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能够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及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学法指导: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对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来说:如果它们的大小相等,那么放在一起能够;如果它们放在一起能够重合,那么它们的大小 .2、生活中的图片讨论:(1)从上面的片断中你有什么感受?(2)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二、合作探究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观察思考: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形状,大小 .)(2)请再举出类似的例子(至少3个).(3)由此,你发现上述图形的共同特征是:完全相同——放在一起能够 .(4)进而得出概念:叫做全等形.类似的,叫做全等三角形.2. 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用半透明的纸描绘下图中左边的△ABC,然后按要求在三个图中依次操作.体验“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你发现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结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变化了,但、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1)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叫做对应顶点,叫做对应边,叫做对应角.(2)△ABC与△DEF全等,记作△ABC △DEF,读作△ABC △DEF.(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把你自制的一对全等三角形纸片重合,你发现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相等;全等三角形的相等(3)如图,△ABC与△ADC全等,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相等的边和角.AC4、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1)如图,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B C E F那么,对应顶点是,对应边是,对应角是 .(3)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还有哪些规律?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P32练习1.2、教科书P32练习2.四、课堂小结1. 这节课在动手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哪些知识?2. 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有哪些?五、当堂清1、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④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正确的说法是()A ②③B 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2、△ABC≌△DEF,∠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C与_______是对应角;AB与_______是对应边,BC与_______是对应边,AC与_______是对应边.3、如图△ ABD ≌△CDB,若AB=4,AD=5,BD=6,求BC、CD的长.参考答案:1.C 2. ∠F,DE,EF,DF 3.5,4六、学习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12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全等三角形复习一、复习目标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3、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二、知识再现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全等三角形性质:(1) (2) (3)周长相等 (4)面积相等 例1.如图1, 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 交DE 于G,105=∠=∠AED ACB , 25,10=∠=∠=∠D B CAD ,求DFB ∠、DGB ∠的度数.例题反思: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例2.如图2,AD 与BC 相交于O,OC=O D,OA=OB,求证:DBA CAB ∠=∠例题反思:例3.如图3,在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BC 、AC 边上。
且B ADE ∠=∠,AD=DE 求证:ADB ∆≌DEC ∆.图1图23、角平分线例4.如图4,AD 平分∠BAC ,DE ⊥AB 于E ,DF ⊥AC 于F ,且DB=DC ,求证:EB=FC例题反思:三、双基检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A .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C .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2、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两角和夹边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D .已知三边 3、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如图5,ABC △中,∠B =∠C ,D ,E ,F 分别在AB ,BC ,AC 上,且BD CE ,=DEF B ∠∠ 求证:=ED EF .证明:∵∠DEC =∠B +∠BDE ( ), 又∵∠DEF =∠B (已知),∴∠______=∠______(等式性质). 在△EBD 与△FCE 中, ∠______=∠______(已证), ______=______(已知), ∠B =∠C (已知),∴EBD FCE △≌△( ).∴ED =EF ( ).图4ADECBF图5如图6⑴,AB=CD,AD=BC,O为AC中点,过O点的直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M、N,那么∠1与∠2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4、通过复习,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知识梳理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典型例题例 1:已知,如图,△ABC≌△DEF,AB = DE,∠A =∠D,求证:BC = EF。
证明:因为△ABC≌△DEF,AB = DE,∠A =∠D,所以∠B =∠E。
又因为 AB = DE,∠A =∠D,所以△ABC≌△DEF(ASA),所以 BC = EF。
例 2:如图,在△ABC 中,AD 是中线,BE⊥AD 于点 E,CF⊥AD 交 AD 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BE = CF。
证明:因为 AD 是中线,所以 BD = CD。
因为 BE⊥AD,CF⊥AD,所以∠BED =∠CFD = 90°。
在△BED 和△CFD 中,∠BED =∠CFD,∠BDE =∠CDF,BD = CD,所以△BED≌△CFD(AAS),所以 BE = CF。
例 3:如图,已知 AC = BD,∠C =∠D = 90°,求证:Rt△ABC≌Rt△BAD。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教案一、本章地位中学阶段要点研究的两个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是全等和相像,本章以三角形为例研究全等.对全等三角形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将为后边相像的学习供给思路,并且全等是一种特别的相像,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相像三角形的重要基础.本章还借助全等三角形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主要包含用剖析法剖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用综合法书写证明格式,以及掌握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过程.因为利用全等三角形能够证明线段、角等基本几何元素相等,因此本章的内容也是后边将学习的等腰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内容的基础.二、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观点,能辨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经历研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判断三角形全等的基本领实(“边边边”“边角边”和“角边角” )和定理(“角角边”),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一些结论.(4)研究并证明角均分线的性质定理,能运用角的均分线的性质.三、本章知识构造图四、课时安排:共安排11 课时(仅供参照)12. 1全等三角形 1 课时12. 2三角形全等的判断 6 课时12. 3角的均分线的性质 2 课时数学活动小结 2 课时五、教课建议1.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贯串本章的教课学生在前面的几何学习中研究了订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关于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问题、思路和方法形成了必定的认识,本章在教课中要充足利用学生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思想方法,用几何思想贯串全章的教课.2.让学生充足经历研究过程本章在编排判断三角形全等的内容时建立了一个完好的研究活动,包含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思路和分阶段的研究活动.教课中能够让学生充足经历这个研究过程,在明确研究目标、形成研究思路的前提下,按计划逐渐研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本章在编排中将绘图与研究三角形的全等条件联合起来,既实用尺规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又实用技术手段依据已知数据画三角形.教课中要充足利用研究绘图方法的过程对形成结论的价值,让学生自主研究绘图的步骤、创建多种画法、解说作图依照等,在活动中发现结论.3.重视对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培育本章是初中阶段培育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经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教课中要在学生已有推理论证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进一步培育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依照整套教科书对推理能力培育的顺序渐进的目标,本章的教课要点是指引学生剖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书写谨慎的证明格式,关于以文字形式给出的几何命题,从详细问题的证明中总结出证明的一般步骤.六、详细内容12.1 全等三角形【教课要点】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观点;2.能辨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3.初步掌握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课难点】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边、对应角.第一课时:全等三角形【参照例题】1.下边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以下图形的地点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极点、对应边、对应角.ADB C AA C CoOOB EC FDA D BDBDAAC CCD DDCDC CBD B AAD BBABB2.如图 1,△ADC≌△ AEB,A43 , B30,求ADC的大小.3.如图 2,△ EFG ≌△ NMH ,∠ F 和∠ M 是对应角,在△EFG 中, FG 是最长边,在△NMH 中,MH 是最长边, EF=2.1 ㎝, EH =1.1 ㎝, HN =3.3 ㎝.求线段MN 及线段 HG 的长度.4.如图 3,把△ ABC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35 度,获得△ A ′ ′′ ′交 AC 于点 D,已知B C,A B∠ A′ DC=90 °,则∠ A=.ADEB C图 1图 2图 3练习 :1.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2.若△ ABC≌△ DEF ,则∠ B=,∠ BAC=, BC=, AC=.3.判断题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4.找一找ADA DC E DOBB CA CB①若△ AOC≌△ BOD , AC=_______ ∠A= ______② ②若△ ABD ≌△ ACE , BD=∠ BDA=③若△ ABC≌△ CDA, AB =∠ BAC=_____5.拼一拼请你利用两个全等三角形画出有公共极点或公共边或公共角的图形.有公共边:有公共点:6.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丈量池塘两头M、 N 的距离,假如△PQO ≌△ NMO ,则只要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A.PO B. PQ C.MO D.MQ7.如图,长方形 ABCD 沿 AM 折叠,使 D 点落在 BC 上的 N 点处,AD =7cm,DM =5cm,∠ DAM =39°,则△ ABC≌△ EFD AN =___cm, NM =___cm,∠ NAB=___.8.△ ABC≌△ FED(1)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2)图中线段除相等外,还有什么关系吗.A D AD B CEMFB N C12. 2 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教课要点】1.研究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简单的证明.【教课难点】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第二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断SSS(一 ) 【参照例题】1.如图, AB= AC,BD =CD ,BH= CH ,图中有几组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全等的条件是什么.2.如图,已知 AB=CD, BC=DA.你能说明△ ABC 与△ CDA 全等吗.你能说明 AB∥ CD ,AD ∥ BC 吗.为何.ADBH CADBC练习: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B=AD, CB=CD.求证:∠ B=∠ D.2.如图,已知点A, D,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BC=EF ,要使△ ABC ≌△ DEF ,还需要增添一个条件是B EA D C FA . ∠ BCA=∠F B. AD =CF∥ EF D. ∠ A=∠ EDF3.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点 M 是 AD 的中点,且MB=MC ,若 AD =4, AB=6,BC=8 ,则梯形ABCD 的周长为A .22B. 24C. 26D. 284.( 2015 广西玉林)依据图中尺规作图的印迹,先判断得出结论:,而后证明你的结论(不要求写已知、求证)第三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断SAS (二 )【讲堂练习】练习一 :在以下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并把它们用线连起来.8?8830ocm 8cm8cm ⅠⅡcmⅢcm30o9cm30o5 cmⅢ Ⅳ ??Ⅳ5 cm3xm8 cm8 30o8 cm8?ⅤⅥcmⅧcm9530o8cmⅦcmcm【例题】1.如图, AC =BD ,∠ CAB= ∠DBA ,你能判断∠ C=∠D 吗.说明原因.2.如图, 有—池塘, 要测池塘两头 A 、B 的距离, 可先在平川上取一个能够直接抵达 A 和 B 的点 C ,连结 AC 并延伸到 D ,使 CD = CA ,连结 BC 并延伸到 E ,使 CE =CB .连结 DE ,那么量出 DE 的长就是 A 、 B 的距离,为何.CDA B练习:1.如图 CE=CB ,CD =CA ,∠ DCA=∠ ECB ,求证: DE =AB .2.如图, AB =AE , AD=AC ,∠ BAD =∠EAC , BC 、 DE 交于点 O . 求证:∠ ABC=∠AED .ADDCOEFBEO3.如图,在△ ABC 中, AB=AC,点 D 是 BC 的中点,点 E 在 AD 上.求证:(1)△ ABD ≌△ ACD ,(2) BE=CE4.小明用六根竹签做了一个以下图的风筝,此中ED =FD ,HE =HF .小明不丈量就能知道EO=FO .你知道小明是如何想的.5.(2015 杭州 )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B=AC, AD 均分∠ BAC,点 M、 N 分别在 AB、 AC 边上, AM=2MB, AN=2NC,求证: DM =DNAABM N EFB DCDC6.( 2015 燕山毕业)如图,点E, F 在线段 AC 上, AB∥ CD, AB= CD, AE=CF .求证: BE =DF .7. ( 2015 丰台一模)已知:如图,点 B,F,C,E 在一条直线上, BF = CE,AC= DF ,且 AC∥ DF .求证:∠ B=∠E.AAE CCBF EB DD8.( 2015 平谷一模)如图, AB =AD,AC=AE,∠ CAD=∠EAB.求证: BC=DE .第四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断ASA, AAS (三 )【参照例题】1.已知: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BE 和 CD 订交于点O,AB=AC,∠ B=∠ C,求证:BD =CE .2.在 Rt△ ABC 中,∠ ACB =90°, BC=2cm , CD ⊥AB,在 AC 上取一点 E,使 EC=BC,过点 E 作EF ⊥ AC 交 CD 的延伸线于点 F ,若 EF=5cm ,则 AE=cm.3.如图,点A、 B、 D、 E 在同向来线上,AD =EB, BC∥ DF ,∠ C=∠ F,求证: AC=EF.ADEOBC练习:1.如图,在△AEC 和△ DFB 中,∠ E=∠F ,点 A, B, C,D 在同向来线上,有以下三个关系式:①AE∥ DF ,② AB=CD ,③ CE=BF.M ( 1)请用此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以为正确的全部命题(用序号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假如,,那么”),C ( 2)选择( 1)中你写出的一个命题,说明它正确的原因.ADE B 2.如图,在△ ABC 中,C9 0o,点 D 是 AB 边上一点, D M A B且DMAC,过点 M 作3.( 2015 永州)如图,在△ME ⊥BC,交 AB 于点 E.求证:△ ABC ≌△ MED .ABC 中,已知∠ 1=∠2, BE=CD, AB=5,AE =2,则 CE=.EFA B C D4.( 2015 通辽)如图,四边形 ABCD 中,E 点在 AD 上,此中∠ BAE=∠ BCE=∠ ACD=90°,且 BC=CE ,求证:△ ABC 与△ DEC 全等.5.( 2015 海淀一模)如图,点A,B,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FC ,∠ A=∠ F ,∠ EBC=∠ FCB .求证:BE=CD .6.( 2015 门头沟一模)如图,点 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BE∥ DF ,∠ A=∠ F ,AB=FD .求证: AE=FC .EFA CB D7. 如图,点 O 是直线 l 上一点,点 A、B 位于直线l 的双侧,且∠°,分别过 A、AOB=90 , OA=OBB 两点作 AC⊥ l ,交直线 l 于点 C, BD⊥ l,交直线 l 于点 D .求证: AC=OD.8. ( 2015 西城一模)如图,∠C=∠E,∠ EAC=∠ DAB, AB=AD .求证: BC=DE .EEA CD CDA BB9. ( 2015 昌平二模)如图,ABAD ,AE AC, E C,DEBC.求证: ADAB10. ( 2015 海淀二模)如图,已知∠BAC=∠ BCA ,∠ BAE=∠ BCD=90 °,BE=BD .求证:∠ E=∠D .11.( 2015 旭日二模)已知:如图,在△ ABC 中,∠ ACB=90 °, AC=BC , BE⊥ CE 于点 E,AD⊥ CE 于点 D.求证: BE=CD .第五课时: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四)HL【参照例题】例如图,AC BC ,BD AD ,AC BD求证:BC AD.练习: 1.如图,两根长度为12 米的绳索,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原因.2. 如图,有两个长度同样的滑梯,左侧滑梯的高度AC 与右侧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 DF 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 ABC 和∠ DFE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如图 6,A, F 和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F⊥ AB 于 F, AF =FH ,CF= FB.求证:BE⊥ AC.第六课时:全等三角形的习题课【复习小结】全等的常有图形BA B A CA BO OC O DD D C DA D D AB EC F F B E C BA AB DB DBE C EC A BA BFE F ECD CD AAC B F C EA ADB DC E C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如图,在△ ABC 中,点 D 是 BC 的中点,作射线AD ,在线段 AD 及其延伸线上分别取点E、F ,连结 CE、 BF .增添一个条件,使得△ BDF≌△ CDE,并加以证明.你增添的条件是.(不增添协助线).2.在 Rt△ ABC 中,∠ ACB =90°, BC=2cm , CD ⊥ AB,在 AC 上取一点E,使 EC=BC,过点 E 作EF⊥ AC 交 CD 的延伸线于点 F,若 EF=5cm ,求 AE.3.如图,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 AB =AC,∠ B=∠C.求证: BE=CD .4.如图,点 B 在射线 AE 上,∠ CAE=∠ DAE ,∠ CBE=∠DBE .求证: AC =AD .5.如图,点A、 B、 D、 E 在同向来线上,AD =EB, BC∥ DF ,∠ C=∠ F.求证: AC =EF .6. ( 2015 宜昌)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筝形,其中 AD=CD, AB=CB,詹姆斯在研究筝形的性质时,获得以下结论:① AC⊥ BD ;② AO=CO= AC ;③△ABD≌△ CBD ,此中正确的结论有()A.0 个B.1 个C.2 个D.3 个-11-12. 3 角的均分线的性质(一)【教课要点】1.研究并证明角的均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能用角的均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课难点】利用角的均分线的性质定理解题.【参照例题】1.如图 1,AB =AC ,BD=CD , DE⊥ AB 于 E, DF ⊥ AC 于 F.A 求证: DE =DF .E EFBDAC F图 1B D C图 22.如图 2,D 、E、 F 分别是△ ABC 的三边上的点,CE =BF ,△ DCE 和△ DBF 的面积相等.求证: AD 均分∠ BAC.练习:1.已知△ ABC 中,∠ A=80°,∠ B 和∠ C 的角均分线交于O 点,则∠ BOC =.2.如图,已知订交直线AB 和 CD,及另向来线EF.假如要在EF 上找出与AB、 CD 距离相等的点,方法是,这样的点起码有个,最多有个.3.以下图,已知△ ABC 中,∠ C=90°,AC=BC,AD 均分∠ CAB,交 BC 于点 D,DE⊥ AB 于点 E,且 AB=6 cm, 则△ DEB 的周长为A . 9 cm B. 5 cm C. 6 cm D. 不可以确立4. 如图, AB// CD ,CE 均分∠ ACD ,若∠ 1=250,那么∠ 2 的度数是.5.如图, OP 均分AOB , PA OA,PB O B ,A 垂足分别为 A,B.以下结论中不必定建立的是A.PA P B B.PO均分APBC.OA O B D.AB垂直均分O P6.( 2015?永州)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CD ,BA 和 CD 的延伸线交于点E,若点 P 使得S△PAB=S△PCD,则知足此条件的点P()A .有且只有 1 个B .有且只有 2 个C.构成∠ E 的角均分线D .构成∠E 的角均分线所在的直线( E 点除外)角均分线的性质(二)【复习】1.以下图,在△ABC 中,∠ A=90°, BD 均分∠ ABC, AD = 2 cm,则点 D 到 BC 的距离为________ cm.AC D B2.如图,在△ABC 中,∠ C=900, BC= 40,AD 是∠ BAC 的均分线交 BC 于 D,且 DC∶ DB= 3∶5,则点 D 到 AB 的距离是.3.如图,已知BD 是∠ ABC 的内角均分线,CD 是∠ ACB 的外角平分线,由 D 出发,作点 D 到 BC、AC 和 AB 的垂线 DE 、DF 和 DG ,垂足分别为E、F 、G,则 DE 、DF 、DG 的关系是.4. AD 是△ BAC 的角均分线,自 D 向 AB、 AC 两边作垂线,垂足为E、F,那么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A . DE =DF B. AE=AF C.BD=CD D.∠ADE =∠ ADF5.如图,已知AB∥ CD ,O 为∠ A、∠ C 的角均分线的交点,OE⊥AC于 E,且 OE=2,则两平行线间AB、 CD 的距离等于.6.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 .三条中线的交点B .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均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均分线的交点【例题】1.如图,已知AC∥ BD、EA 、EB 分别均分∠ CAB 和△ DBA , CD 过点 E,则 AB 与 AC+BD?相等吗.请说明原因.CED 2.在△ ABC 中,∠ B=60°,∠ A,∠ C 的角均分线AE ,CF 订交于点O,( 1)如图 1,若 AB=BC,求证: OE=OF;( 2)如图 2,若 AB≠BC,试判断线段OE 与 OF 能否相等,并说明原因A B练习:1. 如图,已知BD ⊥ AE 于 B, DC ⊥ AF 于 C,且 DB = DC,∠ BAC= 40o,∠ ADG =130o,则∠ DGFD C=_________F BGCMDA B E C AM A B( 1 题图 )(2题图)(3题图)2.如图,在△oABC 中,∠ C= 90 , AM 是∠ CAB 的均分线, CM = 20cm,那么 M 到 AB 的距离为.o,M 是 BC 上一点,且∠o,DM 均分∠ ADC ,3. 如图,∠ B=∠ C= 90AMD = 90求证: AM 均分∠ DAB .4. 如图, BD =CD , BF ⊥ AC, CE⊥ AB.求证: D 在∠ BAC 的角均分线上.NBCAED CD OPA EB BA MF C(4 题图)(5 题图)(6 题图)o, AC= BC, AD 为∠ BAC 的均分线, AE= BC, DE⊥ AB 垂5. 已知:如图, Rt △ABC 中,∠ C= 90足为 E,求证△ DBE 的周长等于 AB.6. 如图,已知PA⊥ ON 于 A, PB⊥ OM 于 B,且 PA= PB.∠ MON = 50o,∠ OPC= 30o,求∠ PCA的大小.A专题练习 1:常有协助线1.倍长中线法【例 1】如图,△ ABC 中, AD 为中线.(1)求证: AB+AC>2AD ;B D C(2)若 AB=5, AC=3,则中线 AD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 .A【例 2】如图,△ ABC 中, E、F 分别在 AB 、AC 上, DE ⊥ DF ,D 是中点.E 试比较 BE+CF 与 EF 的大小.F 练习: 1. 已知:如图, AD 是△ ABC 的中线, AB=AE,B CD AC=AF ,∠ BAE=∠ FAC=90° .尝试究线段AD 与 EF 数目和地点关系.提示:EEN7FFA 6 5A341B DC BD 2CM2.如图,已知AD 是△ ABC 的中线, BE 交 AC 于 E,提示:交 AD 于 F,且 AE=EF.求证: AC=BFAAEFBD CEFBD CG2.截长补短法【例 1】如图, AD∥ BC, EA, EB 分别均分∠ DAB,∠ ABC, CD 过点 E.求证: AB= AD+BC.【例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BC> BA, AD =CD , BD 均分ABC ,求证:AA DC 180.ADEBC BC练习: 1.已知:如图,在△ ABC中,AB = AC,D为△ ABC外一点,∠ABD = 60,∠ADB = 90 1 ∠BDC.2求证: AB=BD+DC提示:DDE3.借助角均分线造全等【例 1】如图,已知在△ ABC 中,∠B=60°,△ ABC 的角均分线AD,CE 订交于点O,求证:OE=ODA AEO EGBCB C FDD【例 2】如图,△ ABC 中, AD 均分∠ BAC, DG⊥ BC 且均分 BC,DE ⊥ AB 于 E,DF ⊥ AC 于 F.(1)说明 BE=CF 的原因;( 2)假如 AB= a, AC=b,求 AE、BE 的长 .练习: 1. 已知△ ABC 中,∠ B=2∠ A,AB=2BC求证:△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提示:C B4.三垂直问题基本图形:【例 1】如图,∠ ABC= 90°, AB= BC, D 为为 E、F,求证:△ ABE≌△ CBFAE CDFA EB C AC 上一点,分别过A、 C 作 BD 的垂线,垂足分别DB练习:如图,已知AC⊥ AB,DB⊥ AB,AC= BE,AE= BD ,试猜想线段 CE 与 DE 的大小与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5.共极点的两个特别的图形(手拉手)基本图形O21C D1= 2AOC= BODAB【例 1】已知:如图,ABC 中,AB=BC,ABC90 ,点D在AC上, DBE90,BE=BD .求证: CD=AE .FA EE A DAE DMB C B CB C【例 2】以下图,已知AE⊥ AB, AF⊥ AC, AE=AB, AF=AC.求证:( 1) EC=BF,( 2)EC ⊥BF练习:如图,在 Rt△ ABC 中,∠ BAC=90°, AC=2AB,点 D 是 AC 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搁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D 重合,连结 BE、 EC.试猜想线段BE 和 EC 的数目及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七、与中考链接(一)基础题A1. (06 北京 ) 已知:如图, AB∥ED ,点 F、点 C 在 AD 上,FEAB =DE, AF =DC .求证: BC=EF.BCD2. (07北京)已知:如图,OP是AOC 和BOD 的均分线,OO A OC, OB OD .求证: AB CD .A B DC 3. (08 北京 ) 已知:如图, C 为 BE 上一点,点 A、D 分别在 BE 双侧, AB∥ ED,AB=CE ,BC=ED .P求证: AC=CD.4. (09 北京 ) 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90 °, CD⊥ AB 于点 D,点 E 在 AC上, CE =BC,过 E 点作 AC 的垂线,交 CD 的延伸线于点 F .求证: AB =FC .5. (10 北京 ) 已知:如图,点A、 B 、 C 、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EA AD ,FD AD,AE DF ,AB DC.求证:AC E DBF .6. (11 北京 ) 已知:如图,点A、C、B、D 在同一条直线上,BE //DF ,A F,ABFD .求证: AE F C .7. (12 北京 ) 已知:如图,点 E,A, C 在同向来线上, AB// CD ,EABCE,ACCD.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教案 21 / 21求证:BC ED .8. (13 北京 ) 已知:如图, D 是 AC 上一点, AB =DA , DE ∥ AB ,B DAE .求证: BC=AE .9. (14 北京 ) 已知:如图,点B 在线段 AD 上, BC ∥ DE , A B ED ,BCDB . 求证: AE .10.( 15 北京)如图,在求证:ABC 中, ABAC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 B E AC 于点 E. CBEBAD .AEB D C-2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31~32,完成下列内容.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如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形是e与h、d与g.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如图,△ABC与△DEF能重合,则记作:△ABC≌△DEF,对应顶点:点A与点D、点B 与点E、点C与点F;对应边:AB与DE、AC与DF、BC与EF;对应角:∠A与∠D、∠B与∠E、∠C与∠F.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上图,△ABC≌△DEF,则AB=DE,AC=DF,BC=EF;∠A=∠D,∠B=∠E,∠C=∠F.例题讲解类型1 全等形的识别例1如图,在4个正方形图案中,与如图所示正方形图案全等的图案是(C)【方法归纳】判断全等形的方法:两个图形同时满足形状相同和大小相同才能称为全等形,并且全等形与它们的位置和方向无关.【跟踪训练1】在下列每组图形中,是全等形的是(C)类型2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例2 如图,△ABC≌△DEF,点A与点D,点B和点E是对应顶点,写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解:由△ABC≌△DEF可得AC的对应边是DF,BC的对应边是EF,AB的对应边是DE,∠ABC的对应角是∠DEF,∠A的对应角是∠D,∠ACB的对应角是∠DFE.【方法归纳】确定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三种方法:1.字母顺序法: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确定对应边,对应角.如:△ABC≌△DEF,则AB与DE,AC与DF,BC与E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2.图形位置法:①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②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③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3.图形大小法: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最大的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的边(角)是对应边(角).【跟踪训练2】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解:对应边:AN与AM,BN与CM;对应角:∠BAN与∠CAM,∠ANB与∠AMC.类型3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例3 如图所示,△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DBE,且∠ABC=90°.(1)△ABC和△DBE是否全等?若全等,指出对应边和对应角;(2)直线CD,D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解:(1)∵△ABC绕着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BE,∴△ABC≌△DBE.∴∠BAC的对应角为∠BDE,∠ACB的对应角为∠DEB,∠ABC的对应角为∠DBE;AB的对应边为DB,BC的对应边为BE,AC的对应边为DE.(2)AC⊥DE.理由:延长AC,交DE于点F.∵∠ABC=90°,∴∠A+∠1=90°.又∵△ABC≌△DBE,∴∠D=∠A.又∵∠2=∠1,∴∠2+∠D=90°.∴AC⊥DE.【方法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用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相等⎩⎪⎨⎪⎧⎭⎪⎬⎪⎫证两角相等求某角的度数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边相等⎩⎪⎨⎪⎧证线段相等求线段的长度【跟踪训练3】 如图,把△ABC 沿直线BA 翻折至△ABD ,那么△ABC 和△ABD 是全等图形(填“是”或“不是”).若CB =5,则DB =5;若△ABC 的面积为10,则△ABD 的面积为10.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全等三角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 .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B .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C .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如图,已知△ABC ≌△CDE ,其中AB =CD ,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C)A .AC =CEB .∠BAC =∠ECD C .∠ACB =∠ECDD .∠B =∠D3.如图,若△OAD ≌△OBC ,∠COD =65°,∠C =20°,则∠OAD 的度数为(D)A .65°B .75°C .85°D .95°4.已知△ABC≌△A′B′C′,点A与A′,点B与B′是对应点,△A′B′C′周长为9 cm,AB=3 cm,BC=4 cm,则A′C′=2__cm.5.如图,在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其中点A和D、点B和E是对应点.(1)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2)写出图中一组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解:(1)△ABC≌△DEF,AB=DE,BC=EF,AC=DF,AF=DC.(2)∵△ABC≌△DEF,∴∠A=∠D,∴AB∥DE.6.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若DE=7,BC=4,∠D=35°,∠C=60°.(1)求线段AE的长;(2)求∠DFA的度数.解:(1)∵△ABC≌△DEB,∴DE=AB,BE=BC.∵AE=AB-BE,∴AE=DE-BC=7-4=3.(2)∵△ABC≌△DEB,∴∠A=∠D,∠C=∠DBE.∴∠DEA=∠D+∠DBE=95°.∴∠DFA=∠DEA+∠A=130°.课堂小结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表示方法:“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使用说明:学生利用自习先复习课本第2-25页15分钟,然后30分钟独立做完学案。
正课由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展示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建议使用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2、能用尺规进行一些基本作图.能用三角形全等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用三角形全等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有关问题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精炼准确表达推理过程【学习过程】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三角形二、方法指引1、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2)已知一边一角(3)已知两角2、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例题1、如图:AB=AC,MEAB,MFAC,垂足分别为E、F,ME=MF。
求证:MB=MC例题2、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3、当题目中有角平分线时,可通过构造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来寻找解题思路,或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去证线段相等例题3、已知E=90,CE=CB,AB∥CD.求证:△ADC是等腰三角形例题4、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DB=DC,求证:EB=FC4、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时,常采用割长、补短等方法例题5、如图,已知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求证AB=AC+BD 提示: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与一条线段相等时常用的两种方法:(1)、可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一条相等的一段,然后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相等。
(割)(2)、把一个三角形移到另一位置,使两线段补成一条线段,再证明它与长线段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复习学案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有关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问题;2、经历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有关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问题;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二、合作探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常见思路有哪些?(1)当条件中有两条边对应相等时,如何选择判定方法?(2)当条件中有一条边对应相等,一个角对应相等时,如何选择判定方法?(3)当条件中有两个角对应相等时,如何选择判定方法?三、例题探究:例1、已知:如图∠B=∠DEF,BC=EF,补充条件求证:ΔABC≌ΔDEF(1)若要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2) 若要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__;(3) 若要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4)若要以“SSS”为依据,还缺条件__;(5)若∠B=∠DEF=90°要以“HL”为依据还缺条件__;例2、已知:如图,AD是△ABC 的中线,求证:ACABAD+<2四、尝试应用1、如图,已知AB=AC,BE=CE,延长AE交BC于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3、下列四组中一定是全等三角形的为()A.三内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B、斜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C、两边和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4、已知:如图∠ABC=∠DCB, AB=DC,求证: (1)AC=BD; (2)S△AOB = S△DOC5、如图,已知∠ABC=∠DCB,要使△ABC≌△DCB,只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导学案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即“HL”).2.能熟练地用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阅读教材P42“探究5及例5”,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HL”,学生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这种特殊方法指的是直角边,斜边.(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HL(用简写).自学反馈(1)如图,E、B、F、C在同一条直线上,若∠D=∠A=90°,EB=FC,AB=DF.则△ABC≌△DFE,全等的根据是HL.(2)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理由.①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②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邻边对应相等;(AAS或ASA)③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AAS)④两直角边对应相等;(SAS)⑤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H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斜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D.一边长相等的两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除了一般证全等的方法,“HL”可使证明过程简化,但前提是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即在证明格式上表明“Rt△”.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1)AB=DC;(2)AD∥BC.证明:(1)∵AB⊥BD,CD⊥BD,∴∠ABD=∠CDB=90°.在Rt△ABD与Rt△CDB中,∵AD=CB,BD=DB,∴Rt△ABD≌Rt△CDB(HL).∴AB=DC.(2)∵Rt△ABD≌Rt△CDB(已证),∴∠ADB=∠CBD.∴AD∥BC.善于发现隐藏条件“公共边”.例2 已知:如图,AC=BD,AD⊥AC,BC⊥BD.求证:AD=BC.证明:连结CD.∵AD⊥AC,BC⊥BD,∴∠A=∠B=90°.在Rt△ADC与Rt△BCD中,∵AC=BD,DC=CD,∴Rt△ADC≌Rt△BCD.∴AD=BC.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同样适用,同时要善于发现隐藏条件“对顶角相等”. 活动2 跟踪训练(小组合作完成后交流)1.已知:如图,AE⊥AB,BC⊥AB,AE=A B,ED=AC.求证:ED⊥AC.证明:先证Rt△AED≌Rt△BAC(HL),∴∠E=∠CAB.∵∠E+∠EDA=90°,∴∠CAB+∠EDA=90°,∴∠DFA=90°.∴ED⊥AC.2.已知:如图,DE⊥AC,BF⊥AC,AD=BC,DE=BF.求证:AB∥DC.证明:先证Rt△AED≌Rt△CFB,得AE=CF.∴AF=CE.再证Rt△ABF≌Rt△CDE,∴∠BAC=∠DCA.∴AB∥DC.3.已知:如图,AE=DF,∠A=∠D,欲证△ACE≌△DBF,需要添加什么条件?证明全等的理由是什么?解:需添加AC=DB或∠1=∠2或∠E=∠F均可,理由依次为SAS、AAS、ASA.具体方法要根据条件来选择,但要做到有依有据.活动3 课堂小结1.“HL”判别法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它只对两个直角三角形有效,不适合一般三角形,但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可以用前面的各种方法.2.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以及用HL,注意SSA和AAA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1.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2.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6—7,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C)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2.要使下列木架变稳定各至少需要多少根木棍?自学反馈1.下列图中具有稳定性的有(C)A.1个B.2个C.3个D.4个2.人站在晃动的公共汽车上,若你分开两腿站立,则需伸出一只手去抓住栏杆才能站稳,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3.下列设备,没有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是(A)A.活动的四边形衣架B.起重机C.屋顶三角形钢架D.索道支架活动1 思考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防止窗框变形)家里的门窗最怕变形.观察下面的图片,有什么共同点?(都具有三角形的形状.)活动2 讨论观察上面这些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些物体都用到了三角形.这说明三角形有它所独有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三角形的特性.活动3 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1.用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不会)2.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会)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不会)从上面实验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与同学交流.解:三角形木架形状不会改变,四边形木架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第一个三角形不变形,第二个四边形变形,当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然后扭动它,不变形.通过对比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还有什么发现?解:还可以发现,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原因是斜钉一根木条后,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有稳定性,所以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窗框未安装好之前,要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了吧.其实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活动4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就是说,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其实质应是“三角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活动5 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应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是我们常常需要克服的,那么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有没有应用价值呢?如果有,你能举出实例吗?活动6 跟踪训练1.下列图形中哪些具有稳定性?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稳定,关键是看图形中是否都是三角形.2.如图,桥梁的斜拉钢索是三角形的结构,主要是为了(C)A.节省材料,节约成本B.保持对称C.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D.美观漂亮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和EG固定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D)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矩形的对称性C.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概念和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知识与能力: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能够从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感受图形变化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应用意识。
1.全等形(1)定义:能够____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理解要点:图形的全等与他们的位置无关,只要满足能够完全重合即可;而完全重合包含两层意思: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全等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但周长或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全等。
(2)几种常用全等变换的方式:平移、翻折、旋转。
2. 全等三角形及相关的概念(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①对应顶点:重合的顶点;②对应边:重合的边;③对应角:重合的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如图所示△ABC≌△DEF。
符号“≌”的含义:“∽”表示_______,“=”表示________,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
(4)全等三角形的书写:①字母顺序确定法: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确定对应边,对应角,如△CAB≌FDE,则AB与__、AC与__、BC与__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时对应角;②图形位置确定法: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③图形大小确定法: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最大的边(角)是________,最小的边(角)是对应边(角)。
(5)对应边(角)与对边(角)的区别:对应边、对应角是对两个三角形而言的,指两条边,两个角的关系;而对边、对角是指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的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 全等三角形 精品导学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四、我的疑惑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问题1:观察思考: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问题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要点归纳:全等形定义:能够____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全等形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_____和_____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是全等形?要点归纳: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_______________.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如图,点A 和 ,点B 和 ,点C 和 是对应顶点. AB 和 ,BC 和 ,AC 和 是对应边. △A 和 ,△B 和 ,△C 和 是对应角.全等的表示方法:△ABC △△FDE“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上.例1:如图,若△BOD △△COE ,△B =△C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找一找下列全等图形的对应元素?要点归纳: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4.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5.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探究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想一想:把一个三角形平移、旋转、翻折,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要点归纳:全等变化: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变化了,但和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几何语言:△△ABC△△FDE,△AB=FD,AC=FE,BC=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F,△B=△D,△C=△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针对训练如图,△ABC与△ADC全等,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相等的边和角.典例精析例2:如图,△ABC△△DEF,△A=70°,△B=50°,BF=4,EF=7,求△DEF的度数和CF的长.例3:如图,△EFG≌△NMH,EF=2.1 cm,EH=1.1 cm,NH=3.3 cm.(1)试写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3)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数量或位置关系,试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证明.教学备注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3-19)想一想: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 二、课堂小结1.如图,△ABC ≌△BA D ,如果AB =5 cm , BD =4 cm ,AD =6 cm ,那么BC 的长是( ) A .6 cm B .5 cm C .4 cm D .无法确定2.在上题中,∠CAB 的对应角是( ) A .∠DAB B .∠DBA C .∠DBC D .∠CAD 3.如图,已知△ABC △△BAD 请指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变式:如图:平移后△ABC △△EFD ,若AB =6,AE =2. 你能求出AF 的长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 △△ , △AB = = ,△AB - =EF - . △AF =EB = .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表示方法 性质 全等变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ABC △△A 1B 1C 1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如AB =A 1B 1, △A =△A 1.翻折、平移、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当堂检测教学备注配套PPT 讲授5.课堂小结 (见幻灯片29)6.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20-28)C 1B 1C A B A 1C 1B 1A 14.如图,已知△ABC△△AED,请指出图中对应边和对应角.变式:如图,已知△ABC△△AED,若AB=6,AC=2,△B=25°,你还能说出△ADE中其他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吗?5.如图,长方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AD=7 cm,DM=5 cm,△DAM=39°,则△ANM≌△ADM,AN= cm,NM= cm,△NAB=.6.如图△ABC△△DEF,边AB和DE在同一条直线上,试说明图中有哪些线段平行,并说明理由.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摆一摆:利用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所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组成各种各样新的图形,你还能拼出什么不同的造型吗?比一比看谁更有创意!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1)图略.(2)相同相等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AB和DE,BC和EF,AC和DF ∠A和∠D,∠B和∠E,∠C和∠F二、新知预习1.略2.(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2)≌(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B1 C1 AB和A1B1,BC和B1C1,AC和A1C1∠A和∠A1,∠B和∠B1,∠C和∠C13.平移翻折旋转三、自学自测AC和DB,OC和OB,OA和OD ∠A和∠D,∠C和∠B,∠AOC和∠DOB两△OCA,△OBD课堂探究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问题1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等.问题2它们不是全等图形,因为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不相等.要点归纳完全重合形状大小找一找(2)和(7),(3)和(9),(5)和(12),(6)和(10)要点归纳全等三角形点D点E点F DE EF DF△D△E△F例1 解:△BOD与△COE的对应边为:BO与CO,OD与OE,BD与CE;△ADO与△AEO的对应角为:△DAO与△EAO,△ADO与△AEO,△AOD与△AOE.探究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要点归纳位置形状大小全等解:△ABC△△ADC;相等的边为:AB=AD,AC=AC,BC=DC;相等的角为:△BAC=△DAC,△B=△D,△ACB=△ACD.例2 解:△△ABC△△DEF,△A=70°,△B=50°,BF=4,EF=7,△△DEF=△B=50°,BC=EF=7,△CF=BC-BF=7-4=3.例3 解:(1)对应边有EF和NM,FG和MH,EG和NH;对应角有∠E和∠N,∠F和∠M,∠EGF和∠NHM.(2)∵△EFG≌△NMH,∴NM=EF=2.1 cm,EG=NH=3.3 cm.∴HG=EG–EH=3.3-1.1=2.2(cm).(3)结论:EF∥NM.证明如下:∵△EFG≌△NMH,∴∠E=∠N.∴EF∥NM.当堂检测1.A 2.B3.BA BD AD△ABD△BAD△D变式:ABC EFD EF 6 AE AE6-2 44.AE AD ED△A△E△ADE变式:解:△△ABC△△AED,△△E=△B=25°(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D=AC=2,AE=AB=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5.7 5 12°6.解:AC△DF,BC△EF.理由如下:△△ABC△△DEF,△△A=△2,△1=△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摆一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导学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边角边条件的内容,能初步应用边角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我们的空间观念,培养我们的几何直觉和识图能力,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二、预习内容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2.你会用什么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有两边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边角边”或“SAS ”) 4. 如图,AD 是BC 边上的高,又是BC 的中线, 那么 , 根据是 .5. 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 . (A ) 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 三边对应相等(C )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 (D )有三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6.已知:如图,AC=AD ,∠CAB=∠DAB. 求证:△ACB ≌ △ADB.自主学习记录卡三、探究学习1.自学本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难之处?2.你有哪些问题要提交小组讨论? ABCDC BA D活动1:动手操作、观察发现(1)已知△ABC,画一个△A′B′C′使A B =A′B′,A C =A′ C ′, ∠A =∠A′△A′ B′ C′与△ABC 全等吗?如何验证?边角边判定定理: ________________例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至D,使CD =CA,连接BC 并延长至E,使CE =CB,连接ED,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活动2: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已知:AC=10cm,BC=8cm, ∠A=45 °.△ABC的形状与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吗?如何验证?三、巩固训练(一)基础训练:1.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2.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1)如图,在△AOB和△DOC中AO=DO(已知)∠______=________( )BO=CO(已知)∴△AOB≌△DOC()(2).如图,在△AEC和△ADB中,已知AE=AD,AC=AB,请说明△AEC ≌△ADB的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和全等三角形性质。
过程与方法:理解“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及推理论证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
【学习难点】全等三角形性质。
【自学展示】自学课本P31-32页,完成下列要求:1、理解并背诵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注意全等中对应点位置的书写。
3、理解并记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自学后完成展示的内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合作学习】1、________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____。
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
2、能够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
4、______叫做对应顶点。
_______叫做对应边。
_____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
____相等。
【质疑导学】1、课本P32练习1、22、如图1,若△ABC≌△EFC,且CF=3cm,∠EFC=64,则BC=_____cm,∠B=___、毛图1 图23、如图2,△ABC≌△DEF,求证:AD=BE、【学习检测】1、如图1,△ABC≌△DEF,对应顶点是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2、如图2,△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3、如图3,△ABN≌△ACM,∠B=∠C,AC=AB,则BN=____,∠BAN=______,_____=AN,_____= ∠AMC、图3 图44、如图4,△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和∠BCE相等吗?为什么?【学后反思】板书设计:课题: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尺规作图,掌握简单的证明格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三角形全等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几何图形的推理论证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导学案
第十二章复习课
1.知道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能利用全等条件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2.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3.知道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
4.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体系构建
◆核心梳理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
一起,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4)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预习自测】如图,P是∠AOB平分线OF上一点,CD⊥OF于点P,并分别交OA、OB于C、D,则CD P点到∠AOB两边距离之和(B)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2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 )
3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4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4、如图△ ABD≌ △EBC, AB=3cm,BC=5cm求, DE的长
,BE= ,
六、我的收获与反思
对应角的方法。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全等形。回忆: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 ? 同一张底片洗
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如图)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A
A1
Hale Waihona Puke (全等三角形的)∴ ∠ A= ∠ A 1, ∠ B= ∠B1 , ∠ C= ∠C1(全等三角形的
B
)
C
B1
C1
二、合作探究
1、在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时一般有什么规律?
A
A
C
A
C
D E
FE
B
C
A
B
C
D
D
D
B
B
有公共边的, 公共边是对应边有公共角的, 公共角是对应角有对顶角的, 对顶角
是对应角 .
叫对应顶点, A←→ A1,B ←→ B1,C←→ C1
叫对应边, AB←→ A1B1,AC←→ ,
←→ B1C1
叫对应角 , ∠A←→∠ A1, ∠ B←→∠ , ∠C←→∠
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
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
初二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2.1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12.1全等三角形》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预习阅读教材,完成预习内容.知识探究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_;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________.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________,重合的边叫做________,重合的角叫做________.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___.自学反馈1.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形是______与______、______与______.2.如图△ABC与△DEF能重合,则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对应顶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相等的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OCA≌△OBD,且OC=3 cm,BD=4 cm,OD=6 cm.则△OCA的周长为________.∠C=110°,∠A=30°,则∠BOC=________.点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活动1小组讨论例1如图,下面各图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其中△ABC 可以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甲乙丙解:甲:对应顶点是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对应边是AB与DE,AC与DF,BC与EF;对应角是∠A与∠D,∠B与∠E,∠C与∠F;△ABC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三角形.乙:对应顶点是点A与点D,点B与点B,点C与点C;对应边是AB与DB,AC与DC,BC与BC;对应角是∠A与∠D,∠ABC与∠DBC,∠ACB与∠DCB;△ABC经过向下翻折得到另一个三角形.丙:对应顶点是点D与点C,点A与点A,点E与点B;对应边是AD与AC,AE与AB,DE与CB;对应角是∠D与∠C,∠E与∠B,∠DAE与∠CAB;△ABC经过旋转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点拨: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例2如图,△ABC≌△DEF,AB=DE,AC=DF,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证:AC∥DF;(2)若∠D+∠F=90°,试判断AB与BC的位置关系.解:(1)证明:∵△ABC≌△DEF,∴∠ACB=∠F.∴AC∥DF.(2)结论:AB⊥BC.证明:在△DEF中,∠D+∠F=90°,∴∠DEF=90°.又∵△ABC≌△DEF,∴∠B=∠DEF=90°.∴AB⊥BC.点拨:从证线段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出发去思考.活动2跟踪训练1.如图,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点拨: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它们就是对应元素,然后再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常用方法有:(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2.如图,△ABC≌△CDA.求证:AB∥CD.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从运动角度看1.翻转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2.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3.平移法:沿某一方向平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课堂小练一、选择题1.△ABC与△DFE是全等三角形,A与D对应,B与F对应,则按标有字母的线段计算,图中相等的线段有()A.1组B.2组C.3组D.4组2.如图所示,已知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A与∠D互为余角B.∠A=∠2 C.△ABC≌△CED D.∠1=∠23.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A.15°B.20°C.25°D.30°4.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A.∠A B.∠B C.∠C D.∠D5.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6.下列命题中:(1)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2)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A.3个B.2个C.1个D.0个7.△ABC≌△DEF,AB=2,AC=4,若△DEF的周长为偶数,则EF的取值为()A.3 B.4 C.5 D.3或4或58.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D.AD∥BC,且AD=BC9.如图,AB=AD,∠BAO=∠DAO,由此可以得出的全等三角形是()A.△ABC≌△ADE B.△ABO≌△ADO C.△AEO≌△ACO D.△ABC≌△ADO 10.已知△ABC≌△A´B´C´,且△ABC的周长为20,AB=8,BC=5,则A´C´等于()A.5 B.6 C.7 D.8二、填空题11.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12.如图,把△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 °.13.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 度.14.如图,AB∥CD,AD∥BC,OE=OF,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15.如图,△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与△ABC 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参考答案1.D 2.D 3.D 4.A 5.B 6.C 7.B 8.C 9.B 10.C 11.2012.55°13.∠AED=50度14.615.(4,﹣1)或(﹣1,3)或(﹣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复习(1)
【要点梳理】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叫做全等三角形.
2.对应点、对应角及书写注意点: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全等”符号:,读作“”,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的字母写在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2).4.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还有.
5.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6.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基础训练】
1.如图1,点A、C、F在同一直线,点B在EC上,EC⊥AF,△ABC≌△EFC,CB、CF是对应边,且CF=4cm,BE=3cm,∠F=58°.则∠A=,BC=,AC=.
图1 图2 图3 图4
2.如图2,AD=AE,BE=CD,∠1=∠2=100°,∠BAE=60°,则∠CAE=. 3.如图3,除公共边AB外,根据下列括号内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横线上添加适当的条件,使△ABC≌△ABD全等.
(1),.(SSS)(2),.(ASA).
(3)∠1=∠2 ,.(SAS)(4),∠3=∠4.(AAS).
4.如图4,AE⊥BD于C,CB=CD,AC=EC,则AB与ED的关系是.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点A、C、D、B在同一直线上,AE=BF,AC=BD,AE∥BF.求证:FD∥EC.
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 C.
(1)作图:在AC上有一点D,延长BD,并在BD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E=AB,连AE,作∠EAC的平分线AF,AF交DE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CF,求证:∠AEF=∠ACF.例3如图,AD∥BC,AB⊥BC,AD=AB,E为BC上一点,DF⊥AE于F.在AE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BP与△DAF全等?若存在,请找出满足条件的点P,并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4如图,BF⊥AC于F,CE⊥AB于E,BF与CE交于点D,BF=CE.
求证:D在∠BAC的平分线上.
例5已知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不重合),且∠BEC=∠CFA=∠α.
(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解决下面问题:
①若∠BCA=90°,∠a=90°,在图1中补全图形,则BE CF,EF|BE-AF|;(填>、<或=)
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a=∠BCA,请写出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不要求证明).
A
B C
D
E
《全等三角形》复习(2)
例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
求证:AB=BC+AD.
练:已知:如图△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
(
2
1
AC
AB
AM+
<.
变式: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AC=3,AB=5,则AD的取值范围是.
例2如图,∠BAC=90°,CE⊥BE,AB=AC,BD=2EC.求证:BE平分∠ABC
例3如图,已知△ABC中,延长AC边上的中线BE到G,使EG=BE,延长AB边上的中线CD到
F,使DF=CD,连接AF,AG.
(1)补全图形;(2)AF与AG的大小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3)F,A,G三点的位置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例4如图1:在四边形ABC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
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
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
=
2
1
∠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
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
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
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
离.
M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