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详解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绪论一、文化的界说(一)中国“文化”概念的演变“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系辞下》“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教化。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象传》‚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冯天瑜文化即人化。

——庞朴(二)西方“文化”概念的演变‚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泰勒(1871)‚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亨廷顿(1945年)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和学习得以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构成(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文化的构成:‚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而言‛。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狭义文化:‚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文化底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种‛。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文化是一种‚总合体‛,‚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之历史、艺术、哲学……之总合体;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单独叫中国文化。

‛——冯友兰三、文化的属性1.民族性2.时代性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传统文化上册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举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举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和影响。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和影响。

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引入话题: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举例: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具体例子和历史影响。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程度。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第一章古代中国概况第一节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方式。

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性质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早熟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多元一体”的。

中国文化以我为主。

【先秦文化】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展由萌芽到初具体系规模的时期。

夏、商、西周史称“三代”,“三代”是统一的、宗法性的王权专制国家形成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和规模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促成了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

【先秦文化】秦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无论是疆域的开拓,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文化发展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尊奉法家思想,并实行博士官制度,试图调和法家思想与黄老、儒学的关系,但终究由于法家思想的偏狭和酷刻,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祸,归于失败。

汉朝初立,但这毕竟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学受青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灵魂。

汉代还产生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道教。

儒学与道教一雅一俗,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持续地发挥着文化教化功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作用。

秦汉还是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士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间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玄学是士族的学术化。

玄学清高孤傲,清通简要,精妙雅致,超凡脱尘,是士族形象的学术化。

摆脱了汉代经学庸俗实证的特点,进入了重抽象思辨的玄妙境界。

【隋唐文化】在学术文化领域,儒、道、佛三家思想竞相斗艳。

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此后宋明理学的体系。

隋唐文化以其宏大的气象向世界展现了它的自信。

【宋辽夏金元文化】与北宋卑弱的对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文化的兴盛发展。

国学民间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学民间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学民间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文学艺术、书法篆刻、医药卜相、四书五经、典章制度、礼仪习俗、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等方面,其中有许多知识点非常有代表性。

第二章儒家文化知识点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仁、义、诚、信等。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论语》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此外,儒家礼仪、家教观念、教育方法等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道家文化知识点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道德经》、《庄子》等著作是道家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等,这些都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第四章佛家文化知识点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觉悟、菩萨、证悟等。

佛家典籍有《金刚经》、《般若经》等重要著作,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比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这些都是佛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第五章文学艺术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诗歌、散文、戏剧、曲艺等多种形式,其中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作品,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之作。

第六章书法篆刻知识点中国传统书法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技能。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 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 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 “小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 特性: ❖ 1、“协和外邦”、“和而不同”的整体和谐
观。 ❖ 2、“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
观。 ❖ 3、强调人自身修养的人本观。 ❖ 4、系统的整体思维方式及实践理性精神。
❖ 1、原始群居时期: ❖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 ❖ 婚姻状态是杂婚
❖ 2、血缘家族时期: ❖ 中国文化的曙光是从这时开始的 ❖ 三大成就: ❖ 一是石器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反映了人类创造文化能力的提高 ❖ 二是火的使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 ❖ 三是出现了弓箭:扩大了人类杀伤的范围和
产生的原因:生产力不发达;认识能力低下。
功能:维系人们的社会性;维系集体和个人的精神、 宣泄不安情绪。
2、神话的保存: 《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
《山海经》是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战国末期或西 汉初期;作者不定;性质不定(地理书或巫书)
二、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1、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
2、始祖神话: 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3、洪水神话: 大禹治水
4、战争神话: 黄帝战蚩尤
5、英雄神话: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6、传奇神话: 嫦娥奔月
三、古代希腊神话
1、古代希腊神话的背景
古代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时期的口头传说,希腊
神话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和艺 术的源泉,至今仍然被无数作家和艺术家当作题材 和灵感的宝库。
❖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 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 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 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 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 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 时代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案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和经典语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代表作品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代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或欣赏活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创作展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家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著作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影响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著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五章:中国传统节日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中国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案例和习俗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第六章:中国传统民俗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民俗的形式和代表项目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民俗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形式和代表项目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代表项目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民俗的实际体验活动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民俗的问题第七章:中国传统建筑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代表作品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代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并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中国传统建筑并进行观察和记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问题第八章:中国传统思想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思想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著作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影响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著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九章:中国传统艺术(续)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其它形式和代表作品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9.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其它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讲解中国传统艺术代表作品的背景、艺术特色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在代表作品中的体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其他形式和代表作品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视频资料或实物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或创作活动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创作展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第十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创新重点解析本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文学、艺术、哲学、节日、民俗、建筑、思想等方面。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PPT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PPT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贵刚经 人和健世 为尚有致 本中为用 的的的的 人和进务 文谐取实 精精精精 神神神神
1.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重视人的生命、肯定人的价值。 《周易》:把人与天地并立,并强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礼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孔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辉煌的文化成就 《史记》—史学 《古诗十九首》—诗歌 元典创制
道教、佛教——东汉
(四)魏晋南北朝——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期
融合期
多元的文化走向
多方创新的文化成就 数学—祖冲之 农学、地理学—《齐民要术》《水经注》 医学、化学—葛洪
(五)唐宋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鼎盛期
唐代 科学技术 文学 艺术
宋代 文学 书法 绘画 科技 教育
(六)明清——中国传统文化 的沉暮与创新
沉暮与创新
文化专制严厉 文字狱
早期启蒙思潮出现 李贽 王守仁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图书典籍 古代科技 学术文化
西学的传入与东渐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 验,谈谈中国传统化的 基本精神有哪些?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匡衡凿壁借光
车胤囊萤
孙敬悬梁
苏秦刺股
孙康映雪 勾践卧薪尝胆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躬行践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孔子:“敏于行”“敏于事”,“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力行近乎仁”
希腊哲学家 普罗泰戈拉
《论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命题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一章

我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一章1. 介绍我国文化的历史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其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密不可分。

从蛮荒时代到夏、商、周三代,再到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文化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

我国文化历史的丰富和多样为世人所称道。

2. 我国文化的特点我国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文明、民族、地域和宗教文化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其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礼仪、传统价值观念、家庭观念、宗教信仰、书法艺术、民间艺术等方面。

与西方文化不同,我国文化强调和谐、圆融、中和等。

3.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这些思想贯穿了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礼义”等道德伦理观念;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佛教思想强调“生老病死”、“轮回涅槃”。

4. 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我国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我国人民,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思想、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科技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文化艺术品也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

5.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在现代社会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6. 结语我国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了解和尊重我国文化,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的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世界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

希望我国文化能够在不断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7. 我国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文化在当代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章

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
(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又称物态文化, 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 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是 构成整个文化的基础,是 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 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自身 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 行等各种条件为目标,直 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利用和改造的程度和结果。
讨论、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 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 文化氛围。


(知识)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 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特指精 神财富,如文学艺术、 科学等)
2.文化的定义

西方学者的观点: 文艺复兴时期孕育了“文化”的科学 概念。到了18世纪,在人文传统深厚 的德国,出现了著名的哲学家康德、 赫尔德和文学家歌德,依据于中世纪 迥然不同的关于人的看法,对“文化” 做出了划时代的界定。
我的看法:

广义的“文明”是指人类进入了脑体分工、 创造了文字记载,进入了一种“开化”状 态,与“蒙昧”状态相对应。
狭义的 “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或个 人言论 行为进步状态的一个概念,与“野 蛮”概念相 对应。
4、文化的构成与分类
精神文化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由于 其内涵的广泛性而决定了 其外延的宽泛性,文化研 究者往往根据各自不同的 视角,对文化作不同的分 类。 文化的构成分为四个层面: 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 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 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 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 深层。


胡适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一文中指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 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 生活方式。”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里说:“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 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 精神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子课件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子课件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一、文化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引申出若干词义:一是包括语言 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彩画、装饰、人文修养等。“文” 与“质”“实”相对,所以《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易·系辞·下》载“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载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
中国传统社会的物质再生产,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 为单位的、自发的、以简单劳动工具为依托的简单再生产。 在这个再生产的过程中,各个家庭及社会组织彼此之间只 有简单的交换关系,没有精细的分工。“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养家糊口便是 这种生产的目的,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经济模式就是 自然经济。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发生、发 展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地理 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某一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 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产生的 基础,在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交流中起着不容忽视的 重要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 条件等因素是塑造一种文化模式的关键要素。在不同的地 理环境中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并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同影响。
由于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和宗法思 想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由家庭聚成 家族,由家族集合为宗族,再由宗族组成社会,进 而构成国家。家国一体,父是家君,君是国父,这 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结构。
家族本位观念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浓厚的乡土色 彩,怀恋乡土、眷顾乡亲成为一种恒久的文化现象。 由家庭亲情准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 朋友有信”等拓展而形成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成为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家族本位是落后经济形态 及专制体制的根源,因而它与现代化事业多有冲突。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三节 文化的广阔性、复杂性
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既广阔又复杂。因为人类所触及的一切皆为文化。诸如历史的、 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制度的、行为的、科学的、工业的等无一例外地都包 含在文化之中,这种广阔与复杂,人们是无法用有目的的语言技术简洁、扼要的 方式来表达。在这种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对文化的内容进行总体的把握和概括。
“文”与“化”合成一词是在西汉以后,刘向的《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 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的“文化”取其文明、文雅、文治、教化的意义,也是指以文化人用文来教 化人。我们看到“文”的内容包括了道德、风尚、习俗、教育等人文形态,文是 用来教化人、教育人的手段和工具;“化”成为了动词,包含了教育、影响、变 化等发展的动态表现。
二、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征
民族性也称为国度性,民族性的特征是文化的基本属性。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 个性。比如中国人过的中秋节、除夕、元宵节、春节、端午节等,西方 人过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这些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里,蕴含 着浓厚的民族情结,它能使几十亿的人们在同一时间,怀着相同的观念 和情感,去做同样一件事情,实现同一个目的。
三、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并随 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有的文明逐渐消失,有的文明被另一 种更高的文明取代。
例如19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于是封建文明逐渐被淘汰。到了20 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成了经济繁荣、独立自主的国家,现代文明正在不断地、 迅速地发展。
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体化
文化内容是广阔的,也是复杂的,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简单 和粗俗的。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的一切都具有“精神”的成分和色彩。哲学、 宗教、科技等所表现的现象是不能简单来划分物质或精神。桑田、宫殿建筑、万 里长城等不能分清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物质精神化、精神物质化,是文化 内容复杂与宽阔的体现。在学习和研究文化的实践中对物质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 能脱离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同样不能脱离物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分类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实例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的理解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掌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贡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流派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的understanding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杰出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3.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杰出人物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魅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杰出人物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的理解第四章:中国古代科技发明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果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影响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4.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果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果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的理第五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5.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掌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探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5.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和案例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和案例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的理解第六章:中国传统宗教信仰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宗教掌握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演变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6.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宗教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教义和仪式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宗教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演变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古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体系。

这一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为核心,融合了众多的民间信仰、宗教信仰以及艺术形式。

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第二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礼俗习惯等,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传统文化是一国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独特存在。

第三章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指通过教育、文化活动等手段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后代,并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世经典、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文化教育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同时,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

第四章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

例如,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等。

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保持其本来面貌,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鲜事物,保持活力。

第五章传统文化的挑战与保护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西方文化的冲击、快餐文化的盛行等。

因此,保护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六章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节日,不仅要保持其传统风貌和庆祝习俗,更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让节日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绪论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绪论
“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道德出发点和道德建设的终 极目标。这种人生哲学和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4
形成“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
“正心笃志,崇德弘毅”指的都是心理素质的陶冶和 培养,这对当代年轻人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
15
请思考—— 应当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16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旧文化,但同时也不能否 认,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封建文化的糟粕。
17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
把教育和学生发展结合起来, 把育人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结合起来。
既要让学生体验到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要能解决他们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18
文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文化是渗透在人们的活动、行为和知识当中的
8
尊老尚古,贵中尚和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者是智慧与经验的化身 “中” 即孟子所说的“中庸”
“和” 即和气、和睦、和平、和谐
9
兼容并包,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来源于周边各少数民 族或世界各地,正是由于这种不断地吸纳和兼收,
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10过渡页TransFra bibliotektion Page
那么,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青少年立德树
人能够有哪些重要的帮助呢?
12
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以国为家、家国一体、先国后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内容。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和情 怀,对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促进中华民族的 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建立“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人际关系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先秦时期开始发展的文化体系,包括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科技技术等方面,渗透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广泛,它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1 传统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崇尚和谐、均衡、缓和的生活态度,同时提倡忠诚、节俭等传统道德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给现代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文明和人文情感。

2.2 传统文化对商业运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关于商业行为的规范,例如诚信经营、商业文化等,这些规范推动了现代中国商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也为商业人士提供了重要的交际历史和商业关系解决方案。

2.3 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这些品质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教育中,这些品质依然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因素,而且教师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启示,以更好的方式教育学生。

2.4 传统文化对法律规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德行,崇尚公正、公义和廉洁,形成了许多与现代法律极为类似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如诚信、守信、契约精神、忠诚、法律平等等。

这些观念和规范的遵守对于维护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公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3.1 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价值观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2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文化的现代转型,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中国书法、国画、陶瓷等艺术品的市场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老字号品牌也在向国际市场进行拓展。

同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华文化,以此为削弱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 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 沙落雁》、《梅 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中国象棋、 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 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 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 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古人阶段(距今20万年至5万年): 也称早期智人,陕西大荔人、许家窑人、山西丁村人; 石器制作水平多样,水平提高,第二次加工; 体质提升,有了性别和年龄的分工; 同辈通婚——族外婚; 氏族制度萌芽;
新人阶段(距今5万年-1万年): 也称晚期智人,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内蒙古河套人、
北京山顶洞人; 石器采用刮削、磨光、钻孔等技艺,发明了弓箭,骨针; 懂得装饰; 原始宗教信仰出现(红色赤铁矿粉末-灵魂不灭);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二人转、 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 木偶戏、脸谱。
中国建筑
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 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故宫 ……
汉字汉语
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 射覆、酒令、打油诗等……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 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 语》)
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南华经》《道德经》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 国)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 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 (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 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 和民族的特色。传来自统文化


代 法云
化 学南 院大

14
级 社 会 工
滇 池 学 院

课程内容
传统文化概论
(12学时)
中国现代化历程
(6学时)
两者的关系
(10学时)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
(60%)。 平时成绩:
(1)课堂讨论20%。(课堂讨论要求每位组员参与, 并提供发言提要) (2)课堂考勤20%。
新时期时代(距今1万年-4000年): 磨制石器的广泛使用,陶器的制作,生产力水平提高; 农业、畜牧业逐渐取代采集、渔猎; 纺织业(麻布衣服)、建筑业(半地穴房屋)、舟车制造
(独木舟、独轮车); 精神文化:天文历法、天文符号; 原始宗教与艺术: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
拜; 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取代; 贫富分化,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世袭王权;
春秋五霸(-BC476):“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 楚庄王”
战国七雄(BC475-221):齐、楚、燕、韩、赵、魏、秦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何谓传统?
一般认为,传统就意味着过去。 传统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文化生 命,它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奔流于未来。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何谓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
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 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 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二、夏商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BC2070-BC770) 殷商文化(BC1600-1046):
甲骨文、典籍、青铜器;古代中国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神本文化、祭祀与巫术;
西周文化(BC1046-770): 敬德保民;以人为本;宗法制度、制礼作乐;
三、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BC770-BC22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远古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

猿人时期(20万年前)








古人阶段(20万-5万年)









前 )
新人阶段(5万年-1万年)
前 )
猿人时期: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共同采集、渔猎; 简单粗糙的石器制作; 火的使用:熟食、取暖; 由杂乱的性交关系——同辈男女通婚(伏羲女娲兄妹为婚)
期末考核:开卷考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小组讨论:
您所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何谓文化?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
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 内的复杂整体。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传统中医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 《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宗教哲学
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禅宗、 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饮食文化
茶文化、酒文化、烹饪文化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