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_董文
低龄儿童血型鉴定体会
![低龄儿童血型鉴定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adde1e9b4daa58da1114ac1.png)
低龄儿童血型鉴定体会我院收治一例准备做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2.5岁。
需要给患儿定血型。
首先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血型卡做血型正定型。
正定型试剂是两种: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及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标准ABO血清,均在有效期内,且抗A、抗B的效价≧128倍。
微柱凝胶血型卡(简称微柱法)是采用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
我院采用Cellbind血型卡(微柱凝胶血型卡是以凝胶上层有无红细胞为准,有凝集红细胞为“阳性”,无凝集红细胞为“阴性”。
无论底层是否有红细胞,只要凝胶上层有凝集红细胞,就是阳性),经离心后发现加抗A血型定型试剂的凝胶上层有凝集,加抗B血型定型试剂的凝胶上层和下层都有红细胞,应判读为AB型;试管法则为A 型、AB型。
因为两种方法结果不符,又重新采血进行反定型。
反定型试剂是用中心血站鉴定的ABO血型新鲜的红细胞,经洗涤后的红细胞配置成3-5%悬液。
反定型为AB型,但B型凝集效价低。
正定型仍然无法确定,表现为A、AB、O型。
后送到中心血站血型室鉴定为AB亚。
此病例血型符合微柱凝胶血型卡结果判读,但是在做新生儿血型鉴定时,遇到过假阳性,即微柱法凝集不全,凝胶上下层均有红细胞。
一部分患儿红细胞经过多次洗涤后重新鉴定发现有与微柱法判读阳性结果不符的情况,即洗涤后红细胞全部沉到底部,此类情况为假阳性。
分析原因可能是新生儿血液的特殊性造成的—新生儿血液粘稠度高且抗原较弱,在离心时没有与抗体发生凝集的红细胞却因为互相粘连而没有完全沉积到凝胶底层,有一部分仍留在凝胶上层,引起错判。
相比之下,采用试管法鉴定新生儿血型更准确。
遇到试管法和微柱凝胶血型卡法两种方法结果不符的情况,现在又增加采用抗人球蛋白卡鉴定血型。
因为该方法增加了抗人球蛋白试剂,婴儿抗体较弱,凝集红细胞的能力不强,所以在抗人球蛋白试剂桥联的作用下,能增强抗原抗体的凝集强度,检测更灵敏,更准确。
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_董文
![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_董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1e1b6827d3240c8447ef7c.png)
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
董 文,丁 敏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 对 107373 例标本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血型鉴定 ,其中 200 份与试管法进行
比对。 结果 微柱凝胶卡式法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 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操作简便。 结果判定 清晰准确,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型鉴定; 微柱凝胶; 卡式法
盛生物试剂厂试剂)检测 TBIL、ALT、GGT 和 ALP。
型重型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 64 例,其中男性 47 例,女性 17 例,平均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TATA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
年龄(38.9±10.3)岁。诊断符合 2000 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
数±标准差(x±s)表示,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
提取的高分子多肽类物质,有刺激肝细胞 DNA 合成的作用,临床多
中心研究证明 PHGF 能促进受损肝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是治疗早、中
期重型肝炎的有效新药[6]。本研究结果表明,UDCA 联合 PHGF 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相似[1,7],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
酸蓄积,可通过多种途径加重肝脏的损伤[2]。研究表明肝细胞大量坏
及根据病情抗病毒、配合输血浆、白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 32
死及缺乏有效的肝细胞再生是重型肝炎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3]。我
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PHGF(广东阳江生胆酸(UDCA)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慢性重
试管法及微柱凝胶卡法检验Rh血型的结果比较
![试管法及微柱凝胶卡法检验Rh血型的结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b0f53ba284ac850ad0242e6.png)
果, 取代传统试管法已经初见端倪。其检测R h 血型技术原理如下:将检测
R b 血 型所需的抗原、抗体,凝胶介质,以及相应球蛋 白 均注入微管柱中, 可发现 因抗原及抗体开始结合 , 进而形成能够被 肉眼看见的具有凝集效应
的现象 ,凝集团块被阻隔停 留在凝胶上层 ,未发生任何凝集效应的物质则 在重力作用下顺利经过凝胶筛孔后, 沉 聚于微管底 。
均在 清 晨 空腹状 态下抽 取抽 静脉 血 液 ,2 份/ 人 ,共 2 0 0 份 血 液标 本 ,送检 试 验后 ,分别 经过 试 管 法 ( 1 0 0 份 )及微 柱 凝胶 卡 法 ( 1 0 0 份) 对血 液标 本进 行检 测 , 对 比检 测 结果 。结果 各 自 1 0 0 份 静脉 血 标 本分别 经试 管 法及微 柱 凝胶 法检 测后 , R h血 型检 测结 果相 符率 为 1 0 0 % ( P
系统 ,在输血相关医学领域中,其重要 l 生 位于第二位 , 第—位为A B O血型 系统 。有学者指出 , 血型系统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抗原分别是c 、e 、E 、 C 、D , 其中 原是造成新生儿溶蝣 的主要诱发因素之』 。随着微 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应用范 围逐渐扩大,在检测 l 血型方面获得 了良好效
法检测 曲型,对比 两种方法检验结果, 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 次研 究选择2 0 1 4 年2 月至2 0 1 5 年l 1 月在我所接 受健康
体 检的正常健康人 1 0 0 例 ,男 5 5 例 ,女4 5 例 ,年龄 1 9 - 7 3 岁 ,平 均年龄
参考 文 献
均无任何能够对本次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②意识始终保持清醒 , 无 任何精神疾病 ,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③无妊娠期或哺乳期等各种特殊 时期受试者 ;④良好i f i j 受性 ,能够完成本次研究 ,⑤接受检验前均未服 用能够对本次检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的药物或接受任何相关治疗措施 ,⑥ 了解本次研究相关流程及医学知识等 隋 况 ,自 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 . 2 . 2研究 仪器 及试剂 :本次 研究仪 器及试 剂主要 包括 :①专用 离心 机 、微柱 凝胶 卡 ,西班牙Di a n a 公司 l②单/ 多克 隆I g G / M的R h 抗体试 剂 ,上海血液生物 医药有 限责任公司。 I . 2 _ 3检测 方法 :由2 名技术过硬 的资深检 验人员负 责对本次研究 血液 标 本进行 检验 ] ;所有 受试者 均在清晨 空腹状 态下抽取抽 静脉血 液 , 每 人抽取2 份血液标 本 ,每个标本3 m L ,共2 0 0 份血液标本 ,同1 人的2 份血 液标本分别 经过试管法 、微柱 凝胶卡法对其R h 血型进行检验 ,详 细记录 检验结果 ,并进行分析 。 、 1 . 3统计学 处理 :本次研究 数据采用 S P S S l 8 . 0 软 件进行统 计学处理 , 采用 ( E + s )表示数据 ,利用 检验及 检验 ,当P <0 . 0 5 ,数据差 异具 有统计学 意义。 2结 果 1 0 0 例健 康受 试者 共2 0 0 份静 脉血 标本 分别 经试 管法及 微柱 凝 胶 法检 测后 ,检 测项 目c c d E e 、c c d e e 、C c d e e 、C c d E e 结果 分别为 l 5 例 ( 1 5 . 0 0 %)及 1 5 例 ( 1 5 . 0 0 %)、4 6 例 ( 4 6 . 0 0 %)及4 6 例 ( 4 6 . 0 0 %)、 3 O 例 ( 3 0 . 0 0 %)及3 O 例 ( 3 0 . 0 0 %)、9 例 ( 9 . 0 0 %)及9 例 ( 9 . 0 0 %),
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临床价值
![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bbf22f53968011ca2009150.png)
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索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不同科室、病种、性别的患者的血液样本700例,均一分为二,成为1400例血液样本,分别用手工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ABO、RhD血型抗原鉴定,比较反应结果及反应强度。
结果:手工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相比,检测结果准确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应强度上手工微柱凝胶法明显优于试管法。
结论:手工微柱凝胶法用于检测ABO、RhD血型抗原鉴定,较传统的试管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试管法;血型鉴定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anual microcolumn gel immunoassa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BO and RhD blood group antigens. Methods: one divides into two. Blood samples from 700 patient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diseases and gender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1400 blood samples. The ABO and RhD blood group antigens were identified by manual microcolumn gel method and tube test method respectively, and the results and reaction intens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ccuracy between manual microcolumn gel test and test tube method (P>0.05). Manual microcolumn gel method was superior to test tube method. Conclusion: manual microcolumn gel method has a certain advantage over the traditional test tub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BO and RhD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microcolumn gel method; test tube method;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需要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试验。
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75fe30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8.png)
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诊断中将微柱凝胶卡与试管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我院展开对比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100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为例,将对患儿进行诊断时,以不同方法为主,将其分为两组,一组50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诊断,为试验组,另外一组50例患儿采用试管法进行诊断,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诊断中将微柱凝胶卡进行应用,效果显著于试管法,可保证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柱凝胶卡;试管法;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效果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免疫性溶血疾病,主要是指O型血孕妇与胎儿存在血型不合的情况,而且母体所产生的血型抗体与胎儿的血型抗体不相符。
此症状发生后,会导致患儿出现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等问题,容易出现死胎,甚至导致患儿出现贫血和智力低下等情况,因此对其情况进行诊断是尤为重要的[1]。
从临床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其对ABO-HDN进行诊断,主要是以溶血三项试验为主,同时也有应用传统的试管法等情况,可在临床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些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所需[2]。
微柱凝胶卡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诊断准确性较高。
本研究则基于此,以我院患者为例,将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进行应用,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分析此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开展,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共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将患儿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诊断,分别以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命名,每组有50人。
小议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新生儿血型
![小议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新生儿血型](https://img.taocdn.com/s3/m/641de3c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3.png)
⼩议应⽤微柱凝胶法鉴定新⽣⼉⾎型⼩议应⽤微柱凝胶法鉴定新⽣⼉⾎型【摘要】⽬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型鉴定法在鉴定新⽣⼉⾎型中的应⽤。
⽅法选取100份新⽣⼉外周⾎标本,采⽤盐⽔试管法和卡式微柱凝胶法同时进⾏ABO和Rh(D)⾎型鉴定。
结果试管法正定型符合率98%,微柱凝胶法正定型符合率100%。
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新⽣⼉的ABO和Rh(D)⾎型时优于传统试管法。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新⽣⼉;⾎型 由于新⽣⼉的ABO⾎型抗原较成年⼈弱,约只有成⼈的1/4,且含有来⾃母体的抗体,免疫反应相对较弱[1],故⾎型⾎清学的检测难度较⼤,所以新⽣⼉⾎型只能由检测红细胞抗原正定型来鉴定其ABO⾎型。
长期以来⼈们⼀直沿⽤的⼿⼯法操作不易标准化,且⼲扰因素较多,⾎型错检时有发⽣,1986年Lapierre发明了微柱凝胶技术并⽤于鉴定⾎型,该⽅法具有易于⾃动化、标准化、反应结果可靠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在许多医院和⾎站被应⽤[2] 。
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的凝胶颗粒构成的滤⽹在系统内控制离⼼的条件下,将凝集的红细胞和游离的红细胞分离开来,从⽽形成不同的反应图谱,再通过系统的⾃动判读装置判断⾎型[3]。
⾃2010年开始本院检验科采⽤该技术鉴定新⽣⼉⾎型,在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的⽅便性上都有了很⼤程度的提⾼。
1材料与⽅法 1.1标本来源 100例标本来⾃2010年1⽉—2011年8⽉本院新⽣⼉病房,每名新⽣⼉抽EDTA抗凝⾎2ml。
1.2试剂与仪器 微柱凝胶⾎型卡(DianaGel Confirm)、离⼼机由北京斑珀斯技术技贸有限公司提供。
抗A、抗B⾎型定型试剂由长春⽣物制品研究所提供,Rh抗D⾎型定型试剂由上海⾎液⽣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1.3检测⽅法 盐⽔试管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取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20µl,抗-A、抗-B、抗-D⾎清各100µl,混匀,3200r/min离⼼15s,显微镜观察结果,镜下凝集者应判为阳性。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aa2d05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7.png)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常静秋【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wo micro gel cards and test tube method in clinical bloo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500 patients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ABO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by imported, domestic micro column gel card and test tube method. Results Imported micro gel test more standardized than the operating tube metho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objectivity, and so has a more significant advantage; blood test results of imported micro gel cards and domestic micro-column gel car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icro-column gel card identifying blood type operation simple, clear and accurate results, while similar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imported micro gel cards, and less costly.%目的:探讨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传统手工操作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对比
![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传统手工操作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26383c126fff705cc170a54.png)
r e s u l t s i n b l o o d t e s t ng i . Me t h o d s I n 1 3 4 2 o u r h o s p i t a l np i a t i e n t s c o l l e c t b l o o d s a mp l e s f o r he t o b j e c t . Ge l me ho t d u s i n g t h e c rd a
a s we l l a s t h e d e c l ne i o f t h e仃a d i t i o n a l ma nu a l me ho t d or f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a l l b l o o d s p e c i me n s or f b l o o d . Re s u l t s T h e d e c l i n e o f t h e Ge l c a r d o n c e he t c o r r e c t r a t e o f p o s i t i v e s t e r e o t y p e s a n d c o u n t e r - s t e r e o t y p e s a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he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ma n u a l me ho t d , b u t b o t h d o n o t e x i s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c f  ̄t , P >0 . 0 5 . I n o p e r a t i o n , he t c a r d d e c l i n e d g e l me ho t d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h i g h e r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01aac1eff9aef8941e06f8.png)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研究。
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8例。
对照组使用试管法进行ABO、RhD血型检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用凝聚胺法检测;而研究组则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来进行检检测。
结果:研究组患者ABO、RhD血型准确率分别为99.69%、99.84%;而对照组患者ABO、RhD血型准确率分别为98.90%、99.3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57%,对照组检出率为0.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血型鉴定准确率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还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在检验结果也能得到长时间保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技术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检测临床上除抗-A以及抗-B(ABO血型系统)之外的抗体称之为不规则抗体,而在不规则抗体之中,Rh血型抗体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1]。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上经常会加大血型鉴定难度、致使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疑难配血,同时也会加大新生儿溶血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具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则是确保输血安全、预防新生儿溶血的重要措施[2]。
临床传统使用到的血检方式灵敏度不高、需要对红细胞进行反复洗涤,而且操作也十分的繁琐、耗时较长,不推荐使用[3]。
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则能进一步加快血型匹配,而且不需要过多的血样剂量,污染程度也较小,可以说是灵敏度较高的一种免疫检验方式,而本文也是对这一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8例。
BioVue微柱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
![BioVue微柱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bebf2bbf5335a8103d220a7.png)
BioVue微柱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应用比较目的是比较BioVue微柱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在检测O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中的差异,观察BioVue微柱凝胶法检查孕妇血清中l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方法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检测200例与丈夫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水平。
结果采用凝胶法,200例孕妇中145例(72.5%)IgG抗A(B)效价≥64,48例(24%)≥128,7例(3.5%)≥256。
传统试管法仅60例(30%)IgG抗A(B)效价≥64,18例(9%)杭体效价≥128,3例(1.5%)≥256。
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显示IgG抗A明显高于IgG抗B,两者结果显著性差异(t=2.76,P<0.05)。
结论BioVue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比试管法检测凝集强度高。
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传统试管法。
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优点。
标签:微柱凝胶法;IgG抗体;孕妇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the newborn,HDN)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为IgG抗A (B),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1]。
检测孕妇体内的IgG 型抗-A和抗-B效价可以帮助医生预测发生ABO血型系统HDN 的可能性。
目前,传统的检测方法为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简称试管法),此方法操作繁琐,重复性差,近年来逐渐被微柱凝胶法所代替。
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BioVue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和传统试管法对我院200例孕妇血清进行IgG 抗-A(B)效价平行对比试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准确、灵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1月一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20周左右的200例孕妇,血型为O 型RhD 阳性,配偶血型均为非O型做抗体效价测定。
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a9d2a6f242336c1fb95e53.png)
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儿科收治的疑似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278例新生儿血标本,分别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放散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78例中临床确诊263例。
微柱凝胶卡式法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76.4%明显高于试管法的59.3%,抗体游离试验阳性率90.5%明显高于试管法的66.2%,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99.2%明显高于试管法的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对于辅助诊断HDN优于传统试管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结果易观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微柱凝胶卡式法;试管法;ABO;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1]。
临床上其实验诊断依据主要是“三项试验”,即红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2]。
三项试验主要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是否含有红细胞抗体或红细胞是否致敏,提高三项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优生优育和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微柱凝集试验作为一种免疫学检测的新技术,是一种新的改良抗球蛋白试验技术,在发达先进的国家已成为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技术,近年来在我国输血领域已逐步作为常规应用。
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及传统试管法对拟诊的278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平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血标本来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儿科初步诊断疑似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278例患儿。
新生儿出生时间0.5~7 d,平均(4.8±2.5)d,其中男142例,女136例。
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鉴定新生儿血型的效果对比分析
![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鉴定新生儿血型的效果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2d55b384868762caaed595.png)
龙源期刊网
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鉴定新生儿血型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郭利华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研究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鉴定新生儿血型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选择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0例新生儿、10例需输血治疗新生儿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全部患儿均接受血型鉴定,鉴定方法为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三种,对正反定型不一致或者弱阳性发生几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分析,20例新
生儿血型鉴定结果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结果为:试管法6例(30%)、凝胶法7例(35%)、检测卡弱阳性1例(5%),试管法、凝胶法对比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两种检测方法和检测卡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0例输血治疗新生儿鉴定结果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结果为:试管法7例(70%)、凝胶法6例(60%)、检测卡弱阳性1例(10%),试管法、凝胶法对比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两种检测方法和检测卡对比,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
(P<0.05)。
结论:在新生儿血型鉴定中,检测卡鉴定准确性最高,且操作流程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试管法;微柱凝胶法;血型检测卡;新生儿血型;鉴定效果。
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019eba65ce050876321380.png)
7 月本院儿科收治 的疑似 A B 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的 2 7 8 例新 生儿血标本 ,分别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和传统
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 白试验 、间接抗人球蛋 白试验和放散试验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 比较 。结果 : 2 7 8 例中临床
确诊 2 6 3 例 。微 柱凝 胶卡式法 的直 接抗人球蛋 白试验 阳性率 7 6 . 4 % 明显 高于试管法 的 5 9 . 3 %,抗体游离试验 阳性 率9 0 . 5 % 明显高 于试 管法的 6 6 . 2 %,抗体 放散试验 阳性 率 9 9 . 2 % 明显 高于试管法 的 7 9 . 1 %,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 义
模 量改变的实验研究 [ J ] . 中国医学创新 ,2 0 1 1 ,8( 3) :1 5 — 1 7 .
( P < O . 0 0 1 o结论 :微柱凝胶卡式法对 于辅助诊断 H D N优 于传 统试管法 ,操作简单 , 耗 时短 ,结果易观察 ,值 得
在l j 缶 床上推广。
【 关键词 】 微柱凝胶卡式法 ; 试管法ຫໍສະໝຸດ ; A B O; 新 生儿溶血病
Co mp a r a t i v e Ana l y s i s o f Mi c r o Co l u mn Ge l Ca r d Me t h o d a n d Te s t Tu be Me t h od i n Di a g n o s i s ABO He mo l yt i c
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
![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46f3ac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f.png)
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刘蕾【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
方法:选取来自本市各医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及其母亲血液标本各一份,总共600份,检测新生儿与母亲血型是否相同,将ABO-HDN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标记为传统检测组及凝胶技术组,每组各包含新生儿血液标本共295份,然后对传统检测组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传统试管法检测;凝胶技术组则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法检测。
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效果。
结果:血型检测结果为300例患儿中ABO-HDN295例(98.33%), RH-HDN4例(1.33%),其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1例(0.33%);传统检测组295例标本中有197例(66.78%)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传统检测组中改良Coombs试验阳性44例(14.92%)低于凝胶技术组68例(23.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50例(16.95%)低于凝胶技术组110例(37.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97例(66.78%)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较传统试管法显著。
【总页数】3页(P412-414)【作者】刘蕾【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输血科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8【相关文献】1.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J], 王萍;肖筠;魏红璐2.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比较 [J], 刘晗;李彤彤;李浩泷3.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J], 钟水权4.MGCT与传统试管法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J], 杨会平5.在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的效果对比 [J], 林树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66041452ea551810a68797.png)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对1513例病人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传统手工操作法进行血型鉴定。
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正定型法为98%,正定型+反定型为100%;但在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卡式微柱凝胶法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对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与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血型鉴定在急诊抢救、手术治疗、贫血治疗、刑事鉴定等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检验,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血型鉴定绝大多数都是手工操作,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仅做正向定型法。
由于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且干扰因素较多,血型错检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实行血型鉴定的标准化,我科血库于2010年8月开始采用卡式检测法(微柱凝胶试验)来进行血型鉴定,并对1513例住院病人进行卡式微柱凝胶法与手工操作平行实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孵育器:长春博研专用孵育器;离心机:长春博研专用离心机;移液器:1μl、50μl、50μl和1000μl。
1.2 试剂1.2.1 仪器试剂长春博讯生物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不规则抗体检测卡;1.2.2 手工试剂抗A、抗B血清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00310,单克隆抗D为Serologicals Ltd 公司生产,生产批号BMJ0405G,均由市中心血站提供。
1.3 标本来源我院2003年10月下旬新入院患者486例,其中男性235例,女性251例,年龄2天~87岁,平均年龄22.3岁。
抽取病人静脉血0.5ml,肝素抗凝,同时分别进行手工操作与卡式检测法血型鉴定。
1.4 方法1.4.1 卡式检测法按Diana卡式血型鉴定操作手册进行:1.4.1.1 取Diana Gel ABO/Rh血型鉴定卡一个,标记病人姓名,病历号等,在空白位置写上抗A、抗B、抗D标准血清,撕去卡上部的锡纸膜。
试管法和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比较分析
![试管法和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b31643767f5acfa1c7cdb7.png)
试管法和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血清IgG 抗AB效价的比较分析作者:袁学文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和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抗A(B)效价比较。
方法选择163例丈夫为A型或B型的O型孕妇血清经巯基乙醇(2-Me)中和后,分别用试管抗人球蛋白法(试管法)和卡式微柱凝集法(卡式法)检测IgG抗A(B)效价。
结果试管法和卡式法检测孕妇IgG抗A(B)效价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抗体效价;卡式微柱疑胶新生儿溶血病(HDN)系指母、子血型不合,母体由于免疫刺激产生了抗胎儿红细胞抗原的抗体,致使胎儿红细胞寿命缩短或破坏的疾病。
有报道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溶血病0.1%。
ABO血型不合中约1/5发病,Rh血型不合者约1/20发病[1]。
ABO溶血主要发生在第一胎,胎儿从父亲遗传基因继承了A或B抗原而母亲不含有相应的抗原者,由于O型孕妇IgG类抗体效价比其它血型高,因此O型孕妇和非O型胎儿更容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或伴心力衰竭。
由于只有IgG类抗体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因此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检测可为HDN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当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64时,胎儿有可能发生HDN,当测定效价≥128时,胎儿发生HDN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血清中同时存在IgM类天然抗体及IgG类免疫性抗体,因此需用二巯基乙醇(2-Me)中和掉IgM抗体后,再检测IgG抗体的效价。
本文主要用二巯基乙醇(2-Me)中和掉IgM抗体后,分别用试管法和卡式法检测IgG抗A(B)效价,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2012年在本院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孕妇163例,丈夫为A型或B型,孕妇为O型,所有受检者均无输血史。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c2fd8ccf84b9d529ea7aa4.png)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将800名病人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和传统的手工操作法作血型鉴定。
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正定型法为97.65%,正定型+反定型为100%,但在操作标准化、特异性、灵敏度、客观性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两者。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可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近年来,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法(以下简称“卡式法”)已在全国各级医院中,普遍运用,用来作血型鉴定的检验方法,相对于从前国内各级医院用手工操作作血型鉴定来说,卡式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小;环境污染因此下降。
我院自2005年7月开始用卡式法来作血型鉴定的检测工作。
并对800名住院病人作了卡式法与手工操作的平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及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仪器孵育器:Diana(戴安娜)lncubador专用孵育器。
离心机: Diannafuge专用离心机。
1.2试剂1.2.1卡式法试剂DG Gel ABO-CDE卡,A1红细胞、B红细胞、O红细胞。
1.2.2手工试剂抗A、抗B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单克隆抗D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标本来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外科住院病人800名,其中男522人,女278名。
年龄11~86岁。
抽取左肘静脉2ml,肝素抗凝,同时分别用卡式法和手工操型作鉴定血型。
1.4方法1.4.1卡式检测法按戴安娜公司卡氏血型鉴定手册进行。
取DG Gel ABO-CDE血型鉴定卡一个,标记病人的姓名病历号等,撕去卡上的锡纸膜,在A、B、D、C、E五孔各加入病人红细胞悬液50ul,在ctl、A1、B孔分别加入O、A1、B红细胞,离心后按说明书提示标准判读结果。
1.4.2手工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 规定,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用试管法进行。
2 结果将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凡正反定型和卡式检测法检验相关血型不符合者,将血液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用两种方法重复测定,作正确率比较。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7a8b659e518964bcf847c5a.png)
网络 管理 模 式 ,具 有 重 要 示 范 和推 广 意 义 】 ,是 推进 中 医预 防保 前 部 分部 门和 单位 对 医疗 人才 的管 理偏 重 于行 政和 法规 上 的监 管 , 健 服务 体 系 建设 的有 效 途径 ,也 能进 一 步 彰显 中医 药特 色 优 势 , 是促 进全 民健康 素质 提高 的重 要 措施 】 。 3 . 3 社 区人才 队伍 培训 对 医 学继 续 教 育 的人 才 培养 上 认识 和 扶 持仍 稍 显不 足 ,局 限 了基 层 社 区人 才 的立 体 发展 ,部 分 优秀 基层 医生 不 能得 到及 时有 效 的 “ 充 电”。进一 步强 化 与时俱 进精 神 , 切实 综合 各方 面 发展要 求 ,
:
两种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 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常静秋
me t h o d i n c l i n i c a 1 bl o o d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Me t ho d s 5 00 p a t i e n t s s a mpl e s we r e
专 科 学 习 ,进社 区参 加 3 个 月 以上 实 践 培 训 。针 对 实 习大 学 生亦
会 公报 ,2 0 1 3 ( ] 翁根龙 ,沈宇 . 三级 医院与社 区卫 生服 务一体化 管理的研 究 卟 积极开展进社区活动。目前 ,治未病 中心作为上海市社 区治未病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两种微柱凝胶卡 和试管法在临床血型鉴 定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5 0 0份 患者标本 ,同时采用进 口、国产微柱凝胶检 测卡 以及 传统的试 管法进行血 型鉴 定 ,然后对凝集 强度进行 比较 分析 。结果 卡 式法 比试 管法的操作 更加标准化 ,灵敏 度、特异性 客观性等 方面具 有更显 著的优势 ; 进 口和 国产微柱凝胶 卡的血 型鉴定结果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o结论 卡 式法鉴定血型操作 简便 ,结果 清晰准确 , 进 口和 国产微柱凝胶 卡的鉴定结 果相 似 ,国产微柱 凝胶检测卡 费用更
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与试管法的对比分析
![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与试管法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5ca4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f.png)
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与试管法的对比分析
杨庆文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6(027)005
【摘要】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同时使用卡式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将两种不同的鉴定方法的正反定型的正确率进行比较,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卡式法鉴定的正确率正定型为100%,反定型为98.5%。
盐水试管法检验的正确率正定型为98%,反定型为97%。
卡式法血型鉴定的正确率要高于盐水试管法。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卡式法能够显著提高血型鉴定的正确率,提高检测的质量,且安全系数高,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总页数】2页(P931-932)
【作者】杨庆文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1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血型检测卡鉴定新生儿血型的效果比较 [J], 覃日吉;范微;谭玉清;杨莉莉
2.血型鉴定卡式法与试管法比对实验的评价 [J], 张晓卿;张捷;钟国萍;于顺来;徐融
3.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J], 钟水权
4.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 [J], 董文; 丁敏
5.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 [J], 董文; 丁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c9b3b08e9951e79a892785.png)
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型检验,比较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的溶血实验结果。
结果:在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当中,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4例,均为ABO血型系统母婴血型不合所致。
微柱凝胶卡式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试管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疾病检出率,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柱凝胶卡式法;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
母体接受异种抗原而产生免疫抗体,其对于胎儿红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容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等并发症,损伤患儿大脑,甚至会导致其死亡[1]。
新生儿溶血病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加强早期诊断是十分必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获得准确、稳定的检测结果,进而采取有效防治办法,改善其预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其中男89例,女65例,出生时间≤5d新生儿106例,出生时间>5d新生儿48例。
1.2方法采集新生儿静脉血3~4ml,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予以抗凝处理后立即送检,使用新生儿ABO及RhD血型检测卡进行血型鉴定,将微柱凝胶卡与0.8%红细胞悬液经血型血清学检测专用离心机(TD-3A型)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5min。
在DAT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当中,需要应用使用HDN胎儿不完全抗体检测卡、免疫微柱孵育器(FYQ型)等设备,同时应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免疫法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组
治疗前
32
432.2±98.3
治疗后
59.5±15.4
对照组
治疗前
32
418.6±101.2
治疗后
67.7±20.8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住院时间 治疗组为(45.6±13.5)天,对照组(58.4±18.3)天,治疗
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 2 例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腹不适,予对症处理
盛生物试剂厂试剂)检测 TBIL、ALT、GGT 和 ALP。
型重型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 64 例,其中男性 47 例,女性 17 例,平均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TATA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
年龄(38.9±10.3)岁。诊断符合 2000 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
数±标准差(x±s)表示,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
ALP(U/L) 140.3±34.5 114.6±22.4① 135.4±30.6 129.5±34.7
保肝、利胆、退黄、降酶协同作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少数病例有轻
微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我们认为 UDCA 与 PHGF 联合使用对慢性重型肝炎有确切的退黄降酶、促进肝细胞
再生、缩短治疗时间等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血型鉴定是输血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工作,ABO/D 血型鉴定 的错误会导致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危及病人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收稿日期:2011-04-19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一致是 ABO 血型鉴定正确的关键。我院自 2005 年起,对所有住院病人均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常规血型鉴定,现 选取 2010 年 7 月-2011 年 2 月共 107373 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 200
107373 份标本作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RhD 阴性 146 例, 正反定型不符 53 例。200 例对照组标本(包括微柱凝胶卡式法正反 定型不符的 53 例) 与微柱凝胶卡式法比对结果中有 3 例结果不一 致,经查此 3 例为微柱凝胶卡式法正反定而致卡式血型鉴定错误,另取 保存完好的微柱凝胶卡重新鉴定,结果与试管法取得一致。其余 50 份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中之规定,将受检红细胞用 37℃热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再做试管法正定型,反定型则加大受检 血浆的量,并将试管置于 37℃水浴中温育 30s,结果显示其中 38 例 仍为正反定型不符,后查此 38 例标本之病人中有 37 例为 1 岁以内 的婴儿,抗体尚未产生,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另有 1 例为一妇科病 人,嘱病人于隔日输液前重新采样再行复查,正反定型结果相符,疑 为药物反应引起。其余 12 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作吸收放散、抗体
3351
临床医学
医学信息 2011 年 6 月第 24 卷第 6 期 Medical Information. Jun. 2011. Vol. 24. No. 6
份标本在进行卡式法鉴定的同时还进行了试管法的比对,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瑞士达亚美公司微柱凝胶卡式法专用离心机 (ID-Cen- trifuge),移液器 10μL 和 50μL。 1.2 试剂 1.2.1 仪器试剂 瑞士达亚美公司的 Diaclon ABO/D 正反定型卡,IDDiluent2(2 号稀释液)。 1.2.2 手工试剂 单克隆抗 A 抗 B 标准血清为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 限责任公司生产,IgM 抗 D 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3 试剂红细胞 1%标准 A、B 红细胞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 任公司生产。 1.2.4 受检红细胞 取病人压积红细胞 10μL 加 0.5ml ID-Diluent2 混 合。 1.2.5 受检血浆 病人标本 3400rpm 离心 3min 后所得。 1.3 标本来源 本院住院病人常规血型鉴定(ABO/RhD 血型鉴定)标 本,共计 107373 例。 1.4 标本收集与保存 所有标本的检测在标本采集的当天或隔天 (放 4℃冰箱)完成。所用的抗凝剂是 EDTA-K2。 1.5 实验设计 ①受试组:采用达亚美血型正反定型卡进行 ABO/Rh 血型鉴定。②对照组:采用试管法进行 ABO/RhD 血型正向定型及 ABO 反向定型。 1.6 方法 1.6.1 微柱凝胶卡式法按 Diamed-ID 卡式血型鉴定操作手册进行:取 DiaclonABO/D 正反定型卡一张,标记与标本试管上相对应的编号, 撕去卡上的锡箔,在 A、B、D、Ctl 四个孔内,各加入 2%受检红细胞 10μL。在 A1、B 孔内分别加入 50μL 1%标准 A1、B 型红细胞悬液,再 加入 50μL 受检血浆。置于达亚美离心机(ID-Centrifuge)离心,10min 取出看结果。按说明书提示标准判读结果,红细胞完全降至柱底者 为阴性,完全或部分被阻挡在凝胶上者为阳性。 1.6.2 手工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规定作 ABO/D 正向定 型试管法及 ABO 反向定型试管法检验。 2 结果
后改善,未停药。其他病例无特殊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重型肝炎时,在慢性肝病病理损害的基础上,肝脏组织可出
现新的程度不等的肝细胞坏死性病变,并可见细、小胆管增生和胆
汁淤积[5]。胆汁淤积加重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损伤,诱导肝细胞破
坏,使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更加困难。内科治疗重型肝炎的关键是
阻止肝细胞凋亡和促进肝细胞再生[3]。PHGF 是从新生牛、猪肝脏中
医学信息 2011 年 6 月第 24 卷第 6 期 Medical Information. Jun. 2011. Vol. 24. No. 6
临床医学
慢性重型肝炎黄疸深、病情重,并发症多,疗效差,病死率高,因
对照组。
肝细胞大量受损,多伴有严重的肝内胆汁淤积[1]。肝脏和血液中胆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32 例给予卧床休息、综合保肝、抗炎、退黄治疗
提取的高分子多肽类物质,有刺激肝细胞 DNA 合成的作用,临床多
中心研究证明 PHGF 能促进受损肝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是治疗早、中
期重型肝炎的有效新药[6]。本研究结果表明,UDCA 联合 PHGF 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相似[1,7],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
一次静滴,UDCA(德国 DR.Falk 药厂)250mg,每日 2 次口服,疗程 4
型肝炎伴胆汁淤积 64 例,总结如下。
周以上。
1 资料与方法
1.3 血生化指标的检测 采用日立 7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荣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7 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乙
筛检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2 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5 例抗 体筛检阳性。此 12 例标本中 1 例血浆中有非特异性冷抗体,3 例有 IgG 型抗-E 抗体,2 例有 IgM 型抗-M 抗体,2 例红细胞被抗体致敏, 1 例自身凝集,3 例有严重冷凝集。 3 讨论
卡式凝胶技术是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 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调节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凝胶间隙的大小,使其间 隙只能允许游离的红细胞通过,从而使游离红细胞与聚集红细胞分 离,通过离心,如果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则表明红细胞未发生 凝集,是阴性反应,若红细胞聚集在凝胶管上部,则表明红细胞发生 凝集,呈阳性反应。此外,凝胶中已经加好了抗人球蛋白及各类血型 抗体,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只需加入样本即可。该技术 1994 年获得 美国 FDA 认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大量临床应用,因其具有操作简 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易判读、重复性好、安全快速等优点而 作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检测手段用于临床[2-5]。
编辑/雅兰
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
董 文,丁 敏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 对 107373 例标本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血型鉴定 ,其中 200 份与试管法进行
比对。 结果 微柱凝胶卡式法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 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操作简便。 结果判定 清晰准确,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型鉴定; 微柱凝胶; 卡式法
(GGT)、碱性磷酸酶(ALP)不同程度升高;③排除肝硬化及肝癌;④
ALP 及 GGT 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TBIL、ALP 及 GGT 下降
未应用其他利胆药物及免疫调节剂。64 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
更明显,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 4 周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ALT(U/T)
参考文献:
[1]何贵清,李武,段丽芳,等.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 现代医生,2009,47(10):15-17. [2]郭芳,魏来.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应用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8,21(4):213-217. [3]林世德,罗亚文,苏毅,等.重型肝炎研究进展[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 (1):73-75.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5]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 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6):321-324. [6] 于岩岩,斯崇文,曾争,等.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临 床内科杂志,2002,19(4):255-257. [7] 余建国.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30 例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 杂志,2004,7(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