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这“五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五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职能不仅仅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还包括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就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要不断推动国家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使国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民族观在马克思主义“五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特征。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就要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要尊重各民族的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团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和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历史观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借鉴。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历史的发展。
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五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的最基本的看法。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精神文化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并受物质生产的决定,同时精神文化也会作用于物质生产领域。
此外,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精神文化的研究中还意识到精神文化的发展最终还是人的发展,所以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合理性。
当然,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真理的探索过程中也必然强调精神文化的科学性问题。
标签:文化观;精神文化;阶级性;合理性;科学性马克思最大的贡献是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就唯物史观而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和总结,从深层洞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他既承认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分析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以及对这种精神文化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许多具体而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剖析和探索。
一、精神生产受物质生产的决定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促成了人与人的交往,伴随着以语言为基础的思维的出现,作为思维结果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随之产生,这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和精神文化的生产。
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精神文化生产对于物质资料生产的促进作用。
第一,文化生产阶层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及相应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产生着不同领域的物质生产者,也使精神文化生产者逐渐脱离物质生产者阵营,形成新的阶层。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能动因素,是社会存在的首要前提。
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劳动由简单到复杂,有关劳动的一些意识活动进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经过几次社会大分化,文化生产渐渐“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发生和发展,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几方面构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
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
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
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非常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胡文莉 2017年11月9日பைடு நூலகம்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 学基石。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得以存在与发 展的哲学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 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 持从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目
录
0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地位
0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0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04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 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是一种 科学的、唯物的文化观。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点,从世界观的 层面来认识和审视社会文化现象,为人们进一步研 究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一)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二)批判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神实质 (三)发展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所谓“政治立场”,就是人们在观察、分析、处理和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 对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 “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这一富有思辨性的观念。 因而,从哲学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其实践 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进行哲学层面上的学理分析, 是我们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 思想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关于文化本质、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观点。
它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
文化的发展与物质基础紧密相连。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影响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
2. 文化具有阶级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文化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观念。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矛盾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通过文化加强对无产阶级的统治;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致力于创建反映自身利益和需求的文化。
3. 文化具有民族性: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同时,无产阶级文化具有国际性,它旨在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和对抗,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4. 文化具有历史性:文化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生产力、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无产阶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代表着先进性和科学性,是对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
5. 文化的革命性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主张对旧文化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以实现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特征,它要求人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文化及其观念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为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文化的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历史性和革命性,为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和认识文化的本质、价值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力量。
本文将从文化的概念、文化发展的驱动力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包括人们的生产技术、社会制度、物质产品等,而精神文化则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艺术作品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对人们的行为、思维和意识具有极大的影响。
二、文化发展的驱动力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其中,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而且对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政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进步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而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对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产生反作用力,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理念1.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文化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文化是社会的产品,它是在具体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
2. 文化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揭示了文化领域存在着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现象。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必然通过文化领域进行表达和较量。
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因此,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受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要求的影响。
3. 文化的创造性和变革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既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又是社会实践的指导。
人们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文化,同时又通过接触和接受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较少使用“文化”概念。
查阅2009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仅有十八处。
对“文化”一词在全集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把文化当成一个一般的、不证自明的概念使用; 第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文明使用的频率大大超过文化,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指文明。
首先,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概念,文化泛指人类文明。
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
”其次,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用“文学”、“文艺”、“艺术”等词直接表达现在的文化概念。
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在比艺术领域和知识教育水平更为宽泛、抽象和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意义上使用,此时的文化是和意识形态相似的一个概念。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止一次地使用过“文化斗争”这一概念。
从文本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他们对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通过“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发的。
马克思文化观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研究精神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重要变革,使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这主要体现在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看做有机的整体,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政治的分析相联系,注意文化的整体性的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保护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保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于文化的观念和保护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和阶级斗争的反映。
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的集体智慧。
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的根基和文化认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注重对文化的批判性反思与创造性发展。
传统文化的保护并非停留在原封不动地保存,而是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发掘其内涵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功能。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还着重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还强调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精神需求,更是一种经济需求。
传统文化作为独特的资源和特色,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
因此,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保护密不可分。
保护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通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一)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二)批判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神实质 (三)发展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所谓“政治立场”,就是人们在观察、分析、处理和解决
• (一)阶级属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目的 • (二)人民属性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服务对象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目标
• 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目标 (一)文化解放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起始点 (二)文化塑造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过渡点 (三)文化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终极点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 学基石。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得以存在与发 展的哲学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 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 持从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从政治立场方面来解读马 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 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阶级属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的政治目的,人民属性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 化观的服务对象,两者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 想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条主及其所持的政治观念与政 治态度。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创立和发展唯物史观和科 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科学唯物的群众史观, 认为人民群众的意愿、利益从根本上体现和决定着整个社 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主体和 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摘要】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著作中,马克思对世界文化观进行深刻阐释,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
他对审美现代性的理解则体现在对艺术、美学的探讨中,认为审美体验是人类的本能需求。
马克思将文化观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指出文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强调了审美现代性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马克思的审美现代性观也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对当代文化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对其思想进行反思和传承,并借此展望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世界文化观、审美现代性、文化观、现代社会、重要性、启示、深远影响、反思、传承、未来文化发展、启示。
1. 引言1.1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在审美现代性方面,马克思认为审美不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也是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
他认为审美现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反映了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马克思强调,审美现代性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审美品味,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和精神风貌。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在当今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 正文2.1 马克思对世界文化观的阐释马克思认为,世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财富。
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世界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指出,世界文化是人类劳动和生产实践的结晶,是不同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所积累的智慧和成果。
世界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如建筑、绘画、音乐等,还包括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等。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意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与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及取向的决定因素。
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所以要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一)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但有自身的特点马克思对于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以及定位来自于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的文化观是包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的。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文化也是由经济基础产生,并被其所决定。
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之一,它无法从本身说明自己的产生、存在以及价值。
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又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中所有的观念形态都有其产生的根源,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并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二)特定历史时期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谈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问题。
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重要内容。
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从侧面形象的将生产力水平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马克思在《导言》中写道:“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为了证明这种不协调关系,马克思使用了古希腊的历史,古希腊生产力水平还是低下的时候,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和大量的史诗,相反,生产力大力发展之后,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不但没有发展,却停滞了。
马克思指出,文化同他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关系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其发展规律使然。
“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概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核心,通过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其中,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概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出发,深入探讨其核心内容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概述马克思主义将文化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化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和交往活动所创造的,并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致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文化被看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文化不仅仅是个别人的思想和精神活动,更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共同实践的结果。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经济基础存在着密切联系,文化不是超结构,而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还强调文化的变革,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会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内容1. 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文化与经济基础密不可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制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2. 阶级性和阶级斗争文化是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表现。
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具有资产阶级的特点,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则应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
3. 人民大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认为人民大众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他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大众应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通过广泛参与文化生活和活动来培养和发扬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的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意义和现实价值1. 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框架。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的理解中广义的文化即人的对象化,凡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的所有东西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即凡是被打上人类烙印的一切东西都是属于文化的范畴。
这包括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对于狭义的文化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精神领域的一切东西,如思想、意识、感情、意志、知识、信仰等。
深入挖掘和整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这个长期被遮蔽的重要视野再现出来的需要,也是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忽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五个纪要精神
五个纪要精神
纪要精神的五大观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内容构成。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称为唯物史观。
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
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
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1]。
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
“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
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
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
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
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
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2]。
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
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考点绪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达赖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达赖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p(1~2)(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P(2~3)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考点: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可不是一个轻飘飘的名词,而是一座蕴含着无尽智慧和力量的宝库。
咱们先来想一想,文化是什么?文化就像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围绕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呢?它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文化海洋中航行的道路。
你说,要是没有这盏明灯,我们是不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该往哪儿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告诉我们,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经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好比一棵树,经济是它的根,政治是它的枝干,而文化就是那繁茂的树叶和花朵。
根扎实了,枝干强壮了,树叶和花朵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强调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这就好比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每个观众都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可以参与其中,共同奏响美妙乐章的演奏者。
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创造力和智慧,他们的生活实践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再想想看,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
有的时候,咱们是不是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取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像是一个指南针,让我们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它让我们明白,要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同时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既要挑选新鲜的食材,又要掌握好火候和调料,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而且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鼓励我们要不断创新。
文化要是不创新,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
创新就像是给文化注入了一股清泉,让它能够奔腾不息,流淌出更多的精彩。
你看那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哪一个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引下创作出来的?它们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达了人民的心声,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和启发。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比如说,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守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要有自信,有包容,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较少使用“文化”概念。
查阅2009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仅有十八处。
对“文化”一词在全集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把文化当成一个一般的、不证自明的概念使用; 第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文明使用的频率大大超过文化,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指文明。
首先,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概念,文化泛指人类文明。
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
”其次,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用“文学”、“文艺”、“艺术”等词直接表达现在的文化概念。
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在比艺术领域和知识教育水平更为宽泛、抽象和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意义上使用,此时的文化是和意识形态相似的一个概念。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止一次地使用过“文化斗争”这一概念。
从文本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他们对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通过“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发的。
马克思文化观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研究精神文化问题方法论的
重要变革,使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这主要体现在把文化与经济、
政治看做有机的整体,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政治的分析相联系,注意文化的整体性的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这里,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系统从结构上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从而确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内部机制。
这就为人们从社会生活整体结构中来认识精神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始终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的分析相联系,立足于经济基础分析和说明精神化现象及其相关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②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及其方式规定着精神文化思想的客观内容和历史形态。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
交往、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把上述思想当做马克思毕生所作的最伟大的发现。
他指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制度分析相联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明确指出,文化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⑤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进行精神文化创造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其特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立场,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目的,并进而体现到他们所创造的社会精神文化产品之中。
作为精神文化的生产者,统治者在进行精神文化的生产时,一方面,会直接生产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意识形态文化;另一方面,会
依据自己的阶级地位和政治立场作出自己的思想文化阐释,形成表征和维护特定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社会主流文化。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⑥文化存在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中,文化的功能也是在与政治的协同作用中体现出来。
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意识等对社会的文化生态及其变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经济、政治因素对文化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同时还分析了文化的特点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及其对经济、政治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
与很少看到马克思对文化概念的明确阐述相反,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关于文化功能的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功能是与文化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文化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
因此,文化的价值是人们之间本质力量交换的手段和媒介,文化的功能正是文化价值的实现。
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一是信息功能。
二是教化、培育功能。
三是社会发展动力功能。
四是认识功能,文化是人类认识活动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正是由于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及其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重要作用的整体性的把握与认知,马克思才有可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实现文化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由于文化在构建社会规则、价值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所以本文着重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尝试做初步的归纳和解读。
一、文化具有实践性———是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