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说课稿讲解

合集下载

地震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
我运用计算机直观的动态演示功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 活泼,成功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加 透彻。
四、运用知识,扩展延伸 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把教材知识和生活生产以及 科学技术的运用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进行实践 活动。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查阅和相互交流来完成。我在课件中为 学生建立了地震知识的电子资料库,包括地震的危害,地震前的预兆,人类 对地震的研究以及避震方法等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点击相关的标题, 可以查看相关的具体内容,如避震方法。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提出问 题,统一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式,用计算机多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实现了教 与学的多元化。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设计了以下的思考练习世界上哪个地区地震 最多,为什么?如果你是研究地震的专家,你准备怎么做?宇宙中其他星球 上有地震吗?。练习的设计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体现 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为突出本课的重点,我把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作为板书的主线,这是我的 板书设计。
危害
地震 成因 避震
方法 演习
总之我的教案设计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既遵循了学生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学生迫切想知道,努力 去探究,享受获得喜悦的心理活动规律。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有效 的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主动的探索,能动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老 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地震》说课稿 四疃镇第
二中心小学:巩彩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 化”中的第二课《地震》,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借助 对地震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 化。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处理。教材分为两部分:1、了解地震危害。2、避震 演习。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早已通过网络、电视以及学校教育对地震 的危害以及避震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对教 材做了如下处理:我把初步探究地震的成因确定为本课的重点,把通过模拟 实验和大量的事实,推想地震形成的原因作为难点。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 认知水平,我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地震现 象,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 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 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地球内部是不断变化的,树立 科学的自然观。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质疑猜 想——实验研讨——结论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了变教给学生知识 为教会学生学习,在大胆想,充分做而获取感性认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独 立获取知识和进行科学探求的能力。课堂上,我指导学生采用“问一 问”,“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用一用”的方法来学习。 问自己不懂的地方,想新旧知识的衔接,做自己研究的实验,说自己理解的 内容,用所获的知识释疑。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变 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 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毛巾、木棒、课件等 学生准备:毛巾、木棒,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已及有关避震的小常 识。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的教学安排如下:

《地震来了》说课稿

《地震来了》说课稿

《地震来了》说课稿张青中心小学孙婧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来了》说教材(2分钟)一.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难,极大的刺激了人类脆弱的心灵。

这一次的“芦山”地震又一次地敲响了人们“珍爱生命、防灾避险”的警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在教给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防震减灾、应急逃生教育,教会学生冷静应对灾难,用知识守护生命。

《地震来了》是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高年级段第六章《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第四篇课文。

是一堂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安全教育课,常识性的知识比较多,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接触到地震安全教育,因此意义重大。

同时课程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如果处理成功,会对学生的意识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如何恰当处理教学设计,就成为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地震带给我们的灾难;⏹认识地震的产生过程;⏹能够初步了解地震前的征兆和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真实情境的认知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和模拟情境活动让学生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生命,关注科普知识,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震前的征兆和地震来临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避震方法。

说教法(1分钟)二.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感悟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上进行交流;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不同场所的避难方法;通过模拟演练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准备(0.5分钟)三.课前搜集有关“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的材料及有关地震避难方法和地震前兆方面的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earthquake说课稿

人教版earthquake说课稿

人教版earthquake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中的《地震》一课。

本课旨在通过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地震防护知识。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震》这一课位于人教版地理教材的自然灾害章节,通过对地震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灾害的基本认识。

本课内容涵盖了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分布规律、地震带来的影响以及地震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的破坏力,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分布规律,以及地震可能带来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地震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2. 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减灾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震的破坏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和分布规律,以及地震带来的影响。

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分享。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地震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震预防和减灾的重要性。

5. 总结归纳:总结地震的相关知识,并强调防灾减灾的意识。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地震预防的小论文,以加深对地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震》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震》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震》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以及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科学知识,旨在让学生掌握地震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他们对地震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地震的成因、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学会在地震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2.难点:地震的成因,地震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地震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基本概念:讲解地震的定义、分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情况。

3.成因分析:详细讲解地震的成因,包括地壳运动、断层活动等,引导学生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

4.自我保护:教授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如躲到安全地带、护住头部等,强调地震时的安全意识。

5.实例分析:分析地震实例,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地震中进行救援和重建。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震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地震教师说课稿模板

幼儿园地震教师说课稿模板

幼儿园地震教师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幼儿园地震应急演练”这一主题进行说课。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掌握基本的地震应急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的说课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

2. 技能目标:教会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基本逃生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冷静态度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地震发生时的安全知识。

2. 地震逃生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幼儿对地震概念的理解。

2. 地震逃生动作的准确执行。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地震发生的场景,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逃生技巧。

2. 游戏互动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地震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地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2. 地震逃生演练的场地布置。

3. 安全教育的道具,如模拟的障碍物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震视频,引起幼儿对地震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2. 新课讲解: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发生时的现象。

3. 技能训练:通过情景模拟,教授幼儿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

4. 互动游戏:设计地震逃生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逃生技巧的理解和记忆。

5. 总结反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地震逃生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与家人一起讨论地震逃生的方法。

2. 鼓励幼儿绘制地震逃生的流程图。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理解和掌握地震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会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通过本次说课,我相信幼儿们能够对地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学会在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谢谢大家的聆听,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和进步。

《Earthquake》说课稿

《Earthquake》说课稿

《Earthquake》说课稿《Earth quake》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一模块,第四单元“Earthquake”,课型是reading。

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六部分展开说明。

一、学情分析:所授课学生为我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及高中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及方法。

但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第一次接触“灾难”的话题,学生不熟悉此话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但没有尝试过合作阅读的学习方式,如:jigsaw(拼图式阅读), round robin (圈圈说)等,因此如何设计好教学环节,步骤及方法是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英语学习策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所授课内容为高一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unit 4 Earthquake。

阅读部分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叙述了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

全文以时间顺序描述了地震前,反常的现象,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地震造成的破坏,和震后的救援工作,以及人们在不同阶段的感受。

三、教法根据材料的形式及内容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实际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出发,按照“语言接触---理解体验---语言聚焦---自主运用”的教学思路,分为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三个环节,首先学生在读前通过阅读题目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预测,使学生了解话题并引入阅读内容,在阅读中,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阅读等活动形式,借住非语言信息获取和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后,教师设计了真实的交际任务,进行语言输出,提高学会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材料,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唐山地震前后所发生的事情,并用英语简单描述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3篇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3篇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3篇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安全教育是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此我选择《地震》这一篇进行说课。

针对本次活动,我将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分析《地震》是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一年级《我的安全我知道》第五章《自然灾害》中的第四篇课文。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1—3年级公共安全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本课主要是学习一些地震自救小知识,掌握地震逃生方法。

使学生遇到地震时,可以将灾难减少到最低限度。

学情:一年级学生从电视中知道地震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危胁,但他们缺乏在地震中临“震”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将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震带来的伤害,学习避震方法。

2、掌握不同情境中的地震逃生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3、培养学生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其中教学重点是学生学习掌握地震自救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是知道在地震发生时怎样进行自救,并能在情境中正确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具体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情景体验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学法上我采用了“思考问答法”“合作交流法”及“自主探究法”。

《地震》说课稿(通用10篇)

《地震》说课稿(通用10篇)

《地震》说课稿《地震》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地震》选自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的第三课。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火山成因的基础上,借助对地震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接下来说一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主要通过实验来解决。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与态度: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到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到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五、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毛巾、木棒、课件等。

学生准备:毛巾、木棒。

接下来我谈谈我对本课教法、学法应用的认识。

六、说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火山成因的基础上,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自主设计实验,由此推断地震成因。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法:教师讲解并补充学习材料;课件展示法:用视频形象的展示地震;学生可以形象的感知地震这种自然灾害。

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对地震进行合理的假设;课标中提出了引导学生猜想的重要性。

动手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地震成因的认识;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地理地震说课稿人教版

地理地震说课稿人教版

地理地震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节关于地理地震的说课稿。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地震这一主题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的基础知识,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在本次课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具体来说,学生将能够:1. 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类型、分布和地震带的分布特征。

2. 理解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它如何解释地震的发生。

3. 认识到地震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

4. 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进行有效的自救互救。

二、教学内容与结构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分为四个部分:1. 地震基础知识:介绍地震的定义、分类和测量方法。

2. 板块构造与地震:讲解地球的板块构造,以及板块运动如何引发地震。

3. 地震带与分布:分析全球地震带的分布规律,以及中国地震活动的概况。

4. 地震应对措施:探讨地震预警、防震减灾以及应急救援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互动讲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2.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地震的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历史和近期的地震事件,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具体影响。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地震这一主题。

2. 地震基础知识讲解地震的定义、分类(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等),以及地震的测量方法(如:里氏震级、震源深度等)。

3. 板块构造与地震介绍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板块运动如何导致地震的发生,并用图解的方式展示板块边界的类型。

4. 地震带与分布分析全球主要地震带的分布特征,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并介绍中国地震活动的分布情况。

《地震》 说课稿

《地震》 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震》是初中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地壳运动以及自然灾害的形成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地球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气象灾害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同时,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应对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2)掌握地震的分布规律。

(3)学会识别地震的前兆,并了解应对地震的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培养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2)地震的分布规律。

(3)地震的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1)理解地震的成因,特别是地壳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地震来了说课稿

地震来了说课稿

地震来了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地震来了》的教学活动,引发幼儿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了解地震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地震来了》的教学活动,引发幼儿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了解地震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地震来了》的故事书和相关的图片。

了解幼儿对地震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地震应急演练的道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地震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幼儿对地震的认知和兴趣。

2. 认识地震
通过故事《地震来了》,引导幼儿了解地震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认识地震,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 地震应急演练
组织幼儿参与地震应急演练,让他们学习如何正确应对地震。

通过应急演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能力。

4. 地震安全知识的学习
引导幼儿学习地震安全知识,提供应对地震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与地震和安全相关的活动,如消防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

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与地震和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地震》 说课稿

《地震》 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震》是教材版本具体学段学科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监测与预报以及地震时的应对措施等。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丰富的案例和资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班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地震这一较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2)掌握地震的危害和影响。

(3)知道地震的监测与预报方法。

(4)学会地震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模拟地震演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地震教案及说课稿反思

地震教案及说课稿反思

五年级科学《地震》教案军王小学李月娥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2.毛巾(每组两条)、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学生能折断)干木棍(每人一根)。

教师准备:1.地震的视频资料(现象、对比照片)、课件资料(地震成因、前兆、保护、实验要求)二、教与学的目标科学探究1、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

2、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3、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汶川大地震)。

(播放地震现象视频)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

课件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和视频。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学生交流感受。

(二)探究新知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①观察地震现象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②研究地震成因学生猜测。

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棍放好。

出示实验要求:(课件展示)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冀州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王春铭。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地震》,它与《地表探秘》、《火山》、《岩石》共同组成了《地表剧烈变化》这一单元,在学生了解了《地表探秘》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来自地球内部的信息。

我的电子教案的结构安排如下:(出示课件)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教材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其中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和避震演习,了解地震知识及危害。

难点是弄清楚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有层次的学习,对地震有真实的感受,并真正的学会一些避震常识。

因为我国刚刚经历四川汶川大地震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学生对地震这一现象可以说还是刻骨铭心。

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新课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课件出示教学目标分析),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质疑猜想—观察实验—结论应用”,以激趣导学为主线,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上现有的资源把抽象的、学生倍感陌生的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并利用资源适时的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创设合理的模拟情境游戏让学生乐学、爱学。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验结合自己的推理想象能力,自主探索地震的形成。

因此选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课件出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的教学安排如下:(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猜想,感知地震上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地球”、“美丽的汶川”和“5.12大地震”图片资料并配上声音,使教学媒体真正成为激励学生情感的工具,我从听觉、视觉入手,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陌生的地震现象再现于他们眼前,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地震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地震。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提高我们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地震的产生原因、危害、预警信号以及应对方法。

一、地震的产生原因地震的产生原因是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地壳运动导致了地震的产生。

当地壳内部的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会发生断裂,产生地震。

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的振动和摇晃。

二、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地震会导致地面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如桥梁、道路、电力线路等。

这些设施的破坏会导致交通、通信中断,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其次,地震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和失踪。

由于地面的振动和摇晃,建筑物的倒塌和损毁往往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和失踪。

此外,地震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地震预警信号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地震预警信号。

地震预警信号包括以下几种:1.明显的地声和地光现象。

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声音和光现象,这些现象是地球内部释放能量的表现。

如果周围出现这种声音或光线,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2.地面震动。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震动,产生明显的波动感。

如果感觉到地面震动,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3.地下水位异常。

当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可能表明地震即将发生。

如果地下水位异常升高或降低,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4.动物行为异常。

动物对自然灾害的感知比人类更加敏感。

如果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如鸡犬不宁、老鼠搬家等,可能表明地震即将发生。

如果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四、应对方法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应对方法:1.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是减少地震损失的关键。

预警系统需要不断改进和升级,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收到预警后,应立即采取行动,减少灾害损失。

地震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
教材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中入手。在模拟实验中深入,在 老师准备的真实的有关地震的音像资料中谈危害以及自己感受。 从而更加真切的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通过科学在线了解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观察和制造各种 仪器(如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来预报地震。在模拟演习的活动 中了解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当地震发生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保护自己,减少伤害,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地震,关注其预报技 术的最新发展。
四、通过交流查阅到的资料,更进一步 感受地震的严重危害。
1、播放汶川地震和其他地震带来危害的 资料,引发学生内心引起强烈震动。
2、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地震的给人类 带来的灾难。
3、在引起学生内心感受同时借此对其进 行爱心教育。
4、对地震的危害及自身感受进行整理、 总结,并做好记录。
山山体崩崩塌 一切都是地震惹的祸
教法设想:
教学采取以教师的“导”为主,“讲”、 “演”为辅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和调控 的作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千方百计地创 造条件,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培养能力, 挖掘潜能。模拟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待问题, 对待新鲜事物都要通过发现、研究而得到验证的 良好习惯。
教师的“讲”也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 理清思路,幽默风趣的语言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008/34404.html
重点分析:
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查阅 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课前准备:
一次性的筷子、各种随手可 及的书籍文具等。
教学流程设计:
一、图片展示形成视觉反差揭示课题.
大山怀抱中宁静整洁的城市
景色秀美的萝卜古寨
昔日景色荡然无存
地震
二、模拟实验活动,体验地表断裂时 的感觉.
感受震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震》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震》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小学的科学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一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的课程——《地震》。

这节课是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说教材《地震》这一章节位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

该章节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概念、成因、危害以及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地震波的种类与传播、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

教材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然探索兴趣和安全意识。

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对地震现象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发生的原因。

接着,通过分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寻找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最后,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地震逃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说学法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我鼓励学生采取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资料、观看相关科普视频来拓展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彼此的见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将严格维护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会给予每位学生平等发言的机会,并适时进行引导和总结,保证学生能在积极参与的氛围中有效学习。

同时,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

在本次《地震》课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显示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安全自护能力。

然而,也存在部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缺乏深度思考,对于复杂的地质知识理解不够透彻。

针对这些不足,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复杂概念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同时增加更多形式的互动和实操练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教科版(2017版)科学五年上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科版(2017版)科学五年上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5.教师相机出示其他的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改变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 看,进一步感受地震的巨大力量和可怕之处。
活动3: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1.教师引导:地震是可怕的,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2.学生自由说一说在地震中如何展开自救和互救。
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的时候,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 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 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 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 施。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对于地震 现象并不是一无所知,电视中、网络中都经常会有关于地震的报道。他 们知道地震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一地震发生时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巨 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 但是,学生对于地震产生的具体原因还比较模糊,地震的发生会导致地 形地貌的哪些具体变化也不是非常清楚。
4.实验方法: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5.实验注意点:泥土变干之后,将小盒的两半拉开或者挤压的动作要迅速 ,不能缓慢,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实验效果。 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
2.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又会给地 球表面的形态带来哪些改变呢?

五上科学地震说课稿

五上科学地震说课稿

五上科学地震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地震》说课稿鲍墟中心小学:邸春英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地震》选自《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变化》的第二课。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了解地震的危害。

2、避震演习。

二、学情分析:1.认知分析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能力分析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引起的哪些灾害。

3.情感分析同学们都能有兴趣的了解防震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地震的概念,能说出地震引起哪些危害。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提高灾难来临时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地震带来的危害。

说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

五、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用视频形象生动的展示地震现象并同时导入新课,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地震这种自然灾害。

学法:学生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通过实验小组合作推断地震的成因。

使学生通过猜测、推理、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苹果、毛巾、木棒、课件。

学生准备:小木棍。

七、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地震谈话:请同学们欣赏一些漂亮的图片,然后播放地震视频,(课件展示九赛沟地震的视频资料)对地震的危害有了相关了解。

能增强我们小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二)模拟试验探索成因。

1.讲解地球的构成。

2.引导学生推断地震的成因谈话:研究地震首先要研究地震的成因。

同学们知道地震时,大地会剧烈地震动,这说明地下也有很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小实验。

讲解:第一个实验: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实验、观察。

《地震》 说课稿

《地震》 说课稿

《地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震》这一课题选自_____出版社出版的_____年级_____册_____单元。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地震的概念和成因,然后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展示了地震的危害,最后阐述了地震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但是,他们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地震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震的概念、成因和分类。

(2)学生能够掌握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地震前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模拟地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2)地震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教学难点(1)理解地震的成因和地壳运动的关系。

(2)掌握地震前兆的观察和判断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的教学设计
龙城初级中学吴旭玲
一、课标要求
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了解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

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灾难。

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特别是知道遇到地震时应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通过了解世界地震带的分布,为下一节探讨板块学说和解释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打下伏笔。

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自主探索地震的成因和遇到地震时的保护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震会改变地形;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教学难点:形成地震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的形成。

2、知道地震的危害。

3、了解地震的预报。

4、知道遇到地震我们应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归
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1、通过地震中的质量的重要,培养科学的质量意识。

2、通过侯风地动仪的接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唐山地区的重建,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四、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一)由于上节课学习了火山这种自然现象。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联系上节课内容提问。

上课前播放的影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在上课
时,可以联系最新最近的地震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我利用一个木板的小实验让学生体验地震时候的能量,让没有经历过
地震的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展示地震带地图的时候,是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地区有一定的认识。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处地震带的时候,他们有意识觉得自己需要有关
地震的知识,这就是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真正的做到“我要学”而
不是“要我学”。

(四)地震演习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进行活动探究,这个是很必要的。

对于班额比较大的班机,可以用一个FLASH游戏代替,也能起
到比较好的作用。

(五)在最后的小结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让学生体会了是自己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老师告诉了自己什么。

六、点评
1、探索活动使学生“从做中学”,通过操作活动、尝试、体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探索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和体验,培养积极的情感,增进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去主动学习。

2、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与学习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激发思维活动,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最后一个地震演习的活动中,课堂气氛达到最高潮,让学生能够很好地3、体会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充分展示科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体现了科学这门新的综合学科的实效性。

同时,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