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程翔老师的课有感
生成的课堂最精彩---评程翔的课
生成的课堂最精彩---评程翔的课[推荐]生成的课堂最精彩杨万欣2011年3月13日,在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交流及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上,我再次聆听了程翔老师讲授的语文课,这次他讲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程老师上课时因堵车迟到了几分钟,舞台上的学生和舞台下的教师都在静静地等候着。
当程老师出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告诉学生要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学生们说这一课已经学过了。
这时,他便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是另选一课,还是仍然学习这一课,最后他同意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只有一位同学不同意),决定“温故而知新”再学本文。
怎么学、学什么,他并未按课前的预设进行,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来决定,因这是已经学过的课。
学生们共分成了七个小组,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程老师又让学生们从这七个问题中以小组表决的方式选定了大家认为与理解文章最有帮助的、最有价值的四个问题:“大江”、“周郎”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多情应笑我”是否作者自嘲?这首词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谁是“故国神游”的主语,并思考想像周瑜与苏轼的对话。
这样,学习的内容已十分明确。
接下来是小组讨论学习这四个题目,各小组的同学讨论热烈、发言积极,直到下课时仍情绪高涨、意犹未尽,而这时刚好完成了上述各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也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整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因而课堂高效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为什么说程老师的这节课是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精彩的课呢?其一,他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整节课,教师都游走于学生中间,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呵护并引导每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中、讨论中、交流中,实现了“我的课堂我作主”,课堂定位于“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因而节奏快、容量大、效率高。
其二,整节课体现着学为第一,教为第二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没有丝毫的话语霸权。
程翔专家培训心得
程翔专家培训心得“他乡遇故知”给程翔校长送上一束鲜花,以表诚意与缘分。
“清晨的阳光,把山川河流染上一片金黄,祖国的大地上,汽笛吼鸣,钟声悠扬。
在这劳动的交响乐里,我走进了课堂。
明天,听着同样的钟声,我将踏上讲台。
”《教师之歌》在程翔老师那里,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做有灵魂的教育。
一、我想做一名纯粹的老师程翔老师的第一个主题是《做有灵魂的教育》,他指导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或者说用老师身上的阳光去带动学生心中阳光种子的萌发。
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当学生看、当纯粹的人、纯粹的生命个体来教育。
而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悲悯情怀,更是义不容辞。
于我而言,我希望做一个纯粹的语文教师,虽然路途艰辛,但尽量在繁杂的教育任务中开辟出一块诗意的净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文字的美妙,体验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把玩文字,热爱文学。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能从生活的小事中提炼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个区域的文化品位,精神内涵。
真情流露难能可贵啊!我想,这就是纯粹的作文课,无关乎评分细则,真实足以赢得高分。
今天程翔老师提到《诗经》的教学,上不了程翔老师的深度,但是也要激发起学生对《诗经》的阅读欲望。
我将课内外的《诗经》篇整合为《诗经》专题,穿插了一些《诗经》中美好的名字。
这样的作业,让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是学生美好的名字以及对美好的向往,我们也看到了学生捧起了《诗经》。
这,同样是纯粹的语文教育。
而非面对考试,只注重单纯当堂默写或者背诵。
鲁迅说:“在无境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教师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培养一群人,一群与世界、与人类产生关系的人。
二、我想做一名专业的教师程老师的第二个话题是《课比天大》,主要强调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成长。
程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站好讲台,对课堂有对宗教般的虔诚。
“课比天大”是教师的自我要求,更是是职业信仰。
作为一名即将满九年工龄的我来说,我对自己专业化成长的规划是:先从课堂组织、主问题设计方面提升自己。
听程翔老师观摩课有感
听程翔老师观摩课有感作者:通烈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6期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
2011年1月16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的观摩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深为程老师的教学艺术所折服。
在程翔老师的课上,实现了由“师本教育” 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听了程老师的课,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有时甚至把课堂变成了优秀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明明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不自然地照顾了尖子生。
可以说,程老师是我们语文教师指路的明灯,他的课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生本理念扎根心中的土壤,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具体到程老师的这堂课,笔者认为生本理念有如下体现。
1、诗歌朗读的训练可以说,诗歌教学主要是朗读的教学。
这节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共读了七遍课文。
首先是学生的自读熟悉(一读),接着是学生齐读(二读)。
教师发现第一次齐读的效果非常不好,在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后,又生生推荐学生读课文,先是找了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读(三读),充分发现朗读中的问题,指导之后又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课文(四读)。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端正坐姿齐读(五读),教师深情范读(六读),最后又是学生齐读(七读)。
在整个朗读的过程中,全部学生均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
2、疑难字词的掌握在这一环节,教师没有硬性给学生出示一些自己认为的所谓难字生词让学生掌握,而是针对学情设计了如下问题:“你觉得那个字最生疏了,生疏在哪里?”“还有生疏字吗?继续说说。
程翔公开课的启示
观程翔课《将进酒》有感程翔,作为“最年轻的老特级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值得模仿却也难以模仿的高中语文公开课。
他通过对李白的诗作《将进酒》的讲解让我们真正领略了语文课“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精彩。
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一、传统关注与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
传统语文学习中,定位于“教书匠”老师主宰了整个语文课堂,机械的将教参的知识“填鸭式”的输给学生,僵化的教学模式,突兀的作者介绍,笼统的字词辨义,肢解的课文分析,这些都使语文陷入了”有效教学”的困境。
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对基础知识的关注和对教师基本功的重视。
在程翔老师的这节课中,他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将进酒》的多音字“将”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还”古今读音的区别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字词教学的重视和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意图。
而且他动情的朗读,简洁的板书,形象富有逻辑的语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点看,他并没有放弃对传统教学的关注。
但是他的课却一点不僵硬,反而处处体现了语文教学新理念的生动之处。
我们知道新程标准关于阅读作了新表述,他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整堂课程翔老师循循善诱,重点点播并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真正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技巧和人文底蕴的相辅相成我们可以看出整堂课程翔老师并没有借助于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来生成一个多彩的声画世界来给你直观的感受。
可在这简单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李白的悲欢醉狂,其实这主要来源于他对课程的巧妙安排和对教学技巧的灵活应用。
他首先让学生把握住了李白诗豪放、浪漫的特点。
然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思想。
以作者悲-欢-醉-狂感情发展阶段为主线,合理的插入背景介绍。
在学习中指导,在指导中学习——观程翔《再别康桥》有感
在学习中指导,在指导中学习——观程翔《再别康桥》有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认识思考、工作劳动、体育活动、生活起居也讲究方法。
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
程翔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出学习方法重要性。
难能可贵的是,程翔老师并不是单纯讲学习方法,而是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
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指导学习方法,在指导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课的一开始,程翔老师讲了关于《再别康桥》在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的不同安排。
我们一般的老师往往拿到一份教材,就按其要求去教授,很少有老师会去反思,如果这份教材交给不同年龄的学生,会有怎样的不同。
其实一个文学作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理解,一个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这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不要被教材框死了。
程翔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为《再别康桥》设计了一套针对初二学生的教学方案。
在课的一开始,程翔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把朗读诗歌的机会让给了平时“没机会”的学生,让我们感受到大师的风范。
借班上课的老师,往往会把回答的机会给那些优秀的学生,这样能使课堂更加流畅,显得更加出彩。
程翔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位“没机会”的同学读完后,程老师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喜爱与否。
一位女士指出不喜欢徐志摩,因为他的生活作风不好。
一般老师遇到这个情况,会尴尬不已,而程老师运用其出色的教学机智化解了这一尴尬。
他指导学生在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再去回答这个问题。
在理解“金柳”是“新娘”的这个问题上,程老师引入一个学习方法,即作品的内容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所以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来更好地理解作品。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上,程翔老师并不是和一般老师一样,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后,先让学生读,再自己范读。
程老师在整堂课上仅范读了一次,更多的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会有差异,因为读出的情感也有些差异,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指导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观程翔老师公开课
观程翔老师示范课《老王》有感程翔老师的示范课《老王》最大特点的特点是: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形式。
即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按要求进行独立的学习活动,小组成员合作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学习,又能因材施教。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一个大的突破。
尽管这一节示范课的表演性质稍偏浓重而实用性较低,但仍可以让我们反思当前普遍的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尝试。
这节课给了我许多启发:一、自有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科学、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地畅所欲言。
对于学生的自由发言,教师要认真对待、平等交流,对自由发言中的闪光点要给予肯定,及时表扬;对于自由发言中不适当不完善的部分,教师也不应粗暴地指责,而应该引导学生,帮助纠正。
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参与性。
二、自主学习激发兴趣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使之主动性参与性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另一方面,兴趣的提高也必将导致学习动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群体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群体学习,学生在小集体中的相互承认、相互激励,不仅可大大提高集体的友爱气氛,也可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应将自己定位为传授者、知识的给予者,而应将自己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辅助者。
三、厚积薄发应对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对学生,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这意味这教师要随时做好准备,应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灵活地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调整教学任务与安排。
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平时充分积累专业知识,课前准备要更加详细全面。
《程翔与语文教学》读后感----凡秀娟
《程翔与语文教学》读后感洛阳市洛宁县长水镇中心小学凡秀娟读完《程翔与语文教学》一书,我最大的感触是:程翔老师至诚至真的教育情怀、爱国情怀。
程老师倡导教有学理的语文,程老师提倡真实、自然的语文,反对假大空。
程老师呼吁语文教师认认真真读书,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做真正的文化人。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让学生去照耀别人,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不依赖别人。
程老师站在文化的至高点,既教书又育人,心系国家、民族未来,令人敬仰至极。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不但要学习语言文字,还要运用语言文字,它讲究工具型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堂,通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读了《程翔与语文教学》这本书,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乱花渐欲迷人眼”,长期以来,我们上优质课只顾自己展示,不敢放手给学生,不敢让学生畅所欲言,唯恐课堂上出现随机事件,自己无法应付。
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试了几遍的课,学生已不太感兴趣。
课堂上,学生读得不够深入,朗读指导不到位,说话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在备课时,没有深入文本,钻研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没有深入挖掘教材的可教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课堂上要多问些为什么,让学生思考、表达;课堂上要思路清晰,明确目标,逐个突破;课堂评价语言要简洁、实用、鼓舞士气;课堂教学环节不能拖泥带水,要有时间观念;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仅仅是指导、点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课内外积累的习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离开了积累就无法学习。
总之,课堂上,要注重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失去语文学科的本真。
这本书里,程翔老师毫无保留地写出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非常有价值的思考。
在写作教学中,程翔老师说,写作要“解放学生的心灵”,他说:“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是思想解放,思维活跃。
初中语文“和美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1.以生为本,着眼课堂短短两天的时间,我们有幸观摩了全国各地名师七节优质教材课例及精彩讲座,真正感受到了所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含义。
两天的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关键词便是“思维”。
每堂课中名师通过自身引领,让学生打开思维、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成长。
这样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是能够生长的课堂。
可以说,这一堂堂精彩课的背后,都无不源于这些名师对教材的独特思考,真是“无思维,不教学”。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程翔老师和王君老师,程翔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主,在他的课堂上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启发学生,抓住课堂细节,在细节处抓重点,设计问题巧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思想感情,《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有许多句子让学生读出来才会体会感情,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几个故事,所以这节课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
王君老师的课格局大,把玩乐运用到课堂上,结合现代化,让学生能轻易的接受,喜欢这样的课堂,例如可以把《吐槽大会》这类运用到课堂上。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读,阅读方式要多样,单元教学生怎样的阅读能力,注重学生课堂上的活动,一节课要关注学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抓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抓住文本内容和和核心价值,建造学习支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且会明确所提要求,正确且有方法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这样的课堂注重生成,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真是高明。
这些精彩的讲座启迪了我的思考,当然除此之外课堂也同样让我对于语文教学思想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而授课老师的说课环节更让我明白了那些巧妙的教学设计背后藏着的深度思考。
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我觉得我们教师的确应当着眼课堂,以生为本,为培养学生真正能受益终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断思索、践行……2.语文课堂的真正魅力要成为一汪“活泉水”,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很有幸此次有机会参加这次的“和美课堂”观摩学习。
通过聆听专家的课堂,让我自愧不如但又深受启发,让我领悟到如何才能使课堂散发出语文的真正魅力。
应该向程翔老师学什么
应该向程翔老师学什么——参加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翔老师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有感4月20日,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验中学阶梯教室里聆听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翔老师课堂教学艺术报告,尽管一天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但丝毫没有阻挡住老师们对程翔老师的仰慕与敬仰。
听了程老师两节示范课,一下午的精彩报告,我在理想课堂中所产生的困惑,顿有拨云见日之感。
程翔老师一天的讲评做,就像春风拂面,心灵受到了洗礼,内心沉淀了一种对语文教学的厚重感。
听了程翔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该向程老师学什么呢?一、学习程翔老师扎扎实实教语文的理念程老师是大“家”,上午两节示范课,给我的印象最深得是程老师平易近人,课堂上和蔼可亲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中间,扎扎实实地教学生学语文,不求花巧,不刻意雕琢,重视学生在反复朗读基础上对课文的原始理解。
他教《孔乙己》,没有富丽堂皇的导入,没有对课文精彩的旁白,认认真真让学生读书十分钟,一个“你读了这篇课文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你喜不喜欢这篇课文?”,就把学生引入了对课文的原始理解之中,又在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了学生对课文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了从整体感知到精彩段落的品位,巧妙地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程老师扎扎实实教语文理念还表现在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扎实坚守上,讲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让学生深刻理解“唯一”的含义后,要求学生划下、圈点出来,这种勾画、记录、圈点、批注的教法,上出了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
让我们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源。
二、学习程翔老师将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书是为了育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国家教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足以看出育人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让学生先学会做人,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程老师的课将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时刻关怀学生心灵的成长。
他教《孔乙己》,从最初的原始理解到课文精彩段落的品读,到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始终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对待像孔乙己这样不幸的人;他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邹忌是个有自知之明,善于自我反思的人,引导学生时时进行反思:在大家追捧中不要迷失了自我,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烹饪专家解牛课堂实录——程翔
烹饪专家解牛课堂实录——程翔
介绍
本文是对烹饪专家程翔的课堂实录进行解析和总结。
程翔是一位在烹饪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家,他在课堂上分享了他的独特见解和技巧,帮助学员们提升他们的烹饪技能。
课程内容
创新菜式
程翔强调了创新菜式的重要性。
他鼓励学员们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和烹饪技术。
他认为这样可以创造出更有趣和独特的菜品,吸引更多的食客。
食材选择
在选择食材时,程翔强调了新鲜和质量的重要性。
他建议学员们选择季节性和当地种植的食材,以确保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他还提到了如何辨别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如何清洗处理食材的技巧。
烹饪技巧
作为一位烹饪专家,程翔分享了许多烹饪技巧和窍门。
他教授了不同的烹饪方法,如翻炒、烘烤和蒸煮等,以及如何掌握火候和调味的技巧。
他还分享了他自己创造的一些独特的烹饪方法,以及如何将不同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艳的味道。
学员反馈
学员们对程翔的课程反馈非常积极。
他们认为程翔的知识和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他们表示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创新思维,对他们的烹饪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总结
烹饪专家程翔通过课堂实录分享了他的独特见解和技巧,帮助学员们提升烹饪技能。
他强调创新菜式、食材选择和烹饪技巧的重要性,并受到学员们积极的反馈。
程翔的课程为学员们打开了新的思路和视野,让他们能够在烹饪领域中展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2024年读程翔《课堂阅读教学论》有感
读程翔《课堂阅读教学论》有感读2023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读教材中的单元要求,平时写教学设计……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该用“体会”还是“揣摩”,该用“赏析”还是“品味”?面对教学目标表述中经常出现的“了解”“理解”“体验”“体会”“感受,,“感悟”“品味,,“揣摩”“赏析”等,我经常会茫然不知所用。
读程翔老师的《课堂阅读教学论》,让我对这一困扰有了明晰之感。
程翔老师在著作中根据课堂阅读内容的难易程度,将阅读教学内容分为三个等级一一基层等级、中层等级和高层等级。
基层等级包括习惯、积累和了解;中层等级包括体验、感悟和揣摩;高层等级包括评价、鉴赏和探究。
借鉴这一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将上述词语和新课标中出现的其他行为动词进行分类:基层等级的三项并不复杂,中层等级的几项就比较复杂。
这七项是否是并列关系?不是,程翔老师说:“阅读体验主要是指原始阅读的感受。
……阅读体验还应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阅读体验还包括对情感的体验J 他还说:“体验和感悟的结合就是体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体会课文的精妙,包含了先体验后感悟的心理发展过程。
”由此可见,“体验”应是中层等级的基础。
其他诸如理解、领会、揣摩等都要学生先进行体验。
“揣摩”和“体会”应该如何区分?我的理解是,这二者所要求的阅读程度不同。
体会是体验和感悟的结合。
“揣摩是反复思考推求。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揣摩是就字词、句子、题旨、手法等进行反复体会,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从而有所发现。
“理解”这一行为动词,非常特殊。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使用这一词语,比如理解了吗?这道题我不理解,这篇文章我不理解,他想干什么,我理解不了等等,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更是将“理解”分为六个层级。
在新课标“课程目标”之“第四学段”目标中“理解”出现了两次:“理解、分析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等。
可见,理解,是一个多义性、多层次的词语,对于阅读教学,我更倾向于将理解,解释成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活动,而判断学生的思维活动的结果的方式,可以是解释,如解释词语、解释句意、解释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因此,我将其放入了中层等级之中。
听程翔老师讲课
程翔简介程翔,男,1963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
北京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副校长。
1991年获“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1993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探索集》(1994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998年语文出版社出版)、《播种爱心》(2001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著《语文人生》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期出版。
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初中教材编写工作,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
曾应邀到全国部分省市、山东省各市地及香港、澳门、马来西亚作报告并执教公开课多次。
听程翔老师讲课我是第一次听程翔老师讲课,并且是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22界年会”上。
他讲的是曹禺的《雷雨》的节选部分。
听程翔老师的课,感觉到的不是新鲜,不是“自由”,更不是热闹,而是一种大气,一种严谨,一种厚重。
一篇这么长的课文,能够在一个小时内讲深,讲透,并且摄人魂魄,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
一开始他先介绍了教材节选的《雷雨》版本,并指出不同版本的差异,接着对作者和《雷雨》的相关情况做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于“对话“来把握戏剧情节、了解人物性格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
课堂设计围绕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这毫无疑问是非常合理的,可贵的是程翔老师根据时段的不同,把人物的对话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都围绕一个关键的问题展开,问题的设置都与解读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命运密切相关,比如:第一段的第一组对话中,围绕周朴园和鲁侍萍对“梅小姐的称呼为什么不同”而展开,第二组对话中围绕“梅小姐为什么被赶出周家”而展开......这些问题的设计巧妙而有滋味,他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把问题处理的清清楚楚、不蔓不枝。
虽然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回答不是太全面,或者说不尽人意,甚至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而这些恰恰说明了他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在不解处设疑)。
好习惯慢慢养程老师讲座观后感
好习惯慢慢养程老师讲座观后感前几天,我们听了程老师的讲座,主题是“好习惯慢慢养”。
这个讲座就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进了我的心里。
程老师讲了好多关于好习惯的事儿。
比如说,每天早起叠被子这个习惯。
程老师说,要是每天早上起来,都能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那这一天都会感觉特别有条理。
我就想起我自己,有时候早上起晚了,被子就随便一扔,房间看起来乱糟糟的。
听了程老师的话,我就想啊,这小小的叠被子,其实就是在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要把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
还有读书的习惯。
程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以前不喜欢读书,一看到书就犯困。
可是后来,他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就读15分钟的书。
开始的时候可难了,但是慢慢地,15分钟变成了30分钟,再后来他一天不读书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个故事让我特别有感触。
我也爱读书,但是有时候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想我也得像那个小朋友一样,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天坚持读一会儿书。
说不定以后我也能变成一个小书迷呢。
程老师还提到了要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他说有礼貌就像阳光一样,能让周围的人都感觉很温暖。
我就想到我们班的班长。
每次见到老师,他都会大声地问好,和同学说话也总是客客气气的。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个同学的铅笔弄掉了,班长看见了,他很有礼貌地跟我说:“没关系的,捡起来就好了。
”他的话让我觉得很舒服,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从那以后,我就更知道有礼貌是多么重要了。
这个讲座让我知道了,好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就像小树苗要慢慢长大一样。
我们要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哪怕是每天把鞋子摆放整齐,吃饭的时候不挑食,见到长辈主动问好,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在培养我们的好习惯。
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我要让我的房间总是干干净净的,像程老师说的,一个干净的环境能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很清爽。
我还要每天坚持做一点运动,这样我就能像小老虎一样有活力。
我相信,只要我慢慢地去做,这些好习惯就会像好朋友一样,一直陪伴着我。
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读程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有感
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读程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实录有感
刘兆刚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24()5
【摘要】程翔个老实师录教,这学《是在第马三克个思。
墓第前一的个讲是话程》老有三师1984年参加泰安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时的教学实录,收入《语文教改探
索集》。
第二个是在第一个基础上的修改版,收入《我的课堂作品》。
三个实录前
后跨越四十年,记录了程老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翻阅第一个实录,发现教学的第
一环节安排了播放课文录音,第二个实录还强调了“悼词”文体,教学过程有“预设—讲授”的影子。
在第三个实录中,这些都不见了,突出了学生自读、概括能力、文章思路和科学评价,彻底转向“预设—生成”模式。
【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刘兆刚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2.读《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与《在马
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对比阅读3.在揣摩和体验中学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实录及反思4.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初探——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为例5.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确定--读程翔《我的课堂作品》有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聆听程翔老师的课有感
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刘奎良
前几天,到临沂十中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会上,有幸见到了程翔老师。
程翔老师身材高大,上身穿一件休闲西装,下身着一条藏蓝色裤子,脸上已有了中年人特有的沧桑,头上白发星星点点,看上去很是普通。
如果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我们不会想到他就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知名语文教育专家。
他给我们上了一节作文讲评课,讲评的是他学生的一篇作文《我不认识她》。
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我(一个男孩子)和她是很好的朋友,上了中学又分在了一个班里,有时放学的时候我们一块儿走……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这种行为被班主任盯上了。
在各种形式的强大攻击下,我心里感到越来越害怕,家长终于被请来了,我也被请进了办公室,当我进去的时候,她正在努力分辩着说我们只是普通的朋友,当老师问到我的时候,我竟然说“我不认识她”,话刚一出口,那个女孩眼泪夺眶而出,跑出了办公室〃〃〃〃〃〃看到此种情形,顿时我内心感受大巨大震动和后悔,以后如果有人问我谁曾经伤害了你,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是老师。
文章大致内容就是这样的。
上课伊始,程老师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作文稿。
首先让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朗读,为了让与会的每位教师听清楚,程老师又亲自饱含深情地朗读了一遍。
程老师强调:只有读熟才能评价。
读完文章后,程老师让学生给此篇文章打分,满分为
100分。
学生最高打了99分,最低打了70分。
程老师问学生看到此种情形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有的想到:同一篇文章为什么得分差距这么大?评价一篇文章的标准是什么?程老师因势利导:“评价一篇记叙文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发言,最后程老师总结了三个方面:选材、主题、故事性。
程老师紧扣这三点再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回顾、讨论、评价。
选材要写自己的生活,写内心情感,要新颖。
在主题方面,程老师把这篇文章界定为“自己感情上的一段成长”,不是早恋。
程老师还告诉我们:“写作不是为了得高分,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和影响别人,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
课堂结束后,程老师还做了一个报告《我对写作教学的一些想法》。
分为两个内容:一、写作是什么。
主观性是写作的本质。
写作表现人性的东西。
程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了很多例子。
二、写作要传授程序性的东西。
写作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一种是程序性写作知识,在程序性知识中讲到了“脉络句”,利用“脉络句”进行作文训练还是切实有效的。
由于时间关系,程老师对后面的内容没有展开具体讲解,报告到此结束。
程老师讲课浅入深出,从学生给文章打分入手,到最后总结出写作的一些规律。
内容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深思熟虑。
把作文讲评这个古老而又很难突破的课堂讲得如此精彩。
使写作这种思维变得有法可循,并能依法进行卓有成效的训练实在让人钦佩。
程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处处用心却胜似闲庭信步,那种教师、学生、知识三位一体的融合浑然天成,似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自由驰骋。
一
节课就像一条山涧溪水那样自然、流畅、顺滑,带给人的是扑面而来的清新、熨帖,即使碰到石块也总能溅起美丽晶莹的浪花。
程老师是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是一位接地气的专家,是一位永不脱离学生、脱离课堂的专家,他的“专”既来自他高深的专业理论,更来自他身体力行的课堂实践。
他就是为语文课堂而生。
程老师年轻时的教学像一首诗,总是那么抒情和富有感染力。
聆听了程老师今天的教诲,感觉他现在更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质朴动人。
他现在的风格更像散文一样醇厚有味,像小说一样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博大精深。
看似平淡,实则绝不平淡。
韩愈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
程老师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源于他对语文教学的潜心研究和上下求索。
浮华落尽,平淡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