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聚类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在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小麦的生产量和 消费量占 国 内 粮 食 总 产 量 和 总 消 费 量 的 比 重 均 为 22% 左 右 [1]。大量施用 化 学 肥 料 特 别 是 氮 肥 是 确 保 我 国 稳 定 生 产 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 化学肥料日趋增多,而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应用不合理、肥料 利用率低等问题,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合理施用化肥对我 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我国的小麦品种经历了约 8次更新和替换,小麦品种的更新 与改良都有效地探索了小麦的潜在生产力 。 [3] 随着我国城 镇化、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并建立与 之相对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于 2014年 10月至 2015年 6月在南京农业大学江 浦试验站(118°36′~118°38′E、32°01′~32°03′N)进行。试验 为大田试验,小区采用裂区设计,氮肥水平为主区,品种为副 区。每 个 品 种 设 置 3个 氮 水 平,施 肥 量 分 别 150kg/hm2 (N150)、225kg/hm2(N225)、375kg/hm2(N375),小 区 面 积 为 75m2(长 3.0m,宽 2.5m),3次重复。行距为 0.25m,播种 密度为 300万株 /hm2。施氮处理采用底施和拔节期或孕穗 期追施结合的方式。氮肥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为 1 期。 播 种 前 施 P2O5 60kg/hm2、K2O120kg/hm2,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3叶期定 苗,生育期间防止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的发生。
Donmez等对美国小麦品种更替的研究显示,小麦产量的 增加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显著相关,而与千粒质 量无显著相关性 。 [4] 小麦品种的更替提高了氮素吸收利用 效率[5]。随着品种 演 替,氮 素 的 转 运 能 力 逐 渐 增 强,植 株 体 内氮素的再分配利用效率提高 。 [6] 近年来,有关小麦高产栽 培的相关研究较多[7-8]。合理的氮肥用量是实现小麦高产优 质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 [9-12] 氮素转运再分配能力决定了 籽粒的氮素含量 。 [13] 优化氮肥施用量有助于氮素向籽粒的 运输[14],促进小麦在抽穗后干物质及氮素积累[15],调控小麦 干物质的转运[16],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前人关于小麦籽粒产

小麦氮素营养效率的生理机制及调控研究进展

小麦氮素营养效率的生理机制及调控研究进展

小麦氮素营养效率的生理机制及调控研究进展摘要:利用氮营养高效品种,挖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养分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氮营养吸收、运转和利用方面的差异及其可能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麦;氮营养;吸收效率;利用效率施用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大约以每年150万t(纯养分)的速度增加,至1998年已达4 085万t,占世界肥料消耗量的41.4%。

其中化学氮肥的用量为2 200多万t,全国约有14个省份的单位面积平均施氮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上限225 kg/hm2。

然而氮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5%左右,有些城郊蔬菜区和高产区则更低,仅为10%~20%,氮肥损失率在45%以上。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途径无外乎2条:一是包括改进施肥技术、开发应用新型肥料在内的综合农艺措施,二是通过生物学途径挖掘作物营养的遗传潜力,育成和利用耐贫瘠氮高效的品种。

比较而言,后者似乎更具吸引力。

事实上,在过去的20多年间,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遗传学界已经对有关的研究给予了较多关注。

小麦在氮营养吸收、运转和利用方面的差异及其可能机理的有关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小麦营养育种及其氮高效生理生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不同小麦品种氮营养效率的差异作物氮营养效率是指单位供氮量(或施氮量)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

在低氮条件下产量较高的品种称氮高效品种,而产量较低的品种称氮低效品种。

作物的氮营养效率在不同的作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Oaks等(1988)发现C3植物在液泡中所积累的NO-3不参与同化,并认为C4和C3植物氮效率差异的原因在于:①遗传差异,即受氮营养基因控制;②C4具较高的CO2固定效率;③氮代谢特点的差别。

在相同的土壤供氮条件下,C3植物比近似苗龄的C4植物对NO-3有较高的吸收速率和积累量,但C4植物对体内氮素的利用率远高于C3植物,因而在较低的外源氮素供给时,C4植物能获较高的产量(何新华,1993;Oaks,1994)。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数据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数据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数据引言: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了解不同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对于优化小麦的施肥管理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什么是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是指作物从施加氮素到生物量或产量形成时所吸收、利用的氮素与施氮量之间的比值。

它反映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是评价氮素供应水平和作物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以品种A、品种B和品种C为例,它们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30%、35%和40%。

这表明品种C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品种A的氮素利用效率最低。

三、影响氮素利用效率的因素1. 品种差异: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而另一些品种则较低。

2. 施氮水平:适宜的施氮水平可以提高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过高或过低的施氮水平都会降低氮素利用效率。

3. 土壤条件: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土壤质地对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

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4. 气候条件: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也具有一定影响。

四、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方法1. 选择高效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氮素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2.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施氮量。

3. 种植绿肥作物:在小麦休耕期间,种植绿肥作物,通过绿肥作物的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氮素,减少氮素的损失。

4. 合理灌溉管理:适当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

五、结论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与氮吸收对氮素供应的响应及生理机制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与氮吸收对氮素供应的响应及生理机制

8# 9# /0123456789:;<=>?@AB$ CDEF9GH9IJK<=6L MNOPQ LRSTG98UVWXYO’ Z[\]^ F9IJK$ 789:;<=>?_‘ abcQ deabcQ fg9hicjkl@9H:>? ( m:>? ( F:>?’ F9IJ K$ 9noH:>? p q )&*+$+% r 6_‘YsntuiQ ,,- vwxQ eyz{vwXYOG 0 ey ./$ |c}~! LRH:>? p "# 12!3 r 01$H6ey % z{vwXYOG &’( $F6fg,9|cQ ey ./$ 0 |cGz{vwXYO’ F9IJKfg9 )*+XYO$ -.:;/9no‘T0123’ 78<=>? 4 H9IJK6LMNOPQ LRSTG9 8UVWXYO/F9IJK7567’ :;<# <=# 9-.:;# 9VW# LR89 =>?@# !%%!0)$$" " "%%& 6 %20%3%&0%+# ABCD@# 41!"# =EFGH# 5 !"#$%&#"# ’&( )%**"#$%&(+&, $-.#+%/%,+)’/ 0")-’&+#0# %1 (+11"*"&2 3-"’2 4’*+"2+"# +& 2-"+* " &+2*%,"& "11+)+"&). ’&( &+2*%,"& 5$2’6" 2% &+2*%,"& #5$$/.7 65. 4789:*;<9:!* *=> 47?*@89$ * " $ ! ! AB =C*DC<9: *AE. 6F9:*G< *H>5/ I<C" !"##$%$ "& ’%(")"*+*,$-$. ’%(./0#10(2# 3).4$(5.1+* 62"7.)% %&!%%! *,$-$.*!8.)2-" !"##$%$ "& 9.&$ :/.$)/$*,$-$. ’%(./0#10(2# 3).4$(5.1+*62"7.)% %&!%%! *,$-$.* !8.)2- $ !"##$%$ "& ;$5"0(/$5 2)7 <)4.(")*$)1* ,$-$. ’%(./0#10(2# 3).4$(5.1+ * 62"7.)% %&!%%! *,$-$.*!8.)26 = >!8.)= ?= ’@@#= </"#’ * "%%& * 89 "26 7 3%&03!"’ :;#2*’)2 7>9 J7CK L<L8M* J78 NCFOF:CP<O JM<CJK* L7QKCFOF:CP<O L<M<R8J8MK* <9G 89SQR8 <PJCTCJC8K M8O<J* 8G JF . <KKCRCO<JCF9 <9G R8J<NFOCKR F; @78<J T<MC8JC8K @CJ7 GC;;8M89J 9CJMF:89" . 68;;CPC89PQ @8M8 KJ?GC8G ?9G8M OF@ <9G 7C:7 . K?LLOQ’ ,78 M8K?OJK K7F@8G J7<J ?9G8M OF@ . K?LLOQ*J78 GMQ R<KK F; MFFJ *O8<;*<9G KJ8R <K @8OO <K J78 <PP?R?O<J8G . <RF?9J C9 LO<9J @8M8 C9 J78 FMG8M F; 7C:7 . 8;;C* PC89PQ T<MC8JQ ( RCG . 8;;CPC89PQ T<MC8JQ ( OF@ . 8;;CPC89PQ T<MC8JQ’ ,78 T<MC8JQ @CJ7 7C:7 . ?LJ<U8 8;;CPC89PQ" VC )&*+$+% 6?9G8M OF@ . K?LLOQ 7<G J78 7C:78KJ MFFJ <PJCT8 <NKFMLJCF9 <M8< <9G ,,-*M8* G?PJCT8 <PJCTCJQ <9G J78 7C:78KJ O8<; 9CJM<J8 M8G?PJ<K8 <PJCTCJQ <9G ./$ 0 PF9J89J*@7CO8 J78 T<MC8JQ @CJ7 7C:7 . L7QKCFOF:CP<O 8;;CPC89PQ" 47CWC9 12!3 67<G 7C:78M 9CJMCJ8 M8G?PJ<K8 <9G :O?J<RC98 KQ9* J78J<K8 <PJCTCJC8K N?J OF@8M ./$ 0 PF9J89J <9G .X <PJCTCJQ C9 CJK O8<;’ ,78M8 @<K < KC:9C;CP<9J LFKCJCT8 PFMM8O<JCF9 N8J@889 9CJMF:89 ?K8 8;;CPC89PQ" .BE 6<9G 9CJMF:89 ?LJ<U8 C9G8W" .B> 6?9G8M OF@ . K?LLOQ’ ,78 NCFOF:CP<O JM<CJK*L7QKCFOF:CP<O L<M<R8J8MK*<9G 89SQR8 <PJCTCJC8K M8O<J8G JF 9CJMF:89 <K* KCRCO<JCF9 <9G R8J<NFOCKR F; J8KJ @78<J T<MC8JC8K @8M8 9FJ <O@<QK J78 K<R8 ?9G8M 7C:7 <9G OF@ . K?LLOQ’ <". 3%*(#7@78<J" A(.1./0* 2$51.40* =’ 6 -9CJMF:89 ?K8 8;;CPC89PQ-9CJMF:89 R8J<NFOCKR-L7QKCF* OF:CP<O L<M<R8J8MK’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其分类研究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其分类研究

收稿日期:2007-11-25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专项(2006J Y06)作者简介:王树亮(1982-),男,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矿物质营养的研究。

通讯作者:田奇卓(1953-),男,山东济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小麦栽培生理研究。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其分类研究王树亮,田奇卓,李娜娜,谢连杰,裴艳婷,李 慧(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摘要:采用山东省不同时期的30个主推小麦品种为材料,在高、低2种肥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氮素吸收和分配利用效率的差异,并对氮高效型品种进行了筛选。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整株和茎叶、颖壳、籽粒中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高、低2种肥力下的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提高22 62%和42 58%,58 18%和78 67%,70 15%和59 92%,24 26%和42 64%;而且各器官的氮含量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而提高,各品种在高肥土壤中种植的平均氮含量分别比低肥提高12 47%,30 16%,9 83%,5 47%。

各品种在2种地力下的平均氮素分配比例:籽粒为72 13%和74 14%,茎叶为21 61%和18 70%,颖壳为6 25%和7 16%。

低肥地颖壳和籽粒的分配率分别比高肥地提高14 56%和2 79%,而茎叶则降低了13 47%。

采用类平均法聚类,筛选出烟农19号、鲁麦21号、山农8355和鲁麦15号4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较高的品种;同时还筛选出济麦20号、淄麦12、山农12、红蚰包4个高氮收获指数型品种和小偃6号、烟农15两个仅适于低肥种植的高氮收获指数型品种;鲁麦14和鲁麦22号2个高氮利用效率型品种。

关键词: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分类中图分类号:S51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91(2008)增刊-0213-07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Nitrogen Uptake Efficiency andClassification in the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WANG Shu liang,TIAN Qi zhuo,LI Na na,XIE Lian jie,PEI Yan ting,LI Hui(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 hina)Abstract:Under high and low fertility c onditions,30main wheat variet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selected as mate rials in Shandong Province.The difference of nitrogen absorption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were researched in the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and the nitrogen efficient varieties were sel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nitrogen con tent of whole plant,stem leaf,glume,and grain among the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In two fertil ities conditions,the max than the min increased 22 62%and 42 58%,58 18%and 78 67%,70 15%and 59 92%,24 26%and 42 64%,and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various organs in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Aver age nitrogen content of varieties in the high fertility planted was increased by 12 47%,30 16%,12 26%and 5 47%than in the low fertility.The average nitrogen distribution among varieties in two fertilities conditions:grain were 72 13%and 74 14%,stem leaf were 21 61%and 18 70%,glame were 6 25%and 7 16%.Distribution of glume and grain in the lo w fertility c onditions increased by 14 56%and 2 79%than in the high fertility conditions,but stem leaf decreased 13 47%.By the UPGMA of Clustering,Clustered Yannong19,Lumai21,Shannong 8355and Lumai15four higher NUE and higher UHI varieties.And clustered Jimai20,Zimai12,Shannong12,and Hongyoubao four higher UHI varieties and Xiaoyan6,Yannong15two higher NHI varieties planted suitable for low fertility.Lumai14and Lumai15were higher NUE varietiesKey words:Wheat varieties;Nitrogen;Absorption;Utilization efficiency;Classification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经过了多次更替,小麦单产自1950年的41 7kg,提高到2006华北农学报 2008,23(增刊):213 219年的377 7kg,相比提高了805 8%[1],在促进单产提高的诸多因素中,有品种的改良,化肥投入量的增加,灌溉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改进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各种因素对单产贡献率的大小因条件的不同而异,但品种改良和化肥投入量的增加无疑是两个重要因素[2]。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氮素利用效率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氮素利用效率。

通过田间实验和生物化学分析,我们对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氮素吸收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在适度氮素供应条件下,小麦表现出更高的生长速率和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

然而,在氮素过量供应下,尽管小麦生长得较快,但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因此,合理调控氮素施用量对于提高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田间实验、氮素水平、生长发育。

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作为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然而,氮素施用过程中的合理调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中的氮素利用效率,为实现高产高效的小麦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田间实验和生物化学分析,我们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氮素吸收利用情况。

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研究结果及其对小麦栽培的启示。

一.小麦生长发育中的氮素供应与利用关系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作为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因此,氮素供应与利用关系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旨在探究小麦生长发育中氮素供应与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我们通过田间实验设定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系统观察和比较。

结果显示,适度氮素供应条件下,小麦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率和较好的生物学性状,如茎粗、叶绿素含量增加等。

这表明在适宜的氮素供应下,小麦能够充分吸收并利用氮素,从而维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

2.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氮素供应与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生物化学分析,我们发现在适度氮素供应条件下,小麦根系和叶片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较高,而在氮素过量供应下,尽管小麦生长得较快,但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这表明合理调控氮素施用量可以提高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途径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途径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提高途径蒋明洋;李洪梅;马丰刚;苏丙华;徐炜;王西芝;张娟【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利用效率研究的现状,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生理特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生理机制【作者】蒋明洋;李洪梅;马丰刚;苏丙华;徐炜;王西芝;张娟【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兖州272100【正文语种】中文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和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小麦的高产与稳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提高粮食单产,满足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逐年迅速增加。

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居高不下,以年平均17.5%的速度增长,其中,氮肥占肥料施用总量的60%左右。

虽然氮肥用量不断增加,但是粮食的增加量并不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加[1],而且也带来了氮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

因此,在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粮食安全等多方面的压力下,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化肥养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是我国农业科技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

Moll等[4]将氮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定义为籽粒产量(grain weight,Gw)/土壤供氮水平(N supply level,Ns)(Gw/Ns),且将氮效率分解为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这两个构成因素:(1)吸收效率是成熟期地上部积累的总氮量(total N accumulated,Nt)与土壤供氮水平(Ns)的比值(Nt/Ns),(2)利用效率是Gw与Nt的比值(Gw/Nt),即氮效率等于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乘积。

氮素形态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的影响

氮素形态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的影响

氮素形态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的影响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养分元素,能够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然而,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均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
形态氮素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的影响,并为冬小麦的施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从小麦干物质积累的角度来看,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
有一定的影响。

氨态氮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易于吸收的一种氮素形态。

研究表明,适当的氨态氮供应可
以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提高干物质积累速率,从而增加小麦产量。

在施氮量相同时,氨
态氮与硝态氮相比能够更快地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发育速度。

但如果氨态氮供应过多,会导致小麦吸收不良,甚至出现氮素过高的现象,从而对小麦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小麦的干物质分配关系着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的干物质分配有
一定的影响。

氨态氮的供应能够增加小麦的光合能力,增强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从
而提高小麦的干物质分配比例。

同时,氨态氮还能够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促进小
麦的穗粒成熟。

小麦的干物质运转也与氮素形态有着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施
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态的氮素,并通过科学的施肥管理,使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运转达到最佳的效果。

不同氮效率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特性、

不同氮效率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特性、

种业导刊,2022年第4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doi:10.3969/j.issn.1003-4749.2022.04.002不同氮效率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对灌溉的响应何伟娜(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新乡453000)摘要:为明确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及其对灌溉的响应,在大田条件下,以氮低效品种洛旱17、鑫华818和氮高效品种百农418、百农419为材料,研究了雨养和灌溉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籽粒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

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与氮低效小麦品种相比,氮高效小麦品种花前氮素转运量和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分别降低15.08%和28.25%,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11.66%。

与雨养条件相比,灌溉条件下氮低效小麦品种和氮高效小麦品种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6.59%和67.05%,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13.50%和3.47%。

2种氮效率类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灌溉的响应不同,灌溉后氮高效品种增加274.80%,而氮低效品种降低51.15%,最终使氮低效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产量维持稳定,而高氮高效品种籽粒蛋白质产量增加40.37%。

可见,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灌溉条件下表现不同,生产上应该根据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采用不同的灌溉措施,以达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关键词:水分;小麦;氮效率;氮素积累转运;蛋白质含量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4749(2022)04-007-04收稿日期:2022-05-18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480082)作者简介:何伟娜(1980-),女,河南新乡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主要的热量来源和蛋白质来源,其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营养健康[1]。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赵金花(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3)摘要:随着氮肥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随之降低,由氮肥淋失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通过对氮肥的动态变化、氮肥的利用率以及在小麦增产中的作用,探讨不同施氮量、施氮时期和施氮方式对氮肥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氮肥;氮肥利用率;小麦;产量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Techniques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WheatZHAO Jin-hua(College Of Agronom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Zhengzhou,Henan 450003,China)Abstract:Along with the fertilizer us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decreased, Nitrogen leaching loss has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he effect on wheat yield, Discuss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nitrogen application period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methods have influence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nd wheat yield.Key words: Nitrogenous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heat; Yield 氮肥是小麦生产过程中需求量最大、增产效果最显著、产生经济效益最高的肥料类型,施用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聚类分析

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聚类分析

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聚类分析杜保见;郜红建;常江;章力干【摘要】【目的】氮肥过量施用,不仅造成氮素大量流失,还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筛选和培育氮高效小麦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44个小麦品种苗期性状的考察,初步筛选出具有氮高效潜力的小麦品种。

【方法】利用循环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安徽省44个小麦品种(系)在正常氮(5 mmo1/L)和高氮(45 mmo1/L)条件下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采用隶属函数法将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区间为[0,1];而后采用客观赋权法将标准化后的数据整合成一个无量纲的综合值,最后基于综合值运用最短距离法、欧氏距离平方聚类分析方法,将44个小麦品种划分成不同的氮效率类型。

【结果】在两种供氮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的茎叶干重、根干重、叶面积、茎叶氮累积量和根氮累积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变异系数分别在27.9%33.7%和21.5%32.8%之间,可作为小麦苗期氮效率的评价指标。

小麦苗期氮效率综合值在正常氮和高氮水平下分别在0.0530.920和0.0010.853之间,其中“鉴76”在正常氮和高氮条件下的氮效率综合值均大于80%。

通过隶属函数氮效率综合值及其聚类分析,将44个供试小麦品种分为氮高效型、氮中效型和氮低效型三类;其中“扬麦16“和“鉴76”在正常氮和高氮条件下均表现为高效型,“皖麦68”、“F60501-4”、“鉴62”和“安农1026”只在高氮条件下表现为高效型。

氮高效型、氮中效型、氮低效型小麦品种在正常供氮和高氮条件下分别占供试品种总数的4.54%、54.55%、40.91%和13.63%、38.64、47.73%。

【结论】在正常供氮和高氮条件下,44个供试小麦品种的茎叶氮累积量、茎叶干重、根部氮累积量、根部干重和叶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小麦苗期氮效率评价指标;初步确定“扬麦16”和“鉴76”为正常供氮和高氮条件下的氮高效型品种,“皖麦68”、“F60501-4”、“鉴62”和“安农1026”为高氮条件下的氮高效型品种。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数据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数据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数据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于小麦等农作物来说也不例外。

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不同,这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数据,并分析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 氮素利用效率的概念氮素利用效率是指作物对于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氮素是构成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重要生物分子的原料,缺乏氮素会导致小麦生长迟缓、叶片发黄等现象。

因此,合理施用氮素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 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数据据统计,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普通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约为30%-40%,而优质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可达到50%以上。

此外,不同地区的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也存在差异。

以我国为例,北方地区的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普遍较高,而南方地区的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3.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氮素含量、氮素施用量、小麦品种等。

其中,土壤氮素含量是影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土壤中氮素含量较低时,小麦会通过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增加根系吸收能力等方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此外,氮素施用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

当氮素施用量过大时,小麦会出现氮素过剩的情况,导致氮素利用效率降低。

另外,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也会导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4.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意义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小麦品种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氮素,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合理利用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还能够减少氮素的浪费,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22,28(09)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0CXGC010803。

作者简介:张永奎(1974—),男,山东泰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陈士更(1979—),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新型肥料研发管理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1-12-20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张永奎1赵成雷2,3陈士更2,3晁赢4胡凌云1张士刚1(1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泰安271000;2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3农业农村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00;4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部,山东泰安271000)摘要:通过田间试验,采用15N 示踪法,设置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小麦氮素积累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N4处理的氮素积累量最高为281.40kg/hm 2;小麦吸收的氮素主要积累在籽粒中,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占小麦氮素总积累量的77.82%~80.59%;小麦吸收的氮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氮,来源于肥料氮的部分其追肥氮占比均大于基肥氮,成熟期氮素来源于基肥氮的比例为7.59%~10.51%,追肥氮的比例为11.23%~17.28%,土壤氮的比例为72.21%~81.18%。

说明适量施肥,适当提高追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小麦;15N 示踪;氮素吸收;氮素分配;氮素利用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9-0092-03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s on Nitrogen Uptake,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WheatZHANG Yongkui 1ZHAO Chenglei 2,3CHEN Shigeng 2,3CHAO Ying 4HU Lingyun 1ZHANG Shigang 1(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Tai′an,Tai′an 271000,China;2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Fertilizer Technology Co.Ltd,Tai′an 271000,China;3Key Laboratory of Humic Acid Fertilizer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Tai′an 271000,China;4Tai′An Hi-Tech 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partment,Tai′an 271000,China )Abstract: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s on nitrogen up⁃take,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hea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ogen accumulation of wheat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the highest nitrogen accumulation was 281.40kg/ha in N4treatment,and the nitrogen absorbed by wheat was mainly accumulated in grain,the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grain accounts for 77.82%-80.59%of the total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wheat,and the nitrogen ab⁃sorbed by wheat mainly comes from soil nitrogen and from fertilizer nitrogen,the proportion of nitrogen from basal fer⁃tilizer was 7.59%-10.51%,topdressing nitrogen was 11.23%-17.28%,and soil nitrogen was 72.21%-81.18%.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per amoun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proper increase of top dressing ratio were beneficial to increase n use efficiency.Key words:wheat;15N Tracer;nitrogen uptake;Nitrogen allocation;Nitrogen utilization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施用氮肥可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1],但是氮肥的过量投入和不合理利用也会降低其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问题[2]。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小麦的产量与土壤氮素的利用效率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研究不同品种小麦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的氮效率,明确各品种的氮代谢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在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开展了大量有关小麦氮效率及其氮代谢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的氮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差异,并且随着氮肥水平的改变而变化。

研究还发现,低氮品种及中低氮品种小麦的氮效率优于中高氮品种,而中低氮品种小麦的氮效率优于低氮品种。

此外,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较高氮品种小麦叶
切蒜总鲜重数量及蒜头比面积均有所增加,表明
较高氮品种小麦在高氮负荷下具有较好的氮素吸
收能力。

而低氮品种小麦叶切蒜总鲜重数量及蒜
头比面积则有所下降,表明低氮品种小麦在高氮
负荷下氮吸收能力较弱。

此外,不同品种小麦在不同供氮水平下还存在着
不同的氮代谢特性。

研究发现,在低供氮水平下,低氮品种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最高,而在高供氮
水平下,中低氮品种小麦的氮素利用率较高。


表明,不同品种小麦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的氮代谢
特性不同。

综上所述,不同品种小麦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氮
效率有显著的差异,并且其代谢途径也是不同的。

因此,要提高小麦的产量,必须根据不同情况,
合理选择适当品种和适当供氮水平,以提高氮利
用效率。

§ END OF DOC。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2 14:46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1328.S.20150702.1446.012.html中国农业科学 2015,48(13):2569-2579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3.009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王小纯1,王晓航2,熊淑萍2,马新明2,丁世杰2,吴克远2,郭建彪2(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郑州 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氮肥生理利用率小麦品种的氮代谢差异,为小麦高产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小麦节氮增产。

【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从16个小麦品种中筛选出氮素利用效率差异显著的低氮高效型小麦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和低氮低效型品种西农509、豫农202。

然后进一步分析两类品种在N0(CK),N120(120 kg·hm-2)和N225(225 kg·hm-2)3个供氮水平下各小麦品种的产量、叶片GS活性、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NO3-及全氮含量等氮代谢指标的差异。

【结果】不同供氮水平下,氮肥生理利用率、产量、地上部及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叶片的GS活性、硝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等均表现为低氮高效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显著高于低氮低效品种西农509、豫农202。

增加供氮量,两类品种的产量、地上部及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叶片GS活性等氮代谢同化物指标均增加,而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

但两类品种对供氮水平响应不同,与N0相比,增加供氮量,低氮低效品种西农509、豫农202地上部及籽粒氮积累量、叶片的GS活性、硝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的增幅均高于低氮高效品种漯麦18、豫麦49-198,但是,产量的增幅却显著低于低氮高效品种;氮肥生理利用率的降幅则以低氮高效品种显著高于低氮低效品种。

小麦生长期氮素营养特性研究

小麦生长期氮素营养特性研究

小麦生长期氮素营养特性研究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氮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

因此,研究小麦生长期氮素营养特性是进行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重要途径。

一、小麦生长期氮素营养特点小麦的氮素需求主要集中在生长初期、抽穗至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

其中生长初期是小麦形成根系、茎秆和叶片等器官的重要阶段,需要大量氮素的支持,若在此期供氮不足,则可能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甚至死亡等问题。

抽穗至开花期是小麦转入集中生长和发育期,此期需要大量的氮素供应进行长势和产量的提高。

而籽粒灌浆期是小麦生长最后一个阶段,此时氮素的积累量进一步增加,过多的氮素供应会导致籽粒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二、小麦生长期氮素营养特征1.生长初期氮素吸收速度快,生长慢,顶芽发育缓慢,根系少,2.抽穗至开花期小麦对氮素的需求量最大,对土壤的酸碱程度、养分的供应情况较为敏感。

3.小麦在籽粒灌浆期中积累的氮素最多,过多的氮素会影响籽粒的品质产量。

三、小麦氮素的缺乏症状1.生长初期,小麦叶片变黄,根系短而细弱,顶芽生长迟缓,或干枯死亡。

2.小麦抽穗至开花期,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失绿等缺氮症状明显。

可能出现分蘖少、分蘖无芒、小穗短、稀松、早熟等问题。

3.籽粒灌浆期,氮素缺乏时可能导致穗重下降、籽粒数量减少、粒重降低等情况。

四、小麦氮素的供给原则1.生长初期应注重小麦氮素的充分供应,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或者化肥进行补充。

2.小麦抽穗至开花期应注意氮素的平衡供应,避免因过多或者过少的供应而导致生长和产量的减少。

3.籽粒灌浆期应适当进行氮素的施用调整,避免氮素积累过多而导致品质和产量的下降。

五、小麦氮素利用率影响因素1.小麦的品种类型:不同品种的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可能存在差异。

2.氮素的施用浓度和施用量:氮素的供应超过小麦的需求或者供应不足均会影响氮素的利用率。

3.土壤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供应状态:土壤的水分和其他养分如磷、钾等对于小麦氮素的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

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氮的吸收、转化利用及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氮的吸收、转化利用及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质类型品种植株营养体各器官干重变化动态为: 开花期开始增 加, 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直至成熟 (图 1)。不同品种间干重各时期表现为: 东农 7742> 新克 旱 9 号> Rob lin (叶片除外)。Rob lin 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干重最低, 各器官变化曲线较为平稳。 不同品种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有所不同, 开花时东农 7742 的叶重略高于新克旱 9 号, 但成熟 时已显著低于新克旱 9 号, 表明东农 7742 叶片开花后有较多干物质输出。颖壳和穗轴的干物 质积累, 新克旱 9 号和Rob lin 分别在开花 10 和 5 天左右达高峰后下降, 之后稳中有升, 开花 25 天后迅速下降至成熟。东农 7742 则在开花 25 天时出现高峰, 然后迅速下降直至成熟。
2. 2 植株营养体各器官的氮素水平动态 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 植株营养体各器官开花后氮百分含量变化方式表现一致, 均以开
DU J in2Zhe L IW en2X iong HU Shang2L ian L IU J in2Hong
(N ortheast A g ricu ltu ra l U n iversity , H a rbin 150030, C h ina)
Abstract T he study w a s ca rried ou t in 1994~ 1996. T h ree sp ring w hea t cu lt iva rs, d iffering in y ield and qua lity, Rob lin, N ew KH N o. 9, and N E7742 w ere u sed in the study to app roach the t rend s of n it rogen accum u la t ion in vegeta t ive p a rt s of p lan t and these p a rt s of n it rogen t ran sfer and u t iliza t ion efficiency in rela t ion to g ra in p ro tein con ten t and y ield. T he resu lt s ind ica ted tha t d ry m a t ter accum u la t ion in vegeta t ive o rgan s of p lan t sta rted to increa se from an thesis then cam e dow n w hen reach ing the p eak g radua lly t ill m a tu re. T he dynam ic chang ing of n it rogen con ten t in vegeta t ive o rgan s show ed the h ighest a t the beg inn ing of an thesis then go t dow n by deg rees a long w ith g ra in filling and reached the low est in m a tu re. T he dynam ic change in g ra in n it rogen con ten t show ed a V 2shap e, and S2 shap e in n it rogen accum u la t ion. T he to ta l N a ssim ila t ion and d ry m a t ter accum u la t ion of h igh y ield ing and h igh2p ro tein con ten t cu lt iva rs such a s N E 7742 a t an thesis o r la ter a re the h ighest. Cu lt iva rs w ith h igh p ro tein con ten t and qua lity, Rob lin and N E7742 st ill m a in ta in h igh N a ssim ila t ion after an thesis and, therefo re, the n it rogen a ssim ila t ive ra te took a h igher

小麦苗期氮素响应的生理及分子差异研究

小麦苗期氮素响应的生理及分子差异研究

小麦苗期氮素响应的生理及分子差异研究作者:徐晴许甫超秦丹丹刘小强袁旭葛双桃董静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20年第20期摘要:为探明小麦幼苗对不同氮素浓度的响应差异,设置高、低2种氮素浓度对12个不同基因型小麦进行营养液沙培,研究不同处理间小麦幼苗植株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等的差异,并对植株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的植株鲜重对其氮素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氮素充分供应可显著提高植株鲜重;低氮条件下植株根冠比显著大于高氮水平下数值;氮素缺乏可以促进主根伸长、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的扩大,且不同基因型间主根长度差异显著。

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升高而增加。

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小麦各基因型间表现不同。

小麦TaNRT1.1和TaNRT2.1基因在低氮处理下表达量较高,且高氮效材料郑麦9023和“410187”中2个基因的转录量高于低氮效材料南农08Y611中的转录量。

氮素浓度正向调控氮素同化基因TaGS2的表达,而TaGS1表达量则在基因型间和氮素处理间差异不大。

关键词:小麦;苗期;氮素响应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 2020) 20-0039-07;DOI:10.1408 8/j .cnki.issn0439-8114.2020.20.009氮素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它参与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氨基酸合成,调控植株生长发育的多个进程,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重要的作用[1]。

然而,目前土壤当季氮肥利用率仅有30%-50%,其余均以淋溶、挥发的形式流失,对农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很大损失和破坏[2]。

小麦作为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氮肥需求量大,因此,采取栽培和遗传措施提高小麦新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它形成小麦植株最初的生物量,以对抗苗期胁迫和奠定后期生长基础。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车升国;袁亮;李燕婷;林治安;沈兵;胡树文;赵秉强【摘要】[Objectives] Investigating the regional variation in N use efficiency and yield is helpful to guild regional fertilization and planning of wheat all over the country.This differences of N absorption among wheat-planting regions and their grain yields response of wheat were comparedin this paper.[Methods] Based on mass data published in journals and field experiments in China after 2000 , the wheat yield, N concentrations in grains and straw, and N uptake among Huang-huai-hai winter wheat planting region ( HH ) , Northwest China winter-spring wheat planting region ( NW) and Yangtze River winter wheat planting region ( YR) were summerized, and&nbsp;100 kg grain N absorption by wheat under different yield levels was proposed.[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at grain yield, N contents in grains and straw, above-ground N uptake and N needed per 100 kg-grains have significant regional variations.The mean grain yield in China is 6.18 t/hm2 with a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34.37%.The highest grain yield is 7.05 t/hm2 in whinter wheat area in HH and the lowest is 4.71 t/hm2 in mixed spring and wheat area in NW, and the yieldin whinter wheat area in midle and lower area of YR is 5.60 t/hm2 .The N needed per 100 kg grain in China is 2.87 kg with a variable coefficient of 25.43%.The highest N needed per 100 kg-grains production is 2.98 kg in HH and the lowest is 2.60 kg in YR, and mid is 2.84 kg in NW.The mean N concentrations in grains and straws and the plant N uptake are 2.17%, 0.55%and 180.9 kg/hm2 ,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23.96%, 38.18% and 44.50%, respectively.The N concentrations in grains and straw and the plant N uptake are all the highest in HH with values of 2.24%, 0.56% and 211.1 kg/hm2 , following is in YR with values of 1.92%, 0.5% and 146.7 kg/hm2 and in NW 2.14%, 0.53% and 138.0 kg/hm2 , respectively.The N requirement per 100 kg grain, N concentrations in grains and straw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wheat yields.The N requirement amounts are 2.79 kg, 2.80 kg, 2.91 kg, 3.03 kg and 3.05 kg for wheat yields <4.5 t/hm2 , 4.5 -6.5 t/hm2 , 6.5 -8.5 t/hm2 , 8.5 -10.5 t/hm2 , and >10.5 t/hm2 , respectively.The N concentrations in grains are 2.01%, 2.11%, 2.27%, 2.26% and 2.40% and the N concentrations in straw are 0.46%, 0.53%, 0.58%, 0.61% and 0.63% for the corresponding wheat yields,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differences of temperature, water and soil among the wheat-planting regions cause the differences of N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The differenc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improving wheat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and wheat grain yield and N absorption for special regions.%【目的】掌握小麦氮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高氮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creasing nitrogen ferti1izer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1 risks. In this PaPer ,44 wheat cu1tivars at the seed1ing stage for their Potentia1 of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ere screened.【 Methods 】HydroPonic were standardized by the method of Subordinate function into interva1[ 0 , 1] ,and the standardized data wer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norma1( 5 mmo1 / L)and high( 45 mmo1 / L )nitrogen 1eve1s. Eva1uation indices
接受日期: 2014-01-24 收稿日期: 2013-10-28
ca1cu1ated into a dimension1ess integrated va1ues by objective weighting mensive va1ue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12BAD20B05 , 2012BAD04B09 , 2013BAD07B08 ) 资助。 0551-65786447 ,E-mai1:gaohongjian2@ 163. com 通信作者 Te1:
和高氮条件下分别占供试品种总数的 4. 54% 、 54. 55% 、 40. 91% 和 13. 63% 、 38. 64 、 47. 73% 。 【 结论】 在正常供氮 和 “ 鉴 76 ” 为正常供氮和高氮条件下的氮高效型品种, 异, 可以作为小麦苗期氮效率评价指标; 初步确定 “ 扬麦 16 ”
using the shortest distance method and squared euc1idean distance method of c1ustering ana1ysis , 44 wheat cu1tivars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using thei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 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于综合值运用最短距离法、欧氏距离平方聚类分析方法, 将 44 个小麦品种划分成不同的氮效率类型。 【 结果】 在 两种供氮水平下, 不同小麦品种的茎叶干重、根干重、叶面积、茎叶氮累积量和根氮累积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变 合值在正常氮和高氮水平下分别在 0. 053 33. 7% 和 21. 5% 0. 920 和 0. 001 异系数分别在 27. 9% 32. 8% 之间, 可作为小麦苗期氮效率的评价指标。小麦苗期氮效率综 0. 853 之间, 其中 “ 鉴 76 ” 在正常氮和高氮条件下的
文章编号: 1008-505X ( 2014 ) 06-1349-09
Screening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 at the seedling stage
(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 ,China) DU Bao-jian,GAO Hong-jian ,CHANG Jiang,ZHANG Li-gan
in shoot dry weight( SDW) ,root dry weight( RDW ) ,1eaf area( LA ) ,shoot nitrogen accumu1ation( SNA )and
13. 63% ,38. 64 and 47. 73% high nitrogen condition. 【 Conclusions】The shoot nitrogen accumu1ation ,shoot dry
作者简介:杜保见 ( 1988 —) ,男,安徽阜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植物营养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E-mai1:dubaojian0720@ 126. com
135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 卷
root nitrogen accumu1ation( RNA ) of the wheat cu1tivars between the two N suPP1y 1eve1s.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norma1 and high nitrogen 1eve1s, resPective1y. The integrate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va1ues( INUEV)under the INUEV and the c1ustering ana1ysis( CA)of INUEV,the 44 wheat cu1tiva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hich are high ,midd1e and 1ow nitrogen use efficiencies( NUE ) . The Yangmai16 and Jian76 be1ong to high NUE category under both norma1 and high nitrogen 1eve1s,and the Wanmai68 ,F6 0501 - 4 ,Jian62 and Annong1026 be1ong to high NUE wheat cu1tivars on1y under the high nitrogen 1eve1. The wheat cu1tivars with high ,midd1e and 1ow nitrogen use efficiencies in the norma1 nitrogen condition account for 4. 54% , 54. 55% and 40. 91% ,and root dry weight and 1eaf area can be used as indices to eva1uate the Potentia1s of weight,root nitrogen accumu1ation, INUEV of Jian76 wheat cu1tivar is greater than 80% under the both norma1 and high nitrogen 1eve1s. Based on the norma1 and high nitrogen 1eve1s at the seed1ing stage are 0. 053 - 0. 920 and 0. 001 - 0. 853 ,resPective1y. The variation( CV)of SDW,RDW,LA,SNA and RNA are between 27. 9% - 33. 7% and 21. 5% - 33. 7% under
agricu1tura1 Production. Screening and breeding croP cu1tivars with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s effective way of
Abstract: 【 Objectives 】Excessive aPP1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1izer 1ead to nitrogen 1oss and cost increase of
。受 “ 施肥越多, 产量越高” 观
2
念的影响, 小麦氮肥过量施用的现象较普遍。我国 仅为 28. 2% 平均利用率 小麦氮肥的平均投入量为 187 kg / hm ,
[ 2-3 ]
, 氮肥损失增加了农业成本和生态
环境风险。品种改良、氮肥配方施肥和农艺技术的 应用是提高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而选育
[ 4-5 ] 氮高效作物品种是关键 。
[ 1]
44 个小麦品种 ( 系) 苗期氮素吸收与积累的差异性, 分析了在正常 ( 5 mmo1 / L) 和高氮 ( 45 mmo1 / L ) 供应 水平下,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茎叶干重、氮含量及氮 素累积量等参数指标, 计算氮效率综合值并以此进 行聚类分析, 划分不同氮营养效率小麦品种, 为研究 小麦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提供基础材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 20 (6) : 1349 - 1357 Journa1 of P1ant Nutrition and Ferti1izer
doi: 10. 11674 / zwyf. 2014. 0604
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聚类分析
杜保见,郜红建 ,常 江,章力干
(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 摘要: 【 目的】 氮肥过量施用, 不仅造成氮素大量流失, 还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筛 选和培育氮高效小麦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 44 个小麦品种苗期性 种 ( 系) 在正常氮 ( 5 mmo1 / L) 和高氮 ( 45 mmo1 / L) 条件下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将评价 状的考察, 初步筛选出具有氮高效潜力的小麦品种。 【 方法】 利用循环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安徽省 44 个小麦品
wheat cu1tivars at the seed1ing stage ;The Yangmai16 and Jian76 are Pre1iminary confirmed as the wheat cu1tivars with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the norma1 and high nitrogen conditions,Wanmai68 ,F6 0501 -4 ,Jian62 and Annong1026 as cu1tivars with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the high nitrogen conditions. Key Words: wheat; seed1ing stage; nitrogen uPtake efficiency; c1uster ana1ysis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其产量的高低 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氮素是限制小麦生长 和品质的重要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