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资料

合集下载

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精选25篇)

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精选25篇)

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精选25篇)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

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精选25篇),快来看看吧!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1考试刚过,甲、乙、丙、丁四个人预测谁的成绩最好。

甲说:“丙的分数最高。

”乙说:“甲的分数最高。

”丙说:“我的分数肯定不是最高。

”丁说:“得最高分的不是我。

”等老师改完试卷,一看成绩,甲乙丙丁四人得分各不相同。

至于其中谁得分最多,四个人异口同声,都说:“我们只有一个人猜对了。

”究竟谁的成绩最好呢?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2一天清晨,我、妈妈、爸爸都起床了,只有妹妹还没起床。

我们吃完饭,可是,妹妹还没起床。

所以,我们决定先去超市。

然后我们来到超市,超市里真热闹啊!我们买了雪糕、面包。

一个面包2元,我们买了4个,一共是2×4=8元;雪糕一个3元,我们买了6个,雪糕花了3×6=18元。

一共花了8+18=26元。

妈妈给了收银员阿姨50元,找回了24元,我们就回家了。

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3今天,天气很晴朗。

妹妹问道:“咱们干点什么呢?”我说:“咱们可以把糖果拿出来,然后分开。

我们说干就干,拿出20块糖,妹妹说:“咱们一人一个。

”我说:“不用,因为10×2=20,所以我们每人10个。

”我们把糖果分开了,装进了不同的盒子里。

简单的数学小故事三年级4今天,天很火热。

妈妈说:“你们一个人写一篇数学故事吧?”我说:“好!”妹妹也说:“好!”妈妈又说:“你们一人看一集电视,看谁写得好。

”我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妹妹也是。

每集10分钟、600秒。

妈妈说:“2集多长时间?”我说:“10+10=20分钟,1200秒。

六则适合三年级的有趣数学故事分享

六则适合三年级的有趣数学故事分享

【导语】数学与我们的⽣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认识到现实⽣活中蕴涵着⼤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活中有着⼴泛的应⽤,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数学的信⼼等。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天,马戏团要举⾏动物运动会,可乐坏了⼩动物们。

⽐赛开始,⼤象裁判宣布:⾸先举⾏的⼩狗和⼩猴参加的100⽶预赛。

不料,当⼩狗跑到终点时,⼩猴才跑到90⽶处,它⽓得嘴巴噘上了天! 决赛时,⾃作聪明的⼩猴突然提出:"⼩狗天⽣跑得快,如果我们站在同⼀起跑线上赛跑不公平。

我提议它的起跑线向后挪10⽶。

" ⼩狗握住⼩⼩猴的⼿表⽰同意。

⼩猴乐滋滋地想,这样我会和⼩狗同时到达终点了。

你说⼩猴会如愿以偿吗? 【篇⼆】 某店来了三位顾客,急于要买饼赶⽕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

⼏个厨师都说⽆能为⼒,因为要烙熟⼀个饼的两⾯各需要五分钟,⼀⼝锅⼀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

这时来了厨师⽼李,他说动⾜脑筋只要15分钟就⾏了。

【篇三】 幼⼉园新买回⼀批⼩玩具。

如果按每组10个分,则少了2个;如果按每组12个分,则刚好分完,但却少分⼀组。

请你想⼀想,这批玩具⼀共有多少个? 【篇四】 往⼀个篮⼦⾥放鸡蛋,假定篮⼦⾥的鸡蛋数⽬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下去,12分钟后,篮⼦满了。

那么,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是半篮⼦鸡蛋吗? 【篇五】 ⼩熊玩具店今天开业,许多⼩动物都来店⾥买玩具.⼩松⿏发现,买3个洋娃娃的钱,刚好可以买2架⼩钢琴或者4辆遥控⼩汽车.如果洋娃娃每个8元,⼩钢琴每架多少元?遥控⼩汽车每辆多少元?你能算出来告诉⼩动物吗? 【篇六】 ⼩猪华华到⼩兔灰灰家做客.到了⼩兔灰灰家,⼩猪华华发现⼩兔家很热闹,有许多兄弟姐妹.⼩兔家的兄弟姐妹有⽩⾊,灰⾊和⿊⾊三种颜⾊的兔⼦.⼩猪华华把三种颜⾊的兔⼦只数相加,⼩兔灰灰把它们全家三种只数相乘,得数⼀样.你能猜⼀猜,⼩兔灰灰家共有⼏只兔⼦吗?。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10篇 最简短的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10篇 最简短的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小明去买糖果,一颗糖果 5 毛钱,他拿了 2 块钱,能买几颗呀?小明算了算,2 块就是 20 毛钱,20÷5 = 4,能买 4 颗糖果,他可开心啦!
妈妈买了 6 个苹果,要分给小明和妹妹。

小明说:“要平均分。

”那每人能分到几个呢?6÷2 = 3,每人 3 个,公平又开心!
池塘里有一群鸭子,小白数了数,两只两只数多 1 只,三只三只数正好,你知道鸭子最少有几只吗?答案是 3 只呀,是不是很有趣!
爸爸今年 30 岁,小明今年 8 岁,再过 2 年,爸爸比小明大几岁呢?不管过几年,爸爸永远都比小明大 22 岁哟!
小红搭积木,第一层放了 3 块,第二层放了 5 块,第三层放了 7 块。

那前三层一共放了多少块积木呢?3 + 5 + 7 = 15,一共 15 块。

小刚卖文具,一支铅笔 1 元,一个笔记本 3 元。

小花买了 2 支铅笔和 1 个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呢?2×1 + 3 = 5 元,一共 5 元。

同学们排队,小明前面有 5 个人,后面有 3 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呢?5 + 3 + 1 = 9 人,一共有 9 个人。

老师心里想了一个数字,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除以 3 余 1,除以 5 余 2,你们猜猜是几?”聪明的你能猜到吗?答案是 7 哟!
1,3,5,7,9,(),括号里应该填几呀?对啦,是 11,因为每次都多 2 呢。

小芳看时钟,时针在 6 和 7 之间,分针指着 9,这是几点呀?是 6 点 45 分,你答对了吗?。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一、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

第一天,小猴子来买水果。

它说:“我要买9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我要付多少钱呢?”小熊想了半天,它只会用加法,一个一个地加起来:3 + 3+3+3+3+3+3+3+3 = 27(元),小猴子等了好久才拿到答案,很不开心。

这时候,聪明的小兔子路过,它对小熊说:“你可以用乘法呀,9个3元,就是9×3 = 27元,这样算起来又快又准。

”小熊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第二天,小猪来买香蕉。

小猪说:“我要买5串香蕉,每串香蕉4根,一共有多少根香蕉呢?”小熊马上回答:“5×4 = 20根。

”小猪很惊讶,小熊变得这么聪明了。

从那以后,小熊知道了数学的重要性,它一边开店,一边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生意也越做越好了。

二、数字王国的争吵。

在数字王国里,0 - 9这几个数字是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它们却争吵了起来。

9骄傲地说:“我是最大的数字,你们都得听我的。

”0不服气地说:“要是没有我,10就变成1了,100就变成1了,你说我重要不重要?”1也站出来说:“我虽然很小,但是很多数字都是由我组成的,比如11、12、13等等,没有我,哪来的你们呢?”这时候,智慧老人出现了,他说:“你们每个数字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

就像在计算3×0 = 0,如果没有0,这个算式就不完整了;在123这个数里,1、2、3缺一不可。

”听了智慧老人的话,数字们都脸红了,它们又和好如初,在数字王国里继续快乐地生活,共同为人们的数学计算服务。

三、小马虎的数学日记。

我叫小马虎,今天在数学课堂上闹了不少笑话。

老师让我们计算36÷4,我想都没想就写成了7。

老师问我是怎么算的,我说:“我把36看成32了,32÷4 = 8,我还少算了4,所以就写7了。

”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还有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题目说小明有12颗糖,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糖?我写成了12÷2 = 6颗。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3篇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3篇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第一篇:数学比赛今天是学校举行的数学比赛。

小明心里有些紧张,因为前几次数学测验他都没有考满分。

但他还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题目不算太难,大部分是小学三年级的知识点,但还是有几道比较难的题目。

小明发现自己有些题目做错了,有些题目还没做完,时间也快到了。

小明知道不能放弃,他挺直了胸膛,集中注意力,继续做题。

终于在最后的时间里小明完成了最后一道题。

等到结果公布时,小明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他得了第一名!他兴奋地跟同学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明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他决定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第二篇:数学游戏数学不仅是学习,也可以玩出乐趣。

周末,小明和他的好朋友一起玩了一个数学游戏。

游戏规则很简单:游戏开始时,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串数字,要求在15秒内口算出卡片上数字之和。

最后统计分数,得分最高的人获胜。

游戏开始了,小明迅速将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出了结果。

他察看着旁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计算起来都很快,让他感到有些负心。

但是,凭着小明对数学的热爱以及日积月累的训练,他最后还是获得了游戏的胜利,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和敬佩。

小明深刻领悟到,数学不仅可以帮助他学好成绩,也可以让他在生活中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数字。

第三篇:数学实验数学也可以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小明和他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实验要求同学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不同颜色的涂料,制作出一种新的颜色,然后比较混合前后的颜色变化。

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感受到了数学实验的乐趣。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改变混合涂料的比例,观察新涂料的颜色变化,推算出不同比例下涂料的颜色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小明学会了如何按比例调制颜色,并且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比例这个概念。

小明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运用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 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 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 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 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 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 “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 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 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 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 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金字塔 • 高度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 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 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 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 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 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
•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 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 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 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 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 “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 多少?”塔利斯沉着地回答说:“147 米。”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 是怎么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可 以明天表演给你看。”
•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 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 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 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 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 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 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 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 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 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 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 赤子之心。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三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

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25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三年级数学小故事1鸡兔同笼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2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人嘛,还可以,是个大团。

”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一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

一个3位数,不会超过999。

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

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了。

只有3种可能:999+997=1996,998+998=1996,997+999=1996。

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9+9+9)+(9+9+7)=(9+9+8)+(9+9+8)=52。

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二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3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3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第一篇:小狗找数字从前有一只小狗,他非常喜欢数字。

有一天,他决定出去找数字。

小狗找到了一个数字园,园子里有很多数字,小狗非常开心。

他又跑又跳,向他喜欢的数字奔去。

可是,小狗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数字太多了,他不知道该找哪个数字。

小狗的脑海中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告诉自己:“我要找一位数字,这个数字不是1也不是2,它比3小,比4大。

”小狗开始找这个数字,他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这个数字——它是“4”。

小狗非常高兴,他感到自己的数字识别能力变得更好了。

第二篇:小鸟学数学从前有一只小鸟,它喜欢数学。

有一天,它下定决心要学好数学。

小鸟坚定地走向学校,每天都认真听课,每个数学题都认真完成。

小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它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

有一天,小鸟遇到了一个难题。

这道题是让小鸟算出3加5等于多少。

小鸟想了想,然后从口袋里拿出3个小石子,再从地上拾起5个小石子,把它们放在一起。

小鸟算了一下,发现这里有8个小石子,所以3加5等于8。

小鸟非常自豪地告诉自己:“我真的学会了数学!”第三篇:小兔子的数学游戏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非常喜欢数学游戏。

有一天,小兔子又想要玩一个数学游戏。

他想出了这样一个游戏:他会和一位小朋友玩掷骰子的游戏,谁先扔到6点谁就赢了。

小兔子计算了一下,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50%的机会赢。

他们开始玩游戏,小兔子扔了一次,他没有扔到6点,他的朋友也扔了一次,还是没有扔到6点。

小兔子觉得自己似乎永远扔不到6点,但是他并不失望。

他知道,每一次扔骰子都是独立的,和前一次扔到的点数没有关系。

小兔子把骰子捡起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扔了一次骰子。

这一次,他扔到了6点!小兔子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的数学游戏真的很有趣。

三年级数学趣味长篇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趣味长篇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趣味长篇小故事三年级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数学趣味长篇小故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数学趣味长篇小故事篇1一天数字王国突然闯进来一个三只脚的怪兽,吓和数字公民纷纷逃走。

怪兽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下数24,接着它又吞吃了44。

数5吓得脚软,奇怪的是,怪兽看也没看它一眼。

零国王见到数字公民逐渐减少,心里非常着急,连夜让1大臣派6、2、34、100去迎战。

食数兽正在洞中做美梦,忽然被吵醒,他气坏了,一脚把4个数踢倒在地。

忽然,它眼睛一亮,它看见了躺在地上的100。

“太好了,这100才是我的美餐。

”说着,就一口吃了100。

狼狈归来的6、2、34向0国王讲述了100的遭遇,零国王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1大臣进宫与国王探讨对策。

国王说:“看来,这怪兽似乎并不是什么数都有吃。

它是不是专吃末位有0的数?”1大臣思索了一会儿说:“不,它吃过24、44,呀!”“那它专吃末位是4的数?”“那它专吃末位是4的数?”“那它怎么不吃34,偏吃了100呢?”1大臣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魔术师60去挑战!”60来到怪兽跟前,怪兽流着口水,直扑向60。

60摇身变成了两个自己的约数20、3。

怪兽扑向20,把3丢在一边。

60又赶紧变成了12和5,食数兽又向12冲去,最后60又变成了30和2,怪兽一看都不中意,扫兴而离去。

60平安地回到王宫,把自己用魔法探测到的结果告诉国王:“食数兽只有3只脚,所以要吃含有公约数4的数,这样它的第4只脚就会渐渐长出来。

”国王恍然大悟。

“如果食数兽肚子里含有约数4的数都没有,那它就会消失。

”魔术师60接着说。

0国王灵机一动,它要亲自迎战食数兽。

0国王与食数兽战了三四个回合,突然拽住食数兽头上的尖角,敏捷地跳进怪兽的嘴里欲往它肚子里钻。

怪兽挣扎着尖叫道:“快走开呀!我才不要吃你这零鸭蛋国王呢!你给我出来!”零国王却不听:“我偏要你吃下去。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一、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

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考考小熊。

小兔来买水果了,它说:“我要买9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我给你30元,你应该找我多少钱呢?”小熊想了想,每个苹果3元,9个苹果就是9×3 = 27元,30 - 27 = 3元。

小熊回答:“找你3元。

”小猴也来了,它说:“我要买5根香蕉,每根香蕉2元,再加上3个橙子,每个橙子4元,一共多少钱呢?”小熊先算香蕉的钱:5×2 = 10元,再算橙子的钱:3×4 = 12元,总共10 + 12 = 22元。

小猴说:“小熊,你还挺聪明的嘛。

”小熊听了很开心,它意识到数学在做生意中很重要,于是它开始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希望把水果店经营得更好。

二、小马虎数鸡。

小马虎的奶奶养了很多鸡。

有一天,奶奶让小马虎去数鸡,看看一共有多少只。

小马虎跑到鸡舍,看到白鸡和黑鸡跑来跑去,他数了好几遍都数不清楚。

他先数白鸡,数了30只,又数黑鸡,数了20只。

他想,那一共就是30+20 = 50只鸡。

可是当他告诉奶奶这个数字的时候,奶奶说:“你这个小马虎,你数错了。

你只数了鸡舍里面的鸡,还有10只鸡在院子里呢。

”小马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把鸡舍里的鸡和院子里的鸡都算上才行。

正确的鸡的总数应该是50 + 10 = 60只。

从那以后,小马虎做数学题的时候就特别小心,他可不想再因为马虎而出错了。

三、数字王国的争吵。

在数字王国里,0 - 9这十个数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可是有一天,它们却争吵了起来。

9最先站出来说:“我是最大的数字,你们都得听我的。

”0不服气地说:“要是没有我,10就变成1了,100就变成1了,我虽然表示没有,但我很重要。

”1也说话了:“我是最小的自然数,而且很多数字都是由我组成的,像11、101等,我也很厉害。

”2接着说:“我代表着成双成对,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和我有关,比如一双筷子。

三年级小学生趣味的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小学生趣味的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小学生趣味的数学小故事一、小猫爬树从前,有一只小猫叫小白。

小白非常好奇,喜欢探索新事物。

有一天,它看到了一个大树,心想着能不能像松鼠一样爬上去呢?小白决定要挑战一下。

它仔细观察着树干,发现树干上有很多踏脚处。

它想了一个办法,用前爪抓住树干,然后把后脚放到下一个踏脚处,再用前爪抓住树干,这样一步一步地移动,就像是在爬梯子一样。

小白经过几次尝试后,终于成功地爬到了树梢上。

它高兴地望着周围的景色,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勇敢的松鼠。

这个趣味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也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二、小熊过河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中,住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熊。

有一天,小熊遇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想要过河去玩耍。

小熊想了一个办法,它仔细观察河边的石头,发现河面上有一些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石头。

小熊决定利用这些石头来过河。

小熊首先跳上一块小石头,然后再跳到离它更远的一块较大的石头上。

小熊根据每块石头的距离和高度,计算出自己跳的力度和方向,一步一步地过河。

虽然小熊在过程中摔了几次,但它并没有灰心,继续努力跳着。

最终,小熊成功地跳到了对岸。

它高兴地在河岸上摇着尾巴,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这个趣味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数学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勇敢坚持。

三、小鸟数数一天,小鸟飞到了一片大树上,发现树上有很多果实。

小鸟好奇地数了数树上的果实,结果数到了16个。

小鸟想玩一个游戏,它要把树上的果实分成相等的份额,每份果实数量相同。

小鸟算算发现,如果每份果实的数量是4个,那么正好可以分成4份。

小鸟高兴地挨个把果实放在每一份里,然后邀请其他的小鸟们一起来分享美味的果实。

这个趣味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聪明。

四、小兔的胡萝卜小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它养成了每天都去菜园里采摘胡萝卜的习惯。

有一天,小兔子发现菜园里的胡萝卜数量变少了,它很着急。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简短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简短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简短
以下是几个简短的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1、卖苹果的故事
一个果农有100个苹果,他想要把苹果卖给三个人。

第一个买主买了全部苹果的一半,第二个买主买了剩余苹果的一半,第三个买主再买了剩下的全部苹果。

请问,这三人各买了多少个苹果?
2、抓鱼的故事
两个人在河边抓鱼,一个人抓了5条鱼,另一个人抓了3条鱼。

他们要把这些鱼平均分。

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

这时,一个路人路过,告诉他们:“把所有鱼放在一起,一人拿一半。

”两个人照办了,但是路人却说:“我刚才说的是开玩笑的,你们要把3条鱼给第一个人,把5条鱼给第二个人。


3、买书的故亊
一个人在书店里买两本书,他给了店主10元钱。

店主找不开,只好到隔壁的店换了一张10元的零钱,并把那5元零钱给了这个人。

这个人拿着书和零钱走了。

可当他到家后仔细一算,发现5元零钱被弄反了。

他拿着书和零钱又回到了书店,并把情况告诉了店主。

店主只好再给他5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变得很复杂。

三年级数学有趣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有趣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有趣小故事1. 数字兄弟比大小0到9这几个数字兄弟呀,老是喜欢比来比去的。

有一天,9又开始骄傲起来了,它大摇大摆地对其他数字说:“我可是最大的,你们都得听我的。

”0不服气了,它说:“哼,要是没有我,你9再大,后面不加上我,也只能是9,要是加上我,就变成90啦,我能让你变得更大呢。

”其他数字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1也站出来说:“9啊,你虽然大,可是我站在你前面,你就变成19啦,一下子就小了好多呢。

”9听了,脸都红了,这才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作用,可不能随便小瞧别人。

2. 小熊卖蜂蜜小熊开了一家蜂蜜店。

有一天,小猴子来买蜂蜜,它说:“小熊小熊,我要买3瓶蜂蜜,每瓶蜂蜜10元钱。

”小熊挠挠头开始算起来,3个10元,那就是10 + 10 + 10 = 30元。

小猴子给了小熊50元,小熊又开始算找零的钱,50 30 = 20元。

小熊把20元找给了小猴子。

过了一会儿,小兔子也来买蜂蜜了。

小兔子说:“小熊,我要买2瓶蜂蜜,你能便宜一点吗?”小熊想了想说:“那每瓶蜂蜜就8元钱吧。

”小兔子说:“好呀好呀。

”小熊算起来,2瓶蜂蜜,每瓶8元,8 + 8 = 16元。

小兔子给了小熊20元,小熊算出找零20 16 = 4元。

小熊的蜂蜜店生意可真是充满了数学的乐趣呢。

3. 小蚂蚁搬食物小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超级大的面包屑。

队长说:“我们要把这个面包屑搬回家,但是我们得分成几个小组来搬。

”它们数了数,一共有24只小蚂蚁。

队长想了想,如果分成3个小组,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只蚂蚁呢?它就在地上画起了小点点,一个一个地数,24除以3,那就是8只蚂蚁一组。

可是有一只小蚂蚁说:“队长,我觉得分成4个小组更好。

”队长又开始算了起来,24除以4等于6只蚂蚁一组。

最后小蚂蚁们决定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6只蚂蚁,开开心心地把面包屑搬回了家。

在这个过程中,小蚂蚁们可都学会了除法这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一、小蚂蚁遇到数列从前有一只小蚂蚁,它喜欢在草丛中奔跑玩耍。

有一天,它遇到了一段奇怪的数列:1,4,7,10,13……它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是一个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差3的等差数列。

小蚂蚁想尝试一下,看看是否可以算出第20项的数值。

于是,它开始认真地数着:第1项是1,第2项是4,第3项是7,往下算下去,直到第20项,数出了许多数字。

最后,小蚂蚁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20项,是57。

小蚂蚁觉得自己做得很棒,因为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算出了这个数列的某一项。

从此以后,每当它看到这个数列,它总会想起这个有趣的经历。

二、跳绳小姑娘的数学小雅是一位爱好跳绳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很神奇的技能:可以在固定时间内连续跳n个球。

一天,她又提高了自己的记录,跳了12个球。

她的妈妈问她,如果每秒钟跳3个球,她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跳完12个球呢?小雅心算了一下,感到有些棘手。

她认真想了想,发现可以把问题转化成:如果每秒钟跳1个球,她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跳完12个球呢?这个问题简单得多,小雅很快地算出了答案:需要12秒钟。

然后,她再把答案乘以3,得到了跳完12个球需要的时间,是36秒钟。

小雅的妈妈对这个聪明的解法倍感惊讶,而小雅也因此更加喜欢和数学打交道了。

三、小兔子的成长小兔子是一只非常聪明的兔子,它的成长历程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故事。

小兔子出生后,它的身高只有10厘米。

每一天,它的身高都会增加前一天身高的10%。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天它的身高是10厘米,第二天身高就会是11厘米,第三天身高就会是12.1厘米,以此类推。

小兔子非常好奇,想知道它会在多长时间内长到一米高。

它开始自己尝试计算,觉得非常困难。

后来,它想到可以找人帮忙。

于是,它来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向老师请教这个问题。

老师告诉小兔子,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

如果每天身高增加前一天身高的10%,那么小兔子需要增加10次身高才能长到一米高。

也就是说,小兔子需要的时间是10天。

(完整)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完整)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1、巧量金字塔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田忌赛马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动物学校比赛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几个角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

他们又看到一张纸,上面画着3个等边三角形,没有交叉,请问里面有多少个角,其中有多少个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说:“这还不简单。

”喜羊羊说:“每个三角形有3个角,有3个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个角。

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都没有。

5、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2、5、10从1-10这10个自然数,分为“重要数”和“非重要数”,1、2、5、10这四个数是“重要数”,3、4、6、7、8、9这六个数是“非重要数”。

三年级10个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10个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10个数学小故事故事一:大伯是一位农民,他到河边去捉鱼,今天他捉到了十条鱼,他想把它们分成两份,他说:“我就把它们分成两份,每份五条。

”他立刻把鱼分成了两堆,每堆五条,他遂决定把一堆留给自己,另一堆给他的妻子。

故事二:小欣是一位家庭的唯一孩子,有一天,爸爸给小欣买了一只漂亮的兔子。

爸爸想把它分成两份给小欣,他说:“我们就把兔子分成两份吧,每份一半。

”小欣想了一下,说:“那这只兔子有多少只腿?”爸爸说:“它有四只腿。

”小欣说:“我们就分成两份,每份两只腿!”爸爸遂把兔子分成了两份,每份两只腿,小欣满意地微笑着吃了起来。

故事三:小明和小李都是小学生,他们在一起玩游戏,他们玩的游戏是让对方把20颗石头分成两份,每份十颗。

小李说:“这事我不会,你教我吧!”小明说:“唔,其实很简单,把20颗石头拿出来,把它们分成两堆,一堆十颗,一堆也十颗,这就是你想要的分成两份十颗的方法!”小李觉得这个方法非常不错,他们把石头分成了两份,每份十颗,继续玩耍着自己的游戏。

故事四:小明买了一箱苹果,里面装着30个苹果。

他想把它们分成两份,每份15个,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分。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老人发现了小明的困惑,他说:“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你把30个苹果拿出来,分成两堆,一堆15个,一堆也15个,这样就可以把它们分成两份,每份15个啦!”小明听了之后,知道了如何分苹果,他的困惑解开了。

故事五:老大是一个家里有三个孩子的母亲,有一天,她给孩子们买了三个蛋糕,分给他们,可是孩子们吵着要把蛋糕分成三份,每份一个,老大想了好久,想不出来要怎么分,她实在是没办法,于是就把三个蛋糕拿出来,把它们分成三堆,每堆一个,这样每个孩子就可以得到一个了。

故事六:小红爸爸有四个孩子,有一天他买了一箱香蕉,里面有24根香蕉。

他想把香蕉分成四份,每份六根,但他发现这件事情有点难,于是他就把24根香蕉拿出来,把它们分成四堆,每堆六根,这样每个孩子就可以分到六根香蕉。

数学趣味小故事_三年级3篇

数学趣味小故事_三年级3篇

数学趣味小故事_三年级第一篇:小白兔与大乌龟的赛跑在一个美丽的春天,小白兔和大乌龟决定比赛一场,看看谁能先跑到终点。

他们商量好了比赛路线和起点终点的位置,准备开始比赛。

咕噜一声,比赛开始了!小白兔轻松地跑了起来,一路上欢快地跳跃着,似乎根本没有把赛跑当作是一件紧张的事情。

而大乌龟则一步步地往前爬,貌似根本没有任何进展。

小白兔实在是太快了,一眨眼的时间就跑了很远,大乌龟则依然在原地。

然而,随着比赛进行,小白兔突然感到口渴了。

他想要找到一些水喝,于是跳到了路旁的草丛里。

他喝了一会儿水,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到比赛的路线上。

但是,他发现自己不知道爬了多久,还不知道离大乌龟有多远。

于是他再次加快了脚步。

可是不久之后,小白兔又停下来了,这一次是因为他看到一堆美味的胡萝卜。

他实在是太喜欢胡萝卜了,所以他又跳到路边去,吃了一大口。

但是,他吃得太多了,并忘记了自己正在进行比赛。

他在吃胡萝卜的时候感到很开心,等他吃完了胡萝卜,他才想起自己比赛的事情。

当他再次回到比赛的路线上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远远落在了大乌龟的后面。

他急忙加快了脚步,但是这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在短短的比赛中,出现了两次失误,使得小白兔输给了大乌龟。

这一天,小白兔学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比赛中,注意力和耐力非常重要。

第二篇:约翰的数学问题约翰是一名小学生,他很聪明,喜欢学习数学。

一天他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假如我有56个足球,我要把它们装进7个桶里,每个桶里有多少个球?”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每个桶里有8个球。

”约翰听了之后,却并没有恍然大悟。

他继续问道:“假如我有205个足球,我要把它们装进7个桶里,每个桶里有多少个球?”老师再次回答道:“每个桶里有29个球。

”约翰还是没有悟出其中的规律,他继续问道:“假如我有2,181个足球,我要把它们装进7个桶里,每个桶里有多少个球?”老师笑了笑,回答道:“每个桶里有311个球。

”约翰总算是领会了其中的规律,他高兴地说道:“原来答案是总足球数除以桶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一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

一个3位数,不会超过999。

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

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了。

只有3种可能:999+997=1996,998+998=1996,997+999=1996。

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9+9+9)+(9+9+7)=(9+9+8)+(9+9+8)=52。

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篇二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三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 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 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 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 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 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 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 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 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 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 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你能猜 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

于是他们每次都按约定的条件来吃饭,并记下入座次序。这 样过了几年,新的次序仍然层出不穷,八戒百思不得其解, 只好去向悟空请教。悟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说:“你这呆 子,这么简单的帐你都算不来,还想去占便宜,你们是永远 都吃不上这顿免费的饭菜。”“难道我们吃三十年,还吃不 到吗?”悟空说那我就给你算算这笔账吧。我先从最简单的 算起,假设是有三个人吃饭,我们先给他们标上1、2、3的 序号,排列的次序就有6种,即123、132、213、231、312、 321.如果是四个人吃饭,第一个人坐着不动,其他三个人的 座位就要变换6次,当四个人都轮流作为第一个人坐着不动 时,总的排列次数就是6*4=24(种)。按就样方法,可以 推算出:五个人去吃饭,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 (种)……10个人去吃饭就会有3628800种不同的排列次序。 因为每天要吃三顿饭,用3628800*3=1209600(天),也 就是将近3320年。你们想,你们能吃到这顿免费的午餐 吗?”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 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 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 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 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 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 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 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 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 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 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