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泌尿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动物生理学7泌尿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动物生理学7泌尿

(四) HCO 3 - 的重吸收
1.重吸收的机制:被动过程。
2.重吸收的特点: ⑴不是以HCO3-的形式而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 ⑵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 ⑶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
(H+分泌↑→重吸收HCO3-↑)。
(五)K+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 被重吸收入血,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分泌的。 K+重吸收的机制: 逆浓度差主动过程 (尚不清楚)。
刺激ADH分泌的因素:
血浆晶体渗 透压↑
(1-2%)
+
中枢 渗透压 感受器
+ +
下丘脑
视上核
(主) 室旁核 (次)
神经垂体
循环血量↓ — 心房容量 (5-10%) 感受器
ADH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
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激活 蛋白激酶A 水通道从胞浆 镶嵌到管腔膜上 水重吸收↑ 尿 量 ↓
第一节 肾的解剖功能特点
一 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 ②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等。
二、肾的解剖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 回血液的过程。
跨细胞途径的转运 细胞旁路的转运
选择性重吸收
重吸收部位:

近球小管(proximal tubule), 刷状缘(brush 积 髓袢(Henle's loop) 远球小管(distal tubule) 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泌尿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泌尿

第八章泌尿一、名词解释1.原尿1.终尿3.肾小球滤过率4.有效滤过压5.排泄6.肾糖阈7.肾单位8.高渗尿9. 渗透性利尿10 渗透性利尿11 水利尿12 H+-Na+交换13 逆流交换14 逆流倍增15 肾小管的尿素再循环二、填空题1.原尿是不含__________________的血浆。

2.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4.引起排尿反射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醛固酮由_______________分泌,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滤过膜由,,三层膜组成。

10.尿液生成过程包括,,。

11.肾小管由,,三部分组成。

12.肾小体包括和两部分。

13.肾小球旁器由,和三类细胞组成。

14.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和。

1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的方式有和。

16.葡萄糖和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和。

17.肾单位的基本功能是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这主要通过的滤过,的选择性重吸收与主动分泌。

1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高低主要受激素的调节。

19.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____________,滤过的阻力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______;而肾小管重吸收率______;使尿的排出量______。

动物生理学--泌尿--章节知识点

动物生理学--泌尿--章节知识点

第七章泌尿附皮肤生理【目的要求】1.复习肾脏组织结构2.掌握尿的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3.了解排泄对维持机体稳态的意义4.自学皮肤的基本生理机能【讲授重点】1.尿的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2.尿生成的调节方式【学习难点】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课时】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肾脏的结构特点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一、肾脏的解剖特点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肾单位(nephron)。

肾单位与集合管(collection duct)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但在功能上与肾单位密切相关。

(一)肾单位1.肾单位的组成(1)肾小体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球囊。

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其其端分别和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

肾球囊为肾小球的包囊。

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两层上皮之间形成肾囊腔。

(2)肾小管肾小管起于肾球囊腔,止于集合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

2.肾单位的分类(1)皮质肾单位主要位于皮质浅表部位,它的肾小球较小,髓袢短,一般只伸入髓质外带,甚至达不到髓质。

(2)髓旁肾单位集中分布于皮质较深处靠近髓质部位,它的肾小球较大,髓袢较长,可深入到髓质内带。

(二)肾小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肾小球旁复合体)1.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s)位于近球小动脉中膜内的肌上皮样细胞,内含有肾素的分泌颗粒。

当血流量减少时,可分泌肾素。

2.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3.致密斑(macula densa)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可感受小管液中Na+的含量,并与间质细胞共同参与调节近球细胞对肾素的释放。

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1.直接来自腹主动脉,血压高、流量大,分布不均匀。

2.两套毛细血管网,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重吸收作用。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40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
醛固酮诱导蛋白的作用 1:生成管腔膜Na+通道 2:↑ATP的生成量 3:↑基侧膜Na+泵活性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41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
醛固酮的分泌调节及作用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42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
囊内压保持稳定≈10mmHg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26
第二节 尿的生成
(2):血浆胶体渗透压 (COP) 逐渐上升;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流体静水压差—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0:滤过平衡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27
第二节 尿的生成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1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2
第二节 尿的生成
3
第三节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4
第四节 尿液生成的调节
5
第五节 排尿
6
第六节 家禽的泌尿特征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2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脏的组织结构特点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的 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肾单位和结合管共 同完成泌尿功能。 结合管不包括在肾单 位内,但在功能上与 肾单位密切相关
动物生理学之泌尿生理
32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
一、 Na+ 、 Cl 和 水的重吸收与调节 二、尿素的重吸收
三、逆流倍增与逆流交换

生理学泌尿实验实验报告(3篇)

生理学泌尿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泌尿系统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体结构。

2. 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3. 掌握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4. 熟悉泌尿系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出尿液,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尿液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阶段。

本实验通过观察家兔的泌尿系统器官和尿液生成过程,了解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注射器、导尿管、烧杯、显微镜等3. 实验药品:1%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呋塞米(速尿)、去甲肾上腺素等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采用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 mL/kg)进行麻醉。

2. 解剖观察:观察家兔的泌尿系统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了解其位置、形态和大体结构。

3. 肾脏摘除:将家兔肾脏摘除,观察肾脏的表面结构、皮质、髓质等。

4. 肾小球滤过实验:通过观察肾小球滤过前后尿液的变化,了解肾小球滤过的生理功能。

5. 肾小管重吸收实验:通过观察肾小管重吸收前后尿液的变化,了解肾小管重吸收的生理功能。

6. 肾小管分泌实验:通过观察肾小管分泌前后尿液的变化,了解肾小管分泌的生理功能。

7. 肾脏功能调节实验:通过观察肾脏对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等药物的反应,了解肾脏功能的调节机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解剖观察:家兔的泌尿系统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

肾脏位于腹腔后部,左右各一,呈红褐色。

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呈细长管状。

膀胱位于盆腔内,呈梨形,内含尿液。

2. 肾小球滤过实验:肾小球滤过前后尿液颜色较淡,说明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

3. 肾小管重吸收实验:肾小管重吸收前后尿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

4. 肾小管分泌实验:肾小管分泌前后尿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肾小管分泌功能正常。

动物生理学泌尿(修改)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泌尿(修改)PPT课件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尿钠排出量减少
➢ 体液调节
•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正常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神经垂体ADH释放
正常血容量
心肺感受器
迷走 神经
延髓
下丘脑 -
正常血压 动脉压力感受器
血浆渗透压升高
血容量减少 动脉血压降低
ADH释放增加 尿量减少 血容量增加
➢ 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的活动可以控制肾血流量、肾小管的重吸收
和肾素的分泌。
动脉血压升高
机体血容量增加
压力感受器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心肺感受器
渗透压感受器
肾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小动脉血管平滑肌α受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α受体
球旁器细胞β受体
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增加 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H+的分泌: 继发性主动转运、逆向协同转运
水的重吸收: 被动转运、等渗重吸收 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
水孔蛋白(水通道) 渗透性利尿
HCO3-的重吸收: Na+-H+交换 碳酸酐酶
小管液
HCO3HCO3-
Na+
HCO3- + H+
H2CO3
碳酸酐酶
H2O + CO2
上皮细胞
组织间液
Na+
H+ H+ CO2
髓袢降支细段 类似于甲管,髓袢 升支粗段类似于乙 管,集合管类似于 丙管。
髓袢升支粗段 的通透性与M1膜 相似,集合管的通 透性与M2膜相似。
• 尿素再循环有助于维持内髓部的高渗状态 • 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部的渗透浓度梯度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生理学泌尿

动物生理学泌尿

泌尿生理
3、Na+的重吸收:
部位:
近曲小管 65-70% 髓绊升支20-30% 其余在集合管,远曲小管
机制:
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 髓绊升支:被动扩散 其他:主动转运
泌尿生理
4.Cl-的重吸收:
Cl-
部位:
近曲小管、髓袢
机制:
大部分伴随 Na+被动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 段为继发性主动 重吸收。
泌尿生理
用微穿刺法实验证明,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 浆的超滤液(原尿)。
泌尿生理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50-100nm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பைடு நூலகம்,阻挡血细胞
B 基膜:水合凝胶构成的微纤维 网,空隙最小,起主要 的机械屏障作用。
4-14nm 4-8nm
C 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滤过裂隙膜”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糖蛋白),成 为一种电学屏障。(异常时导致蛋白尿)
泌尿生理
7、H2O的重吸收:
部位: 近曲小管(70%);髓绊、远曲小管、 集合管(各10%左右)。
近曲小管:伴随Na+等重吸收形成的渗
机制:
透压梯度而被动转运
远曲小管,集合管:依赖ADH
泌尿生理
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分泌: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 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 到小管液。
排泄: 上皮细胞将血液中某些 物质排入小管液。
5、K+的重吸收:
部位: 大部分在近曲小管、髓绊 肾小球滤过的钾离子,67%左右在近曲
小管被重吸收入血,而尿中的钾离子是由远 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机制: 主动重吸收(机制不明)
泌尿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球小管
(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1.皮质肾单位:占85-90% 特点:
分布皮质外层和中层,肾小体体积小,髓袢短, 入球、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比为 2:1,血管两次分支 为毛细血管网。
功能:
主要参与尿的生成。
2.近髓肾单位:占10-15% 特点:
皮质内层靠近髓质,肾小体体积大,髓袢长并伸入 到内髓部. 入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比约 1:1
二、选择重吸收←肾小管、集合管
三、分泌和排出←肾小管、集合管
泌尿生理 二、肾小管重吸收 三、肾小管分泌
一、肾小球滤过
一、肾小球的滤过
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 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影响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孔,阻挡血细胞
B 基膜:微纤维网,空隙最小,起主要的机械屏障作用。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6kPa 血浆胶体渗透压 -2.7 肾小囊内压 -1.3
有效滤过压 2.0 血浆滤出
≈+6kPa -4.7 -1.3
0 停止滤出
有效滤过压由入球端→出球端逐渐降低,当有效滤过 压降至0时,滤过作用停止,即达到滤过平衡。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及其通透性(原尿量和成分)
0.001

0.0001
滤液(g%)
98 0.03 0.1 0.33 0.02 0.37 0.004 0.03 0.004 0.001 0.0001
尿(g%)U
96 0 0 0.35 0.15 0.6 0.15 0.18 0.05 0.10 0.04
(二)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1.滤过液成分组成:即血液的超滤液 2.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单位
血管第二次分支形成直小血管.
功能:尿的浓缩与稀释。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比较
分布
皮质肾单位 皮质外、中层
近髓肾单位 皮质内层 (近髓)
肾小球


髓袢长度


入球A/出球A直径 2
小于1
出球小A分支 分布于皮质部
在髓袢形成直小血管பைடு நூலகம்
肾小管周围
网状分布于肾小管
交感N支配
丰富
较少
比例
80-90%
10-15%
3. 近髓肾单位出球A进入髓质后分支 形成细长U形直小血管,平行于髓绊和集合管
两套相互串联的毛细血管网:
(1)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压力高 利于肾小球的滤过而生成原尿
(2)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压力低 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尿的浓缩和 稀释从而生成终尿
第二节 尿的生成
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一、滤过←肾小球 超滤液(即原尿)
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决定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及所带 电荷。
血浆、滤过液和终尿成分比较
用微穿刺法实验证明,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 浆的超滤液(原尿)。
成分
血浆(g%)P

90
Pr
8
GS
0.1
Na+
0.33
K+
0.02
Cl-
0.37
H2PO4- HPO42 - 0.004
尿素
0.03
尿酸
0.004
肌酐




间 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肾血流量
外 侧
、促进肾小管对Na-和Cl-的重吸
柱 收和肾素释放。
12~ 2
(五)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1. 血流量大,但分布不均 占心输出量20~25%(肾重占体重0.3-0.7%), 94%供
应皮质层,5%供应外髓,1%供应内髓
2. 肾动脉-两套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第一套毛细血 管网,压力高利于血浆滤出)-出球小动脉-肾小 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第二套毛细血管网,血压低 利于重吸收及尿的浓缩和稀释)
一、泌尿肾生脏理 的功能解剖特征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nephron):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其相连 的肾小管构成,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数目: 人170-240万个、牛800万个、猪220万个、 狗80万个、猫40万个、鸡80万个
集合管(collecting duct):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肾单位的构成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入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袢 出球小动脉 内层(紧贴血管) 囊腔(通肾小管腔) 外层(连肾小管壁)
近球小管
肾小管 髓袢细段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肾素含量
较多
很少
功能
泌尿
尿的浓缩与稀释
含分泌颗粒,
(三)肾小球旁器 分泌肾素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肾小球旁细胞(颗粒细胞) 2. 致密斑 3. 球外系膜细胞
肾 小 球 旁 器
(四)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支配
入球小动脉
节前纤维 脊 髓 胸 腰
节后纤维
腹 腔
NA 肾小管
球旁器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有效滤过 面积↓→滤过↓→少尿或无尿 肾病→滤过膜糖蛋白↓→血细胞、血浆蛋白滤过↑→ 血尿,蛋白尿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渗透压 动脉血压﹤80mmHg→滤过↓→尿少 动脉血压40-50mmHg→滤过为0→无尿
输尿管阻塞→囊内压↑→滤过↓→尿少 血浆蛋白浓度↓→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尿↑
C 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滤过裂隙膜”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 荷的物质(糖蛋白),成为 一种电学屏障。(异常时导 致蛋白尿)
泌尿生理
有效半径小于2.0nm的物质 可以被完全滤过(如葡萄糖), 大于4.2nm的大分子物质几乎完 全不能滤过。
血浆白蛋白虽然其 有效半径为3.6nm,由 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 于通过滤过膜。
→泌尿
意义: ① 排除机体代谢终产物及进入机体过剩的 物质和异物 ② 维持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③ 保持内环境稳态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EPO、肾素、前列腺素、活性VitD3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Formation & Excretion of Urine)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尿的生成 尿生成调节 尿的排放
时间内(每min)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3.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
钟流经两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三)肾小球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使肾小球
不断生成原尿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EFP)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