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doc
愚公移山中考试题集
(2004江川)12、 选文中“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2分) 13、 《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 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今天,站在保护大自 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移山的看法。
(2分)12.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其妻献疑”是出 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13.像愚公这样挖山不行。
因为山上的 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破坏后,会导致土地沙化。
生态失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后患。
(言之成理即可)(2004西宁)11、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12、 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 事的题目,不少于 2个。
13、 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11嘲讽、怀疑 语言、动作12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13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004百色)11.根据文段内容,写出愚公移山的具体行动(用原文答),并说 说愚公移山精神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
(4分)(1)具体行动: (2)现实意义:11、(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分)(2)(略)(2 分)(2004南宁)8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愚公又是怎样驳斥他的?请根据选文内 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9.请你谈谈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看法。
&智叟的理由是:愚公年老力衰,无法移走大山。
愚公的理由是:我的子孙绵延不绝,他 们会一代接着一代挖山不止,而山不会增高,总有一天会被铲平。
愚公移山精选中考题
愚公移山江涛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听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听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因尔后来人为你感叹。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汝心之固()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通假字一、甚矣,汝之不惠2、始一反焉3、河曲智叟亡以应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五、无陇断焉六、指通豫南古今异义词一、河阳之北河:阳:2、达于汉阴阴:3、指通豫南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5、投诸渤海之尾诸: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八、北山愚公长息曰息:九、虽我之死虽;10、惧其不已也已:1一、无陇断焉陇断:1二、何必而不平何必:六、词类活用一、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二、面山而居面: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险: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二、说明以下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 ) 河阳之北( )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说明以下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固不可彻()人固有一死()(4)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辩不__ 移风__俗诉__法律原形__露付__实施鞠躬尽瘁,死而后__《愚公移山》中考题下面各旬朗诵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7、与“何必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8、填空:(1)《愚公移山》选自,这部书中保留了很多古代和。
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精选文档
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黄冈市2018年【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③[意]估计。
1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惩山北之塞()(2)固不可彻()(3)甚矣,汝之不惠()(4)虎亦寻卒去()1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2分)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部编文言文系列《愚公移山》中考题
部编文言文系列《愚公移山》中考题一、(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
(14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
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20.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4分)。
《愚公移山》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愚公移山《列子》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与汝毕力平险险:险峻B. 甚矣,汝之不惠惠:“惠”同“慧”,聪明C . 虽我之死虽:即使D. 惧其不已也已:停止9.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面山而居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B. 河曲智叟亡以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其妻献疑曰其真无妈邪D.汝心之固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0.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第②③段先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C.第④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
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卷汇总
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卷汇总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黄冈市2021年【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那个地点有“期望”的意思。
③[意]估量。
16.说明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惩山北之塞()(2)固不可彻()(3)甚矣,汝之不惠()(4)虎亦寻卒去()1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18.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2分)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能够看出:面对凶残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灵敏,动作之迅速令人赞扬。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愚公移山》中考题汇编(附参考答案)
《愚公移ft》中考题汇编(附参考答案)一、2019 年ft东省日照市中考题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ft愚公者,年且九十,面ft而居。
惩ft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ft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ft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ft不加增,何苦而不乎?” 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许:赞同B.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外户而不闭(《礼记》二则)C.甚矣,汝之不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ft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ft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ft,写出了愚公移ft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ft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ft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完整word)中考文言文之《愚公移山》(含),文档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愚公移山?班级姓名一、阅读下文,答复文后问题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够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能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后辈孙无量匮也,而山不加增,何须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讲解以下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子后辈孙,无量匮也〔〕〔4〕何须而不平〔〕2.指出以下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2〕河曲智叟亡以应3.说明以下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曾不能够毁山之一毛(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与“何须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5.翻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够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二、中考题〔一〕 2021 广西省桂林市阅读?愚公移山?一文( 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够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后辈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街坊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够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能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后辈孙,无量匮也,而山不加增,何须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4.讲解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 2 分〕①年且九十〔〕② 寒暑易节〔〕③杂然相许()④汝之不惠()....15.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满相同一 2 分〕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中考文言文之《愚公移山》(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愚公移山》班级姓名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4)何苦而不平()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2)河曲智叟亡以应3.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5.翻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二、中考题(一)2010广西省桂林市阅读《愚公移山》一文(节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①年且.九十()②寒暑易.节()③杂然相许.( )④汝之不惠.( ) 15.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一2分)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 《愚公移山》(原卷版+解析版)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本文的体裁是一篇寓言。
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⑴[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⑵[且〕将近。
⑶[惩]苦于。
⑷[塞(sè)]阻塞。
⑸[迂(yū)曲折,绕远。
⑹[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⑺[室]家。
⑻[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⑼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⑽[毕]尽、全。
⑾[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⑿[指],直。
⒀[汉阴〕汉水南岸。
⒁[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⒂[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⒃[杂然],纷纷地。
⒄[许],赞同。
⒅[献疑〕提出疑问。
⒆[曾(zēng)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⒇[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21)[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22)[如…何],把……怎么样。
(23)[且焉置土石〕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24)[且],况且。
(25)[焉]哪里。
(26)[置]放置、安放。
(27)[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28)[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29)[荷]肩负、扛。
(30)[叩石垦壤〕敲石头,挖泥土。
(31)[叩]敲、打。
(32)[箕畚]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3)[京城]复姓。
(34)[孀妻]寡妇。
(35)[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36)[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37)[始]才、刚。
(38)[龀]换牙。
(3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40)[易]更替。
(41)[节]季节。
(42)[反]同“返”,往返。
中考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中考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很多考生的弱项,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轻松解答文言文阅读题,下面为大家带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中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取得高分。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④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东的海上。
③恃:凭借。
④瓶:水瓶。
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⑥顾:难道,反而。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1)甚矣,汝之不惠(2)子何恃而往(3)越明年(4)年且九十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惧其不已也独行其道B.而山不加增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以告富者盖予以八月之望过洞庭D.吾欲之南海已而之细柳军3.翻译句子。
九上《愚公移山》中考试题精选
九上《愚公移山》中考试题精选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2004-2019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愚公移山》2004年中考《愚公移山》汇编2004年青海省西宁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开拓;塞:阻隔;迂:曲折。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顽固。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你愿意和我一起努力开拓道路,连接豫南和汉阴吗?(询问)2)子孙后代无穷无尽,而山却不会变大,为什么不愿意平掉呢?(感叹)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本文通过描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表现了愚公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智叟的怀疑和嘲讽,形象地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态度。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1)《精卫填海》:精卫化身为鸟,不断地把口中的泥土投入大海,以填平妈祖留下的深渊,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大禹治水》: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让百姓安居乐业,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驾驭和敬畏之心。
04—09中考 《愚公移山》阅读试题一网打尽:20个试题(精品学案+译文+中考要点整理)-1.doc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愚公移山》一、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及中考题集锦
《愚公移山》练习题一1、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河阳之北() ()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固不可彻()固众人()(4)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5)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论不__ 移风__俗诉__法律原形__露付__实施鞠躬尽瘁,死而后__6、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7、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8、填空:(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语段阅读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中考文言文复习:关于愚公移山的中考试题汇总??黄冈市2019年【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③[意]估计。
1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惩山北之塞()(2)固不可彻()(3)甚矣,汝之不惠()(4)虎亦寻卒去()1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2分)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19.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2分)参考答案:16、(1)苦于(2)通(3)通“慧”,聪明(4)不久(4分,每对一个得1分)17、(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分)(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2分)18、A×B×C√ D√(2分,每个0.5分)19、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
(能就一篇文章谈感想即可得满分)(2分)达州市2019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分)(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分)1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20﹒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
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参考答案:16.(2分)C (“阴”指江河的南岸)17.(2分)B(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18.(5分)(1)(2分)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只要译准“荷担者三夫”、“箕畚”,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2)(3分)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只要译准“以”、“且”、“焉”、“如…何”,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2分)A(该项中的“妻子”是从关心的角度提出疑问,并非反对移山)20.(认识,2分)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态度,1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
(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2019年广州市初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惩山北之塞B.聚室而谋曰惩前毖后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河曲智叟亡以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亡羊补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参考答案:9.(3分)B(商量。
A、苦于/惩罚;C、啊/怎么;D、无/丢失)10.(4分)首先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如果只是单独解词,则不给分。
答对得分点,语句通顺则可满分。
10(1)(2分)“且”,可以翻译为“将近”,“接近”,“快要”,“快到”,“快”,“差不多”(1分);“面”可以翻译为“面对”,“面对着”,“面向”,“向着”,“对着”,“朝着”(1分)。
2分示例:(翻译出得分点“且”“面”,则可得2分。
)*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面对着大山居住。
*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年龄快到九十岁,对着山居住。
*北山有位长者叫愚公,年龄差不多九十岁了,面对山而住。
1分示例:*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刚好九十岁,面对着山来住。
(错译“且”)*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将近九十岁,居住在山的对面。
(错译“面”)0分示例:*已经九十,居住在背对着山的地方。
(错译“且”,“面”)*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九十岁了,住在山的对面。
(漏译“且”,错译“面”)10(2)“遂”,可以翻译为“于是”,“就”,“于是就”(1分);“率”可以翻译为“带领”,“率领”,“领着”,“带着”(1分)。
2分示例:(翻译出得分点“遂”“率”,则可得2分。
)*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愚公就带领子孙能扛重担的三个人。
*于是率领儿子孙子能挑担的三人。
*于是率领儿子孙子和挑担人三人。
1分示例:*带领着子子孙孙三个人去挑石头。
(漏译“遂”)*因此带领着儿子孙子三个人挑着担子。
(错译“遂”)0分示例:*叫他的儿子孙子用担子挑担(漏译“遂”,错译“率”)*让子子孙孙担走这两座山(漏译“遂”,错译“率”)1.共3分,分三个得分点。
(1)意思上的相同点,1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
1分示例:*都觉得愚公没有可能将太行、王屋二山移走。
*是一样的,都是在质疑愚公能否把山移开。
*都是向愚公提出疑问,能否真的把山铲平,都认为愚公不可行。
0分示例*觉得愚公没有可能将太行、王屋二山移走。
*愚公妻和智叟都是在劝告愚公不要挖山。
*不能削平这两座大山。
*对愚公的行为感动疑惑。
(2)情感上的不同点,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
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分),但是写出“关怀”,“爱护”不给分。
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1分)。
2分示例:*愚公妻是偏爱愚公,关爱愚公。
(1分)智叟很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他的话甚至有点讽刺,嘲笑的意味在里面。
(1分)*妻子的话表现出对丈夫的关心和关切,是善意的提醒;(1分)智叟的话是讽刺和挖苦的嘲笑,没有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