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合集下载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

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本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一)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或形式上分)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的形成又影响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那么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①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才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②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不仅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应。

③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测试题

心理学测试题

心理学测试题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

A.人的行为的科学B.人的思维的科学C.人的意识的科学D.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一般认为,心理学属于()。

A.中间科学 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过程的内容?()。

A.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B.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C.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识过程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A.认识与意志过程 B.意志与情感过程C.心理过程与个性 D.认识与情感过程5.下列心理现象中只有()属于认识过程。

A.情绪B.兴趣C.能力D.思维6.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7.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构成主要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表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心理动力、心理特征8.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总带有喜怒哀乐,这些心理现象属于()。

A.认识过程B.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9.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0.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年。

11.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

12.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

13.人类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其结构成分包括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内容。

14.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和性格。

16.心理过程:17.认识过程:18.简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1.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是()。

A.认识 B.需要C.客观现实 D.个性2.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因素与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

3.人的心理是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获得心理学的入门知识,对心理学的整体概貌有所掌握,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懂得心理现象的各种表现和作用,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自觉深入地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

(一)记忆目标1.说出心理学的概念,界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记住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3.列举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阐述其基本观点。

4.简述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理解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心理现象的结构,说明心理现象的各种表现和作用。

2.解释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

3.充分认识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分析、综合目标1.分析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2.严格分清心理学与唯心主义、封建迷信的本质区别。

3.树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二、教学要点1.由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直接影响着心理学任务的规定,也影响着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原则及方法,所以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的概念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

2.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及西方心理的主要学派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理解较难,讲授时要注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以便于学生掌握。

3.在进行“为什么研究心理学”内容的教学时,可联系中小学教师的具体工作,结合当前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的时代要求,用实例说明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现实意义,以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阐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中,可重点介绍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教师易在工作中使用的方法,为师范生在将来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1.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结合教学中、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阐明心理学的概念。

(完整word版)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人的心理过程、行为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意愿、行为等方面。

这些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探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解决个体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心理活动。

心理学通过对思维、感知、注意、记忆等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思维方式、知觉机制以及信息加工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对情绪、情感、动机的研究,揭示人的情绪生成和调节的机制,进一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揭示个体如何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对自我的认知。

第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个体的行为易受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社会行为规律等。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了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第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于提高个体和社会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的认知机制和信息加工方式,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关如何改善个体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建议。

通过研究情绪和情感的调节机制,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规律和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关如何改善人际交往、减轻人际关系矛盾的建议。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从而更好地调适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总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心理活动,研究其规律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这个研究对象的深入探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提高生活质量、解决个体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选择)
心理学即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 ,但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判断)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 一门中间(边缘、交叉)科学。
反对研究意识、研究行为;发对内省, 主张实验法
完形,反对把意识分为元素,主张心 理是一个整体 整体并不是各个部分的总和。
代表人物
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 (第二势力)
弗洛伊德、 荣格、埃里
克森
异常行为、 无意识(冰
山理论)
流派介绍
释梦、联想、回溯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 正常人的人 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善良
(第三势力) 杰斯
单选: 1、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哲学 2、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B、气质C、性格D、能力 多选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有( )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
神经元 神经系统
细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2、神经系统
中枢神 经系统
神经系统
周围神 经系统
脑 脊髓
(二级单选、多选)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口诀:额顶枕颞,动感视听
大脑两半球:不对称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1、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有两个方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过程:认识(感觉、知觉、记忆等);情绪、情感;意志个性: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任务:揭露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它发生发展的规律,具体研究心理活动过程和规律和它产生的生理机制,研究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规律和条件,也研究心理活动的过程和个性的关系。

3、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客观性原则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模拟法等神经系统的反射机制1、人的大脑具有约100~160亿神经元,其作用为传导兴奋、抑制。

神经系统的三大机能(功能):第一机能系统:保持大脑皮层的一定觉醒状态;第二机能系统:接受外界或内部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和保存;第三机能系统:对人的一切正常心理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人体活动有计划地进行。

2、神经的传递主要通过反射来完成。

①非条件反射: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先天性的反射,不需要后天的训练。

②条件反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后天获得的行为,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这种反射需要一个建立过程,其反射的神经通路可以随时建立,也可以由条件改变而消退。

3、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词、语言。

心理的产生和发展1、动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神经系统的出现导致简单心理现象的产生。

①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感觉阶段;②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知觉阶段;③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思维萌芽阶段。

2、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劳动与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专题:个性及其倾向性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能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的九个基本问题和九个基本设想: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前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可改变有关个性(人格)的测量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国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一、个性:指个体那些受到社会生活所制约的心理面貌上的特征,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学的含义1.世界上存在两种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外显行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内显行为(内部心理过程)。

4.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或中间学科。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㈠.心理: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

意志、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

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人格⒈情感过程反作用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也具有密切联系。

⑴认知过程(最基本):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始于感觉(直接认识)和知觉(感觉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有机结合,其中知识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记忆: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

●思维: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接受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⑵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⑶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为:发动和制止。

⑴心理动力: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引起活动的基本原因)、动机(心理动力)、兴趣(对事物认识的倾向)、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儿童——兴趣青少年——理想青年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它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和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

⑵心理特征: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性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3、心里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4、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其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家对岸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6、观察法:有母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7、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一起活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8、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9、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0、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是那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分。

3、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

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由规律的应答。

4、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5、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中获得的反射。

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普通心理学 重点.1~7章

普通心理学 重点.1~7章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行为不同与心理但由于心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的复杂性引起的。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有意识,因而人类就和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称为无意识。

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

但在人的正常生活中也存在无意识现象,它对人的行为有重要作用。

3心理学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有时心理学被认为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心里的神经机制、心里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等。

(3)在理论上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践上有助于引导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并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另一方面心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而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要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素养。

5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在人类生活中作用有哪些?(1)普通心理学:基础学科的地位,为各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研究一般理论问题;研究心理现象的最一般方法。

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了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还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人们的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整个认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

人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3)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

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1.个体发展答: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个体发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个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个体心理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2.种系发展答: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

人类发展史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聚合交叉研究答:聚合交叉研究是一种在纵向研究中分段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聚合交叉研究吸收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优点在于:发扬纵向研究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发扬横断研究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同时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二、简答题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2)儿童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即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学科。

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各点。

(1)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发展的具体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理解。

(3)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它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的心理经过一定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的心理的?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

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一、心理和心理的发展首先,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课题。

普通心理学指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

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2)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是通过脑的活动实现的。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恵义◎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研究方法⑥课后练习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意识及其特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彖又称心理或心理活动,它是由许多具体的心理活动所构成。

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足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它由认识过程,悄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九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程度、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认识过程,也即是感件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心理过程2•情感过程帖感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爭物的过程屮所伴随祥认识活动而形成各种态度,产生和丿卫的営、怒、哀、乐、爱、恶等情绪惜感体验。

3 ■意志过程总志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推动下,根据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门觉地确定目的、制订讣划、调节行动、克服W难、实现冃标,便客观事物向着符合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的心理过程。

N1个性心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由丁每人的遗传索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及主观努力程度不同,每个人所表现出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人心理利行为枳极性的动力系统,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

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W素构成。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中最稳定的特征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面貌,是把人与人区別开來的特征因素之所在,个性心理特征包扌舌能力、气质和性格。

._.三、意识及其特征(-)意识的含义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积极主动的、有组织、有口的的心理活动,是人所特令的心理现象。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考核知识点:1(心理的含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它反映的是不同于物质现象又与物质世界相联系着的人的内心世界,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动物阶段以后开始出现的,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心理的两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人的心理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组成。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表现的重要方面。

(心理的知、情、意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3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接受、存储、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注意则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共有的一种心理特征。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于新认识或新操作的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过程,如喜、怒、哀、乐、爱、憎、恶、惧等等。

意志过程则是指为达到预期目的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各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并且在他们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延续,故称之为心理过程。

上述三个过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

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前提;反之,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认识又有重要影响。

只有强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力,人才能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意识和情感对认识有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的心理过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过程,而且在具体人生上产生时,还要表现出各个人的特点。

这些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全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全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填空选择1、心理现旬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998年填空题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2004年名词解释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5、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西比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1999年、2000年填空题;6、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2004年填空题7、人在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即注意;8、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2003年填空题9、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11、调查法可分为:谈话、部卷和活动产品分析几种具体方式;12、在日常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叫自然实验法;13、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滨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14、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15、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这是由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决定的;2003年选择题16、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作个案研究法;2004年选择题17、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18、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感觉;19、听到一首音乐,这属于知觉20、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21、下列属于间接收集的方法有调查法22、活动产品分析属于调查法23、下列现象只有思维属于认识过程2001年选择题24、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意志的具体表现;25、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测验法26、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27、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是机能主义2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29、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的是认知心理学;30、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的是格式塔心理学;31、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心理学;32、马斯洛属于人本主义代表人物;33、惠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34、杜威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35、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新方向的是奈塞36、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37、信息加工心理学即认知心理学;38、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皮亚杰39、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自然科学化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40、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这符合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41、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自变量42、同是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调杳法43、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44、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45、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伴随着的心理状态是注意4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47、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48、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49、比较强调意思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学流派是机能主义心理学50、重视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51、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罗杰斯52、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大脑53、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自变量54、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测验法55、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客观现实56、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57、一般认为奈塞1967年写的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向;二、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修改心理特征的统一体;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主,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2002年名词解释4、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2003年名词解释5、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冯特;冯物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2004年选择题6、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思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7、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产生于德国,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该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8、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9.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0.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11.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1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13.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14.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15.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16.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人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三、简答题:1.简述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答: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的原始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的情绪状态以及道德感、美感和理智的社会情感;意志过程包括自觉确定目的并作出决定的行动计划阶段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执行计划阶段;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于的行为活动之中;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缺乏坚强的意志,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人;四、论述题1、知、情、意三者的关系;2005年论述题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对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引起一定的情感;而且,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作用于认识过程;这种作用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它可以加强或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甚至起到阻碍的作用;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意境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的;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首先,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业;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一、填空1、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2、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2003年选择题3、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2001年填空题4、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6、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7、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8、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9、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大脑、小脑六部分,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10、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11、聚精会神看书时对其他情况听而不闻,这是负诱导现象;12、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3、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14、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15、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16、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二、选择题1、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2、视觉中枢位于枕叶1999年选择题3、听觉中枢位于颞叶4、运动中枢位于额叶5、感觉中枢位于顶叶6、反射弧的特殊通路保证了反射的准确性7、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是强化8、超限抑制属于非条件性抑制9、枪声响起引起注意是外抑制10、人因过度疲劳而睡眠是超限抑制11、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叫做不应期12、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是通过分化抑制实现的;13、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14、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间脑,属于脑干部分的是延脑、脑桥、中脑;15、“望梅止渴”、“谈梅生津”和吃梅子时流口水分别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反应、第二信号系统反应、非条件反射三、名词解释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1998年填空题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3、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4、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5、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7、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起来的神经联系;8、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9、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10、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11、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12、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13、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14、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与动物先天具有的;15、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16、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2001年名词解释17、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2002年选择题18、超限抑制: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19、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四、简答题1、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2、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3、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1999年、2004年简答题答: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它们的不同之处是: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③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4、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答:兴奋和掏在进行活动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掏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5、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1998年简答题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五、论述题1、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2000年论述题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也稳定;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得利频率的稳定性也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不定时间隔强化最有效;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2001年填空题2、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和语言;2002年填空题3、人类心理具有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5、具有心理的最低级动物是扁虫;6、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7、皮亚杰通过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心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二、选择题1、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2、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的是华生3、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的是行为主义个体心理发展理论;4、动物是否具有心理的区别是信号性反映5、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椎动物6、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7、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过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的心理发展理论的是弗洛伊德8、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斯基9、提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基本观点的是朱贤智10、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心理三、名词解释1、反映:是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1998年、2000年名词解释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1999年填空题、2002年名词解释、2004年填空题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是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2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信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5心理发展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答: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查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即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3、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答:1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上,皮亚杰认为主要有4个因素,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2在心理发展的动力上,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3在心理发展的阶段上,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05年简答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4、谈一谈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中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具体来说:1教育决定儿童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的任务
——鉴定和预测人的心从而发现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 律性,并能根据这些规律预测其心理活动的未 来趋势和状况。
心理学的任务
——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
通过心理研究,可根据各种心理现象之间、 心理现象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之间的规 律性联系,从而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促使 人们在相应的情境下产生相应的心理和行为, 以提高其心理活动效率。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一)研究和探索人的心理规律 (二)鉴定和预测人的心理活动 (三)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
二、理学的意义
(一)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二)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三)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和探索人的心理规律
揭示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 律,找到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与其影响因素之 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影响心 理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三类:一是环境因素,二 是机体因素,三是心理因素。
个性心理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 中,由于每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的社会生活 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及主观努力程度不同, 每个人所表现出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组 成部分,是人心理和行为积极性的动力系统,决 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 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中最稳定的特征因 素,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面貌,是把人 与人区别开来的特征因素之所在,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原始的方法 ,也是应 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
使用观察法应注意
一、有目的、有计划,写好观察提纲 二、做好全面的记录(笔记、录音录像等) 三、观察必须系统完整 四、观察应在被试者处于自然状态下进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 条件,以引起被实验者的某种心理现象, 借以根据外部条件与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 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包 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发展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着发展性原则, 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任何心理现象,并了 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坚决防 止和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静止的、凝固 的和僵化的东西。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系统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 用系统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研究 问题,把人的心理现象作为一个复杂的 有机整体来进行探讨,反对孤立地、片 面地看问题。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3、调查法
2、实验法 4、测验法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人们在心理学研究中, 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人的生活和活 动中客观地对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本来面 目加以考察,并进行客观地分析,决不能 附加任何主观臆测、揣度和设想。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 的动态活动过程,它由认识过程,情感过 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程度、不 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认识过程,也 即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感 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心理过程
2.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伴 随着认识活动而形成各种态度,产生相应的喜、 怒、哀、乐、爱、恶等情绪情感体验。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 的推动下,根据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 确定目的、制订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 现目标,使客观事物向着符合我们需要的方向发 展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教育性原则
在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 展规律时,必须遵循着教育性原则,考 虑到研究的教育意义,看其是否有利于 实现教育目标,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 质的形成。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 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外部表现(行为、动作、 言语、表情等),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的方法。
1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 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和
变化规律的科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意识及其特征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或心理活动,它是由 许多具体的心理活动所构成,包括:心理 过程和个性心理。
体系。
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了解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 3.学习心理学有助于认识青少年各种心理品质形
成和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4.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师范生明确教师应具备的心
理品质,加强自我教育,成为合格教师。 5.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学习好其它教育课程。
基于社会实践各个领域的需要,心理学已成 为一门研究范围广泛、具有众多分支的学科体系。 可概括为如下四大体系: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不同过程和不同特征的心理 科学体系。
2.研究不同主体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科学体系。 3.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
律的心理科学体系。 4.研究心理现象与其它现象相互关系的心理科学
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辩
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2.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消除各种唯心
主义思想的影响。
3.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其它邻近学科。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研究结果,可帮助人们根据实践活动的 需要,促进、控制或改变某些心理活动的形成和 发展,直接参与极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为实践领域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