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备考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在语文科目中,文言文部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而文言文断句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要明白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助我们打开理解文言文的大门。
如果断句不正确,就很容易误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导致答题失误。
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断句呢?其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文言文也有其固定的语法结构,比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了解这些,能让我们在断句时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例如,“主语+谓语+宾语”是常见的句子结构,当我们看到“吾爱之”,就可以判断“吾”是主语,“爱”是谓语,“之”是宾语,这样就能合理地断开。
其二,关注虚词。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起着重要的断句作用。
像“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它们往往出现在句子的末尾或者开头,是断句的重要标志。
比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就是发语词,在它前面就可以断开。
其三,理解文意。
这是断句的核心。
在断句之前,一定要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准确地断开句子。
比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根据文意,应该断为“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其四,注意对称句式。
文言文中常常会有一些对仗工整、结构相似的句子,这些也是断句的线索。
比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通过对称的句式,可以很清晰地进行断句。
此外,还需要多做练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文言文,提高断句的能力。
在练习文言文断句时,要有耐心和细心。
不要急于求成,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句子。
同时,做完练习后,要对照参考答案,找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总结。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2021届全国高考语文备考复习 文言文断句专题归纳
文言文断句题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
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 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 ,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 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 你,这女子: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
果 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
琦每咨访焉。
返回
三对话词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 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 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的。
(《荆轲刺秦王》)
[应用体验]
返回
(2016·全国卷Ⅰ,改编)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
线的语句断句。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
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 政 有 能 声 盗 悉 窜 他
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1.《考试说明》关于涉及考点的陈述:
文言文断句 B级
2.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1)熟悉文言文断句七大标志,准确断 句
(2)能够综合运用断句的方法,提高文 言文断句的能力
返回
一、何处把句断——“6点”最关键
一名词和代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 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 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 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 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 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高考文言文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文言文断句更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这篇文章中,咱们就一起来好好探讨一下文言文断句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要学会文言文断句。
简单来说,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
如果断句断错了,那很可能就会误解文章的意思,从而导致答题出错。
那文言文断句有啥规律和方法呢?其一,咱们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的字词来帮助断句。
比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这些词一般用在句子开头,看到它们,往往前面就要断开。
还有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乎、哉、耶”等,它们通常出现在句子末尾,后面大概率要断句。
其二,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会用“曰、云、言”等字,这些字后面一般都要断句。
其三,根据句子的结构来断句也是个好办法。
比如对偶句、排比句,它们的句式整齐,结构对称,断句的位置往往比较固定。
其四,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断句。
比如古代的官职名、地名、人名等,在这些专有名词前后往往要断句。
下面咱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怎么运用这些方法。
比如“夫战勇气也”,“夫”是句首发语词,所以在“夫”前面就要断句。
再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是两个对偶句,句式整齐,所以应该断句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还有“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这里“曰”字表示对话,所以在“沛公曰”和“良曰”后面都要断句。
说完了方法,咱们来做做练习巩固一下。
(给出一些练习题,详细分析断句的思路和答案)同学们在做文言文断句题的时候,一定要多读几遍文章,先大致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再运用咱们刚刚讲的方法来断句。
同时,要注意不要急于下笔,要仔细思考,认真分析。
另外,平时的积累也非常重要。
多读一些文言文经典著作,增强语感。
还要多做一些练习题,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这样在高考中遇到文言文断句题就不会慌张了。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个重要的考点。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点,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其实也并非难以攻克。
首先,我们要明白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正确的断句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避免因断句错误而导致对文意的曲解。
在高考中,文言文断句题通常会给出一段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要求我们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进行断句。
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断句呢?其一,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平日里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增强对文言文语言节奏和韵律的感受。
读得多了,自然就能在看到陌生的文言文段落时,凭借语感初步判断出断句的位置。
其二,掌握常见的断句标志。
比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若夫、至若”等,其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乎”等,其后一般要断开;还有“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其后通常要断开。
再者,要理解文意。
这是断句的关键所在。
在断句之前,一定要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其内容和主旨。
弄清楚人物关系、事件的发展脉络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只有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的断句。
例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这段文字,我们先理解其大意:沛公在霸上驻军,还没有能够和项羽相见。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占有了。
”根据文意和常见的断句标志,可以这样断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此外,还需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语法结构。
比如,判断句“……者,……也”“……,……也”等;被动句“为……所……”“见……于……”等;省略句在补充省略成分后再进行断句。
同时,要注意古代的文化常识和历史背景。
有些特定的称谓、官职名、地名等,也可以作为断句的参考。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进行初步断句,然后再仔细检查和修正。
2021年高考复习文言文的断句
牛刀小试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 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 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 皦何也
例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 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 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 无告者也。
思路 点拨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 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 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 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牛刀小试
▪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 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 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 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 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 每战必殆
思路 点拨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 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 句多,在文言文尤其是骈文中较 为常见,可据此断句。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 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是排比;“内“”外“是对 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 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4、据排偶,定句逗
答案 例3: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牛刀小试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
纳谏》)
例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 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 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高考的小伙伴们,一提到文言文断句,是不是感觉脑袋都大了一圈?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文言文断句。
想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文言文断句那可真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语文测验,碰到一篇特别拗口的文言文,我瞪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感觉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跳来跳去,就是不让我搞清楚它们的意思。
我硬着头皮去断句,结果可想而知,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咱们先来说说为啥文言文断句这么重要。
这就好比你唱歌,如果节奏都没把握好,那唱出来的歌能好听吗?文言文断句就是给文言文找节奏,找对了,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才能把题做对,分数拿到手。
那怎么才能断好句呢?首先,得了解一些基本的断句标志。
比如说,“曰”“云”“言”这些表示说话的词,后面一般都要断句。
还有句首发语词,像“夫”“盖”“若夫”等等,看到它们,也可以考虑断一下。
再就是句末语气词,“也”“矣”“乎”“哉”之类的,往往是断句的好地方。
举个例子,“夫战,勇气也”,“夫”在句首,那就在“夫”前面断一下;“其真无马邪”,“邪”是句末语气词,就在“邪”后面断一下。
除了这些标志,咱们还得理解文意。
这就要求咱们平时多读多积累,培养语感。
语感这东西,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就是你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感觉到哪里该断句。
比如说“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如果你读了很多文言文,就能感觉到“曰”后面要断,“寡人”前面要断,“安陵君”后面要断。
还有啊,大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
像判断句,“……者,……也”,“……,……也”这种形式的,在“者”“也”的地方断句。
还有反问句、排比句等等,都有它们的规律。
说到这,我想起之前有个同学,做文言文断句题的时候,完全不看标志,也不管文意,就凭感觉乱断,结果那答案简直是惨不忍睹。
咱们可不能学他,得脚踏实地,掌握方法。
总之,文言文断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需要咱们下功夫。
高考文言文断句例题和答案
2021高考真题——文言断句一、(2021全国甲卷)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答案】10.C。
【解析】“契丹大举入寇”的意思是契丹大举入侵进犯,语意完整,“时”应作“虏寇深入”的时间状语,故应在“时”前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临江人”“阆州人”分别是对“王钦若”和“陈尧叟”身份的介绍,其前后都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选C【译文】九月,契丹大举入侵进犯。
当时因为敌人深入中心地带,朝廷内外极度吃惊,(皇帝)召集群臣询问策略。
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亲临金陵。
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亲临成都。
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为陛下谋划了这两个计策?”皇帝说:“你暂且判断一下这两个计策是否可行,别问谋划的人是谁。
”二、(2021全国乙卷)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答案】10.C【解析】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 句末语气词: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一、何处把句断——“6点”最关键名词和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教材示例]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 入 关 财 物 无 所 取 妇 女 无 所 幸 此 其 志 不 在 小 吾 令 人 望 其 气皆 为 龙 虎 成 五 采 此 天 子 气 也(《鸿门宴》)技法演示: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参考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应用体验]1.(2018·浙江高考)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世 人 见 太 初 官 职 不 能 动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讦 有 疵 病 者 所 恶 闻 虽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弃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两 卷 。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解析:解答本题,可借助于名词和代词进行断句。
语句中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有“世人”“人”“有疵病者”“其文”“之”“余”,这些词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
具体分析语境看:“世人”后有动词“见”,作主语;第二个“人”前有动词“动”,作宾语,其后需断开;“有疵病者”后有动词“恶”,作主语,其前应断开;第二个“其文”前有动词“得”,作宾语,其后需断开;“之”前有动词“重”,作宾语,其后需断开;“余”后有动词“得”,作主语,其前应断开。
由此,综合起来判断即可进行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对于考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把握文意起着关键作用。
在 2021 年的高考复习中,我们需要对文言文断句这一知识点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首先,我们要明确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文言文没有像现代文那样明确的标点符号,断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理解。
如果断句错误,可能会导致对句子意思的曲解,甚至影响对整篇文章的主旨把握。
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断句呢?这里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一是凭借语感。
平时多读文言文经典篇章,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感强了,在断句时就能凭借直觉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感并不是绝对可靠的,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二是借助语法知识。
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是断句的重要依据。
比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宾语紧跟动词;名词常做主语或宾语等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成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断句的位置。
三是观察虚词。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特定的用法和作用。
比如,“夫、盖、若夫、至若”等常出现在句首,“也、矣、乎、哉、焉”等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则”等在句中用法多样,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通过关注这些虚词,可以为断句提供重要的线索。
四是注意对称句式。
文言文中常有对仗工整、结构对称的句子,比如“骈四俪六”“排比句”等。
利用这种句式的对称性,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断句。
五是理解文意。
断句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理解文意,因此在断句时要结合上下文,对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有清晰的把握。
只有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思路,才能做出合理的断句。
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这些方法的应用。
比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在这个句子中,“今齐地方千里”是一个完整的表述,“百二十城”与之相对独立,应断开。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是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中间应该断开。
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文考点文言断句PPT教学课件(32页)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 户。”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2021/4/20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封赏功臣。张
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 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方法: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 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 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安用照二百里
(教学提纲)2021届高考复习—文言 文考点 文言断 句获奖 课件(3 2页PPT )(免 费下载 )
2021届全国高考语文备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解析: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荐 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 。排除A项。“愿举国而听之”意思是“希望大 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 不需要断开。排除D项。“听用鞅”即“任用商 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 ②古文化常识题:
每个选项的关键点就是选项首的“考查词”。 在读文时,读到文中标注出(加点)的这几个词,再回 看题目,并对各个选项凭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进 行预判,找出各个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进行 题文对照,思考判断。
③概括分析题:
它的四个选项是依照原文顺序分层设计的。 在读选项时,重点记住选项中涉及的人物、事迹 、影响、评价等关键词语;读文时重点关注这些 内容,再回到该选项所在层次进行聚焦思考判断 。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 ,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 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 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 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 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 “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 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 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 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
复句关联词语 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其
前一般断开
复音虚词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 然则——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句中虚词 以、于、为、而、则(有时要停顿,有时不需停顿)
•
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
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
“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
‘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
正(官名)。因此对有学识的人的作用给
以很高的评价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
足够了。’不是 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 ‘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 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 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 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 再提姓了
例如: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 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 寡败矣。
•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小试身手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 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 齐三万户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 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 齐三万户
重要标志。
虚词类别
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同学们,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高考文言文断句这个事儿!说起文言文断句啊,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先来讲讲为啥要学会断句吧。
就拿我以前遇到的一件事儿来说,有一次我去逛旧书摊,发现一本泛黄的古籍,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文言文。
我满心欢喜地买回家,准备好好研究一番。
结果呢,因为不懂断句,读起来那叫一个费劲,感觉每个字都认识,凑一块儿就跟天书似的,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才深刻体会到,不会断句,文言文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那高考里的文言文断句到底是咋考的呢?一般来说,就是给咱们一段没标点的文言文,让咱们根据理解给它断开。
这可不像平时咱们读课文,老师都给标好了,这得靠咱们自己的真本事!要想断好句,首先得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则。
比如说,“句首发语词”,像“夫、盖、若夫”这些词,往往出现在句子开头,看到它们,心里就得有个准备,可能要断句啦。
还有“曰、云、言”这些表示说话的词,后面多半也得断。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夫战勇气也”,这“夫”字一出来,是不是就该断一下?还有“沛公曰孰与君少长”,“曰”字后面是不是也得断开?另外,咱们还得注意一些标志性的虚词。
像“之、乎、者、也”这些常见的虚词,有时候能给咱们断句提供重要线索。
比如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字在这儿,就可以考虑断句。
还有呢,对称结构也是个好帮手。
要是看到句子两边结构相似,字数相当,那很可能中间要断一下。
比如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据崤函之固”和“拥雍州之地”结构相似,中间断开就比较合理。
不过,光知道这些规则还不够,还得靠多读多练。
我记得有个同学,刚开始做断句题的时候总是错,后来他每天都读一篇文言文,自己试着断句,没过多久,水平那是突飞猛进。
咱们再来看看高考真题里的断句题。
比如说有这么一段:“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这道题咱们可以根据“乎”“矣”这些虚词,还有句子的意思来断句,应该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高中语文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32张)
2021高考语文
1
文言文断句方法
1. 明句式,助断句 2. 看虚词,定断开 3. 修辞句,找特点 4. 晓标志,寻句意 5. 抓对话,分结构 6. 审关系,明结构
2
看句式。 找名词。 看虚词。 明修辞: 依总分。
•在断句时,如果有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考生可将其作为断句的标志。
•文言文中的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7
3、被动句(特征)
1.从标志词入 手,看是否符合
被动句的要求。
• 带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主要有四大类,在前面已有论述,所以当句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 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
2.从语法入手, 看主语是不是受
动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
3.异中求同。• 有些固定结构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如“岂 ……耶”“岂……乎”“独……哉”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因此,考生平时复习 时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
10
句式总结
1.文言特殊句式。
中的“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 3.“见”或“见……于……”表被动,这里的“见”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 4.“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类似。如《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被”的句子都是被 动句。 • 5.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
2.灵活套用。• 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但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 样的。如上题第(2)小题“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 “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 何)……”。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2021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2021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v1.0 可编辑可修改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
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试一试】(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2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 v1.0 可编辑可修改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备考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而语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除了平常多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阅读外,还需掌握一些断句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1 明词性
(一)明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二)明动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
(三)明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
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示例:(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筑扞蔽也?筑犹齿之有唇也?筑唇亡则齿寒?筑今日亡赵?筑明日患及齐楚矣?筑且救赵?筑高义也?筑却秦师?筑显名也?筑不务为此而爱粟?筑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注:扞蔽——屏障。
分析: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犹、且”;位于句末的虚词有“也、也、矣、也、也、矣”。
找出这些虚词,这一语段的断句就差不多都解决了。
0 2 找句式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孰与┅┅
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如: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如: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个句子中"以……为"连用,表判断不能断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整句话翻译为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0 3 看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
云、言”。
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示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分析:第一步划出人名,根据人物与动词关系确定主语,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曰”,就不难做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示例: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分析: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曰”,但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就要特别注意了。
此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战国策》)
0 4 据修辞
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好这些特点对我们断句很有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是用了顶真手法,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又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一段句式整齐,四六句和对偶多。
0 5 其他方法
(1)找虚词(句首、句末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确实如此。
“夫”、“盖”、“凡”、“故”,“岂”、“微”、“若夫”、“且夫”、“今夫”、“嗟夫”、“窃”、“愚以为”、“请”、“然则”、“是故”、“得无”、“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也”、“矣”、“欤”、“耶”、“耳”、“焉”、“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2)据相似结构、对称结构(排比、对偶、反复):
??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3)找对话、引文(曰、云、言、谓):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4)找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找固定结构:
“……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 “为……所……”,“是以”,“是故”
(7)找名词(或代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