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
中美师德规范比较以及对中国师德建设的启示
添加标题
师德建设问题:尽管政府高度重视,但师德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参差 不齐,部分教师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等。
添加标题
师德建设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教师职业倦怠、职 业压力等问题。
添加标题
师德建设对策: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师德 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近代:五四运动后,教育界开始重 视师德建设,提出“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等师德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 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 表、终身学习等六项基本要求
中国:主要由教育部门制定,如教 育部、教育厅等
规范制定主体比较
中国:政府主导,强调统一性和权 威性
20世纪中叶,美国师德规范进一步发展,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和公平对待
21世纪初,美国师德规范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 发
中国师德规范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等观念,对师德产生深远 影响
当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一 系列师德规范,如《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 德规范》等
启示:中国师德建设可 以借鉴美国师德规范的 专业发展理念,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 力。
规范实施方式比较
中国:政府主导,学校执 行,教师遵守
美国:行业协会Leabharlann 定,学 校执行,教师遵守中国:注重师德教育,强 调教师职业道德
美国:注重师德实践,强 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中国师德建设现状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体温调节4个方面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在功能上相互关联,以维持 整个机体的营养代谢平衡。 3. 排泄型态 此型态主要是指肠道和膀胱的功能,即排便和排尿 方面的问题。 4. 活动—运动型态 此型态是有关日常生活活动和个体为进行这 些活动所需的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其中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我 照顾和休闲时的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护理诊断
二、护理诊断分类法
(一)人类反应型态分类法 人类反应型态分类法是NANDA在1986年发表的护理诊断分类法,
共包括如下9种人类 反应型态: 1. 交换 交换包括物质的交换、机体的代谢、正常的生理功能、结构功能
的维持,如营养失 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腹泻、体温过高、气体 交换受损、组织完整性受损等。 2. 沟通 沟通包括思想、情感或信息的传递,如语言沟通障碍。 3. 关系 关系即建立联系,常指人际间关系、家庭关系,如社交 障碍,父母不称职等。
居、保姆等。 (2)其他健康保健人员,如医生、营养师、理疗师及其他护理人
员。 (3)医疗病历,既往健康检查记录、儿童预防接种记录等。 (4)各种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的报告。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资料的内容
一、健康史
(一)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general data)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者自患病以来疾病的发生、发 展和诊疗、护理的全过程,是健康 史的主体部分。为使现病史层次清楚、简明扼要,可按3 个层次 记录现病史:①病史过程。②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③患病后 一般情况的改变。 (四)既往史 既往史(past history)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 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 染病或地方病),外伤、手术史,预防接 种史,以及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 等,特别是与现 病史有密切关系的疾病。记录顺序一般按年月的先后排列。
师德师风知多少(中国古代篇)
师德师风知多少(中国古代篇)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就是教师的的行为作风。
中国历代教师恪守与弘扬,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师德传统,在传统师道中,师德为百业道德之首,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强调人格独立、立德善教、学不厌新和公心求是。
其中,师风是师德行为表现出的特有精神状态,主张教师要自立自得、知行合一、知体达用和长善救失。
《礼记·学记》上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尊师重教这一传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文明进步之基。
这里《学记》告诉我们平常所谓的“师道尊严”,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享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的,社会之所以重视和尊敬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其个人(群体)德高身正,严于自律。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最终赢得社会和人民的真正尊重。
唐朝的韩愈在《师说》中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确实如此,远在上古时代,教师这一职业就已经出现了。
从“聪明而仁”的契的“敬敷五教”,到“仁且智”的孔子的有教无类,到与时俱进的董仲舒的美道慎行,到大教育家的朱熹手订的《白鹿洞教条》,到与权贵不合的程端蒙和其友人董株的《程董二先生学则》,到明清书院普遍重视的学子修身进德......先贤们为我们后世制定了许多师德规范。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听听古代圣贤是怎么谈论师德师风的:1、“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蓄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不凌乱,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2、“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
倍畔之大,明君不内(纳),朝士兵大夫遇诸涂(途)不与言。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4、“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5、“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尊严而悼;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有关师风师德的古文
有关师风师德的古文在古代中国,师风师德一直被视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而师风师德作为教育中的基石,在古代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古文作品来一窥古人是如何看待师风师德的。
师者尊也清代学者颜元曾在《异论荟议》中写道:“师道尊严,所以在德,所以处人上。
”这句话不仅是在表达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更是在强调师者应该具备的高尚品德。
古代师德最重于尊严,一位师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应该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和榜样。
只有拥有尊严的师者,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先正其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句话出自《论语》。
在古代,师者除了要求学生守规矩守纪律外,更要求师者自身正道、严格自律。
只有先正其身,才能言传身教,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师者的品德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师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知行合一南宋朱熹在《理学造次集》中有言:“知则行之以正,正之以成;行则知之以道,道之以生”。
这段话表达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古代师者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求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将道德规范贯穿于日常生活。
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师者礼也在古代,师者讲究礼仪之道。
《周礼》中有“教、养、义、齐”等内容,这些都是师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师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遵循礼仪,用礼待人。
师者应该以礼待人,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怀师道恺怀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表现出人们对于师道的怀念和敬意。
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云:“怀师道恺怀,抱道忽忘官。
立身为师隐,行世侍王端。
”这句诗表达了对师道的怀念,也表现了师者应该以教育为己任,尽心尽力教育学生的责任感。
总结古人对于师风师德的看法,无不体现出尊师重道、知行合一、以身作则、以礼待人的重要性。
师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只有师者以高尚的品德引导学生,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师德
1、所谓“正当的途径”是指获得幸福的手段必须具有道德意义,即幸福要以道德为必要前提。
2、道德,只有在促进人类幸福之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离开了幸福,道德就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幸福,只有得到道德的引导才有可能实现,离开了道德的制约,幸福不仅是片面的,更是难以全面实现的。
此为幸福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3、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道”即道理,“德”即品行4、《孟子》:“庠者,养也。
”庠,是学校的萌芽,而从事养老和教育的人,便是教师的萌芽。
我国古代师德规范:“仁且智”朱熹制订《白鹿洞教条》(朱子教规)⏹一、孔子的师德观“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一)学而不厌(二)温故知新(三)诲人不倦(四)以身作则(五)爱护学生(六)教学相长⏹二、孟子的师德观“性善论”,仁、义、礼、智四德。
(一)持志养气(二)反求诸己(三)意志锻炼(四)存心养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三、董仲舒的师德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二)“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三)“必仁且智”⏹四、韩愈的师德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二)教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五、王夫之的师德观(一)“必恒其教事” (二)“明人者先自明” (三)“正言”“正行”“正教”⏹中国古代哪些优良的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一)热爱教育,诲人不倦(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四)虚心学习,学而不厌我国近现代师德规范⏹一、徐特立的师德观“经师”“人师”(一)立足人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二)“树人收获金如斗” (三)“专心致志,钻研业务” (四)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自己做刻苦的模范”徐老同志: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二、陶行知的师德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尊师重道是其核心价值之一。
在中国,人们将师德与道德相结合,强调敬重师长和信奉道德准则。
尊师重道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师生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的坚守。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含义、起源、意义以及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尊师重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尊师”和“重道”。
尊师即对师长表示敬意、尊敬,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伦理观念。
重道则是追求道德和道义规范,秉持正直、诚实、善良的生活态度。
尊师重道使中国人始终注重尊重他人、敬重师长,更加注重道德行为的养成和传承。
尊师重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圣贤们对教育和道德的重视。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等,他们重视教育与德育,将尊师重道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关键。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在师长的引领下不断进步。
孟子则提出了“以义息教”的理念,认为师长应通过示范正直的品行来教育学生。
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尊师重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长对学生有着榜样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同时学生对师长的敬重也能增强师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尊师重道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尊师重道能够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价值观念,使其在当代社会仍然发挥其积极作用。
再次,尊师重道有利于塑造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人们尊敬师长、守纪律、遵守法规,这将为社会建设提供积极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中,尊师重道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尊师重道有助于培养社会公民的道德观念。
通过教育系统的倡导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能够更加注重个人修养,遵守社会规范,减少道德败坏现象的发生。
其次,尊师重道有助于加强教育质量。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而尊师重道能够激励教师们更加投入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再次,尊师重道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谈师德的养成
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谈师德的养成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对社会教育乃至个人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师德一直是古代儒家教育思想所倡导的重要理念。
师德的养成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浅谈师德的养成。
一、儒家教育思想与师德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学重视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面素质,而其中德性的培养是其首要任务。
对于教师来说,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德育理念对于师德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1.以身作则儒家教育思想中强调师者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身教重于言教”理念强调教师自身的德行对学生的影响力远大于言教,教师要以高尚的德行和优良的品行来熏陶学生。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榜样效应,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2.兼爱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兼爱”原则强调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爱心,不偏袒不偏心。
教师不仅要抛弃私利,还要超越个人情感,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平等和教育的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合理的教育环境。
3.教育的恒心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恒心”原则指出教师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奋斗精神,追求教育的真善美。
儒家认为,教育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工作,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耐力。
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二、当代师德的养成儒家教育思想在当代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当代社会的多元发展也给师德的养成提出了新的挑战。
1.学习儒家经典当代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学习儒家经典,了解其中蕴含的师德思想,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发掘其现实价值。
只有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领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其中的师德理念。
2.注重自身的修养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学术水平,才能为学生成为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谈师德的养成
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谈师德的养成在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日常行为伦理有关,更与师生关系息息相关。
因此,在现代教育中,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来谈师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师德的概念师德是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简单来说,师德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是教育的灵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师德观儒家教育思想中很重视师德,倡导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榜样,并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操守。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师德不仅体现在道德品质方面,还有体现在对待学生方面。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儒家强调“传道受业解惑”,即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又要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内涵。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真、善、美为目标,以学生的成长为重心,努力为学生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2.由仁以观之,故为师者,必有恒心而莫先。
儒家崇尚的“仁爱”使得教师应该视学生为己出,用爱心、耐心、关心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师德还要求教师具有恒心和毅力,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师德也要求教师要尽尽自己的职责,对教育事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却要尽自己的责任;教师面对学生,要以“孝”或者说是孝敬为主,同时也要深刻的理解师德的内涵和意义,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修养,做一个言行一致的好榜样。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信”和“爱”,都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教师必须时刻牢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如何才能拥有好的师德从上述描述下来可以看出,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师德观点是十分高尚的,对于身为师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去落实呢?以下提出几点:1.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要当一名好的教师,必须要规范自己的各方面行为,取缔一切可能会影响到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吸收新的成分和知识,不断超越自己。
中国古代师道师德和师风
中国古代师道\师德和师风作者:毕诚来源:《中国德育》2010年第04期[摘要] 中国古代自教育发凡,即开始形成以教师为本的为师之道。
历代教师恪守与弘扬,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师德传统,它旨在追求至善、崇德、贵表、务本和弘道。
在传统师道中,师德为百业道德之首,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强调人格独立、立德善教、学不厌新和公心求是。
师风是师德行为表现出的特有精神状态,主张教师要自立自得、知行合一、知体达用和长善救失。
[关键词] 师道;师德;师风[作者简介] 毕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中,教师作为传道育人的特殊知性人群,始终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受到历代政府和人民尊重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师道传统的永恒和创新。
师德师风,是师道的重要内涵,历代教育家在不同时期为弘扬师道,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有论述。
一、师道的基本精神我国历代教师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永恒信奉、不断追求、与时共进、薪火相传的中国“师道”。
恪守和弘扬师道,光大教育优良传统,是中国历代教师共同信奉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形成了我国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心理和性格特征。
首先,师道至善,化民易俗师道寓于教育之中,为师者操守。
儒家经典《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记》云:“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大学》等经典认为,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知识使人们学习和弘扬这个“大道”。
知识有“修身之学”、“立本之学”、“经世之学”,也有“章句之学”、“辞赋之学”、“技艺之学”。
为师者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小学”;其为学之道是“君子之学”或是“小人之学”。
只有那种具有“大学之道”修养、情怀、志趣的学者,才能立足于社会。
只有浸蕴深厚的道德修养、积极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感的学者才可以称作“大学者”,才可以传授“君子之学”。
其次,师道崇德,以善先人我国师道传统的基本精神,具有养成人格、发展身心的道德教育感染力、影响力,具有化民成俗、陶冶情操、塑造民族精神的特有作用。
中国古代师德师风
中国古代师德师风什么是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什么是师风?师风就是老师的风度。
《北齐书;元文遥传》:“行恭少颇骄恣,文遥令与范阳卢思道交游。
文遥尝谓思道曰:‘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然白掷剧饮,甚得师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代常识之古代师德师风。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
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
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
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最早的师德标准古之学者必有师。
上古时代,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
但那时的教师是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
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司徒”。
“司徒”这个称谓,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推其本义,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教师。
尧舜为什么要任命一个“司徒”呢?因为当时“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社会风气不正、天下大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找个人出来管一管,怎么管?当时的说法是;;“敬敷五教”。
“敬敷五教”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讨的命题。
首先,这里面提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即“五教”。
“五教”是针对五种主要的社会人际关系来实施教育。
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
“五伦”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规律。
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思想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思想的特点及当代价值我国古代尊师重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尊师重教思想的特点主要包括对师道尊严的尊重、对知识的崇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当代社会,尊师重教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尊师重教思想体现了对师道尊严的尊重。
在中国古代,师德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规范,师傅被尊崇为至高无上的人格,弟子对师傅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怠慢。
师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楷模,弟子们要始终尊重师傅、孝敬师傅,这种对师傅的尊重体现了中国人对权威和尊严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尊师重教思想体现了对知识的崇尚。
在中国古代,知识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财富,尊师重教使得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智慧被当作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对古人的尊重和对知识的崇尚。
这种对知识的崇尚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更体现在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和推崇。
尊师重教思想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教育被视作国家兴旺和人民富强的根本,因此古代中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提倡尊师重教的思想。
孔子提出了“教无类”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地位低的人也有机会接受到教育,这样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尊师重教思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尊师重教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提倡“以教学为乐”,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尊师重教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尊师重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在教育领域,尊师重教的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崇敬,有利于教育的质量提升和教育制度的健全。
在社会文化领域,尊师重教的思想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文化认同和国家的精神家园。
传统师德师风
传统师德师风
中国古代讲师德的传统与风范,坚持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三原则作为师道的最高追求。
师者,必先修身;身正不易教人。
师最基本的修养在于诚实、仁爱。
诚实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品质。
教学中或对学生私下的一言一语,都必须诚恳可靠。
教师不宜以虚伪言论误导学生。
修身以诚,诚以成学。
仁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属性。
治学以仁为本,师生关系需要以慈祥仁爱的心态建立。
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以亲人之恩相待,不分优劣。
朋友般的关怀和帮助,是教师最重要的使命。
在内容方面,传统师风强调以礼业为主,渊博通达。
教书必须以道德修养为先,知识的传授要以德为地。
同时,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
只有精深的学问和广博的见闻,才能使教学得心应手。
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日常表现自己圣洁高尚的品格,才能真正教导学生。
言传身教,君子之风自然而能感染人。
这就是中国传统师德育人的精髓与核心所在。
中国古代德育方法论
中国古代德育方法论中国古代德育方法论是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
中国古人重视德育,认为人的品德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因此,中国古代在德育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方法。
一、师德为先中国古代的德育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师德,认为教师应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
二、言教配合中国古代的德育方式通常是言教配合的。
通过言传身教,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力量。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往往采用寓言、诗歌、名言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这些寓言、诗歌、名言都是具有深刻哲理的,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与经验中国古代的德育方式,也重视实践和经验。
在古代的学校,教师往往会让学生亲身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后果。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代的德育方法论,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会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的相关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实践德育。
五、务实中国古代的德育方法论,注重务实。
在德育方面,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行为。
只有在行为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德育观念和行为方式。
总之,中国古代的德育方法论,更加注重教育者的师德,注重实践和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行为实践,务实。
这种德育方式强调全人教育,重视个体品德的培养和实际行为的养成,为今天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师德师风的古文(一)
师德师风的古文在古代的中国,师德师风一直被视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古人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也;风者,示范规范之行为也。
师风正,则学生成方;师风不正,则学生难上进。
下面将从古代文献中引述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篇章,以作为今人教育之鉴。
孔子曰:“为人师者,以其言为志,以其行为表。
”言必信,行必果,言与行俱则教可乐也。
教育者宜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学生之尊重与爱戴。
又曰:“为人师者,亦为治人者,不敢不慎矣。
”师者,教育仁者也。
治人者,整顿善染者也。
教育之道,须仁爱为本,以慎重为友。
慎独慎也,能够确保师风之正。
古书云:“师者,高帝之先也。
”高帝之先,有高尚之风,有崇高之德。
师者,高尚仁者也。
故孔子说:“其言善,不过也;其行善,不逾也。
”言行并重,不过不逾,如此方能成为高帝之先,成为学生之楷模。
《礼记》曰:“教学相长,德行取人。
”师道尊严,诲人不倦,德行高尚,范于师表。
师以德为先,教学相长,德行取人。
师者,人之导师,行为之楷模。
若师风不正,则教不得人心,教学相长便无从谈起。
三字经曰:“父母钟情,师友门庭。
”父母之恩,重于山海,师友之谊亦同。
师风之正,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
师风以亲以友,洎乎人心。
若师风倒塌,教不能倡人,教育何以成?在古人的观念中,师道尊严,师风端正,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学生之品格和素养。
故曰:“言传身教,塑性立德。
”师者以言传道,以身作则,得学生之信服与顺从,方能潜移默化,奠定学风之基石。
古人兴学强阳同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者也,风者所以立身行表者也。
”言为道,行为表。
师以言为道,以行为表,教育学生,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师风师表之正,方能影响学生成才,立德立言立身。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应当比肩而行,言行一致。
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所言必诚,所行必果。
师之高尚德行,学生学以致用。
师道尊严,师风端正,方能成风成化,学为人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传统师德的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师德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师德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中国教育的深厚土壤中。
在中国传统师德中,有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师德强调以身作则。
师者,以身示范,以德为师。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教育者要以自己的言行和品德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
这种以身作则的思想,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教育。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中国传统师德注重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中国传统师德重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关系着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效果。
中国传统师德中,强调师生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良好关系。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教诲和指导,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中国传统师德强调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人格发展负责任,尽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中国传统师德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教育事业的核心。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师德的优良传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铭记师德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做到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关心学生、专业负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为培养更多有用之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非常重视,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现代教育中的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古代的师德凝聚着丰富的内涵。
师德强调教师应以德为先,以身作则。
古代教师被视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要以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师德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师德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风是师德的具体表现。
师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展示出的一种风范和风度。
古代的师风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注重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古代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他们善于以直观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古代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师德师风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师德师风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生处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有限,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质和素养。
师德师风对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师德师风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师德师风也能够提高教师的社会声誉和职业形象,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尽管古代的师德师风在现代教育中有所变化,但其核心价值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白鹿洞教条”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首先,明确孟子提出的“五教”主张即是教育的宗旨,“学者学此而已”。其次,将孔子《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书育人的门径。并且强调说,前面四者,是为了穷理致知,属于认识的范畴,后面的“笃行”则是实践。朱熹一向认为,《中庸》是孔子“传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题,值得终身品味。此后,王阳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对于我们纠正当前教育工作的偏失,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为乱世开太平药方。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诸子虽然不是别人任命出来的教师,但也应是循循善诱、谙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徒前来追随呢?是故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保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虽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其中很多经典的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
相对于《白鹿洞教条》的微言大义,《程董二先生学则》则具体到了书院师生的日常起居和行为规范。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等,其好处是便于操作执行和监督,但未免琐细,流于形式,容易使人舍本逐末。所以朱熹在审定时似乎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古人小学之遗意”,用来约束一下孩童还差不多,如果用来规范成年人,就不免过于浅陋了。
教师师德师风追溯
教师师德师风追溯引言:在教育事业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才能,更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师德师风正是这一角色的体现。
本文将追溯教师师德师风的由来,并探讨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正文:一、师德师风的由来教师师德师风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起源于古代中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孔夫子就强调了教师的品德与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他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念,将教师视为榜样,教育的根本在于道德的修养。
从此,师德师风开始演变并在教育中树立了起来。
二、师德师风在古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古代,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无法估量。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正确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现代教育中师德师风的沦陷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师德师风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重视。
一些教师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忽视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他们不顾师德,甚至出现了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敷衍塞责等不良行为,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师德师风的现代意义然而,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中依然不可忽视。
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当教师以身作则,展示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时,学生会从中汲取正能量,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传承下去。
五、培养教师师德师风的途径要培养教师师德师风,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引导教师履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自身要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此外,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
六、教师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学生接触到高尚的师德师风时,他们会被激励去追求道德的高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反,如果教师缺乏师德师风,可能导致学生的道德沦丧和行为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师德规范什么是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叫“教”;“养子使作善也”,叫“育”。
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关于教育本质的核心观点。
如果从师德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则“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者要有自己的职业原则,或者说要有德,即教育要通过“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达,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不敢忘却。
为此,特刊发一篇关于古代师德规范的文章,和广大读者共同重温古人的智慧。
——编者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
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
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
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最早的师德标准古之学者必有师。
上古时代,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
但那时的教师是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
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司徒”。
“司徒”这个称谓,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推其本义,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教师。
尧舜为什么要任命一个“司徒”呢?因为当时“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社会风气不正、天下大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找个人出来管一管,怎么管?当时的说法是---“敬敷五教”。
“敬敷五教”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讨的命题。
首先,这里面提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即“五教”。
“五教”是针对五种主要的社会人际关系来实施教育。
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
“五伦”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规律。
顺应着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可以建立起社会道德标准,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
后来孟子又进一步将“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识传授。
古代圣贤相信,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学会做人,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其次,“敬”、“敷”两字也值得回味。
“敬”是对教育者职业态度的要求,“圣贤进德修业,不离一敬”。
“敬”的反义词是“肆”,就是随意、放任、不负责任的意思,就是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敷”是传播、流布的意思,教师要传经布道,不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兼爱他人和诲人不倦的精神。
按照这样的标准,尧舜最终选用契作了司徒,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契是商代的祖先,曾经协助大禹治水,表现出了很高的才能。
但作为教师,仅有高人一筹的才能是不够的。
关于契,《列女传》称“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
可见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为他治理过水灾,而在于他“能育其教”---在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因而为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所纪念。
契的秉性是“聪明而仁”,“聪明”是天赋,是见识;“仁”是爱心,是品格。
二者兼具,故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者叫做“德才兼备”。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做教师。
契这个人,恐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后世树立起来的第一个师表风范,他身上体现出的“聪明而仁”的秉性,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为乱世开太平药方。
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
诸子虽然不是别人任命出来的教师,但也应是循循善诱、谙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徒前来追随呢?是故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保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虽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其中很多经典的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
孔子是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
”(《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大概没想过到处去张贴招生广告,结果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学子向他问学。
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
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谈到的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可不可以说---“仁且智”,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朱熹手订《白鹿洞教条》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刚刚出任南康军(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决定在庐山东麓的白鹿洞创办书院。
在这里,他亲手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条》: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立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博学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特别纪念的一件大事。
由于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书院不但在其后数百年间弦歌不辍,发展成为“天下书院之首”,“代表了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胡适),并开启了近千年来古代书院的教育传统。
朱熹手订的这则《白鹿洞教条》,更是被历代教育家作为师德信条而奉持不渝。
例如明代大学者、教育家王阳明就曾说过:“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
“白鹿洞教条”既是学生求知问学的条规,也是教师从事教育的规范,两者是统一的。
对此,朱熹解释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这就是说,在教育实践中,教与学是统一的,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要实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可见,古今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对功利主义教育的。
“白鹿洞教条”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首先,明确孟子提出的“五教”主张即是教育的宗旨,“学者学此而已”。
其次,将孔子《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书育人的门径。
并且强调说,前面四者,是为了穷理致知,属于认识的范畴,后面的“笃行”则是实践。
朱熹一向认为,《中庸》是孔子“传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题,值得终身品味。
此后,王阳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对于我们纠正当前教育工作的偏失,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后列出的“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笃行之事”,皆属实践范畴。
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脱离实践,实践能提升人的认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对于教育者自身而言,更应以此作为“规矩禁防”,在此过程中不断修身进德,“是以君子心廓然大公,其视天下无一物非吾心之当爱,无一事非吾职之所当为。
虽势在匹夫之贱,而所以尧舜其君、尧舜其民者,亦未尝不在吾之分内也。
”这是我国古代关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
明清书院的师德规范朱熹以后,他的门人程端蒙和程的友人董株根据《白鹿洞教条》制订了一个既能为书院学生所应用又能对师长有所借鉴的《程董二先生学则》。
这个学则和《白鹿洞教条》一样,为明清两代的书院和官学普遍采用。
顺带说一下,古代书院和学校的“学则”,其称不一,又叫“教条”、“学则”、“轨范”、“揭示”、“规训”、“戒勉”等,实际所指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其内容对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学校全体成员都有约束作用。
之所以对教师和学生不作分别的要求,依据的是《易经》上的一句话:“君子以朋友讲习”。
也就是说,在古代的学府里,师生之间应是朋友的关系,其主要教学(讲习)形式,即所谓“朋友聚会一番,精神收敛一番,讲论一番,道理开发一番”,这对于以做人教育为主的书院来说,更是如此。
相对于《白鹿洞教条》的微言大义,《程董二先生学则》则具体到了书院师生的日常起居和行为规范。
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等,其好处是便于操作执行和监督,但未免琐细,流于形式,容易使人舍本逐末。
所以朱熹在审定时似乎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古人小学之遗意”,用来约束一下孩童还差不多,如果用来规范成年人,就不免过于浅陋了。
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天下才俊依聚山林,励志清修,“濂洛诸儒此集成,虚堂遥应四山鸣”,书院教育遂有了较大的发展,渐渐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
对于化育人才、砥砺气节、涵泳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清书院普遍重视学子修身进德,因此,选聘师长,最看重的一条就是道德操守。
清代学者戴震说:“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
自宋以来,书院之立,咸若是。
”可见,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硕儒,是很难成为书院士子们的人生导师的。
清代豫南书院对于教师师德订有四条规范:其一,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其二,勤研讨以践实学也;其三,重师友以求夹持也;其四,谨交游以遵礼法也。
其中第三条,还特别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同堂共学,朝夕追随,赏奇析疑,互征心得”,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在一起互动交流,自由探究学问,教学相长,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亦名教中活泼泼地也”。
群玉书院中专门设有“亲师斋”,其铭曰:“主善为师德业所资,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亦趋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无涯。
”教师要抱一颗慈爱之心,使不听话的孩子能够敬重你,胆怯的孩子能够喜欢你,一天到晚都愿意追随你、亲近你。
用你高尚的人格长时间地熏陶滋养着孩子们,将会使他们终生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