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被称之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选 B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A.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B. 自然因素和动物因素C. 动物因素和人为因素D. 植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答案】A【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选 A3.下列有关十九世纪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错误的是()A. 出生率大大超过了死亡率B. 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C. 生产力发展生活条件大为改善D. 自然灾害减少环境更适于人类生存【答案】D【解析】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自19世纪初以来由于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人口快速增长.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D错误.故选 D.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下列不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做法是()A.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环境污染B. 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C. 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D. 开发森林资源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答案】D【解析】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A. 水土流失B. 沙尘暴C. 水土富营养化D. 生物多样性破坏【答案】C【解析】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沙尘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6.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答案】【解析】7.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某些物质的变化甲、乙分别是()A. 尿素、葡萄糖B. 无机盐、尿素C. 蛋白质、葡萄糖D. 血细胞、无机盐【答案】A【解析】解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少量的无机盐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故乙是葡萄糖由于水大量被吸收尿素浓度升高故甲是尿素故选 A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A. 生物圈B.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由它们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故选 D9.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雾霾天气给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警告.下列做法与减轻雾霾无关的是()A. 多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B. 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C. 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D. 杜绝浪费实施“光盘行动”【答案】D【解析】 A 、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沙尘天气可以减轻雾霾 A错误B、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可以减轻雾霾 B错误C 、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可以减轻雾霾 C错误D、杜绝浪费实施“光盘行动”与减轻雾霾无关 D正确10.在稻田中大量捕杀青蛙可能造成水稻减产主要原因是()A. 食物链破坏B. 杂草疯长C. 植被被破坏D. 物质不能循环【答案】A【解析】解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rightarrow 害虫\rightarrow 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故选 A.11.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其根本原因是()A. 大气污染B. 人口过度增长C. 臭氧层空洞D. 温室效应【答案】B【解析】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A. 草原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解 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少A不符合题意B.海洋对于地球环境的变化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海洋具有氧气再分配作用其吸收4/5的太阳能一年可产氧360亿吨大气中70%的氧是海洋生产的海洋还吸收了大气中剩余的二氧化碳使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的含量多60倍海洋还有调节季节和气候的作用为人类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自然环境平衡同时海水还起着调节和储存地球上热能的作用海洋还是清洁地球废物的净化器海洋中微生物可分解有害废物 B符合题意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但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类丰富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不符合题意故选 B13.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A. 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地B. 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C. 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开山采矿D. 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答案】B【解析】A、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 A错误B、禁止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B正确C、绿水青山避免盲目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因此不能盲目开山采矿 C错误D、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应该少量使用农药有利于环境保护 D错误14.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抵抗旱涝和病虫害能力较差B. 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口密集容易产生环境问题C. 园林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D. 人工生态系统能否持续发展人作为生产者起着决定性作用【答案】【解析】15.当人体处于图B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B. 收缩、肺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口腔rightarrow 外界C. 舒张、外界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肺D. 舒张、肺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鼻rightarrow 外界【答案】D【解析】如图中( A )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rightarrow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rightarrow 胸廓扩大\rightarrow 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rightarrow 外界气体进入肺图(B)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rightarrow 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rightarrow 胸腔容积缩小\rightarrow 肺泡借弹性\rightarrow 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rightarrow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6.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_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16.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的部分【答案】1.人工生态系统【解析】略【答案】2.能量流动, 对人类最有益【解析】略17.在如图的生态系统中请根据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用“→”联成一个生物网在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指哪些?生产者 ________消费者 ________分解者 ________【答案】草, 兔、猫头鹰、鸟、食草昆虫, 细菌、真菌【解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消费者有兔、猫头鹰、鸟、食草昆虫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18.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________(判断对错)【解析】人类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19.生态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答案】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生物圈【解析】解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故答案为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生物圈20.把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连接起来.a.猩猩________ A.草原b.丹顶鹤________ B.森林c.草地鼠________ C.海洋d.蓝鲸________ D.湿地【答案】B, D, A, C【解析】解 a、猩猩生活在森林中b、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附近沼泽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c、草地鼠生活在草原上d、蓝鲸生活在海洋中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21.(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含有“吃虫的鸟”的最短的食物链 ________21.(2)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多少种?________ 蛇属于________营养级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________21.(3)若狐的数量不变食草昆虫因药物而大量死亡则青蛙的数量会________ 该草原容纳猫头鹰的数量会________21.(4)若构成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补充的成分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成分应该是________21.(5)生长在该草原上的蘑菇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其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21.(6)内蒙古乌拉特草原鼠害成灾的根本原因是草场退化这个事例表明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有限的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防控鼠害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防治21.(7)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将是________ 【答案】9, 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解析】【答案】4种, 第三、四、五, 捕食和竞争【答案】减少, 减少【解析】【答案】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草【解析】【答案】分解者, 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解析】【答案】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解析】【答案】猫头鹰【解析】22.(1)两段资料中提到了哪几种动物?22.(2)资料中提到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22.(3)以上两例更能体现生态平衡的是哪个?为什么?22.(4)以上两例运用到了什么生态知识?【答案】(1)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解析】解(1)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两段资料中提到的动物有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答案】(2)都是消费者【解析】(2)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以植物或动物为食都是消费者.【答案】(3)资料二因为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解析】(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越能维持生态平衡.因此以上两例更能体现生态平衡的是资料二.因为有生产者(菜)、消费者(鸡、猪)和分解者(细菌真菌)而资料一只是体现了食物链即吃与被吃的关系.【答案】(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解析】(4)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是赤眼蜂将卵产在螟的卵块中幼虫取食卵黄化蛹并引起寄主死亡.成虫羽化后咬破寄主卵壳外出自由生活.因此赤眼蜂与螟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食物链.如玉米\rightarrow 玉米螟\rightarrow 赤眼蜂.生态农业的原理是延长了食物链使物质能量等到循环利用并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因此以上两例运用到的生态知识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23.(1)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有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属于________(选填“有性”或“无性”)繁殖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__多样性23.(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________过程使其身体再生这一能力是由细胞中________决定的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________结果23.(3)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答案】(1)有性, 基因(遗传)【解析】(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所以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有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故属于有性繁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答案】(2)细胞分化, 遗传物质(DNA或基因), 自然选择【解析】(2)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所以海蛞蝓这一身体再生能力是由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或基因)决定的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故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自然选择结果【答案】(3)18条【解析】(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18条。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人口过度增长B. 水旱等自然灾害C. 火山经常爆发D. 气候变恶劣【答案】A【解析】解:人口过渡增长,势必会造成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毁林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增长过快,是使地球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故选:A.2.2018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同学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 拒绝食用野生保护动物C. 为了开发森林资源,使用一次性木筷子D. 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答案】C【解析】解: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不符合题意。

B.拒绝食用野生保护动物,保护生物,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不会污染环境,节约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C. 池塘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是()A. 人们的经济收入过高B. 国民经济增长过快C. 加快人口老龄化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解:A.人们的经济收入过高是经济水平提高的表现,不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A不符合题意。

B.国民经济增长快是社会飞速发展的体现,不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加快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

D.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D 符合题意。

故选:D。

2.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每天开机后尽量不要关,节约时间并减少对电脑的损伤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⑥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预防疾病A. ①②③④⑤B. ③④⑤⑥C. ①④⑥D. ①③⑤【答案】D【解析】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可见D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词对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做了生动的描述然而现在在许多稻田里已经听不到蛙声了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农民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青蛙的栖息环境B. 青蛙个体之间的竞争C. 人类的乱捕滥杀D. 水域污染影响了青蛙的繁殖【答案】B【解析】A、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两栖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农田被侵占等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因此环境污染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 A不符合题意B、青蛙个体之间的竞争不是现在听不到蛙声了的原因 B符合题意C、人的大量捕杀必然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因此人类的大量捕杀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 C不符合题意D、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因此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的改变与破坏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 D不符合题意2.2016年12月18-20号市气象台发布“雾霾”红色预警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校停课、室外工作人员停工、汽车上路限号等.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A. 建立黄河森林公园B. 创建全国生态城市C. 关闭重污染企业D.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答案】D【解析】解“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直接有关改善雾霾天气状况的关键是改善空气质量建立黄河森林公园、创建全国生态城市、关闭重污染企业与改善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表现.故选 D.3.下列关于人口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口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B. 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快点没关系C. 我国即将出现老龄化问题必须采取社会化保障措施D. 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答案】B【解析】解 A、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使生物种类减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口增长过快不光会引起粮食危机还会使耕地、淡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减少还会引起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异常等.因此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也不能过快增长.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 提高到11.6\% 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 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 以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 2011年年末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 因此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4.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A.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原植被为主 A错误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B错误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主要是农作物 C错误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D正确故选D.5.我国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以下与“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A. 倡导步行、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上下班B. 多用电邮、QQ通讯纸张应双面打印C. 超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袋D. 就餐时尽量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答案】D【解析】解 A、倡导步行、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上下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B、多用电邮、QQ通讯纸张应双面打印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C 、超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袋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大量的树木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D符合题意.故选D.6.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 为了保护森林不能砍伐森林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C.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广大市民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D. 全民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行为节约木材保护森林【答案】A【解析】解 A、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 A错误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 B正确C 、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应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从我做起 C正确D、我们要“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 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 D正确故选 A7.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A.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B. 自然因素和动物因素C. 动物因素和人为因素D. 植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答案】A【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选 A8.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是肾小球主要起过滤作用B. ②是肾小囊里面的液体是原尿C. ③是肾小管主要起重吸收作用D. ④是输尿管主要起输送尿液的作用【答案】D【解析】解A.①是肾小球主要起过滤作用 A正确B.②是肾小囊里面的液体是原尿 B正确C.③是肾小管主要起重吸收作用 C正确D.④是静脉而不是输尿管 D错误故选 D9.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 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C.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D. 外出就餐适量点餐【答案】C【解析】11.在蔬菜博览园内每年都有大量的蔬菜新品种展出新品种的培育与广泛推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同时丰富了()A. 基因的多样性B. 物种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等新品种的培育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同时丰富了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故A正确12.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农田B. 草原C. 城市D. 森林【答案】D【解析】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A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B错误C、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C错误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D正确故选 D.13.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A. 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B. 废弃的耕地无人管理将会杂草丛生C. 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D. 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减少从而使食草动物的增加受抑制【答案】D【解析】解 A、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是共生关系不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错误B、废弃的耕地无人管理将会杂草丛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错误C 、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是人类的活动破坏造成的不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错误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减少植物减少从而使食草动物的增加受到抑制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正确.故选 D.14.人口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影响到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哪个基本条件()A. 一定的生存空间B. 营养物质C. 水D. 阳光【答案】D【解析】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人口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影响到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阳光.故选 D.15.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口的增长给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B. 人口的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 人口的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率【答案】D【解析】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利用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故选 D16.生物圈包括哪三大类生态系统()A. 海洋、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B. 草原、陆地和农田生态系统C. 草原、荒漠和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这三大类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故选 A17.在地球上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A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B符合题意C.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C不符合题意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之肾”之称 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A. 数量不变B. 比例不变C. 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平衡D. 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答案】C【解析】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故选 C.19.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观点正确的是()A. 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B. 人口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C. 如果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人口增长就不必受限制D. 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答案】B【解析】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所以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社会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方面遇到巨大的困难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B正确.故选 B2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B. 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答案】B【解析】解 A.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汽车是能够运动的物体但不是生物 A错误B.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 B正确C.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C错误D.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地球之肾”是指湿地生态系统 D错误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1.(1)请你说说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行为?21.(2)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出和大家分享【答案】一工厂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各种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运行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三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也会放出二氧化碳等【解析】一工厂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各种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运行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三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也会放出二氧化碳等【答案】作为一个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循环使用教材等【解析】作为一个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循环使用教材等22.(1)资料一中美国孟山都种子公司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成功培育出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的()22.(2)资料二中我国通过建立“基因库”来保护日渐稀少的野生大豆种子资源这种做法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哪种措施?________22.(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三说明我国豆科植物的________多样性资源丰富22.(4)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很多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22.(5)资料四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程度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民族的文明水平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你认为我们还应该怎么做?________A. 潜在价值B. 间接价值C. 直接价值D. 商品价值【答案】C【解析】【答案】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解析】【答案】基因【解析】【答案】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答案】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B. 森林C. 农田D. 沙漠【答案】B【解析】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森林的生物成分最复杂生物的数量最多因此调节能力最强故选 B2.下列动物的行为哪项不能正确反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身上沾满了各种花粉B. 兔子从灌木丛中跑过身上挂满了苍耳的果实C. 羊群以青草为食它们是青草的分解者D. 曾经的“剿灭麻雀”运动变为现在的保护麻雀有利于生态平衡【答案】C【解析】解 A.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身上沾满了各种花粉能帮助植物传粉体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不符合题意B.兔子从灌木丛中跑过身上挂满了苍耳的果实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不符合题意C.羊群以青草为食它们是青草的消费者 C符合题意D.曾经的“剿灭麻雀”运动变为现在的保护麻雀有利于生态平衡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3.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校园内的香樟树B. 池塘中的小鱼C. 草原中的野兔D. 我们的校园【答案】D【解析】A、校园中的香樟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A错误B、池塘中的小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错误C、草原上的野兔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错误D、我们的校园既包括了生物成分也包括了非生物成分属于生态系统 D正确4.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A. 酸雨--通过净化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B. 臭氧层空洞--减少使用氟利昂C. 土地沙漠化--退耕还林还草D. 温室效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答案】D【解析】 A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 A正确B、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常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目前大气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应该减少使用氟利昂 B正确C 、土地沙漠化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导致动物不得不迁徙使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所以应该是退耕还林还草 C正确D、防治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与防治温室效应关系不大 D错误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 全球每年用掉5万亿个塑料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14个而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一百年之久塑料灾难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下列说法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是()A. 塑料污染与个人行为无关B. 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C. 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D. 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答案】A【解析】解塑料污染问题也就是“白色污染” 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故选 A6.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选 D7.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生物界就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烙印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B.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无法修复C. 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D.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破坏环境【答案】A【解析】解 A、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A正确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可以进行修复的 B错误C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C错误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D错误故选 A.8.“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对人类的警示是()A.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要保护好地球B. 一定要走进太空寻找到符合人类生存的星球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太大D. “生物圈Ⅱ号”太小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答案】A【解析】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Ⅰ号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9.(2)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肉食性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会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 9.(3)写出图二中蕴含的食物链________ 若该食物链就是图一食物网中的一条则生物甲与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________表示9.(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它通过生理过程 ________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答案】(1)生态因素【解析】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答案】(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自我调节, 生物影响环境【解析】(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答案】(3)丁→乙→甲→丙, 竞争关系, c【解析】(3)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鹰和狐都吃兔可见鹰和狐之间是竞争关系图二中乙、丁都以甲为食属于竞争关系竞争关系在图解上表现为开始比较平缓随时间推移数量上出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两极分化即C图【答案】(4)生产者, ②光合作用, 碳—氧平衡【解析】(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10.(1)生长在同一区域的落叶松、红松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它们不仅能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还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________的平衡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10.(2)大兴安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部分如阳光、空气、温度________等10.(3)如果大量捕杀该地区的植食性动物此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________【答案】(1)竞争, 氧气, 生产者【解析】解(1)落叶松和红松生长在同一区域它们会共同竞争食物和生存空间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答案】(2)非生物, 水【解析】(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所以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应有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部分【答案】(3)一定限度的【解析】(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大量捕杀该地区的植食性动物此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11.(1)如果研究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取哪两组实验装置________ 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11.(2)如果选择A和C作为对照实验 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说明河泥在这个生态系统的作用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答案】CD, 光照【解析】如果研究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选以光为变量其他条件都一样即取CD 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答案】不能, 因为A、C两个装置中有河泥和水藻两个变量【解析】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比较比较A、C结果可知两个装置中有两个变量河泥和水藻无法证明河泥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2.(1)你对“生物圈Ⅱ号”有何了解?12.(2)科学家在“生物圈Ⅱ号”中进行的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但是它用事实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答案】“生物圈Ⅱ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 1991年 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 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解析】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生物圈二号”实验“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 1991年 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 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 降至14\% 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 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此次失败的实验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事此项实验的科研机构的威信大受影响 1994年3月 7名科学家再次进入“生物圈二号”进行第二次实验这种努力在1年半之后再次以失败告终【答案】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解析】1996 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2号” 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肾”之称()【答案】T【解析】解由课本知识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肾”的称号故本题是正确的14.由于一个食物网中有很多生物一种生物的消失对整个食物网没有任何影响.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生物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关系就包括捕食与被捕食食物链和食物网上的每一个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消失它的上一个营养级因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会和别的生物争夺食物与生存空间而影响到别的生物的生存对它的下一个营养级影响就更大了他们会因为缺少食物而灭绝.如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一种生物的消失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故答案为 \times .15.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所以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故本题是错误的16.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答案为√.。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概念图错误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A.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其中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A正确。

B.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B正确。

C.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者是并列关系,C错误。

D.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正确。

故选:C。

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 温室效应B. 沙尘暴C. 赤潮D. 白色污染【答案】A【解析】解:三峡工程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节约了煤炭资源,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选A.3.有关环境人口承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B. 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环境人口承载量的首要因素C. 科技发展可以使环境不受人口承载量的影响D.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答案】A【解析】解: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A符合题意;B.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生活水平五个因素制约,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B不符合题意;C.科技发展水平不能使环境不受人口承载量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文化和消费水平对人口承载量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块农田B. 农田里所有植物C. 校园里花坛中的花D. 一群蜜蜂【答案】A【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A.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中的非生物部分又包括了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 A 符合题意B.农田里所有植物只包括农田中的生产者没有包括农田中的非生物部分、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属于生态系统 B不符合题意C.校园里花坛中的花只包括校园中的部分生产者没有包括校园中的非生物部分、其他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属于生态系统 C不符合题意D.一群蜜蜂只包括消费者蜜蜂没有包括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其他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属于生态系统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A. 阳光、土壤、空气B. 植物、动物、微生物C. 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D. 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3.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南极和北极的考察力度为了保护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环境到两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粪便和生活垃圾带离两极这主要是因为两极()A. 分解者很少B.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C. 缺少生产者D. 缺少消费者【答案】A【解析】解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主要是因为南极分解者很少故选 A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A.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B. 全部生物C. 非生物部分、分解者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空气、水、土壤(泥沙)等、消费者(动物)5.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属于()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解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而自然界中的分解者从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获得食物源能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供生产者再度利用故选 B6.有甲、乙两个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基本相同的生态系统都引进相同数量的另一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生态系统中引进的生物数量大大增加乙生态系统中引进的生物数量大大减少这一现象说明()A. 甲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B. 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C. 甲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D. 乙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答案】B【解析】7.在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这四种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A. 兔B. 草C. 狐狸D. 鹰【答案】A【解析】解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形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或草→兔→狐狸草是生产者兔是初级消费者狐狸和鹰是次级消费者故选 A8.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公园内的所有植物B. 校操场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C. 池塘中的所有鱼D. 发源于梧桐山的龙岗河【答案】D【解析】9.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 热带雨林B. 温带草原C. 温带落林D. 北方针叶林【答案】A【解析】A.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大 A正确B.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生态系统较不稳定 B错误C.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温带四季分明动植物种类较多但比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很多故其自动调节能力不如热带雨林 C错误D.北方针叶林分布在寒带气温低动植物种类较少 D错误故选A.10.“蝗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 捕食B. 竞争C. 共生D. 寄生【答案】A【解析】螳啷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正确选项是()A. 草、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 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D. 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答案】C【解析】A、草属于生产者、食草昆虫属于消费者而不是都属于生产者错误B、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图不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错误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正确D、图中有5条食物链但是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蛙→蛇→猫头鹰而不是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错误12.生态系统的构成是()A.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B. 校园里的各种花卉C. 麦田里所有的生物D. 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其中生物包括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选项A、B、C中都只有生物没有环境把生物与环境分割开了因此不是生态系统选项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既包括了池塘里生物的生活环境又包括了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因此是生态系统故D符合题意13.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青蛙B. 昆虫C. 水稻【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昆虫属于消费者14.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消费者D. 危害者【答案】B【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选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5.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生产者 ________是消费者 ________是分解者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答案】生物, 环境, 绿色植物, 动物和人, 微生物, 生物圈【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和人是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分解者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6.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人类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10分共计140分)17.材料一新闻时常有报道小孩在窖井井盖内放鞭炮导致爆炸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如图所示是放鞭炮后井盖被炸飞的情景很危险!材料二据相关研究城市下水道积累的有机物被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等分解代谢会产生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在遇到明火和空气时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请分析回答请描述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的生物特征【答案】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两点正确即可)【解析】细菌、甲烷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腐生或寄生)18.(1)该图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 在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8.(2)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18.(3)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 ________18.(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生长得繁茂在一段时间内昆虫的数量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18.(5)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________ 鼠、猫头鹰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答案】分解者【解析】图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是()A. 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B. 劳动就业发展困难人民生活改善缓慢C.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 以上几点都是【答案】D【解析】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其中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劳动就业发展困难、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都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选 D2.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后()A. 草场会被破坏B. 鹰的数量会增加C. 鼠的数量会减少D. 鹰的数量不会变【答案】A【解析】解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鼠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会由于鼠的增加而减少草场会被破坏故选 A3.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的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B. 动物能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C. 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D.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其中主要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海啸等造成的【答案】D【解析】解 A. 动物靠捕食行为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A正确B. 动物是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正确C. 动物是消费者消费者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C正确D. 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干预 D错误故选 D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B. 爱护花草树木C. 使用一次性筷子D. 洗手不忘关水龙头【答案】C【解析】ABD、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爱护花草树木、洗手不忘关水龙头都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C、使用一次性筷子即浪费资源也会污染环境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因此不利于落实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使用一次性筷子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 全球每年用掉5万亿个塑料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14个而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一百年之久塑料灾难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下列说法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是()A. 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B. 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C. 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D. 塑料污染与个人行为无关【答案】D【解析】塑料污染问题也就是“白色污染” 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用排除法 ABC项正确 D错误6.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A.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B. 呼伦贝尔草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A符合题意B.呼伦贝尔大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 B不符合题意C.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C不符合题意D.草原生态系统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是()A. 一块农田中所有的水稻B. 一片森林C. 一条河流D. 一块草地【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知B、C、D都是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A、一个农田里的所有的水稻只有植物没有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也没有环境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不是生态系统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 全球每年用掉5万亿个塑料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14个而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一百年之久塑料灾难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下列说法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是()A. 塑料污染与个人行为无关B. 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C. 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D. 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答案】A【解析】解塑料污染问题也就是“白色污染” 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________有关9.(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9.(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9.(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答案】空气、温度、水、空间等, 金鱼藻、河泥【解析】生态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识图、分析题意比较四装置可知有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温度、水、空间等(写对三个即可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间比较A、B、c可知 A装置没有金鱼藻和河泥 B装置没有河泥 C装置有金鱼藻和河泥因此装置A与C 装置B与C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装置C金鱼存活的时间最长25天因此可知与小鱼的存活时间有关的实验条件是金鱼藻、河泥【答案】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解析】金鱼的存活需要食物和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比较A、B不同的变量是金鱼藻没有金鱼藻的图A金鱼活的时间短3天有金鱼藻的图B金鱼活的时间长11天可知水藻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因此金鱼活的时间长【答案】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金鱼提供氧气金鱼藻在暗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解析】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反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氧气消耗的最快因此D装置中的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短【答案】光【解析】C、D的实验的变量是光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反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氧气消耗的最快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10.(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10.(2)若该图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10.(3)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10.(4)在该食物网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答案】(1)生态因素【解析】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答案】(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解析】(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答案】(3)草→鼠→蛇→鹰【解析】(3)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是草→鼠→蛇→鹰【答案】(4)捕食和竞争【解析】(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根据图二中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可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因此丙是鹰甲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蛇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11.(1)生长在同一区域的落叶松、红松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它们不仅能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还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________的平衡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11.(2)大兴安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部分如阳光、空气、温度________等11.(3)如果大量捕杀该地区的植食性动物此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________【答案】(1)竞争, 氧气, 生产者【解析】解(1)落叶松和红松生长在同一区域它们会共同竞争食物和生存空间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答案】(2)非生物, 水【解析】(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所以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应有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部分【答案】(3)一定限度的【解析】(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大量捕杀该地区的植食性动物此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12.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良的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环境更美好你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请你就此写一写与“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内容相关的话来表达你的看法【答案】①随手关灯减少用电废品回收利用【解析】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3.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减.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中其中的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故答案为√1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肾”之称()【答案】T【解析】解由课本知识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肾”的称号故本题是正确的15.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答案为√.16.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F【解析】解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只包含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动物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本题是错误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概念图错误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A.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其中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A正确。

B.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B正确。

C.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者是并列关系,C错误。

D.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正确。

故选:C。

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 温室效应B. 沙尘暴C. 赤潮D. 白色污染【答案】A【解析】解:三峡工程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节约了煤炭资源,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选A.3.有关环境人口承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B. 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环境人口承载量的首要因素C. 科技发展可以使环境不受人口承载量的影响D.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答案】A【解析】解: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A符合题意;B.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生活水平五个因素制约,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B不符合题意;C.科技发展水平不能使环境不受人口承载量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文化和消费水平对人口承载量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物只能以植物为食,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C. 动物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植物利用D. 只有分解者才能促进物质循环,动物不起作用【答案】B【解析】2.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但实际上,人口的增长对环境有很大影响,下列说的不对是()A.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B.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C. 人多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应提倡人口大量增加D. 优生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答案】C【解析】解: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故选:C.3.在一个由草、鼠、猫头鹰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则鼠的数量就会()A. 迅速上升B. 难以预测C. 先上升后下降D. 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解: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鼠→猫头鹰的食物链,如果将鼠的天敌猫头鹰全部消灭了,则鼠的数量会先因猫头鹰的灭绝而上升,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下降。

故选:C。

4.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A. 酸雨--通过净化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B. 臭氧层空洞--减少使用氟利昂C. 土地沙漠化--退耕还林还草D. 温室效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解析】 A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A正确。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A. 导致地球升温引起温室效应B.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D. 防风固沙、消纳噪音【答案】A【解析】解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 “树大根深” 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降低温室效应维持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 左右根系可以固沙减弱噪音利人健康.故选 A.2.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农田B. 草原C. 城市D. 森林【答案】D【解析】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A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B错误C、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C错误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D正确故选 D.3.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更要提高人口素质其中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A. 晚婚B. 晚育C. 少生D. 优生【答案】D【解析】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D正确.故选 D.4.在下列各种举措中属于生物防治的是A. 夜间在稻田里用灯光诱杀有害昆虫B. 稻田里养殖青蛙以消灭害虫C. 用飞机向松林喷洒农药消灭害虫D. 组织大批人力捉拿玉米螟【答案】B【解析】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综合分析选项 A夜间在稻田里用灯光诱杀有害昆虫、C用飞机向松林喷洒农药消灭害虫、D组织大批人力捉拿玉米螟都不属于生物防治而B稻田里养殖青蛙以消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故选B.5.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是()A.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B. 使用电子支付C. 垃圾分类处理D. 使用共享单车【答案】A【解析】A、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破坏生态环境错误B、使用电子支付减少了纸币的使用减少了污染正确C、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D、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6.科学家在位于水深约3200m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类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蠕虫的细胞和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同B. 细菌和蠕虫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 鲸骨髓→细菌→蠕虫构成一条食物链D. 细菌和蠕虫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D【解析】解 A.蠕虫是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菌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A错误B.细菌与蠕虫之间为共生关系 B错误C.据题意分析可知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C错误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细菌和蠕虫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正确故选 D7.现代社会提倡“绿色出行” 这样做的好处不包括()A. 减少酸雨B. 节省能源C. 减少温室效应D. 避免臭氧层的破坏【答案】D【解析】绿色出行可以减少酸雨、节省能源和减少温室效应但对臭氧层的破坏没有影响8.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两大类()A. 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故选 A9.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 植树造林B. 捕杀青蛙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答案】B【解析】人类采取措施通保护生物多样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主要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另外禁止对动物的滥捕滥杀和防止外来生物入侵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A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是为了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恢复和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多样性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合题意B、大量捕杀青蛙是破坏动物多样性的行为不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符合题意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合题意D、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样既保护了天然林资源也保护了生活在其中的动物的栖息地保护了动物的多样性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合题意1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B【解析】解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故选 B.11.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A.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A正确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B错误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生态系统不太受人工控制 C错误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主要是农作物 D错误故选A.12.疫情期间蒙古国送3万只羊给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羊在生态系统中是()A. 消费者B. 生产者C. 分解者D. 捕食者【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空气、水、土壤(泥沙)等、消费者(动物)羊是动物1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B.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 为减少“白色污染” 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D.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答案】C【解析】 A 、废旧金属依然有其使用价值且许多废旧金属中含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有较大危害所以应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故正确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所以需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正确C 、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加剧温室效应故错误D、使用农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而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所以应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正确14.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如何变化()A. 缓慢上升B. 仍保持相对稳定C. 迅速上升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答案】D【解析】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由于缺乏天敌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田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减少故选 D1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是()A.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控制人口增长B.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C. 早婚、早育控制人口数量D. 禁止近亲结婚【答案】B【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 B16.下列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举措是()A. 煤和石油的燃烧B. 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分解C. 绿化造林D. 焚烧秸杆【答案】C【解析】A、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B、动植物尸体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C、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所以说绿化造林是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举措D、焚烧秸杆容易产生较多的烟尘污染空气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句容仑山湖B. 句容仑山湖的所有植物C. 句容仑山湖的所有动物D. 句容仑山湖的所有生物【答案】A【解析】A、句容仑山湖即包括句容仑山湖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A符合题意B、句容仑山湖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部分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不符合题意C、句容仑山湖的所有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部分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不符合题意D、句容仑山湖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不符合题意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块草地B. 一群羊C. 一片森林D. 一条河流【答案】B【解析】ACD、“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 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ACD不符合题意B、“一群牛” 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B符合题意19.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中的生物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1中植物主要通过①表示的生理过程参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B. 图2中乙代表的生物是图1中的CC. 图1中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A和BD. 图2中乙代表的生物是图1中的B【答案】C【解析】解分析图1可知 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图2中通过相对数量可推测食物链为丙→甲→乙A.植物主要通过①呼吸作用和②光合作用参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A错误B.图1中C表示非生物物质成分 B错误C.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 C正确D.乙可以表示为次级消费者对应的是图1中的E D错误故选 C20.下列哪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保护生物的数量C. 保护物种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21.(2)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的消费理念21.(3)关注生物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1.(4)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答案】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解析】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答案】D【解析】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答案】B【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答案】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22.(1)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由此判断它属于________动物22.(2)狼群可以在头狼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围猎几百只黄羊由此可知狼具有________行为22.(3)狼被大量猎杀后草原鼠害横行大面积沙化沙尘遮天蔽日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也说明动物对维持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22.(4)以下做法或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答案】(1)哺乳【解析】解(1)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答案】(2)社会【解析】(2)狼群可以在头狼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围猎几百只黄羊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由此可知狼具有社会行为【答案】(3)自动调节, 生态平衡【解析】(3)狼被大量猎杀后草原鼠害横行大面积沙化沙尘遮天蔽日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也说明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4)A.山水林湖田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A正确B.为节约成本污水只排放不处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B错误C.对损害人类利益的动物赶尽杀绝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C错误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一种不管不问的态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D错误故选 A23.(1)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组成部分23.(2)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请你为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________23.(3)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________很少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有限23.(4)通过这两个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________【答案】(1)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解析】解(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答案】(2)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即可)【解析】(2)为维护绿水青山要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答案】(3)分解者, 自动调节【解析】(3)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圾放在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4)积极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解析】(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禁止、严惩滥捕乱杀的行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4.(1)此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________等24.(2)此生态系统中能产生沼气的腐生细菌属于________24.(3)若某种难分解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24.(4)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答案】光、温度、水、空气、塘泥【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答案】分解者【解析】腐生细菌属于属于分解者可以把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答案】鱼【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的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人(或是鱼)【答案】桑叶→蚕【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形成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桑叶→蚕。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 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 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 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答案】D【解析】解: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文化生活所需要的资源都来自于生物圈,因此人口的过渡增长必定会对生物圈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但是人口的适度增长也会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例如低生育水平会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加重抚养老年人口的负担,这将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故选:D2.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A. 农业生产B. 工业生产C. 城市环境D. 生态平衡【答案】D【解析】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生态平衡.故选:D3.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海冰减少,也间接导致了严寒,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导致气候变暖()A.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消耗燃料B. 农作物残梗、森林和草原的焚烧C. 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D. 有计划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答案】D【解析】解: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吸收热量,致使全球气温升高;②全球人口迅速增长,为了满足新增人口对生活的需要,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随着增高.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原因是()A. 因为它们都是有毒物质B. 它们因不能自然分解而破坏土壤结构C. 它们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D. 它们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答案】B【解析】解:A.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们都是有毒物质,A错误;B.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难降解,从而改善土壤结构,B正确;C.废弃的塑料制品难降解,并不能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C错误;D.塑料制品不能分解,D错误。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A.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B. 自然因素和动物因素C. 动物因素和人为因素D. 植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答案】A【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选 A2.近年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引起温室效应下列措施中与缓解温室效应无关的是()A. 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B. 节约使用纸张、木材等C. 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D. 大量开采地矿能源保证经济的稳定提升【答案】D【解析】A、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污染严重现在正在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可以缓解温室效 A不符合题意B、节约使用纸张、木材等可以缓解温室效 B不符合题意C、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可以缓解温室效 C不符合题意D、加大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会破坏有限的煤炭资源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符合题意3.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人口已超过()A. 45亿B. 50亿C. 55亿D. 60亿【答案】D【解析】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很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突破了60亿大关.故选 D4.下列做法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B. 兴建燃煤的火力发电厂满足用电需求C. 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答案】B【解析】解 A、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使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A错误B、兴建燃煤的火力发电厂燃烧大量的煤炭产生大量的粉尘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B正确C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所以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C错误D、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有利于保护植被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D错误.故选 B.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海洋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生物圈【答案】D【解析】解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故选 D6.下面哪句诗是描写草原生态系统的()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答案】D【解析】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农田、山林生态系统 A不符合题意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 B不符合题意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寸草” 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C不符合题意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 D符合题意故选D.7.“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 废旧电池不乱扔B. 不随地吐痰C. 向车外随意扔垃圾D. 不焚烧农作物秸秆【答案】C【解析】 A 、废旧电池不乱扔正确B、不随地吐痰正确C 、不能向车外随意扔垃圾错误D、不焚烧农作物秸秆正确8.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A. 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 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B. 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 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C. 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 DE表示肾小管D. 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 A处是肺循环的肺部毛细血管【答案】D【解析】解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所以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 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A正确B.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所以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 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 B正确C.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 DE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 C正确D.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 A处应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D错误故选 D9.下列与爱护植被、绿化环境不相符的是()A.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信B. 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文件C. 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D. 无纸化阅卷【答案】C【解析】 A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可以减少对植物的破坏降低能源的消耗不符合题意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文件可以减少对植物的破坏降低能源的消耗不符合题意C 、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D、无纸化阅卷可以减少对植物的破坏降低能源的消耗不符合题意10.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A. 数量不变B. 比例不变C. 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平衡D. 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答案】C【解析】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故选 C.11.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A.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B.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D. 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答案】B【解析】 A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行为恰当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 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 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 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答案】D【解析】解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文化生活所需要的资源都来自于生物圈因此人口的过渡增长必定会对生物圈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但是人口的适度增长也会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例如低生育水平会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加重抚养老年人口的负担这将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故选 D13.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杀绝一段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是()A. 迅速下降B. 永远上升C. 保持相对稳定D. 上升后又下降【答案】D【解析】解该题中的食物链是草→鹿→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减少因此若大量捕杀狼鹿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故选 D14.生物圈包括哪三大类生态系统()A. 海洋、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B. 草原、陆地和农田生态系统C. 草原、荒漠和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这三大类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故选 A15.下列对人口迅速增长的各种看法正确的是()A. 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建设祖国B. 人多智广有利于科研发展C. 人多兵壮有利于保卫国家D. 人多资源少生活需求难解决【答案】D【解析】解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建设祖国人多智广有利于科研发人多兵壮有利于保卫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正确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应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只有D正确.故选 D.16.下列关于人口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口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B. 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快点没关系C. 我国即将出现老龄化问题必须采取社会化保障措施D. 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答案】B【解析】解 A、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使生物种类减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口增长过快不光会引起粮食危机还会使耕地、淡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减少还会引起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异常等.因此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也不能过快增长.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 提高到11.6\% 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 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 以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 2011年年末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 因此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17.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湿地生态系统B. 沙漠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故选A.18.座头鲸通常生活在下面哪个生态系统()A. 淡水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池塘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座头鲸属于海洋动物因此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所以答案是 B19.茂名是荔枝之乡在茂名荔枝就有三月红、桂味、妃子笑、白糖婴等品种这体现了A. 基因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茂名荔枝就有三月红、桂味、妃子笑、白糖婴等品种这些不同的品种决定于生物多样性中基因的多样性故选A.2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B. 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答案】B【解析】解 A.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汽车是能够运动的物体但不是生物 A错误B.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 B正确C.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C错误D.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地球之肾”是指湿地生态系统 D错误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1.(1)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有________(填字母)其他动物均属于________21.(2)G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________价值21.(3)C的皮肤是裸露的具有________的作用 F所代表的动物关群体表一般覆盖着________ C和F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21.(4)A的身体呈流线型就其生存环境而然此特征属于________变异21.(5)B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对B进行________保护的主要场所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若B灭绝了就意味着此物种所拥有的________从全部地球上消失21.(6)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将图中生物进行排序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答案】EG, 脊椎动物【解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图中EG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余都属于脊椎动物【答案】直接【解析】G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辅助呼吸, 鳞片或甲, 卵生【解析】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F壁虎属于爬行动物体表一般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 C和F的生殖方式为卵生【答案】有利【解析】A大雁的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就其生存环境而然此特征属于有利变异【答案】就地, 基因(遗传物质)【解析】每种生物都是该物种的基因库里面包含该物种的所有遗传信息如果灭绝该物种的基因库就永远消失永不再生 B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数量少因此基因的多样性不丰富亲缘关系较近只能是近亲繁殖带有相同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故与基因的多样性减少有关针对这种现状人们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动物【答案】E→G→D→C→F→A→B【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E→G→D→C→F→A→B22.(1)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22.(2)发酵技术是利用甲烷菌处理餐厨垃圾的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可将垃圾中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除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这种清洁燃料外沼气池中的残渣、废液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有机物/无机盐)22.(3)甲烷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与酵母菌相比其结构最大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你作为环保志愿者会提出哪些建议来合理利用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一条)【答案】(1)物质循环【解析】解(1)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2)无机盐【解析】(2)厌氧发酵技术是利用产甲烷菌处理餐厨垃圾的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可将垃圾中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除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这种清洁燃料外沼气池中的残渣、废液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答案】(3)分裂, 成形的细胞核【解析】(3)甲烷菌是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其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是真菌其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与酵母菌相比甲烷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4)餐厨垃圾用作饲料、堆肥、发酵技术可回收垃圾分类放到相应垃圾桶有害垃圾要集中处理(围绕垃圾分类后的回收、利用、处理等合理均可)【解析】(4)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通过合理的操作可以将它“变废为宝”如围绕垃圾分类后的回收、利用、处理等如餐厨垃圾用作饲料、好氧堆肥、厌氧发酵技术等。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 全球每年用掉5万亿个塑料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14个而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一百年之久塑料灾难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下列说法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是()A. 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B. 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C. 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D. 塑料污染与个人行为无关【答案】D【解析】塑料污染问题也就是“白色污染” 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用排除法 ABC项正确 D错误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 全球每年用掉5万亿个塑料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714个而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一百年之久塑料灾难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下列说法不利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是()A. 塑料污染与个人行为无关B. 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C. 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D. 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答案】A【解析】解塑料污染问题也就是“白色污染” 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故选 A3.生态球中有水、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要提供()A. 太阳能B. 氧气C. 二氧化碳D. 足够的有机物【答案】A【解析】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病毒和蘑菇通常属于哪种角色?()A. 分解者、生产者B. 生产者、消费者C. 消费者、分解者D. 消费者、生产者【答案】C【解析】病毒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是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获取营养.因此属于消费者蘑菇是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它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了物质的循环5.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 光盘行动节约粮食B. 乘坐公交绿色出行C. 多用纸张过度包装D. 垃圾分类合理利用【答案】C【解析】A、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A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B、乘坐公交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C、多用纸张导致滥砍乱伐现象日益严重过度包装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C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成为资源因此 D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制造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 生物圈森林湿地B. 海洋草原农田C. 生物圈海洋湿地D. 海洋森林湿地【答案】C【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生存提供了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制造氧气最多的是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C正确故选 C7.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的经费B.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的污染C. 保护环境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 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态环境意义【答案】A【解析】解 A.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直接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A错误B.推广生物防治法加强宣传教育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 B正确C.保护生物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正确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保护生物圈防止环境污染 D正确故选 A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D【解析】解 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A 错误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B错误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C错误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正确故选 D9.在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这四种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A. 兔B. 草C. 狐狸D. 鹰【答案】A【解析】解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形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或草→兔→狐狸草是生产者兔是初级消费者狐狸和鹰是次级消费者故选 A10.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陆地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生物圈【答案】D【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 D11.下列关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当食物链中的绝大部分环节出现问题时才会影响生态平衡B.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始终不变C. 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平衡中一般不起作用D. 食物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答案】D【解析】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 D12.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哪些资源污染()①水②粮食③能源④土地.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解人口问题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是当今地球人面临的生存挑战.我国人口问题中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增多使环境污染严重加重温室效应甚至开始影响全球气候.而人口问题还是其他资源、环境、粮食、能源一系列问题的直接原因因为人要实现一定的生活水平就要人均消耗一定量的粮食、能源、资源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污染环境.故选 D13.为了迎合人们喜食野味的心态某地区人们到处捕食野生动物猫头鹰、眼镜蛇、灵猫等造成该地区近60年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剧增这样做法会()A. 人们获得了充足营养B. 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C. 破坏野生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 对环境没多大影响【答案】C【解析】解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猫头鹰能捕食田鼠猫头鹰的数量减少捕食的田鼠数量增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破坏野生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故选 C.14.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A. 适龄结婚适龄生育B. 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C. 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D. 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答案】D【解析】解其中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优生的措施有适龄结婚适龄生育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产前诊断等.确定胎儿性别与优生无关.故选 D15.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理解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等B.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保持不变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不断大幅度变化【答案】C【解析】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rightarrow 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所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故选 C16.下列哪一项与温室效应无直接关系()A. 砍伐热带雨林B. 燃烧化石燃料C.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D. 滥捕野生动物【答案】D【解析】解 A、砍伐热带雨林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引起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C 、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造成了土地出现沙漠化形成沙尘暴可引起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D、滥捕野生动物会造成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不会使二氧化碳增加.故D符合题意.故选 D.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 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C.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 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答案】B【解析】解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正确B.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其它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错误C.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C正确D.企鹅有很厚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正确故选 B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的土地沙化能通过草场的自动调节快速恢复原样C. 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D. 建立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答案】B【解析】解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A正确B.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 B错误C.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C正确D.建立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D正确故选 B19.预测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 人口数量B. 年龄组成C. 人口素质D. 人口密度【答案】B【解析】解 A、人口数量是种群个体数量的表示与人口未来发展趋势无关 A错误B、预测人口发展趋势主要依据年龄结构幼年个体占的比例大人口数量将增加反之则减少.B正确C 、人口素质不是预测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C错误D、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的种群的个体数它常常作为一个种群发展的标志特征而不作为依据 D错误.故选 B.20.下列关于优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 优生是生育身体健康、智力发达的后代C. 禁止麻风病或患有其他医学上认为不适当结婚的疾病者结婚D.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防止环境质量下降的关键【答案】B【解析】解 A、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近亲结婚生育的后代出现遗传病机率高 A正确B、优生不是为了省事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 B错误C 、禁止麻风病或患有其他医学上认为不适当结婚的疾病者结婚利于提高后代的素质C正确D、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也能防止由于人口众多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 D正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图中A、D分别代表哪类生物?A________ D________21.(2)图中可以代表呼吸作用这一生理过程的标号是________ 图中可以代表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的标号是________21.(3)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植物,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解析】解(1)A代表绿色植物——生产者是食物链的起始环节 B代表植食动物、C代表肉食动物——消费者 D代表细菌和真菌——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答案】(2)①②③④, ⑥【解析】(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⑥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⑥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①②③④能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答案】(3)多植树造林(合理即可)【解析】(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所以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多植树造林(合理即可)22.(1)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 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提一条预防流感的建议________22.(2)流感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________的抗体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 观察曲线注射流感疫苗后当流感病毒攻击人体时人体的反应是________【答案】空气、飞沫, 经常打扫教室卫生和开窗通风【解析】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患者的呼吸道黏膜上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因此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因此经常打扫教室卫生和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答案】流感病毒, 特异性免疫, 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解析】注射流感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改抗体只能该种流感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察曲线注射流感疫苗后当流感病毒攻击人体时人体的反应是快速产生大量抗体23.(1)狼体表被毛 ______________ 由此判断它属于________动物23.(2)狼群可以在头狼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围猎几百只黄羊由此可知狼具有________行为23.(3)狼被大量猎杀后草原鼠害横行大面积沙化沙尘遮天蔽日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也说明动物对维持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23.(4)以下做法或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答案】(1)胎生哺乳, 哺乳【解析】解(1)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答案】(2)社会【解析】(2)狼群可以在头狼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围猎几百只黄羊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由此可知狼具有社会行为【答案】(3)自我调节, 生态平衡【解析】(3)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狼被大量猎杀后草原鼠害横行大面积沙化沙尘遮天蔽日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也说明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4)A.山水林湖田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A正确B.为节约成本污水只排放不处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B错误C.对损害人类利益的动物赶尽杀绝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C错误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一种不管不问的态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D错误故选 A24.(1)玉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每到播种季节种子公司都会提供许多优质的水稻种子给农民选择这些种子是技术人员利用________的多样性培育出来的24.(2)不同种生物以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基因是不尽相同的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24.(3)玉林市城区建设了不同类型的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比如龟山公园和湿地公园等这些公园的建设体现城市建设者们对________的多样性的认识和应用【答案】种类【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玉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每到播种季节种子公司都会提供许多优质的水稻种子给农民选择这些种子是技术人员利用种类的多样性培育出来的【答案】基因【解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答案】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比如龟山公园和湿地公园等这些公园的建设体现城市建设者们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认识和应用25.(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如图得出你的观点 ________25.(2)人们或许会问这些碳来自何方?如果以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为对象来考量碳循环……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________圈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伴随着动植物的死亡体内的碳一部分被________(填某类生物)分解返回大气圈……以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碳的总量________25.(3)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________25.(4)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答案】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解析】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答案】生物,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不变【解析】生物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变(保持稳定)【答案】植物类食物【解析】植物类食物【答案】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步行出行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解析】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分析上图可以看出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1)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生物圈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动植物死后形成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大气中从整个地球来看碳的总量基本保持稳定(2)“低碳生活”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植物类食物(3)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我们应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步行出行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A.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B. 全部生物C. 非生物部分、分解者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空气、水、土壤(泥沙)等、消费者(动物)2.下列叙述中可以认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玉渊潭公园内的所有樱花B. 拒马河内所有的水生生物C. 北京植物园内的所有生物D. 上方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答案】D【解析】A、玉渊潭公园内的所有樱花只有生物部分中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和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A错误B、拒马河内所有的水生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B 错误C、北京植物园内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C 错误D、上方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既包括了森林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D正确3.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 水稻B. 草履虫C. 枯草杆菌D. 蝗虫【答案】C【解析】A、水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B、草履虫是动物以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 B错误C、枯草杆菌是细菌属于分解者D、蝗虫直接以草为食 D错误4.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物环境D. 生物圈【答案】B【解析】解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而生物环境只是生物生存的环境部分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 B5.生态球中有水、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要提供()A. 太阳能B. 氧气C. 二氧化碳D. 足够的有机物【答案】A【解析】6.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青蛙B. 昆虫C. 水稻【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昆虫属于消费者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正确选项是()A. 草、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 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D. 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答案】C【解析】A、草属于生产者、食草昆虫属于消费者而不是都属于生产者错误B、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图不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错误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正确D、图中有5条食物链但是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蛙→蛇→猫头鹰而不是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错误8.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属于()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解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而自然界中的分解者从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获得食物源能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供生产者再度利用故选 B9.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 松涛水库B. 白沙门公园C. 尖峰岭国家森体公园内的一群黑冠长臂猿D. 海南中学校园【答案】C【解析】由分析可知 A、B、D都是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ABD不符合题意C、尖峰岭国家森体公园内的一群黑冠长臂猿只有一种动物没有植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也没有环境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不是生态系统故C符合题意10.有甲、乙两个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基本相同的生态系统都引进相同数量的另一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生态系统中引进的生物数量大大增加乙生态系统中引进的生物数量大大减少这一现象说明()A. 甲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B. 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C. 甲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D. 乙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答案】B【解析】11.森林中有一株大树死亡倒在地上有些苔藓、菌类、白蚁和微生物等都以这株朽木为食它们共同组成一个()A. 生物群落B. 生物圈C. 生态系统D. 种群【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森林中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许多苔藓、菌类、白蚁和微生物等都以这株朽木为食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消费者D. 危害者【答案】B【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选 B13.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 针叶林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落叶阔叶林【答案】B【解析】解森林生态系统中中生活着大量的绿色植物它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给予人类的是清洁的生存环境是绿色宝库巴西拥有全世界目前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享有“地球之肺”美誉亚马逊森林迄今为止仍是我们的“地球之肺” 依然是我们地球大气层中纯净氧气的巨大供给者故选 B14.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的关系()A. 捕食关系B. 竞争关系C. 合作关系D. 共生关系【答案】A【解析】七星瓢虫吃蚜虫蚜虫被七星瓢虫吃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5.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人类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1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________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________【答案】生物, 生态系统【解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10分共计140分)17.(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_____ 属于生产者剑水蚤、小鱼则属于________17.(2)在湖泊中还存在着许多腐生________ 属于________者17.(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________17.(4)如果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如图2的________17.(5)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相对平衡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答案】(1)藻类植物, 消费者【解析】解(1)在该生态系统中藻类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藻类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剑水蚤、小虾、小鱼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答案】(2)细菌和真菌, 分解【解析】(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3)太阳光, 逐级递减【解析】(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并通过捕食关系沿食物链逐渐传递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答案】(4)C【解析】(4)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由于失去天敌而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导致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小虾又会引竞争食物而导致数量减少即投放大鱼后小虾的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因此图C符合小虾数量的变化【答案】(5)自我调节【解析】(5)投放大鱼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平衡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8.(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18.(2)请写出资料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18.(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答案】(1)农作物【解析】解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答案】(2)农作物rightarrow 昆虫rightarrow 青蛙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老鹰【解析】(2)资料中的食物链有农作物\rightarrow 昆虫\rightarrow 青蛙\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老鹰、农作物\rightarrow 野兔\rightarrow 老鹰、农作物\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老鹰和农作物\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老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农作物\rightarrow 昆虫\rightarrow 青蛙\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老鹰.【答案】(3)分解者(或细菌、真菌)【解析】(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因素分解者19.(1)此食物网简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 图中的动物统称为________ 其中的草食性动物是________肉食性动物是________ 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19.(2)此图中食物链有________条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19.(3)下列关于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草, 消费者, 鼠、兔, 狐、蛇、鹰, 捕食和竞争【解析】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的生产者是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动物属于消费者草食动物是只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鼠、兔肉食性动物是只以动物为食的动物如狐、蛇、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关系因此形成食物链图中鹰以蛇为食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所以鹰和蛇的关系既是竞争关系又是捕食关系【答案】5, 草→鼠→蛇→鹰【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食物网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答案】D【解析】A.该生态系统中没有标出微生物并不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还有寄生在人体上使人得头癣、灰指甲的真菌等充当消费者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的生产者如硫细菌、硝化细菌等 B错误C.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C错误D.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D正确20.(1)食物链的开始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是从________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选填生产者或分解者或消费者)20.(2)生态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________和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20.(4)地球上70%的氧气是由________生态系统制造的【答案】(1)生产者, 分解者【解析】解(1)由所学知识得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食物链只包括消费者和生产者不包括分解者【答案】(2)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解析】(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案】(3)生物, 环境【解析】(3)生态系统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答案】(4)海洋【解析】(4)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氧气都是由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21.材料一新闻时常有报道小孩在窖井井盖内放鞭炮导致爆炸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如图所示是放鞭炮后井盖被炸飞的情景很危险!材料二据相关研究城市下水道积累的有机物被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等分解代谢会产生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在遇到明火和空气时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请分析回答请描述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的生物特征【答案】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两点正确即可)【解析】细菌、甲烷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腐生或寄生)22.(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22.(2)调查发现该草原被农药污染图中动物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22.(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2.(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的关系22.(5)在生物学上把影响绿色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22.(6)绿色植物被食草昆虫吃了会在昆虫体内分解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可供植物利用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________A. 鼠、蛇、蛙B. 蛙、鼠、蛇C. 蛙、蛇、鼠D. 蛇、蛙、鼠【答案】C【解析】解(1)图一中鼠是植食性动物吃绿色植物不吃食草昆虫和鸟因此A和B都不代表鼠 C代表鼠蛇吃鸟和鼠因此B代表蛇则A代表蛙蛙吃食草昆虫所以图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蛙、蛇、鼠【答案】(2)鹰【解析】(2)生态系统中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图中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图中动物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鹰【答案】(3)物质和能量【解析】(3)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答案】(4)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解析】(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缺一不可某成分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答案】(5)生态因素【解析】(5)在生物学上把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答案】(6)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解析】(6)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绿色植物被食草昆虫吃了会在昆虫体内分解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可供植物利用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3.(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________ 图B中⑤是由图A中\_\_\_\_\_\_\_\_发育而来23.(2)小林用显微镜观察根尖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由此判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C图中\_\_\_\_\_\_\_\_(填字母)部位的细胞除该部位外与根的生长有关的还有C图中\_\_\_\_\_\_\_\_(填字母)部位的细胞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C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该部位具有大量的________23.(3)大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细胞中的________ 该结构转换后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3.(4)生物小组为了研究胚乳的作用将若干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均分为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从下表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3.(5)图D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图 A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玉米种子________ 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玉米幼苗________【答案】受精卵, ③【解析】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图B中的⑤根是由图A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成【答案】c, b, a, 根毛【解析】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小林用显微镜观察根尖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由此他判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图C中c分生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了成熟区表皮细胞的面积【答案】筛管, 线粒体【解析】大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细胞的线粒体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胚乳中含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解析】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胚乳中含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答案】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解析】图D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AB下降的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24.(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 它能进行①________作用把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进而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________24.(2)该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________24.(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由于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24.(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它可以通过②这一过程将动植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 供给生产者再利用【答案】(1)草, 光合, 能量【解析】解(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能够通过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答案】(2)5, 草→鼠→蛇→鹰【解析】(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以下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一条条的数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其中草→鼠→蛇→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答案】(3)捕食, 增加, 自动调节【解析】(3)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吃鼠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鼠与蛇之间的生物关系是捕食关系由于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增加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4)分解者,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解析】(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类群是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可以将生物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生产者再利用25.(1)请依据图文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补充完整25.(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________关系25.(3)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物是________25.(4)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5.(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系统人人有责【答案】芦苇消费者【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此生态系统中水蒿等多种植物属于生产者白鹤、青蛙、河蟹、田螺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答案】竞争【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在该生态系统中芦苇与蒲草之间是竞争关系【答案】丹顶鹤【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蜒的幼虫→鱼→丹顶鹤”食物链中丹顶鹤的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答案】自我调节【解析】某些因素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系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生物圈【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6.(1)材料一中把嫦娥四号中的密闭载荷罐看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6种生物中能作为分解者的是________ 果蝇直接以植物为食不断地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的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是________26.(2)材料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 ________26.(3)材料二采用科学防治蝗虫的方法是________26.(4)灭蝗“退役”的鸭苗长成后能否食用 ________【答案】酵母菌, 促进物质循环【解析】资料一中的6中生物中酵母菌属于真菌营腐生生活果蝇直接以植物为食也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被植物利用【答案】农作物→蝗虫→鸭子【解析】资料二中包含的食物链农作物→蝗虫→鸭子【答案】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解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成本低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答案】能食用吃过蝗虫的鸭子自身可以消化蝗虫身上所携带的病菌【解析】“鸭子军队”出兵巴基斯坦一举平定蝗灾吃过蝗虫的鸭子自身可以消化蝗虫身上所携带的病菌带来经济收入27.(1)该食物网有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27.(2)在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27.(3)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 图中的所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________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________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概念图错误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 A.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其中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A正确B.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B正确C.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者是并列关系 C错误D.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正确故选 C2.如果森林被破坏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A. 氧气B. 甲烷C. 一氧化碳【解析】解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如果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不断增多氧气就会不断减少.故选 D3.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不是()A. 晚婚B. 早育C. 少生D. 优生【答案】B【解析】解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sim 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故选 B4.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B. 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C. 生态农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依赖于人的作用【答案】A【解析】解作洋表细胞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总结为擦、滴、、展、盖染、吸.染” 盖玻片的一滴加碘液.染色用的液体是液为持胞正常态图A滴的液体是故答案 AGCDEF 产生气泡“展”把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滴中用解针轻的把水滴中薄展开” 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一块薄盖用镊夹起玻片使它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然后缓放平“滴把载玻片放实验台上用在载玻片的中滴一滴清水在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一步很要要不容易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不易观.其正确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片的水利水的表面张力缓盖下时水充满片盖玻片之间不泡./格/清水5.下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例子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 墨西哥原油泄漏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B. 某地区的工厂排放污水导致附近村民癌症高发成为“癌症村”C. 冰岛火山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D. 偷猎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答案】C【解析】解 A、B、D都属于人为因素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例子 A、B、D不符合题意C 、冰岛火山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属于自然因素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例子 C符合题意.6.下列哪项不是由于人口激增造成的()A. 粮食短缺B. 能源短缺C. 物种灭绝加速D. 人口寿命增加【答案】D【解析】解据分析可见粮食短缺、能源短缺、物种灭绝加速等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多带来的问题人口寿命增加不是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 D.7.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以下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近距离尽量步行或骑行B. 节约水、电C. 使用一次性筷子D. 爱护花草树木【答案】C【解析】 A 、近距离尽量步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 A不符合题意B、节约水、电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 B不符合题意C 、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能源不符合“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 C符合题意D、爱护花草树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 D不符合题意8.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制作小型生态瓶开展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探究实验处理方法如下上述四只生态瓶均摆放在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从理论上分析四只生态瓶中动植物生存时间最长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是()A. 甲瓶B. 乙瓶C. 丙瓶D. 丁瓶【答案】D【解析】解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比较选项甲、乙、丙、丁的四个实验装置可知丁瓶6种生物 3条食物链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因此四只生态瓶中动植物生存时间最长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是丁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9.__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答案】森林【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10.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人类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1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________和__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答案】数量, 所占比例【解析】解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是不变、而是处于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1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生产者 ________是消费者 ________是分解者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答案】生物, 环境, 绿色植物, 动物和人, 微生物, 生物圈【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和人是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分解者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如果某同学想探究光照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组实验装置13.(2)如果该同学选用B瓶和D瓶探究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实验设计不妥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13.(3)比较A瓶、B瓶、C瓶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除河泥之外还与________有关该因素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进行________ 提供________(气体)【答案】(1)C, D【解析】解(1)如果要探究光照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应以光为变量其他条件都一样即取C和D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答案】(2)变量不唯一【解析】(2)探究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应选以河泥为变量其他条件都一样 B瓶和D瓶除河泥不同外光照也不同所以如果该同学选用B瓶和D瓶探究河泥对小鱼生【答案】(3)水藻, 光合作用, 氧气【解析】(3)比较A瓶、B瓶、C瓶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除河泥之外还与水藻有关加入水藻的C瓶中的小鱼存活时间更长因为水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14.(1)桑树、蚕和鱼的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蚕和鱼的生殖方式都是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14.(2)蚕丝被轻且保暖是人们喜爱的床上用品蚕丝是蚕发育到________阶段形成的14.(3)在制作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________(填“强”或“弱”)【答案】(1)线粒体, 有性【解析】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蚕和鱼的生殖方式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答案】(2)幼虫【解析】(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蚕丝被轻且保暖是人们喜爱的床上用品蚕丝是蚕发育到幼虫阶段形成的【答案】(3)分解者, 弱【解析】(3)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15.(1)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丰富建立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15.(2)“小鱼、鸬鹚、浮游动物、浮游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________15.(3)夏日湿地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莲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15.(4)秋冬季节人们焚烧湿地的植物秸秆这样做有很大的危害可以利用________细菌、真菌(填腐生性或寄生性)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利用这些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6.(1)为准确掌握全国人口现状应采用________(全面调查法/抽样调查法)16.(2)如果本次调查全国共有男性m人、女性n人、0~14岁a人、15~64岁b人、65岁及以上c人则全国总人口数为________人(用a、b、c、m、n表示)16.(3)下表是前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部分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在下图中将0~1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线补充完整16.(3)最近社会上热议是否应该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请结合上述图表信息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全面调查法(普查法)【解析】解(1)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查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为准确掌握全国人口现状应采用全面调查法【答案】(2)m+n(或a+b+c)【解析】(2)如果本次调查全国共有男性m人、女性n人、0~14岁a人、15~64岁b 人、65岁及以上c人则全国总人口数可表示为m+n(或a+b+c)人【答案】(3)【解析】(3)根据表格数据第二次普查 0~1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为40.7% 第三次普查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为33.6% 第四次普查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为27.7% 第五次普查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为22.9% 第六次普查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为16.6% 故0~1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线为【答案】(4)建议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因为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比例不断上升新励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不建议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因为全面放开可能造成人口像以前一样爆炸式过快增长应该结合实际逐步调整确保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解析】(4)最近社会上热议是否应该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结合上述图标信息建议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因为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比例不断上升新生人口(0~14)比例不断下滑会给种族繁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带来危机应该鼓励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不建议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因为全面放开可能造成人口像以前一样爆炸式过快增长应该结合实际逐步调整确保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最大的生态系统为()A. 生物圈B. 森林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所以A正确,BCD错误。

2.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青蛙B. 昆虫C. 水稻【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分解者﹣﹣﹣腐生细菌。

生态系统中。

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昆虫属于消费者。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 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C.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 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答案】B【解析】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其它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B错误;C.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C正确;D.企鹅有很厚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

故选:B。

4.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B.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D.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答案】C【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故C符合题意.故选:C.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B. 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 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D. 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答案】D【解析】A、人口增长过快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口增长过快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使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异常等因此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人口多是尽管改造环境的力量大了然而人口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2.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是()A. 防止白色污染B.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C. 营造森林绿地禁止乱砍乱伐D. 使用无氟冰箱【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草地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是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3.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4.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提供能够引起“温室效应” 这种物质是()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氮【答案】A【解析】解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故选 A5.关于人口增长的看法正确的是()A. 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建设祖国B. 人多智广有利科研发展C. 人多资源少生活需求解决不了D. 人多兵壮有利于保卫祖国【答案】C【解析】解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得出人口增长的过快导致人多资源少生活需求解决不了.故选 C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B. 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答案】B【解析】解 A.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汽车是能够运动的物体但不是生物 A错误B.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 B正确C.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C错误D.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地球之肾”是指湿地生态系统 D错误故选 B7.下列属于人类未来最好能源是()A. 天然气B. 石油C. 太阳能D. 煤炭【答案】C【解析】解人类目前所依赖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属于地球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这些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由于煤炭、石油等资源日益减少利用这些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人们十分重视对太阳能的利用并积极探索各种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开发太阳能不污染环境.太阳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流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故选 C8.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A. 血液流经肾脏时代谢废物含量的变化B.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C.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 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答案】A【解析】解 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血液流经肾脏时代谢废物含量如尿素的含量会降低而不是增多 A错误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 B正确C.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组织细胞利用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正确D.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D正确故选 A9.民歌《敕勒歌》中写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描写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森林、湿地、城市、农田、淡水、草原生态系统等题干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的描绘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景象故选D.10.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①垃圾分类②进口废旧电子产品③焚烧塑料④常用含磷洗衣粉⑤多步行少开车⑥退耕还湖⑦稻田养虾⑧大面积使用消毒剂消毒A. ①③⑤⑦B. ②③④⑧C. ②④⑥⑧D. ①⑤⑥⑦【答案】B【解析】解①垃圾分类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②进口废旧电子产品会造成环境污染③焚烧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④常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环境污染⑤多步行少开车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⑥退耕还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⑦稻田养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⑧大面积使用消毒剂消毒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 B11.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2019年9月29日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和她的科研团队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的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疟疾这种治疗新药的开发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 潜在价值B. 间接价值C. 直接价值D. 观赏价值【答案】C【解析】A、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直接价值不符合题意B、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不符合题意C、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符合题意D、观赏价值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不符合题意12.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 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B. 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C. 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D. 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答案】B【解析】解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但是生产者的数量较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需要从城市外购进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保持平衡即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大因此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故选 B13.小芳暑期去旅游她去的地方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更低层次的植物等请问这属于哪种生态系统类型()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解 A.森林生态系统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更低层次的植物 A正确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少 B错误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C错误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D错误故选 A14.温室效应是由于进入大气中的()为主的气体增加产生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臭氧【答案】B【解析】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故选 B15.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人口已超过()A. 45亿B. 50亿C. 55亿D. 60亿【答案】D【解析】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很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突破了60亿大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一组动物行为中,依次分别受光、温度、水分直截了当阻碍的是()A.动物的夏眠、动物的换毛、动物的冬眠B.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C.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D.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动物的夏眠2.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下列因素中增强哪一项,对提高家禽产卵量阻碍最大()A.光照强度B.每日光照时刻C.食物D.温度3.图8-9-1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和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一段分别是()图8-9-1A.E点、CD段B.E点、DE段C.D点、EF段D.D点、FG段4.推测某地人口以后进展趋势的要紧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5.将水域生态系统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依据是()A.水域的宽度和深度B.水中盐度的高低C.水中有机物的含量D.水中O2的含有量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8.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最有可能发生()A.竞争B.突变C.地理隔离D.互利共生9.棉红蛉虫是棉田的害虫,它的蛹生活在茧内。

金小蜂将卵产在茧内的蛹体内,金小蜂幼虫以蛹为食。

以上事实揭示的生物现象是()①互利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内斗争⑤种间斗争A.①⑤B.①③⑤C.②④D.②⑤10.某一资源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如图8-9-2所示,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捉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图8-9-2A.a B.bC.c D.d11.图8-9-3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图8-9-3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12.在图8-9-4中,小方格代表不同的环境因子(空间、温度等),4个不规则的图形代表Ⅰ、Ⅱ、Ⅲ、Ⅳ4种生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中的生存情形。

假如资源是有限的,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图8-9-4A.ⅠB.ⅡC.ⅢD.Ⅳ1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通常指()A.系统的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全过程B.阳光辐射能输入系统的过程C.系统营养结构内能量的单方向传递的过程D.系统内能量以呼吸热形式输出的过程14.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下,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要紧因素是()A.温度和水分B.空气含氧量及风力C.大雾和含氧量D.日照强度和风力大小1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B.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C.种群中的个体间可相互交配繁育D.同种个体间常因空间、食物和竞争交配权而发生竞争16.对“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一现象,归纳错误的是()A.从现象上看,这是向光性的表现B.从生理上看,这属于应激性C.从生态学上看,这是适应性的表现D.从反射上分类,这属于非条件反射17.组成食物链的营养级一样可不能多于五个,其缘故是()A.环境承载能力有限B.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C.捕食者不能完全消化吸取被捕食者D.包括A、B、C18.细菌、真菌对每个生态系统来说差不多上专门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A.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B.是捕食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C.对能量传递有重要关心D.能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1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种群概念受一定的时刻、空间限制②种群是群落内同种个体的总和③种群一经形成,其特点不变④种群的特点是单独个体所不具有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最易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固性的是()A.大力营造草场防护林B.大兴草原水利C.科学捕杀草原鼠类和各种害虫D.尽力捕猎有经济价值的黄鼬、狐等动物2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剂能力最大的是()A.温带草原B.北极苔原C.北方针叶林D.南方森林22.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直截了当进行碳循环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直截了当进行碳循环C.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进行D.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范畴内独立地进行23.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

假如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提供给甲能量最多的生态系统是()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最本质的是()A.异养B.包括细菌、真菌C.营腐生生活D.处在食物链中25.对“水稻→螟虫→青蛙”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螟虫属于初级消费者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C.爱护青蛙能够提高水稻产量D.大量捕捉青蛙,螟虫数量会无限增加26.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害虫B.一片山林中所有的鸟C.一个池塘里的浮游生物D.一片山林中全部的马尾松27.在下面的4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在环境变化时灭绝的可能性最大()28.阻碍一片稻田里螟虫种群密度的直截了当因素中不包括()A.水稻的长势B.季节的变化C.青蛙的数量D.土壤理化特性29.一些昆虫的爱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敏捷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优势,这说明()A.适应具有相对性B.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自然选择作用不明显D.双方在生存斗争中不分胜负30.有一种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阻止取食这种草的鳞翅昆虫分泌保幼激素,其结果是使这些昆虫迅速变态成为成虫,从而减少对牧草的危害。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种间斗争B.适应的相对性C.自然选择D.生态平稳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图8-9-5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图8-9-5(1)A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的增长,B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环境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B曲线中种群的增长包括四个时期即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全地区统一投药灭鼠,短期内能操纵鼠害,但专门快又会鼠灾泛滥,试依照种群变动的曲线,说明其缘故。

(4)针对用药过后,鼠害再次泛滥这一情形,从生态学知识考虑,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2.(8分)1957年奥德姆(H.Odum)对银泉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分析获得下表数据,依照该资料分析说明下列问题:营养级别从上个营养级摄入能量数(kJ/m2/年)呼吸消耗能量数(kJ/m2/年)Ⅰ501.2Ⅱ141.0 79.1Ⅲ15.9 13.2Ⅳ0.9 0.5分解者221.7 192.5 (1)该系统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从第Ⅲ营养级到第Ⅳ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生产者的呼吸量约为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56.7%,总初级生产量为__________。

(3)该系统能量沿着生产——消费结构的食物链各营养级依次传递的平均效率为__________。

33.(5分)(2002年广东高考题)图8-9-6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据图回答。

图8-9-6(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步增少,阻碍这一变化的要紧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生产者中,要紧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

(2)近海水域水深_________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要紧是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34.(10分)图8-9-7表示某生态系统进展过程中总数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图8-9-7(1)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展的时期。

从第40(年)开始进入__________时期,现在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

(2)依照曲线A,分析曲线B下降的要紧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100(年)中阻碍曲线B变化的最要紧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图8-9-8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图8-9-8(1)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缘故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利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解析:动物换毛、鸟类换羽及迁徙要紧受光阻碍;动物的冬眠要紧受温度阻碍;动物的夏眠则是由于夏季洪涝造成的;鱼类的洄游缘故有三:一为生殖洄游,二为索饵洄游,三为越冬洄游(受温度阻碍)。

答案:D2.解析:光照时刻延长可通过神经体液调剂,促进性腺的发育在食物等供给正常的条件下,能够多产卵。

答案:B3.解析:D点斜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FG段,在有限的空间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密度最大,种内斗争最为剧烈。

答案:D4.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关于推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D5.解析:海水的盐度是阻碍海洋生物的要紧非生物因素之一。

答案:B6.解析: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将无机物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淌预备条件;分解者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所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