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400AF型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培训材料 压缩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一二级检修作业办法_V1.1版CR400AF(BF)

一级检修周期为每次累计运行6000公里或48小时内,以先到为准。 二级检修(专项修)周期为2万至120万公里或20至360天内,以先到为准。 具体的检修周期详见《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预防性检修总表》(附件3)、《时 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更正性维修总表》(附件4)为保证试验和考核进度,允许按规 定的检修周期提前或延后10%组织实施。 3 检修范围 一级检修是对运用动车组的车顶、车下、车体两侧、车内和司机室等部位实施快速例 行检查、试验和故障处理的检修作业,须在动车所检查库内实施。 动车组一级检修可采用无电(可接外接电源)—有电或有电—无电—有电作业模式。 二级检修是对动车组各系统、零部件实施的周期性维护保养、检测、试验,不得漏项、 超期。应对“周期相同、部位接近、性质类似”的检修项目合理组合、均衡安排检修计划, 优化生产组织。 一、二级检修范围详见《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一级检修作业办法》(附件2) 和《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预防性检修总表》(附件3)、《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 动车组更正性维修总表》(附件4)。 动车组一、二级检修计划表中所列检修周期的项目由预防性检修和更正性检修两部分 组成。其中:预防性检修部分明确了检修项目、检修周期和对应的维护卡;更正性检修是
第1页
时速 350 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 一二级检修作业办法
版本号:1.1 SFE3200-000-00000SC3
时速 350 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
一二级检修作业办法
为保证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运用检修质量,确保动车组型式试验、互联互通 试验、系统科学研究试验、关键系统部件服役性能研究试验正常进行和动车组运用考核期 间运行安全,中车四方编制了《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一二级检修作业办法》,相 关要求如下: 1 用途
时速350公里CR400AF动车组制动系统培训

≤1400
120
≤800
2
冲击限制(m/s3 常用和紧急制动EB
)
≤0.75
3
停放能力
定员载荷20‰坡度
不溜车,安全系数 ≥1.2
4
Page 5
总风压力(kPa)
Page 5
正常工作
800~950
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系统原理
1 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为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制动力管理采用列 车级管理模式、主从控制方式,采用单管供风方式。
指 令进各车EBCU。 Ø 紧急制动UB环路:常得电环路,环路失电产生紧急制动UB,控制
紧急电磁阀失电。
Page 10
Page 10
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系统原理
2) BCU指令信号处理 p 正常情况下,主EBCU优先接收硬线信号进行制动控制,网络信 号作为冗余和制动信号诊断; p 网络故障模式,主控EBCU不能正常接收和发送制动指令时,各 车 EBCU 通过接收到的硬线指令信号执行制动动作; p 紧急牵引模式下,各车EBCU根据硬线制动指令进行制动管理。
时速350公里CR400AF动车组培训 时-速-制35动0系公统里CR400AF动车组制动系统培训
时速350公里CR400AF动车组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技术方案 主要部件 制动控制原理 应急故障处理
2 Page 2
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系统构成
1 系统构成(制动控制、风源、基础制动)
Page 7
Page 7
制动系统控制框图
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系统原理
制动力管理和分配
常用制动1~7N时,进行整列车制动力分配;紧急制动EB时,采用 比例制动模式,单车进行电空复合制动。
CR400AF型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培训材料-压缩

CR400AF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 培训材料-总体
演讲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3月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铁总组织的动车组96项零部件统型工作方案,统型联络会会议纪要、零部件统型 技术条件及评审意见。
Page 3
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
三 研制历程
技术条件:2014年2月,下发铁总科技〔2014〕50 号文,发布时 速350 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
方案评审:2014年9月1日~4日,通过设计方案评审。 样车研制:2014年11月~ 2015年6月,样车研制及系统试验 样车下线:2015年6月26日, 样车竣工下线。 试验评审: 2015年7月21日~22日,样车试验评审 型式试验:2015年7月~2016年2月,66项整车型式试验 运用考核:2015年7月~2016年10月,空载、重车、载客60万公里 技术评审:2016年11月,通过技术评审 型号许可:2017年1月,取得CR400AF型号合格证
二 设计输入
铁总科技〔2014〕50号《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装函〔2014〕23号《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研制工作方案》 铁总科技〔2014〕291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 组暂行技术条件(修订内容)》的通知》 科技装函〔2015〕13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时速350公中国标准动车组 试验评审意见〉的通知》
Page 4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培训材料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应急故障处理手册-V2.0版CR400AF(BF)

1.8 受电弓自动紧急降弓(3043) ..........................................................................29
1.9 受电弓压力调整错误 1(3057).......................................................................29
1.10 受电弓压力调整错误 2(3058).......................................................................29
9
复位操作.................................................................................................................18
10 塞拉门基本操作...................................................................................................19
1.2 受电弓 MVB 通信故障(3051) .......................................................................27
1.3 受电弓压力传感器异常(3052) .....................................................................27
时速 350 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
应急故障处理手册
SFE3200-000-00000SC2 V2.0 版
350 kmh复兴号动车组制动闸片在服役过程中的磨损行为及其使用寿命预测

他 位 置 的 摩 擦 块 ,而 LR 和 RR 位 置 ,即 制 动 盘 右 侧
的 闸 片 ,各 个 位 置 摩 擦 块 的 磨 耗 程 度 没 有 明 显
规律。
图1
制动闸片及其磨耗跟踪测量位置
2.2
拖车制动闸片磨损
25
为 动 车 上 闸 片 和 动 车 下 闸 片 ,图 6(c)和 图 6(d)分
别 为 拖 车 上 闸 片 和 拖 车 下 闸 片 。 由 图 6 可 知 ,对 于
动 车 闸 片 ,LL 、LR 、RL 以 及 RR 位 置 闸 片 的 磨 耗 程
度 无 明 显 规 律 可 循 。 而 对 于 拖 车 闸 片 ,无 论 是 上
doi :10. 3969/j. issn. 1008-7842. 2021. 02. 04
制 动 系 统 关 系 到 运 营 安 全 和 乘 客 体 验 ,是 列 车
功 能 稳 定 性 具 有 重 要 的 参 考 意 义 ,因 此 本 研 究 针
的 关 键 系 统 之 一 ,对 于 高 速 列 车 而 言 ,制 动 系 统 中
中 优 先 使 用 电 制 动 力 ,动 车 组 优 化 提 升 了 电 制 动
究 ,并 对 其 使 用 寿 命 进 行 了 预 测 。 结 果 表 明 动 车 闸 片 的 磨 耗 要 比 拖 车 闸 片 严 重 ,但 拖 车 闸 片 的 偏 磨 较 为
明 显 — 同 一 副 闸 片 外 侧 摩 擦 块 的 磨 耗 比 其 他 位 置 严 重 ,同 一 根 车 轴 最 外 侧 的 闸 片 磨 损 程 度 比 其 他 位 置 严
损性能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CR400AF动车组空调压力波系统原理及典型故障分析

CR400AF动车组空调压力波系统原理及典型故障分析摘要:随着动车组技术的高速发展,现运营动车组最高时速已经达到350公里,与此同时高铁线路的不断建设,高铁隧道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为了满足旅客乘车舒适性,动车组配备了一套被动式压力波系统,在车辆高速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启动压力波保护功能,将车内与车外空气通道关闭,保证车内压力相对稳定;在车辆出隧道或交会结束后,将车内与车外空气通道打开,以满足车辆对新鲜空气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CR400AF型动车组空调组成及功能,风道的布置以及压力波系统的研究,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动车组压力波检测系统与动车组运行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总结经验,研判压力波装置故障相关风险,指导动车组现场提前防控故障。
关键词:压力波检测;空调;隧道;海拔。
1.CR400AF动车组空调系统1.1 CR400AF动车组空调系统简介CR400AF/AF-A型动车组空调系统采用单元式空调机组,由空调机组、废排装置、压力波保护装置、空调控制柜、风扇电加热等设备组成。
每节车厢端部车顶安装1台空调机组,车下设备舱安装1台废排装置,空调控制柜设置在客室端部。
循环通风加热器集成在门罩板后或端墙盖板上。
空调系统通过送风道、回风道、废排风道等给客室送风,达到控制车厢温度的目的。
司机室装有一套独立于客室的空调系统,可对司机室空调单独调节。
客室空调机组主要由压缩机、送风机、冷凝风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液管电磁阀、蒸发器、电加热器、混合风滤网等部件构成。
2.CR400AF动车组空调压力波系统2.1压力波系统被动式压力波保护系统主要由压差传感器、压力波控制器、压力波保护阀等组成。
压差传感器头尾车两侧各设一个,压力波控制器安装于头尾车观光区位置。
压力波保护阀是压力保护系统的执行机构,空调机组每侧设 2 组新风压力波保护阀(A 阀、B 阀),废排装置中设置 1 组废排压力波保护阀。
当车内外压差满足预先设定的压力波保护动作条件时,压力波控制器驱动压力波保护阀动作,在压力波产生影响的瞬间关闭压力保护阀,将车内外空气通路关闭,从而保证客室内气压的相对稳定;当车内外压差满足预先设定的压力波保护取消条件时,压力波控制器将撤销压力波保护信号,打开压力波保护阀,实现车内外换气。
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请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佳句。
(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杜甫《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5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阅读如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连环画,完成下列各题。
(1)第 1 幅画文字部分画横线句子中有两个叹号用得不恰当,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第 2 幅画文字部分画横线处应填入的人物是______(人名),保尔问她的话中提到的“干活”是指______。
(3)结合语境,把第 3 幅画文字部分画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写在下面。
(4)结合名著,说说第 3 幅画中保尔说童年好友“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的原因。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3.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褶.(zhé)皱侏.(zhū)儒镂空自出心栽B. 风靡.(mí)关隘.(yì)猬集遴次栉比C. 谪.(zhé)官斟酌.(zhuó)嶙峋重峦叠嶂D. 愚氓.(máng)龟.(guī)裂悖论如火如茶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总体设计CR400AF(BF)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总体设计2017年11月研制情况技术创新三运营情况五一技术方案二平台产品四1. 研制背景“和谐号”动车组自2007年投入运营以来,累计运行约60亿公里,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在动车组检修维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未完全实现自主化2. 项目来源2013年,铁道部科技司立项研究“动车组前瞻性技术研究”课题,完成自主化动车组研制项目。
2014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发改产业[2014]1373号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项目目标中国标准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我国铁路发展和走出去需要研制的自主化、标准化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通过打造精品样车,适应中国运用需求、统一检修维护接口、实现相同速度等级动车组互联互通,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建立中国高速列车标准体系,创建中国品牌。
主要如下:适应中国铁路运用环境和运输需求。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中国动车组标准体系。
4. 设计输入铁总科技〔2014〕50号《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装函〔2014〕23号《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研制工作方案》铁总科技〔2014〕291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修订内容)》的通知》科技装函〔2015〕13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时速350公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评审意见〉的通知》科技装电〔2016〕27号《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运输局关于印发<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试用评审意见>的通知》铁总组织的96项零部件统型工作方案,统型联络会会议纪要、零部件统型技术条件及评审意见。
4. 研制意义•形成了一套中国•关于动车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技•术标准体系整车及关键系统均由国内相关企业自主研制,体现出中国对动车组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大幅提升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舒适性、旅客服务和运维服务等因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产品平台契合国家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是提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实现高铁“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战略意义产品平台标准体系核心技术5. 研制流程采用动车组技术创新中形成的科学研发流程和方法,利用各种创新平台的仿真及试验验证手段,以及产业联盟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进行标准动车组的研发。
复兴号CR400AF型动车组人员操作手册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手册CR400AF(BF)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用户文件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2015年8月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手册文档编号: CCD00000265331版 本: A技术文件更改记录目录1 用户指导说明 (6)1.1手册使用说明 (6)1.2一般注意事项 (6)1.3安全术语 (6)1.4缩写 (7)2 列车描述 (10)2.1总体注意事项 (10)2.1.1 EMU 的概况及技术参数 (10)2.1.2动车组概述 (13)2.1.3车辆布局 (14)2.2机械组件 (21)2.2.1车体结构 (21)2.2.2前端开闭机构 (28)2.2.3全自动车钩 (34)2.2.4过渡车钩 (56)2.2.5半永久性车钩 (65)2.3 压缩空气系统 (68)2.3.1 主供风系统 (69)2.3.2 辅助供风系统 (74)2.3.3 压缩空气分布 (75)2.3.4耗风装置 (76)2.3.5 截断塞门 (83)2.4 制动系统 (98)2.4.1制动系统原理及制动指令概述 (98)2.4.2制动模式 (99)2.4.3 制动方式 (106)2.4.4 制动控制元件 (120)2.4.5 制动试验 (129)2.5 电气组件 (138)2.5.1 高压系统 (138)2.5.2 牵引系统 (142)2.5.3 车载电源 (149)2.5.4 DC110V 减载特性 (154)2.5.5 冗余设计 (155)2.5.6 能量管理 (156)2.5.7 接地 (156)2.6 列车通信和控制 (164)2.6.1 总体设计理念 (164)2.6.2列车硬线 (167)2.6.3 安全回路 (168)2.7 司机室组件 (173)2.7.1 概述 (173)2.7.2 系统架构 (174)2.8 车载列控系统 (204)2.8.1 概述 (204)2.8.2 操作控制系统组件的通信结构 (205)2.8.3 列车自动保护系统 (206)2.8.4 轨道电路系统 (207)2.8.5 列车自动过分相系统 (207)2.8.6 操作控制系统的制动输出 (208)2.9辅助系统和设备 (208)2.9.1门系统 (208)2.9.2空调系统 (212)2.9.3照明系统 (214)2.9.4火灾报警系统 (216)2.9.5旅客信息系统 (217)3 正常情况下行驶 (253)3.1 准备 (253)3.2蓄电池断开状态验收阶段工作指南 (253)3.3传动和制动技术 (257)3.3.1一般注意事项 (257)3.3.2发车前 (260)3.3.3启动 (262)3.3.4在开阔的轨道路段上行驶 (264)3.3.5通过分相区行驶 (265)3.3.6 停车 (270)3.4更改前导司机室 (273)3.4.1司机换班 (273)3.4.2单司机换端 (276)3.5编组联挂 (280)3.5.1开闭机构/自动车钩出现故障时实施手动联挂 (280)3.5.2开闭机构的手动开启 (281)3.5.3开闭机构的手动关闭 (284)3.5.4两列动车组联挂 (286)3.5.5 列车解编 (287)3.6 拖拽 (293)3.6.1 连挂准备 (293)3.6.2连挂作业 (294)3.6.3制动试验 (294)3.6.4运行监控 (294)3.6.5机车摘解 (294)4 特殊操作 (295)4.1 如何查看故障信息提示 (295)4.2. 紧急驱动模式行车 (297)4.3. 复位操作 (298)4.4. 关门车操作流程 (300)4.5. 切除空气制动操作流程 (301)4.6. 停放制动切除操作流程 (302)4.7. 空调手动操作流程 (303)5 人机界面 (305)5.1 人机界面的基本操作 (305)5.1.1 定义 (305)5.1.2 HMI显示屏结构 (306)5.1.3 整体屏幕布局 (308)5.2车号显示规则 (309)5.2.1单列 (309)5.2.2重联 (309)5.3公共信息区A (309)5.4公共信息区C (310)1 用户指导说明1.1手册使用说明本司机手册是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编写,在司机培训期间可提供帮助,也可作为其日常工作的参考书。
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进展及思考

第53卷第5期2022年5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3No.5May 2022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进展及思考丁叁叁(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11)摘要:从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发展的切实需求与主要进程入手,重点阐述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及工程化的总体思路,阐述列车碰撞响应、结构设计、装置研发、高效仿真优化、系统试验验证的具体过程,归纳列车耐撞设计所突破的能量管理、材料动态模拟、高效吸能方法、纠偏/防偏复合吸能导向、刚度匹配与力级分区、大系统集成、列车级评估等技术要点,建立高速列车碰撞性能仿真与试验的综合评估体系。
从车体材料—专用吸能部件—车端大部件—车辆—列车全链条维度,展示高速列车耐撞性技术的工程化路径。
最后,面向更高安全碰撞速度、更多样化材料结构、更广域运用条件、更完善评估体系与标准等,展望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速列车;碰撞安全;吸能结构;变形抑制中图分类号:U2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207(2022)05-1547-12Advances and prospect on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for Chinesehigh-speed trainsDING Sansan(CRRC Qingdao Sifang Co.Ltd.,Qingdao 266111,China)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main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trains in China,the overall idea of high-speed train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emphasized,the specific processes of train collision mechanism,process response,structure design,efficient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and systematic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n detail were described,and the critical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such as energy management,dynamic simulation of materials,development of novel efficient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correction of strong orientation,stiffness matching,integration of big system,train-level evaluation,correlati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test,etc.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 collision performance收稿日期:2021−11−30;修回日期:2021−12−28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1200602);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资助项目(2018YFE0201300)(Project(2016YFB1200602)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Project (2018YFE0201300)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5.001引用格式:丁叁叁.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进展及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3(5):1547−1558.Citation:DING Sansan.Advances and prospect on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for Chinese high-speed train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53(5):1547−1558.第53卷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imulation and test was gradually bined with the significant design points of material,component,large component and vehicle-train at every level,the engineering path of high-speed train crashworthiness technology was demonstrated.Finally,oriented to higher safe collision speed,more diversifi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wider application conditions,more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andards,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for high-speed trains in China were prospected.Key words:high-speed train;collision safety;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deformation restrain列车运行安全性是铁路运输业非常重要的指标,列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近20年来国内外列车碰撞事故时有发生,导致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使列车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列车被动安全防护的核心是通过设计和开发专用的吸能装置、保持碰撞过程位形轨迹、提升整车耐撞性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列车碰撞时的强大冲击动能,降低碰撞作用力,保护司乘人员安全。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总体设计CR400AF(BF)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总体设计2017年11月研制情况技术创新三运营情况五一技术方案二平台产品四1. 研制背景“和谐号”动车组自2007年投入运营以来,累计运行约60亿公里,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在动车组检修维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未完全实现自主化2. 项目来源2013年,铁道部科技司立项研究“动车组前瞻性技术研究”课题,完成自主化动车组研制项目。
2014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发改产业[2014]1373号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项目目标中国标准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我国铁路发展和走出去需要研制的自主化、标准化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通过打造精品样车,适应中国运用需求、统一检修维护接口、实现相同速度等级动车组互联互通,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建立中国高速列车标准体系,创建中国品牌。
主要如下:适应中国铁路运用环境和运输需求。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中国动车组标准体系。
4. 设计输入铁总科技〔2014〕50号《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装函〔2014〕23号《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研制工作方案》铁总科技〔2014〕291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修订内容)》的通知》科技装函〔2015〕13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时速350公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评审意见〉的通知》科技装电〔2016〕27号《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运输局关于印发<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试用评审意见>的通知》铁总组织的96项零部件统型工作方案,统型联络会会议纪要、零部件统型技术条件及评审意见。
4. 研制意义•形成了一套中国•关于动车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技•术标准体系整车及关键系统均由国内相关企业自主研制,体现出中国对动车组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大幅提升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舒适性、旅客服务和运维服务等因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产品平台契合国家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是提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实现高铁“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战略意义产品平台标准体系核心技术5. 研制流程采用动车组技术创新中形成的科学研发流程和方法,利用各种创新平台的仿真及试验验证手段,以及产业联盟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进行标准动车组的研发。
时速350km标准动车组粉末冶金闸片的研究

工况下依旧具有较高的强度,以确保闸片在高速运
行过程中不发生掉块等现象;(2)高铁紧急制动速 度高,瞬时温度超过900 T ,闸片在此高温工况下要 具有稳定的摩擦因数、较小的磨耗量;(3)闸片在使
用过程中不能对制动盘造成异常损伤且可对制动盘
盘面进行清扫[4_91o
standard EMUs in China, the formula and structure of the brake pad is studied , mainly involving the in fluence of each ingredient in the brake pad formula on braking performanc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and test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brake pad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ad in service, etc. .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wly developed PM pad exhibits stable friction coefficient, excellent wear resist ance ,good resistance to thermal deterioration and high reliability, and can satisfy the operating require ments.
六边形,侧面边缘均采用非直角设计,可有效防止摩 擦块碰撞产生损伤。通过止挡块的设计防止了摩擦 块间完全接触.便于磨屑排出,缓解磨屑及硬质物夹 杂盘片之间造成制动盘异常损伤。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系统研制——中国铁道学

铁道知识丨专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制动系统研制——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十五)文/闫洪霞图/罗春晓18FOCUS专注丨铁逍知识动车组的制动系统是实现安全、高速运行的保障,不但要求要跑得快,还要具备调速和在规定 距离内停车的功能。
因此,制动系统是高速列车的关键设备。
时速350km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 组研制项目,在我国首次实现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全过程正向设计,首次构建满足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运用需求的自主化制动系统平台;突破时速350公里速度等级动车组防滑控制技术;并实现 不同厂家相同速度等级动车组制动系统重联运行。
该项目荣获2018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
动车组的最高运行速度与其牵引 功率有关,但也受其制动能力的限制。
制动能力是指制动系统使动车组在规 定的制动距离内安全停车的能力,因此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动车组的运行 状态。
随着动车组的速度越来越高,使用次数越来越频繁,每日行驶里程 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动车组的制动 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行车 安全,又要在尽量短的距离内停车,而且要尽量减小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纵 向冲击力。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全 过程正向设计该项目对于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 研制全过程采用正向设计创新型体系 方法。
正向设计是指系统工程理论所 总结的以及提出的全新设计过程模型。
制动系统的研制,实现了从需求出发,进行突破性、架构性、超越性和颠覆 式的创新产品设计,生成具有跨时代 意义的全新产品,研制出时速350公 里速度等级动车组制动系统核心技术。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正向设计该项目利用大数据,全面、深入调研用户需求,分析既有动车组制动系统运用数据和大量故障案例,总结出适应中国铁路的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运用需求,并形成一整套指导制动系统设计的顶层技术条件。
实现从制动系统需求分析、技术方案制定、功能分解、系统设计、物理分析、产品试制,再到产品部件验证、制动系统集成、制动系统整机型式试验、动车组整车型式试验和运营考核的V模型自主化设计全过程。
关于整合CR400AF型动车组一次气密试验和整车气密试验的可行性探讨

CR400AF型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制造过程中,车
收稿日期:2018-09-28 作者筒介:王继华(1979-),男,高级工程师#
顶、侧墙、地板在自动焊后均进行了气密试验,其中对 侧墙、车顶的车外侧焊缝进行气密试验,对地板的车内 侧焊缝进行气密试验#气密试验工艺要求:使用气密 检测工装对型材的型腔充气压力不小于6 kPa,检查 时间不少于3 min,用肥皂水进行检测,对于漏点进行 返工。另外,车体完工后,需对车体进行淋雨试验。通 过车体大部件的气密试验及车体的淋雨试验来验证车 体焊缝的质量,从而保证在车体焊缝合格的前提下进 入总装生产线#
Edww
出
(a) CR400AF型动车组
图1 CR400AF型动车组和CRH次气密试验和整车气密试验整合评估
3. 1气密情况总结 截至2018年8月底,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完成
CR400AF型动车组824辆,BST公司完成CR400AF 型动车组32辆,共计856辆。通过对完工车辆的一次 气密试验情况调研得岀以下结果:
(1) 试验过程中几乎没有岀现漏气等不满足技术 要求的情况;
(2) 车辆气密试验发现漏点后,均可以通过涂打 密封胶或调整塞拉门安装的方式来处理;
(3) 至今未发生过一次气密试验存在漏点需要焊 修车体的情况。
3.2气密试验情况分析 1) 有 车 的气密试 均 发现过需要 修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蕴藏着这些黑科技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蕴藏着这些黑科技9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复兴号”都蕴藏了哪些黑科技?9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细探究竟。
雕刻中国面孔:往返一趟京沪省电5000度CR400AF动车组一亮相,其修长的流线型车头“飞龙”可谓颜值爆表。
为什么是“飞龙”?“车头造型不仅是为了好看,更关键的是要降低空气阻力。
”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告诉记者,当动车组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速状态下运行时,90%左右的阻力来自空气,动车组的动力输出几乎都消耗在与空气的对抗上了。
与既有动车组相比,“复兴号”的外形有了很大改变。
CR400AF动车组的车体高度从3.7米增高到了4.05米,车体断面积增大了7.3%。
增长的“身材”必须提升车头的气动性能,使设计难度大大攀升。
“为攻克头型技术难题,研发团队最初设计了46种头型概念方案,围绕气动性能开展了海量的仿真计算、风洞试验以及动模型试验,反复评估头型的技术指标和文化特性,才最终敲定‘飞龙’方案。
”丁叁叁说。
头型的制造是另一大挑战。
“‘飞龙’车头棱线曲面造型复杂,由80多块蒙皮拼接而成,对成型精度的要求极高。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工程部部长张志毅说,80多块蒙皮形状各异,共有3000多条焊缝,加起来长达600多米,如此高的焊接密度,几乎囊括了平焊、横焊、仰焊等所有高难度的焊接姿势。
果然,“飞龙”不负重望,表现优异。
整车运行阻力降低12%,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当它以时速350公里运行时人均百公里能耗仅3.8度电。
“往返一趟京沪节省5000多度电。
” 丁叁叁计算出这样一个数字。
聪明“中国脑”:1秒钟记录100万个数据“复兴号”有一颗更加聪明的“大脑”,可在1秒钟内记录100万个数据。
看看“复兴号”聪明在什么地方。
“复兴号”建立了大量的传感系统,整车检测点达2500多个,比以前动车组多了5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