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 限时训练 八(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八次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 选出划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 长篙(hāo) 漫溯(sù)彷徨(páng)挥斥方遒(qiú)B.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颓圮(jǐ) 浪遏飞舟(è)C. 百舸(kě) 慰藉(jiè)忸怩(niǔ)亘古不变(gèn)D. 舵手(duò)憧憬(chōng)火钵(bō)残羹冷炙(zhì)2. 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项()(2分)A. 仇怨迷茫哀怨冷寞B. 笙箫意气斑澜凄惋C. 窗扉苍茫青苔天伦D. 保姆踟蹰涌现沉淀3. 选出对划横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①漫江(满江)碧透②粪土(视……如粪土)当年万户侯③百舸(泛指船只)争流④鹰击(搏击)长空⑤怅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⑥峥嵘岁月稠(平常)⑦挥斥方遒(遒劲有力)⑧激扬(激动)文字A. ①④⑤⑥⑦B. ①②⑤⑥⑦C. ①②③⑤⑦D. ①④⑤⑥⑧4. 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D.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5. 填入下面诗句中的空缺处使上下句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朋友,不要说地上有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_______________,把阴影永远留在你身后。
A. 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B. 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C. 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D. 迎着太阳走,抬起你的头6. 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 “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 “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7. 对藏克家《三代》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高一语文限时练答案

高一语文限时练1参考答案1.考据学对作者生平也很重视。
2.B3.(1)用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2)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是一种反省的理解;预存美丑的标准,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
4.C5.B6.相同点:注重自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
欣赏的态度忌杂有任何城建,把自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不同点:印象派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欣赏的态度全凭直觉。
作者认为内行与外行的印象得出的价值未必相同,除直觉外,还要能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7.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8.①同眼前所见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反差能给读者心灵造成震撼;②很好地印证了文章的开头,使开头的比喻更真切,更有说服力;③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情,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旨。
9.①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年份之间却间隔较短,②这就能让读者能具体地感受到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和速度之快,③从而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之深,④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10.①“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现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
②“湖殇”意思就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
③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飙到了作者的感情。
11.这几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下列特点: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更真切地体会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愤怒;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④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试题】高一语文限时训练附详细答案

【关键字】试题高一限时训练语文试题(CD)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无误的项是A. 亢奋(kàng)引吭高歌(háng)伯仲中流砥柱B. 饕餮(tiè)暴殄天物(zhēn)励志老骥伏枥C. 拮据(jié)洁身自好(hǎo)殉职陨身不恤D. 发酵(xiào)色厉内荏(rěn)寒暄煊赫一时2.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________了网络歌手。
歌坛泥沙俱下,网络歌曲低俗不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我们应坚决________这种恶俗化的风气,不能任由其_______下去。
我们要用优质的作品占领网络阵地,让低俗的网络歌曲没有生存的空间。
A. 安慰抵制蔓延B. 引诱抵制漫延C. 安慰抑制漫延D. 引诱抑制蔓延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盖棺定论,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 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挖野菜、打黄羊、到青海湖捞鱼等办法都用上了,但这点收入对于两万多嗷嗷待哺的建设大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C. 如果你能听从老中医的劝告,增强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坚持锻炼,不气馁,长此以往,你口吃的毛病一定能得到矫治。
D. 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是要自怨自艾,也不是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巴参谋下了车,拿过枪,四处望了望,看到二十多米外的山坡上,有一只大鼠瑟瑟地在洞外的草堆旁站着。
B. 又是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新疆吐鲁番一个美丽的村庄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分享着丰收的幸福。
C. 身遭贬谪,心忧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仁人志士推崇的高风亮节,范仲淹凭借他的《岳阳楼记》这篇传世之作发表了他响亮的人生宣言。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出题人:宋思霄)近年来,网络文学领域,现实题材作品越来越多,正取代玄幻题材成为网络文学积极关注现实,打破了网络文学模式化、同质化的创作局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作品内容具有丰富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多种职业背景的创作者从他们熟悉的行业入手,聚焦时代变革与社会现实,为读者讲述不同行业人物的精彩人生,以现实主义精神建构网络文学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使网络文学更接地气,更具时代价值。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积极反映时代发展风貌与历程。
这些作品以人物个体经历为线索,以小见大,从不同行业入手,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社会画卷。
比如,《大江东去》以农民企业家、个体户、国企厂长等人物为中心,聚焦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个立体、全面、鲜活的中国形象;《中国铁路人》以铁路工作人员为切入点,书写了中国铁路事业壮阔的发展历程;《他从暖风来》将男女主人公的人生际遇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造车》以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历程;《大山里的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聚焦城乡、山村建设,讲述了青年一代支教山区、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
这些作品描绘了奋战在一线和基层的祖国建设者群像,展现了“中国追梦人”的职业素养、人生信仰与精神风貌,书写了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改革历程。
聚焦社会热点是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主旨所在。
它们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具有动人心弦的故事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比如,《都挺好》将社会发展与女性意识有机统一,展现新一代女性争取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奋斗过程;《老妈有喜》涉及二孩政策、中年妇女境遇、青春期叛逆等社会热点话题,书写了两代女性的成长与自我价值追求,颇具时代气息;《彩虹在转角》书写了身残志坚的青年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这些作品聚焦社会现实问题,直击读者内心的痛点,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0925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满分:82分使用时间:2018年9月25日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形式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相同的一项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 B沛公已去,间.至军 C沛公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A此天子气也 B毋从俱死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军战河北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在哪里) D.故.遣将守关者(特意)故.幸来告良(所以)..(黄河以北)沛公安在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朝济而夕设版焉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何厌之有B.惟利是图C.君之所知也D.沛公安在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时..也 D.沛公居山东..东道主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7.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大王来何操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形式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相同的一项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 B沛公已去,间.至军 C沛公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语文限时训练一答案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一答案(“起居”表达“作息、举止”之意,应与“皆有礼法”构成主谓关系;“礼法”是一个词;“举”表达“中举,考中”之意,不能与“法”相连;“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不断开,是唐代科举常选之外的制科,用于选用特殊人才。
)(太宗是庙号,不是谥号。
)(对象有误,杀死的不是“那个接受贿赂而关押狱中的县吏”,而是那个“玩弄法律行奸使诈的县吏”。
)4.(1)皇帝对他擅自杀人生气。
公绰说:“这不只是试探我的权威,(更)是轻视陛下的法规。
”(专,擅自;试,称量,试探;乃,是;轻,轻视。
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遇到年成不好,他节省开支(费用),停止宴请宾客,吃穿与士兵一样。
(岁恶,年成不好;撙节,节省;辍,停止;钧,通均,一样。
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
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作息、举止都有礼法。
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
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他每餐饭都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
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怎能独自吃饱呢”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
开州土地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由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
”公绰说:“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怎么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
召回朝任吏部郎中。
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
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让公绰外任湖南观察使。
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有被批准。
元和十一年,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
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即用棍打死。
皇帝对他擅自杀人生气。
公绰说:“这不只是称量(试探)我的权威,更是轻视陛下的法规。
”皇帝说:“已经处死了,不向我报告,对吗”公绰说:“这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金吾的职责;在街坊间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左右巡使的职责。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李逊,字友道。
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
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
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
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
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
及逊至郡,余乱未殄。
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
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
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
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
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
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
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
时逊代严绶镇襄阳。
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
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
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
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
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
逊请身先讨贼,不许。
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
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
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
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
(《旧唐书·李逊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B.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C.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D.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的机要秘书。
高一 上学期语文限时训练 二(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次限时训练一、客观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kuî)分.外(fân)浪遏.飞舟(â)挥斥方遒.(qiú)B.沁.园春(qìn)百舸.(gě)峥.嵘(zhēng)风华正茂.(mào)C.岁月稠.(chïu)苍.茫(cāng)百侣.(lǚ)橘.子洲头(jú)D.怅.寥廓(chàng)颓圮.(qǐ)沉浮.(fú)激昂慷.慨(kāng)2、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荆棘.(jí)掐.死(qiā)雕.花(diāo)河畔.(bàn)B.瓦菲.(fēi)典.押(diǎn)酱.碗(jiàng)青苔.(tái)C.忸.怩(niǔ)臂.膀(bì)冰屑.(xiâ)团箕.(jī)D.火钵.(bō)凌.辱(líng)叱.骂(chì)漂泊.(bï)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财物无所取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沛公居山东时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隔膜万户侯漫江碧透书生义气B.携手竟自由山舞银蛇萧瑟秋风C.遏制翔实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搏击妖娆英雄气慨浮想联翩5、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A此天子气也 B毋从俱死也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军战河北6、选出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A.谩骂散漫棉絮宽恕惋惜B.竞争毕竟维幕唯一给予C.斑斓波谰瓦菲窗扉忸怩D.朔风上溯携手隽刻惆怅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游泳9、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 B.赵氏求救于齐C.是寡人之过也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0、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1、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一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答案0904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答案使用时间:2018年9月4日1.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说”通“悦”;D项,“已”通“矣”。
2.解析:选C 易:替代。
3.解析:选D A项,焉:①疑问副词,何;②兼词,在那里。
B项,然: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
C项,且: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
D项,于:都是介词,当“对”讲。
4.解析:选B B项,古今同义,不好。
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项,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解析:选C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6.B7.C8.D9.C 【解析】深:刻毒。
10.B 【解析】A乃:副词,相当于“于是”/副词,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B以:介词,相当于“用”。
C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连词,表示修饰,译不出。
D为:介词,相当于“替”/动词,相当于“整理”。
11.A 【解析】卒:通“猝”,突然。
12.D 【解析】A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贫穷。
B流涕:古义,流眼泪;今义,流鼻涕。
C偏袒:古义,袒露一臂;今义,偏护一方。
D恐惧:害怕,古今同。
13.B 【解析】A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B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C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D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14.A 【解析】A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B判断句,“……者,……也”式。
C判断句,“……也”式。
D判断句,“……者,……”式。
15.C 【解析】A“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使用正确。
B“瞋目切齿”瞪大眼睛,咬紧牙齿。
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使用正确。
C“怒发冲冠”指气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该成语不能做“气得”的补语。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0814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满分:100分使用时间:2018年8月14日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今年全市运动会最大的看点就是男子百米决赛,发令枪一响,百米运动员们豕突狼奔....,为了争夺冠军拼尽全力。
②我上高中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亲外出打工长年难归。
我要率先垂范....,给弟弟给个榜样,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
③钱锺书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④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⑤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其庞大的家族企业拥有数百亿资产,但并没有像其他家族企业那样传出兄弟阋墙....的丑闻,这也是长江实业在商场中屡创佳绩的重要原因。
A.②③B.②⑤C.③⑤D.①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5月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
B.“库尔德自由之鹰”组织11日宣称制造了10日晚的两起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炸弹袭击。
当天,数千人走上伊斯坦布尔街头谴责恐袭行径。
C.今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诡异的光”曾引起网友热议,关于语文阅读是否该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不断,这使得很多人都关心语文科目的评阅标准。
D.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当一些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飞机多次侵犯日本领空时,日本的大多数媒体、报纸和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日本极端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阴谋。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六及答案.doc

高一语文晚练八;题。
K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I浑的,碧波噌眩;平静的,水波澹澹。
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湖Z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规耕多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
有的湖泊,微波细浪,• • • •: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姣龙游动。
整个• • • • •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从山岩上腾跃呼啸,几经跌宕,若滚雷,____________________ ,化作迷茫的水雾。
朝阳照射,出现奇丽的亍连)忘返。
5 •:确的一项是了动 B.澹澹••于跃 D.跌宕最恰当的一项是B.呈现规律D.表现规律留恋H-J,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激溅起无数小水珠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來激溅起无数小水珠2确的一项是'”这种排斥性选择往往会误导孩子挖空心思揣摩大人心理,养告吸引用八,明知网速无法契合相关的宽带资费,却照样营销、)丄队以总比分4: 2击败了骑士队,历经40载终于旗开得胜,再• • • •叹辞职,二人轻车简从,以徒步和搭车的方式走访56个民族,并• • • •d明确的一项是'出一朵百日菊,成为第一株在外太空开放的花,其颜色外形与地球上的差异不人,但花瓣无法形成优美的弧度。
B.从上周开始,福州警方开始为期3个刀的交通违法整治彳亍骑车人进行了处罚。
C.《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的乂一力作,影片借助动物形象执着坚定的信心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0.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点苍山游记杨慎(明)自余为侈人①,所历道途万冇余里,齐、鲁、楚、越间号称名I 一望点苍,不觉神爽E越。
比入龙尾关,山贝惓龙叠翠,海则半刖云Z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
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i 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Z游。
二刀辛酉,夜宿海珠寺峡,如扌!週然。
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
(精校版)2018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00807211425)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__________ 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学科•网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高一下语文限时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试卷6.22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熨.帖(yùn)瞥.见(piē)迫.击炮(pǎi)潺.潺而行(chán)B.饕.餮(tāo)隽.永 (jùn)峭楞.楞(lâng)哄.堂大笑(hōng)C.昵.称(nì)憎.恶 (zēng) 梵.婀玲(fàn)量.体裁衣(liàng)D.绷.着脸(běng)不更.事(gēng)狙.击(zū)杳.无音讯(y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高的峭壁上吃午饭。
峭壁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蜒流过。
B.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景。
C.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祥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浊的路。
D.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城市的道路,是smart的舞台,NBA的赛场,是科比的舞台。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自由穿梭,大快人心....。
B.作为编辑,安娜从1988年起便在美国版vogue工作;而现在,将她称为时尚界最具权势的女人的文章已经数见不鲜....。
C.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
他说:“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D.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六)答案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六)答案6.A.“介绍了穆易的部分战斗经历”说法错误,文中没有体现穆易的战斗经历,当时的穆易“是晋察冀军区的报道员,去太行山采访”。
7. C“因对胜利充满希望而满怀前线见的期待”说法错误,句中的“快乐”表达的是对生命中未来相见的憧憬之情,没有体现“对胜利充满希望”。
8. ①表现抗战英雄的真实和抗战精神的不可磨灭,使主题更加深刻;②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故事细节,使文章具有历史纪实性,更加真实动人。
9. 示例:甲组:①本文以“我”与穆易的会谈为主体,讲述穆易的记忆;②以人物的记忆引出历史资料中的相关记载,个人和时代的记忆相融合;③整篇文章中,“我”作为追寻者,不仅仅追寻战争的亲历者穆易,同时也在追寻培蕊、黄君珏等先烈的事迹与精神,从而指向缅怀英雄、牢记历史、民族魂魄永存等主题。
乙组:①女记者黄君珏虽然在文章后半部分出场,但她与前文的培蕊都经历了“八路军总部被袭事件”,且都是女性,与前文情节一脉相承;②关于黄君珏的记述材料使得家信内容和新华社的有关资料形成照应,丰富了故事情节;③与文中“我”每天翻阅历史资料的设定相一致,对黄君珏的记述材料进一步促使“我”去山西追寻英雄们的事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留下悬念。
10.CDG【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少时情感激愤,自持自守,不到二十岁时,监督彭州军队,有老练成熟的风范。
“感慨自立”指情感激愤,能自持自守,这是对马知节少时精神、品行的描述,至此语意完整,故应在“自立”后断开,所以第一处断在“C”处;“未冠”指不到二十岁,放在此处做时间状语,需单独成句,所以第二处断在“D”处;“彭州兵”是“监”的宾语,故应在“兵”后断开,所以第三处断在“G”处。
11.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文言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句式特点不同”说法错误。
“不少自屈”与“句读之不知”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两者句式特点相同。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20181225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满分:89分使用时间:2018年12月25日1.下列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女也不爽..⑥亦将有感于斯文..兮⑤复得返自然....③夫人..之相与④长太息以掩涕..②夙兴夜寐⑦处分..系之矣..适兄意⑧感慨A.①③⑤⑦⑧B.①③④⑥⑦C.②③⑤⑦⑧D.②④⑤⑥⑧2.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下列语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靡.室靡家,玁狁之故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①忧心烈烈,载饥载.渴②既见复关,载.笑载言C.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①戎车既.驾,四牡业业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5.下列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忍尤而攘诟攘:排除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责骂C.苟余情其信芳信:相信D.岂余心之可惩惩:惩治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忍尤而攘诟..(忍受耻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及.行迷之未远(及时)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7.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以揽茞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8.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A.哀.民生之多艰B.悔.相道之不察兮C.步.余马于兰皋兮D.长.太息以掩涕兮9.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B.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C.府吏见丁宁君既若见录D.儿已薄禄相还必相迎取10.下列加横线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B.共事二三年可怜体无比C.处分适兄意不久当还归D.叶叶相交通千万不复全11.下列加线“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12.下列句子“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1019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满分:60分使用时间:2018年10月19日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C、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D、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各国游客在北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大家举案齐眉,京城处处洋溢着和谐、友好的气氛。
B、中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时代,应该好好学习。
C、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D、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通话》邮票。
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常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C、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是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见燕使者咸阳宫C.嘉为先言于秦王D.使毕使于前9.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状语后置) 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10.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居远未来B.终已不顾C.入不测之强秦D.复为慷慨羽声1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两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名校名师清北卷高一第二学期语文

名校名师清北卷高一第二学期语文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徘徊(huái)搓捻(niǎn)档案(dǎng)瘦骨嶙峋(lín)B.贮蓄(zhù)铭记(míng)掺和(chān)凯旋而归(kǎi)C.弥漫(mí)喑哑(yīn)逃窜(cuàn)踉踉跄跄(niàng)D.唱和(hè)铁锹(qiū)预兆(zhào)莽莽榛榛(zhē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别啜泣威慑头晕目炫B.寥廓卑薇嬉戏更胜一酬C.酝酿伫立滑稽擎天撼地D.憔悴喧腾骋用洗耳躬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办事十分认真,考虑问题非常周全,真是匠心独运。
B.《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C.我站在山顶,看着那里的行云流水,真是感到心旷神怡。
D.这位老先生画的动物栩栩如生,可见他的绘画水平高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由于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近期到多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使我国外交迈向新的征程。
C.能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D.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践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5.以下诗句节选自汪国真的《旅行》,其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
②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③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④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二、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2、,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3、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 、,不舍昼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级清北高一语文限时练答案1.CA项,“交代了时间与地点”不当,“霜露日凄凉”只交代了时间,没有交代地点。
B项,“反衬手法”不当,是景物烘托的手法,“霜露”“惊风”“日暮天长”都是凄凉之景,属于正衬。
D项,“词眼”不当,“词眼”一般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或句子;“点明了主题和情感”不当,暗示了主题和情感。
2.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亲友团聚的思念,对国家残破的痛惜。
光阴逝去,佳节又至,故人不知在何处漂泊,请大雁给漂泊在潇湘的故人们带去“我”无尽的思念。
(情感3分,分析3分)解析:本题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思考,一是主体意象的寓意,“雁”的意象,包含有思乡念远,时光流逝、岁暮等含义;还包含有孤寂的因素;二是环境的烘托,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来抒发情怀,如本词中对秋景的描绘,与传统的“悲秋”情结相吻合;三是结合注释提示,本文是南渡期间作品,因此包含有家国情怀。
3(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不符合应用文语言要求,应删除。
(2)开会的时间应该具体详细,如“2018年11月15日上午10点”。
(3)“磋商”改为“讨论”。
(4)“不得缺席”是命令式语气,应删除。
(5)落款处时间应放最后一行。
4.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5.(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3)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6.D(解析: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的谈论或演讲。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依托。
以上为使用正确的成语。
曲尽其妙:把其中的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
形容表现的手法非常高妙。
此处用来形容歌曲望文生义。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7.选D。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
B项,中途易辙,将“自从”移至句首。
C项,不合逻辑,“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应改为“以免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答案】8. D 9. B 10. C11. (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说:“不是不用威,要把爱放在最先罢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好。
【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如本题中,“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这段话是说“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兵深入敌境,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归。
啰兀失守,派燕达援取戍守士兵和军用物资,被敌人堵截,边打边往南去,失散很多人”,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鄜延都监”“敌境”“啰兀”“达”“辎重”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深入”的宾语是“敌境”,句子成分完备,故应在“敌境”后断开,这就排除AB两项,“援取”是动词,其宾语应包括“戍卒”和“辎重”,而且“为贼所邀”的应是“燕达的军队”,故应在“辎重”后断开,这就排除C项,故选D项。
【9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中,B项,“迁的含意与授、拜、除相同”错误,“迁”是指调动官职,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
“授”,授予官职。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故选B项。
【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中,C项,“没有独自接受恩赐”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二段最后说“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文中“不听”是指皇帝没答应,并不是燕达“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故选C项。
【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谕”,告诉;“之”,代词,燕达;“矢石”,冲锋陷阵;“第”,只管。
第二句中,“威非不用”,声威不是不用;“以爱为先”,把爱放在最先罢了,“以”,介词,把,“先”,最先,“耳”,罢了;“善”,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善,认为好。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
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大的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长大后,体态魁梧,擅长骑马射箭。
因为才能和武艺成为禁兵,被授为内殿崇班,任延州巡检,戍守怀宁寨.夏人三万骑兵逼近城,战斗一整天没有胜负,燕达的部下仅有五百人,他跃上战马奋力搏击,所向披靡。
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兵深入敌境,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归。
啰兀失守,派燕达援取戍守士兵和军用物资,被敌人堵截,边打边往南去,失散很多人。
神宗因为燕达孤军和敌人作战,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多次升迁为西上门使、领英州刺史,任秦凤副总管.征讨打败河州羌,于是木征投降。
升任为东上门使、副都总管,实授任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抚征讨安南,(燕达)担任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
入朝辞别的时候,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燕达叩头致谢说:“我得以靠声威消灭敌人,即使死了也不怕!”初次度岭,听说前锋遇到敌人苦战,想要前去救援,校官说应当先替家考虑然后再前进。
燕达说:“那里战斗已经危急,岂能忍心为了保全自己而考虑。
”下令敢谈论设立营寨驻扎的人斩首.于是起兵前往,士兵都很振奋,传声呼喊太尉来了,蛮人惊慌溃败,立刻平定了广源.军队在富良江边停留,蛮人把战船停靠在南岸,想交战却不能,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不久蛮人果然来了,攻打他们,蛮人大败,于是请求投降.班师回朝,授为荣州防御使。
因为主帅犯了罪而独自受到奖赏,请求共同受责罚,没有被接受。
元丰年间,升任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为马军都虞候,破格任副都指挥使。
因为训练检阅精良整齐,授他的一个儿子为门祗候。
多次受到下诏奖赏,晋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
哲宗即位,升为使,调节度武信军.去世,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毅敏。
燕达起于行伍,喜欢读书,神宗因为他忠实可靠,每次在闲暇时召见他,都从容地与他交谈。
曾经问他说:“用兵应当以何为先?”他回答说:“是爱。
”皇上说:“以威统爱行吗?”燕达说:“不是不用威,要把爱放在最先罢了。
”皇上认为他说得好。
【答案】12. CE 13. 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
【解析】【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C项,“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这一分析牵强附会,脱离诗歌的内容实际。
E项,“写景虚实结合”这一分析与诗歌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