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张晓明
浅谈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管理
![浅谈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71d45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1.png)
浅谈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管理浅谈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管理古籍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极为宝贵的精神和智力财富。
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这些财富,很多大型图书馆,都利用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浅谈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管理。
将古籍中的语言文字及图形转化成能为计算机所识别的数字符号,以此来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以及古籍全文数据库,即对古籍进行数字化管理。
这也将是今后图书馆古籍管理的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古籍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1、古籍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古籍的保护,解决藏与用的矛盾古籍经过几千年的辗转流传至今,往往具有唯一性并且不可再生,因此在保护古籍方面除了提高古籍的保存技术使其免受损坏外,也应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的保存。
另正是由于古籍的唯一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因此它们不仅具有罕见的文化价值,而且还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因此图书馆为了避免古籍遭受破坏,往往重藏轻用,造成藏与用的矛盾,不利于古籍文化的传播。
2、古籍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使古籍中蕴藏的特有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古籍的目录的分类、编排与检索方法与现代的都不同,如果用传统的手工检索方法来检索古籍,不仅速度慢,而且查全、查准率也较低,很可能会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来查找一个人或事,或者一段引文。
如果引进数字化管理,便可改进古籍的检索方式。
从而更有利于对古籍中所蕴藏的特有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提高了阅读古籍的广度和深度,使古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古籍数字化管理方法1、古籍书目数据化及古籍全文的数据化(1)古籍书目及古籍全文数据化方法及注意事项古籍数量大,语言繁琐,而且在分类排架和管理上都不同于一般的图书,检索方法也很复杂,很多古籍犹如天书,极大的影响了读者阅读利用古籍文献的积极性。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便简化了古籍书的检索方法,而且新增了许多检索途经让读者对图书馆内古籍藏书一目了然。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立,便可方便读者更简单的阅读古籍资料,并可快速准确全面的找到所需的资料。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5ec90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9.png)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提升,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1. 增强用户体验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服务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即时化的需求。
对于图书馆管理系统而言,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便捷的检索功能以及智能化的推荐系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用户需求理解的提升,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和阅读需求。
2. 强化数字化资源管理传统的图书馆以纸质图书为主,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数字图书等电子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加强对于数字化资源的管理能力,包括电子书籍、期刊、数据库等,提供友好的浏览界面和全文检索功能。
通过有效整合、管理和利用数字资源,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于资源的需求。
3.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对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和阅读偏好的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使读者能够更快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
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通过智能问答系统、聊天机器人等方式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图书馆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4.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涉及的数据量日益增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读者的隐私成为重要的任务。
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备份和恢复能力,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隐私保护政策,明确读者的隐私权利,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
5. 推动合作与资源共享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不仅需要各图书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加强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实现资源的互通互联,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
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充分利用其他图书馆的资源,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服务。
总结:图书馆管理系统在不断适应和引领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变化中,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项目建议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项目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3617f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7.png)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项目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效率和便利性,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本文将就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已成为提供高效、智能化服务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读者可以轻松检索图书馆的资源,并进行线上借阅、返还等操作。
在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中,还可以提供在线阅读、知识分享、学术交流等功能。
二、建设目标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和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包括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化处理和存储;2. 提供用户友好的图书馆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借阅和归还等操作;3. 构建全文检索系统,方便用户快速查找所需文献和信息;4. 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功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便捷性;5.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和知识分享;6. 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活动,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三、系统架构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架构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 数字化资源管理模块:负责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存储、归档和检索等功能;2. 用户管理模块:管理读者信息、借阅记录、个人收藏等用户相关信息;3. 检索与查询模块:提供全文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满足用户对文献资源的检索需求;4. 借还管理模块:管理读者的借阅和归还记录,提供自助借阅和还书功能;5. 在线阅读和下载模块: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图书馆资源的功能,确保与传统图书馆一样的便利性;6. 学术交流模块:搭建学术讨论、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和交流。
四、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系统需要应用以下关键技术:1. 数据库技术: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管理图书馆资源的元数据,实现快速检索和访问;2. 全文检索技术:借助全文检索技术,实现对文献资源全文的搜索和匹配,提高检索效率;3.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的借阅记录和阅读行为进行分析,为读者推荐相关文献;4. 网络安全技术:确保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在数据存储和传输中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5. 推荐算法技术: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为读者提供符合其阅读兴趣的图书推荐;6. 前端开发技术:利用前端开发技术,构建用户友好的图书馆界面,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浅谈昆明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思路
![浅谈昆明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7995a06bcaaedd3383c4d318.png)
数 字 化 是 在 内 容 的支 撑 下 建 设 的 ,而 内 容的 实 现 则 是 由资 源 拥 有来 体 现 的 。 地 域 或 区域 数 字 化 资 源 在 全 国文 化 信 息 资 源共 享 工 程 的 助 推 下 ,初 步 实 现 了信
息 资 源 的 共 建 共享 。 同时 ,部 分 昆 明公 共 图 书馆 的资 源 库 已 购买 使 用 《 清华 同方 C K 全 文数 据 库 》 ( NI 、 龙
步 。但 因受 传 统 管 理 模 式 的制 约 ,仍 没 有 真 正 发挥 出 公 共 图 书馆 信 息 与 文 化 的 聚 合作 用 。也 就 是 说 图 书馆 有 效 资 源 ( 括 :人 才 、 图 书 、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等 ) 包 , 均 未 达 到有 效 的使 用 。我 们 通 常强 调 图书 馆 资 源 的存 量 。而忽 略 了阅 读 与 使用 的有 效 增 量 ,这 主要 是 存 在 对 图 书 馆资 源 利 用 形 态 的 技术 构 建 ,以 及 服务 方式 转
分 析 昆 明公 共 图 书馆 数 字 化建 设存 在 的基 本 问 题 ,对 如何 在 现 有 基 础 上 。有 效 促 进 昆 明 公共 图书 馆数 字 化 建设 ,提 出 了一 些思 路 。
关键 词
数字化建设
资源与共享
数字化基础平台
“ 字 图 书 馆 ”在 当今 信 息 技 术 时代 , 已成 为 一 数
式 。 因此 。信 息技 术 应 用 等 方 面 其 辐射 能力 较 低 ,也
就 难 以提 升信 息 资源 的服 务 效 率 。
1 特 色 资源 建设 匮乏 . 3
南开放的国际中心城市 .以及面对 图书馆事业 的进 步
发 展 的必 然 前景 。 1昆明 公 共 图书 馆数 字 化 建设 存 在 的问题 昆 明公 共 图 书 馆 在 城 市 文 化 建 设 中 有 了 长 足 进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档案建设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档案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1a893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e.png)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档案建设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图书管理员在数字化档案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图书馆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一、确定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目标和范围在进行数字化档案建设之前,图书管理员需要明确建设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可以是提升用户的检索体验、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范围可以包括数字化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各种文献资料。
明确目标和范围有助于图书管理员规划好整个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有效利用资源。
二、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图书管理员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
常见的数字化技术包括扫描、OCR(光学字符识别)、图像处理等。
扫描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到扫描分辨率、颜色还原度等因素。
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数字化效果,确保档案质量。
三、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员可以选择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或自行开发。
系统需要包括文献资料的整理、索引、检索和存储功能。
合理的分类和标注可以方便用户对档案进行检索和浏览。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数据备份和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保密性。
四、制定数字化档案处理流程和规范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和规范。
图书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和数量,制定合理的处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时间节点。
同时,制定规范有助于统一数字化档案的格式和质量要求,提升整体档案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五、培训和指导工作人员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图书管理员应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和知识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数字化设备的操作、档案处理流程的掌握等。
通过培训和指导,可以提高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六、注重档案的后期维护和更新数字化档案建设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注重档案的后期维护和更新。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3cfa3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a.png)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摘要】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影响,随后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移动化和社交化的发展。
未来,图书馆管理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展望广阔。
建议图书馆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用户需求,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趋势、数字化化、智能化、云计算技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用户体验、移动化、社交化、未来发展方向、服务水平、前景展望1. 引言1.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的核心工具和基础设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图书馆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自动化的流程,图书馆可以更好地管理馆藏资源、读者信息和借阅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
通过系统记录读者的借阅历史和偏好,图书馆可以精准推荐图书、文章和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图书馆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与其他机构和社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图书馆、教育机构、出版社等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和便利的服务。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它是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基石。
1.2 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大多面临着信息化水平不高、功能单一、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
由于图书馆资源日益增加,管理、查询、借阅等工作量巨大,对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成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挑战,如何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露、遭到恶意攻击,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探讨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
![探讨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2a6210db52acfc789ebc96a.png)
[ 1 ] 林绮.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刍议[ J ]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 0 1 3 ( 6 ) [ 2 ] 曾文 红 . 力 口 强信 息化 建 设 提 高 图 书馆 服 务 水 平 [ J ] . 中 国管
理 信 息 化, 2 0 l l ( 8 )
作 者简 介: 任玉珍 ( 1 9 6 4 ) , 女, 山东烟台人, 馆 员, 主要研究方 向为书馆管理、 阁书 情 报 。
入, 组 织科技攻关 , 促 进 图书 馆 管 理 信 息 化 建 设 的顺 利 开 展 。 此 外, 要 采 取 积 极 有 效 的 措 施 提 升 图书 馆 数 据库 的 安全 性 , 以 利 于 资源 的合 理 分配 , 更 好 地 对 各 种 图 书 资料 信 息进 行 管 理 。 ( 5 ) 加 快 图 书 馆 管 理 的 网络 化 。在 结 合地 区特 点 的 基 础 上, 有 钳 对 性 地 开 展 图 书馆 资 料 管 理 的 网络 化 建 设 , 在 科 学
2 0 1 3年第 1 0 期 ( 总第 1 3 2 期)
信 息 通 信
1 NF ORm ATI ON & COM M UNI CAT1 0NS
2 O1 3
( S u m . N o 1 3 2 )
探讨如 何加 强 图书馆 管理信 息化 建设
任 玉珍
( 烟 台大学 图书馆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5 )
为 图书馆管理信 息化建设服务 。 ( 4 ) 加 大 硬 件 设 施 投 入 力 度 。稳 定 、 可 靠 的 硬 件 设 施 是 图书馆管理 信息化 建设的物质 基础 , 在信 息化建设 中, 要积 极 引进 与 应 用 各 种 先 进 的 信 息 管 理 设 备 , 并 不 断 加 大 科 研 投
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7113c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6.png)
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数字化馆藏和数字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来探讨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一、数字化馆藏数字化馆藏是指将图书馆的实体馆藏转化为数字形式的过程,使读者能够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访问到馆内的资源,提供更加便利的阅读和使用体验。
1. 资源数字化首先,图书馆需要将馆内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这包括扫描和转录实体书籍、期刊、报纸和其他文献。
数字化后的资源需要经过质量控制和元数据标注,以确保其在系统中被准确地描述和索引。
2. 数字化馆藏管理系统数字化馆藏需要一个专门的系统来进行管理和存储。
图书馆可以选择购买或自主开发数字化馆藏管理系统,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该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检索和浏览功能,方便读者查找并访问所需资源。
3. 用户访问界面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友好的访问界面。
访问界面应包括搜索功能、分类浏览、个人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查找和管理资源。
二、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是指在数字化馆藏的基础上,将更多的资源纳入到图书馆数字化系统中,以丰富馆藏内容和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1. 开发合作关系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机构、学术团体和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更多的数字资源。
通过购买或授权的方式,图书馆可以将这些数字资源纳入到自己的馆藏系统中,使读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2. 开展数字资源采集工作除了合作获取数字资源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自主采集的方式获取资源。
这包括通过互联网上的数据库、电子期刊和开放获取资源来积累馆藏。
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动化工具和人工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采集,以确保获取到高质量的资源。
3. 数字资源的信息组织与服务数字资源的信息组织与服务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
图书馆需要将采集到的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标注和整理,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查找和使用资源。
图书管理员的数字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图书管理员的数字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27d84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f.png)
图书管理员的数字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图书馆的主要管理者,图书管理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分析数字化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快速增长的数字资源量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馆藏资源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书管理员需要有效地管理这些数字资源,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图书馆还需要确保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并采取相应的备份措施,以防止数据的丢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图书管理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数字资源的分类、索引和检索等功能,以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2. 加强数字资源的质量控制,例如,建立数字资源审核制度,确保数字资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加强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制度,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
图书管理员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图书管理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建立用户需求调研机制,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以便提供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
2. 加强数字资源的定制化开发,例如,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推荐相关的数字资源。
3. 提供多样化的数字资源服务,包括在线阅读、电子书借阅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三、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涉及大量的用户数据和敏感信息。
图书管理员需要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图书管理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措施,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2. 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明确图书馆在收集、使用和存储用户数据时的规定和限制。
3. 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以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c2c0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2.png)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一、引言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对于推进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数字化建设概述数字化建设指的是将图书馆中的纸质文献、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化服务等目标的过程。
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包括数字化设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带动文化创新、推动学术交流、服务社会大众。
三、数字化建设的优势数字化建设具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数字化建设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全天候、全时段的服务。
其次,数字化建设改善了图书馆的信息环境,为读者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此外,数字化建设还可以节约空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四、数字化建设的难点数字化建设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困难和挑战。
数字化建设需要高昂的投资和维护成本,需要图书馆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经费保障;数字化建设也需要强大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涉及到版权、信息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策划和管理。
五、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分析数字化建设的投资收益比例,即在一定的投入下能够获得多少的收益,以及数字化建设的投资回报期。
其次,需要考虑数字化建设对于学术研究、文化创新、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现代化、国际化图书馆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第三,从管理模式、技术支持等方面来分析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采用标准的数字化管理流程、购买稳健的数字化设备、建立良好的技术支持机制等方式可以提高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
六、数字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数字化建设需要一个清晰的实施路径和计划。
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9228e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b.png)
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与数字资源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和数字资源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化馆藏是指将馆藏文献、图书、期刊等资源数字化处理,提供给读者在线访问和利用的一种方式。
数字资源建设则是指图书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管理,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检索和利用服务。
数字化馆藏的优势在于其可扩展性和便捷性。
传统的纸质馆藏在储存和传递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数字化馆藏可以随着需求的增加而灵活地扩展。
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任何地点和时间访问到所需的资源,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和阅读体验。
数字化馆藏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资源的原件。
纸质馆藏易受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损坏的影响,而数字化馆藏的备份和恢复相对容易,可以有效地防止资源的损失和破坏。
此外,数字化馆藏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权限设置和数字版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资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数字资源建设则是图书馆为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通过数字化整理和管理,图书馆可以更方便地对资源进行分类、检索和更新。
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题名、作者等多种方式,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源,并获取相关信息。
数字资源建设还包括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文献统计和数据分析,为图书馆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需要图书馆积极推动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包括数字资源的采编、编目、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同时,图书馆还需要培训专业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为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此外,图书馆还需要与其他机构和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共享数字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数字化馆藏和数字资源建设给图书馆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数字化馆藏和数字资源建设为图书馆更新和丰富了服务内容,提高了馆藏的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
另一方面,数字化馆藏和数字资源建设也给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需要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浅析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
![浅析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8b0f1bfe4733687e21aaec.png)
浅析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作者:马晓岩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3期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现代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变迁,这巨大的演变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使用先进的B/S技术,为学校构建了拥有丰富教育资源、方便教师工作、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是学校从“印刷时代”跨越到“信息时代”的最佳途径。
虽然二十一世纪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
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
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新世纪数字图书馆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数字化图书馆,是面向学校、企业的网络信息中心、图书馆等部门的书籍管理、浏览和发布的、能够为各部门提供完整的知识管理和发布功能,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供先进手段的新型图书馆。
它是一种位于网络的、虚拟的、比特架构的电子图书馆,不占用任何物理空间,能够通过目前的校园网,实现传统图书馆所能实现的大多数功能。
它通过将海量资源、信息管理和网络发布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充实学校的教育资源,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获取知识。
而对于学校来说,要实现这些,只需进行一次较少的投入,而这种投入相较于构建传统的图书馆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上世纪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
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
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d16bf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9.png)
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是一个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了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数字化藏书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读者服务三个方面来探讨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数字化藏书管理数字化藏书管理是指将传统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形式,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存储和管理。
数字化藏书管理可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并且使馆藏资源更加稳定和耐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平台进行在线阅读和检索,无需前往实体图书馆。
这样不仅方便了读者,还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资源。
另外,数字化藏书管理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检索和筛选功能,帮助读者更快地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
二、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数字资源库,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存储。
这样一来,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满足其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其次,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例如,建立在线图书馆系统,读者可以通过自助借还书的机器进行快速借阅;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图书馆的远程查询和预约。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纸质文献的存储和传播场所,而是一个集知识服务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机构。
三、读者服务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目标。
图书馆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者服务,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资源。
例如,图书馆可以开设培训课程,教授读者信息检索的技能和方法;可以定期举办讲座和展览,介绍最新的图书和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
通过这些读者服务活动,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反馈,调整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方向,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合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
总结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5篇
![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d816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d.png)
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5篇第1篇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建设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图书资料管理也不例外。
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给图书馆和图书资料管理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挑战。
本文将就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信息获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资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数字化建设的出现,为图书资料的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数字化建设,我们可以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转换为电子文档,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检索。
二、数字化建设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势1. 提高效率:数字化建设下,图书资料的存储、检索和传播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
2. 节约空间:传统的纸质图书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数字化图书则可以保存在服务器或云端,节约了空间成本。
3. 方便检索:数字化建设使得图书资料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大大提高了检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4. 提升服务质量:数字化建设下,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
5. 实现共享:数字化建设使得图书资料可以实现多机构、跨地域的共享,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孤岛,带来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1. 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建设下,图书资料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 技术更新换代快:数字化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图书馆和图书资料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技能,才能适应新的数字化环境。
3. 数据安全风险:数字化建设下,图书资料转换成电子文档后会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如何保护数据安全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1. 智能化服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图书馆将更加智能化,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2. 无人图书馆:无人图书馆已经在一些地方得到尝试,未来将有更多的无人图书馆出现,为读者提供更加自主化的服务。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f15b2d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7.png)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作为图书馆的主要管理者,图书管理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字资源的需求。
一、了解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和重要性数字化图书馆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纸质图书转化为数字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存储、管理、传播和利用的一种新型图书馆形态。
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提供更多、更便捷、更全面的图书资源,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图书管理员首先要了解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和重要性,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意义。
二、建设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库在进行数字化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建设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库是重中之重。
图书管理员需要与技术人员合作,开发适合图书馆使用的数字化平台。
该平台应当包括图书馆的在线目录、电子图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各类数字资源,同时具备用户查询、借阅、下载等功能,以实现数字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推广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好的服务给用户,因此图书管理员需要积极推广数字化资源的使用。
首先,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向用户普及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次,可以在图书馆的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上宣传数字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更多用户主动了解和使用。
四、加强信息化能力与知识管理图书管理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与知识管理水平。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数字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掌握数字化图书馆的最新技术和应用。
其次,需要具备信息检索和知识服务的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咨询和解答。
五、加强合作与交流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图书管理员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
图书管理员可以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讨会和论坛,了解最新的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趋势和案例经验。
此外,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鉴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关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a68f94952ea551810a687bb.png)
关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作者:刘明华来源:《新丝路·下旬刊》2015年第05期摘要: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文献管理;软实力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信息时代已然来临,而我们正在这条信息高速通道上飞奔。
据统计,当前人类每天活动所产生的信息量以TB、PB为单位计,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
庞大的信息资源规模对人类的信息搜集、提取、传递、处理、修正和反馈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则是应对信息时代的制胜武器。
所谓数字化,是将原有的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源通过特殊的处理方式转化为数字符号,并以数字符号的方式进行传递、加工、处理、存储和反馈等,并能够借由终端还原和再现原始信息的过程。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对于资源管理、交换、存储需求较大的图书馆而言,数字化是一种更为先进、科学的生产力,能够带来图书资源和图书馆管理的革新发展。
因此,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就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图书馆数字化的应用方向分析和探讨1.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也是图书馆赖以成立和发展的主要目的。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种类丰富,包含各类书籍、期刊、报纸、图册、文志等。
在这其中,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资源占据很大的比重。
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在管理、检索、存储、展列等上具有诸多不便之处,如占地空间过大、检索起来耗时费力、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不便于长期管理等。
而藉由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可以摆脱和避免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管理困扰。
图书馆可以通过文献的数据库建设,包括对传统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存储、建立在线书目检索系统、搭建网络资源存取平台、文献资源数字备份管理等,实现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存取、检索、整理、展列、备份等的数字化。
2. OA管理的数字化对图书馆的数字化不应仅仅局限于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对图书馆管理的数字化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试论城市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
![试论城市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d23b8d35f0e7cd1842536f2.png)
试论城市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作者:张宏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6期【摘; 要】图书馆作为城市以及各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其内部建筑及管理模式对图书馆,以及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響,随着当下社会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管理也逐渐趋向数字化、智能化,不仅使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大大降低了人力管理成本。
本文将对城市图书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中的具体举措作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方案。
【关键词】城市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现存问题;策略引言科学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图书馆借助网络进行管理,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提升其影响力。
图书馆应将传播知识作为目标,当下新兴媒体对图书馆的冲击力非常大,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层面要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对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使图书馆管理及提供的信息服务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国民知识水平,还能使图书管管理更加有条理。
1.城市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图书馆在城市中不仅能够起到传播知识,提升人们文化素养的作用,对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段落将对城市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做出具体分析。
1.1提高信息利用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档案,将馆藏图书资源使用扫描或是电子版图书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数字化管理,并将图书中的关键词以及大致内容进行标注,方便读者在搜寻图书时能够发现类似图书,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资源,使得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对图书资源进行扫描保存能够使读者利用线上资源进行阅读,降低纸质图书翻阅过程中的损毁程度,还有利于资源能够长时间保存下来,使馆藏资源更加丰富。
1.2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这种方式能够使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人工整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不仅会使管理效率降低,整理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存在图书错位或丢失的现象。
浅谈数字图书馆
![浅谈数字图书馆](https://img.taocdn.com/s3/m/be0af5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74.png)
浅谈数字图书馆
王长华
【期刊名称】《冶金信息导刊》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及其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以及我国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和前景.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王长华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与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例 [J], 郑建明;钱鹏
2.有关省市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及对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在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J], 杨华
3.浅谈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到数字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 [J], 陈魏魏;孟桂平
4.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比较分析——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和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例 [J], 邢玎
5.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J], 刘海宏;刘莎;韩凤菊;程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张晓明
![浅谈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张晓明](https://img.taocdn.com/s3/m/06e5435f51e79b896902265c.png)
浅谈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张晓明摘要:随着学校图书馆规模的不断壮大,经营的图书品种、数量也逐渐增多。
在学校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同时,图书馆的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暴露了一些问题。
例如,读者查找想借阅的某一本书的具体摆放位置,需要靠人工记忆在书海中苦苦寻找,由于图书储量大,很难准确定位图书的具体位置,因此每天都要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资源。
本文利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结合图书管理的实际需求,对图书管理系统的业务、功能模块与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引言: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系统也日益得到完善,图书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信息管理是必然趋势。
文章运用数据库,采用多种设计模式 ,进行模块化和组件化设计来编程,实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系统化。
一、图书管理系统分析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种类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对图书馆数据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文本、表格等介质的手工处理,这种数据处理方式缺点是工作量大,容易出错。
本文根据个性化需求,详细介绍其中的各个模块,从而解决数据查询中存在的矛盾,让数据更为完整和一致。
图书馆系统主要是集合与采购、编目和检索为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减轻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升人员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经由输入模块,能够记录全部的数据,然后在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进程中进行系统化的数据处理,能实现一次输入或者多次输入的需求,也能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可能性,减免单独系统维护带来的工作繁琐,运转效率较大的局面。
通过图书馆系统能够让众多输出数目更具多样性,其中包括于逾期未归的书籍等。
1、图书管理系统构成分析。
用户能细致的分析图书馆内的书籍流向状况,这样能够将图书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相应了解图书的去留状况,这样能在书籍不够的情况上马上进行书籍的填充,让读者处于轻松的阅读环境中,也可以方便读者查阅书籍,寻找资料。
传播的革命数字图书馆与中国文化数字化
![传播的革命数字图书馆与中国文化数字化](https://img.taocdn.com/s3/m/5b7ae5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3.png)
传播的革命数字图书馆与中国文化数字化
刘佑平;鄂云龙;张晓明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
【年(卷),期】2001(000)0Z1
【摘要】21世纪,网揽一切。
一场没有硝烟的网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如果说技术和硬件是互联网时代第一阶段的制高点,铺光缆、设网站、更新数字化设备等等只是为这场网战铺路修桥、抢占有利地形、搭建战争工事;那么,内容就是互联网时代第二阶段的制高点。
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第二阶段,人类一切的文化和知识似乎都依网而生,依网而存。
真正的网战是不是文化之战?中国的文化面临一个怎样的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
【总页数】9页(P28-36)
【作者】刘佑平;鄂云龙;张晓明
【作者单位】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持人;常务副组长;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作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通航革命”:无人机媒介对城市传播网络的数字化建构
2.大众传播的数字化革命
3.数字化革命下电视节目的多屏互动传播——以《我想和你唱》为例
4.场域视
角下沂蒙革命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5.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的单一性困境及对策——以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美国传播的实证调查为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张晓明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
本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以及人力资源、硬件建设等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这给传统
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传统图书馆必须进行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
这样的形势下,图书馆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图书馆经营者、管理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对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顺应这样的形势,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是传统图书馆
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
来越丰富,然而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
于是,提出了建设数字图书
馆的设想。
目前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基本上是由传统的图书馆建设的,纯粹由公司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如
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也需要与传统图书馆结合,或借助传统图书馆这个舞台
才能生存下来,并且发挥作用。
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建设的数字图书馆的大用户主要还是传统
的图书馆。
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要对传统图书馆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系有一
个正确的认识:传统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数字图书馆需要传统图书馆提供
信息资源和资源组织的经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传统图书馆建设的补充,它扩展了传统图书
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
为此,未来的图书馆仍是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并存。
2改善硬件设备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强大的基础设施,如电子计算机、电
子出版物、阅读器械等。
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速度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国内几个比
较大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的投资很有限,除个别大的项目由民间投资外,主要还是靠国家投资。
但国家投资的资金比较分散,仅就建设系统而言就只有高校系统、党校系统、公共图书馆系
统和科学院系统等几个,这些系统基本是独立的,资金还是比较紧张。
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基础信息设施,应当由国家投资建设。
国家投资建设还应当改变目前
分散支持各个具体项目的方式,主要应当支持全国性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和数字图书馆的技
术研究。
通过投资引导全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向建设一个统一的数字图书馆转变。
通过对技
术研究项目的招标,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的及早形成,进而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当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数字图书
馆的投资建设。
3 人力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
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
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
而数字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
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
或提供信息服务。
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
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
由于我国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是很高,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
中非图书馆专业者较多,而懂信息技术者较少。
因此,要实施数字化建设,必须要加强人力
资源建设。
一方面要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同时,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能驾驭计
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人才,并配备一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
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编目、标引,建
立数据库,多媒体上网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系统开发、网络维护等理论和技术,才
能够完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其次要提高外语水平。
遍布全球的因特网上英文信
息资源最为丰富,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上网搜寻信息为用户服务,提高网络的
使用率。
4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资源数字化建设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
社会资源馆
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
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读者使用。
由于网络化时代对图书馆馆藏及服务特色的要求将会更为迫切,也使其规模效益得到更大程
度的发挥。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将进一步强调各馆的馆藏,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确立
自己在网络社会的地位。
因此,就需要开发网上特色信息源,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同时将
自己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加入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群。
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手段由一般的常
规化服务向特色化服务转移。
为此,馆内在硬件设备上需引进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和全文数
据库开发软件平台,进行数字化文献的扫描、标引、制作工作。
利用馆藏一次文献,进行二、三次文献的加工,开展定题、专题、课题等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优势。
开展特色
电子文献服务,将会更好地满足网络社会读者日益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此外,在网络信息资
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中,应加强横向交流与协作,发挥图书馆界的整体优势,走“分散建库、集中连库、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联合建库道路。
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
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又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结语
数字图书馆是时代的新生事物,充满勃勃生机。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人类实现接近理想状态
资源共享的手段,虽然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部的问题和困难,但数字图书馆
作为图书馆事业变革的大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因而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从而进一步丰富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人类将共享数字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并从
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玉兰.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139.
[2]王春生.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晋图学刊,2002(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