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课:新闻两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 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准确、简明扼要。
探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写作 特点
1、真实性:
2、时效性:
3、简洁性:课后练习二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 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 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 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 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 不同的表达效果。)
于次日就要打响。
整体感知:
1、根据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的结构。 2、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3、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
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 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 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此次慰问演出亦有新亮点呈现。韦凤云披露,届时,中央电视台将会邀请
农民老乡做客北京直播室,展示各个层面追寻“中国梦”的好典型。此前,央
视编导组已分别于4月12日、4月28日到广西来宾市进行实地考察,并确定了演
出主场设在来宾柳州师专来宾校区。
“心连心”艺术团成立于1996年5月24日。自1996年第一次到西柏坡慰问演
A、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 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
英勇气概。
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
B、揭露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 反动本质。
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 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 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 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 原因。
出至今,已有上万人次的艺术家团队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走进厂矿部队科研一
线。此前,“心连心”艺术团曾赴广西贺州、崇左等多个地市进行慰问演出。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必 标题
不 可 少 的
三 导语
部 分
主体
引题、正题、副题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 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 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 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新闻 的 五个 结构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 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时效性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评论等。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
“心连心”艺术团将赴广西来 宾慰问演出
中新广西网5月20日电(左卜虹)全国最大公益演出平台中央电视台“心
连心”艺术团将于5月30日赴广西来宾慰问演出。这次演出是“心连心”艺术
30万人
突破防线,已渡 30万人
西路军 东路军
九江、安庆段 芜湖至江阴
二十一日下午五 时起,至发电时
35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 时起,至发电时 35万人 止
所遇抵抗微弱,已 渡三分之二
遇较顽强抵抗,激 战,歼灭、击溃敌 人,大部已渡江
自读课文: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大军的渡 江情况。
九九江江
安庆
芜湖
江江阴阴
②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 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 思。
课堂练习
1对议论性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此 军种 英情 勇况 善, 战一 ,方 锐面 不由 可于 当人 ;民 另解 一放 方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主体部分
中路军
Fra Baidu bibliotek
西路军
议论句(分析原因)
东路军
承上启下句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思考: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渡江作战兵力 战线(渡江区域) 战况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 扩展和阐释。
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 从“区域”以后一直到文章的结尾。
思考: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
结语:是消息的结尾。一般指消息 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 主体中。
思考:
本则新闻的结语是什么?
背景:通常交代新闻事件发 生的环
境和条件之类。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 插在主体部分,也可插在“导语”或 “结语”之中。
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
背景: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开头括号里的内容可否删去?有何作用?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 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 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
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 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B
5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以上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
A
6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 被我军突破了。
探讨:
标题
标题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导语
其余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主体
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 第一段文字.
作用:用简练的文字提示消息的重 要事实,使读者对新闻有较为详细 的了解。
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 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 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感知课文,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
地点
时间
兵力
战况
中路军
长江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青 阳、荻港、鲁港地区。
二十日夜起二十 四小时内
写作顺序: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20日夜起 中路军(先) 21日下午5时起 西路、东路(后)
中、西:弱; 东: 强。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 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 路军,再说东 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 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国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 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 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辅助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 时可以暗含在主题中)
芜湖 wú 阻遏 è 荻港 dí 阌乡 wén
宋希濂 lián 杜聿明 yù
溃退 kuì 督战 dū
要塞 sài
绥靖区 锐不可当 鄂豫区
suí jìng
dāng è yù
锐不可当: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 已经 绥靖: 安抚、平定
3对本文主体先军中路军的原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发起进攻时间最早。 B、首先突破敌军防线。 C、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D、所遇之敌抵抗较为顽强。
D
4文中有两处“至发电时止”,这两处包括的时间是:
A、从20日夜起到22日。 B、从21日下午5时到22日22时。 C、从21日下午到22日。 D、从20日夜起到22日22时。
团在按照中宣部要求全面创新和改版后的首场演出,也是它2013年的第一场演


中共来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近日在南宁召开的新闻通
气会上介绍,为确保慰问演出活动顺利进行,该市目前已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
案,并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客家文化等内容,积极与艺
术团编导组进行前期对接。
写西路军的部分在表达方式上与其它部分有何
不同??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议论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用。
议论的效果
突出我军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揭露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分析了敌军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原因。
多音字
dāng 当
dàng
当权 当真
sài 塞外 塞 sāi 瓶塞
sè 敷衍塞责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
交代通讯电社地点(和或时报间社,有)时的还名写称出记、发电地点和 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的姓名,电头表示消 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者的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
者的
姓 姓名,名电头,表示电消息头来源表可靠示、材消料真息实、来报道源及时可。靠、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以上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A、归纳正文。 B、总结上文。
C、承上启下。 D、照应首尾。
C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 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 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 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 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 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 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 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
C
2找出对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很紧,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C 了渡江战役
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战 斗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 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解放军渡江作战的 雄伟气势和辉煌战果。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 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 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 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 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 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 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
构夸张。
时效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