
新布尼亚病毒ppt课件

.
3
概述3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国家传染病和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发现 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迅速展 开追踪研究,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布尼 亚科病毒
.
4
概述4
❖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 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 志》(NEJM)上
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
19
诊断1
❖ (一)诊断标准。 ❖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
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 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进行诊断。
❖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
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
20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一 种新的布尼亚(Bunya)科病毒,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一种以严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 疾病)的致病原
.
2
概述2
❖ 该病毒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在中国湖 北、河南、山东、江蘇、安徽和辽宁等6个省 份至少导致36名患者死亡
警惕!一种新 发传染病
.
新布尼亚病毒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
1
概述1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severe fever with
高一生物《走近细胞》课堂精点练习及答案

《走近细胞》课堂精点练习1.“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遗传物质为DNA和RNAC.为非细胞生物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2.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比较,错误的是()A.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运动、分裂、反射等生命活动B.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多细胞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B.生物圈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层次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4.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HIV ②桔子树③灵泉寺山上所有鸟④观音湖中所有鲫鱼⑤一大片桔子树树林⑥某池塘中所有生物⑦一个桔子⑧人体内的血液⑨传出神经元⑩细胞内的水、蛋白质等化合物A.⑨⑧⑦②④⑥⑤B.①⑩⑨⑧⑦②④③⑥⑤C.⑩⑨⑧⑦②④⑥⑤D.⑨⑧⑦②③⑥⑤5.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结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血液→运动系统→蜜蜂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草履虫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1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A.1个B.2个C.4个D. 8个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了160000倍B.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模糊,轻轻地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再观察C.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8.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教育课件

教育课件
1943年,布尼亚病毒 (bunyamwera virus,BUNV)首次在非洲乌干达西 部布尼亚姆韦拉 (Bunyamwera)被发现
过去虫媒病毒按抗原分组:经典A 组和B组(现分别定义为黄病毒科 和披膜病毒科),当时只好把这类病毒定义为 C组病毒
197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 C组病毒统一归入布尼亚病毒科 ( bunyaviridae)
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检测2013-2016 年10月23省7419例确诊,355人死亡,病例主要分 布河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浙江、江苏7 省
Zhan J; Wang Q; Cheng J et al.Virol Sin.2017 ;32(1):51-6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1523 -1532 Virol Sin.2017 ;32(1):51-62
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HPS)
650多种植物:各种各样的症状
媒介 蚊、 蠓
蜱
白蛉
蜱
鼠
牧草虫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布尼亚病毒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 RNA病毒, 病毒体通常为 具有包膜的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80-120nm
基因组包括大( L)、中(M)和小( S)3个片 段:
布尼亚病毒科
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属
La Crosse
内罗病毒属
新疆出血热、内罗毕羊病
白蛉病毒属
裂谷热
汉坦病毒属
汉坦病毒
蕃茄斑萎病毒属
Tomato spotted wilt
宿主及疾病(症状)
人:发热、脑炎 牛: 流产、先天缺陷
新教材(2019版)生物学必修1达标检测卷1 走近细胞

新教材(2019版)生物学必修1达标检测卷第1章走近细胞(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蓝细菌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小球藻等都属于蓝细菌C.以上两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小球藻属于真核的藻类,不属于蓝细菌,蓝细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A、B错误;蓝细菌没有线粒体,C错误;D所述均为蓝细菌细胞和洋葱叶肉细胞的共性,D正确。
2.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B.abcd均能进行呼吸作用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D.bcd的细胞壁组成成分相同【答案】A【解析】T2噬菌体为DNA病毒,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蓝细菌和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错误。
3.下列有关颤蓝细菌、水绵和黑藻所具有的共同结构或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进行光合作用 B.都含线粒体C.都含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器D.都不含染色体【答案】C【解析】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只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不含中心体和染色体;水绵属于绿藻,为低等植物,含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和染色体等;黑藻属于高等植物,含叶绿体、核糖体和染色体等,不含中心体。
4.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沈毅【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5月9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流行病学特征:男56例,女40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3.44±7.74)岁,发病季节无明显的聚集性;②临床症状: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不同程度的纳差、乏力、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③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抗体IgM、核酸、电解质、心肌酶、血培养、心电图、胸部CT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④临床治愈率为77.4%,病死率为22.6%.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首发症状为发热,实验室检查多数可见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降低,电解质紊乱,病死率高,预后差.【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3【总页数】1页(P102)【关键词】新布尼亚病毒;临床特点;预后【作者】沈毅【作者单位】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辽宁丹东1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部分省市近年来出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1]。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属于一种新发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对其研究不多。
本研究分析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9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分离出新布尼亚病毒;②新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效价升高超过急性期的4倍;③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初三生物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营养和饮食卫生,不正确的是A.合理膳食,按时用餐B.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C.预防食物中毒D.饭后可进行剧烈运动,以助消化【答案】D【解析】A、合理膳食,按时就餐,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B、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C、预防食物中毒,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故不符合题意;D、饭后剧烈运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故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关注食品安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2.鲜肉冷冻运用了下列哪种生物技术()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食品保鲜技术D.转基因技术【答案】C【解析】传统的保鲜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窖藏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得到常见的新鲜的食品,所以,近年来食品储存技术发展迅速.现代的储藏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使用保鲜膜保存等.故鲜肉冷冻运用食品保鲜技术.故选:C【考点】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B.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D.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答案】B【解析】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煮熟后仍有污染,不能食用;B、但为防止伤口处的蛇毒由静脉流回心脏进行循环,应扎近心端.假设动脉被咬,为何也要阻止静脉血回流,原因很简单,其一,静脉是动脉内血液回流的必经路径;其二,一条动脉沿途有很多个小侧枝,每个侧枝都通向静脉,你阻断动脉远端,有毒的血液可以回流,通过侧枝进入一个较近的回路,从静脉回流到心脏.所以抢救时只能阻断近心端回流通道.因此,小明的前臂被被蛇咬伤,不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近心端.才能防止血液流向心脏;C、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考点】关注食品安全、出血的初步护理、人工呼吸。
中考生物会考复习专项训练29:用药和急救(基础版,含详解,Word版)

专题29:用药和急救一、单选题1.生活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应积极应对。
以下处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 不宜随意搬动骨折患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B. 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C. 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D. 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应压迫伤口远离心脏的一端进行止血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大B. 遇到有人溺水,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时,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C.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D. 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能损害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3.你认为治疗煤气中毒最好采取下列哪种方法()A. 森林浴B. 手术治疗C. 有氧呼吸D. 高压氧治疗4.时下流行的驴友、暴走等户外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户外运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做人工呼吸时,使被救者仰卧,朝被救者的口腔吹气,们分钟16~18 次B. 动脉出血,要摁压伤口远心端血管止血C.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应帮助其服药并拨打“120”D. 非处方药的标识是“OT C”5.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作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生病买药时首先明确病情、病因②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病的药也不能随意组合使用③病情好转就可以立即停药④服药时不可以随意增加用量⑤发烧时可以直接使用退烧药⑥用药前应关注药品使用说明书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②④⑥D. ①②④⑤6.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生活更健康。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B. 进行皮肤移植时,用异体皮肤往往会发生排异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 用指压止血法抢救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动脉D. 发现某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7.7.如图是在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
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2例分析

血 常 规 示 WB C 4 . 4 3 X 1 0 9 / L , P L T 7 1 X 1 0 9 / L ; 急查血生化示 A
厌食 、 乏力 ; 人院查体 : T 3 7 . 6 o C, 血压 ( B P ) 1 2 9 / 6 0 mm H g , 浅表 淋 巴结未扪 及肿大 , 皮 肤可见散在 出血点 , 心肺腹 ( 一 ) , 双下 肢 不肿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示 白细胞 ( WB C) : 1 . 7 4 X 1 0 , 血小板 ( P L T ) : 6 3 ×1 0 9 / L; 血凝 常规 : 凝血 酶原时间( P I 1 ) 及活化部 分凝 血活酶时 间( A P 1 ) 均测不 出; 肝功生化心肌酶 : 丙氨 酸转 氨酶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 重症肺炎 。 ③ 继发性癫痫 。④低钠血症 。
治疗 : 呼吸机辅 助呼吸 , 深静脉置管后应用血管 活性药物 升压 , 美 洛西林钠舒 巴坦钠并多西环素抗感染 ,利 巴韦林抗病 毒 , 甲 泼尼龙琥珀酸 钠抗炎抗渗 出 ; 静 注人免疫球 蛋 白 2 0 g , 静脉滴 注5 d ;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 ,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等治 疗, 给予病毒灭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患者查新型布尼亚病毒
净化进行 肾脏替代治疗 。 结果 : 经综合治疗 1 5 d , 生命体 征趋于
平稳 , 体温恢复正常 , 意识转清 , 成功拔管撤机 , 尿量正常 , 各项
近几年来 , 我 国相继报道 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 临 床表现 的感染性疾病 , 其 中少数患者 因多脏器功能损 害救治无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科普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科普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2、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的新发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急性起病,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该病的发病季节多于春季和夏季。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蜱虫叮咬和接触传播。
因此我们到户外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2、那么预防蜱虫叮咬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呢?①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进入此类地区,应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不宜穿凉鞋。
②暴露的皮肤喷涂驱避剂,如避蚊胺等,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
③有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如有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暴露史。
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有疫区旅居史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④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但当携带宠物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⑤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3、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后,应当如何处理呢?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如果在蜱虫清除后的14天内出现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医生可能的蜱虫暴露史。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4例护理体会

90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年10月第21卷第10期 MMJC,Oct 2019,Vol 21,No.10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9.10.027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4例护理体会高敏 宋艳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了一种新病毒—布尼亚病毒(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bunya…virus,SFTSV),又称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FTS)[1]。
该病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多数重症患者需行机械通气、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等高级生命支持措施,而积极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我科收治的14例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护理经验及体会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科室共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14例。
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9~81岁,平均64岁,发病多为中老年;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本组患者均为农民,其中12例生活居住地为丘陵地区及山地农村,均有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作业的经历,9例有明确蜱虫叮咬史,5例患者曾经接触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其中3例确定无山地工作史及蜱虫接触史,因接触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而感染。
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1],且所有患者均抽血样送检江苏省疾控中心,确定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1.2临床症状及体征 该病共同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多为高热)、乏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伴随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咳嗽、咳痰,部分患者有腹泻、腹胀、呕血、便血、结膜充血等;严重者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少尿、黄疸、心肺功能衰竭如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胸闷气喘等表现,也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抽搐等[2]。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作者:石利民何敏乔梦凯雍玮曾理王璇张洪英丁洁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31期【摘要】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SFTSV基因序列。
方法:收集本市2014年4-6月某医院送检的2例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SFTS)患者的血清标本,经核酸荧光PCR检测阳性确诊。
对病毒核酸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比对。
结果:两名患者均有典型的SFTSV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发热、腹泻为首发症状,血常规见粒系及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
从2例患者血清提取的核酸经测序,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SFTSV进行比对,0428株(安庆)的RNA多聚酶、糖蛋白、NS 蛋白的同源性与安徽代表株AHL/China/2011的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
0507株(滁州)上述目的基因与江苏株JS2011-013-1的同源性高达99%。
结论:SFTSV在本地区散发存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其来源或有差异。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血小板减少;基因;病毒;序列分析Viral Sequence Analysis of Two Cases with SFTSV Infections/SHI Li-min, HE Min, QIAO Meng-kai,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1):018-02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ology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 and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e SFTSV. Method: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two cases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collected from a hospital in Nanjing during April 2014 to June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Nucleic acid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erum of the two SFTSV cases. After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the nucleic acid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enBank using the BLAST facility. Result: Two patients presented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of SFTSV infection, with acute onset of fever and diarrhea. Routine blood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neutrophils and platelets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The results of alignment with database in GenBank, showed that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gene, the glycoprotein gene and NS protein gene of the sample 0428(Anqing) had 99% homology with AHL/China/2011,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 of AnHui Province. While the genes of sample 0507(Chuzhou) had 99% homology with JS2011-013-1,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 of JiangSu Provinc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FTSV occur sporadically in Nanjing and its origin might be diverse.【Key words】 SFTS bunyavirus; Fever;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Gene; Viral;Sequence analysisFirst-author’s address: Nanjing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 210003,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1.006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是我国2010年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
循证护理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蜱虫 , 可能 的传 播途 径 为接触 患者 体液 、 血 液后
( 未洗手 ) , 经手 一香 烟 一 口腔 黏膜 一发 病 , 向患 者
强 调个 人卫 生 的重要 性 。
强病房管理 , 如何预防发生 医院感染 , 如何提高患
者 疾病 相关 知识 。 1 . 2 文献检索与整理 在 C NKI 、 P u b Me d 、 万 方 数 据库 等 数 据 库 检 索 “ 布尼亚病 毒” “ 发 热 伴 血 小 板减 少 综 合 征 ” “ Ho s p i t a l i n f e c t i o n ” 等关 键词 , 获 得有 价 值文 献 5 1份 。经 阅 读 全 文后 , 选 取其 中 的
1 . 3 制 定新 型布 尼亚 病毒 感染 患者 的护 理措 施 1 . 3 . 1 加强 手卫 生 严格 执 行 洗 手 程 序 : 在 进 出 病 室前 后 、 处理 完污染 物 品后 、 进 行 无 菌 操 作 前 后、 接触 患者前 后 均施 行 7步 洗 手 法 , 每 次 使 用 一
循证 护 理 ( 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n u r s i n g , E B N) 是
9 篇 文献 进行 研究 , 仔 细 阅读 , 整理 归 纳 , 提 取有 关 新 型布 尼亚 病毒感 染 患者 的 护理 内容 。 1 . 2 . 1 手卫 生 周 玉萍等 [ 4 ] 指 出 医务人员 卫 生状 况 与 医院感 染 密 切 相 关 , 加 强 手 卫 生 是 降低 医 院
感 染 的关 键 , 并 提 出 向 医务 人 员 宣 教 手 卫 生 的 重
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 中, 审慎地、 明
确地 、 明智地将 科研结论 与其 临床经验 以及 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途径
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 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 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 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Company Logo
预防控制措施
(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 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 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 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二)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各地应当开展对 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 力;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 (三)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及时采集 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 室检测能力。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 (四)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积极、广泛地宣传疾病防 治和蜱等媒介昆虫的防制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最基本的预防常识从而有意 识地去保护自己,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使公众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 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五)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应当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 动、进行环境清理,必要时采取灭杀蜱等措施,降低生产、生活环境中蜱等 Company Logo 传播媒介的密度。
新型布尼亚病毒 (SFTS virus)
组员: 演讲:黄灵敏 资料:张宁 制作:莫秀芳
发现 形态 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预防控制措施
Company Logo
发现
据新华社电河南省卫生厅2010年5月25日通报称, 截至5月24日,河南省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蜱虫病)病例70例,死亡4例。 0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 Strategy 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河南蜱 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 Challenges Forward 亚病毒。
Company Logo
ConclusiLogo
形态
新型布尼亚病毒(Bunia virus)属于布尼亚 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 (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 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L片 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 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 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 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 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 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 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 构。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 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 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 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 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 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 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 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 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 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 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