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构成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构成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该构成因素包括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体育传统(校风、班风)、体育教师的教风和教学气氛、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风气、体育信息舆论、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等。因素负荷量平均高于0.5。
【关键词】东北地区;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构成因素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具有显性特征,更容易被人重视,精神环境基本属于隐性环境,则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精神环境将对青少年产生更直接、持久而且深刻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地理位置和环境、思想观念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受到了制约和影响。对东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意义深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东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模式为研究对象,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高中1000人、初中1000人、小学1000人)抽取了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和学校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一是设计、发放与回收问卷。对东北地区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了“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模式及要素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发放3000份,回收30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851份,有效率95%。二是效度检验。本研究对问卷采用了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利用因素负荷量来进行区别性因子构建。问卷的kmo为0.786,说明问卷的效度较高。三是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s alpha)一致性系数对问卷的同质性信度进行了检验,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47。说明问卷总体具有良好的信度。
(2)访谈。对东北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了访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数理统计。运用excel2003、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主成份分析与统计,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
1、项目分析
本研究采用区分度分析。将量表57个题目按分数高低排序,找出上下各27%处的分数,分为2组。再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的题目有31个(p<0.001),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方差正交最大旋转法和主成份分析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6个因子为主因子,累计解释率为总方差的52.871%。第1个主因子命名为“体育信息舆论”(特征值8.242。累计贡献率26.587)(v11是否经常关注体育比赛和新闻,v13体育知识讲座,v3体育教学状态,v5体育图书,v8体育教材,v15体育宣传栏);第2个主因子命名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风气”(特征值2.422。累计贡献率34.398)(v39体育锻炼价值取向,v29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及态度,v34身体健康情况,v49体育道德观,v51体育精神观,v56身体自尊态度);第3个主因子命名为“学校体育传统”(特征值1.755。累计贡献率40.059)(v7学校校训,v12体育口号,v2标志性体育人物,v22有无校运动队,v17是否举办体育文化节);第4个主因子命名为“体育教师的教风、教学气氛”(特征值1.441。累计贡献率44.708)(v48体育教师体育观念,v50体育教师业务水平,v57体育教师精神风貌,v55体育课堂秩序,v42课堂教学组织);第5个主因子命名为“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特征值1.126。累计贡献率48.341)(v25好生与差生之间的关系,v23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关系,v35正常体形与特殊体型之间的关系,v36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v33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第6个主因子命名为“精神文化环境发展目标和计划”(特征值1.033。累计贡献率51.671)(v14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发展指导思想,v19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发展具体措施,v9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发展奋斗目标,v4体育
精神文化环境发展主要任务)。
三、讨论
体育教师的教风和教学气氛的贡献率最高。体育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的工作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体育教师的精神面貌、育人风范、教学艺术和教师形象更容易对中小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反映学生集体与课堂教学情境之间的关系[1] 。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业务水平、教学风格直接制约影响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动力,更是建立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关键。
学校有校风,班有班风。班风与校风密切相关。校风、班风作为学校的师生思想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既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奠基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风气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过程中所持态度和采用的方法。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风气,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还必须要在目标和计划下指导进行。目标为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建设指出发展方向,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是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所以,建设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必须在制定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实施计划指导师生开展各自体育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体育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作用。
学校内部存在着各种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体育教学中的人际
关系主要包括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将对学校体育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广大师生员工能否形成一个团结统一、密切配合的集体,充分发挥良好的集体效应与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情况密切相关。[2] [3] 根据信息理论,体育教学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体育教学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信息、体育教学状态信息、体育教学物质信息。[4] 通过各类体育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最终实现体育活动。
[5]
四、结语
东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包括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体育传统(校风、班风)、体育教师的教风和教学气氛、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风气、体育信息舆论、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等。因素负荷量平均高于0.5。
【参考文献】
[1] 贾玉科. 山东省高等体育院系教学环境的现状及对篮球教学影响的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6.
[2] 邓月宁.论学校体育环境及建设[j] .四川体育科学,1995(1) 36-39.
[3] 方程,李玲.论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涵义和构成要素[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624-626.
[4] 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20.
[5] 杨刚.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环境的评价研究[d] .南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