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
国考申论真题答案及详解 副省级
2014国考申论真题答案及详解(副省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详解(副省级)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阅读题目,本题要求归纳概括“‘给定资料2’揭示的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
题干已经限定了作答范围,即“给定资料2”,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所以要注意不要遗漏要点,且要将同类项合并后分条表述。
字数不超过150字,一定要语言精炼。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资料2第二段介绍了在职工作人员压力较大,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特定的职业群体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属于轻松感缺失。
第三段则主要介绍了因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的公平感缺失问题。
第四段虽然也描述了焦虑、恐惧、迷茫心理,但是落脚点在信任和诚信危机,安全感缺失。
第五段首先介绍了“白领阶层”的焦虑心理,此处可同第二段在职工作人员的焦虑心理相合并;第五段随后介绍了收入较低人群及心理“无根”人群等的孤独无助感,属幸福感缺失,精神空虚迷茫。
第六段则主要阐述心理健康疾病复发增高,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属于同情感缺失。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对以上要点进行合并、加工,可从轻松感缺失、公平感缺失、安全感缺失、幸福感缺失、同情感缺失五个方面分别组织。
【参考答案】主要表现为:一是轻松感缺失。
大部分职业群体易紧张、焦虑。
二是公平感缺失。
一部分人接受不公平信息产生心理失衡,且不断传递。
三是安全感缺失。
特定人群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出现公众信任危机。
四是幸福感缺失。
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易引发迷茫恐惧心理。
五是同情感缺失,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
二、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
(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题目要求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我们需重点研读“给定资料4”。
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之作文范例
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之作文范例上海教师考试网(/)。
上海中公教育(/)联合制作中公教育专家戴全英为您解析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 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 总字数1000-1200字。
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新周刊》有一期的封面主题是“急之国”,深刻透析了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躁心理。
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优雅。
诗意栖居幻化成泡影,物欲催促着生命的脚步,匆忙的步履只为活着而活着。
“你幸福吗”拷问的不只是受访者,更是每个面临同样严峻处境的中国人。
重塑良好社会心态,慢下来享受生活,是每个国人的心声,也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题中之义。
“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这份静谧,这份闲情,是身处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商厦中,挤着沙丁鱼般的地铁和公交,每天拖着疲惫身躯的现代人所无法感受到的。
一路攀升的GDP 更加凸显我们精神生活的贫瘠,正如众人所呐喊的:中国人,慢下来,等等你的灵魂!而这并不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需要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持之以恒的努力。
塑造良好社会心态,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着资源占有、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导致社会心态失衡、心理疾病频发。
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公平机制,并保证层层落实。
畅通基层民众的申诉渠道,让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有途径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如此,像冀中星这类的受害者就不会意图采取炸首都机场这种伤人伤己的不法手段来为自己“发声”了。
申论考试分析之2014年国考副省级试卷分析
申论考试分析之2014年国考副省级试卷分析2014年国考已经过去,申论副省级和地市级都选取了社会心态作为试卷主题,题目依然是独立的五道题,两套试卷都加大了对实务题也就是公文写作的考察,这一变化说明申论命题越来越接近公务员日常工作。
下面我们主要从材料和题型上分析一下副省级的申论试卷。
【材料概括】材料1介绍了社会转型期,我国民众的心理疾患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凸显,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政府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
材料2介绍了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的表现。
材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第六届心理健康节活动。
材料4表明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折射了当下的浮躁心态,其根源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相信自己的判断选择而是依赖于各类专家与媒介。
材料5整理了某网站网民对“跟风”现象的讨论的不同观点。
材料6介绍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慢生活”理念,对当下我国民众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的进行反思。
【材料分析】话题:社会心态问题:压力大、职业倦怠,心理失衡,焦虑、迷茫、诚信危机,跟风、浮躁、急功近利原因:比快的发展模式,政策制度设计不合理,专家依赖、媒介依赖,缺乏理性与独立思考,文化不自信主旨:调整价值观和心态,让生活慢下来,更加从容、理性、自信【题目分析】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在题目设置上以传统的概括、分析、论述为主,其中最突出变化是突出了公文写作能力的考察,设置了两道公文题目,一道是要求写简短的发言稿,一道是要求写一篇专栏写短评。
考生大可不必有畏难情绪,发言稿和专栏短评只是形式上的幌子,其实质还是在考察考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如第三题的发言稿的正文部分,考生主要从材料中提炼出年轻人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总结每一项活动与其达到的效果和意义,第四题的专栏短评主要是从材料中提炼出问题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影响,扭转措施等信息书写成文即可。
论述题则选取的社会领域的社会心态话题,考生只需要按照上面【材料分析】中提取的问题、原因、主旨所涉信息点进行谋篇布局论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副省级申论试卷侧重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所以文章要以分析论证为主,要写成评论性文章而不是策论性文章。
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作答范文答案
本文源于江西华公官网/news2info.asp?id=1417余思君详细演示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作答2015-04-02 09:10:33 作者:华公公考来源:江西华公官网浏览次数:40小编按:原文转自余思君老师空间特别推荐: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辅导“清明节”课程“三天十分决胜2015”江西省公务员考试千人冲刺课大团购仅需99第一题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
不超过150字◆答题思路本题作答内容是对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予以归纳概括。
材料范围主要依据“给定资料2”。
作答要求“分条归纳”——这要求考牛答颢应按“总——分”结构分条答题:先归纳出“缺失”,再概括列举各自表现。
◆答题过程演示:材料2:“……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并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提示我们本题作答要注意:“缺失”+表现形式。
……职业群体中70%一80%的人都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记忆力衰退,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
许多人感到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困难。
心理放松,宣泄郁闷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
摘抄整理出:职业群体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记忆力衰退,紧张、焦虑和抑郁.心理放松,宣泄郁闷的机会和渠道少……事实上的不公平,一部分人往往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失衡。
加之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各种不平衡、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公众,造成了更多人的心理失衡,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摘抄整理出:社会不平衡、不公平感大量传播,滋生心理失衡、心理问题……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恐惧,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理认同不够,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摘抄整理出: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社会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理认同不够,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2014年国考申论题目及答案解析(副省级)
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题目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反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给定资料】】[1] 27岁的小邹认真的考虑了几次之后,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周日约定好的教友福音会。
他确实需要倾诉,但肯定不是向神父。
到目前为止,至少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需要求助于某种宗教的地步。
身高1.74米,体重150斤,在北方城市的机关大院内,这几乎是一个标准身材。
当小邹回顾自己进入“体制”的四年,注视着自己不论从体型还是心理都还逐渐被“体制化”,甚至连血压、血脂也与周围的同事趋同时,面对着对外人看来“很顺”的处境,他有一种莫名的躁动。
对于这份职业,小邹的理解来自于四年间循环往复的工作节奏,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他只不过是需要在每个时间段内完成“规定动作”,虽不能消极怠工,但也不需要超额完成任务,四年来的工作天天如是,没有什么波澜。
事实上,小邹并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他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合乎常理。
结果很意外,当需要向心理医生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小邹这位当年大学校园里的校报写手竟然发现自己无从谈起,他心想“或许是事情太多,没办法很完整地表述清楚”。
“说真的,目前这个工作节奏是50岁以上人的节奏,对我来说,这个节奏感觉上有点压抑。
”小邹思考着,一字一顿地说,“有时我在想,我会不会真的习惯于这种节奏,拘句话说,是不是已经被这种节奏所禁锢,永远失去某些竞争力呢?”有一段时间,小邹曾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节奏,对于自己分内应为的工作一丝不苟,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非分内的工作,熟悉事务流程的他也尽量帮着跑,他希望这样能够时刻让自己处于一种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中,“不会有被社会主流节奏抛弃的感觉”。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副省及以上)【5】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副省及以上)【5】中国发展升级版需要释放社会正能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历了长达3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过去10年,经济总量翻了两倍,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快”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而“慢”越来越稀缺。
慢作为一种心理定势,不仅决定着社会生活形态,也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
昆德拉认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心理感受,我们需要放缓节奏,从容不迫推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打造中国发展升级版。
一如国内一项调查显示的,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大越来,以心理焦虑和精神障碍为代表的亚健康现象日益突出。
学习忙、工作忙、身体忙、心理也忙,人们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社会充斥着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导致社会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纵观社会生活,白领跳槽频繁,蓝领不得休息,从富士康的绝望一跳,到厦门BRT的夺命一燃,由于一些成员心态失衡导致的社会代价越来越大,加剧了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影响了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记得7·23动车事故发生之后,一位媒体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唤:“中国,请停下飞奔的脚步。
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这实际上是在提醒,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应当将社会心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度,让人民在发展中拥有自我实现的机会,心态变得积极开阔,姿态变得从容优雅,社会变得文明、安全、和谐。
在昆德拉祖国的首都布拉格,人们习惯在音乐与读书中陶冶心性,度过闲暇;在他国籍所属的法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假日,一年据称多达186天。
这些发达国家的人民拥有与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缓慢从容,正是社会高度文明的表征。
我国要打造的发展升级版,决不能再是片面的经济发展、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总体战略上要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调同步,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机会公平;在具体作为上,要提高以正确价值观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与人们心理调节的能力,弘扬主旋律,唱响中国梦,宣传各个领域的“最美”典型,释放正能量,引导人们将个体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之中;在社会工作层面,要鼓励各类专业机构和社会志愿者为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服务,疏解心理压力,排遣精神苦闷;同时,在国民福利层面,也要采取扎实的举措,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保障劳动者假日福利的实现,努力让社会的节奏慢下来,让人们拥有发展自我的条件与空间,实现社会氛围宽松公正,个体自在有为,人人有余暇品味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成果,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及以上)(二)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及以上)(二)北京人事考试网:4月23日,几位学生连夜制作了募捐箱和祈福授带,发起“天佑雅安、心系灾民”捐资赈灾活动。
在“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祈福雅安、重建家园”的条幅上,同学们写下了真挚的祝福。
并将所筹善款汇往灾区。
一农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总关情,有同学说,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就是一座爱的堤坝;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长城。
4.暑期来临,日益升温的“报班热”让孩子们本该无忧无虑的假期变得紧张而忙碌。
不少家长“跟风”,给孩子报了特长班、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等。
荧屏上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战愈演愈烈,多家卫视相继播出相亲或者交友类节目,一轮“相亲热”席卷荧屏。
近年来,媒体选秀节目从未冷却,从“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到各行各业、各种角色纷纷“选秀”,“选秀热”进入了全面开花阶段。
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炙浪遏人。
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见诸各种媒体,名目繁多的养生书籍充斥图书市场。
养生,已成为人们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并以一股强大的磁力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此外还有集资热、股票基金热、买房热、文凭热等,常常是一风未止一风又起。
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专家认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
文章中引用了英国学者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相关阐述,试图把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中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必须参照一种专家系统才可以实现。
换言之,人们越来越相信现代社会的专家指导系统,在做任何活动之前,总要去参考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并找到行为的依据,离开了这个专家系统,个人将迷失在社会当中,一事无成。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之欧阳歌谷创编
2014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欧阳歌谷(2021.02.01)给定资料1.2013年10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无业人员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该心理研究所的Z博士说:“人的内心不稳定、不平衡会造成个人负荷加重,并累及社会适应能力,无形中拖累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某社会学家也指出,社会的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因之导致社会的某种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使得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
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校园内的大学生、工棚里的农民工,到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阶层的人都可能面临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
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社会学研究员Y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村贫困人群,提高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消解负面情绪,对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人际间的矛盾与仇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某网站发表文章指出,目前社会问题日渐增多,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并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及以上)(三)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及以上)(三)北京人事考试网:作答要求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二、读读“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
(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给定资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
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
(20分)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4)不超过500字。
四、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
(20分)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4)不超过500字。
五、“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更多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欢迎访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课前免费专业测评【免费课堂】【题库解析】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西站分校。
2014年国考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副省级以上)
2014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副省级以上)一、【参考答案】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领域急剧变化,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工作压力大,心理放松难;2.社会不公平,心理失衡;3.社会转型,缺乏安全感;4缺乏幸福感,普遍存在焦虑心态;5.缺乏同情心,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
6.缺乏归属感,一些人群被社会边缘化。
二、【参考答案】“预先失败”是指人们在做任何活动之前,总是要先假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然后去参考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并找到行为依据的心理行为。
人们在任何活动前试图通过专家系统、权威、媒介为自己做出选择,这是一种期待权威、过度依赖的浮躁心态。
“预先失败”预示着现代人整体性地丧失了一种个人自主选择的能力,反映了现代人是一个脱离了庞大的文化系统而无法生存的族群,体现了现代人的焦虑感和无助感。
三、【参考答案】发言稿尊敬各位校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参观由贵校举办的心理健康节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总结起来,大致如下: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
紧紧围绕“迎校庆、健心灵、献爱心、促成长”,既有幽默风趣的传统艺术表演,精彩纷呈的游戏运动,还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讲座,让学生在笑声中汲取智慧,在游戏中提高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抗压抗挫的能力,为面对未来步入社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打好心理防御战,攻坚破难做准备。
此次心理健康节中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汶川地震中受灾同胞捐款,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美与善的教育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著名的诗人郭小川先生曾说:“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心灵的健康是梦想起飞的翅膀,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细胞,是最有潜力的种子,只有他们心里有春天,我们整个社会才能春暖花开,四季宜人!四、【参考答案】告别跟风,走向成熟跟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买房炒股,往往是闻风而动,蜂拥而上。
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作答范文答案
本文源于江西华公官网余思君详细演示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作答作者:华公公考来源:江西华公官网浏览次数:小编按:原文转自余思君老师空间特别推荐: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辅导“清明节”课程“三天十分决胜”江西省公务员考试千人冲刺课大团购仅需第一题一、“给定资料”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
不超过字◆答题思路本题作答内容是对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予以归纳概括。
材料范围主要依据“给定资料”。
作答要求“分条归纳”——这要求考牛答颢应按“总——分”结构分条答题:先归纳出“缺失”,再概括列举各自表现。
◆答题过程演示:材料:“……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并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提示我们本题作答要注意:“缺失”表现形式。
……职业群体中%一%的人都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记忆力衰退,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
许多人感到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困难。
心理放松,宣泄郁闷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
摘抄整理出:职业群体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记忆力衰退,紧张、焦虑和抑郁.心理放松,宣泄郁闷的机会和渠道少……事实上的不公平,一部分人往往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失衡。
加之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各种不平衡、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公众,造成了更多人的心理失衡,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摘抄整理出:社会不平衡、不公平感大量传播,滋生心理失衡、心理问题……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恐惧,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理认同不够,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摘抄整理出: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社会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理认同不够,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生活幸福指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快乐正悄然离一些人远去,焦虑已渐渐占椐某些现代人的心理。
……滋生心理问题。
……,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
申论微课程: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一)
申论微课程: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一)
课程目的:
把握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的整体特点以及国考变化规律,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铺垫。
课程难点:
给定资料的大概意思归纳以及给定资料的特点。
课程内容:
一、国考时间的变化。
重点分析为什么国考从150分钟调整到180分钟,以及这种这种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二、分析材料的主题。
首先阐述这一试卷的主题,然后分析为什么选择这一主题,最后得出要关注热点的启示。
三、分析给定资料。
主要包含两个部分,1、对每一则资料的主要意思进行梳理;2、着重分析给定资料的一些特点,比如逻辑关系、材料类型划分等。
四、试卷题目的分析。
通过表格的形式直观的展现这次考试所关注的题型、测查的能力、分数等方面,并且分析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掌握的重点题型,从而使得备考更有效率。
适合的考生:
本堂课适合所有想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它不仅可以帮你把握这套试卷的特点以及国考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这种研究真题的方法。
视频播放地址:
/course/?ag=2195
1 / 1。
2014副省申论作文
2014副省申论作文2014年副省申论作文题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与城市快速扩张相比,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却相对滞后。
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困扰。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我们都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增加城市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私家车的增多,城市交通肯定会越来越拥堵。
因此,应该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投放,如地铁、有轨电车等,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此外,加大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力度,修建高速公路、快速路、立体交叉桥等,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其次,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大气治理和水资源管理。
尤其是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提升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政府应加强对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规划和组织,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部门和机制。
同时,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如社区居民可以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工作。
总之,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市民应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意识,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成为宜居的家园,让人们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标准打印版)
2014年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5.本试卷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二、给定资料资料12013年10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无业人员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该心理研究所的Z博士说:“人的内心不稳定、不平衡会造成个人负荷加重,并累及社会适应能力,无形中拖累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某社会学家也指出,社会的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而且可能因之导致社会的某种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使得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
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校园内的大学生、工棚里的农民工,到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阶层的人都可能面临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
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社会学研究员Y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村贫困人群,提高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消解负面情绪,对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人际间的矛盾与仇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申论微课程: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二)
申论微课程: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解析(二)
课程目的:
明确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第一、二题的解答,并且总结归纳概括题以及名词解析题的作答注意事项。
课程难点:
名词解析题作答思路的理解。
课程内容:
一、讲解归纳概括题。
首先展示某考生的作答试卷,然后从形式以及内容上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这分作答的优点以及不足(如:概括的准确度、层次等),并且分析为什么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让去规避这一问题,最后在展现出一份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析题讲解。
首先展示某考生的作答试卷,然后根据作答要求分别从全面、准确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参考答案让考生明白对于这种名词解析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结合给定资料以及运用行政思维。
适合的考生:
本堂课比较直观的对比考生的作答以及参考答案,如果你对这两种题型还没有完全弄透的话,相信这堂课可以让你豁然开朗。
视频播放地址:
/course/?ag=2195
1 / 1。
2014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部级)真题标准化解析给定资料:查看考查话题:社会类(幸福感、社会心态)总体分析先从主题来看,2014年国考省部级考察的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群普遍存在的各种心态问题,并探讨了这些心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一些解决思路,与我们考生平时认知材料的基本思路接近,但因为考察的是心态方面的问题,如果考生的积累不够,平时对生活疏于体悟,难度还是很大的。
再从材料来看,2014年国考申论(省部级)共6个材料,7300多字;2013年国考省部级的试卷材料共7600字,6个材料。
这两年材料个数相同,字数也差不多。
最后从题型来看,2014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题概括题,10分,150字,中规中矩的题目;第二题分析题,10分,200字;第三题写发言稿,属于公文类题目,20分,500字;这里面的重点是作为领导的发言,一定要体现出高度的概括性,也就是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提练;第四题写短评,20分,500字,这是个比较新颖的题目,从本质上考察的是考生对跟风的看法,是社会现象的分析题,比较难;第五题作文40分。
共五道题目,要求作答3350——3450字。
2013年国考省部级五道题目,共要求写2000——2300。
今年比去年要求多写二三百字。
而这也是今年国考多了半个小时,全程三个小时的要求。
作答要求1、“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
不超过150字。
【审题】这是一道传统的概括题,难度系数不大,严格根据材料进行作答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社会心理方面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材料里面的不好的负面的现象即答案要点,按照材料的顺序把关键词找出来分条撰写即可。
【参考答案】1.工作压力大,产生社会心态焦虑和抑郁,幸福指数下降;2.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事实上的不公平,容易引发心理失衡、社会矛盾;3.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担忧、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心理认同不够,出现信任危机;4.社会陌生感,产生孤独自卑感,出现“社会隔离”人群心理失根;5.因存在羞耻感,社会对心理疾病存在偏见和歧视。
2014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2014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给定资料1.2013年10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无业人员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该心理研究所的Z博士说:“人的内心不稳定、不平衡会造成个人负荷加重,并累及社会适应能力,无形中拖累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某社会学家也指出,社会的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因之导致社会的某种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使得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
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校园内的大学生、工棚里的农民工,到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阶层的人都可能面临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有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
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社会学研究员Y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村贫困人群,提高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消解负面情绪,对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人际间的矛盾与仇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某网站发表文章指出,目前社会问题日渐增多,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并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一项针对100万在职工作人员工作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人感到压力较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副省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副省级)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阅读题目,本题要求归纳概括“‘给定资料2’揭示的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
题干已经限定了作答范围,即“给定资料2”,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所以要注意不要遗漏要点,且要将同类项合并后分条表述。
字数不超过150字,一定要语言精炼。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资料2第二段介绍了在职工作人员压力较大,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特定的职业群体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属于轻松感缺失。
第三段则主要介绍了因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的公平感缺失问题。
第四段虽然也描述了焦虑、恐惧、迷茫心理,但是落脚点在信任和诚信危机,安全感缺失。
第五段首先介绍了“白领阶层”的焦虑心理,此处可同第二段在职工作人员的焦虑心理相合并;第五段随后介绍了收入较低人群及心理“无根”人群等的孤独无助感,属幸福感缺失,精神空虚迷茫。
第六段则主要阐述心理健康疾病复发增高,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属于同情感缺失。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对以上要点进行合并、加工,可从轻松感缺失、公平感缺失、安全感缺失、幸福感缺失、同情感缺失五个方面分别组织。
【参考答案】主要表现为:一是轻松感缺失。
大部分职业群体易紧张、焦虑。
二是公平感缺失。
一部分人接受不公平信息产生心理失衡,且不断传递。
三是安全感缺失。
特定人群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出现公众信任危机。
四是幸福感缺失。
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易引发迷茫恐惧心理。
五是同情感缺失,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
二、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
(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题目要求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我们需重点研读“给定资料4”。
里面提到时下人们各种各样的跟风行为,指出这问题是源于“依赖”,恰好凸显“预先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线估分时间:11月24日晚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会时间:11月24日19点—21点成绩查询时间:2014年1月中旬(按住ctrl键鼠标点击直接进入网址)给定资料1. 2013年10月10日为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城市无业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该心理研究所的Z博士说:“人的内心不稳定、不平衡会造成个人负荷加重,并累及社会适应能力,无形中拖累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某社会学家也指出,社会的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因之导致社会的某种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使得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校园内的大学生、工棚里的农民工,到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阶层的人都可能面临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
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社会学研究员Y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村贫困人群,提高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消解负面情绪,对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人际间的矛盾与仇视,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某网站发表文章指出,目前社会问题日渐增多,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并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一项针对100万在职人员工作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人感到压力较大,产生职业倦怠。
尤其在警务、医护人员、高层管理者等职业群体中,70%~80%的人都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记忆力衰退,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
许多人感到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困难,心理放松、宣泄郁闷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
由于当前各种体制机构还不够完善,人们在资源占用、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现事实上的不公平,一部分人往往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失衡。
加之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各种不平衡、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给公众,造成了更多的心理失衡。
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就业模式、保障体系等,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担忧恐惧、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理认同不够,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一项对“白领阶层”的社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过去5年相比,生活幸福指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36%;快乐正消然离一些人远去,焦虑已渐渐占据某些现代人的心理。
有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整体的47%,他们因为收入较低,难以承受较高的生活消费,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
同时,人口流动范围加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无助感。
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活着一些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或称心理“无根”人群,这种现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某些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常因“羞耻感”而不及时就医,延误了诊治。
而患者的亲友和同事也没有及时表现出该有的同情,社会对心理疾病还存有偏见和歧视。
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则又成为导致心理精神疾病复发率增高的一个诱因。
3.为了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S大学举办了以“迎校庆、健心灵、献爱心、促成长”为主题的第六届心理健康节活动。
2013年4月26日下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J到校作了题为“中国曲艺的魅力”的讲座,讲座现场气氛异常火爆,能容纳300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很多学生一直站着听完整场讲座,J说学逗唱,惟妙惟肖的表情和幽默的言语让全场师生捧腹大笑,充分领略了相声的艺术魅力。
4月28日晚,第四届校园相声大赛如期举行,共吸引了一千多名师生参加。
有同学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相声通向笑声,笑声连接大家的心声。
笑帮人渲泄喜怒哀乐的情怀,笑伴人应对酸甜苦辣的人生!顺利时会笑,困难时能笑,失败时敢笑,我们笑着同昨天告别,又笑着迎接新的黎明!”S大学是较早创办心理运动会的单位之一。
5月12日下午,第五届心理运动会拉开帷幕,活动精彩纷呈,创意无限。
“漫天飞舞”项目要求参赛选手中女生蒙住眼睛抛毽子,而男生站在女生身后5米的圆圈内用篓子接毽子。
规则看似简单,却需要女生恰到好处的抛毽力度和男生辨识毽子飞行方向的全神贯注。
漫天飞舞的彩毽和同学们的欢笑声飘扬在操场上空,其乐融融。
“心灵感应”环节要求参赛者一人蒙住眼睛,背着另一位同学,在他的指引下绕过障碍。
背者失去方向、小心探索道路的迷茫,被背同学的指点迷津、化险为夷的喜悦,使得比赛充满刺激和快乐,全场气氛渐入高潮。
“齐心协力”“铁人三项”“背对背拥抱”的比赛模式也都突破常规,不仅强调个人的体能展现,更考验团队的默契配合。
参与的同学活力四射,乐在其中,观战的同学呐喊助威,激情澎湃,让整场活动都洋溢着喜悦和乐趣。
举办讲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方式,深受师生欢迎。
组委会针对辅导员、心理保健员、普通学生等不同群体组织了若干场精彩讲座。
5月21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带着各院系辅导员听取S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D 教授作《如何应对心理压力》的讲座。
D教授是国家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她的精彩讲解有助于辅导员们应对职场与生活压力,享受健康人生。
4月28日下午,S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W老师为全校各班班长、心理保健员作了一场题为《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讲座;5月7日晚,W老师又作了一场《与大学生谈人生规划》的讲座。
师生们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中,调节自我,服务大家。
健康节筹备期间,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深深牵动着师生的心。
健康节组委会迅速把给灾区募捐的爱心奉献活动也列为心理健康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图使学生们在募捐活动中体认到爱心与向善是心理健康的真正底蕴。
4月23日,几位学生连夜制作了募捐箱和祈福授带,发起“天佑雅安、心系灾民”捐资赈灾活动。
在“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祈福雅安、重建家园”的条幅上,同学们写下了真挚的祝福,并将所筹善款汇往灾区。
一衣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总关情。
有同学说,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是一座爱的堤坝: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长城。
4.时期来临,日益升温的“报班热”让孩子们本该无忧无虑的假期变得紧张而忙碌。
不少家长“跟风”,给孩子报了特长班、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等。
荧屏上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战愈演愈烈,多家卫视相继播出相亲或者交友类节目,一轮“相亲热”席卷荧屏。
近年来,媒体选秀节目从未冷却。
从“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到各行各业、各种角色纷纷“选秀”,“选秀热”进入了全面开花阶段。
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炙浪逼人。
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见诸各种媒体,名目繁多的养生书籍充斥图书市场。
养生,已成为人们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并以一股强大的磁力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此外还有集资热、股票基金热、买房热、文凭热等,常常是一风未止一风又起。
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专家认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序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想,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
文章中引用了英国学者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相关阐述,试图把现代人所面临拟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中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必须参照一种专家系统才可以实现。
换言之,人们越来越相信现代社会的专家指导系统,在做任何活动之前,总要去参考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并找到行为的依据,离开了这个专家系统,个人将迷失在社会当中,一事无成。
比如,我们去买衣服。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纯粹的个人行为。
买什么衣服,选什么品牌,完全由个人的爱好所决定。
但是,在今天,任何购买行为,都已经深深地和各种各样的广告连接在了一起。
广告,无形中就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指导系统”。
事实上,广告无意于担当这个功能,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中,它确实为现代人提供辨别和追寻自己需要的物品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也成为现代人自我辨认的一种曲折的形式。
这无疑会对人们自主选择能力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任何属于个人的行为当中,都隐藏着一个他人的选择、他人的要求、他人的想象。
因此,它会使相当一部分人成为脱离了庞大的文化系统而难以生存的族群。
隐藏在这种生存的想象性对抗背后的,则是人们期待权威的心态。
当人们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全部信息,就只能想象性地获得这种信息——这就有了对于大众文化媒介的依赖。
追风现象之所以在今天以如此空前规模的形式盛行,也正是这种媒介依赖的结果。
斯图亚特•霍尔曾这样描述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通过生成知识和影像,给大众提供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通道。
社会的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以及生活形态多样变迁的同时,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破碎、凌乱和神秘。
而大众传媒恰好掩盖了这种破碎、凌乱和神秘。
大众传媒总是向我们呈现出世界的完整面貌,让我们觉得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广告画面一样温暖的世界之中。
就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大众媒介承担了一个“专家指导系统”的角色。
一时间,所谓的养生专家“走红”各家电视台;隔夜水可以还阳养肾、活吃泥鳅可以治病……几乎最时髦的养生术,都是以对科学主义的文化体系进行颠覆甚至戏弄为前提的。
这种反科学主义的冲动背后,则是人们对“媒介”的过度依赖。
公众的生活知识,总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于是许多人也就把大众媒介专家作为自己生活方向的指路人。
5.某网站展开一场关于“跟风”现象的讨论,引起了网民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