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 织 行 为 学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行为学导论
6、关于霍桑实验:
1924年-1936年,研究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访谈实验 (4)观察实验
一、组织行为学导论
7、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潜能 (2)研究个人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的统一 (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结合作用 (4)研究领导行为,调节并改善关系 (5)重视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研究
现象中的思考——
心理纬度:
相互的情感成分,隐性存在。 “我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多勤奋? 对于我付出的努力可以获得那些认可、物质奖励或其它
个人满足? 这些奖励对我有价值吗?“
社会纬度:
“我的价值观与组织中其它人的相似吗? 在公司中,决定谁获得什么的实际原则是什么?“
一、组织行为学导论
1、案例——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存在价值
一、组织行为学导论
(4)研究目的是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组 织既定所谓目标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个体、群体的心理与行为;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 与组织效率
4、关于近代管理理论 5、人群关系学说:
着眼于工作周围的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差异和工作 组合对个人的影响给予高度关注。
(1)认识活动:
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相互关
系的整体反映。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叠加。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认知经验、兴趣,知觉对象的特点。 理解性:以往的知识与经验、情绪,任务导向。 整体性:整体的定位与界定。 恒常性:经验的作用。
注意: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一切心理活动 的共同属性,并不反映客观事物,只是使各种心理活动更 鲜明、精确、深刻、完善。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注意具有广阔性、稳定性、分配性、转移性。
记忆: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思维: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2、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工作组
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Biblioteka Baidu导和 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核心特征: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人的行为规律:
客观环境
主观需要
内在动机
具体行为
方向目标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需要:人客观要求在主观上的反应 动机: 围绕目标的行为动力(激起、调节、维持、停止),行
为产生于动机 动机是人的主观需要和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
的。动机具有综合性和主导性的特征。 动机具有引发、选择、强化等机能。 影响动机的心理因素有: 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性格 个体价值观——价值取向 抱负水平——抱负水平的高低
一、组织行为学导论
主要内容: (1)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的“经济人” (2)士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情绪与态度,取决于
社会和家庭生活以及企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感情、爱好、倾向将人
们联系在一起、自然的领袖人物、不成文的准则与倾向、 感情与逻辑之间更受感情支配) (4)领导者要理解人们不合乎逻辑的行为
想象:在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里对旧形象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2)情感活动
情绪与情感: 通过态度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感的划分: ——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培养健康的情绪与情感: 保持健康的心境; 努力提高认识水平;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S R S:某种刺激(环境、条件),
R:反应、行为, 神经系统的作用
S O R O:个体内在条件、主观能动性 B=f(P.E) B:人的行为,P:个体(内在需要),E:环境(社会、自然)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人的行为模式:
刺激(环境、条件) (原因)
个体(需要、欲望) (内在条件)
反应 (行 为)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3)意志活动:
为了实现预定目的,自觉克服困难,不断调节、支配自 己行动的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1、个体行为规律:
人的行为体现出目的性,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 态度、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人的行为是由目的、有意识 并在一定力量支配下的自觉的能动活动。
(1)行为的基本特征: 自发性、因果性、目的性、持久性、效果性、可变性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2)行为的模式: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行为。 目标行为:直接指向目标本身的行为。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3)个体行为的分析:
外在表现(行为)
主观(个人)因素
积极动机
人的行为
内在思想(动机)
客观(环境)因素
消极动机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2、人的心理活动: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
组织行为学
现象中的思考——
为什么员工抵制变革?
尽管高层管理者费尽了努力,然而效果有限! ——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包括三个纬度:正式的、
心理的、社会的。 正式的:文件规定,基本任务与绩效要求,权力与资源。 “我应该为组织做些什么? 我在做工作时会得到哪些帮助? 我的工作绩效如何评定? 我将得到多少报酬? 报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 ——明确的正式契约,并不能保证员工个人承诺!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人类行动的动机模式:
需要
动机
目标导向 行为
目标 行为
紧张消除 动机减弱
反馈
二、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行为: 综合的动机产生特定的行为——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同一行为来自不同动机 合理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行为 不合理动机可能被外表的合法行为所掩盖 目标: 目标是人对活动的预期结果、对未来的想象,具有主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