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的北方地区(学案)
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并根据自然地理特征推知人文地理特征。
2.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两个区域如何进一步发展。
【重点难点】1.明确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解释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
2.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找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条件,明确区域发展方向。
预 习 案【学法指导】1.图为先导。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提供的各种图表资料,将各种地理事物在图上一一落实,通过对地图的填、绘、读、析,达到全面掌握。
对区域图的正确识别、辨认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因此,要从整体图—区域图—局部图的方法入手,步步细化,最后达到熟练运用。
2.列表比较。
将南方、北方在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差异列表比较,是复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3.综合分析。
南北方自然地理上的差异,造成了南、北方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只有用联系的、综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各种地理事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如北方地区 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等。
【教材助读】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置:范围:位置:范围: 3.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北方地区2.南方地区二、区域可持续发展1.自然灾害与生态问题的区别概念 举例 概念举例 2.自然灾害与生态问题的成因与防治措施(1)华北地区的旱涝、风沙和盐碱:成因 对策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成因 对策【预习自测】1.主要产在华北平原的农作物是( )A .春小麦、大豆、甜菜B .冬小麦、棉花、花生C .大麦、青稞、豌豆D .水稻、油菜、甘蔗自然灾害生态问题2.有关北方地区河流的治理,叙述正确的是()A.本区河流易发生水灾的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大B.治理黄河,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挖掘入海新河C.治理海河,采取在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D.目前北方地区的河流已取得根治的效果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大致界限B.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D.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4.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B.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5.下列不属于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是( )A.海南岛B.山东半岛C.雷州半岛D.云南南部6.有些裸露的红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被人们称为( )A.“红色沙漠”B.“紫色盆地”C.“北大荒”D.“天府之国”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6.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课时)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以及资料判别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差异。
3.举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知识梳理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和地形区: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高原。
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
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属于(干湿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季。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解决措施。
(1)有利条件:①气候方面: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同期;②地形方面:这里有平原和平原,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集中连片;③土壤方面:有在的环境下发育的“”,土壤肥沃;(2)不利因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季,不足,严重;解决措施:①采取等跨流域调水措施;②发展农业。
三、课堂检测1.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盆地、山地 B.高原、盆地C.山地、高原D.平原、高原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3.北方地区农业特点是()A.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水果以苹果为主B.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水果以芒果为主C.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水果以梨为主D.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水果以火龙果为主下表为“华北某地某年气象数据表”,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4-6题)。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方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节课将围绕“北方地区”展开学习。
通过本讲授,学生将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北方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二、前置知识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北方地区一般指哪些省份?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3. 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有哪些?三、学习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 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3. 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4. 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拓展地理视野。
四、学习过程1. 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一般指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
北方地区跨越东、北、西三个方向,地域广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查看地图,标注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昼夜温差大。
东北地区冬季常有寒潮,气温骤降;而西北地区则有沙尘暴、干旱等气候特点。
请同学们列举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并思考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资源分布北方地区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方面。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铁矿石资源基地,西北地区则以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主。
请同学们分析北方地区资源分布的特点,思考资源丰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
北方地区地域广阔,气候条件苛刻,但资源丰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北方地区有更深的认识,拓展地理知识,增长见识。
六、课外拓展1. 请同学们整理一份关于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汇报。
2. 选择一个北方地区的城市,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写一篇作文分享。
七、参考资料《地理教科书》《中国地图集》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未同学们认真学习,继续探索地理的奥秘!第二课时一、导入引导1. 热身活动: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的一些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
北方地区学案

2关于华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平源泥沙少所以土壤贫瘠
B.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的湿润地区
C.春旱、夏涝、土壤盐碱化是威胁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D.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1中信息,回答3~5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表1
3.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4.提高当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化肥使用率
C.选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D光照、风沙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填充图册P155
2、叙述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有哪些特点?都有哪些河流?
4、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土壤有何区别?农作物?熟制?
合作探究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检测与拓展
1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梁、大豆、甜菜
C玉米、高梁、大豆、油菜
北方地区学案
课题
北方地区
课型
新授
年级
高二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中国地理分区的依据,四大区域的分界线。
2、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土壤。
3、北方地区的农业和工业,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对比。
初中学地理北方教案

初中学地理北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 通过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认识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3.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4. 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5.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难点: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北方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地图展示,让学生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 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 探究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分析北方地区的地形、植被、水资源等特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讲解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介绍北方地区的文化、民俗、历史等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6. 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讲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如旱地农业、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以及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生产方式,探讨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图。
5.1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学案1(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指南?1.我国有哪四大地理单元?划分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是什么?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3.我国北方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各占多大比例?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1: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即________地区、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地区和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山脉。
4.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地区。
5.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______________,人口占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
6.北方地区的气候冬夏季节差异________,平原面积__________,耕地以_________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产区。
7.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___________,资源消耗量___________。
二、学生活动2:读“肥沃的黑土地”,并回答下列问题:8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或两年三熟。
9.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由于气候______________,森林植被以_______________为主。
10.东北平原________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_________________耕作。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北方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基本情况;2. 了解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产业;3. 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4. 了解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
导学内容:一、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1.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是指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地处寒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
二、北方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现状1. 资源优势: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经济发展:北方地区的经济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工业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农业以谷物种植、畜牧业为主要产业。
三、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1. 文化特色: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京剧、杂技、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同时也有着奇特的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
2. 名胜事迹:北方地区有着浩繁的名胜事迹,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西安的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1. 民俗风情: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春节的舞狮、元宵节的灯笼节等传统节庆活动。
2. 饮食文化: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如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等;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烤肉、涮羊肉等特色菜肴。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内容,并进行汇报。
2. 观看视频:播放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名胜事迹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
3. 教室展示:让学生自主选择北方地区的名胜事迹或民俗风情进行钻研,并进行展示。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饮食文化。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认识,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地理知识和文化视野。
北方地区教案人文地理初中

北方地区教案人文地理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等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河流等。
2. 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北方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
4.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地理教材。
2. 图片: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
3. 地图: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等。
4. 视频: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5. 网络资源: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相关文章、报道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打印 地理:中国北方地区学案

北方地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理解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的状况。
图表落实1.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正确描画铁路干线: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部分)、沈丹线、京通线。
(2)填写滨洲一滨绥线上主要城市:满洲里、海拉尔、大庆、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
(3)填写哈大线上主要城市:长春、沈阳、鞍山、大连。
2.读北方地区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2)在北方图(二)上填注:煤矿代号:a大同、b阳泉、C平朔、d鸡西、e鹤岗、f阜新、g抚顺、h开滦、i平顶山、j神府;油田代号:A大庆、B辽河、C华北、D胜利、E中原;铁矿:鞍山、本溪、迁安。
(3)用彩色笔描出并注记铁路干线:①京哈、②京沪、③京九、④京广、⑤京包、⑥大秦、⑦神骅、③石太一石德一胶济、⑨焦作一兖州一日照、⑩陇海。
学海导航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大兴安岭、古长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秦岭-淮河、渤海和黄海包围的范围内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二.地形、河流1.地形:平原面积广大,还分布着一些丘陵。
东北平原面积第一,沼泽地多,荒地、黑土、冻土广布华北平原钙质土、盐碱地多。
(为什么少酸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有直立性,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等。
2.河流松花江水运(哈尔滨港)。
两次汛期国际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
三.气候1.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在400~800mm,长城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气候。
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2.东北平原受地形封闭、近冷气团源地影响,冬季严寒(-8℃以下)、漫长。
初中地理教案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教案北方地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认知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特点。
教学难点:1.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 学生对北方地区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2.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北方地区的印象,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方地区的范围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等。
2. 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等。
3. 讲解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4. 讲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等。
5. 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北方地区典型农业案例,如东北农田、内蒙古草原等。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北方地区的特点。
2. 强调北方地区在我国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分布图。
2. 列举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北方地区学案答案

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东北的黑土冲刷 • 华北地区的旱涝、盐碱、风沙
东北平原黑土冲刷成因
东北平原黑土冲刷的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 多暴雨 植被覆盖率低 生态环境脆弱 •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开矿等大型工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 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 两省的北部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包含的主要 地形单元
•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 地形单元: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 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大小兴安岭山 地和长白山地
北方地区的工业生产
• 煤炭能源基地: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 源基地, • 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胜利、辽河、 中原、华北等 • 铁矿基地:鞍山、本溪、迁安 • 在资源基础上,形成了全国重要的重工业 基地和高新技术发源地:环渤海工业地带, 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4,他的重要工 业基地有:辽中南、京津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方地区的农业活动特点
• 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主要粮食作 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到一 年两熟。畜牧业以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 北林区面积广大。
北方地区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 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 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 国最大水果带。 • 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棉区; 黄淮棉区。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教案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学案历山中学地理组:鹿美华一、教学目标:1.识记南、北方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2.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
3.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重、难点:南、北方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三.自学指导:1. 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南、北方的位置、范围。
3.列举南、北方主要地形区,并能在图中相应位置找到。
4.结合课本P7图5.9四幅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南、北方的气候类型及特点?5.结合课本P7图5.9二幅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图,从水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南北方河流特点,并分析产生特点的原因。
6. 结合课本P7图5.9四幅景观图,分析南、北方的主要植被。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小民和小红的对话:小民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
到了冬季,我可以和小朋友滑冰,堆雪人,打雪仗。
”小红说:“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水乡,鱼米之乡。
根据对话,判断1-3小题:1.小民的家乡位于:()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2.下列地形区没有位于小红所在区域的是:()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东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3. 下列各省区没有位于小民所在区域的是:()A.黑龙江B山东 C.陕西 D.湖北4.下列河流冬季不结冰的是:(A.黄河B.黑龙江C.珠江D.海河5.下列河流水量最大的是:()A.黄河B.黑龙江C.珠江D.长江6.下列城市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是:()A.武汉B.海口C.济南D.南京7.下列城市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的是:()A.武汉B.太原C.济南D.石家庄8.华北平原上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下列地理事物属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是:()A.青藏高原B.海南省C.岷江D.温带季风气候10.下列地理事物属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是:()A.青藏高原B.甘肃省C.岷江D.温带季风气候(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1.读北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A 山脉 D 平原F ①河④河 c 省d (城市)(2)山脉C东侧为地形区,西侧为第阶梯,东侧为省区,西侧地形区的地表景观为。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八年级下册学案教案一体化 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唐山市友谊中学 地理组 王志伟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 2010.3【教学要求】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自主预习】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主要表现在 、 、 流量和 类型等方面。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 为主,主要地形区有 平原、 平原、 高原等。
3.南方地区的地形是 、 、 、 交错分布,主要地形区有 盆地、 平原、 高原、 丘陵等。
4.北方地区的气候以 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在O ℃以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南方地区的气候以 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在0℃以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
5.北方地区河流流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 不同。
6.北方地区的植被以 为主,南方地区的植被以 为主。
二、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1.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 、 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正所谓“ ”。
2.我国北方的农田多为 ,以种植 、 为主,农作物熟制是以 、 ; ;南方的农田多为 , 以种植 、 为主,农作物熟制是以 、 。
3.我国北方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 主,南方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仍然是4.我国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较 ,墙体较 ;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 较,墙体较5. 是北方地区的群众运动项目,而 、 是南方地区人们擅长的运动项目。
【教师点拨】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植被与河流流量差异及原因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有答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关系。
3.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学习过程】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是华北、东北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气候:①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主要在暖温带,东北平原主要在中温带,北方地区北部是面积不大的寒温带。
最热月均温20℃以上,最冷月均温0℃以下。
②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干湿区中的半湿润区。
③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且雨热同期。
4.北方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把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称为“黄土地”。
5.活动:对比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地区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异同。
(1)总结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答:石家庄冬季气温比齐齐哈尔高,因为石家庄纬度较低,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石家庄夏季降水比齐齐哈尔多,因为石家庄距海洋更近,这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答:石家庄夏季降水较多,因为石家庄距海洋更近,这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二、北方地区的农业。
1.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优势:①平原广阔,耕地集中。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3.北方地区主要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小部分种水稻),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
4.北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问题: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春旱严重。
5.春旱的成因: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故春旱严重。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学案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北方地区学案(第一课时)一、【温故知新】秦岭—淮河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冬季河流,年降水量mm,植被类型以为主,耕地类型以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作物熟制,主要水果有、等。
二、【学习目标】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记住并填写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半岛及长城的分布。
3、知道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4、知道北方地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5、知道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区及农作物分布。
6、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三、【自学探究】(为你搭建自我成功的舞台)(一)位置和范围1、北方地区指以北,大兴安岭、高原以东,高原以南。
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2、指图说出本区主要包括的各省及省会名称,并找出全部位于本区的省级行政单位。
(二)自然环境1、地形和河流:读课本P80页图4-7,在图中找出以下地理事物: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淮河、海河。
2、气候:观察课本第31---34页“中国温度带”、“中国干湿地区”、“中国主要气候(三)农业、本区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林区,主要分布在、和山地,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
林区盛产东北“三宝”、、。
3、有“温带果园”之称的是半岛和半岛,盛产等。
(四)人文旅游资源小组合作完成:列举本区有哪些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四、【拓展训练】参考课本81页和82页阅读“黑土地”和“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1、“黑土地”是指平原,尤其是其中的三江平原(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目的是保护好当地的。
2、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是,原因是,治理措施是。
五、质疑释疑六|、同桌对查本节所学知识【巩固检测】(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读北方地区图回答:1、山脉A B C D E2、地形区:①,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主要糖料作物是,作物熟制是。
第四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学案 ●●

第四章第二节北方地区1、以2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①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的名称、分界线?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在气温、年降水量、河流结冰、植被、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及作物熟制等方面的地理差异?2、阅读课本80页到82页,完成下列问题①读图4—7,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北方地区与其他分区的分界线)②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有哪些?主要平原有哪些?主要高原?主要丘陵?③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位于本区的省会城市是哪些?④北方地区农业以为主,本区以为界,以北农作物主要有哪些?作物熟制为;以南农作物主要有哪些?作物熟制为。
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⑤北方地区、、山脉分布有我国的第一大林区。
⑥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基地是、。
它们建立的基础是什么?3、自学检测(1)选择题①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②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③下列省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A.黑、吉、辽、冀B.鲁、苏、皖C.甘、宁、川D.鄂、豫、赣④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2)判断题⑤郑州、开封、西安都是著名的古都。
()⑥北方地区煤、石油、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⑦北方地区著名的水果有苹果、梨、菠萝等。
()⑧胜利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4、巩固训练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山脉:①②③(2)河流:④⑤⑥(3)矿产地:⑦ 油田 ⑧ 煤矿 ⑨ 铁矿 (4)省级行政中心A B C5、拓展延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我国北方两大平原及周围山脉分布示意图(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5.2北方地区学案

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我能准确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我能简单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家乡地理的学习,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第6页图,找出并记住下列地理事物。
(1)渤海、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京杭运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
(2)找出位于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2.阅读课本第6-8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以北的地区,面积占20%,人口占40%。
(2)北方地区的农业区有哪三个?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3)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耕地类型为。
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作物熟制,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
长城以南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
(4)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北方地区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洛阳、兰州白兰瓜。
(5)本区、、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工业区、工业区和工业区。
此外,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还有哪几个?(6)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在课本上划出特大型油田和主要煤矿。
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陕西是中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7)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有哪些著名的古都?二、当堂训练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然后对桌相互批阅。
1.下图所示的四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2.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3.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C.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气候特点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4.关于北方地区农业的生产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B.大量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冬季,没有春旱D.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5.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七)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北方地区

图4 图4 甲地7月某日降水图 图2 就业人口在各类企业的分布情况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七)中国区域地理分区----北方地区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36分)材料一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等功能区组成,规划面积2270平方千米,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1199平方千米,主要为滩涂、荒地和少量低产地。
将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国际物流中心,进而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互补。
材料二 见下面4幅图(1) 甲地(见图3,图4)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2分)。
A .对流雨+台风雨 B .锋面雨+地形雨C .对流雨+锋面雨D .地形雨+对流雨 (2) 此次降水使甲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2分)。
A .侵蚀作用B .风化作用C .堆积作用D .搬运作用 (3) 图1中盐场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其成因。
(8分)(4) 据材料一和图1、图2,从地理角度,简述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区位优势。
(16分)(5) 沪宁杭工业区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异?(8分) 36.(36分)(1)B (2分) (2)A (或AD ) (2分) (3)长芦盐场(2分沿海地势平坦(2分)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2分)雨带未移来,降水少 (2分)(4) ①开发区位于环渤海的中心地区,是北方重要的海港②通过铁路联系中西部及东北亚,辐射范围广(经济腹地广)③附近油、气,海盐等资源丰富④利用滩涂等荒地建设新区,开发成本低(地价低)⑤国家策支持⑥原有工业基础雄厚⑦本地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⑧国内外市场广阔⑨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具图1 天津图 39º 118º滨 新 海天津 区水库 渤 海 盐 海港 天然气 石油 渤海沿岸地区图北京 天津 唐山 沈阳 大连 甲 图3有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投资环境好,外商投资回报率高),大量接受国外资金、技术及产业转移(16分)(任答8点即可)(5)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河运发达(8分)36.(36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方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节课将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和文化,拓展他们的地理视野,增加对中国不同地区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2. 了解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3. 能够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3. 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四、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寒冷干燥。
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冬季多雪,夏季多风。
3. 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长城、故宫等文化遗产。
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春节庆祝活动、传统民俗表演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实地考察,感受当地的气候和人文风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2. 讲授: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特色等知识;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知识;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展示讨论结果;3.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写一份实地考察报告,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八、拓展延伸1. 邀请北方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等方面;2. 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北方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复习学案—北方地区[本讲重点、难点内容分析]1.中国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依据全国各地在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和人文地理(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可将全国分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区域。
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大兴安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西到祁连山东端的乌鞘岭,东临渤海和黄海,北面与俄罗斯、东面与朝鲜为邻。
主要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宁夏、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地区。
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却占了近40%。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二个大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
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
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
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
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源。
后来随着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容易遭受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沟谷、黄土梁、峁)。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气温在C0以下,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由于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 之间,雨季开始晚,降水集中,河流、湖泊较少,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较为紧张,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农业、交通、工业与城市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为半湿润区。
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夏季雨量充沛、夏秋季光照充足、生长期长。
农业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宜种植耐旱、早熟的冬小麦,喜温、耐旱的花生和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棉花。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黄土高原在气候上与华北平原类似,但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困难。
这里是我国历史上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
以种植谷子(小米)而闻名。
频繁的旱涝灾害,冬春季节的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冻害)以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北方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春季,降水沙、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
对种子的发芽和返青十分不利。
水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命脉。
新中华成立以来,新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但由于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上升,加上用水又不合理、浪费严重。
使缺水的状况日趋严重。
许多地方河水断流、湖泊、水库干枯,地下水位日益下降,机井越打越深。
因此,实施“南水北调”是缓解北方用水紧张矛盾的根本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已经成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分布着广泛的“黑土”。
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农业可一年一熟,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过去“人烟稀少”,被称为“北大荒”。
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粮食商品率高,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除种植业外,北方还是我国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主要出产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粟、核桃等,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许多中西部的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果品产量大幅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过去,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的苹果产量最大。
现在,昔日黄沙漫漫的黄河故道已改造成为全国最长的果园带。
陕西、山西等省的苹果产量也很大。
除输出新鲜水果外,还可发展水果加工工业、葡萄酒等。
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要致富、栽果树”已成为山区人民的普遍共识。
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
东北地区有滨洲线(哈尔滨到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到绥芬河)、哈大线(哈尔滨到大连)等,构成了“丁”字形铁路网。
华北地区的铁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以京哈线与东北铁路网相连接,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陇海线等。
西起大同,东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运煤专线,被称为“神州第一线”。
除此以外,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秦皇岛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青岛、连云港、大连、烟台等也是天然的优良港口。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石油生产基地。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著名的煤矿有: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辽宁的阜新、铁法,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陕西的神府,河南平顶山,河北峰峰、开滦,山东兖州等。
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油田等,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辽宁鞍山、本溪,河北的迁安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
发达的海陆运输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区形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发展源地——环渤海工业带,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是环渤海工业带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这里煤铁和有色金属矿丰富,交通便利,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和工业部门是:鞍山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制造、长春的汽车工业、哈尔滨的电机制造,大连的化工和造船工业等在全国久负盛名。
京津唐是环渤海工业带的另一个重要工业基地。
这里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科技力量雄厚,信息通信发达。
是我国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工业基地。
如京津唐的钢铁工业、北京燕山的石化、开滦煤矿、天津的制碱、棉纺等是本区知名的工业企业。
近年来,本地区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首都北京是一座古都城,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它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山脉、永定河冲积扇上,北依燕山、古长城沿燕山婉延伸展,西面是属于太行山的西山。
古代时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现在,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今后应控制那些污染重、运输量大、耗水多、占地广的重工业部门。
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聚居在东北人数最多的是()A.朝鲜族B.满族C.回族D.蒙古族2.主要产在华北平原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大豆、甜菜B.冬小麦、花生、棉花C.玉米、高梁、青稞D.水稻、油菜、甘蔗3.下列城市与主要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A.北京——新兴电子、天津——化学B.沈阳——汽车、大连——钢铁C.西安——机械、太原——石油D.郑州——飞机、胜利——煤炭4.兼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区)是()A.四川B.内蒙古C.陕西D.甘肃5.影响北方地区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不正确的是()A .干旱(春旱)B .风沙和寒潮C .盐碱化D . 台风 6.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 )A .流水侵蚀B .风力沉积C .岩石风化D .流水沉积 7.北方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B .海运C .铁路D .河运 8.有“神州第一线”之称的铁路是( )A .京广线B .大秦线C .京九线D .陇海线 9.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于( )A .徐州B .郑州C .洛阳D .济南 10.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A .年降水量在800mm 以上B .1月平均气温在C0以下 C .春季干旱少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 D .大多属于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11.关于北方地区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以高原和平原为主B .以丘陵、山地为主C .太行山将北方分成黄土地和黑土地D .长城将北方划分成平原与高原两部分12.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水果品种是( )A .苹果B .梨C .葡萄D .柑桔13.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出口港是( )A .天津港B .日照港C .秦皇岛港D .青岛港14.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 .玉米B .小麦C .谷子D .高梁15.北方地区人口最多、商业最发达的城市( )A .北京B .天津C .郑州D .西安二、双项选择题16.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 .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C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 .大力发展灌溉、改旱为水,种植水稻17.关于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内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B .是重要的粮、棉、油料、糖生产基地C .区域内自然条件较差D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18.北方地区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是( )A .松嫩平原B .辽河平原C .三江平原D .华北平原19.北方地区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A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B .温暖湿润,灌溉便利C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广大D .农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0.今后,北京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 .继续大力发展钢铁、石化工业B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C .城市中心区大力发展高层建筑,以节约土地D .重点发展耗能低、耗水少、污染少的工业三、读图题2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土地资源类型:A是;B是;C是。
(2)图中B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原因是()A.水热条件优越,复种指数高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C.农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单位面积产量高D.人均耕地面积大(3)图中B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的种植面积、产量呈上升趋势。
刷新了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记录,试分析这一现象的气候条件。
(4)图示地区资源丰富。
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和生产基地。
其南部地区形成了以(轻、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D 5.D 6.A 7.C 8.B 9.B 10.B 11.A 12.A 13.C 14.C 15.A二、双项选择题16.BC 17.BD 18.AC 19.AC 20.BD三、读图题21.(1)草地耕地林地(2)BD(3)春小麦夏季高温多雨(4)石油木材(森林)重辽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