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二)

合集下载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 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 进行到第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 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 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 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对任 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 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 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 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 住,之后,被测学生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 显得有点烦躁不安。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 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 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知觉的生活 是不可忍受的。
感觉剥夺实验
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贝克斯顿 (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Scott) 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
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 (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 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
甜、酸、苦、咸等 味道
嗅觉 肤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鼻腔粘膜的嗅细胞
气味
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 皮肤的和粘膜上的冷点、 冷、温、痛、压、
用或伤害性刺激
温点、痛觉、触觉

肌肉收缩、身体各部分 肌肉、肌腱、韧带、关 身体运动状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感知觉的规律作为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先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我们*时经常说“我感觉很开心”“感觉自己萌萌哒”等这样的话语,但我们要知道,在心理学上,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感觉,指的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比如“这可真香啊!”“这个看起来圆圆的。

”就是对于感觉体现,通过这些话语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感知这个对象具体是什么。

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如“这是一个大西瓜!”“这里有一个蛋糕。

”等。

那么在说到感觉规律的时候我们将从感觉和知觉两大板块分别进行阐述。

(一)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指感觉器官感受适宜刺激的能力,即感受刺激的能力。

比如你被针扎了之后觉得疼,说明你比较敏感。

(2)感觉阈限:由于每个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较迟钝,有些人较灵敏——用什么来测量感受性的不同?于是就有感觉阈限,就是对于刺激的量的大小,多少的把握。

我们需要记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两者呈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比如,将针轻轻地放在A,B两人的手上,A可能在放到5根针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针的存在,说明他的感受性就较高;而B则需要放到13根针才察觉到,说明感受性较低。

2.适应现象指的是长时间刺激在某一器官,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嗅觉适应。

那么在考试过程中,更多考察的就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1)明适应:由暗→入明对强光的感受性降低(2)暗适应:由明→入暗对弱光的感受性提高3.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

我们将感觉对比划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这是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比如,“我于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了你”体现的就是同时对比,在人海这样一个广泛的范围中同时呈现时,将他人作为背景,与我们关注的对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1.认知发展与教育(1)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 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 用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 [辅导讲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是衡量感觉的一个 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 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 和差别感觉阈限 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 限度。

女口: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 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

差别感受 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女口: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 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 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 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 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 如△(3)(4)(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果以I 表示原初刺激的强度,I 表示刺激强度的增加量,那么, 内,则有如下关系式:△ 1-——=KI这就是韦伯定律。

K 是个常数,当I 的大小不同时, A 同。

作用:感觉性和感觉阈限的研究,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复习稿练习与答案)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复习稿练习与答案)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规律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规律
5.一个人穿不同的衣服,改变了发型,别人还是能认识他 ,这是因为知觉的选择性。(09高考)
6.外国客人用英语与服务员交谈时,英语程度高的服务员 能很快明白客人的意思,而英语程度低的服务员却听得很 吃力,这是因为知觉的理解性。
LOGO
1.有人研究发现,在绿光下人的听觉会提高,在红光下听 觉会降低,这是因为感觉有适应作用。(09高考)
2.一个人换了不同的发型或衣服后,他的亲友仍能认出他 ,这是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变化规律引起的。
3.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的人喜欢颜色鲜艳、款式新奇的 服装,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朴素一点的服饰。
4.熟练的制茶工人凭嗅觉就能判断茶的品质,这是因为感 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整体的整体性可以保持客观事物一些关键的、相对稳定的属性 和联系,这样即使事物的某些非根本属性改变了,我们仍然可 以准确地反映该事物,从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一首乐曲只要旋律不变,无论用什么乐曲演奏,我们都会 把它知觉成同一首曲子;一个人换了不同的衣服或发型后,他的 亲友仍然能认识他。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程中,人总是借助已经获得的 有关知识经验,对当前感知的事物进行 加工处理,并通过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 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LOGO
(一)感觉的变化规律
1、感觉的适应作用
当某一事物以固定的强度持续地刺激感受器官 时,人对这一事物的感觉能力会发生一定的变 化,这种变化就是感觉的适应作用。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事 情能用感觉的适应作用 来解释的?
例如:
视觉:明适应和暗适应。
听觉:对强烈的刺激很难适应。
觉的
A.相互作用 B.整体作用 C.适应作用 D.生活实践
作用
3.在宴席中,客人吃过甜点后,应先上一道茶,然后再上水果,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的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的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一、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3、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绝对感受性——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绝对感受域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4、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5、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6、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7、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8、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10、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11、知觉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12、*观察——又称“思维的知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4、感受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者采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加工,发现当呈现某种特定刺激的时候,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以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

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I表示原初刺激的强度, I表示刺激强度的增加量,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则有如下关系式:II这就是韦伯定律。

K是个常数,当I的大小不同时, I 的大小也会不同。

作用:感觉性和感觉阈限的研究,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3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1-3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知觉理论与市场营销
运用知觉的选择性原理帮助消费者确定购 买目标。消费者走进商场或超市时,各种琳琅 满目的商品同时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官,但他们
01 并不能同时认识并反映这些商品,而只能对其
中的某些或某一商品具有相对清晰的感知。
知觉理论与市场营销
运用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原理开展营销
活动及广告制作。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原
联觉就是感觉的相互作用之一,其中以颜色感觉的联觉 最为突出。色觉可以引起温度觉,如红、橙、黄等有温 暖感(称暖色),而蓝、青、紫则会有寒冷感(称冷 色)。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感,如室内家具如果使用浅 色系的颜色就会给人轻巧的感觉。
感觉的基本规律
04 感பைடு நூலகம்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人的感觉性在生活和劳动实践的长期锻炼中是 可以大大提高和发展的,特别是通过事活动和某些 特殊训练,提高到常人不可能达到的水平。随着个 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的感受性会随 之逐渐发展,不同人的感受性之间呈现出极大的差 异。
务。
众志成城
全民抗疫
知觉的基本规律
02 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是由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组成的,但我 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 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 性。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四种因素。
知觉的基本规律
03 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 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 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01
目录 02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03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01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的基本规律
01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赖性。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电子教案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电子教案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能够觉察差异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两者呈反比。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
1.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称为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为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对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知觉过程。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因为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这使得观察具有以下几个特殊的特点:
(1)精确知觉。精确知觉是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清晰的反映。
(2)模糊知觉。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映像不清晰,这时产生的知觉就是模糊知觉。
(3)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体所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错觉包括物体错觉和对人的错觉。物体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② 温度觉。温度觉是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两种。
③ 痛觉。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2. 内部感觉
(1)动觉。动觉也就是运动觉。它是主体辨别自身姿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运动状态的内部感觉。
(2)平衡觉。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称为平衡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
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五节—感知觉)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五节—感知觉)

(4)方位知觉
方位知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
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上下、前 后、左右、东南西北中的知觉。 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孩子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空间关系的掌握
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
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2~3岁的幼儿能辨别 上下。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 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 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感受性与感觉阀限呈反比关系,感受性越强,感觉阀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 阀限越大。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阀限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绝对限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阀限 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别阀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味觉和嗅觉
(1)胎儿自4个月开始已经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出生时味觉一
发育得很好;味觉在婴儿和幼儿时期最发达,以后逐渐衰退。 (2)胎儿在7、8个月时已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新生儿已能 对各种气味做出相应的典型反映。
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时,知觉映像却表持相对不变。
构成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即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 性、大小恒常性。
(三)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感觉发展的特点 视觉 (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
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活

心理学 第一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 第一章 感觉和知觉

三 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中总是用过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
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 如:“盲人摸象”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1 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知觉就 越深刻、丰富、精确。如一目十行 2 言语的指导作用。指引思考的方向和知觉的内 容。 3 实践活动的任务。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 实践任务不同,知觉的效果也不同。
四 知觉的分类 知觉由多种感官联合活动而产生的,故有多种分
类法。 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等。 按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 空间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 按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正确的知觉,错误 的知觉(错觉)
光刺激,使感受性迅速降低的现象。 暗适应: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由于一系列的弱 光刺激,导致感受性不断提高的现象。 一般暗适应较慢(几分—十几分种),明适应较 快(几秒种)。 2 嗅觉的适应:较明显。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 而不闻其臭。” 3 皮肤觉的适应: 4 听觉和痛觉较难适应。
四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
映象仍然保持不变的现象。 在视知觉领域研究比较多。主要有: 1 颜色恒常性:在不同照明下,人的颜色知觉映 象仍然相对稳定。 2 大小恒常性: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距离的不 同而改变。 3 形状恒常性。物体的形状不因位置的变化而变 化。 知觉的恒常性是知识经验对知觉效果的一种调节。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错觉的种类

1 2 3 4 5 6 7
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大小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运动错觉 颜色错觉

分别简述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分别简述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分别简述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1. 感觉的规律:
- 感觉器官的发育不平衡:学前儿童视觉和听觉发育较好,而味觉、嗅觉和触觉发育相对滞后。

- 感觉活动较为单纯:学前儿童的感觉活动较为单纯,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 感觉活动容易疲劳: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感觉活动容易疲劳。

- 对感官刺激的敏感性较高:学前儿童对新奇、鲜明的感官刺激反应较为敏感。

2. 知觉的规律:
- 知觉活动具有片面性:学前儿童的知觉活动往往只关注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或特征,缺乏全面性。

- 知觉活动缺乏稳定性:学前儿童的知觉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情绪的影响,缺乏稳定性。

- 知觉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学前儿童的知觉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概念形成较为困难。

- 知觉活动具有主观性:学前儿童的知觉活动容易受到个人经验、兴趣和需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儿童感知能力
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章制度中规定,“电话响铃三声之内必须接听”, 这个规定就是根据宾客的时间知觉特点来设定的。在服务 工作中,要求每个部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客人解决一切 问题,尽量减少客人长久等待的感觉。这一点对于前厅部 和餐饮部尤为重要。客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目的地或者中 转地,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解决休息和饮食问题。所以我们 需要准确快捷地办理手续,平稳迅速地送客人进入客房。 客人进入餐厅时,点餐后尽快为客人送上美味的菜肴。过 程迅速、快捷、并能得到准确结果才是客人所需要的。因 此,作为饭店服务人员干一切事情都要快、准,要有强烈 的时间观念。
2、形重错觉 人们用手加以比较时,会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 3、大小错觉 初升或降落时的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好像总比它们在 我们头顶上时要大些。这种错觉的产生是因为初升 或降落时的太阳和月亮是和树木、房屋相比较的, 而头顶上的太阳和月亮是同辽阔的天空来比较的。
4、方位错觉 在海上飞行时,由于水天连成一片,失去了自然环 境视觉参考标志,飞行员很容易产生“倒飞视觉”。 这时飞行员要靠仪表来判定飞机的状态,否则会造 成倒飞入海的事故。 5、运动错觉 下车后一段时间,如果躺在床上,还觉得床像车厢 一样在运动。 在桥上俯视桥下的流水,久而久之就好像身体和桥 在摇动。
(2)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就可以预测 这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例如我们知道某 人热心、讲义气,那么就可以预测在紧急情况下他会挺身而 生、见义勇为;相反,我们知道另一个人自私、冷漠,那么 我们也可以预测在紧急情况下他会退避三舍甚至逃之夭夭。 (3)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某人的行为判断 他的职业;二是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识,例如对 于老师这一角色,认为他的行为标准应该是谈吐文雅,学识 渊博、仪表端庄等。
角色知觉对客人心理的影响 仪态端庄、面带微笑、热情有礼、服务周到耐 心等,这些是我们饭店服务人员的角色行为标准。 在饭店服务工作中,服务员与宾客扮演着不同的社 会角色。宾客的角色知觉要求服务员为自己提供服 务,而服务员这一角色有义务按照宾客的要求去提 供服务。只要宾客的要求是正当的,服务人员就无 权拒绝客人的要求。因此,饭店服务工作中,因扮 演角色不同,服务员不能与客人“平起平坐”。 “宾客至上”,“客人永远是对的”将是服务工作 中不变的宗旨。
时间知觉: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长短(影响人对时间估 计的因素包括活动的内容、情绪和态度、时间标尺 利用的影响) 、快慢和节奏(人的许多生理活动是 节律性的活动,如心跳、呼吸、消化)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客人心理的影响
【问题】饭店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电话响铃三声之内必 须接听”,这个规定是根据什么来设定的?在服务工作中, 要求每个部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客人解决一切问题,尽 量减少客人长久等待的感觉。这一点对于什么部门尤为重 要?
(二)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都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它们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但是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同 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 关系的综合反映,即对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和感 觉不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 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依赖于一个人过去的 知识和经验,受人的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 动机、情绪等制约。
2、 影响对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对人的知觉依赖于多种因素,从认知主体心理方面看,存在一 些社会知觉误区,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社会知觉 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 (1)第一印象:首次接触时所留下的印象。 当一个人第一次到达某景点,第一次与某人接触,第一次到某 饭店住宿,都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而且难以 改变,这 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首次效应。 虽然人们都知道仅靠第一印象来判断人常常会出现偏差,可实 际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宾客的不断变换是饭 店接待工作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与客人的短暂接触中,双方都来 不及进行更多的了解,无法达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境 地,而宾客往往根据服务人员的谈吐形成对饭店的第一印象,所以, 饭店服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切忌给客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对客人心理的影响 虽然人们都知道仅靠第一印象来判断人常常会出 现偏差,可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第一印象的 影响。宾客的不断变换是饭店接待工作的一个显著的 特点,在与客人的短暂接触中,双方都来不及。 服务人员的个人形象是饭店的招牌。宾客往往根 据服务人员的谈吐形成对饭店的第一印象,服务人员 形象气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宾客的印象。所以,饭店 服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仪 容、仪态和谈吐,切忌给客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三)知觉的种类: 1、知觉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在多种分析器的联合 活动中,总有一种或者两种分析器的活动起主导作用,根据 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案例:音乐教授P 博士凭声音 能准确地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学生是谁,但是无法凭眼睛区别 相像的学生,神经学家奥利佛萨克斯对他进行检查,递给他 一支鲜艳的玫瑰,他说:“大约六英寸长,一个连着一条绿 色直线形柄的弯曲的红色结构。”问他是什么,他说:“很 难说”,让他闻,他说:“太美了,一支初绽的玫瑰,香味 真浓啊”,他丧失了把看到的东西聚合成现实中有意义的图 像的能力,他患了一种视觉失认症。)
3、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社会 知觉: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社会群体特征的知觉) 4、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课外知识] 错觉: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在 感知事物的时候,会产生各种错觉现象,这些错觉现在包括 以下几种: 1、几何图形错觉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依 赖于许多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①物体运动的速度, 速度太快或太慢,我们都觉察不到;②运动物体与观察着的 距离,如果近看起来速度快;如果离我们远,看起来移动很 慢,有时甚至看不出运动。③运动知觉的参考标志,如可以 把月亮看成在云后运动,也可以把云看成在月亮前面移动。 ④观察者自身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例如在火车上观看邻近火 车的开动,往往分不清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开动,还是另一 列火车在开动。这是只有以月台等固定景物作参考,或通过 机体平衡器官感觉到自身的颠簸和加速,在判断了自身的运 动与否之后,才能分辨出哪一列火车在运动。)
第二章 心理学理论在饭店服务 中的应用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有的信息 材料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完整印象。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的,例如, 一个苹果是由一定的颜色、形状、滋味等属性组成, 我们感觉到这些属性,并将它们相互联系、综合, 在头脑中就会形成“苹果”这样一个具体映像。这 就是我们对苹果这一具体事物的知觉。
4、恒常性:物体的基本属性及其结构的关系不变, 只是外部条件(如不同光源、不同角度、不同距离 等)发生一定变化是,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不变, 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注意:知觉的恒常性并非生而有之。例如:住在丛 林密布的闭塞地带的土著人,他们就没有知觉的恒 常性。
(五)饭店服务中的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在社会环境中对有关个人或群体特性的知觉。 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一)对人的知觉:对别人的外表、言语、动机、性格等的 知觉。 1、对人知觉的主要内容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在人们的交往中,要想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要学会巧 妙地使用目光。
②主观因素: 个体的需要:饥饿者具有从浮云里发觉食物轮 廓的倾向; 知识和经验的影响:例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 程度,不同兴趣爱好的旅游者对于知觉对象的选择 是不一样。 如: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旅游者,就会 把帝王古都、历史文物选择为知觉的对象,喜欢猎 奇的旅游者泽乐于探险活动并对奇风异俗感兴趣。
3、理解性:人的知觉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要根据自己 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 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1)理解在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理解使旅游者的知觉更为深刻,更为精确。例如:对于菜 肴的介绍,能提高顾客对每道菜知觉的理解性,形成鲜明的 知觉,就可能使他们经常关顾,并招徕更多的客人。 ②理解能提高知觉的速度:例如:阅读时,对于简单、通俗 易懂的内容,我们的阅读速度会比较快。 (2)知觉的理解性受知识经验、言语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如何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不仅是一张漂亮的脸蛋 就够了,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 ●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 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 ●试验显示,见到一个陌生人时,你头发的样式比面部特征更能吸引对 方的注意。长发暗示着健康和性感,短发看起来自信而成功,自然、中 长、没有特定款式的发型,则让人感觉智慧和真实。此外,握手也能传 递重要信息。研究发现,那些握手时目光和你直接接触、手掌干燥、坚 定有力、自然摆动而不是无力、潮湿、试探性的人,不仅能让你对他感 觉良好,还将取得你的信任。
2、选择性:作用人的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千变 万化的,但人们不可能对客观事物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也不 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作出反映,而是按照某种需要、目的, 主动、有意识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例如:当游客 在听导游讲解时,导游员的讲话成为游客知觉的对象,而周 围的其他声音则成为这种对象的背景,如果这时候游客听到 周围其他人正在讨论他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他就会把注意力 转移到别人谈话的内容上,那别人的谈话就成了这位游客的 知觉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吸引(例如: 一群亚洲黄 种人中出现的白种人 嘈杂街道上突然响起的警笛),以它作 为知觉对象。
(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客观因素: 反复出现的对象。例如:人们多次看到旅游广告、旅 游宣传材料,或者经常听到某旅游地的情况,由于信息反复 出现,多次作用,会使人们产生较为深刻的知觉对象。 运动变化的对象。例如:倾泻的瀑布、奔驰的列车、 闪烁的霓虹灯等,都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新奇独特的事物。例如:在一群穿着普通服装的人中, 有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很容易被知觉。珍禽异兽,奇风异 俗因为其特性对人有较强的作用,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知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