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以法律强制作用保障“预防为主”政策的执行,与“三同时”制度连结在一起成为控制新污染的主要制度。
第二,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程序上保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职责权限比较明确,操作性强。
第四,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简化管理程序。
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以只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登记表。
第五,实用性强。
可对优化选址布局、工程设计、防治措施、生产管理与环境管理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第六,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
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领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文件。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核技术应用单位在申领许可证前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一致。
核技术应用单位应委托有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文件完成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从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以及有关的大气、水等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进行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评价。
(完整版)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完整版)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自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成为了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主体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2.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3。
征收排污费制度:又称排污收费制度,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排污者征收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
5.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省长、市长、县长在任期内的环境目标和任务,并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之一,根据完成的情况给予奖惩.
6。
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的环境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依法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排放污染物的管理措施。
7.限期治理制度: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做出决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
8.污染集中控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依据污染防治规划,按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不同性质、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别以集中治理为主,以求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手段。
第 1 页共 1 页。
三同时制度及环境保护制度
三同时制度及环境保护制度一、三同时制度1.背景介绍三同时制度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等阶段,要求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建设工程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三同时制度的要求(1)同步设计: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必须将环境保护设施纳入设计范围,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设计,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同步施工:在项目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必须与主体工程的施工同步进行,确保环境保护设施能够及时建成并投入使用。
(3)同步投入使用: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确保环境保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发挥应有的环境保护功能。
3.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性(1)保护环境:通过三同时制度的实施,能够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合规经营:三同时制度要求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要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使企业能够合规经营,避免环境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3)提高管理水平:三同时制度要求各个阶段的同步管理,能够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二、环境保护制度1.背景介绍环境保护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环境保护制度的内容(1)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2)政策措施:包括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分解、环境保护经济政策等,用于引导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等,用于规范和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系篇一: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评估,此处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
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环境工程项目及防治污染设施和其他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
二、容和实施要求上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之前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周围地区环境状况的调查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和分析环境保护测试方案以及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等,要求在项目设计书下达前提交。
擅自施工的要强令其停工,并追究建设单位及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三、更具体规定了主管部门环保机关等的法律义务。
它要求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应对项目可能造成影响做简要说明,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
在施工阶段必须保证环保设施的同时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及治理效果。
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环保设施验收合格证才能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如果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规定,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建设项目停止生产或使用并进行一定的处罚。
四、响评价制度就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在考虑项目怎么做的时候,考虑一下项目对环境或环境对项目有什么影响;就是在项目还在文件中、纸头中的时候就将项目能不能符合环保要求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后可以做的项目就做,不可以做得项目就不要做。
能做的项目怎么做等等都明确下来。
因此是彻底的从源头上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
五、三同时制度是已经明确项目要上了,怎么更好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一种方式。
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环评是多方面的论证项目在环保上可不可行的一种制度,其中污染控制是环评中的主要论证内容之一。
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21]131号
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21]131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沪发[2022]13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垂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校:为进一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完成污染治理和减排任务,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一)建设项目的审批原则。
建设项目符合下列条件的,省、市、县(市)区)环保部门要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予以审批。
1、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2.符合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三)无污染物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完成污染治理和减排任务的;4.污染物达标排放;5、项目选址、选线不在“禁批”或“限批”的范围之内;6、扩建、改建项目,建设单位原有项目实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期完成治污减排任务。
(二)关于建设项目“禁止”和“限制”的具体规定1、企业限批。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省、市、县(市、区)环保部大门暂停了除企业污染控制外的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
(1)污染物减排目标尚未完成;(2)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3)已建项目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且限期整改未完整的;(4)已批项目未按规定时限申请竣工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未经核准的。
2、局部禁批或限批。
省、市、县(市、区)环保部门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禁止或限制批准。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在节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环境敏感区,禁止影响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的项目;(2)对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要禁批;(3)城市规划区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禁止在工业园区外审批有污染的新项目;(4)南水北调和小清河大堤两侧五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项目要禁止批准;(5)对不认真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有较多未批先建项目、许多企业达不到排放标准,该地区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是指在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要求同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劳动保护、节能等相关工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工人安全和健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水土保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土地和水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3. 安全生产: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4. 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建设单位要保障工人的职业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 节能:在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的实施需要建设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利益。
第 1 页共 1 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环境管理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公司
未经许可 不得翻印
公司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
页 次
1/5
A:修订记录
修订次数
修订日期
章-节-项
修订概要
1
全部
首次制定
公司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1
3.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按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
①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②环境影响报告表: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③环境影响登记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3 环保“三同时”制度:关于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
4. 责任和权限
安环部:是环境影响评价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评等级初步判定、第三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审查及资料对接,对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
页 次
2/5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应用于公司新建、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工作。
3. 术语定义
“三同时”评审制度
“三同时”评审制度
是指在项目审批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应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使用评价和市场准入评价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是在项目审批中综合考虑项目的环境、土地资源利用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促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资源。
具体来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土地使用评价是对项目土地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包括对土地的适宜性、利用方式和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考虑;市场准入评价是对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市场秩序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将这三个评价同时进行,可以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促使项目在多个方面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同时”评审制度在项目审批中的应用有助于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市场失序等问题,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并保障公众的利益。
在实施“三同时”评审制度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评审机制和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和参与的机制,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相关信息,并参与决策过程,增强公众的监督和参与意识。
第 1 页共 1 页。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Simultaneous Three Controls)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和经济效益三项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实现三个规范的管理:一是技术质量标准的控制,即采用科学可靠的工艺、技术,坚持施工质量的保证;二是节能资源的
保护,即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浪费;三是社会效益的实现,即以较
低的成本满足社会要求,说明实现三同时制度的关键是各方面的把握和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 EIA)是指
通过对计划变更或新建的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可能产生
的影响,在项目建设期间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措施以减轻这些影响,以达成
预期的效益。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以法律强制作用保障“预防为主”政策的执行,与“三同时”制度连结在一起成为控制新污染的主要制度.第二,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程序上保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职责权限比较明确,操作性强。
第四,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简化管理程序。
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以只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登记表.第五,实用性强。
可对优化选址布局、工程设计、防治措施、生产管理与环境管理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第六,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
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领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文件。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核技术应用单位在申领许可证前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一致。
核技术应用单位应委托有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文件完成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从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以及有关的大气、水等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进行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制度
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制度
是指在建设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使用权出让等过程中,对项目的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审查,并要求项目在规划、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符合要求的条件。
该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
1. 规划“三同时”:项目的规划应与国家、地方相关规划相一致,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要求项目在规划上与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相协调,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计。
2. 环保“三同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应与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修复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不会对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3. 资源“三同时”:项目的资源利用应符合资源保护的原则。
要求项目在利用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和滥用。
为了实施“三同时”评审制度,需要建立相关的评审机构和程序,并明确评审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不符合“三同时”要求的项目进行处罚和整改,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
第 1 页共 1 页。
对我国环境法三同时制度的分析与反思
对我国环境法三同时制度的分析与反思环境法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它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审批制度和环境监察制度组成,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这三项制度,实现对环境保护的全面管理和监管。
然而,长期以来,环境法三同时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反思。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法三同时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要求在建设项目实施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决策。
这一制度的出台,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不规范行为,环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了质疑。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能会对环评报告进行干预,造成环保措施不落实的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评报告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其真实可靠。
其次,环境保护审批制度是环境法三同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建设项目在实施前必须获得环保部门的审批,并按照审批结果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行为,防止环境破坏。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一些环保部门的不作为或者行为不当,导致一些建设项目未经环保审批就开始实施,或者在实施过程中违规行为被发现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环境保护审批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因此,需要加强对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环保审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环境监察制度是环境法三同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行为进行定期监察,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监督力度,防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环保监察力量的不足、监察范围的狭窄以及监察手段的单一等问题,导致一些建设项目的环境违法行为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因此,需要加强环境监察力量的建设,扩大监察范围,开展多种手段的监察方式,提高监察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三同时制度及环境保护制度
三同时制度及环境保护制度引言概述: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们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的内容,包括其定义、目的、原则、实施方式和效果。
正文内容:1. 三同时制度的定义与目的1.1 三同时制度的定义:三同时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行、环境监测与评估同步进行的制度。
1.2 三同时制度的目的:三同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2. 三同时制度的原则2.1 全面性原则:三同时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
2.2 公众参与原则:三同时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中,要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3 预防原则:三同时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3. 三同时制度的实施方式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2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行制度:三同时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建立和运行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3.3 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的运营阶段,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4. 环境保护制度的定义与目的4.1 环境保护制度的定义:环境保护制度是指通过法律、政策和管理等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的制度体系。
4.2 环境保护制度的目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1. 引言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求环保设施、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项目规划阶段2.1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规划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2.2 项目选址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并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点。
2.3 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必须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详细设计,确保其与主体项目的设计同步进行。
3. 施工阶段3.1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在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前,必须获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并按照许可的要求进行施工。
3.2 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3.3 现场监督检查环境保护部门将对建设工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符合相关要求,并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4. 运营阶段4.1 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必须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2 运营过程监管环境保护部门将对项目的运营过程进行监管,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4.3 环境监测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 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附件2: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附件3: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图纸附件4: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附件5:环境监测报告6. 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环境影响评价注释: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评估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过程。
法律名词2: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注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是一种准许施工的许可证书,表示该项目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以法律强制作用保障“预防为主”政策的执行,与“三同时”制度连结在一起成为控制新污染的主要制度。
第二,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程序上保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职责权限比较明确,操作性强。
第四,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简化管理程序。
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以只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登记表。
第五,实用性强。
可对优化选址布局、工程设计、防治措施、生产管理与环境管理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第六,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
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领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文件。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核技术应用单位在申领许可证前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一致。
核技术应用单位应委托有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文件完成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从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以及有关的大气、水等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进行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制度三同时
环评制度三同时摘要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一种评估计划、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影响的系统性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三同时”原则,包括项目、环保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三个方面。
同时,本文将探讨“三同时”原则的背景、实施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三同时”原则被视为确保环保设施在项目建设之前同时跟进的关键措施。
2. “三同时”原则的定义“三同时”原则指的是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在时间上的同步性。
具体来说,即环保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要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确保环保设施在项目投入使用之前已经完成建设,从而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有效运行。
3. “三同时”原则的背景“三同时”原则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在中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过去,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导致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
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中国政府引入了“三同时”原则。
4. “三同时”原则的实施意义4.1 保护环境“三同时”原则的实施有助于确保环保设施和配套设施在项目投入使用之前已经建设完毕。
这样可以避免项目运营时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2 促进可持续发展“三同时”原则的实施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项目建设、环保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时间顺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实施“三同时”原则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透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的相关问题
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分为规划和建设项 目两大类。
3 环境影响评价的 内容 . 包括: 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 ; 建设地点周围环境 的本底状况; 方案实施 响;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措施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述意见。美国 《 国家环境政策法》 还规定对评价 内容 中关于防止环境损害方面提供 各种 可能的选择 方案, 以便进行比较和筛选 。 我国环境影响评 价的内 容主要包括 : 建设项 目概况 : 建设项 目周围环境现状: 建设项 目对环境 可 能造成环境影 响的分析 、 预测: 环境保护措施 及其经 济、 技术论证 ;
后对 自然环境( 包括 自然资源) 和社会环境将产生哪些不可避免的影 对 审批标准缺乏 具体规 定, 实践中有时发生矛盾和扯皮现象 。 这里有
评 价 结论 等 。
( )三 同 时 制度 二 “
1“ 同时” .三 制度 的概 念
“ 同时” 三 制度是指一切新建 、 改建和扩建 的基本建设项 目、 技术
改造项 目、 自然开发项 目, 以及可 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 目, 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 。
度 。该制度规定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建设项 目和规划必须预先进 行分 析、 预测和评估, 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 提 经主管部 门批 准才 能进行建设施 工。 2 环境影 响评价 的范围 . 实行评价制度 的国家评议 范围一般 是限于对环 境有较 大影 响的 各种规划 、 开发活动 、 设工程 。 建 有的国家对评价 范围规定 的很 宽, 如 瑞典和美 国, 任何污染项 目的建设都需要事先进行评价得到批准。 法 国 17 9 7年政令规 定除城市规划 必须作环境影 响外 , 其他项 目根据规 模和性质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必须作正式评价, 二类是做简单“ 影响说 明” 三类可 以免 除影 响评价 。我 国《 , 环境影响评价法》 将需要进行环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评估,此处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
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环境工程项目及防治污染设施和其他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
第二,从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求上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之前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周围地区环境状况的调查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和分析环境保护测试方案以及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等,要求在项目设计书下达前提交。
擅自施工的要强令其停工,并追究建设单位及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三同时制度更具体规定了主管部门环保机关等的法律义务。
它要求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应对项目可能造成影响做简要说明,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
在施工阶段必须保证环保设施的同时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及治理效果。
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环保设施验收合格证才能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如果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规定,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建设项目停止生产或使用并进行一定的处罚。
名词解释1、环境标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标准主要是指国内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在综合考虑国内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现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规范。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标准除国内环境标准外,还包括国家认可和推行的国际环境标准,特别是ISO14000系列标准。
2、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工程,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背景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制定政策和法规来保护环境。
在中国,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措施,旨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
概述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在项目建设或扩建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因素。
该制度要求在项目审批前,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项目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要点以下是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主要要点:1.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或扩建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评估结果将成为项目批准决策的重要依据。
2. 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必须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资源节约利用、生态保护等。
这些措施将作为项目实施和运营的基本要求。
3. 经济可行性:项目必须经过经济评估,确保其在经济上可行和可持续发展。
评估将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预期收益和回报周期等因素。
4. 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必须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提高就业机会,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效果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制定环保措施,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这也可以提高项目的社会接受度,减少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和抗议。
结论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措施,在中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平衡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评估,此处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
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环境工程项目及防治污染设施和其他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
第二,从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求上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之前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周围地区环境状况的调查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和分析环境保护测试方案以及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等,要求在项目设计书下达前提交。
擅自施工的要强令其停工,并追究建设单位及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三同时制度更具体规定了主管部门环保机关等的法律义务。
它要求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应对项目可能造成影响做简要说明,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
在施工阶段必须保证环保设施的同时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及治理效果。
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环保设施验收合格证才能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如果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规定,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建设项目停止生产或使用并进行一定的处罚。
名词解释1、环境标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标准主要是指国内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在综合考虑国内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现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规范。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标准除国内环境标准外,还包括国家认可和推行的国际环境标准,特别是ISO14000系列标准。
2、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工程,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3、环境民事侵权:指污染或破坏环境,从而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和环境享受等民事侵权的行为。
排污权交易制度: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不突破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地方或企业将其节约的污染排放指标通过合同的方式让渡给他方的交易行为。
5、公民环境权:指公民享有的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
棉纺场1 、乙厂的理由不成立。
就环境法律关系而言,征收排污费制度的对象是超标排污单位即乙厂,至于鼓风机生产厂家的产品不合格,属于乙厂与鼓风机厂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因此,依照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乙厂超标排放噪声应当缴纳超标排污费。
乙厂的违法行为包括:乙厂纺织车间是在1993年4月新上的,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申报登记以及征收排污费制度。
2 、环保部门的处理是正确的。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依照《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超标排放噪声应当按标准缴纳超标排污费,对逾期不缴者,可以处以罚款,并追缴滞纳金。
3 、作为甲厂的代理人,应当从处理好相邻关系的角度出发,请求乙厂按照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规定E 类混合区的要求,达标排放噪声以及根据时限要求定时排放噪声。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乙厂消除影响、排除危害。
如果有人身或者财产损害者,还可以请求赔偿损害。
刘露案三、答:1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依据《环境保护法》之规定:(1)须有损害事实存在;(2)须有损害行为存在;(3)损害环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事实之间须有因果关系;(4)不可抗力、第三者的过错、受害人自身的过错等为法定的免责事由。
2 、本案中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
不可抗力、第三者的过错、受害人自身的过错等为法定的免责事由。
本案无。
结合案情。
3 、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遵循什么原则,污染受害人和污染加害人双方的举证责任分别是什么?原告转移到被告承担,此即所谓“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的“部分转移”,即某些举证责任从受害人转移由加害人承担,并不意味着受害人不需要举证,这是需要澄清的误区。
相反,证据越充分则索赔越主动,举证越全面则胜算越大。
污染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自身遭受了污染损害,并因此承受了直接损失。
“直接损失”应当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如合理预期收益的丧失。
存在污染损害行为,而且该污染损害行为是其指控的加害人实施。
这些事项都需要受害人提供充分的人证、物证、书证等证据加以证明。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条第(3)款,污染赔偿纠纷的加害人应就两方面的事项承担举证责任:(1)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2)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本案中,加害人应当就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举证。
4 、推定的因果关系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排污者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后果无关并且没有法定的3种免责事(不可抗力、受害人自我致害、第三人过错),法官应推定因果关系成立,由排污者承担民事责任。
5 、合法的排污行为如果造成污染要不要承担公害民事责任?要。
原因:公法和私法责任分别追究;或者从无过错民事责任角度谈。
梁志勇案一、思考题:本案应当如何适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1 、个体工商户是不是建设单位,迁建、扩建项目是不是建设项目,这是能否适用《条例》的前提,也是本案双方在一审、二审中争论的焦点。
2、上诉人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是单位,因此也不属于建设单位。
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生产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所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
因此被上诉人依据《条例》处罚上诉人,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而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虽然是个体工商户,但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条例》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按固定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包括个体经营或个体经营者。
3、《条例》第28条规定的适用受处罚人是违法投产行为人,而违法投产行为人可能是建设单位,也可能不是建设单位,但不管是不是建设单位,只要是实施了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擅自投产行为的人,就应当受到处罚。
简答题1、环境法体系:宪法性规定。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国际法中环境保护规范。
2、损害者付费指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而不应该转嫁给国家和社会。
受益者补偿原则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
3、环境责任原则也被称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指人们基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减损,即应承担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
这项原则最充分的体现了环境保护所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用以消除环境成本外部化或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寻求利益与责任相一致的实质公平,是作为环境法重要法理学依据的民法原则的延伸。
5、特点:以市场驱动为前提。
标准的预防性。
标准的可操作性。
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标准的自愿性。
黄石垃圾场二、思考题:1 、本案中的行为是违反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还是:“三同时”制度?2 、“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答:本案中,垃圾场所属于建设项目,应当适用1998年发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但是本案中垃圾场所依照《条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其违法行为发生在环境影响评价之后,即环境保护实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一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保证。
二是防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一、名词解释环境标准、三同时制度、环境民事侵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公民环境权二、简答1.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免责事由是什么?2.简述“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
6.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哪些?7.违反排污收费制度的法律后果有哪些?9.突发环境事件可以分为哪些等级?10.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哪些部分?三、案例分析案例一:上诉人梁志勇在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2000年6月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顺德市伦教镇北海路段搬迁至该镇新塘工业区业顺路1号,并增设了8台切割机、1台磨粉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未建设任何环境保护设施后即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
被上诉人在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6月28日作出了顺环罚字[2001]03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诉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约》下称《条例》)第9章第二款和第16条的规定,并依据该《条例》第28条规定,对上诉人做出责令停止生产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上诉人不服,遂于2001年7月10日向顺德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消处罚决定。
2001年12月21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梁志勇不服顺德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行政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即维持被上诉人顺德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至此,这起顺德市第一例环保行政诉讼案以顺德市环保局胜诉而告终。
思考题:(1)本案中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是不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3)本案应当如何适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分析:1、个体工商户是不是建设单位,迁建、扩建项目是不是建设项目,这是能否适用《条例》的前提,也是本案双方在一审、二审中争论的焦点。
上诉人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是单位,因此也不属于建设单位。
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生产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所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
因此被上诉人依据《条例》出发上诉人,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而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虽然是个体工商户,但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条例》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按固定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包括个体经营或个体经营者。
2、《条例》第28条规定的适用受处罚人是违法投产行为人,而违法投产行为人可能是建设单位,也可能不是建设单位,但不管是不是建设单位,只要是实施了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擅自投产行为的人,就应当受到处罚。
案例二:建于2000年的黄石市环卫垃圾场位于该市下陆区老鹳庙村,当时,由于缺乏垃圾处理场所,该市将这一地方作为临时性的垃圾场,待西塞山垃圾场建成后就封闭停止使用。
然而,这一临时垃圾场虽然已做环评,却未按环评要求实施,产生的废水、蚊蝇、恶臭、扬尘已经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垃圾场内堆放的垃圾表面未按要求进行覆盖,散发的恶臭对啤酒厂一带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场底部不断渗出黑褐色的垃圾渗滤液,流出的垃圾废水违规直接排入磁湖(湖北省“三河三湖”重点保护湖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