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延庆区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区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区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人肉治羸疾”。

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孝子们割股千年。

清光绪《延庆州志》记载了清朝13位孝子的孝行,其中有过“割股疗亲”行为的就有4人。

导致材料所述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受到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B. 政府的支持、社会的鼓励C.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推动D. 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影响【答案】B【解析】 【详解】据材料提到,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孝子们割股千年,清光绪《延庆州志》记载了清朝13位孝子的孝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朝廷旌表,即政府、社会鼓励,故B 正确;儒家思想尊崇孝道,一直就有,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 排除;“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在宋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 排除;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只是记载,不是影响,故D 排除。

故选A 。

2. 抑制中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

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也不许其子孙为官。

明初,政府规定:商贾之家只穿绢布;农户一人经商,全家不许穿绸纱;禁止商贩等穿用貂裘;商贾及技艺之人,家用不许用银制器皿等。

此材料说明A. 政府推行抑商政策B. 政府重视农业C. 政府反对商人奢侈D. 政府重视商业 【答案】A【解析】 【详解】材料“禁止商贩等穿用貂裘;商贾及技艺之人,家用不许用银制器皿等”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人的打击,这主要和抑商政策有关,A 正确,D 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农业的重视,B 排除;C 说法属于表象,排除。

故选A 。

3. 《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伴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奏折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

”这说明A. 军机大臣获得部分决策权B. 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 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D. 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答案】D【解析】清朝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故C错误;“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下阁后,谕旨及奏折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说明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故D正确。

北京市延庆县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资本主义的变化影响着西方诸国的沉浮。

一国之强盛,或支配地位被他国所取代,都有其时代大背景。

凡能够在资本主义某一发展阶段上捷足先登者,往往抢占发展优势,成为一个潮流的领头人。

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以上观点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的重商主义促使荷兰、英国迅速率先崛起B.工业革命后英法两国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引领资本主义发展C.固守重商主义传统的徳国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实现了真正的统一D.实施“混合经济”的美国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他们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创“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民族觉醒的标志。

此“大举”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3.1932年1月21日,倾向于政府且颇有实力的报纸《天津大公报》在社论中提出:“政府应该开辟和平解决红军之路”,“在不暴动、不割据、不违法扰乱秩序的条件下,撤销禁止异党活动的禁令”。

这一社论反映了当时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B.中国民族危机逐渐加深C.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有所调整4.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

这表明卢梭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5.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舰突破虎门要塞,珠江两岸聚集数万民众,以冷漠、平静的神情围观战事。

2021-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2.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3.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C.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4.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5.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6.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7.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8.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

2021年北京市高三历史联考试卷、答题纸及解析

2021年北京市高三历史联考试卷、答题纸及解析

2021年北京市高三历史联考试卷、答题纸及解析4 月份月考A 卷历史试卷2021.4(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__2 年发掘出土的36000 多枚里耶秦简,计20 多万字,内容多为官署档案,记事详尽,出现了史书尚未记载的“洞庭郡”以及令西方都震惊不已的“九九口诀” ,就目前公开的竹简内容已经改写了某些文史记载中的秦代历史。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献中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B.官员记录的档案不能作为史料C.只有经考古证明的结论才可靠D.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不足2.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中,军事制度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下对于宋初军事制度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强化皇权②枢密院专掌军政分散相权③地方精锐编入禁军加强中央④派文官出任统帅指挥军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宣德二年(1427 年)的科举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

会试录取100 人,其中南方60 人,北方40 人。

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

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35 。

这一政策的目的①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②保持人才来的地域平衡③加大社会各阶层人员流动性④确保满洲贵族子弟特殊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此举①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③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④限制了人口正常增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 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3.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由此不能得出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4.“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

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A.民主政治发达 B.人文思想盛行C.受东方文化影响 D.商品经济发达5.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①主张“爱人”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③主张变法革新④有强烈的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6.“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Ⅰ卷)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Ⅰ卷)

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预热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B.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C.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D.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2.西汉桑弘羊指出:“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

非散聚均利者不齐。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

”这里他强调的是()A.必须阻止诸侯势力过于膨胀B.必须防止富商大量聚敛财富C.应以国家力量阻止贫富分化D.一国财富应由君王直接掌控3.有学者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是以宋元泉州港的海上繁荣为代表的。

宋代“海舟以福建为上”的记载,揭示了这一历史辉煌呈现的重要原因。

这一观点告诉世人()A.航海事业中科学技术起到支撑作用B.泉州成为宋元时海上丝绸之路中心C.宋代政府鼓励福建造船事业的发展D.宋元时福建造船业已开始领先世界4.王阳明说:“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

”这一主张()A.与两宋理学在本质上相一致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明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D.科学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5.1880年,左宗棠力主兴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勉强开工,一半以上的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水源和原料无法保证,以后更是每况愈下,1883年就不得不停工了。

139万两白银就这样付之东流。

据此可知,导致洋务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的重重封锁B.封建势力的干扰和破坏C.私营企业的激烈竞争D.缺乏对市场规律的了解6.面对有人高谈“保存国粹”,胡适说“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必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13.《唐会要》载:“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

如后举事发,长吏奏停现任。

……并量事轻重贬降,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

”由此可见,唐朝科举( )A.地方可直接举荐进士 B.注重对士人品德的考查C.不看重士人诗文水平 D.由御史台主持考试事务【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

结合史实可知科举制是需要通过层层考试授予不同官职,不能直接报考,故A项错误;从“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就不得申送还会被停职,可知科举制重视对品德的考查,故B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隋唐时期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故C项错误;“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可知御史台是负责监察的,故D项错误。

1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元曲。

【解析】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文学素养较低者也可进行文学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曲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故D项错误。

15.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

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到:“受法律和习惯通知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

一个民族所指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

”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D.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25、李贽因思想“异端”而被明神宗御批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自杀身亡。

布鲁诺因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被天主教会宣布为“异教徒”,并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以上史实说明()A.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B.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C.教会势力的强大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6、“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

”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2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

2021年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xx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试题2021年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12.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

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秦始皇大兴宫殿,广征徭役、赋役,并非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度形成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并非唐太宗开创,C项错误;建立内阁制度是在明成祖时期,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13.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

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伤寒杂病论》。

【解析】关键信息:“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

《黄帝内经》定稿于战国时期;《本草纲目》成书于16世纪的明朝;《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清之际顾炎武的作品,也不是医学著作。

A、C、D三项错误;《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的医学作品,符合条件,B项正确。

1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

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A.冶铁业开始使用灌钢法B.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唐代制瓷业的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D项正确。

A、B项是在汉代,C项是在宋代。

15.传教士白晋说:“现今中国,人们把道德、哲学视为主要学问,却极端忽视了哲学以外的其他学问。

”“现今”指的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清代思想文化。

【解析】“人们把道德、哲学视为主要学问,却极端忽视了哲学以外的其他学问”符合清代僵化的思想文化氛围,故本题选D。

16.近代某政权编写了新版《三字经》,开篇为“皇上帝,造天地,造山海,万物备……”。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2021.03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距今约1万年的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动物骨头残骸、栽培水稻的谷壳和陶器。

在距今约9000年的西亚地区遗址中发现了大麦、小麦、驯养的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村落遗迹。

据此可以推断A.人类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代B.这些地区的人们进入定居状态C.这些地区最早出现了贫富分化D.社会分工扩大和早期国家出现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元朝时期,八思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

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这说明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了B.佛教文化成为中原文化主流C.汉字逐步地向字母文字发展D.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3.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设置不断变化。

以下对历朝历代中枢机构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①丞相府是行政中枢,丞相为三公之一,是主要的辅佐大臣②中枢机构变成皇帝直接统领的三个机构,同在政事堂议事③中央常规中枢机构削弱,决策活动转移到皇帝亲信的臣僚④废丞相,选文官协助处理奏章等,逐渐成为实际中枢机构A.①②秦朝、汉朝B.③④汉朝、唐朝C.②④唐朝、明朝D.②③秦朝、明朝4.下表为北宋到元朝南北方人口数量变化统计表:从这一统计表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长期战乱造成人口死亡流散②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经济落后③北方农业生产逐渐衰落消亡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最终完成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5.《元史.地理志》载:“汉梗于北,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靡之州(“羁縻”意为松散的管辖),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北京市延庆区2024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区2024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区2024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口红效应”经济理论首次被提出,即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奢侈品,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特点,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

美国电影因其虚构的美好,也成为“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这一现象说明A.新政促进了第三产业繁荣B.经济危机引发精神危机C.人们面对危机能够淡定应对D.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认同2.狄德罗曾说:“诗需要一些壮大的,野蛮的、粗犷的气魄,想象力被伤心惨目的景象所激动”;“只有具有强烈情感和天才的诗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诗”。

这反映出狄德罗的言论A.具有强烈的反理性色彩B.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C.通过现实主义勾画未来D.把启蒙运动推向顶峰3.“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段话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

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

这一改变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5.如表是不同史著对“公车上书”的叙述。

2023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1. 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A. 史书记载B. 神话传说C. 考古发掘D. 学术论著2.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3. 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北魏孝文帝D. 隋文帝4. 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A. 夏商西周B. 春秋战国C. 隋唐D. 明清(1840年)5. 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政府正式征收“侵街房摩钱”。

这说明宋朝时期()A. 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B. 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C. 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6.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如图中的()A. A地B. B地C. C地D. D地7. 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见如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的内容一致。

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1)

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1)

延庆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模拟试卷高三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图是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这一考古成就的发现A. 印证了最初文字的出现只是为了搞占卜B. 为研究人类文明史发展提供很好的史料C. 为研究春秋战国历史提供大量实物史料D. 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当时的记载全部可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等信息可知,这是商朝时期出现的甲骨文,甲骨文记载了大量商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等信息,所以这一考古成就为研究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史料,B项正确;甲骨文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为了搞占卜,排除A项;甲骨文的记载都是关于商朝的,与春秋战国无关,排除C项;“全部可信”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故选B项。

2.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垄断的局面,要求参政。

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两宋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事”,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明朝时,科举考试分南北卷,南北方录取有一定比例规定。

这些现象可以看出①南北朝时科举制度已经出现②宋朝选官制度最为规范科学③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④选官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变化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科举制出现于隋朝时期,①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宋朝的选官制度最为规范科学,①说法有误;根据“明朝时,科举考试分南北卷,南北方录取有一定比例规定”可知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导致教育水平不同,因而录取比例不同,①说法正确;据题意可知,从南北朝时期到明代,选官制度不断发生变化和完善,①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 从8世纪起,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的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

北京四中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仿真卷B卷+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四中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仿真卷B卷+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科综合(B)历史试题24.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25.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

”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

这说明()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26.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

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

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

这反映出唐朝时期()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ﻫ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27.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

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

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这一现象()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B.表明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说明农业技长趋于成熟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ﻫ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ﻫ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29.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以上材料说明了()ﻫ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ﻫ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30.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2022年北京延庆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和答案

2022年北京延庆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和答案

2022北京延庆高三一模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图是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这一考古成就的发现A. 印证了最初文字的出现只是为了搞占卜B. 为研究人类文明史发展提供很好的史料C. 为研究春秋战国历史提供大量实物史料D. 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当时的记载全部可信2.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垄断的局面,要求参政。

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两宋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事”,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明朝时,科举考试分南北卷,南北方录取有一定比例规定。

这些现象可以看出①南北朝时科举制度已经出现②宋朝选官制度最为规范科学③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④选官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变化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从8世纪起,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的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

这表明A. 中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唐朝制瓷工艺达到高峰B. 来自对外贸易的税收成为唐朝国库的主要来源C. 中国制瓷工艺的精湛和瓷器在各地区需求很大D. 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通,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4. 乾隆帝曾就康雍乾三朝君主治国理政作出总结:“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这三朝是清代盛世②君主专制高度强化③建立军机处势在必行④决策权由皇帝掌握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 古代苏美人、希伯来人和希腊人都有关于洪水方舟的传说。

苏美尔人认为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动物幸存下来。

希伯来人的传说中,是诺亚一家,每种动物雌雄各一只保留下来。

希腊人传说中,只留下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

以上材料说明①古代文明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 ②洪水方舟传说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 ③三个传说或多或少有一些相似之处 ④传说会随时代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恩格斯当年曾经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下列能很好佐证这一评价的是①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军 ②广州一带人民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③天津、北京附近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袭击侵略军 ④刘永福黑旗军与义军一起,英勇抵抗外国侵略军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7. 清代的京仓用于储存从南方运来的漕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在距今约1万年的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动物骨头残骸、栽培水稻的谷壳和陶器。

在距今约9000年的西亚地区遗址中发现了大麦、小麦、驯养的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村落遗迹。

据此可以推断A.人类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代B.这些地区的人们进入定居状态C.这些地区最早出现了贫富分化D.社会分工扩大和早期国家出现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元朝时期,八思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

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这说明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了B.佛教文化成为中原文化主流C.汉字逐步地向字母文字发展D.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3.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设置不断变化。

以下对历朝历代中枢机构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①丞相府是行政中枢,丞相为三公之一,是主要的辅佐大臣②中枢机构变成皇帝直接统领的三个机构,同在政事堂议事③中央常规中枢机构削弱,决策活动转移到皇帝亲信的臣僚④废丞相,选文官协助处理奏章等,逐渐成为实际中枢机构A.①②秦朝、汉朝B.③④汉朝、唐朝C.②④唐朝、明朝D.②③秦朝、明朝4.下表为北宋到元朝南北方人口数量变化统计表:从这一统计表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长期战乱造成人口死亡流散②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经济落后③北方农业生产逐渐衰落消亡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最终完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元史.地理志》载:“汉梗于北,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靡之州(“羁縻”意为松散的管辖),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据此说明元代①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②实行民族差别对待政策③延续羁縻实行民族平等④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与这一现象有关系的是①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②市民阶层的壮大③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④受西方文化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洋务运动期间,奕䜣批评洋匠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而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痼习……”。

这表明A.华匠技术不精,消极怠工B.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对华匠不满C.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D.华匠对西方新式技术掌握太慢8.《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到:“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各界群众也疾呼:“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

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上述言论发表的背景是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C.日本侵华制造华北事变D.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9.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民族英雄和劳动模范。

下列按照出现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②③①10.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上着力于年份文件名称1998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200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2007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9 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A.发挥舆论监督作用B.推进医保体系建设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11.如图是距今约2700年的陶壶。

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

重装步兵主要由古希腊中等以上家庭能自备武装参军作战的公民构成,成为保卫城邦的主力,他们据此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利。

古希腊公民即是士兵,也是土地所有者。

他们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古代希腊的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②古希腊手工业当时以陶器制造为主③古代希腊公民有一定的财产和责任④重装步兵有助于希腊走向民主政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 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英国妇女有了选举权,基本实现了普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选B 卢梭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充分体现出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的思想C 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政策,仿效西方制定宪法反映了日本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 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A.A B.B C.C D.D13.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写道: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这说明列宁认为A.这是适应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B.这个政策可以适合任何一个国家C.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靠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14.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中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使纳税人受骗。

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这个计划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并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这个声明可以看出A.政府要停止对穷人的援助B.政府适时对福利政策进行调整C.福利政策遭到全社会抵制D.家庭援助计划只针对失业家庭15.科技的发展“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

下列科技成果能够直接印证这一观点的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6.汉代农耕材料一东汉牛耕图画像石上图为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

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情景。

材料二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

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

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农学家崔寔《政论》(1)对比分析“东汉画像石”与崔寔《政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2)指出上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价值。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国家认同主要发生在官僚群体和读书人中间。

国家认同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对专制君主的忠诚,聚焦于某一姓的君主系统的王朝。

随着西方入侵,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传入中国。

19世纪晚期,孙中山等人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理论。

随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的推进,“中华民族”、“中国”和“国民”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

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的情况下,国家难以统一,使得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国族认同,即中华民族认同。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国族认同达到高潮,在知识界掀起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

这一时期,知识界、政界甚至全民的参与使国家认同得到全面推进。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认同,开启了国家认同的新篇章,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朝鲜战争、苏联屯兵边境,极大的战争威胁与边疆局部冲突都成为国家认同提升的动力。

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成效显著,社会开放,国家认同感迅速提升。

近年来,“中国崛起”振奋人心,“中国”得到世界的认同反过来也强化了国家认同。

——摘编自贺东航等《中国国家认同的历程与制约因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国家认同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推动国家认同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国家认同发展的意义。

18.“清朝邮驿”材料一清朝以前“邮”负责传递公文,“驿”负责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邮”“驿”分离。

清初对邮驿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由兵部车驾司掌管全国邮驿,各省按察使兼管本省邮驿;《大清律例》的“邮驿律”对邮驿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裁驿丞,归州县”;“邮”“驿”合并;改民间差马出夫支应驿站为官养官应;在无驿的州县普遍设立“县递”;在东北、西北、西藏等边疆地区开通驿路,设立驿站。

清朝邮驿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全国设有驿站1970处,急递铺约14000处。

材料二19世纪以后,清政府每年花费在邮驿的经费高达300万两白银,由地方随地粮税征收,邮驿之役繁重,“而竞为地方官之利薮”,邮驿效率低下。

邮差也以驿官自居,随意征调民夫民车,“拦截过往车辆,驱车径去,借端婪索”。

嘉庆、道光年间,富庶的江浙地区转递民间信件的“民信局”发展,不仅遍及国内各大商埠,还扩展到东南亚、澳大利亚、檀香山等华侨聚居地带。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通商口岸设立“客邮”。

之后,法、美等国也纷纷效仿,不断向内地甚至新疆、云南、西藏等地扩张。

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甚至从事鸦片、珠宝等走私活动,“其益甚宏,轻而易举”。

清末,近代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出现,使得邮驿传递公文与接待官员的重要性日渐丧失。

1896年,光绪帝颁布上谕,“饬即成立全国邮政,委由赫德主持”,海关主持下的大清邮政开办,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产生。

1912年5月,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国邮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清朝邮驿的发展和演变。

19.人口跨区域的转移史材料一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

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

欧洲人因各种原因也大批远涉重洋,到达美洲。

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矿的发现,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齿日重,地狭人稠”。

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

19世纪,东南亚锡矿的开发,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