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液体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培训课件.pptx

合集下载

2024版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2024版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目的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 病死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泻、呕吐、高热等引起的轻、中度 脱水;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部分 药物的静脉输注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肾功能 不全、严重水肿等患儿应慎用或禁用。
治疗方法简介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 常见小儿液体疗法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小儿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适当的液 体和电解质,以预防和治疗小儿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一种治疗 方法。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 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 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等情况。
制定பைடு நூலகம்性化方案
确定液体种类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如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计算液体量
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 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每 日所需液体量。
确定输液速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耐受能 力,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小儿液体疗法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腹泻
病、脱水、酸中毒等,强调了液体疗法在危重病儿救治中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掌握了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小儿液体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 和技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课件课件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课件课件
选择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补 液途径和补液配方,对于严重脱水或 无法进食的患儿,应优先考虑静脉补 液。
液体疗法的实施方法
01
02
03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 补液计划,包括补液量、 补液种类、补液速度等。
执行治疗
按照治疗方案实施液体疗 法,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 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案例二:呕吐患儿的液体疗法
总结词
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详细描述
呕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 水分和电解质溶液。在补充水分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 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可以选 择含有适当比例的钠、钾、氯离子的溶液进行补充。
总结词
注意饮食调整
详细描述
呕吐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延长喂奶时 间,逐步恢复饮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给予稀粥 、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案。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预防低钾血症
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补充 钾离子,预防低钾血症的 发生。
预防低钙血症
对于缺钙的患儿,应注意 补充钙离子,预防低钙血 症。
处理并发症
如发现患儿出现并发症, 如心衰、肾衰等,应及时 处理,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和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和照顾患儿,提供 家庭护理建议。
向家长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其对小儿 液体疗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护理 能力。
总结词
注意饮食调整
详细描述
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食物对肠道的刺激。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延长喂奶时间 ,逐步恢复饮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给予稀粥、 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护理课件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护理课件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方法
口服补液
通过口服给予适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溶液,适用于轻症患儿。注意选择 适合患儿口味和需求的补液盐。
静脉输液
通过静脉注射给予适量的电解质溶液和营养物质,适用于重症患儿。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过快引起的并发症。
饮食调整
在患儿的日常饮食中,注意增加水分和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柑橘类 水果、香蕉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儿童的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对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和 排泄有较高的需求。同时,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 对水分的调节能力较弱。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的意义 对于患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儿童,液体疗法有助 于快速纠正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缓解病情,促进康 复。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原则
详细描述
高钠血症常见于高热、严重腹泻、肾性尿崩症等情况下。表现为口渴、尿少、烦 躁、嗜睡等症状。护理时应限制水分摄入,补充低渗溶液,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04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注意事 项
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是儿童液体疗法护理的重要 环节,需要根据病情和年龄特点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
对于严重脱水的患儿,需要采用静脉 输液等方式补充水分,同时饮食上也 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以便消化吸 收。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和液体疗法护理课 件
目 录
•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 • 儿童常见液体失衡疾病及护理 •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注意事项 • 儿童液体疗法护理案例分析
01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儿童体液分布
01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比例较 高,年龄越小,含水量越多。新 生儿体内的含水量可达80%左右, 而成人的含水量约为60%。

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PPT课件

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PPT课件
心电图
T波高耸、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心室颤动及 心脏停搏等。
【治疗】
异丙托溴铵及沙丁胺醇对豚鼠哮喘支
高钾血症
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可能部分是通
过激活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 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BKCa) channel]



脱水征相对轻
高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与水成比例 电解质损失比水多
血浆渗透压正常
血浆渗透压低
血清钠130~150mmol/L 血清钠<130mmol/L
电解质损失比水少 血浆渗透压高 血清钠>150mmol/L
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
【病因】 入量不足、失钾过多、排钾过多、分布异常、碱中毒。
血、气SB分10析m:mPool/2L9、0mAmBH9mg、mPolc/oL2、25BmEm-H10gm、mpoHl/L7.25
电解质:K+ 3.8mmol/L、Na+ 119mmol/L、Cl- 90mmol/L、Ca2+ 2.5mmol/L、CO2-CP 11mmol/L
代酸(高AG型)伴呼碱部分代偿
②剂量不宜过大
3-4mEq/kg/日, 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Eq/kg/日。
③浓度不宜过高
静脉补氯化钾浓度,不应超过0.3%。
④速度不宜过快
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口服无困难者可予以分次口服。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病因】排钾减少、分布异常、入量过多。
【临床表现】 心肌兴奋性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增高、肾脏损害。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记录出入量
在补液过程中,要记录小儿的出入量,包括每日的尿量、排便量等, 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注意事项
在补液过程中,要保持小儿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因过度哭闹导致的心 脏负担加重。同时,要保持小儿的口腔和皮肤清洁卫生。
05
液体疗法案例分析
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
脱水程度评估
根据患儿脱水的程度,选择适当 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轻度脱水 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
04
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量计算
补液量计算
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病情等, 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补液量,以补 充因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的体
液丢失。
补液量计算公式
补液量(ml)=每日损失体液量 (ml)+每日正常需要量(ml)。其 中,每日损失体液量可以通过询 问病史、观察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等方式确定。
注意事项
治疗水肿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 留,液体疗法可以通过调节体液 平衡,治疗水肿。
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
预防感染
保持足够的体液摄入有助于维持正能作为治疗其他疾病的辅助手段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03
液体疗法的种类和选择
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中度脱水最常用 的补液方式,适用于大部分腹泻患儿。
限制水分摄入
根据水肿程度限制患儿的水分摄入量,减轻水肿 症状。
利尿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排出,缓解 水肿。
其他疾病患儿的液体疗法
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01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溶液,
同时治疗原发病。
肺炎患儿的液体疗法
02
肺炎患儿可能存在缺氧和酸中毒,需根据病情调整氧疗和酸碱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ppt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ppt课件
间质液 25%
细胞内液 40%
血浆 5%
血浆 5%
血浆 5%
细胞内液 40%
细胞内液 40%~45%
新生儿78%
~1岁70%
2~14岁65%
成人55~60%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变化的是间质液
血浆及细胞内液保持相对恒定
(二)体液电解质组成的特点(与成人相似) 细胞外液:Na+ 、Clˉ、HCO3ˉ组成 (K + 、 Ca2 + 、 Mg 2+ 蛋白质) Na+ 占阳离子总量90%。 细胞内液:K+ 、Mg2+ 、HPO42ˉ, (Ca2 + 、Na+ 、 蛋白质 、HCO3 - 、Cl-) K+大部分处离解状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新 生 儿: K+、Clˉ、HPO42ˉ及乳酸偏高, Na+ 、Ca2+、HCO3-偏低,余同 成人。
肾功能不好则禁补钾。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正常血清钾浓度3.5~5.5mmol/L) 病因 输入过多:大量输入钾盐或库存血 肾排钾过少:肾衰、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 钾分布异常:严重溶血、缺氧、代谢性酸中毒,钾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
01
02
03
04
神经肌肉:兴奋性↓,精神萎靡、四肢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稍干燥
干燥
极干燥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循环

四肢稍凉
厥冷、皮肤花纹、血压↓
2、脱水性质
指现在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30-150mmol/L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课件-2024鲜版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适应症
包括脱水、休克、中毒、严重感染、 高热惊厥、腹泻、呕吐等引起的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禁忌症
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严 重脑水肿等。
5
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原则: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紊乱情况,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包括液体的种类、量、 速度和途径等。
2024/3/27
01
个性化补液方案
未来,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补液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医生将根据
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补液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02
智能有望开发出智能化补液系统。该系
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液体平衡状态,自动调整补液速度和
密切监测患者生 理指标
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医护人 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 标,如心率、呼吸、血压、 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顺利进行。
2024/3/27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6
定义
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给予患儿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以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重要性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生理和病理特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 时、合理的补液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生命、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7
4
儿科补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1
电解质溶液的特点与应用
特点
电解质溶液是含有钾、钠、氯、钙等离子的水溶液,可维持体 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2024/3/27
应用
用于治疗和预防脱水、酸中毒、碱中毒等电解质紊乱疾病。不 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氯化钾溶液可用于补 充钾离子,纠正低钾血症;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纠正酸中毒。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轻、中、重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失水程度 临床表现
轻度失水
中度失水
重度失水
水分丧失量 相当于体重 5%
5-10%
>10%
皮肤
稍干,弹性无改变
皮肤干燥,弹性较 差
皮肤苍白,干燥,弹性极差,花 纹
口唇粘膜
略干
口唇干燥
口唇粘膜非常干燥
眼眶前囟
稍凹陷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露睛
眼泪、尿量
减少
尿少,泪少
甚至无尿,无泪
循环
忌静脉推注,且见尿补钾。
3、常用混合液体的组成
液体张力 NS 2:1等张液 2 4:3:2液 4 2:3:1液 2 1:4液 1 2:6:1液 2
5%GS 1.4%NaHCO3
1 3/3=等张含钠液
3 2 6/9=2/3张力
3 1 3/6=1/2张力
4
1/5 =1/5张力
61 ?
4、ORS液-口服补液法
高钾血症 – 临床表现
心电图异常与心律紊乱 神经、肌肉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手足 感觉异常,肌无力。
33
(二)钾代谢异常
高钾血症 – 治疗
防止致死性的心律失常 去除体内过多的钾
34
35
(三)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 病因
细胞外液酸的产生过多 细胞外液碳酸氢盐的丢失
36
(三)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 治疗
(二)钾代谢异常
低钾血症 血清钾低于3.5mmol/L。 – 病因
钾的摄入量不足 由消化道丢失过多 肾脏排出过多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29
低钾血症 –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心电图:表现为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 偶可出现U波。 肾损害: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导致低 钾碱中毒。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脱水纠正前,可不出现症状 血液浓缩, 酸中毒时离子钙增多
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症状 血液稀释,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低钙和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搐搦、惊厥。多在补液后 出现。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 意低镁。
钙、镁补充
出现抽搐: 10% 葡萄糖酸钙 0.5~1ml (<10ml)+ 10%或25% 葡萄糖 10ml IV
或不安 2 皮肤弹性 可 3 前囟眼窝 稍凹陷 4 口唇粘膜 略干 5 末梢循环 好
中度脱水 精神萎靡或
烦躁不安 少差
明显凹陷 干燥
略差末梢凉
重度脱水 极度萎靡,淡
漠,昏迷 极差
深度凹陷 极度干燥
极差
脱水程度比较表(等渗性)
症状与体征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6 眼泪 7 尿量
略少 正常
明显减少 明显减少
无 数小时无尿
8 酸中毒


严重
9 失液量(w%) <5%
(ml/kg)
50
5%~10% 50~100
>10% 100~120
2 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水钠比例 失水=失钠 失水< 失钠 失水>失钠
血浆渗透压 正常


血钠浓度 130~150 <130
>150
临床特征 病因
同前
测得BE
需碱性液mmol=(-BE)×0.3 ×体重(kg) 需5%碳酸氢钠ml=(-BE)×0.5 ×体重(kg)
5%碳酸氢钠1ml=0.6mmol 1mmol= 5%碳酸氢钠1/0.6 先补1/2, 视情况2~4小时后再补 碳酸氢钠, 乳酸钠

儿科液体疗法培训培训课件

儿科液体疗法培训培训课件
能降低。多饮、多尿、夜尿、口渴
儿科液体疗法培训
27
低钾血症
治 疗:量(100~300mg/kg.d)、原则、
方法
原 则:尽量口服;
浓度<0.3%; 速度慢(日量使用时间必须大于8小时) 见尿补钾; 补充细胞内钾需4~6天。
儿科液体疗法培训
28
酸碱平衡
❖ 酸碱平衡指正常体液保持一定的[H+]浓度,正 常PH值为7.35~7.45,主要通过体内缓冲 系统及肺、肾的调节维持
7
各年龄期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的%)
年龄 细胞内液
新生儿 -1岁 2 -14岁 成人
35 40 40 40 -45
细胞外液
间质液
血浆
40
6
25
5
20
5
10 ~15
5
体液总量
80 70 65 55 ~60
儿科液体疗法培训
8
水分需求量
小儿水分需求量大,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 代谢紊乱
❖ 处于较快生长发育期,每天保留摄入水分的 0.5%-3%用于体格生长。
❖ 不显性失水相对多:约为成人的2倍
❖ 消化道液体交换快
❖ 水代谢旺盛:婴儿占总液量的1/2;而成人则 为1/7。
❖ 水代谢调节功能较差:肾、肺。
儿科液体疗法培训
9
二、小儿体液中电解质成分
❖ 小儿体液中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相似。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Na+ ,cl-,HCO3- 。
K+、Mg、Hpo4= 蛋白质
❖ 细胞外液PH值主要取决与HCO-3 及H2CO3 的比值20:1
❖ HCO-3 及H2CO3 的比值20:1发生变化, PH值7.35~7.45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儿童重症医学
朱晓东
主要内容
1. 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 2.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3. 液体疗法常用补液溶液 4. 液体疗法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体液的总量与分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间隙 液)与细胞内液
❖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间质液比例较 高,血浆和细胞内液量比例与成人相近
8.9张
0.9%氯化铵
0.9
NH+167
167
等张
血浆
142
5 103
24
3:2
备注:1.4%SB或1.87%乳酸钠为等张溶液,为各原液稀释3.6倍与6倍
液体疗法常用补液溶液
含钠溶液
溶液量 (ml)
钠 氯 碳酸氢根/ 钠/氯 乳酸根
1:1
0.9%NS 50ml
77 77
+5%GS 50ml
1:2
0.9%NS 35ml
↑ HCO3-
↓ PaCO2
↓ PaCO2 呼吸
↑ HCO3肾脏
↑PaCO2 呼吸
↓ HCO3肾脏
每↓ PaCO2 1.2mmHg, 代偿1mmol/L 的 HCO3- ↓
每↑ HCO3-
3.5mmol/L, 代偿10mmHg
PaCO2 ↑
每 ↑ PaCO2
0.7mmHg,代 偿1mmol/L的
HCO3- ↑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细胞外液:Na+(90%,维持渗透压)、 K+、Ca2+、Mg2+;Cl-、HCO3-、蛋白质、 未确定阴离子(UA:无机硫、无机磷、乳 酸、酮体等)
❖ 组织间隙液:Ca2+含量为血浆中的50% ❖ 细胞内液:不同组织间有很大差异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水的生理需要量大,交换率快
停搏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代谢性酸中毒 1. 补充碱性溶液mmol=剩余碱(BE)负值 X 0.3 X 体重
(kg) 2. 5%SB稀释至1.4%,先补半量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代谢性碱中毒 1. 出现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 2. 低钾血症、低血容量 3. 使用生理盐水静滴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呼吸性酸中毒 1. 原发于呼吸系统紊乱,引起肺泡PCO2增加 2. 高碳酸血症引起血管扩张,颅内血流增加,导致头痛、
1251~1500
46
婴儿 幼儿 儿童
>1500
26 19~24 14~17 12~14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年龄越小,肾脏的浓缩与稀释功能愈不成熟 ❖ 新生儿出生1周后肾稀释功能可达到成人,但肾
小球滤过率低,易发生水肿与低钠血症 ❖ 年龄越小,肾脏排钠、排酸、产氨能力越差
年龄 尿比重
新生儿 成人
1.020 1.035
尿渗透压 (mOsm/L)
700 1400
1mmol溶质 所需水(ml)
1~2 0.7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脱水程度:重度脱水伴循环功能障碍 ❖ 脱水性质:等渗、低渗、高渗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重比例(%) 体液量(ml/kg)
3~5
30~50
5~10
50~100
>10
100~120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低钾血症(<3.5mmol/L) 1. 血清钾下降1mmol/L,体内总钾减少10~30% 2. 常规补钾:速率<0.3mmol/L•hr,浓度<0.3% 3. 口服补钾(若使用10%KCl,稀释5倍以上)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高钾血症(>5.5mmol/L) 1. 5%SB:1~3mmol/L,快速静滴 2. 葡萄糖:0.5~1g/kg+胰岛素: 1u/3g葡萄糖 3. 沙丁胺醇:5μg/kg,静滴15min;或2.5~5mg雾化吸入 4. 10%葡萄糖酸钙:0.5ml/kg,静滴数min 5. 血液净化技术:透析 6. 监测EKG: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室颤、
颅内压增高,严重可中枢抑制 3. 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应用人工通气辅助
水、电解质平衡失衡
❖ 呼吸性碱中毒 1. 肺泡过度通气增加,导致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 2. 针对原发病治疗
酸碱紊乱的分析方法
pH 血气分析
代偿 指标 机制
效果
酸中毒
代酸
呼酸
<7.40
↓ HCO3-
↑PaCO2
碱中毒
代碱
呼碱
>7.40
年龄 <1岁 1~3岁 4~9岁 10~14岁
日需水量(ml/kg) 120~160 100~140 70~110 50~90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水的排出 1. 主要:肾(尿) 2. 次要:皮肤、肺(不显性失水:调节体温,用于
1/4产热;失去纯水,不含电解质) 3. 新生儿成熟度、体表面积、呼吸频率、体温与环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生命周期中的体液变化 1. 25周:体液/体重85%,细胞外液60% 2. 28周:体液/体重80% 3. 足月儿:体液/体重72~78% 4. 生理性体重下降(>5%),体液/体重65% 5. 8岁:体液占体重60%(成人水平) ❖ 体液/体重:男性60%,女性55%——脂肪
54 54
+5%GS 65ml
1:4
0.9%NS 20ml
30 30
+5%GS 80ml
2:1
0.9%NS 65ml
158 100
58
3:2
+1.4%SB(1.87%
乳酸钠)35ml
血浆
142 103
24
3:2
张力 1/2张 1/3张 1/5张 等张
液体疗法常用补液溶液
含钠溶液
溶液量 (ml)
钠 氯 碳酸氢根/ 钠/氯 乳酸根
2:3:1
0.9%NS 33ml
79 51
28
3:2
+5%GS 50ml
+1.4%SB(1.87%
乳酸钠)17ml
4:3:2
0.9%NS 45ml 106 69
37
3:2
+5%GS 33ml
+1.4%SB(1.87%
乳酸钠)22ml
每 ↓ HCO33.5mmol/L, 代偿10mmHg
PaCO2 ↑
液体疗法常用补液溶液
溶液
溶质

钾 氯 碳酸氢根/ 钠/氯 张力
(g)
乳酸根
0.9%NS
0.9
154
154
1:1 等张
5、10%GS 5/10
5%SB
5
595
595
3.5张
11.2%乳酸钠 11.2
1000
1000
10%KCl
10
1342 1342
境温度、环境的水蒸气压、活动量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 水的排出 1. 婴儿日水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2,成人仅为
1/7 2. 婴儿对缺水的耐受性差
儿童液体平衡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年龄小儿的不显性失水量
年龄
体重(g) 日不显性失水量(ml/kg)
750~1000
82
早产儿/足月新 1001~1250
56
生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