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第二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第三课时:3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3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4. 第四课时:4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4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5. 第五课时:5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5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方法采用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新课: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给予反馈。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第六课时:6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6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七、第七课时:7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7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集体备课一、备课目标本次主题集体备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和写数字1-5,认识物体,以及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备课内容1. 认识和写数字1-5- 带领学生认识数字1-5的图形和名称。
-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1-5,并进行相关练。
2. 认识物体- 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的物体。
- 帮助学生研究如何用数量词来描述物体,例如一本书、两只猫等。
3.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实物或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 引导学生通过图示和操纵实物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备课准备- 准备数字卡片或数字图形,用于教学中的数字认知。
- 准备一些常见的物体,如书、笔等,用于物体认识的教学练。
- 准备足够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示范和练。
-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备课步骤1. 导入:通过唱歌、跳舞或介绍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2. 认识和写数字1-5:使用数字卡片或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和书写数字1-5。
3. 认识物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常见物体,帮助学生认识并用数量词来描述物体。
4. 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物或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计算。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练和巩固。
五、备课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练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备课反思针对本次备课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备课中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字1到5的认识及其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比较1到5的大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1到5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通过活动和游戏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2. 教学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1到5的大小关系。
•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引导其掌握基本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准备数字卡片、玩具等教具。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整洁,学生桌椅整齐摆放。
–确保教室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或玩具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到5,并让学生尝试用手指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
2. 讲授(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数字1到5的大小关系。
•通过比较实物、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
3. 游戏活动(20分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1到5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拓展(10分钟)•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比较大小游戏,通过互相展示和交流,加深对数字大小概念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字1到5的认识和大小关系。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游戏活动等多个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字1到5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字大小比较方面存在困难,下一步需要加强个性化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数字概念。
同时,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整体效果较好。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巩固数字1到5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方法。
以上就是本次针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的内容。
通过本设计,希朹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1到5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1-5这五个数字,掌握数的顺序,会数数,会写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基本为零。
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
同时,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合作意识较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和理解数字1-5。
2.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会数数,会写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字1-5,掌握数的顺序,会数数,会写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棒、水果图片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套数字卡片、小棒、水果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1-5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从而导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1-5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并让学生按顺序排列这些数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找出数字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学生手持数字卡片,按照数字的顺序进行接龙。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字拼图游戏,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拼出数字1-5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字排序活动,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做个减法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9-2
9-1
9-0
8-8
8-7
8-6
8-5
8-4
8-3
8-2
8-1
8-0
7-7
7-6
7-5
7-4
7-3
7-2
7-1
7-0
6-6
6-5
6-4
6-3
6-2
6-1
6-0
5-5
5-4
5-3
5-2
5-1
5-0
4-4
4-3
4-2
4-1
4-0
3-3
3-2
3-1
3-0
2-2
2-1
2-0
1-1
1-0
0-0
教学反思
2.探索规律。
师:观察我们整理的减法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学生可能回答:
第一排都是10减几,也就是10减1~10各数;第二排都是9减1~9各数;第三排都是8减1~8各数……
从上往下看,后一个算式中的两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中的少1,得数相等。
从右上往左下看,后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不变,得数减少1。
难点
由加法表引入,为进行减法表的整理。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运用小组合作完成了对10以内加法表的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10以内的减法表,仍然由同学们自己来进行整理,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设计意图:加法表的整理方式与减法表的整理方式有相同之处。由加法表引入,为进行减法表的整理作了思维方式上的铺垫。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就学完了,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算得更快更准,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万别骄傲。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相邻数的顺序,以及能够进行数数活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还比较基础,但对于11-20这些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相邻数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相邻数的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操作、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数的认识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10各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11-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讲解相邻数的顺序。
3.实物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如用小棒、珠子等物品,表示11-20各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探索11-20各数的特点和规律。
5.游戏活动:设计“数数大比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11-20各数的顺序和特点。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11-20各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提供针对《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信息。
通过本文档,教师们将能够有效地准备教学内容,并提供有趣而富有互动性的数学课程。
2. 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目标:- 理解和运用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运用数线和算术表达式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巩固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概念。
4. 教学策略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和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通过讲解、示范、练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 强调互动和合作: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 引导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教师准备一下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境、数字图示、算式图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
- 游戏和活动材料:如数学卡片、抽签、数线等,用于活动和游戏环节。
- 课堂练和作业:为学生提供练和巩固所学内容的机会。
6. 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我们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评估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口头测评: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书面评估:布置适当的练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7. 总结通过本文档提供的集体备课信息,教师们将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扬州某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果园里各种水果的收获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计算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的培养都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水果的分类,学会计算水果的数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水果的分类和数量的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果园丰收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果模型、水果图片、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水果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分别有多少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果园丰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出各种水果的数量。
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够巩固数数的能力,同时对于水果的分类和数量的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作业本,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水果,进行数量的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0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加法解决问题。
2. 第二课时:10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学会用减法解决问题。
3. 第三课时:0的认识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0的意义,学会用0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第四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通过练习题和游戏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实物道具:如小棒、水果、玩具等,用于直观演示加减法概念。
2. 图片素材:如相关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5. 游戏道具:如拼图、卡片等,用于游戏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8、7、6加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介绍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水果、算账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与反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2. 第二课时:100以内的减法3. 第三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4. 第四课时:认识人民币5. 第五课时:简单的购物场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购物场景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共同研究教学方法。
2. 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1)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示例讲解。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法运算。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2. 第二课时:100以内的减法(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2)讲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示例讲解。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减法运算。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三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2)讲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规则,示例讲解。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混合运算。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 第四课时:认识人民币(1)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2)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示例讲解。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人民币的换算。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2)从32瓶中拿走2瓶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教学例2
三、巩固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2.认识几分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表格式)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0的概念和写法。
2. 数字1-5的读法和写法。
3. 数的排序和比较大小。
三、教学难点
1. 数的大小比较,理解>、<、=符号的意义。
2. 数的排序,区别数的大小,克服”看形不看实“的毛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对于认识数字0和1-5的学生来说不难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积极性较高。
但在实践操作中,对于排序和比较大小有些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生: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三)看一看
师:同学们表现特别棒!老师奖励你们看动画故事好不好?我们去看看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看一段动画故事片。
笑笑、淘气、机灵狗在山下游玩,山脚下有各种形状的建筑材料,他们一路高歌来到了山上,山上的风景太漂亮了,有野花,有蜜蜂,还有飞舞的蝴蝶,他们商量在山上建造一座小房子。回到山下,笑笑和淘气找来一个长方体的箱子,往里面堆放了砖块,两人抬着气喘吁吁的往山上走,“哎哟!哎哟!”快抬不动了,他们只好放下来歇歇,决定给箱子装上轮子。机灵狗来了,带来好多球和圆柱。
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师:我们听听机器人给大家说些什么,好吗?
朋友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的样子很酷吧!这是我聪明的头,这是我结实的身子,你知道这是我的什么吗?对了,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胳膊。其实,我就是由你们桌上的各种形状的玩具组成的,现在我想问问你们,请找一找你们桌上的这些玩具,哪些长得像我的头,哪些长得像我的身子,哪些和我的脚长得像,哪些和我的胳膊长得像呢?(学生分别从桌上的玩具中迅速找出和机器人的头、身子、脚、胳膊长得像的球、长方体、正方体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三篇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数一数(一)教材内容数一数这一单元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但却很重要,“数一数”是义务教材“准备课”中的内容,咱们都知道,义务教材的准备课中包括:数数、认数、分类、比多少和写字的准备等一些内容,由于课程标准中强调比一比和分类两部分内容,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作为单独的单元进行编写,那么数数、认数的内容也就独立成一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说明1.教科书的第2~3页,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我们认为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
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幅校园情境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意时,老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2.教材的第4~5页给出了1~10各数,并且配合出现了相应数量的人物和事物的集合圈,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这些集合圈中的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使学生看到知识前后的联系,将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教学建议那么老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数,可以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说一说。
在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老师再引导他们数一数。
另外,在充分利用了主题图以后,还让学生们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数一数教室里黑板、门窗、灯管的数量,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数量等。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比一比”这一单元主要有两部分内容:“比多少”和“比长短、比高矮”。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一数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先看前三幅图,同桌互说图意,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试着用点子表示小飞机、蝴蝶、小鸟和气球的个数。
(教师巡视检查)提问:这里还有三幅点子图,它们各表示多少个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从上面的大图画里找出它们各表示什么东西吗?同桌互说。
指名回答。
4.在习题纸上画点子图。
谈话:每人发一张纸,纸上印着很多东西,你能用点子图表示每种东西的个数吗?学生动手试一试。
三、精讲点拨1.数数时,我们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最后数到几,说明一共就有几个物体。
2.如果数的是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
3.表示物体的个数可以用点子等符号表示。
四、运用提升1.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同桌互说。
2. 连一连。
五、达标作业1.提问: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能说一说是什么让你开心或不开心的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比一比主备:贺晓审稿:张天鸿上课时间:四、运用提升(一)(二)“想想做做”习题1.第1题同桌互相合作,按要求做一做,再交流比铅笔长短的过程与方法。
2.第2题在判断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特别是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身高,要让学生说清楚在比较过程中的想法。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师行间巡视指导。
)4.第5题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比高矮的方法。
(师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五、达标作业1.谈话:小朋友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愿意把你学会的和没有学会的告诉我们大家吗?(学生自由发言)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分一分四、运用提升“想想做做习题”1.第1题先指导学生看清是哪些动物,圈完后组织交流,明确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哪些不能,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标准。
2.第2题要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先分别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然后讨论可以把这些工具分成几类,每一类各有哪些。
3.第3题鼓励学生按不同标准分一分。
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师行间指导,然后交流不同的想法。
5.第5题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6.哪些放在文具盒里,哪些放在玩具箱里?分别连一连。
五、达标作业1.师:分一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请小朋友们回去后,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吗?如果不是,想一想该怎样整理?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认位置四、运用提升“想想做做”习题1.第1题先讲清游戏的方法,再让学生一起跟着做一做。
示范时,教师可以背向学生。
2.第2题先让一个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最后再指名说一说。
3.第4题让学生先按要求摆好教科书、文具盒.和学具盒。
确认摆得正确后,再按要求摆尺子。
五、达标作业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左、右说两句话吗?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1—5的认识(1)1—5的认识(2)认识几和第几认识0认识=、>和<练习一认识6—9(1)认识6—9(2)认识10练习二认识物体(1)认识物体(2)2-7的分与合(1)(6)学生拿出5个花片,动手操作,探究5的分与合,完成“试一试”中的填空并指名学生板演。
提问:虚线框里的分法与它左边的分法有什么关系?(分成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三、精讲点拨(1)我们是怎样学习5的分与合的?5有哪些不同的分法?有哪些数合起来是5?(2)学生根据板书集体读一读,形成完整的认识。
四、运用提升“想想做做”习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探索2、3的分与合。
填好后,两人一组指着书互相说一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2.第2题用摆学具做游戏的方法进行练习,以提高学习兴趣。
(要求轮流先出,后出的人一边出一边说几和几合成几。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每节车厢上的数与车头上数的关系,再让学生填一填,读一读。
学生做完后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4.第4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学生画完后,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5.谈话:要想把数字写好看需要经常练习,请大家在“日”字格里写数,一定要按笔顺写到位,看谁写得最好看。
(学生写数,教师巡视指导。
)6.照样子写数。
五、达标作业1.学生说说今天的学习心得。
2.布置作业:2-7的分与合(2)谁能说一说几和几合成6?指名三人口答。
(6)“试一试”学生操作、填写,师行间指导。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订正。
(7)老师在黑板上摆出7个圆片(左2右5),提问:谁能根据这种摆法很快说出两个式子吗?(指名口答)三、精讲点拨(1)谁能一个不漏地说说6的分成,7的分成?你是怎样想的?(2)谁能说说几和几合成6,几和几合成7?你是怎样想的?四、运用提升“想想做做”习题1.第1、2题先让学生按要求分别连一连,再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启发学生有序地表达。
2.第3题让学生两人一组,按题意进行对口令的游戏。
(师行间巡视指导。
)3.第4题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填一填。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第5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然后全班交流想法。
5.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五、达标作业1.集体交流学习心得。
2.布置作业:练习三5.第5题要引导学生有序地填,并有条理的交流填的结果,体会排列规律,帮助记忆。
(指名学生说一说)三、精讲点拨(1)谁能一个不漏地说说5~7的分成?你是怎样想的?(2)谁能说说几和几合成4,几和几合成5,几和几合成6,几和几合成7?你是怎样想的?(让有困难的学生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四、运用提升1.找规律填数。
(2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照样子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五、达标作业1.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一说)2.布置作业:8-10的分与合(1)(4)“试一试”学生在小组内用果壳依次翻一翻,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分与合。
(师行间指导,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三、精讲点拨提问:谁能按顺序说一说8、9的分与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四、运用提升“想想做做”习题1.第1题先让学生照样子做出9张点子卡片,再利用卡片在小组里开展活动,巩固对8、9的分与合的理解。
2.第2题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小组内以游戏方式进行。
3.哪两个花盆上的数合起来是9?用线连一连。
(师行间指导)4.看数涂色,再数数还剩几个没有涂。
(学生独立完成)五、达标作业1.提问;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重点帮有困难的学生)2.布置作业:8-10的分与合(2)三、精讲点拨谈话:我们刚才学习了10的分与合,知道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的按顺序说,也可以把分成的第一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说,这样有顺序地说,便于记忆,你能记住这些式子吗?四、运用提升“想想做做”习题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
(师行间巡视)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巡视指导)3.第3题两人一组对练后师生对练。
(重点帮有困难的学生)4.再画几个就是10个?画一画。
(选不同层次的学生上黑板画一画)5.照样子填数。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五、达标作业1.提问: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找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便于发现存在问题)2.布置作业:练习四三、运用提升1.画一画,使每行都是10个。
○○○○○○○○○○○○2.照样子写数。
3.学生代表出题,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发现问题后师生共同来寻找解决的办法。
四、达标作业1.谈话:“亲爱的小朋友们,通过练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能和我们说一说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想法。
(重点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争取课内解决这些学生的问题)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知道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合起来加法来计算;3.养成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
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情境图。
课前自学1.预习第40页 5以内的加法知识,完成第41页“想想做做”1、2、3题;2. 4 5 4 32 13 1学习过程复备栏一、交流展示1.□+□=□□+□=□52. 1+1= 2+3= 2+0= 3+1=4+( ) =5 3+( )=5 ( )+2=4 3=( )+( )二、自主探究学习引导 (一) 出示第40页情境图1把3个和2个合起来是()个,可以用算式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合起来用( )法来计算.学习引导 (二):做“试一试”:1.根据1和2合起来是3,推想出()+()=()2.小组内交流,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讲明理由。
24 24三、精讲点拔1.3+2=5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2.读算式、认识加号“+”;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3.说说“想想做做”第2题你是怎么做的?(先画,再填得数)四、运用提升1. 2.3 + = + =3.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说说你想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4.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明确要求后,独立算一算,连一连。
5.“想想做做”第6题,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
五、达标作业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作业。
填“>”、“<”、“=”.3+2 ○ 4 1+1 ○ 10 2+2 ○ 1+30+5 ○ 5 4+1 ○ 1+4 2+3 ○ 5+03.预习课本42-43页,下节课我们学习5以内的减法。
5以内的减法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要用减法计算,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2.养成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3.初步学会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前自学1.预习第42页 5以内的减法知识,完成第43页“想想做做”1、2、3题;2. 5 4 5 32 13 1学习过程复备栏一、交流展示1.□□□□□ 2、△△○○○○□□□□□□比○多()个△比□少()个○比□少()个□比△多()个2. 5-2= 5-4= 4-( ) =3 5-( )=13. 4.?只5 ○ = - =二、自主探究学习引导 (一) 出示第42页情境图1.从5个里面去掉2个剩下()个,可以用算式_______________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