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一、教材分析
《登高》这首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
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
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
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
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
非凡。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
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
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2、过程
与方法目标: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
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
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
的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而本课的
教学难点则是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最
根本的一点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也就是理解诗人忧国忧
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
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三、说教法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只有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所以我将采取诵
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
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进入诗歌的情境。在本诗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
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析法和
点拨法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
点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
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
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
灵沟通的过程。所以我还将使用讨论法使学生参与讨论,培
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
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四、说学法
学生也将采用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要求,我将在本
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
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将设计
为如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用这样一段话:一千二
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九月
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
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
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
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
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
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
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共同去领
略诗圣的才情,触摸其慷慨的灵魂。
(二)整体感悟,把握诗歌
在整体感悟环节,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我
会配乐范读诗歌,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并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体味,就能对《登高》一诗的悲哀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其语感,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三)研读写景的诗句,品味深邃的意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承接上环节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则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①首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登高秋景图。③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以上的两个问题设计解决诗歌是怎样写景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领
略诗中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像,品味其深邃悠远的境界,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无尽的悲凉,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基本
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四)研读抒情的诗句品味深沉的感情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命之秋这个层面,可在学生结合文
本研读颈联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诗人仅仅
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宋代罗大
经指出此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
此时可结合多媒体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本
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
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
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
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
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
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
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个人
思考、小组讨论: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