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核算及结转
成本核算法逐步结转分步法
![成本核算法逐步结转分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e4ba1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e.png)
连续式复杂生产下必然进行大批量生产,无法划分生产周期,只能以每月每月作为成本计算期。
3、必须分步骤指明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半成品成本军用品和最终完工产品成本;
4、是否进行成本还原,要依成本结转时前一天采用的具体方法确定。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多步骤复杂生产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可以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具体说有下列中小企业:
3、采用综合结转重新排列法需进行成本消去,计算工作较为复杂。虽为避免进行成本去除可采用分项结转法,但收款手续比较麻烦;
4、按什罗克计价结转时虽比较准确,但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不利于服按实际成本计价益田市的缺点,但要进行半成品成本差异的和调整。
成本核算法逐步结转分步法
什么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研磨先后顺序,根据生产选项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逐步下一年度分步法特点
1、产品设计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和各步骤的半成品;
1、半成品半成品可对外销售或半成品虽不对外销售但须进行比较考核的企业。
如:纺织企业的棉纱、坯布, 冶金企业的生铁、钢锭、铝锭,化肥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属于这种情况。
2、一种半成品同时转作几种产成品原料的企业。
如:生产钢铸件、铜铸件的机械企业,生产纸浆的造纸中小企业。
3、实行承包开始实施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对外承包必然在内部也要承包或逐级必然结果考核,需要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适时结转下一年度分步法成本计算程序
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按生产步骤的顺序分步骤计算稳步半成品成本,再行按顺序结转下一步骤,的过程也就是半成品成本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商贸企业:月末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及核算技巧
![商贸企业:月末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及核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d13b0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1.png)
商贸企业:月末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及核算技巧
商贸企业在月末结转成本时,需要进行会计分录的核算。
具体来说,商贸企业月末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1. 将本月实现的收入按照成本占比计算出成本总额,然后将成
本总额乘以毛利率计算出本月实现的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利润;
2. 根据计算出的利润金额,填写“损益表”,并计算出本月净利润;
3. 将本月净利润乘以 12%,计算出本月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4. 根据本月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填写“应交税费”科目,并计算出本月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5. 将本月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上月未缴纳的企
业所得税金额,计算出本月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6. 根据计算出的本月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填写“应交税费”科目,并结清本月“应交税费”科目的余额。
以上是商贸企业月末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核算的基本步骤。
但是,在实际核算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月末结转成本时,需要将本月销售的产品成本全部结转出去,以免出现亏损;
2. 如果商贸企业使用的是一般纳税人,那么在月末结转成本时,需要将增值税进项税额也进行结转;
3. 如果商贸企业使用的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在月末结转成本时,只需要将产品成本进行结转,不需要结转进项税额。
商贸企业在月末结转成本时,需要认真核算,确保计算出的利润和净利润准确无误,以便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
生产成本月末结转分录
![生产成本月末结转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c4db03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3.png)
生产成本月末结转分录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中,生产成本的月末结转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准确理解和处理生产成本月末结转分录对于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成本控制以及财务报表的准确性都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到了月末,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结转。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工并验收入库时,我们需要将生产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
其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这个分录的含义是将生产过程中归集的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移到库存商品账户,表明产品已经完成生产并具备了可销售的状态。
如果月末存在在产品,也就是尚未完工的产品,那么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等。
假设采用约当产量法,当月完工产品数量为 100 件,在产品数量为5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总额为15000 元。
则分配率= 15000 /(100 + 50×50%)= 120 。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 100×120 = 12000 元,在产品应分配的成本= 15000 12000 =3000 元。
相应的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12000 贷:生产成本12000 。
同时,在产品的成本仍然保留在生产成本账户中,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所占用的成本。
制造费用也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折旧费等。
月末,我们需要将制造费用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
假设本月发生制造费用 5000 元,按照生产工人的工时比例进行分配,A 产品生产工时为 200 小时,B 产品生产工时为 300 小时,分配率= 5000 /(200 + 300)= 10 。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5ae542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c.png)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车间领原材料,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直接计入: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发生工人工资,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
比如直接生产工人工资直接计入,辅助或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分配计入。
1.车间领原材料,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直接计入。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2.发生工人工资,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
比如直接生产工人工资直接计入,辅助或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分配计入。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3.发生制造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里归集,然后采纳一定的方法,比如定额工时,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4.月末,产品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2原材料结转成本会计分录1、购买材料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等2、生产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3、发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 4、分配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5、完工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6、销售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3制作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注意事项期(月)末,企业应依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采纳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常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跌价准备。
确定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后,就可以依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和计量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
会计经验:成本结转与年末结转详解
![会计经验:成本结转与年末结转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681b43b84ae45c3b358ca9.png)
成本结转与年末结转详解成本结转与年末结转详解1.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在供应过程的核算中设置了两个账户来记录材料的实际成本.一是在途物资账户: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二是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因而企业购入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时应将其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账户,验收入库后应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即借记原材料等相关账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2.结转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个部分.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可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记入制造费用,期末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期末结转制造费用就是借记生产成本的相关明细账,贷记制造费用账户.3.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库存商品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成本.因而当产品完工入库时,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即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反映的是未完工产品的成本.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因而已经确认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应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5.期末结转费用类账户:在会计核算中,通过设置本年利润账户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损益类账户中的费用类账户的期(月)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即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结转后各费用类账户余额应为零.6.期末结转收益类账户:同样,为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期末需要将损益类账户中的收益类账户的期(月)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记本年利润.结转后各收益类账户余额应为零.将费用类账户及收益类账户均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为从年初至本月底止实现的累计净利润,如余额在借方,则为累计净亏损.7.年终结转本年利润:年度终了,应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即借记本年利润,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净亏损,则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本年利润,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8.年终结转利润分配:年度终了,将净利润按法定程序分配后,需将利润分配账户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利润分配账户除了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外,其他明细账户均无余额.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
![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https://img.taocdn.com/s3/m/d307164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e.png)
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成本核算和结转。
这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的概念、意义、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的概念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成本核算、归集、分配和结转。
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现场管理费等费用的核算和结转。
已完工成本结转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二、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的意义1. 成本控制:通过对已完工工程的成本核算和结转,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失控问题,确保项目成本的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2. 进度控制:已完工成本结转可以反映工程施工的进度情况,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3. 提高效益:通过对已完工工程的成本结转,可以明确项目收益情况,为项目盈利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 积累经验:已完工成本结转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成本参考和经验积累,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
三、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的流程1. 收集资料:收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原始凭证,如工资单、材料发票、机械使用记录等。
2. 核算成本:根据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对各项费用进行核算,确定已完工工程的成本。
3. 归集成本:将已完工工程的成本按照费用类别进行归集,形成成本汇总表。
4. 分配成本: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成本分配原则,将归集的成本分配到相应的工程部位或分部分项工程。
5. 结转成本:将已完工工程的成本结转到相应会计期间,确保项目成本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 成本分析:对已完工成本结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四、工程施工已完工成本结转的注意事项1. 及时性:已完工成本结转应尽快进行,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关于成本,费用期末该如何结转,分录怎么做呢?
![关于成本,费用期末该如何结转,分录怎么做呢?](https://img.taocdn.com/s3/m/186dc53fb90d6c85ec3ac68e.png)
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投入产品生产:借:生产成本--XXXX 贷:原材料
--XXXX 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分配工资:借:生产成本借: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月末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五)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收入应缴纳的税金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和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期末,将“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本年利润贷:营业税金及附加贷: 销售费用贷:管理费用贷:所得税费用
将本月成本、税金、费用结转本年利润
不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这是这里结转的当期损益。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三、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3a90e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f.png)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成本结转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以便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结转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直接材料法、直接人工法、机器小时法和标准成本法。
一、直接材料法直接材料法是指将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使用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原材料的成本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出每个产品的原材料成本。
二、直接人工法直接人工法是指将产品所使用的人工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人工成本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出每个产品的人工成本。
三、机器小时法机器小时法是指将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时间作为分配成本的基础,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机器的使用成本除以机器的使用时间,得出每小时的机器成本,再将每小时的机器成本乘以生产产品所使用的机器时间,得出每个产品的机器成本。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得出每个产品的标准成本,再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以上四种成本结转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选择。
直接材料法和直接人工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计算简单,但不能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情况。
机器小时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能够反映出机器的使用情况,但计算比较复杂。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反映出各项成本的实际情况,但计算比较繁琐。
0607销售过程的核算成本结转
![0607销售过程的核算成本结转](https://img.taocdn.com/s3/m/d3ed4f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3.png)
0607销售过程的核算成本结转
销售过程的核算主要包括成本结转。
成本结转是指将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分配到相应的销售产品或服务上,以便计算出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成本结转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计算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便作出正确的定价决策,并在经营决策中提供可靠的信息。
成本结转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需要结转成本的销售产品或服务。
在销售过程中,可以将成本结转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以便对其进行个别核算。
2.确定成本要素:成本要素是指销售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等。
3.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要素,计算出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可以直接与销售产品或服务相关联,而间接费用成本则需要进行分摊或分配。
4.分摊或分配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与销售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等。
这些费用需要根据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摊或分配到销售产品或服务上,以便准确计算成本。
5.核算成本:通过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进行累计,计算出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6.效益分析:通过对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比较,进行效益分析,以便评估销售活动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效益性。
公司成本结转制度模板范文
![公司成本结转制度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65f42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公司成本结转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成本结转管理,规范成本结转程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子公司的成本结转管理工作。
第三条成本结转应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原则。
第四条成本结转工作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助完成。
第二章成本结转范围和对象第五条成本结转范围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第六条成本结转对象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第三章成本结转程序第七条成本核算1. 财务部门应根据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的提供的数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成本核算。
2. 成本核算应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3. 财务部门应在每月末对本月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编制成本核算表。
第八条成本分配1. 财务部门应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将生产成本分配至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2. 成本分配应按照合理、公平的原则进行,确保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真实反映其成本状况。
第九条成本结转1. 财务部门应根据成本分配结果,将生产成本结转入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2. 成本结转应按照规定的期间进行,确保成本结转的及时性。
第四章成本结转凭证和记录第十条财务部门应依据成本核算表、成本分配表等相关凭证,进行成本结转。
第十一条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成本结转记录,包括成本核算记录、成本分配记录、成本结转记录等。
第十二条成本结转凭证和记录应保存至少十年。
第五章成本结转的监督与检查第十三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结转工作进行内部监督与检查,确保成本结转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四条公司审计部门应定期对成本结转工作进行外部审计,确保成本结转的合规性。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的规定,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规定,涉及犯罪的,应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8b26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e.png)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确认
和分配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成本计算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企
业通常会采用以下四种成本结转方法。
1. 全部计入当前期间费用法
该方法的应用场景通常是在企业的销售收入较为确定,且在整个
生产过程中成本发生的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将全部成本计入当前
期间费用当中,不进行期末结转。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核算清晰,但会产生部分成本无法准确核算的缺陷。
2. 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生产的各项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工资、制造用电等费用)直接计入产品的成本中。
这种方法适用
于生产流程较为简单、产品生产周期短等情况,适合对于每个制造环
节进行详细成本核算。
3. 间接成本费用率法
间接成本费用率法则是将生产过程中间接成本按照一定比例计入
产品的成本中,通常会将生产间接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上。
这种方法
适用于企业产品品种多、生产流程复杂、成本分配难度较大的情况。
4.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则是以工作标准为基础,将各项成本按照预先设定的
标准进行核算。
通常会通过设置标准工时、标准工资、标准耗材等来
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难以进行直接成
本核算的情况。
总而言之,成本结转方法的选择应将企业实际情况和核算目的等
多方面考虑,针对每种不同的原材料、产品、技术等特定情况,选择
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完成成本核算、掌握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规律,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经营和精细管理。
工程施工成本怎么结转核算
![工程施工成本怎么结转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42ac427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4.png)
一、成本归集1. 按照成本构成要素,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归集。
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 对于直接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归集;对于间接费用,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二、成本分配1. 对于直接费用,按照工程量、工程进度或合同约定等方式进行分配。
2. 对于间接费用,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如按人工费比例、按施工面积、按工程进度等。
三、成本确认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实际发生额确认各项成本。
2. 对于已完成的工程,根据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确认相应的工程结算收入。
四、成本结转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成本构成要素,将各项成本计入“工程施工”科目。
2. 在工程结算时,将“工程施工”科目中归集的成本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工程结算成本”科目。
具体操作如下:1. 发生成本时,借记“工程施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 开出工程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
3. 同时,结转工程施工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结算成本”,贷记“工程施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
4. 月末结转损益,借记“本年利润”,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结算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贷记“本年利润”。
五、成本核算分析1. 定期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2. 分析工程结算收入与成本的匹配程度,确保收入与成本相匹配。
总之,工程施工成本结转核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
通过科学的成本结转核算,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成本核算:什么是结转分步法
![企业成本核算:什么是结转分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66793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e.png)
企业成本核算:什么是结转分步法了解企业、明确成本会计岗位职责,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些基本理论,今天我们具体了解⼀下企业成本核算的⽅法。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平⾏结转分步法?平⾏结转分步法是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结转,⽽是在哪⼀步骤发⽣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账内,直到最后加⼯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法。
各⽣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的⽣产费⽤,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产步骤分别与完⼯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独⽴、互不影响地进⾏成本计算,平⾏地把份额计⼊完⼯产品成本。
平⾏结转分步法的特点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平⾏结转分步法有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平⾏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产步骤和最终完⼯产品。
在这种⽅法下,各⽣产步骤的半成品均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各步骤的成本计算都是为了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因此,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的只是该步骤应计⼊最终产品成本的费⽤(份额),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不能提供其产出半成品的成本资料。
(⼆)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转移在平⾏结转分步法下,由于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归集本步骤发⽣的⽣产费⽤,计算结转应计⼈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因此,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只保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账中,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结转,即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与实物相分离。
(三)不设置“⾃制半成品”账户由于各加⼯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所以不论半成品是通过仓库收发,还是在各加⼯步骤问直接转移,都不通过“⾃制半成品”账户进⾏价值核算,只需进⾏⾃制半成品的数量核算。
(四)⽣产费⽤在完⼯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末,⽣产费⽤要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在平⾏结转分步法下,每⼀⽣产步骤的⽣产费⽤也要选择适当的⽅法在完⼯产品与⽉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常⽤的是约当产量⽐例法和定额⽐例法。
综合成本结转分步法核算流程
![综合成本结转分步法核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1e738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0.png)
综合成本结转分步法核算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综合成本结转分步法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
贸易公司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
![贸易公司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ceeb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7.png)
贸易公司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
贸易公司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在贸易公司的经营管理过
程中,对各种成本进行精确核算的方法。
这些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销售成本等,通过对这些成本的结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公司的利润和成本,从而实现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
贸易公司的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是指商品采购时所需支付的所有成本,在计算采购成本时,贸易公司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法,即将每批货物的数量和单价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
2. 分摊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运输货物所需支付的成本,在进行成本结转时,贸易公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运输成本进行分摊,一般采用按比例分摊或按数量分摊的方法。
3. 计算仓储成本:仓储成本是指货物在仓库中储存所需支付的所有成本,包括仓储租金、保险费用、管理费用等。
在计算仓储成本时,贸易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通过合理控制仓储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 确定销售成本:销售成本是指将商品销售时所需支付的所有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通过计算销售成本,贸易公司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盈利情况。
综上所述,贸易公司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是贸易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结转会计核算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企业的成本和盈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结转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结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5310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5.png)
3
标准成本法
在生产前,根据一定的标准成本制定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并按照实际生产量和实际发生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最终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结转差异部分到成本账户。
适用于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分析成本差异并寻求成本优化方向的企业。
4
分批法
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批产品的总成本,再按批别内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总成本,分别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或车间,如造船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等。
5
分步法
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造纸等。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结转方法
序号
成本结转方法
描支出情况,将直接与产品有关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工资等成本直接结转到成本账户。
成本支出明确并易于确认的情况,如原材料消耗和直接人工费用。
2
综合分配法
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或分配基数,将间接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管理费用等)分摊到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再结转到成本账户。
会计综合实训_成本核算_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核算_工作任务_任务单
![会计综合实训_成本核算_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核算_工作任务_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c818cc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0.png)
会计综合实训_成本核算_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核算_工作任务_任务单任务单任务名称:成本核算-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核算任务目标:通过完成此任务,学员能够掌握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而能够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工作。
任务内容:1.确定完工产品的成本步骤:a.准备数据: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收集与完工产品生产相关的数据,包括原材料消耗、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b.计算原材料消耗:根据生产记录和材料领用记录,计算原材料的消耗数量和金额。
c.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根据生产记录和工资计算表,计算直接人工的工时和工资金额。
d.计算制造费用:根据制造费用记录,计算制造费用的金额。
e.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将原材料消耗、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进行汇总,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2.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步骤:a.确定成本计算周期:根据工厂实际情况,确定成本计算周期,例如月度、季度等。
b.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根据上一步的成本计算结果,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并登记到成本计算表中。
c.根据成本计算周期,进行结转:根据成本计算周期,将完工产品的成本进行结转,例如将月度成本进行结转到成本表中。
d.检查和调整: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检查成本计算和结转的准确性,进行调整和纠正。
3.计算和登记已销产品的成本步骤:a.准备数据:收集与已销产品相关的数据,包括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等。
b.计算已销产品的成本:根据销售数量和成本计算结果,计算已销产品的成本。
c.登记已销产品的成本:将已销产品的成本登记到成本表中,用于后续的成本分析和决策。
任务要求:1.按照任务内容和步骤,逐步完成成本核算的计算和结转工作;2.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核对数据的正确性;3.根据工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成本核算方法和技巧,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4.完成任务后,记录并总结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经验教训,以便学习和改进。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及结转《成本核算》课件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及结转《成本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a04d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e.png)
间接成本法
总结词
间接成本法又称为“制造费用归集分配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间接费用 较多的情况。
详细描述
间接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先归集起来,再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 入各个批次或产品的成本中。计算公式为:完工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 工 + 间接费用分配额。
作业成本法
总结词: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为 精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生 产过程复杂、间接费用较高的情 况。
在制品与产成品转换
在制品与产成品转换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转换为产成品的过程。
在制品转换为产成品时,需要将相关的生产费用从在制品成本中结转至产成品成本。
在制品与产成品转换的依据是在制品的盘点数量和单位成本,通过计算,将盘点数 量对应的生产费用从在制品成本中结转至产成品成本。
成本结转凭证处理
成本结转凭证是指记录完工产品 成本结转过程的凭证。
案例三:某零售企业的成本结转流程
总结词
零售企业成本结转流程
01
02
详细描述
某零售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根据商品销售情 况及时结转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 均法计算商品成本。
总结词
进销存系统应用
03
总结词
定期盘点制度
05
06
04
详细描述
该零售企业利用进销存系统进行商品 进销存管理,实时记录商品入库、出 库和库存情况,确保成本结转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
总结词
分批法与分步法
详细描述
该制造企业采用分批法和分步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完工 产品成本,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
总结词
成本计算表格
详细描述
该制造企业设计了一套成本计算表格,包括原材料领用 单、工资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等,以方便成本核算 和数据追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本核算及结转一、适用范围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
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如造船等)。
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
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
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1.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
不按车间设明细账,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三个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
车间人员的差旅费、办公费记入管理费用。
3.原材料范围。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作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
4.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
7.不设在产品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1.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2.月底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3.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帐原材料与其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账。
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4.取得产成品库月报表,计算工资(这块可能各企业不一,有的由财务计算,有的由车间计算),计提工资及福利费5.由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成本计算分配方法除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外,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这块不知怎么估计才科学,我心里没底,不过每次结果也没离过谱,很接近实际)。
五、个人对此法的评价1.在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2.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心中一直不踏实,感觉没有理论依据,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范围很广。
我感觉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应属一路,效果应是一样地。
3.关于工资核算,不知大家所在的企业采用的什么法,我经历过的企业都是按当月产成品入库数量计算各工序职工工资六、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1.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
(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2.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
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3.制造费用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
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
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流程简述:(服装厂为例)材料成本较好的办法:生产同一类产品(包含不同规格)的领料作一份领料单,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将投料分摊到成衣中,回收的碎布可以当作无值处理,销售取得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需要交税)。
人工费用的核算:与制衣直接相关人员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间接相关人员的工资费用计入制费、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的分摊:按照成衣的工时或者机器工时分摊。
以上投入转入生产成本科目,按照入库转入库存商品,按销售结转销售成本。
存货的计划成本计价主要涉及存货的购入和发出两个阶段,在内容上涵盖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具体的存货项目。
以下以原材料为例,具体说明存货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需要设置“物资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但不需设置"在途物资"科目。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需掌握五笔核心分录、成本差异的分配、发票账单与材料到达企业是否同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五笔核心分录1.采购材料采购材料时,按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物资采购”科目,按应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科目;按不同的结算方式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即:借:物资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2. 材料入库材料入库时,按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物资采购”科目。
即: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3.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时,按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物资采购”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按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物资采购”科目。
即:借:物资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或者相反。
成本结转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就是为了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
在这种分步法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品成本明细账中,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问题: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采用综合结转法,是将各生产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成本,综合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中。
半成品成本的综合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结转。
因此,综合结转法,又有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与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综合结转法之分。
(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
为了提高各步骤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在半成品月初余额较大,本月所耗半成品全部或者大部分是以前月份所产的情况下本月所耗半成品费用也可按上月末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假定某工业企业的甲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
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计算2个车间月末的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
其成本计算程序如下:①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甲种产品②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根据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的累计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贷: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③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根据第二车间产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产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产成品——甲种产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核算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
累计的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率和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累计成本差异=累计实际成本-累计计划成本累计成本差异率=累计成本差异÷累计计划成本×100%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本月减少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本月所耗半成品应分配的成本差异=本月所耗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各个生产步骤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相当于领用原材料。
因此,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各生产步骤领用原材料的核算。
问题: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采用分项结转法,是将各生产步骤所耗半成品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分项结入各该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那么,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假定某工业企业的甲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
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的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
其成本计算程序如下:(1)根据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以及半成品的交库单和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2)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产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采用分项结转法,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一般适用于在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
问题: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在采用分步法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有的企业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的种类很多,但并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为了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在计算各步较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