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1
2.喷泉的常见类型
方法
减小内压法
微山县第一中学
增大外压法
装置
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 增大锥形瓶内气体压
原理 形成压强差,产生喷 强,形成压强差,产生
泉现象
喷泉现象
2 0 2 0 山东省 微山一 中网络 课堂高 一化学 必修二 5.2.2 氮及其 化合物 课件 (5 9张PPT)
2 0 2 0 山东省 微山一 中网络 课堂高 一化学 必修二 5.2.2 氮及其 化合物 课件 (5 9张PPT)
2 0 2 0 山东省 微山一 中网络 课堂高 一化学 必修二 5.2.2 氮及其 化合物 课件 (5 9张PPT)
喷泉实验【重点】 1.原理和装置 (1)氨气喷泉实验
微山县第一中学
2 0 2 0 山东省 微山一 中网络 课堂高 一化学 必修二 5.2.2 氮及其 化合物 课件 (5 9张PPT)
微山县第一中学
3.常见产生喷泉实验的组合
气体 NH3
HCl
SO2、CO2、 NO2和
NO2、Cl2
O2
吸收 水或 水或氢氧 浓氢氧化钠 剂 盐酸 化钠溶液 溶液
水
2 0 2 0 山东省 微山一 中网络 课堂高 一化学 必修二 5.2.2 氮及其 化合物 课件 (5 9张PPT)
2 0 2 0 山东省 微山一 中网络 课堂高 一化学 必修二 5.2.2 氮及其 化合物 课件 (5 9张PPT)
一、氨 1.物理性质
微山县第一中学
颜色 状态
_无__色__ 气体
气味
_刺__激__性__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_小__于__ 空气
_极__易__溶于 水,1体积水 能溶解_7_0_0_ 体积的氨气
人教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优质课件1
提示 SO2+Ca(OH)2===CaSO3+H2O, 2CaSO3+O2+4H2O===2CaSO4·2H2O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课件(共36张PPT)
三、酸雨及防治
【相关链接】
常见的环境污染
三、酸雨及防治
(2)下列措施中,可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的是__C__(填字母)。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减少酸雨的产生需减少SO2的排放,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 和液化),燃料脱硫、固硫,开发不含硫的新能源(如氢能、核能等),都是有 力措施。因此①③⑤正确。
二、硝酸的性质
3.硝酸的不稳定性
(1)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光照或△ 4HNO3========
4NO2↑+
O2↑+2H2O 。
(2)长期存放的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其分解生成的 NO2 溶于硝酸中;实验室
常将浓硝酸保存在 棕色 试剂瓶中,并放在 阴凉 处。
二、硝酸的性质
【判断正误】
(1)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要注意防护和通风( √ ) (2)稀硝酸可溶解Fe(OH)2生成Fe(NO3)2和水( × ) (3)碳、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 ) (4)浓硝酸、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它们都能使铁、铝钝化( × ) (5)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物,其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课件(共36张PPT)
三、酸雨及防治
【相关链接】
常见的环境污染
三、酸雨及防治
(2)下列措施中,可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的是__C__(填字母)。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减少酸雨的产生需减少SO2的排放,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 和液化),燃料脱硫、固硫,开发不含硫的新能源(如氢能、核能等),都是有 力措施。因此①③⑤正确。
二、硝酸的性质
3.硝酸的不稳定性
(1)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光照或△ 4HNO3========
4NO2↑+
O2↑+2H2O 。
(2)长期存放的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其分解生成的 NO2 溶于硝酸中;实验室
常将浓硝酸保存在 棕色 试剂瓶中,并放在 阴凉 处。
二、硝酸的性质
【判断正误】
(1)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要注意防护和通风( √ ) (2)稀硝酸可溶解Fe(OH)2生成Fe(NO3)2和水( × ) (3)碳、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 ) (4)浓硝酸、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它们都能使铁、铝钝化( × ) (5)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物,其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优质教学PPT1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
NH3 17 SO2 64
例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7种气体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SO2
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 __②__④__⑦__(写序号)。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 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H2 2 Cl2 71 CH4 16 HCl 36.5
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2)
高一年级 化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8年)
发现在心血管 系统中起信号 分子作用的一
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治疗疾病中的突出应用
一、一氧化氮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NO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一、一氧化氮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NO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1)NO2的颜色是__红__棕__色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N_2_+_O_2 ______2_N_O_。 (3)N_O_2_易__N溶_O_2于__水_。,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4)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NH3 17 SO2 64
例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7种气体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SO2
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 __②__④__⑦__(写序号)。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 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H2 2 Cl2 71 CH4 16 HCl 36.5
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2)
高一年级 化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8年)
发现在心血管 系统中起信号 分子作用的一
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治疗疾病中的突出应用
一、一氧化氮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NO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一、一氧化氮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NO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1)NO2的颜色是__红__棕__色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N_2_+_O_2 ______2_N_O_。 (3)N_O_2_易__N溶_O_2于__水_。,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4)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5.2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思考: 解释“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你能说出哪些含氮物质?
+
+5
化 合
+4 价
3+
+2
10
-3
NH3
氢化物
N2O5
HNO3
NO2和N2O4
N2O 3NO
HNO2
N2O
单质 氧化物
酸
NO3-
NH4+
盐
物质类别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①游离态: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②化合态:部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部分存在于土壤、海洋 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合成氨(工业上合成氨) 人工固氮
仿生固氮(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可起到根瘤菌的作用)
思考:NH3→NH3·H2O能称为氮的固定吗?
自 然 界 中 氮 的 循 环
【例1】下列关于氮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点燃条件下,N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O 高温或放电条件下
B.点燃时,N2与金属Mg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NO2是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 B.NO2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得到 C.NO和NO2均既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D.NO在空气中可以长久的存在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1 氮及氮的氧化物
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 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倒下。奇怪的是这里的牧 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你能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 的文字叙述解释“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你能说出哪些含氮物质?
+
+5
化 合
+4 价
3+
+2
10
-3
NH3
氢化物
N2O5
HNO3
NO2和N2O4
N2O 3NO
HNO2
N2O
单质 氧化物
酸
NO3-
NH4+
盐
物质类别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①游离态: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②化合态:部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部分存在于土壤、海洋 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合成氨(工业上合成氨) 人工固氮
仿生固氮(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可起到根瘤菌的作用)
思考:NH3→NH3·H2O能称为氮的固定吗?
自 然 界 中 氮 的 循 环
【例1】下列关于氮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点燃条件下,N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O 高温或放电条件下
B.点燃时,N2与金属Mg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NO2是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 B.NO2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得到 C.NO和NO2均既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D.NO在空气中可以长久的存在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1 氮及氮的氧化物
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 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倒下。奇怪的是这里的牧 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你能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 的文字叙述解释“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吗?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2册5.2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氮及氮的氧化物 课件
17
(2)结论:在一定条件下,NO与NO2可以相互转化,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①NO→NO2: _2_N_O_+_O_2=_=__2_N_O2___; ②NO2→NO: _3_N_O_2_+_H_2O_=_=_2_H_N_O_3_+_N_O___(工业制取硝酸)。
18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D.3∶1
20
谢谢观看
21
9
氮的固定
点击输入正文
10
自然固氮
11
合成氨
哈伯 (F.Haber,1868-1934)
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后发现,在 500~600℃、17.5~20.0MPa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后 氨的含量可达到6%以上,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为 了把哈伯合成氨的实验室方法转化为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德 国工程师博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合成氨工业生产的实现 和相关研究对化学理论与技术发展的推动,哈伯和博施都获 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 重大成就。
NO NO2 与O2 H2 O反应
思考气体剩余情况分析: bmolNO2 amol NO cmolO2 与 H2 O反应
19
例题:
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 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B.1∶2C.1∶3源自15(1)实验探究:
实验 装置
16
实 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 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 mL
验 20 mL NO,然后吸入5 mL水, 空气后夹上弹簧夹,观察现象,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学PPT课件【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主要表 现强氧化性,能氧化SO2、KI 等物质
毒性
有毒(易结合血红蛋白使 有毒(刺激腐蚀呼吸道黏膜)
人中毒)
相互转化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判断正误】 (1)由于NO极易与O2反应,并且其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多,因此收集NO只能用 排水法( √ ) (2)由于NO2极易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收集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五、课堂检测
6.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通入8 mL O2, 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
①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 ③试管内
液面不变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⑤试管内气体是O2 ⑥试 管内气体是NO。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
√C.氮的氧化物均有毒
D.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解析 氮的氧化物包括NO、N2O、NO2、N2O3、N2O4、N2O5等,A项错误; NO、N2O4等均为无色气体,B项错误; 氮的氧化物均有毒,C项正确; NO在空气中易被O2氧化为NO2,D项错误。
五、课堂检测
5.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2.在上述NO、NO2性质实验中 (1)如果要将注射器中的NO充分转化,应采取的措施是_继__续__通__入__过__量__的__空__气__。 (2)上述实验对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启示是_在__用__水__吸__收__N__O_2_制_取__硝__酸__的__反__应__过_程___ _中__,__要__不__断__地__补__充__一__些__空__气__,__使__N_O__2尽__可__能__多__地__转__化__为__硝__酸___。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精品教学课件
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一部分 氮气与氮的固定
有句农谚“雷雨发庄稼”。你知道其中的 道理吗?
N2
氮元素的存在
①氮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一般通过_共__用__电__子__对__与 其他原子结合。
N2的电子式
N2的结构式
②自然界中,氮元素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3.与碱反应生成氨
△
NH4Cl +NaOH==NaCl+NH3↑+H2O
1.NH3的实验室制法
铵盐与碱反应的应用
△
2NH4Cl+Ca(OH)2 ==CaCl2+2NH3↑+H2O
2.铵离子的检验
化学性质 铵 盐 氨的制法 总结归纳
限时训练(5min)
1.下列有关氨气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氨气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O2不能将NH3氧化 B.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酸雾 D.氨气呈碱性,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2)氨跟酸的反应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观看实验视频
28
(2)氨跟酸的反应
与
NH3+HCl=NH4Cl (白烟)
挥 发
性
NH3+HNO3=NH4NO3 (白烟)
的 酸
反
应
2NH3+H2SO4=(NH4)2SO4
有 白
烟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3 + H+=NH4+
3)氨与氧气的反应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失5e-×4,氧化反应
实验 操作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一部分 氮气与氮的固定
有句农谚“雷雨发庄稼”。你知道其中的 道理吗?
N2
氮元素的存在
①氮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一般通过_共__用__电__子__对__与 其他原子结合。
N2的电子式
N2的结构式
②自然界中,氮元素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3.与碱反应生成氨
△
NH4Cl +NaOH==NaCl+NH3↑+H2O
1.NH3的实验室制法
铵盐与碱反应的应用
△
2NH4Cl+Ca(OH)2 ==CaCl2+2NH3↑+H2O
2.铵离子的检验
化学性质 铵 盐 氨的制法 总结归纳
限时训练(5min)
1.下列有关氨气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氨气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O2不能将NH3氧化 B.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酸雾 D.氨气呈碱性,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2)氨跟酸的反应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观看实验视频
28
(2)氨跟酸的反应
与
NH3+HCl=NH4Cl (白烟)
挥 发
性
NH3+HNO3=NH4NO3 (白烟)
的 酸
反
应
2NH3+H2SO4=(NH4)2SO4
有 白
烟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3 + H+=NH4+
3)氨与氧气的反应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失5e-×4,氧化反应
实验 操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精品教学1
气态逸出,而难挥发性酸残留在容器中,如(NH4)2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NH4)2SO4
△ =====
NH3↑+NH4HSO4或(NH4)2SO4
△ =====
2NH3↑+H2SO4。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相关链接】
二、氨的性质
喷泉实验及装置 (1)喷泉实验原理 喷泉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由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小 于烧瓶外的压强,所以液体会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产生气压差的方 法有: ①减小烧瓶内气压,如液体将气体吸收或与其反应等; ②增大烧瓶外压强。
三、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2.铵盐(NH+4 )的检验 (1)原理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三、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2)方法
①NaOH溶液法
取少量固体样品或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浓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
二、氨的性质
3.工业上常用氮气与氢气合成氨,再以氨为原料制取硝酸,请写出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各反应中含氮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提示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N2 发生还原反应
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NH3 发生氧化反应
2NO+O2===2NO2 NO发生氧化反应 3NO2+H2O===2HNO3+NO N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人教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下载【新教材】1
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经玻璃管喷入烧瓶,形如喷泉,溶液变成红色
原因:挤压胶头滴管,滴管里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氨溶于 其中,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 下方烧杯里的水被压入烧瓶;氨几乎全部溶于水中, 使烧瓶内气压迅速降低,烧杯里的水(含酚酞)在 大气压作用下被迅速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由于氨 水显碱性,导致酚酞溶于显红色
NO2
红棕色、易溶于水,有刺
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
,有毒的气体,易液化
类型
不成盐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1、与H2O反应:
化学
1、与O2反应:2NO+O2=2NO2 (常用于检验NO)
3NO2+H2O=2HNO3+NO (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性质 2、与O2和H2O反应:
4NO+3O2+2H2O=4HNO3
吸收剂 水或碱溶液 水或酸溶液 碱溶液 水或碱溶液
(4)常用装置:该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 易溶解于烧杯和滴管内的液体,使烧瓶内 的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
2、化学性质:
(1)与H2O反应:NH3+H2O
NH3·H2O
OH-+NH4+
不稳定,受热分解: NH3·H2O △ NH3↑+H2O
③NH3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因此,常用 此性质检验氨气
④氨水、液氨、一水合氨的比较
名称
氨水
液氨 一水合氨
化学式 分类
混合物, 多种成分
NH3
NH3•H2O
纯净物、 纯净物、一元弱 非电解质 碱、电解质
成分
NH3、H2O NH3·H2O、 OH-、NH4+ H与酸反应:
人教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新教材】1
结 应生成_N_O_气体 论
生成_N_O_2气体
浓、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mp4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注意:除Au、Pt 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硝 酸反应。常温下Fe 和Al遇到冷的浓硝酸被钝化, 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与浓硫酸一样。
浓硝酸与铜片反应改进实验.mp4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CO2 ↑+ 4NO2↑ + 2H2O
小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HNO3中+5价的氮得 到电子,被还原成较低价氮的物质,稀硝酸的还原产物 一般是NO,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不像盐酸 与金属反应那样生成H2。
人教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新教 材】1
三.硝酸的用途与工业制法 (1)用途:
人教版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新教 材】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与金属作用
H+
与金属氧化物作用
与碱作用
与某些盐作用
2、硝酸的不稳定性: ① 常用浓硝酸为何呈黄色? ② 实验室应怎样贮放浓硝酸?
△
4HNO3 或光照 O2↑ +2H2O + 4NO2↑
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
保存:
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
3.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 自然的 过程中 ,提炼 了书法 的点画 样式, 丰富了 书法的 生命意 象,升 华了书 法的审 美境界 ,终将 书法内 化为书 家的人 格修养 和心性 表达。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共24张PPT)
化学性质: 3NO2 + H2O = 2HNO3 + NO
六.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都是有毒气体,都是大气污染 物(NO、NO2),形成硝酸型酸雨 和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 化合物的排放)。
尾气NO2的处理:
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⑴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⑵与碱反应
NH4NO3+NaOH=△NaNO3+NH3↑+H2O
NH4++OH-=△NH3↑+H2O
3.NH4+的检验
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制取装置:
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 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 度,收集到纯净的NH3。
42秒下午1时37分13:37:4221.11.9
(2)与酸反应
NH3 + HCl = NH4Cl
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 于检验NH3) 强调:挥发性强酸(如HCl 、 HNO3等)与NH3相遇都产生 白烟。
(3)氨的催化氧化
3.用途
制铵盐
制纯碱
制硝酸
氨
制尿素
制医用氨水
作致冷剂
三. 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晶体, 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时37分21.11.913:37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六.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都是有毒气体,都是大气污染 物(NO、NO2),形成硝酸型酸雨 和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 化合物的排放)。
尾气NO2的处理:
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⑴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⑵与碱反应
NH4NO3+NaOH=△NaNO3+NH3↑+H2O
NH4++OH-=△NH3↑+H2O
3.NH4+的检验
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制取装置:
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 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 度,收集到纯净的NH3。
42秒下午1时37分13:37:4221.11.9
(2)与酸反应
NH3 + HCl = NH4Cl
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 于检验NH3) 强调:挥发性强酸(如HCl 、 HNO3等)与NH3相遇都产生 白烟。
(3)氨的催化氧化
3.用途
制铵盐
制纯碱
制硝酸
氨
制尿素
制医用氨水
作致冷剂
三. 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晶体, 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时37分21.11.913:37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课件 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是 1:3
。
3、将等体积NO2和O2充入试管,并倒立于水槽中,最后试管中剩余气体
为
O2
,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气体体积的 3/8 。
变式3: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 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__4__m_L_或__1_._2_m__L__。
是什么? 4NO+3O2+2H2O===4HNO3
当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当V(NO):V(O2)>4:3时,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当V(NO):V(O2)<4:3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课堂练习】
1.将盛有60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
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则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是 20 mL
。
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6 mL(同温
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是__3_m__L____,NO的体积是 9 mL
。
变式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缩 小 为 原 来 的 一 半 ( 同 温 同 压 下 )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氮 气 与 NO 的 体 积 比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感受化学 变化的奇妙。掌握NO、NO2的性质,掌握NO、NO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培 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游离态的氮以N2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
(78%) 氮气
放电
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1
二、氨的性质
3.工业上常用氮气与氢气合成氨,再以氨为原料制取硝酸,请写出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各反应中含氮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提示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N2 发生还原反应
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NH3 发生氧化反应
2NO+O2===2NO2 NO发生氧化反应 3NO2+H2O===2HNO3+NO N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共47张PPT)
(2)常见装置图
二、氨的性质
①图甲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于烧杯和胶头滴管中 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而产生压强差,烧杯中的液体被压入烧瓶 内形成“喷泉”。
NH3
视为溶质。
③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3·H2O==△===NH3↑+H2O ,因此,氨水
应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二、氨的性质
3.氨与酸反应 (1)氨与氯化氢相遇时的现象是 产生白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3+HCl ===NH4Cl 。 (2)工业上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是 NH3+CO2+ H2O===NH4HCO3 。 (3)工业上用硫酸吸收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3+H2SO4===(NH4)2SO4 。
二、氨的性质
(2)氨与水的反应 ①氨气易与水反应: NH3+H2O
NH3·H2O ,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在氨水中:
NH3·H2O
NH+ 4 +OH- ,氨水具有 弱碱 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人教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ppt1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氨气可被氧化铜氧化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为 2NH3+3CuO ===N2+3Cu+3H2O
氨气可被氯气氧化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为 8NH3+3Cl2 ===N2+6NH4Cl
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新人2020年 必修一(2019版)(第二册)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氨气的性质 》PPT课件(共18张PPT)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 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 二 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氨气的性质
一 氨气的用途与历史
制尿素
氨的用途
制纯碱
制炸药
制硝酸 做致冷剂
一 科学史话--氨气
N2 + 3H2
高2温N高H压 3 催化剂
1918 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 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1 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 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新人2020年 必修一(2019版)(第二册)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氨气的性质 》PPT课件(共18张PPT)
五
氨气的检验方法
氨气的检验方法:
1、用湿润的石蕊试纸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同步检测题〗
2. 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B ) A. 2NH3+3CuO == 3Cu+N2+3H2O B. 8NH3+3Cl2 == 6NH4Cl+N2 C.4NH3+5O2==4NO+6H2O D.NH3+HCl ==NH4Cl
新人2020年 必修一(2019版)(第二册)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氨气的性质 》PPT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优质ppt课件
第三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标 要求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
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认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
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
3.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
4.(2020·全国卷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
现喷泉现象的是
16. 我国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胶体的3性质和聚沉3方法
B.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内的键角均为60°
气体 16. 我国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
(3)与盐溶液的反应 过量氨水与 AlCl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NH3·H2O===Al(OH)3↓+3NH4+。 (4)氨气的还原性 ①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 △==剂= 4NO+6H2O。 ②被 CuO 氧化:2NH3+3CuO==△===3Cu+N2+3H2O。 ③被氯气氧化:2NH3+3Cl2===N2+6HCl 或 8NH3+3Cl2===N2+6NH4Cl。 (5)氨的用途 ①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用作 制冷剂 。 ②制氮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C NO 16. 我国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CO2
溶液 稀盐酸 稀氨水 稀 H2SO4 饱和 NaHCO3 溶液
()
解析: H2S 与稀盐酸不反应,且在稀盐酸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 中挤入少量稀盐酸,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 A 项错误;HCl 能与稀氨水反应,向圆底烧瓶中挤入少量稀氨水会造成圆 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能形成喷泉,B 项正确;NO 与稀硫酸不反应, 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非常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稀硫酸,不能造成圆底烧 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C 项错误;CO2 在饱和 NaHCO3 溶 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饱和 NaHCO3 溶液,不能造成圆 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D 项错误。 答案:B
课标 要求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
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认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
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
3.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
4.(2020·全国卷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
现喷泉现象的是
16. 我国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胶体的3性质和聚沉3方法
B.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内的键角均为60°
气体 16. 我国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
(3)与盐溶液的反应 过量氨水与 AlCl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NH3·H2O===Al(OH)3↓+3NH4+。 (4)氨气的还原性 ①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 △==剂= 4NO+6H2O。 ②被 CuO 氧化:2NH3+3CuO==△===3Cu+N2+3H2O。 ③被氯气氧化:2NH3+3Cl2===N2+6HCl 或 8NH3+3Cl2===N2+6NH4Cl。 (5)氨的用途 ①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用作 制冷剂 。 ②制氮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C NO 16. 我国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CO2
溶液 稀盐酸 稀氨水 稀 H2SO4 饱和 NaHCO3 溶液
()
解析: H2S 与稀盐酸不反应,且在稀盐酸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 中挤入少量稀盐酸,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 A 项错误;HCl 能与稀氨水反应,向圆底烧瓶中挤入少量稀氨水会造成圆 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能形成喷泉,B 项正确;NO 与稀硫酸不反应, 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非常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稀硫酸,不能造成圆底烧 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C 项错误;CO2 在饱和 NaHCO3 溶 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饱和 NaHCO3 溶液,不能造成圆 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D 项错误。 答案:B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分析】
考查核心: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制备 考查形式: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物质制备、化学与环境等 考查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NH3
氢化物
N2
单质
NO2
NO
氧化物
HNO3
酸 (碱)
NH3 . H2O
NaNO3
盐
NH4Cl
+5 +4
+2
0
-3
NH3
氢化物
N2
单质
NO2
NO
氧化物
HNO3
酸 (碱)
NH3 . H2O
NaNO3
盐
NH4Cl
氧化性
+5
HNO3
NaNO3
+4
NO2
酸性
+3
既有氧化性
+2
又有还原性
NO
不稳定性
+1
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
当((12Ⅰ))XB写当是的出X强电A是碱子转强时式化碱,是为B时跟B的CAl离2H反:子NH应X:方H除程。生B式成:CCN外l2H,4+C+另O一HO产-2 物D是N盐HO3↑酸2+盐HE2。O。 H2O F
(3)实验室制备B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 + Ca(OH)2
物氮 及 其 化 合
主题:氮及其化合物
氮肥使用
火箭推进剂—肼(N2H4)
叠氮化钠—NaN3
【学业要求】
1.能列举氮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2.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氮元素典型物质NH3、NO、NO2、HNO3等的 主要化学性质。 3.能设计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 4.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变化说明物质转化的路径。 5.能说明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A.光化学烟雾 B.白色污染 C.水体富营养化 A----F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的化学式是 H2SO4 。 (9)A的化学式是_(_N_H__4_)2_S_。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 (2)NH4+、OH-、Cl-、HSO3- (
)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9题 D)
2.(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5题)在含有大量的Ba2+、OH-、NO3-的溶液中
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B )
A.H+ B.Na+
C.NH4+
D.SO42-
× 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铜投入浓硝酸中:Cu+4H++2NO3-= Cu2++2NO↑+2H2O (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1. NH3.H2O是可溶于水的弱碱 2. 浓、稀HNO3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活动3】
氧化还原反应
1.(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14题)氮化铝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制备反应为:
0
还原性
N2
-3
NH3
碱性气体
NH3 . H2O
碱性
NH4Cl
与碱反应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5 +4 +3 +2 +1 0 -3
【主题二】 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
问题:依据何种化学反应类型实现不同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
横向物质分类 纵向氧化还原
【活动1】
物质结构、化学键的判断
1.(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4题)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
A.NH4Cl
B.HCl C.NH3 D.CO2
2.(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5题)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D )
A. HF
B. NaCl
C. H2
D. NH4Cl
【强化练习】 写出N2、NH4Cl的电子式 , 并从化学键类型判断NH4Cl所属的物质类型。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活动2】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1.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NH4+、Cl-、Ca2+、NO3- (
)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9题 B)
NO2
HNO3
NaNO3
N2 NH3
NO NH3 . H2O NH4Cl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主题三】 含氮物质性质的应用
在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
(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8题 A.)
× (2)向铜片上滴加稀硝酸:Cu+2H+ +NO3-= Cu2+ +NO↑+ H2O ( ) √ (3)向AlCl3溶液中加人足量氨水A13++3NH3·H2O = AI(OH)3 ↓+3NH4+ ( )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10题 B.C)
【重点记忆】
【主题一】 含氮元素的典型物质及其性质
问题1:学过的含氮物质有哪些?
. NH3 NO NO2 HNO3 N2 NH4Cl NH3 H2O NaNO3 N2O4 (NH4 )2CO3
等
问题2:尝试从物质类别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从该角度总结它们 主要的化学性质。
问题3:标出上述氮元素的化合价,并从化合价变化角度确定它们主 要的化学性质。
CaCl2 + 2H2O + 2NH3↑
。
(4)写出由F生成D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写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8NH3 + 3Cl2 = N2↑+ 6NH4Cl 。
(6)写出检验A中阳离子的方法:
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
(7)下列与该元素无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B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NH4+
Al2O3+N2+3C
2AlN+3C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C作氧化剂
B.Al2O3作还原剂
C.N2发生还原反应
D.AlN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铁单质与浓硝酸加热时不能反应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12题B)
考查核心: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制备 考查形式: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物质制备、化学与环境等 考查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NH3
氢化物
N2
单质
NO2
NO
氧化物
HNO3
酸 (碱)
NH3 . H2O
NaNO3
盐
NH4Cl
+5 +4
+2
0
-3
NH3
氢化物
N2
单质
NO2
NO
氧化物
HNO3
酸 (碱)
NH3 . H2O
NaNO3
盐
NH4Cl
氧化性
+5
HNO3
NaNO3
+4
NO2
酸性
+3
既有氧化性
+2
又有还原性
NO
不稳定性
+1
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
当((12Ⅰ))XB写当是的出X强电A是碱子转强时式化碱,是为B时跟B的CAl离2H反:子NH应X:方H除程。生B式成:CCN外l2H,4+C+另O一HO产-2 物D是N盐HO3↑酸2+盐HE2。O。 H2O F
(3)实验室制备B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 + Ca(OH)2
物氮 及 其 化 合
主题:氮及其化合物
氮肥使用
火箭推进剂—肼(N2H4)
叠氮化钠—NaN3
【学业要求】
1.能列举氮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2.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氮元素典型物质NH3、NO、NO2、HNO3等的 主要化学性质。 3.能设计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 4.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变化说明物质转化的路径。 5.能说明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A.光化学烟雾 B.白色污染 C.水体富营养化 A----F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的化学式是 H2SO4 。 (9)A的化学式是_(_N_H__4_)2_S_。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 (2)NH4+、OH-、Cl-、HSO3- (
)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9题 D)
2.(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5题)在含有大量的Ba2+、OH-、NO3-的溶液中
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B )
A.H+ B.Na+
C.NH4+
D.SO42-
× 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铜投入浓硝酸中:Cu+4H++2NO3-= Cu2++2NO↑+2H2O (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1. NH3.H2O是可溶于水的弱碱 2. 浓、稀HNO3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活动3】
氧化还原反应
1.(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14题)氮化铝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制备反应为:
0
还原性
N2
-3
NH3
碱性气体
NH3 . H2O
碱性
NH4Cl
与碱反应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5 +4 +3 +2 +1 0 -3
【主题二】 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
问题:依据何种化学反应类型实现不同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
横向物质分类 纵向氧化还原
【活动1】
物质结构、化学键的判断
1.(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4题)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
A.NH4Cl
B.HCl C.NH3 D.CO2
2.(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5题)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D )
A. HF
B. NaCl
C. H2
D. NH4Cl
【强化练习】 写出N2、NH4Cl的电子式 , 并从化学键类型判断NH4Cl所属的物质类型。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活动2】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1.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NH4+、Cl-、Ca2+、NO3- (
)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9题 B)
NO2
HNO3
NaNO3
N2 NH3
NO NH3 . H2O NH4Cl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共18张PPT)
【主题三】 含氮物质性质的应用
在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
(2016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8题 A.)
× (2)向铜片上滴加稀硝酸:Cu+2H+ +NO3-= Cu2+ +NO↑+ H2O ( ) √ (3)向AlCl3溶液中加人足量氨水A13++3NH3·H2O = AI(OH)3 ↓+3NH4+ ( )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10题 B.C)
【重点记忆】
【主题一】 含氮元素的典型物质及其性质
问题1:学过的含氮物质有哪些?
. NH3 NO NO2 HNO3 N2 NH4Cl NH3 H2O NaNO3 N2O4 (NH4 )2CO3
等
问题2:尝试从物质类别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从该角度总结它们 主要的化学性质。
问题3:标出上述氮元素的化合价,并从化合价变化角度确定它们主 要的化学性质。
CaCl2 + 2H2O + 2NH3↑
。
(4)写出由F生成D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写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8NH3 + 3Cl2 = N2↑+ 6NH4Cl 。
(6)写出检验A中阳离子的方法:
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
(7)下列与该元素无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B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NH4+
Al2O3+N2+3C
2AlN+3C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C作氧化剂
B.Al2O3作还原剂
C.N2发生还原反应
D.AlN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铁单质与浓硝酸加热时不能反应 (2017年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第12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