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2教案 苏教版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11)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5c9f27aa172ded630b1cb69f.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与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准备:1.课前观察或回忆生活经验提示卡片。
2.投影仪一台,银幕一个、太阳高度测量仪。
3.每组三幅画。
4.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1.教师做手影游戏。
2.学生做手影游戏。
3.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设计,总结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交流游戏,活动探究,总结规律,发现新知。
1.交流观察,总结规律。
(1)交流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2)活动实践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交流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
(4)情景模拟活动。
2.动手作画,深化认识(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画出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物体的影子。
(2)小组交流所画影子,教师.学生进行评点。
(3)学生根据评点进行修改。
3.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1)回忆知识储备,引出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课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时间。
(3)利用课件根据影子估计时间。
(三)交流生活现象,明确科学应用1.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太阳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3.阳光下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活动1.总结太阳和阳光下的影子为生活增添了快乐。
2.简介古代的日晷。
3.提出让学生课外搜集日晷有关资料。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3)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1.1.太阳和影子》word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10c53ef2f524ccbff0218434.png)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实验探究
1.讲述:手电筒和竹蔑分别代表太阳和同样太阳运动的轨迹,在面桌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教师示范。
3.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二、交流观测的结果
1.谈话:上一节课布置同学们的任务一定完成的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2.组织讨论:从这些表格中和实验只你发现了什么?
三、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探究你知道了?
通过方式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实验活动有一个明确的方法和思路。
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自己的实验有哪些不足之处,并能在交流中产生想法,得到学习。
通过全课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以及课后的延伸。
3.能够借助器具进行观测,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知道太阳的高度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3.知道太阳的高度变化会产生气温的高低变化。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难点:连续的观测和记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指南针、橡皮泥、卡纸、小木棒、钟表、温度计、手电筒、小标杆、竹蔑等。
3.组织交流。
4.小结: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和影子第二课时教学章节 Nhomakorabea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 2课件 苏教
![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 2课件 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dd731e1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e.png)
2小时后 影子长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测量影子长度的记录
A
竿 长
影长
B
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太阳、物体、影子的关系
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对我们认识 光的传播有什么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92022/1/192022/1/191/19/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92022/1/19January 19,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92022/1/192022/1/192022/1/19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来自太阳的光以每秒约30万 千米的速度传播,没有任何东西 比光线传播得更快了。
光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东西, 太阳是光的主要来源。
观察影子
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选择同一时间测量
选择不同时间测量测量影子长度记录竿子长度开始时影 子的长度
半小时后 影子长度
【精选】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2).doc
![【精选】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8011063bc850ad02df804124.png)
7.组织学生交流预测。
(1)影子的方向发生什么变化?
(2)影子的长短发生什么变化?
(三)课外观察
1.要求:
a.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的位置。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温度的高低都会发生变化。它们之间有无关系和规律,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知道。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和影子第一课时
教学章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太阳和影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连续观测,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2.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知道简单测量太阳位置的方法,懂得研究事物要运用合适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尺子、简易太阳走势图、东南西北方位图、各种影子的图片等。
学生准备:白纸、铅笔、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教学引人
1.播放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
2.提问:太阳每天从什么方向升起?在什么方向落下?阳光下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3.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
(二)科学探究
1.讲解;我们一般用方位和高度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描述太阳的位置首先选好参照物,然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描述。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影长温度太阳高度来自影像资料能轻松的讲学生带领到知识的学习中。为教师引入新课带来帮助。
让学生在同一地点,一段时间内观察同一物体,能让他们更真实的感受到物体产生的变化,并对物体的变化作出判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观察及分析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0127a9ba0d4a7303763a49.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猜一猜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二)探究新知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1.提出问题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2.猜想假设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汇报。
(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卡片离灯光近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关上灯就没有影子”……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1.1 太阳和影子2-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1.1 太阳和影子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a230c655270722182ef77c.png)
1、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那些条件呢?
影子产生的条件:
要看到清晰的影子, 就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 物体上才能看见。
答: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
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 的规律
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 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 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 方向的变化和长短的变化,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正午,影子指向正北; 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相反。
3.早晨影子指向西方,中午影子指 向北方,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我 们 来 说 一 说 太 阳 位 置 的 变 化 与 我 们 的 生 活 有 什 么 关 系 ?
课后做影子游戏
我们来查找资料,了解 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 体的影子计时的。
谢谢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时间
我知道,我 来回答:
一天中,早晚 气温较低,中午气 温较高。
(3)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 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并记录:
1.在同一时间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2.一天中,中午影子最短,早晚影 子最长,并且与太阳运行的方向
小结: 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正午,影子指向正北; 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
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你还发 :下图中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
不同时刻请的将同它们一按拍位摄置的先拍后摄顺序的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
由。
( 1)
( 2)
( 3)
(1)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 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 (2)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 (2)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8703c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d.png)
1.太阳和影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3.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4.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于太阳的运动有关。
5.知道完整的实验记录对结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手电筒、竹篾、米尺、竹竿、表格、作业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看见教室外面的阳光了吗?(提醒学生不可正视太阳)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高度)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上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早晨、傍晚、中午......)二、组织讨论,总结影子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总结出太阳运动的规律:由东向西,由低到高再到低。
影子变化的规律:由西向东,由长到短再到长。
三、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师生共同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学生做好记录。
四、画出物体的影子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己完成练习,教师选出几个学生的作业全班展示,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画之前是怎样想的。
五、猜猜时间,体验生活教师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时间拍摄的,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课后阅读、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收集整理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其他知识。
【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3a868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9.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二过程与方法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二、教学重点: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三、教学难点: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猜一猜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2.学生猜谜..生:谜底是影子..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小组交流后汇报..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二探究新知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1.提出问题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2.猜想假设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3.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4.实施探究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卡片离灯光近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关上灯就没有影子”……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1.提出问题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2.猜想假设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3.制定方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4.实施探究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各小组自由交流..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三拓展创新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 太阳和影子2-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 太阳和影子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aed7e2f111f18583d05ae8.png)
8.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3.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透明的物体、观察记录单、课前观察提示卡片等。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观察表格,分组实验材料:手电筒、铅笔、A4纸等。
教学过程描述:一、猜谜导入生答。
(师板书影子)2.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与影子有关的节目,想看吗?(想)师:请大家注意看——师在开灯的屏幕前做动物手影:大雁。
师:游戏好玩吗?(好玩)想不想玩一玩?(想)那么谁能表演和老师不一样的?好!你来!生上台表演。
师:表演的太棒了!(师突然把投影灯光关上)提问:哎?影子怎么不见了?(因为没有光)师:好!要想看到影子,首先要有光。
板书:光师:可是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幻灯机)看!怎么没有影子?(还要有物体)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要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那些条件呢?(要有光和物体)师:那我们来看(教师拿一块透明的薄玻璃片)哎!怎么没有影子?(因为它是透明的。
)师小结: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影子。
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不透明物体)师: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看见过影子?(月光下、灯光下、阳光下……)3.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是的,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补充课题:太阳和影子,生齐读。
【小学生都喜欢猜谜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把握了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影子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手影游戏目的在于解决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太阳和影子,寓教于乐。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全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1a8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0.png)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全单元教案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已连续观测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重新认识影子的构成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课间率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边线、长短搞记号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
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板书:太阳和影子)二、学习新课1、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2)分组活动(3)教师巡查并回答:你们存有什么辨认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存有2个条件,以一要存有光源,二要存有不透明化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1)过来观测刚才搞记号的影子。
(2)观测老师事先搞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谈话:一天中影子就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无法马上在课堂上观测至。
但是,我们可以展开模拟实验。
(2)看电视,介绍实验方法(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4)分组实验(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边线存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存有什么关系?(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三、巩固总结1、回答: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存有什么斩获?存有什么疑点?课堂上没有化解的问题就是什么?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教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f29b84ead02de80d4d84084.png)
《太阳和影子》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3.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教学难点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讨论课前准备卡纸、标杆、铅笔等记录材料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的形成,影子还有许多学问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记录观察影子变化展示作业学生记录自己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影子。
师:同学们,记录的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之中有了变化。
我们看看室外的标杆的影子是否也变化了呢?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回到教室,交流讨论。
师:你们发现影子发生什么变化了吗?生1:影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2:影子的长短也发生了变化。
生3:……师:同学们说的对,影子的位置和长短确实发生了变化?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这些变化是什么引起的?学生议论纷纷。
师:为了搞清楚以上问题,我们继续去室外观察标杆影子的变化。
室外活动:第三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交流讨论,总结规律师:结合我们记录的一天之中的物体影子的变化。
谁能说说一天之中影子发生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知道。
影子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的高度和位置变化引起的。
生2: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生3: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生4:……师:你们说的都对。
谁来总结一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影子的位置变化是由西向北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从长到短到长。
师:我们得到的结论做成表格吧。
出示表格,学生独立完成。
早中晚太阳位置影子长短3.扩展应用,解决问题师: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1太阳和影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5f2ce49649b6648d747fb.png)
1.1太阳和影子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学情分析在能够辨别方向的基础上学习这门课。
重点难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太阳和影子一)游戏导入(导入的设计:意在解决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太阳和影子。
因为知道了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概念,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的基础)幻灯机关上,学生表演无法进行,)师问:哎?影子怎么看不见了?生:因为没有光。
师:好!请回吧,看来呀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首先要有光?(对)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幻灯机)哎!怎么还没有影子?生:还要有物体。
师:好,我把这个放上,有影子吗?(有)(教师拿两到三件不透明的物体进行演示。
)那我们来看,这是不是物体?我们把它放在这,(教师放一块空白的幻灯片)哎!怎么没有影子?生:因为它是透明的师:噢!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有影子。
(教师随手把幻灯机电源关上)评析:通过游戏的突然终止与无疑的游戏中创设了一个有疑的情景,影子怎么没了?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有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把玩游戏的无意识活动一下子转变到问题的思考上,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并使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在教师的一开一关的过程中,让学生茅塞顿开,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反应,让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的恰到好处。
师: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谁来总结一下,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那些条件呢?生: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师: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
师:看来呀,要看到清晰的影子,就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师:除了刚才的手影,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生:灯光下。
生:月光下。
生: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92dbac02d276a200292ecb.png)
太阳和影子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单元中的第一课。
通过学生的日常经验及一天的观察,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规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周围物体或科学手势来描述太阳的高度和位置。
能够注意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讨论等方式明确影子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关系。
并能够预测到温度与太阳位置的变化的关系。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录方法及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本课的探究重点是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太阳和影子的关系。
本堂课我是从探究影子的变化入手,提出太阳的高度和位置,并在课堂中不断地渗透记录方法,进行观测——讨论——再观测——再讨论的循环状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记录及理解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只有将本课的记录方法指点到位,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并让学生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才能更好地为后几课服务。
而且只有弄清楚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才能为第二课的《太阳钟》做好铺垫。
五年级学生有太阳是东升西落的这个经验,但是,如果只让学生停留在这一个阶段,那么这节课就没有了上的价值。
所以,从探究影子入手,导出太阳的视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五年级的学生没有长期观察一个事物的经历,所以,如果真的让他们进行长期观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想让学生记好,我想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要让学生对探究持有长期的浓厚的兴趣。
2、教给孩子正确的记录方法;3、始终让学生保持记录的长期性。
本节课建议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完成室外观测指导,教会学生使用指南针和怎样做记录,并到室外练习。
大胆预测。
第二天完成连续一整天的任务。
学生观测,老师利用下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做出总结,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移动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用参照物或用拳头描述太阳的位置。
2、通过实地观测记录,发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3、能通过影子的变化规律,了解太阳的视运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太阳和影子苏教新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太阳和影子苏教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a1070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a.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太阳和影子苏教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太阳和影子苏教新版日影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太阳的移动和阴影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常见了。
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并不陌生,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复变化往往被学生忽视。
一方面,学生们对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关注。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太阳和阴影不断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视觉)运动和阴影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常见现象总是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索的科学原理,认识到科学探索是无穷无尽的。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太阳和影子”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入门课。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影子和物体的关系;2.通过观察活动,我们可以真实地感知物体在阳光下的阴影及其变化,并画出物体的阴影;3.猜测并验证太阳下物体阴影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本课与《太阳钟》、《看月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共同组成《太阳和月亮的移动》这一单元。
本课是学生开始认识宇宙的起始课,首先是通过学生对物体影子的观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然后通过模拟太阳的运动,让学生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
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1beb90941ea76e59fa044f.png)
3.学生思考。
(影子会怎样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学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
3.交流讨论:
●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看太阳时,要隔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活动三: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四、板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
太阳和影子高度 变高低
太阳运行气温差气温高气温低
自东向西影子转 影子短影子长
(东—南—西) 自西向东
(西—北—东)
五、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太阳和影子
课时安排
2-2
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2.体验到平时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3.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
铅笔、粉笔、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猜想影子的变化。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教学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教学公开课教案(有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b9117652d380eb63946d32.png)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 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 的时间。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 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 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的方式,也可 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 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教学公开课教案(有配套
课件)
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
的运动(视)造成的。
2、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
受到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
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上课时间:第一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2教案苏教版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初步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约需要5分钟)师:(玩影子图片)同学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做玩影子游戏),你们想玩吗?本来老师准备领大家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可受条件限制,那今天我们就在室内看几个小节目好吗?
1、播放《手影戏》视频资料。
师生讨论交流:手影戏是怎样表演的?
2、模仿表演自己创作的手影游戏。
师:你能用手也来做个这样的表演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影子---光)师:那有
光物体就会有影子吗?老师这里还有颗五角星(透明的),我们来玩一玩。
【所有学生活动。
学生玩中学科学。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光—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约需要10分钟)
1、排顺序,估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利用黑板上贴的4副图片。
2、巧评价,创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1)偏心评价引起竞争。
(2)小组合作讨论积累生活应用。
(3)展示各自的生活应用。
太阳组汇报
XXXXX:问:利用温度的变化,你能解释一下冬天大棚蔬菜的道理吗?(图片资料也可以,也可以留到课后)师:太阳位置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这么大,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会让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太阳组奖励两颗星。
影子组汇报
XXXXX:实际上古代早就利用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来计时了,发明了日晷。
3、谈收获,选问题,激励探究的持续性。
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太阳和影子的科学知识,你一定收获很多,跟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吧。
师总结:这节课,太阳组和影子组表现都很好,每个组奖励一个太阳资料卡,你可以把太阳的有关知识或者问题进行积累。
相信对你的课后研究一定有帮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想法。
学生表演。
学生如果找不到光,就没有影子。
学生根据实际
需要找产生影子的条件。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知道必须用不透明的物体才有可能产生影子。
学生交流观察发现。
白天阳光下,灯光下,月光下。
大楼和小树的影子等等。
学生交流: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太阳在上方偏南;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全体学生起立用右手演示太阳运动轨迹。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贴太阳的三个位置。
学生交流:早晨,影子在西边,正午,影子在正北,傍晚,影子在东边。
影子的运动轨迹自西向北再向东,正好跟太阳运动方向相反。
早晨傍晚影子长,正午影子短。
早上傍晚影子模糊,中午影子清晰等。
学生把三个不同长短的影子贴在黑板上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想办法,采用比较科学的办法学生提出要求,各小组来领取实验材料。
师生交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
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或者问题提出来。
各小组领取未画完的影子图片进行补画。
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展示,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先排顺序,再估计时间各小组讨论积累相关太阳和影子的生活应用。
太阳组汇报
XXXXX:
1、估计时间
2、辨别方向。
4、中午晒被子。
为什么中午晒好?(中午温度高,杀菌。
你知道的真多,太阳位置的变化对温度还有影响,早晨,傍晚温度
低,中午温度高。
)学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解释大棚原理。
影子组汇报
XXXXX:
1、也可以估计时间。
2、可以乘凉。
3、太阳镜,遮光窗帘等。
小组内相互交流,把问题放在问题卡上。
从问题卡上选一个问题进行课后研究让学生玩中学。
汇报交流中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可以挖掘其对科学探索积极性。
科学的探究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探讨规律。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获得科学发现的同时,感受合作的愉悦。
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拓展延伸,提供给学生图片资料让其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是必要的,同时在此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设计画影子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经历一种由表性认识,向科学的理性思考转变的过程,学生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进一步让枯燥的科学理论知识,融进意趣浓厚的绘画当中。
猜测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手段,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结合学生刚才的所学,对所学知识进行逆运用,既能学以致用,又会将学习兴趣延伸。
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该为生活服务,该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这个环节根据时间机动处
理,也可以放到课后指导。
问题中开始科学探究,又在问题中延续科学探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无止境。
教师进行整体评价,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XXXXX:
光
8、太阳和影子不透明物体影子短温度高影子长温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