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 2007, 16(1): 253-25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国家环保总局事业费项目(2006)
作者简介:贺昭和(1964-),男,副研究员,从事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E-mail: 2006zhiling@ 收稿日期:2006-08-2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贺昭和,秦卫华,王 智,徐网谷,蒋明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同时由于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巨大等因素,我国保护区也面临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而合理地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则是解决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念、功能、特点及开展方式,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议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1-0253-04
1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主要场所和珍稀濒危物种的最后避难所。自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经历了50年的建设和发展,至2005年底,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14994.9万hm 2,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超过了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区域分布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并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成效。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2005年),我国84.8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86.27%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珍稀濒危生物的最后栖息地。一批国家级保护区通过重点建设,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锡林郭勒、广东鼎湖山、四川卧龙、云南西双版纳、西藏珠峰等2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 “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内蒙古达赉湖、辽宁大连斑海豹、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海南东寨港、青海青海湖等27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存在问题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少,经
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十分突出,导致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长期存在“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局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保护区管理和科研水平低。近几年自然保护区数量增长迅速,但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投入的经费十分有限,除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外,几乎无力进行管护和科研工作。根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仍有40.5%的自然保护区未建立管理机构,25.1%保护区未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尤其是缺乏技术管理人员。
(2)开发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矛盾复杂。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逐渐深入,一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已经将触角伸进自然保护区内,导致保护区被动调整,保护对象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活动,如砍伐森林、滥挖药材、盗猎、滥渔等一直存在。
(3)法规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关于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法律法规仅有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难以满足我国当前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要求,亟待出台《自然保护区法》等相关法规体系。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功能及主要方式
2.1 保护区生态旅游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自从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因其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任务责任的旅游方式,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为流行、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很多,包括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应对自然区域的保护做出直接的贡献、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尊重当地现存文化并予以恰当的解
254 生态环境第16卷第1期(2007年1月)
释和参与等。目前对于生态旅游主要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认为到保护区旅游或森林旅游就是生态旅游,没有认清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概念的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都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目的地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及其他荒野地等,但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理想场所之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以总结为走进自然、欣赏自然、学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一种高度负责任的和着眼于自然区域的可持续旅游方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人与自然和谐性、生态可持续性、优先保护性、独特地域性和不可移植性等。
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功能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及周围社区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图1),但作为一种旅游活动,保护区
生态旅游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为人们提供了原生性的自然景观,满足人们对于荒野美学的需求。自然保护区内保存了我国最为完整的各类生态系统,以及种类最为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满足现代人们追求亲近自然和荒野美学的心理需求。
(2)为保护区管理筹措资金,提高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的经济收入,其中相当部分可以直接返回保护区,缓解目前我国保护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资源管护能力。
(3)促进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社区经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通过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增加了就业机会,使社区居民从中获得较大利益,通过带动落后山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协调自然保护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4)对社区居民及旅游者进行生态保护教育。通过生态旅游的运作模式,不仅对旅游者,同时也对保护区内的居民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可以大大提高社区居民对于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主要开展方式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其开展方式也极具多样性,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野生动物观赏。主要以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为观赏对象,其中开展最多的为观鸟生态旅游,如黑龙江扎龙、江苏盐城珍禽、江西鄱阳湖候鸟等保护区,其他包括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的观象、河南太行山猕猴、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等保护区的观猴等,国外发达的观鲸游目前在国内开展较少。
(2)休闲度假。自然保护区内优美、安静的环境是放松身心、休闲度假的良好场所,目前国内生态旅游有相当比例均采取这一方式,如福建武夷山、四川九寨沟、吉林长白山等保护区的森林游;河北昌黎黄金海岸保护区的滑沙游;海南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潜水游等。
(3)探险考察。这一类主要可以分为原始森林探秘、登山探险、古冰川地貌考察、植被考察、宗教及古文化探访和极限体验等,如海南五指山保护区的森林探险游、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冰川地貌考察游等。
(4)其他类型。除以上几种类型之外,目前开展较多的保护区生态旅游类型还有科普夏令营和摄影写生艺术游等,如四川王朗保护区的科普夏令营、吉林雁鸣湖保护区的摄影游等。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尽管以保护为核心,如果失去严格的管理,仍然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过快,许多地区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仍很模糊,过分关注保护区与生态旅游二者间的互利关系以及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炒作,忽略了现实操作中的严格原则及规范,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质未能符合生态旅游的标准。据不完全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22%的自然保护区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受到破坏,很多保护区出现不同程度的
图1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