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1f8c4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9.png)
四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四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分析教材。
《统计》是课程标准中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
而本节课执教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是第二学段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起始教学。
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而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为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进一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打下基础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生活的实际例子,使学生感受产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并能独立补充完整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图例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通过创设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学生尝试根据实际需要收集整理相应数据并进行描述的过程;3、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绘制等活动,经历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4、通过统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6b32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1.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拓展的机会。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不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不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和解读存在困难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2)让学生能够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制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能够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2)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3)让学生能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解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05ef1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2.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一、情感与态度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说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在3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计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能根据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游戏活动,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e1c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6.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75—78页。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整理的方法,学会绘制和分析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既是学生前面学习的统计知识的一个延续和发展,也是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非常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培养统计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2、使学生与老师一起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教学难点:横轴位置的确定与纵轴单位长度的划分。
重点:是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难点:是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四、说教法学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讨论学习法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篇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213d8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b.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应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简单的整理。
看结构图可以说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
这一教学在此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按层次理解定位如下:首先我注重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研究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等能力。
其次我认为重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单式统计图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作简单的分析,作简单的预测。
最后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统计意识的培养、统计过程的经历、对统计功能的体会(预测、决策)、对统计图表、统计量的重新认识。
二、说教法从教学内容来看,统计教学以探究研讨法为主。
如设计中进行下个月进货的决策时,对已有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外,其结果能对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三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8a22e9a45177232e60a224.png)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教材简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制作方法以及对这种统计图的分析预测。
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预测;3、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正逐渐成为学生崭新的学习工具。
将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传统教学的内容以网络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目的就是依托网络的资源优势,提供大量的统计分析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充分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为此我设计了专题学习网站。
主要包括以下版块:1、单式条形统计图2、复式条形统计图3、小小统计师:小课题研究。
4、畅所欲言:网络留言版。
5、深入研究课外延伸的内容。
此外还链接了相关统计网站。
教学过程首先、源于生活,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五年级的同学要订做新的夏季校服,出示大队长小明制成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服务于生活,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小明带着这张统计图向张老师汇报工作。
张老师说小明搜集的数据还不够完整,原因是什么呢?这样一张美观的统计图为什么还是不行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夏季校服是分男女的,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
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出示第二次收集的数据。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7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7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ed46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6.png)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尽量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数据分析报告:让学生针对自己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撰写一份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数据的来源、统计方法、图表解读等内容。例如,学生可以分析学校不同科目的成绩分布情况,探讨各科目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可以调查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家庭成员的兴趣分布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家庭活动建议。
2.培养学生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根据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条形统计图的内容,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2.教学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教学难点:如何绘制并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
b.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统计数据。
c.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如学校运动会各项目报名情况统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何更清晰地展示这些统计数据呢?”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7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
授课地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3467fcdaef5ef7bb0d3c33.png)
(封面)《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又是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由于制作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要考虑的方面较杂,费时又多,而用Excel软件制图是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不必在制图上为难学生,故北师大版教材建议在方格图上考核学生,甚至建议可直接出现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即,一方面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一方面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我们已经形成统计教学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为发展统计观念的认识。
但是,我们是否还要辩证地看到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不是每一次统计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而是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有所侧重地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某个片段,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居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分析统计数据的作用;欣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用制作统计图的片段中感受电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锁定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法学法:根据所学统计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及用Excel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首先选择了教材创设的投球情境为课堂的主要资源。
浏览前面有关统计图的教材,本节第一次出现数据是小数的,参阅其他版本的教材及参考其他课件,大多是统计班上男女同学、不同地区人口,或温度的内容,且不在方格图中呈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5d03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1.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设计意图: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说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说活动准备: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说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97e4e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d.png)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起始课,属于新授课。
教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与作用,并安排了相应的例题。
例题以中国象棋和跳棋的棋子数量为素材,要求学生在已学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从而认识和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做出简单的预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与数学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学会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看出两个或多个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说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采用直观操作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感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从而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与数学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回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画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cbc9c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d.png)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的课时内容。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认识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建立统计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校的春季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运动会中设有投球比赛项目,同学们在赛前练习时遇到了问题,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板块二、合作探究1.与同伴说一说你的猜想,如何验证呢?2.收集数据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咱们班第一活动小组进行的实践活动。
我们收集到了什么?(数据)3.整理数据怎样快速且准确地整理好这些数据呢?(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你能一下看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吗?你有更好的方法表示这两组数据吗?(统计图)什么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直观形象)4.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绘制你认为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师生一起欣赏几份有创意的作品:第一位同学:绘制了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单手投球情况和双手投球情况。
第二位同学:绘制了一个条形统计图,在每个直条上标明“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复式条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复式条形统计图》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c29be5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f.png)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讨论,明确各自的观点,提高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种或以上物品的数量情况?”(如:比较男生和女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复式条形统计图》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语速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消化时间。
-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每个条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在数据分析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各类别的数量、比例等。
2.教学难点
(1)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分类和表示方法,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
(2)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正确处理数据,避免出现误差;
此外,我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上,尽量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仍有部分同学对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核心知识点。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调整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我也将继续学习,充实自己,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6b13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5.png)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91—P9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能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尝试分析数据的含义。
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数据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与合作,积累丰富的统计经验。
教材还重视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有机地渗透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加深对统计数据的认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初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回答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采用直观操作法、引导发现法、数据分析法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首先,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打下基础。
然后,通过引导发现,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得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学会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数据信息,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动态中观察认识事物,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程序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一张学校男女生人数统计表,并把它制作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807e5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e.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说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说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学习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并能根据折线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4、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了解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归纳复式统计图的特点。
3.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并能根据折线的变化进行简的分析和推测。
三、教学设计:(一)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
1、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同桌每人选一个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校对反馈,教师补充制图过程中遗漏和注意的问题。
(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折线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1、第一次尝试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一环节让学生感知是为了方便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画在同一个图上,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感受出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其带来的好处。
)2、认识图例。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分成了这样的几个步骤完成。
(1)让学生感知图例的必要性,没有图例我们就不能清楚的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每一条折线所表示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图例有几种。
(3)使学生知道图例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3、第二次尝试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其实是本堂课新授的知识点,我这一环节的安排意图有2点。
(1)是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的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2)是可以照顾班里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会照顾到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5f55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f.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认识条形统计图》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3、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通过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说教学重点:1、认识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2、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方法计算平均数。
说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表示数的特点以及用不通过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说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说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 展示关于本小组成员身高调查表及计算平均身高的结果)(【设计意图:重点复习学过的计算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计算能力,为这节课学习计算平均数的其他方法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 课上)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 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姓名:李强,张红云,马波,王小娟,李云平数量 枚):11,19,16,18,16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还可以用下面的统计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课件)三 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2、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 )3、仔细观察,你发现今天所学统计图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我的发现: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纵坐标上每格所代表的数据。
4、上面这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5、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废旧电池?还有其他方法吗?三、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最新版四年级上数学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
![最新版四年级上数学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d4f50aa8956bec0975e373.png)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一个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掌握了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进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因此,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2、探索复式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能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设计理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复式条件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提供数据素材1、设置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那2004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呢? (希腊的雅典城)(课件出示: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像资料)教师配合声像资料解说:这就是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五环圣火”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和平和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7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共设立了929枚奖牌,其中金牌301枚、银牌301枚、铜牌327枚,在这次异常激烈的角逐竞争中,究竟花落谁家了呢?请看:雅典奥运会中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牌统计表!2、出示数据(课件出示统计表)雅典奥运会中进入前四强国家的奖牌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统计表,并请学生对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二)、分析数据、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绘制单式的条形统计图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完成1号作业纸,绘制雅典奥运会前四强国家金牌统计图。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1dc5b5a300a6c30d229f1a.png)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一个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掌握了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进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因此,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2、探索复式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能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设计理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复式条件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提供数据素材1、设置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那2004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呢? (希腊的雅典城)(课件出示: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像资料)教师配合声像资料解说:这就是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五环圣火”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和平和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7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共设立了929枚奖牌,其中金牌301枚、银牌301枚、铜牌327枚,在这次异常激烈的角逐竞争中,究竟花落谁家了呢?请看:雅典奥运会中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牌统计表!2、出示数据(课件出示统计表)雅典奥运会中进入前四强国家的奖牌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统计表,并请学生对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二)、分析数据、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绘制单式的条形统计图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完成1号作业纸,绘制雅典奥运会前四强国家金牌统计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田坪镇新华小学贺莉沙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中,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所以,本节课我特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对比分析等途径,使学生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发现、获取、描述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制作方法以及对这种统计图的分析。
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2、说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学习了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本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统计表的
学习,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而且这个单元的学习也为以后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作准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体系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制订本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
六、说教学流程
我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由五大板块构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超市情境图,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超市情境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适时提醒孩子不能过度饮用饮料,同时引出超市饮料的销售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首先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对原有统计知识复习,让孩子们又重拾起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记忆。
然后通过提问:怎样才能清楚的比较两种品牌的销售情况呢?引发思考,自主探究出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观察复试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再对比观察,了解复式统计图的特征。
接着认识复试条形统计图的另外一种形式:横向复试条形统计图感受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
出示没有图例的统计图,强调图例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四)课堂延伸
适当的延伸,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也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丰富。
(五)全课总结
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即对一节课下来做一个回顾总结。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有很多区别
首先
1.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 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
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 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
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2.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
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
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
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
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单抗与多抗的区别是什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并介绍单抗、多抗在制备流程、特点及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与多抗的定义
抗原上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分子结构叫做抗原决定簇,也称为抗原表位。
一个抗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机体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抗体。
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而由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受到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并可以与多种抗原表位结合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
从某种角度而言,多抗是多种单抗的混合物。
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
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
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
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
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
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
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如果对抗体的特异性要求高,用量较大或需要长期使用一致的抗体,制备的抗体应用要求多(WB/IP/IF/ICC等),可以选择制备单克隆抗体。
若对抗体的特异性要求不高,需要做沉淀和凝集反应的检测性实验或者只需做ELISA检测,可以选择制备多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