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doc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定义说明解析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定义说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7c05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d.png)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和有机物(通常是葡萄糖)进行能量转化的一种重要过程。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细胞呼吸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首先被分解成小分子,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称为有氧呼吸。
它不仅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发生,也在植物中存在。
呼吸作用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能量,使生物体能够进行各种生理活动,例如运动、细胞分裂和物质合成。
同时,呼吸作用也是细胞释放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维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本文的重点将放在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上,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几个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它提供了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并维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通过研究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和作用,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章有条理和逻辑性,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下面是文章结构的详细说明:1.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概述文章将要讨论的内容。
2.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来详细介绍和探讨呼吸作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化学方程式。
这一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分成多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3. 结论部分用来总结正文部分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强调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者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紧密,逻辑清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了解呼吸作用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深入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13f5345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5.png)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是植物与其环境交互的重要过程,其中的水解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则形成氧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光合作用(六倍体植物,如水稻等):
6H2O2 + 6CO2→C6H12O6+ 6O2
呼吸作用:
C6H12O6 + 6O2→6CO2 + 6H2O
光合作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现象,它是植物从空气中收纳气态二氧化碳(CO2),用水解结合,产生有机气态物质的过程,而有机气态物质最常见的形式是有机碳,特别是糖类物质,包括蔗糖、玉米糖、木薯糖等。
此外,光合作用也能产生氧气,即通过水的氧化而自然释放的,供植物体内的细胞利用。
呼吸作用过程也是植物体内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细胞可以将已摄入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通过氧化和脱氢反应,在放出大量能量的同时生成有害气体二氧化碳,而水和氢气等有益物质,由此可见,呼吸是古老的生命活动之一。
正是因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存在,使得植物系统才有了良好的生态平衡,植物不仅可以从空气中获取CO2,而且还可以放出有益氧气,而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吸收部分过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影响环境,为整个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非常重要和紧密相关。
其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我们生活的呼吸,它们至关重要的化学反应的发生控制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植物体内,它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功能,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现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5c864b26edb6f1afe001f9f.png)
解析题目:例1 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
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图所示。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倍。
(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mg。
(3)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解析:1、要弄清题干中告诉我们的信息是什么?——要抓住所示气体量变化量为实际测得的,即“植物从外界吸收的氧气量是净产量,而不是植物实际的产生量”是关键。
2、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和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是实际产生量还是净产量(均为实际产量)。
(1)黑暗时因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测得的氧气吸收量就是它实际消耗的O2量,在200C时呼吸速率:1.5mg,在100C时呼吸速率:0.5mg,因此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0C时是100C时的3倍;(2)光照时测得的O2释放量则是释放到外界的,是净产量。
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测得的+自身呼吸消耗的=释放的O2量3.5 mg(净产量)+ 呼吸消耗0.5mg=4mg(3)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测得的+自身呼吸消耗的=释放的O2量6 mg(净产量)+ 呼吸消耗1.5mg=7.5mg根据反应式,设产生葡萄糖为X,则6CO2+12H2O C6H12O6+6O2+ 6H2O180 192X 7.5X = 180× 7.5 ÷ 192=7.03 mg参考答案:(1)3 (2)4 (3)7.03例2 在25℃,有氧条件下,某植物在黑暗中,每小时产生CO2为44mg,给予充足光照后,每小时吸收44mgC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合成的C6H12O6的量为 mg。
解析:教师:首先,该植物在黑暗中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因此测得的产生的CO2就是呼吸作用实际消耗量。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3079b51aeaad1f347933f91.png)
三.与呼吸作用有关得计算【知识回顾】呼吸作用得计算会涉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葡萄糖得消耗量、氧气得消耗量、二氧化碳得生成量、能量、产生A TP得量等计算问题。
1.细胞呼吸得总反应式(1)有氧呼吸得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2)无氧呼吸得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得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高等动物与人体得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得叶、玉米得胚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得呼吸,蛔虫与人体成熟得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也只进行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得能量关系(1)有氧呼吸1mol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2870kJ能量,1161kJ储存在ATP中,形成38A TP(第一阶段形成2ATP、第二阶段形成2A TP、第三阶段形成34ATP),其余以热能散失。
(2)无氧呼吸——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在无氧呼吸得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2A TP;第二阶段释放得能量太少,不足于形成ATP,释放得能量全部以热能得形式散失了。
如果消化了相同物质得量得葡萄糖,在产生酒精得无氧呼吸中,转移到A TP得能量与产生乳酸得无氧呼吸就是相同得,都就是61、08kJ /mol,形成2ATP,但释放得能量要多一些,1mol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释放225、94kJ能量,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196、65kJ能量,61、08kJ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3.呼吸类型(1)O2得浓度对细胞呼吸得影响O2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得性质。
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呼吸时气体得变化情况(以植物为例)①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得氧气量与放出得二氧化碳量相等;②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③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得氧气量小于放出得二氧化碳量。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https://img.taocdn.com/s3/m/2cd764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9.png)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和食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呼吸作用中,葡萄糖和氧气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葡萄糖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表示如下:
- 葡萄糖(C6H12O6):代表生物体分解食物产生的葡萄糖分子。
- 氧气(O2):代表生物体从外部吸入的氧气分子。
- 二氧化碳(CO2):代表生物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子。
- 水(H2O):代表生物体产生的水分子。
- 能量:代表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多个步骤和酶的参与。
上述方程式只是对整个呼吸作用过程的简化表示。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4de44afcc22bcd126ff0c51.png)
净光合量 呼吸量
关系式
O2的释放量 CO2的吸收量 有机物的积累量 黑暗中O2的利 黑暗中CO2的产 黑暗中有机物 用(吸收)量 生(释放)量 的消耗量 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审题: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暗处理1h的质量变化: 呼吸量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C项:4组的净光合量 都大于0,即光合作用 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组别
温度/℃
变式拓展: 变式1:光照后与光 照前质量变化
1
27
2
28
3
29
4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光照后与光照前质量变化/mg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 /mg
-1 -2
+3 +3
-3+3Βιβλιοθήκη -1+13 3 1 净光合量/mg : 3 2 3 1 呼 吸 量/mg : 1 5 6 2 总光合量/mg : 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 mg × B.光照1 h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O2量相等 √ C.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 √ 强度 D.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 30 ℃之间 √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解析: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A项:第4组合成有机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100教育: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
![100教育: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f8522d39482fb4daa58d4b27.png)
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虽然大部分知识是让记忆的,但是还是有计算的,而且涉及计算的还是大分值的,为了这个大分值,还是拼了吧!本文总结高中生物中的所有计算问题,绝对纯干货!一、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二、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三、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2)。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69560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8.png)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1、在25℃,有氧条件下,某植物在黑暗中,每小时产生CO 2为44mg ,给予充足光照后,每小时吸收44mgCO 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合成的C 6H 12O 6的量为 mg 。
2、有一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中CO 2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中CO 2的释放量,图A 曲线表示:分别在15℃和30℃条件下,测定叶绿体在不同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每小时CO 2的吸收量;图B 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每小时CO 2的释放量。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度为30℃,光照为8000勒克斯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ug /h/10g ;在温度为15℃,光照为8000勒克斯时,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ug/h/10g 。
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的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是因为受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过程的限制。
(2)离体线粒体在温度为15℃和30℃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分别为____ug /h/10g 和____ug /h/10g 。
(3)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基本一致,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内既不吸收CO 2也不释放CO 2的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勒克斯,此时光合作用正好补偿呼吸作用的消耗,呼吸作用所释放出的CO 2正好用于_______。
(4)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基本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000勒克斯时,光照10h ,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温度也为30℃时,10克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_______ug 。
如果黑暗条件下的温度平均为15℃,则10克叶肉组织积累葡萄糖_______ug 。
3、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4888b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将身体内积聚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氧气进行新陈代谢。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计算,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肺通气量、换气量、肺泡通气量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些计算方法。
1.肺通气量(VE)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整个肺部的总通气量,表示为每分钟呼吸气体体积。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每次呼吸时的潮气量(tidal volume,TV)与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相乘,即:VE = TV × RR。
2.换气量(VO2和VCO2)换气量表示单位时间内身体摄氧量(VO2)和释放二氧化碳量(VCO2)。
其中,身体摄氧量(VO2)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呼吸摄入的氧气量,通常以每分钟摄入的升数来表示。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VCO2)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也通常以每分钟排出的升数来表示。
VO2和VCO2的计算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呼气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来进行估算。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气体分析仪来测量呼气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然后将这些值带入到通用的换气方程中进行计算。
换气方程通常是根据不同的代谢状态和呼吸模式进行修正的。
例如,对于静息状态下的换气量估算,可以使用以下方程:VO2=VE×(FiO2-FeO2)×K1VCO2=VE×(FeCO2-FiCO2)×K2其中,FiO2和FeO2分别表示呼吸气中的进氧浓度和呼气氧气浓度,FiCO2和FeCO2分别表示呼吸气中的进二氧化碳浓度和呼气二氧化碳浓度。
K1和K2分别为修正系数,用于调整换气方程的结果,以匹配实际的代谢情况。
3.肺泡通气量(VA)肺泡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与肺泡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肺通气量。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每次呼吸时的潮气量(TV)减去死腔通气量(VD,即无法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如鼻腔和喉部)与呼吸频率(RR)相乘,即:VA=(TV-VD)×RR。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5df82c75fbfc77da269b137.png)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
回答:(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相等)(2)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
(24.55 mg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A 增加B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对上述结果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25 ℃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 g。
(0.06)(2)在25 ℃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 g。
(0.09)(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g.( 0.39)(4)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
(昼夜温差大、积累葡萄糖多)3、藻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活于同一溶液中。
已知草履虫每星期消耗0.1 mol葡萄糖,藻类每星期消耗0.12 mol葡萄糖。
现在该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净产量为0.03 mol。
这一溶液中每星期氧的净产量是A.0.03 molB.0.60 molC.1.32 molD.0.18 mol4、在光合作用下,要保持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同时合成1mol葡萄糖,暗反应中将产生多少摩尔三碳化合物A 2molB 4molC 6molD 12mol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 h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 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A.765 mgB.1485 mgC.315 mgD.540 mg6、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 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7、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的量如图13-3所示,(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 2的速率相同),在氧浓度为a 时发生的情况是A .100%酵母菌进行发酵B .3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C .6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 .酵母菌停止发酵8、假设宇宙空间站内的绿色植物积累了120mol 的O2,这些O2可供宇宙员血液中多少血糖分解,又有大约多少能量贮存在ATP 中A 20mol ,23220KJB 120 mol ,57400KJC 20mol ,57400KJD 120 mol ,23220KJ9、在某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mol 的O 2,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可达 A.1255kJ B.2510kJ C.2870kJD.5740kJ10、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 2吸收量和CO 2释放量的变化。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公式光合作用公式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公式光合作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6464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6.png)
七年级生物课上,学生们常常接触到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
这两个公式分别代表了生物体内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其公式的意义和具体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七年级生物课程中常见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生物呼吸作用公式生物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用氧气氧化食物产生能量的过程,主要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在七年级生物课程中,学生们通常需要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公式,即葡萄糖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通过上述方程式,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有氧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以及能量的释放过程。
二、光合作用公式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在七年级生物课程中,学生们通常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公式,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色素的作用下,通过光能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通过上述方程式,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和产物,以及光能的转化过程。
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七年级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们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练习来深入掌握这些知识。
了解这些公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们理解生物体内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还可以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学学习成绩和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两种互相补充的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体内利用氧气氧化食物产生能量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计算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195b3b7240c844768eaee50.png)
光合作用产生1克葡萄糖要消耗1.6×1010焦
耳的光能,那么在2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
要消耗__1_.2_x_10_1_0 __ 焦耳/分的光能。
实际光合
例4:(浦东新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抽测35题)
(6)将该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黑暗
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5mg;在充 足光照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减少了50mg。 据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共合
M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 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 化是 减少 (减少或增加),B植物一昼夜中 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增加 (减少或增加)
M
(4)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 萄糖为 6.82 mg/(m2·h)。(保留两位小数)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成葡萄糖60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
萄糖,请回答:(保留2位小数)
① 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共
消耗CO2 88
mg。则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
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CO2 38
mg。
② 若上述条件不变,该植物光照10小时,其余
时间不给光照,则该植物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102.27 mg。
例5:(黄浦区2009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37题) (3)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请据下图分析:
净光合
答案:C
实际光合
例3:(青浦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查考试35题)
净光合
(4)在20℃时,测得氧气的产生量、释放量
分别是560ml/min、336ml/min ,能用于合
呼吸作用公式
![呼吸作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04f49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f.png)
呼吸作用公式
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公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呼吸一般指异化。
异化是指生物体降解有机营养物分子(如糖、脂类、蛋白质等)的过程。
)从环境中或被细胞储存成小而简单的最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
)通过分步反应。
简单说,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
同化作用是新陈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
分解代谢是异化的别称,是生物体将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异化的重要方式。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异化作用,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细胞呼吸按着是否需要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但有的生物或组织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还可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计算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695a4023169a4517723a3f1.png)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计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主要是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根据原料与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并通过正确理解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和呼吸消耗之间的关系来对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解答。
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计算中的反应式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葡萄糖为产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量酶++−→−++O 12H CO 66O O 6H O H C 22226126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量酶酶+−→−++−→−36361262526126O H C 2O H C 2CO OH H C 2O H C 能量能量酶酶+−→−++−→−36361262526126O H C 2O H C 2CO OH H C 2O H 二、净(表观)光合作用、实际(真正)光合作用和呼吸消耗之间的关系1.黑暗下,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减少,植物不能生长.2.弱光下: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N1=N2-N ,m2=m1-m 有机物减少,植物不能生长.3.弱光情况下: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无有机物生成, 植物不能生长.4.较强光照时,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N1=N-N2 ,m2= m-m1有机物增加,植物能生长光合作用的指标是光合速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及吸收CO2毫克数表示,总(真)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吸收的CO2总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或吸收的CO2总量)中扣除掉在这一段时间中植物进行细胞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或释放的CO2)后,净增的有机物的量。
“生成量”、“合成量”、“同化量”、“制造量”等意思相同,都指实际 (真正) 光合作用“CO2释放量”、“容器内CO2的增加量”意思相同“O吸收量”、“实验容器内O2的减少量”意思相同2“植物干量”、“有机物量”意思相同三、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和呼吸消耗的常见表示方法1、净光合作用常用单位时间内CO2的__________(吸收/消耗/释放)量、O2的__________(吸收/消耗/释放)量或者 C6H12O6的__________(产生/消耗/积累)量来表示。
呼吸作用公式初一
![呼吸作用公式初一](https://img.taocdn.com/s3/m/a99028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1.png)
呼吸作用公式初一
①呼吸作用公式:
1)呼吸反应:呼吸反应是指呼吸机构接收到空气中的氧气后,在细胞氧化过程中,把进入细胞的氧气和机体代谢产物的二氧化碳有机地结合形成的一种生理反应。
2)呼吸作用由3个原子构成:氧、氮、氢。
3)呼吸作用的总反应:空气中的氧气与肺部血液中的其他原子反应, 最终产生了两个反应产物: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4)反应公式:O + H2 → H2O + CO2
②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1)呼吸作用是人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2)呼吸作用可以向血液供应氧气,保证机体处于正常状态;
3)呼吸作用还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几乎所有的有害物质均可以从体内通过呼吸排出。
4)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因为在呼吸作用中,体内的有机物分解可以产生一些气态二次代谢产物,如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以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③呼吸作用受损:
1)受损的呼吸作用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导致低氧血症,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2)严重的受损可能会吸入高浓度的有害物质,如粉尘、烟雾等,可能会对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3)长期代谢功能受损、呼吸功能被阻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初一呼吸作用的公式
![初一呼吸作用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6395d7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7.png)
初一呼吸作用的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在初一的生物课上,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公式。
这可不像数学公式那么简单,它藏着生命的小秘密呢!呼吸作用的公式是: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咱先来说说这个公式里的有机物。
就像咱们吃的米饭、面包,里面都有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可是生命活动的“燃料”。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
路过一个水果摊,看到那一堆堆新鲜的水果,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
我就在想,这些水果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呢。
再说说氧气,这可是呼吸作用离不开的“小伙伴”。
咱们呼吸的每一口新鲜空气里都有它。
我想起有一回和朋友去爬山,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大家都气喘吁吁的。
为啥呢?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让我们能继续往上爬。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呢,就像一个“小调皮”。
有时候我们呼出一大口气,里面就有不少二氧化碳。
有一次在教室里,老师做实验,收集了我们呼出的气体,然后通过一些方法检测出里面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水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
就像我们运动完出的汗,里面就有一部分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水。
还记得夏天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疯跑玩耍,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
这汗流浃背的,可不就是身体里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嘛。
最后说说能量。
这能量可太重要啦,没有它,我们的身体就没法正常运转。
就像有一次我早上没吃饭,上课的时候就感觉没精打采的,脑子都转不动。
这就是因为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持各种活动。
呼吸作用的这个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无论是我们的学习、运动,还是休息,身体都在默默地进行着呼吸作用,按照这个公式进行着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咱们初一的同学,在学习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别觉得它枯燥。
只要多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就能发现它的有趣之处。
比如说,我们跑步累了,大口喘气,这就是身体在努力进行呼吸作用,为我们提供能量呢。
所以啊,同学们,好好理解这个公式,它可是打开生命奥秘大门的一把小钥匙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知识回顾】呼吸作用的计算会涉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葡萄糖的消耗量、氧气的消耗量、 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能量、产生ATP 的量等计算问题。
1.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 (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 6H 12O 6+ 6O 2+ 6H 2O ——→ 6CO 2+ 12H 2O +能量( 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 H O ——→ 2C H OH (酒精)+ 2CO 2+少量能量[ 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6 12 62 5件下的呼吸 ]C 6H 12O 6——→ 2C 3H 6O 3(乳酸)+少量能量[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的叶、玉米的胚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蛔虫和人体成 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也只进行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的能量关系( 1)有氧呼吸 1mol 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 2870kJ 能量,1161kJ 储存在 ATP 中,形成 38ATP(第一阶段形成 2ATP 、第二阶段形成 2ATP 、第三阶段形成 34ATP ),其余以热能散失。
( 2)无氧呼吸 ——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在无氧呼吸的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2ATP ;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太少,不足于形成ATP ,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如果消化了相同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在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转移到 ATP 的能量与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是相同的,都是 61.08kJ /mol ,形成 2ATP ,但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1mol 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释放 225.94kJ 能量, 1mol 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 196.65kJ 能量, 61.08kJ 储存在 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3.呼吸类型( 1) O 2 的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O 2 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性质。
O 2 浓度为 0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浓度为 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 2)细胞呼吸时气体的变化情况 (以植物为例)①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②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③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例题讲解】〖例题 1〗酵母菌发酵产生 CO 2 的摩尔数为 N ,在安静情况下, 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 萄糖可以产生的 CO 2 量是( B )A . 1/3NmolB . 3NmolC . 6NmolD . 12Nmol〖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
〖解析 〗酵母菌发酵产生 CO 2的摩尔数为 N ,由反应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 精)+ 2CO 2+少量能量”需消耗 N/2 的葡萄糖;由人通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反应式“ C 6H 12O 6+ 6O 2+ 6H 2O ——→ 6CO 2+ 12H 2O +能量”,人消耗 N/2 的葡萄糖,可产生 3N 的.精品文档CO 。
〖答案〗 B2〖例题 2〗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 1 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 , CO2增加 48mL,则在 1 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 . 1/3 倍B .1/2 倍C. 2 倍 D .3 倍〖命题意图〗考查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
〖解析〗有氧呼吸的总方程式:C6H12O6+ 6O2+ 6H 2O——→6CO2 +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总方程式: C6H12O6 ——→ 2CO2+ 2C2H5OH(酒精)+能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 1 摩尔 O2同时生成 1 摩尔 CO2,由于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比,则结合题意得出: 1 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 24mL ,有氧呼吸产生 24mLCO 2,无氧呼吸产生24mLCO 2,则在 1 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3 倍。
〖答案〗 D〖例题 3〗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 c、 d 时, C02释放量和 0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最弱B .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C.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 .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 倍〖命题意图〗考查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以呼吸作用的底物是为糖类为前提)。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中所给图形的含义,运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及有关知识分析问题。
氧浓度为 d 时, O2的吸收量等于 CO2的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储藏该植物器官最适宜的氧浓度为c, CO2的释放量最少氧浓度为 a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b 时,通过化学反应式,可以计算出, 1/2 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5/2 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D〖例题 4〗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 O2的吸收量和 CO2 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 XY = YZ ,则在氧浓度为 a 时()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解析〗图中分析: a 点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XY = YZ ,说明有氧呼吸吸收的O2(也反映此时的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等于无氧呼吸放出的CO2的量,据此不难得出 A 、 C、 D 项是错误的。
〖答案〗 B【精选练习】1.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精品文档如右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 a 时,()A.酵母菌停止发酵B.酵母菌只进行发酵C. 1/3 的葡萄糖用于发酵D . 2/3 的葡萄糖用于发酵2.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
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 5∶3,这是因为()A .占 2/3 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B.占 1/2 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C.占 1/3 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D.占 1/4 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3.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 d 时,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3 倍C.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4.将等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 1 小时后,容器中O2和 CO2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变化量 \O 2浓度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 /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7 0.7 C02释放量 /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7 0.7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 O2 浓度为 0~ 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贮藏时应选择O2浓度为 5%的适宜条件C.有氧呼吸的强度随 O2 浓度升高而增强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相比较于无氧呼吸,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低B.无氧条件下不利于水果、蔬菜的贮藏和保鲜C.相同量的葡萄糖经酒精途径和乳酸途径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同D .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C H OH 和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2 5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 %) a b c d产生 CO2的量9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 6.5 mol 6 mol 0 molA . a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 . b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精品文档C. c 浓度时有 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 . d 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 .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温度在 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 10℃时的 2 倍8.不同的呼吸底物、呼吸方式具有不同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 O2量)。
现利用甲图所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 O2浓度下的 O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
(1)若要直接读取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应选用下列乙、丙、丁装置中的装置。
为确保结果的准确,需设置对照校正,则对照实验中试剂X 为。
(2)如实验结果经校正后,记录数值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O2浓度(%)0 1 2% 3 5 7 10 15 20 25%%%%%%%%释放 C0 2( mL/h ) 1.0 0.8 0.60 0.5 0.4 0.6 0.7 0.8 0.9 1.20 0 0 8 0 2 4 6 0吸收 O2( mL/h )0.0 0.1 O.2 0.3 0.3 0.5 0.6 0.7 0.8 1.00 0 0 0 6 0 0 0 0 0当 O2 浓度为 3%时,酵母菌的呼吸商为,其数值不同于O2浓度为25 %时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为 3 %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表中显示,从O2浓度为%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精品文档(3)酿制啤酒过程中,对通气量控制的总体要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