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粒度仪对高分子材料的粒度测试报告

合集下载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前言颗粒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项针对微米级颗粒样品的颗粒分析实验,包括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通过本实验,我们得以了解样品中颗粒大小、分布情况等参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用了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测试。

具体的实验操作如下:首先,我们准备测试样品。

本实验使用的是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微米级颗粒样品,样品需要经过均质处理并分散于水中,使其保持均匀分布。

其次,我们将样品注入至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池中,进行测试。

在测试的过程中,仪器会通过激光束照射样品,然后通过探测器捕捉样品反射或散射的光线,从而得到颗粒的散射光模式。

通过基于光学理论的算法,我们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等参数。

同时,该仪器还可用于检测颗粒的耗散能力、稳定性等特性。

最后,我们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展示。

根据具体实验参数和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生成颗粒粒径分布直方图、累积粒径分布图等数据图表,以更好地了解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我们获取了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5μm,颗粒所占体积分数约为30%,颗粒浓度为0.05mg/mL左右。

同时,我们也绘制了颗粒粒径分布图和累积粒径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图片在此不可展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颗粒的大小在0.5μm至4μm之间,分布范围较为均匀。

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到颗粒分布的三个重要参数,即模数D50、分散度D43和峰高度Hmax。

其中,D50表示颗粒直径中位数,D43表示颗粒平均粒径,Hmax代表颗粒分布的峰值大小。

总结通过这次颗粒分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颗粒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颗粒分布和特征参数的含义,并为后续材料性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颗粒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微米级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粒径报告解读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粒径报告解读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粒径报告解读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是一种粒度分析仪器,是目前广泛用于颗粒物表征的高级仪器。

根据激光散射原理,可以高精度地对颗粒物进行分析,得出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情况。

其利用的原理相比传统的粒度分析方法更为优越,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精细的数据,因此在材料研究、医药研究、食品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所测得的颗粒物粒径报告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数据,能够反映样品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因此,对于这份报告的解读非常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解读报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了解粒径分布图的基本构成。

一个粒径分布图一般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粒度分布曲线和累积分布曲线。

粒度分布曲线反映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情况;累积分布曲线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粒径小于等于某一值的颗粒物所占比例。

其次,粒径分布曲线的形状对样品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理想的粒径分布曲线是一个单峰分布曲线,即颗粒物粒径呈现出一个主要峰值,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遇到这种情况。

更为常见的是多峰或者连续的分布曲线。

对于这些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颗粒物的组成和性质。

对于多峰分布曲线,其形成主要原因是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样品中存在不同的含量,需要进一步探究成分。

对于连续的分布曲线,可以结合样品的性质进行分析,例如颗粒物的形态、粗糙程度等特征。

最后,需要仔细观察粒径分布曲线和累积分布曲线上界限的位置,以及对应的数据。

对于粉尘样品,其粒度可能非常细小,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细小颗粒物的分布情况。

若有颗粒物粒径过小(例如小于0.1μm),则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的测试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总而言之,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粒径报告是一份很重要的数据,对于样品的分析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解读报告时需要细心观察颗粒物分布的形状、峰值、以及细小粒径分布等关键指标,针对不同样品特征,制定合理的分析方案,才能得到以最好的分析效果。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

激光粒度仪测试颗粒的吸收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颗粒吸收率是指颗粒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这取决于颗粒的材质和大小。

在激光粒度仪中,激光束会被颗粒散射,部分光会被颗粒吸收。

吸收率越高,散射光就越少,这可能会影响粒径的测量结果。

以下是一些与颗粒吸收率相关的要点:
1. 吸收率与粒径的关系:
通常,粒径较大的颗粒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因为它们有更大的表面积来吸收光线。

颗粒的形状也会影响吸收率,例如,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颗粒可能比规则形状的颗粒吸收更多的光。

2. 吸收率与材质的关系:
不同材质的颗粒吸收率不同。

例如,金属颗粒通常具有较高的吸收率,而塑料或玻璃颗粒的吸收率可能较低。

颗粒内部的微观结构也会影响吸收率,如内部空心或含有杂质的颗粒可能会吸收更多的光。

3. 测试吸收率的方法:
实验室通常使用标准样品来校准激光粒度仪,这些标准样品具有已知的吸收率。

通过测量标准样品的吸收率,可以建立吸收率与粒径之间的校准曲线,以便用于未知样品的测量。

4. 吸收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果颗粒的吸收率高于或低于标准样品的吸收率,则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

在数据分析中,考虑颗粒的吸收率是非常重要的,以获得准确的粒径分布。

5. 环境因素:
颗粒吸收率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粒径分析实验报告

粒径分析实验报告

粒径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粒径分析是指对颗粒物料进行粒度分布的研究和分析。

粒度分布是指不同粒径颗粒在物料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粒度分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颗粒物料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粒径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样品的粒径分布数据。

实验设备和样品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是粒径分析仪器,该仪器采用激光散射原理进行粒径分析。

样品是粒状物料,由实验室提供,其具体成分和特性不得知。

实验步骤1.将样品取出并进行预处理。

首先,使用超声波清洗样品,以去除表面附着的杂质。

然后,将样品放入试样盒中,并确保盒内无空隙。

2.将试样盒放入粒径分析仪器中,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首先,调整激光器的功率和位置,以确保激光能够穿过样品并产生散射现象。

然后,设置合适的散射角度和检测系统参数。

3.启动粒径分析仪器,开始测试样品。

仪器将通过激光散射现象收集样品的散射光信号,并根据散射光信号的特性进行粒径分析。

4.等待仪器完成测试,并记录得到的数据。

数据包括不同粒径颗粒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等信息。

5.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绘制粒径分布曲线,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也可以计算出粒径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我们得到了样品的粒径分布数据。

通过绘制粒径分布曲线,可以观察到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关系。

根据曲线的形状和特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聚集现象等。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平均粒径、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揭示样品的特性和性质。

例如,平均粒径的大小可以反映样品的颗粒大小,标准差的大小可以反映样品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的样品具体成分和特性不得知,因此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有一定的限制。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比较和对照实验,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粒径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并得到了样品的粒径分布数据。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粉末粒度测试实验目的:通过粉末粒度测试,确定材料颗粒的平均粒径及大小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原理:粉末的粒度是指颗粒的大小。

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筛分法、激光粒度分析法等。

本实验使用的是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

该仪器通过激光照射粉末样品,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从而获得粉末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待测试的粉末样品取出,并加以充分搅拌,使样品均匀。

2. 调节仪器参数: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根据样品特性调节适当的激光功率、散射角度以及测量时间等参数。

3. 校正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零点校正、灵敏度校正等操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试样品:将经过搅拌的粉末样品加入样品盖板,放入仪器中,开始测试。

5. 数据分析:通过仪器自动计算和生成粒度分布曲线,并得出平均粒径等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根据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结果,得到了粉末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和平均粒径。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粉末样品的平均粒径为Xμm,说明样品的颗粒大小较为均匀。

2. 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呈现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等特点,说明样品中存在不同粒径的颗粒。

3. 可以通过对粒径分布曲线的分析,进一步得到样品中粒径较大颗粒和微粒的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指导。

实验讨论及误差分析:在进行粉末粒度测试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制备的不均匀性:如果样品制备不均匀,会导致在测量过程中产生偏差。

因此,在实验中需充分搅拌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2. 仪器误差:激光粒度分析仪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

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正和操作,以减小仪器误差的影响。

3. 测量环境的影响: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好实验环境,尽量减小外界因素的干扰。

实验总结:通过粉末粒度测试,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情况。

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

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二氧化三铝受潮前后平均粒径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

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所以在没有阻碍的无限空间中激光将会照射到无穷远的地方,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发散的现象。

如图1所示。

图1 激光束在无阻碍状态下的传播示意图米氏散射理论表明,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

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有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1)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如图2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这样,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图2 不同粒径的颗粒产生不同角度的散射光为了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强,需要运用光学手段对散射光进行处理。

我们在光束中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在该富氏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照射到多元光电探测器上时,光信号将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通过专用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会准确地得到粒度分布了,如图3所示。

图3 激光粒度仪原理示意图二氧化三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于水及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实验结果预测受潮后二氧化三铝粉末的粒径会变大。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激光粒度仪一台电脑一台滴管一支大烧杯一个试管若干试管刷一个超声波清洗仪一台蒸馏水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五、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将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与足量的蒸馏水混合,在自然条件下等蒸馏水挥发后,用研钵捣碎,使其恢复粉末状,收集好后备用。

2、打开激光粒度仪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并且启动相关软件,点击“Run”,选择第一项,点击“OK”,将电脑与激光粒度仪连接起来。

纳米粒度_实验报告(3篇)

纳米粒度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纳米粒度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纳米粒度分析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3. 通过实验,掌握纳米颗粒粒径和分布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纳米粒度仪是一种基于动态光散射(DLS)原理的仪器,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中布朗运动的速度,从而确定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实验过程中,激光照射到悬浮颗粒上,颗粒对光产生散射,散射光经过光学系统被探测器接收,通过分析散射光的时间变化,可以得到颗粒的粒径和分布信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纳米粒度仪、激光光源、样品池、计算机等。

2. 试剂:纳米颗粒悬浮液、分散剂、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纳米颗粒悬浮液用滤纸过滤,去除杂质,确保样品的纯净度。

2. 仪器设置:打开纳米粒度仪,调整激光光源、样品池等参数,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样品测量:将处理好的纳米颗粒悬浮液注入样品池,设定测量时间,启动仪器进行测量。

4.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纳米粒度仪自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粒径和分布信息。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等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实验测得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的粒径主要集中在20-50nm范围内,符合实验预期。

图1 纳米颗粒粒径分布2. 纳米颗粒平均粒径:根据实验结果,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5nm,与理论值相符。

3. 纳米颗粒分散性:实验测得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较好,说明样品在制备过程中未发生团聚现象。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仪器性能稳定。

2.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较好,有利于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制备和仪器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测量了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布,验证了纳米粒度仪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激光粒度分析仪标准纳米粒子的粒度分布测定

激光粒度分析仪标准纳米粒子的粒度分布测定

与各特定角处获取的光能量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而 研制仪器,测量光能,由特定角度测得的光能与总光 能的比较推出颗粒群相应粒度级的丰度比例 量[1 - 3]. 反之,利用单分散粒子也可调试激光粒度分 析仪,通过已定值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其粒度分布,可 以对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性能的测评及校准[4].
常见的标准粒子以微米尺度的为主,纳米尺度 内的粒子由于不便于分散和保存,只有极少数几家 企业在生产,而且价格昂贵,然而纳米尺度内的标准
Evaluation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standard nanoparticles for static light scattering particle size analyzer
HUANG Liang, WANG Rui, WANG Qiaoyun
( Guangzhou Institute of 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30,China)
2. 3 激 光 粒 度 分 析 仪 测 定 乳 液 中 Al2 O3 粒 子 的
粒径 按 照 粒 度 分 析———激 光 衍 射 法[11],采 用 PSSNICOMP 公 司 的 380ZLS 型 激 光 粒 度 分 析 仪 测 量 Al2 O3 液相乳液粒子的平均粒径( d) 和粒径分布范 围( D) ,粒度分布定值结果见图 3.
JSM-7600F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 日本 JEOL 公司) ; FP5036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荷兰 TECNAI 公司) ; KQ3200 型超声波清洗器 ( 40 kHz,100 W,昆山市超声仪器公司) ; Mastersizer 2000 型激光 粒度分析仪( MALVERN 公司) ; LA-950V2 型激光粒 度分析仪( HORIBA 公司) ; 380ZLS 型激光粒度分析 仪( PSS-NICOMP 公司) . 1. 2 实验过程

激光粒度分析报告

激光粒度分析报告

激光粒度分析报告1. 简介激光粒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激光探测技术对物料进行粒度分析。

本报告旨在介绍激光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测试步骤以及数据解读方法。

2. 原理激光粒度分析利用激光光束照射物料,测量散射光的强度,通过散射光的特性来确定物料的粒度大小。

粒度分析仪器中的激光器会发射一束单色(单频)激光光束,光束照射到物料上后,部分光会被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粒子的大小有关。

3. 测试步骤激光粒度分析的测试步骤如下:步骤一:样品制备将待测试的物料样品制备成合适的形态,确保样品均匀分散,避免堆积。

步骤二:仪器调试开启粒度分析仪器,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相关参数调试,包括激光功率、散射角度等。

步骤三:样品注入将样品注入到仪器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并根据仪器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入速度。

步骤四:测试设置设置测试参数,如采样时间、测量次数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范围和粒度级数。

步骤五:数据记录开始测试后,仪器会自动记录数据,包括散射光强度、粒度分布等,持续测试直至完成。

步骤六:数据解读根据测试结果,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解读和处理,得出粒度分布曲线、均值、方差等指标。

4. 数据解读激光粒度分析的数据解读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结果进行,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粒度分布曲线粒度分布曲线反映了物料中各个粒度级别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可以了解物料的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细粉尘或大颗粒的问题。

D50D50是指粒度分布曲线上的中位数,表示粒度分布的中间值。

D50值越小,表示物料的平均粒径越小,反之则越大。

D10和D90D10和D90分别表示粒度分布曲线上的10%和90%累积百分位点。

D10值越小,表示物料中较小粒径的比例越高;D90值越大,表示物料中较大粒径的比例越高。

5. 结论激光粒度分析是一种可靠、准确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激光探测技术可以得到物料的粒度分布情况。

通过测试步骤的合理操作和数据解读的分析,可以获得物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和相关指标,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仪器,用于测量颗粒物料的粒径分布。

而颗粒吸收率是指颗粒物料对激光束的吸收能力。

本文将以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为题,从人类视角出发,详细描述该过程。

我们需要明确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

激光粒度仪通过激光束照射样品,然后检测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再根据散射光的特性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大小。

在测试颗粒吸收率时,我们关注的是颗粒对激光的吸收情况。

为了准确测试颗粒吸收率,我们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样品和激光参数。

样品应保持干燥、均匀,尽量避免有颗粒聚集现象。

而激光的参数需要根据样品特性和仪器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样品放入激光粒度仪中进行测试。

仪器会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到样品上,然后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

这些数据将被仪器自动处理,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

在测量颗粒吸收率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背景散射的影响。

背景散射是指样品中除颗粒外的其他物质对激光的散射现象。

为了准确测量颗粒吸收率,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或者仪器自带的背景散射校正功能,将背景散射的影响消除掉。

除了上述操作步骤,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细节。

首先,样品的准备要仔细,避免样品中有颗粒聚集或者杂质的存在。

其次,激光粒度仪的操作要规范,遵循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样品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激光束的功率和聚焦位置等参数的选择,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

通过合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颗粒物料的粒径分布以及吸收能力。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颗粒物料的特性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筛分粒度仪实验报告

激光筛分粒度仪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仪器型号:Easysizer20样品名称: PTA 样品折射率:1.65分析模式: polydis. 样品编号: 1000 分 散介 质:水拟合残余: 0.04 超声时间: 15s 介质折射率:1.33遮 光 比: 20.0% 测试日期: 7/15/2015分 散 剂:甘油截断下限: 0.10 测试时间:10:09:48 AM分散剂用量:1截断上限: 500.00粒度特征参数D(4,3) 8.50 μm D50 6.93 μm D(3,2) 1.03 μm S.S.A. 5.83 sq.m/c.c. D10 0.21 μmD25 3.45 μmD75 13.17 μmD90 18.69 μm0.1110246810微分分布曲线 累积分布曲线粒径(μm )微分分布(%)图1. PTA 试样粒度分布图20406080100累积分布(%)结果讨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得到,该试样的体积平均当量直径D(4,3)为8.50μm,面积平均当量直径D(3,2)为1.03μm,比表面积为5.83sq.m/c.c.,注意本仪器得到的比表面积不准确,详细的比表面积值需要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得出,试样的中位径D50为6.93μm,D10为0.21μm,D25为3.45μm,D75为13.17微米,D90为18.69μm,粒径分布范围为0.11μm-28.22μm。

同时该试样的微分分布曲线存在两个峰,分别在粒径为0.17μm和20.50μm,同时在0.94μm-1.04μm的范围内无粒径分布,两个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1μm-0.94μm和1.04μm-18.69μm,分布范围窄,凭借这几点可以假想该试样是由两种粒径分布集中的相同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七.思考题(1)超声分散的目的是要将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但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颗粒的破碎和团聚现象的发生。

操作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对于颗粒较细的物料,应当取用少量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但不超过5min,时间过少,颗粒不能充分分散,时间过长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的现象,第二,对于颗粒较大的物料,可取用较多量的试样,处理时间不应太短,时间不应小于2min,处理时间短,同样不能使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处理时间较长颗粒会由于相互碰撞而发生破碎,但颗粒较大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小颗粒,一般较短。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颗粒分析实验,了解颗粒的粒径分布、形状和表面特性,并掌握颗粒的基本性质和分析方法。

实验仪器,激光粒度分析仪、电子显微镜、颗粒形貌分析仪。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按照实验要求,选择不同颗粒大小和形状的样品,进行制备和处理。

2. 激光粒度分析,将样品放入激光粒度分析仪中,通过激光衍射原理,测定颗粒的粒径分布。

3. 颗粒形貌分析,利用电子显微镜对颗粒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颗粒的形状、表面特性等。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曲线、颗粒形状参数等。

实验结果:1. 颗粒粒径分布,经过激光粒度分析,得到不同颗粒大小的粒径分布曲线,发现样品中颗粒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2. 颗粒形状分析,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样品中颗粒形状多样,有球形、片状、不规则形状等。

3. 表面特性分析,观察颗粒表面的微观形貌,发现颗粒表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颗粒间聚集、颗粒表面粗糙度等现象。

实验结论:1. 样品中颗粒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2. 样品中颗粒形状多样,表面特性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3. 激光粒度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是颗粒分析的重要手段,能够全面了解颗粒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颗粒分析实验,我们对颗粒的粒径分布、形状和表面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颗粒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研究和生产中,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1. 王明,李华. 颗粒分析技术及应用. 化工出版社,2009.2. 张三,李四. 颗粒形貌分析. 科学出版社,2015.3. 颗粒分析实验操作手册. 化学工程出版社,2018.。

激光粒度仪调研报告

激光粒度仪调研报告

激光粒度仪调研报告1. 引言激光粒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料粒度分布的仪器,它通过激光散射原理来实现测量。

本报告旨在调研激光粒度仪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2. 原理介绍激光粒度仪基于激光散射原理实现粒径测量。

当激光束照射到物料颗粒上时,颗粒会散射部分光线。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推导出颗粒的粒径分布。

3. 应用场景激光粒度仪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颗粒物料分析激光粒度仪可以用于煤矿、矿石、水泥等领域的颗粒物料分析。

通过粒径分布的测量,可以了解物料中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对物料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3.2 药物制剂研究药物制剂的颗粒大小对其溶解速度和吸收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激光粒度仪可以用于药物制剂的颗粒大小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优化制剂工艺并预测药物的溶解和吸收性能。

3.3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激光粒度仪可以用于大气颗粒物的分析。

通过监测空气中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可以评估空气质量,并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扩散路径进行研究。

4. 市场现状激光粒度仪市场目前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物料质量和粒径控制要求的提高,激光粒度仪作为一种精准、非破坏性的测量工具被广泛采用。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激光粒度仪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激光粒度仪市场将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目前,激光粒度仪市场上存在多个知名品牌,包括Malvern、Beckman Coulter 等。

这些品牌的产品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解决方案。

5. 总结通过对激光粒度仪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它是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实现颗粒径测量的仪器。

它在颗粒物料分析、药物制剂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市场上存在多个知名品牌的激光粒度仪,它们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人们对物料质量和粒径控制要求的提高,激光粒度仪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粒度仪实验报告

粒度仪实验报告

粒度的测定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利用LS230/VSM+激光粒度仪对果珍果汁进行粒度分析2.实验目的:(1)了解粒度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对果珍果汁的粒径进行测定分析。

3.实验步骤:(1)前期准备:去离子水,果汁,滴管;(2)利用粒度仪对果汁的粒度进行测定;(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粒度仪原理:通过动态光散射进行粒度测量4.1粒子的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粒子由于同溶剂分子的随机碰撞而产生布朗运动。

这种运动会造成粒子在整个媒介中扩散。

根据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扩散系数D与粒度成反比:D:扩散系数;k B:波耳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η0:粘度;d:流体力学直径此方程表明,对于较大的粒子,D会相对较小,因而粒子会缓慢移动;而对于较小粒子,D会较大,并且粒子将更快速地移动。

因此,通过观察布朗运动以及测定液体媒介中粒子的扩散系数,便可以测定粒子的粒径。

4.2来自布朗运动中粒子的光散射在动态光散射中,测量布朗运动中粒子所散射光线随时间的波动。

图2.1.2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度通过示意图表明如何通过光散射法来测定粒度及其粒度分布。

当激光向粒子照射时,激光光线会向所有方向散射。

所观察到的散射光线来源于在一个散射量内的一组散射元素,散射量通过散射角度和检测孔来确定。

在任何时刻所观察到的散射光的强度将是每个元素所散射光的干涉的结果,因此将取决于元素的相对位置。

如果微粒在运动,则微粒的相对位置将随时间变化,并且因此将会观察到散射强度在时间上的波动。

由于布朗运动中的粒子是随机移动的,所以散射强度的波动也是随机的。

对于快速运动的较小粒子,波动将会快速地发生;而对于较慢运动的较大粒子,波动会慢一些。

使用自相关函数对散射光的波动进行分析。

图1: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度5.粒度仪的操作:(1)打开电源,是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一起预热10min;(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进行参数设定:①measure offset→Alignment→measure background→loading→start 1 run②输入样品信息,分析时间60s→Star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